高考语文复习: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梳理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梳理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梳理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梳理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夏季高考复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合梳理第2页共2页山东省夏季高考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知识点复习梳理手册第一单元目录索引第1课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作者:郭沫若红烛/作者:闻一多*峨日朵雪峰之侧/作者:昌耀*致云雀/作者:雪莱第3课百合花/作者:茹志娟*哦,香雪/作者:铁凝第1课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作者简介毛泽东,生于1893年12月26日,逝世于1976年9月9日,中国现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者,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背景资料1911年,毛泽东18岁时到湖南长沙,在此从事革命活动13年。1913年至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1923年离开长沙到上海、广州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但革命该由哪个阶级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军阀赵恒锡再次通缉毛泽东。在长沙停留期间,毛泽东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文体知识源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词牌”。可以分上下两段,叫“片”或“阕”。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字数在58字以内,中调在59至90字,长调在91字以上。按结构来分,有得分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诵读节奏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5.分析鉴赏①上阕一个“看”字,统领哪几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明确:“看”字统领七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首词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木遍染红色;近看湘江,满江秋水碧绿澄澈,船只争相行驶;仰望天空,雄鹰有力地翱翔;俯视水中,鱼儿欢快地畅游;宇宙万物都在这秋天里生机勃勃地自由舒展。②词的上阕主要描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和思绪?明确:上阕通过寒江、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霜天竞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社会发展的乐观态度和壮志豪情。③毛泽东用字精妙传神,这首词用词精当,在上阕中具体表现在哪里?明确:“万”字摹出了群山叠嶂之态;“遍”字描绘出了红的彻底;“漫”字写出了江水满溢之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场面;用“击”而不用“飞”,准确表现雄鹰矫健翱翔的姿态;用“翔”而不用“游”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由,像鸟一样盘旋的情态。(用词精当,极富表现力)④词的下阕一个“忆”字转到“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围绕“同学少年”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怀?明确:下阕写了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同学少年,表现了“同学少年”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世界、创造新天地的战斗精神。⑤“中流击水”这一情景蕴涵着词人怎样的感情?明确:“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用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天下为己任,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6.主题探究词人通过远眺、近观、仰望、俯视到的红叶、蓝天、绿水、白帆、雄鹰、游鱼等意象,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湘江秋景图”,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景物的赞美和欣赏,对自然和社会的乐观态度和壮志凌云的革命豪情。