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青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沧州市青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沧州市青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沧州市青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沧州市青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一、精挑细选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A.神话传说 B.出土文物 C.学者推断 D.史书记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想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最直接、最原始、最准确的就是通过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文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历史见证,属于第一手资料,真实可靠,B项正确;神话传说无从实证考查,不属于第一手资料,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学者推断,也只是学者个人的一种推断,不属于第一手资料,C项不符合题意;史书记载是后人对历史的记录,不属于第一手资料,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2.“古木石陶,种植水稻,猪狗水牛,定居不移”,这首歌谣反映的原始居民是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坐落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C项正确;北京人、山顶洞人不会种植农作物,排除AB项;半坡居民种植粟,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3.《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该记载中与“选贤与能”有关的是A.世袭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奴隶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结合所学可知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通过“选贤与能”来获取下一任部落联盟首领,C项正确;禹死后实行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以后变成“家天下”,排除A项;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B项;奴隶制是奴隶主拥有奴隶的制度,不符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4.通过分封制度,“周人终于建立了一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强大国家”,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据此可知,分封制A.强化了诸侯权力 B.扩大了统治范围C.加速了西周灭亡 D.确立了君主专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通过分封制度,……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可知,通过分封制度,西周王朝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因此,题干说明分封制扩大了统治范围,故B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强化诸侯权力的内容,排除A项;从“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可知,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统治,排除C项;分封制是关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且统治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统一后正式确立,排除D项。故选B项。5.“祀,国之大节”,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据此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于()A.农具 B.礼具 C.食具 D.货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礼器,成为王公贵族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与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B项正确;商周时期青铜器很少用于农业生产,排除A项;餐具不可能被视为“政治的权力”,排除C项;货币与经济有关,材料未涉及经济,排除D项。故选B项。6.“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A.王室衰微 B.诸侯争霸 C.社会动荡 D.思想活跃【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出现了诸侯争霸,社会急剧动荡,排除ABC三项。材料说的是政治,不是说思想,D项符合题意。故选D项。7.战国七雄中,位于当今河北省境内的是()A.秦 B.鲁 C.楚 D.赵【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战国时期群雄并立,相互征伐不断,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其中赵国位于今河北中西部、河南一部及内蒙古部分地区,D项正确;秦国位于今陕西大部,排除A项;鲁国不是战国七雄之一,排除B项;楚国位于今今湖北、湖南大部,排除C项。故选D项。8.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提高军队战斗力,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以上叙述的是商鞅变法的()A.条件 B.目的 C.过程 D.影响【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提高军队战斗力,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为其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可见材料体现了商鞅变法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未描述商鞅变法的条件、过程,排除AC项;商鞅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排除B项。故选D项。【点睛】9.秦朝的百姓,如要去集市采购生活用品,他应该携带的货币是()A. B.C. D.【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后,统一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C正确;刀币主要流通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燕、赵等国,A错误;布币主要流通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诸侯国,B错误;D是蚁鼻钱,是战国时期楚国流通使用铜贝,D错误。综上故选C。10.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A国人暴动 B.陈胜、吴广起义 C.刘邦、项羽起义 D.黄巾起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无法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律,成守误期要被处死。他们当中的领队人陈胜和吴广认为,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抗,于是杀死押队的军官,对众人说:我们因遇雨误期,肯定要被杀头;即使去戍边,大多数人也会死去。“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他们的号召下大家热烈响应,决心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他们砍削树木做成兵器,举起反抗的旗帜,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了,B项正确;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不属农民起义,排除A项;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排除C项;黄巾起义是发生在东汉末年即184年张角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但不是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排除D项。故选B项。11.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学说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汉武帝为改变这种局面,在思想上采取的统一措施是()A.焚书坑儒,钳制思想 B.行推恩令,加强集权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建立太学,教授儒学【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就对中央集权造成了威胁,不利于中央统治。因此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结束了各派思想自由竞争的局面,C项正确;A是秦始皇实行的,排除A项;B是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排除B项;建立太学和教授儒学都是尊崇儒术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12.“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材料反映的是东汉()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三公权力加强C.豪强地主势力削弱 D.贵族实力大增【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可知题意反映的是东汉中后期的外戚与宦官专权,A项正确;题意反映的不是三公权力加强、豪强地主势力削弱和贵族实力大增,排除BCD项。故选A项。13.《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对材料中“凿空”理解正确的是()A.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 B.体现了张骞敢于冒险的精神C.最大规模的扩大了西汉的疆域范围 D.见证了中西方经济贸易交流【答案】A【解析】【详解】汉武帝为反击匈奴,于公元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到过大宛、大月氏等国,获得了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也向各国介绍了汉朝的情况。因此,此行被称为“凿空”。A项正确;凿空指的是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而非是体现张骞的冒险精神,更不是最大规模的扩大西汉的疆域范围和见证中西方经济贸易交流,排除BCD项。故选A项。14.以下战役中,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是A.吴越争霸 B.