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作者:郭沫若作家作品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1914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成立创造社;1923年于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编辑《创作周报》《洪水》,提出“革命文学”主张;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埋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秘密回国。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写作背景本诗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定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写下这首力的赞歌。作品体裁现代诗:现代诗又称“新诗”,产生于五四运动时期,是适应时代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打破旧体诗格律束缚的新诗体。特点是形式的自由性,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和谐的音乐性。作品简介《女神》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序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代表诗篇有《凤凰涅盘》《地球,我的母亲!》《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思想内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二是歌唱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三是抒发爱国情思。5.分析鉴赏1)诵读诗歌,分析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明确:本诗一共七行。第一、二行展示了海洋雄伟壮丽的景色;第三、四行抒写了对眼前景观的强烈主观感受;第五、六、七行是对力的讴歌和赞美。2)读完这首诗,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明确:宏伟、强力、壮丽、炽热…… 3)这首诗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明确:①句式自由,节奏鲜明。作为一首自由体的新诗,诗人采用了不受束缚的自由句式,具有极为鲜明、强烈的节奏感。长短句式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使得诗作显得自由奔放。②运用排比句来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等排比形式的使用,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气势。4)诗歌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明确:描写了白云、天空、北冰洋、太平洋、地球、洪涛、力等意象,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写赞美大自然,展现了大自然宏伟壮丽的图景。诗中展现的空中云海,描绘的北冰洋、太平洋的滚滚洪涛,充分表现出大自然的雄奇、壮阔、瑰丽、博大,气势磅礴。诗人描写大自然,是把整个大自然当作“自我表现的全宇宙的本体”,当作生命的化身,所以诗中对大自然的描绘、歌颂,渗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自然景观与诗人的主观世界达到交融一体的境界。⑤结合背景思考,诗人通过描绘意象流露的情感只是针对大自然吗?明确:诗人对大自然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情感,是对“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精神的讴歌。诗中出现的云的怒涛、海的狂潮、诗中反复歌咏的“力”就是“五四”时代精神的象征。而诗人所着力赞颂的“力”,也是全诗的诗眼所在。“力的毁坏”是毁坏旧世界、旧中国、旧社会、旧文化;“力的创造”是创造新世界、新中国、新社会、新文化,创造新时代的文明。诗人对“力”的歌颂,歌颂了它的形态(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它的声响(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它的韵律(力的律吕),表现出一种勇敢进取、积极创造的奋发昂扬精神和热烈向往、执着追求,以及摧毁旧事物的勇气与坚定。⑥这首诗的诗歌风格是怎么样的?明确:是雄浑豪放的浪漫主义风格,诗人以大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营造壮阔、恢宏的意境,诗人想象“我”站在地球的边上,眼观大洋,耳听海涛,并把太平洋想象成为一个力大无穷的勇士,竟然要把地球推倒,把相距遥远的北冰洋和太平洋联结起来,把天空的云海和海洋的洪涛联结起来,创造出一种阔大而超越的意境。这些神奇的想象、壮丽的场景同诗中表现的进取、乐观精神,及对理想的追求与憧憬,构成了诗歌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主题探究诗人描绘的白云、海洋、地球、洪涛、力等雄壮的意象,激情地赞颂了大自然的神力,唤起人们对自身力量的觉醒和生活热情,激起人们以全部的生命力去创造、追求、进取,强烈提现了诗人破坏旧世界,开创新世界的勇猛革命精神,唱出了那个时代积极进取的崇高美,讴歌了狂飙突进的五四精神。红烛作者:闻一多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著有诗集《红烛》《死水》。2.人物经历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创作背景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专心作画已初有成就。但对文学的深情,和寂寞的异国生活的思乡之情激发了他的创作冲动,开始产生出大量的爱国诗篇,诗人的第一部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诗歌流派新文化运动时期在文学形式方面反对以文言为主的旧文化,倡导用通俗易懂的白话进行写作,胡适、郭沫若等人进行了新诗的早期创作,所写的新诗是不讲究格律的自由体诗歌,强调“自由”与“自然”。后期徐志摩、闻一多等人认为这样的创作让诗歌失去了本身的韵味,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强调借鉴西洋与中国传统格律,根据现代汉语的特点进行新的创造,鼓吹诗的三美理论,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强调诗歌要有平仄和韵脚,多运用华丽的辞藻,借鉴中国诗画相通的传统,注重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此后,格律体和自由体成为新诗的两种主要诗体,既互相竞争,又互相渗透,共同推动新诗的发展。层次划分第一部分:点出红烛、关联志向(第1节)第二部分:讴歌红烛、困惑顿悟(第2-3节)第三部分:红烛寄语,诗人自勉(第4节)第四部分:烛伤原因、诗人劝慰(第5-7节)第五部分:点名因果、卒章显志(第8节)5.分析鉴赏1)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明确:①反复。“红烛啊”贯穿全诗,局部复沓吟咏,形成节的排比,回环往复的形式使诗歌富于音乐美。②拟人。诗中的红烛是诗人的对话对象,燃烧自己,只能伤心流泪,诗人经过不断地思考顿悟,劝慰红烛,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③托物言志。诗人以物化的红烛表现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通过隐喻的笔法描写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2)《红烛》一诗以什么为线索?明确:以诗人与“红烛”心迹的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的宗旨求索的过程和结果。6.主题探究《红烛》一诗抒发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具有震撼人们灵魂的力量。红烛的精神是献身祖国的精神,这首诗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的心声,他赤诚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想要拯救世人的灵魂,红烛的形象是诗人光辉人格的写照,闪耀着诗人人格美的光辉。*峨日朵雪峰之侧作者:昌耀作者简介昌耀(1936——2000年),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诗人。14岁参军,参加了抗美援朝,1953年负伤回国,同年进人河北省荣军学校。1956

到青海文联工作,后长期在农场劳动,1979

年复出到青海作协工作。代表诗作有《慈航》《山旅》《划呀,划呀,父亲们!》《意绪》等。《峨日朵雪峰之侧》是其短诗中的精品。写作背景:本诗初稿写于1962年。早期的昌耀已经提前进入冷寂和苦闷,所以此时的他在写作诗歌时掺入理智和清醒,用以关照和揣摩这一时期的冷寂和苦闷,这就是他创作《峨日朵雪峰之侧》的直接意图。标题解读:“峨日朵”是现在的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峨堡镇的老百姓对“峨堡”一词的口语发音。“峨日朵雪峰”便是峨堡乡境内的祁连山脉中一座或者几座小雪峰。它们原本没有自己独立的名字,诗人拿来作为诗中一个如画的诗作之远景而已。层次划分第一部分:开篇给读者一个攀登者的形象,这个攀登者并未登上山顶,正在攀爬的过程中,所以说“仅能征服”,到达能征服的这个高度,诗人探头看到太阳跃入山海,周围的石砾不时落下发出嚣鸣的场景。第二部分:描写攀登者的动作状态和心理状态,动作状态是指关节揳入巨石,脚掌流出血滴,心理状态是希望有像雄鹰或雪豹一样强大的力量陪伴,但有的只是一只弱小的蜘蛛,与攀登者一起努力攀岩,享受征服自然,观赏美景的乐趣。分析鉴赏①这首诗的语言全无俗套,请从意象、手法、场景、句子等多个角度进行鉴赏。示例1:“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此刻”和“仅”两个词暗示了多重意思:一是这高度并非顶峰,却是“我”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所达到的,二是这并不意味着将来“我”不能达到新的高度,也不意味着此刻的高度微不足道,这毕竟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示例2:“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是个判断句,暗示了“我”身后已经陆续征服了从前的那些高度,暗示了“我”的目标与“我”的努力之间的差距,暗示了某种“先喘口气”的决定。示例:3:“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眼前的景色仿佛是一切努力的报偿,“我”吃惊地看到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用一个宛转重叠、绵密奇崛的长句,把落日的张力和动势精炼地组织在一个句子之中,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语言功底。示例4:在辉煌的视觉形象之上,诗人又叠加上一个宏大的听觉形象,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如军旅的杀声渐远而去。