桂陵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据所学可知,赤壁之战奠定了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D项正确;吴越争霸是春秋时期,排除A项;桂陵之战也是发生在春秋时期,排除B项;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的战争,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5.公元230年,孙权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夷洲,夷洲是今天的A.海南岛 B.台湾 C.日本 D.菲律宾【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夷洲是今天台湾,故B符合题意;三国时期海南是吴国的领土,称朱崖,故A不符合题意;我国古代称日本为“倭”或“倭国”。故C不符合题意;菲律宾在三国时期,与我国没有交往,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6.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B.北方人的南迁C.江南经济的开发 D.藩镇割据【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西晋,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等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交融,A项正确;匈奴等民族是少数民族,不是北方人、江南经济、藩镇,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17.作为一个刚刚成立的王朝,西晋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它迅速走向败亡。标志着西晋走向衰落的历史事件是A.八王之乱 B.五族内迁 C.匈奴攻晋 D.晋武王封王【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初期大封诸侯王,晋惠帝昏庸无能,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晋从此衰落。选项A符合题意;五族内迁促进民族交融;匈奴兵攻占长安,西晋灭亡;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8.史书中描述江南地区“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这一社会现象可能出现在A.战国时期 B.秦朝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晋时期【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说明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一现象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具体来说是从东晋开始,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东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流民,北方人南迁,给江南输送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D项正确;战国、秦汉时期,北方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江南则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排除A、B、C项。故选D项。19.“魏主欲变易旧风,诏禁士民胡服。”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A.说汉语 B.穿汉服 C.改汉姓 D.联汉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诏禁士民胡服”可得出是禁止民众穿着胡服,涉及的是服饰的改革,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20.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画在绘画中占据主要地位;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中雕刻着数以万计的佛像。以上叙述表明当时A.社会盛行佛教 B.民间兴起道教C.雕塑工艺精巧 D.人们崇尚碑刻【答案】A【解析】【详解】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开始在中国传播。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佛教艺术的体现。说明当时佛教盛行,A项正确;佛像不是道教艺术,排除B项;材料中说明的是佛教艺术发展,不是雕塑艺术和崇尚碑刻,排除C和D项。故选A项。二、开心猜猜2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________【答案】元谋人【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点睛】22.________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最为完整的文字。【答案】甲骨文【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商朝的(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最为完整的文字。23.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出现了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史称____【答案】诸子百家【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出现了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史称诸子百家,所以答案为:诸子百家。24.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是____【答案】西域都护设立【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因此本题答案为西域都护设立。

25.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________》。【答案】《史记》【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汉时期,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历史。三、学史明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材料二他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材料三西汉初期与东汉初期的统治措施时期西汉初期东汉初期措施以农为本,减轻赋税徭役;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提倡节俭治国。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合并郡县,加强对官吏的监督;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1)材料一中的“桀”是哪一朝代的统治者?材料二中的“他”是哪个朝代的哪一君主?(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两位君主的统治被推翻的共同原因。(3)据材料三,概括西汉初期与东汉初期统治措施的相同点。(4)综上所述,从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启示?【答案】(1)夏朝。商朝。纣。(2)统治残暴。(3)在农业上,都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在刑罚上,减轻或废除严刑峻法。(4)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政策要符合民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解析】【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桀”是夏朝的统治者;由材料“他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他”是商朝的纣王。【小问2详解】共同原因:由材料“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和材料”他荒淫无道,繁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可知,两位君主统治被推翻的共同原因是残暴的统治。【小问3详解】相同点:由材料西汉初期的措施“以农为本,减轻赋税徭役;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提倡节俭治国”和东汉初期的措施“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可知,西汉初期与东汉初期统治措施的相同点是都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减轻或废除严刑峻法。【小问4详解】启示:综合上述探究,夏朝和商朝都因为末代君主的暴政而走向灭亡,而西汉初期与东汉初期采取休养生息、以民为本的政策,出现治世局面。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政策要符合民心;得道多助失道穿助等。四、材料解析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本单元内容属于我国哪一历史时期?(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我国政权分立的两个史实。并归纳促进这一时期我国民族交融的原因。(3)综合材料和以上问题,概括这一时期两个突出的时代特征。【答案】(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三国鼎立;东晋与十六国对峙。北方各族的内迁;魏孝文帝改革。(3)政权分立、民族交融。【解析】【小问1详解】历史时期:由材料三国鼎立、西晋统一、东晋南朝、魏晋南北朝可知,本单元内容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小问2详解】史实:由材料第16课三国鼎立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可知这一时期三国鼎立,东晋与十六国对峙是我国政权分立的两个史实;原因:由材料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和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可知促进这一时期我国民族交融的原因是北方各族的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小问3详解】时代特征:综合材料和以上问题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突出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民族交融。五、学史增信28.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古代先贤在理论、制度、科技等方面都有创新。皮皮同学就其中一方面的创新,绘制了以下思维导图。(1)据思维导图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将思维导图中的内容补充完整。(2)据思维导图中的信息,A处应填写的内容是什么?【答案】(1)(2)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思维导图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创制《大明历》,后来被朝廷正式颁行;东汉张仲景是著名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南北朝杰出的科学家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