这一音响的叠加使落日更显壮观,滑坡的动势与落日的动势都是下坠的,与攀登者的动势正好相反。视听合一的效果不仅产生了审美意义上的“崇高”,也引发了读者的生理意义上的紧张。示例5:“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指关节想铆钉意义揳入巨石,鞋底撕裂,血滴渗出,比喻手法的运用和动作描写给读者巨大的想象冲击,展现了攀登者到达这一高度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日落和滑坡都不是悠闲者赞叹或观赏的对象,而是此时此地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示例6:“在锈蚀的岩壁,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一只小小的蜘蛛与前一诗节的宏阔与“嚣鸣”形成对比,这里,“可怜与“默享”两个词极具分量,使前一节的辉煌壮丽不流于虚矫浮饰,使之凝定在一个谦卑而坚毅的高度上,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全由这只小小的蜘蛛得到表露。在这首诗中,诗人为我们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有雪峰、薄壁、太阳、山海、石砾、巨石、岩壁、雄鹰、雪豹、蜘蛛等,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通过意象之间的的变化与相互作用,描绘出诗人内心深处向往的乌托邦,那是一个仅存于诗人心中的天堂。合作探究①为什么诗歌取题为“峨日朵雪峰之侧”而不是“之顶”“之巅”?明确:因为攀登者的形象不是绝对高大的,他并未登上山顶,只到达了山峰的一个高度,描写的场景是从山峰的一侧看过去,所以是之侧。②诗人为什么不选取更有积极意义的朝阳作为看到的场景,而选择了落日?明确:落日场景与攀登者的心境更吻合,诗人早年对生活充满了热情,但成长经历让他在保持生活信心的同时多了审慎和清醒,多了对生活内涵的深刻体认。③石砾滑坡,引起深渊的喧嚣,像军旅的杀喊声,紧紧是攀登者当下的场景吗?明确:不是,诗人虽然对生活多了审慎态度,但他也认识到,到达一定的高度,都不容易,都能看到别样的风景,但不管征服怎样的高度,都要付出相应的努力代价,所以这样的场景不仅是攀登者即时的场景,也是诗人现实生活中的生存状态,更是诗人精神生活的写照,所以为了到达顶峰,攀登者不管怎样都要做出指破脚裂的努力。④诗人为什么选取一只弱小的蜘蛛来与自己为伍?明确:诗人渴望与高原上的勇者为伍,来鼓舞自己,表明他不息奋斗的精神,但与他为伴的是小得可怜的蜘蛛,蜘蛛在形体、力量、风格方面与落日、山海、滑坡、军旅、巨石、雄鹰、雪豹等意象形成巨大的发差,但正是这样弱小的蜘蛛也在默默努力,征服山峰。所以重要的不是力量,不是地位,不是高度,而是孜孜以求的态度,这才是真正难以企及而我们又应具备的精神高度,诗人在刹那间顿悟,从中得到新的感悟,取得了与小蜘蛛的默契,一同享受大自然赐予的快慰。7.主题探究我国的五六十年代,诗人处在一种狂热、迷乱、肤浅、喧嚣的社会环境中,对理想追求的热情和热爱遭到打击,但诗人凭着一份清醒和理智,开始打量和思考这样的时代与社会现实,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对生活的热情和理想的追求,而是经过冷静地思考后归于理智,在峨日朵雪峰之侧顿悟,不管环境怎样都要与小蜘蛛一起坚守精神的高度,为实现青春理想而努力攀爬。*致云雀作者:雪莱1.作者介绍雪莱,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1811年3月25日由于刊行《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就被开除。1818年至1820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抒情名作《致云雀》。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2.背景介绍这首诗写于雪莱创作高峰期的1820年,这年夏天的一个黄昏,雪莱在郊外散步是听到云雀的叫声有感而作。两年后,诗人便不幸辞世,而这首诗被人们公认为雪莱的“好诗”,连浪漫派前辈大诗人华兹华斯读后都自叹弗如。在雪莱创作这首诗的时候,黑暗恐怖正笼罩着整个英国社会,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严重的经济危机等使得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完全得不到保障,所以在《致云雀》这首诗中,雪莱也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渴望。这首诗是内容与形式、理想与情感、诗人自我与诗中形象的完美结合,是雪莱抒情诗中的珍品。全诗共21节,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3.文学流派浪漫主义诗歌:英国的浪漫主义诗歌兴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它能够经久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自由的追求,比如《致云雀》中,云雀的翱翔与歌唱代表了自由的追求精神。浪漫主义诗歌一般有三个特征:1.以强调自然来突出诗歌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2.以强调想象来突出诗歌的目的在于表现自然和希望,常用比喻、象征、对比和夸张等富有想象力的修辞手法。3.以自然意象来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在《致云雀》中,诗人借自然中的云雀抒发了对自由和欢乐的向往之情,希望自己和他人分享云雀的自由与欢欣,直面世人的苦难。4.题目解读云雀,形如麻雀,以活泼悦耳的鸣声著称,构巢于地又性喜高飞,常从巢中升腾而起,直飞云霄,边飞边叫,越飞越高。常被诗人选做讴歌的对象。5.层次分析全诗二十一节。从赞美开始,以感叹告终。据雪莱夫人回忆,这首诗是1820年夏季一个黄昏,雪莱在郊野散步时听到云雀呜叫有感而作。第一部分(第1至第7节):诗人称云雀是“欢乐的精灵”,是对云雀作出总的评价和赞美。第二部分(第8至第9节):诗人借助云雀歌声宣扬了的神圣使命:“唤醒同情”。第三部分(第10至第12节):诗人通过对比对云雀歌声的优美品质作出判断:明朗、清新、欢悦。第四部分:(第13节到第15节)探讨美的根源,呼应第一节的“欢乐的精灵”。第五部分:(第十六节到第十七节)诗人解读能够始终乐观豁达的重要原因。第六部分:(第18节到第21节)诗人歌颂自然以反衬人类社会的丑恶的一面和人的不幸。6.分析鉴赏1)分析“云雀”这一形象欢乐的形象。第1节,对云雀及其歌声总的评价和赞美。第2节,云雀从地面一跃而起的姿态和边飞边唱的习性。第3-4节,云雀升上晴空迎接朝阳或送走夕阳时的欢快明朗的形象。第5-7节,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霓虹彩霞降下的美雨比喻云雀的歌唱。传播爱与光明的形象第8节,把云雀比作诗人。第9-11节,把云雀鸣声比作高贵少女的甜美如爱的歌曲、飞萤与晶莹的流光、玫瑰与醉人的芳香。第12节,写云雀不只是单纯的明朗、清新、欢悦。丰富明澈的形象13-15节,探讨美的根源。16-17节,探寻欢乐的真正来源。18-20节,不能快乐的根由。和谐、炽热的理想形象第21节,以感叹的口吻表达了他的愿望和抱负——拥有云雀的欢欣。《致云雀》全诗无一处不写云雀,同时,无一处不有雪莱的自我,是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如布朗兑斯所说,雪莱的自我大到足以拥抱全宇宙。诗歌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表现了诗人自己的美好理想和对光明的追求。2)理解“云雀”形象的象征意义。明确:在这首诗里,诗人不但用灵动细致的笔调刻画其形象,还把这一生灵人性化,以此承载诗人的所思所求。“云雀”形象至少有两重象征意义:第一,云雀象征着欢乐、光明、美丽,自然清新的鸣叫能给世界带来欢乐与美好的憧憬,云雀的隐形不露,播洒歌声体现着诗人不求名利,只为唤起人间的爱与同情;第二,云雀象征着像云雀一样直面困难,渴望光明、正义、美好的人。云雀摆脱地面束缚,振翅高飞体现着诗人的执着奋进,愤世嫉俗的态度。3)欣赏诗人奇特想象。明确:雪莱认为“诗可以理解为想象的表现”,所谓想象,其实按照诗人的理想来美化现实。雪莱借助于想象的作用、美的艺术指引人们超越庸常的现实生活,在精神上步入更加美好的境界,又反过来积极影响人们去努力改善自己所生活的现实社会。4)品味修辞①诗人以第二人称“你”来代指云雀,有何好处?参考答案:运用了拟人的写法,将云雀人格化,“明朗欢悦”“甜蜜美妙”等词更生动地表现了云雀的美、力量以及诗人对它的热爱之情;用第二人称表明诗人视云雀为朋友、知音,第二人称的运用能更直接地倾诉诗人内心的苦闷和追求。②诗人是怎么样塑造“云雀”欢乐的理想形象的?明确✮“像一片烈火的轻云”,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描绘出云雀一跃而上,边飞边唱的飒爽英姿,也是诗人蔑视黑暗现实,追求光明与真理勇于献身理想的精神写照。✮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运用比喻、通感等视觉形象描绘听觉上的优美感受,化抽象为具体。✮诗人发挥奇特的想象,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突出云雀能够带给人们希望,唤醒人们的灵魂。。✮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总结: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以及比喻、类比、对比、设问和通感等灵活的修辞,对云雀加以描绘,进而赞颂云雀,意蕴深刻。7.主题探究《致云雀》一诗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蔑视黑暗以及向往理想世界的精神。第3课百合花作者:茹志娟作者简介

茹志娟1925年生于上海。3岁时(1928年)亡母,幼年随祖母做手工活为生。11岁(1936年)进上海私立普志小学读书,一年后辍学。13岁(1938年)祖母逝世,曾被送入上海基督会所办的孤儿院。后经补习插班入浙江武康中学。19岁(1944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后任文工团组长、分队长、创作组副组长。22岁(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6岁(1951年)创作的话剧获南京军区55年文艺创作二等奖。30岁(1955年)转业到上海,任《文艺月报》编辑。33岁(1958年)发表多篇短篇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清新的文风受到茅盾的赞赏,从此声誉鹊起。2.写作背景1957年起,中国共产党开展党内整风运动,但是,由于对1957年春夏的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又采取了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形式,在全国开展了一场群众性的政治运动,致使反右运动被严重扩大化了,茹志鹃的丈夫王啸平便在右派之列。茹志鹃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3.题目解说题目精练巧妙,内涵丰富。“百合花”代表纯洁、优雅、高贵。文中既指新媳妇棉被上的百合花,又象征了解放军的崇高品质和纯洁美好的心灵以及百姓爱护解放军的真诚,暗示了文章主题。4.层次结构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这都怪我了”)开端:带路。第二部分(从“我们到包扎所”到“现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发展:借被。第三部分(从“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到“两个干硬的馒头”)高潮:牺牲/献被。第四部分(从“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到结尾)结局:盖被。分析鉴赏①借被和献被这两个情节及细节,你看到了新媳妇怎样的性格?明确:美丽、纯洁、善良、高尚。在情节的不断变化中,她的性格是发展的。刚过门才三天,小通讯员就要借她唯一的嫁妆——一个有着百合花图案的被子,她当然有些舍不得,这种情感在情在理。但当听我说借被子是为了打仗为了老百姓之后,“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屋瞅着……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到了包扎所,她又主动将被子“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当卫生员动手要揭掉通讯员身上的百合花被子时,新媳妇“劈手夺过被子”。“劈手”集中写出了新媳妇用自己的新被子为通讯员人殓时的那种果断坚毅、不容商量的态度。这些表现与先前的娴静羞赧判若两人……人物性格的发展,还通过细节来表现的。刚开始做救护工作时,她害羞腼腆,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答应做我的下手。可当看到小通讯员为了保护群众而受重伤时,“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试着身子……”新媳妇已经知道通讯员牺牲了,可她还是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其实是在缝进她的一片深情,所以当“我”劝她“不要缝了”时,“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对“我”的不解以示不满。总之,小说通过对新媳妇一系列的情节和细节描写,不仅写出了她对通讯员的友善、关切、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态度变化,更展示了新媳妇娴静、淳朴、善良、纯真、高洁如百合花一样美丽的人性美和性格美。所以,百合花,正是人物纯真、高洁的优美心灵和品格的象征。②通讯员人物形象分析明确:团部通讯员,在战斗开始前奉命护送女文工团员去包扎所。他是一个刚参军一年、只有19岁的农村青年,稚气未脱离,质朴、憨厚、不善言辞,更怯于与陌生女性交往,有时执拗得有点任性,有时活泼得可以亲近。他热爱生活,关心同志,体贴别人。在战斗中,当一颗手榴弹在担架队员们中间冒烟乱转时,他毫不迟疑地扑了上去,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解除了人民群众的危难。③阅读小说最后一句话,思考:小说中,“我”对通讯员的称呼有哪些?为什么最后称他为“青年人”?明确:小说中,“我”对通讯员的称呼有“通讯员”“小同乡”“小伙”“青年人”。如果按情感逻辑应该写成“……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小同乡的脸”,作者将“小同乡”换成“青年人”,是想由“这一个”写一类人,即像通讯员这样值得铭记与颂扬的青年。此外,本文收入教材“青春”单元里,从中可以看出,这篇小说还蕴含着对青春的赞美。6.主题探究明确:小说撷取了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斗争生活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刻画了有着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心灵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表现了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传达了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7.写作特点①以小见大。小说选材以小见大,以一个小故事来表现战争与人性,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纯洁情感。②详略得当。略写通讯员第一次借被子遭遇碰壁的情况,略写战争场面,略写通讯员的牺牲经过;详写战争之外的情景,如到包扎所路上,借被子,补衣服,盖被子等:小说剪裁精当,为表现主题、突出主题服务。*哦,香雪作者:铁凝作者作品铁凝,女,汉族,1957年9月出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1975年11月入党,1975年7月参加工作,文学创作一级。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委员,\t"/item/%E9%93%81%E5%87%9D/_blank"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t"/item/%E9%93%81%E5%87%9D/_blank"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文学奖,自1983年《哦,香雪》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后;1985年《没有钮扣的红衬衫》和《六月的话题》分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1997年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2002年《永远有多远》获中国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和首届老舍文学奖;2005年艺术随笔集《遥远的完美》获中国第二届冰心散文奖;1985年电影《红衣少女》(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