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改建工程补充设计(K2006+105-K2006+160段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公路改建工程补充设计(K2006+105-K2006+160段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公路改建工程补充设计(K2006+105-K2006+160段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公路改建工程补充设计(K2006+105-K2006+160段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公路改建工程补充设计(K2006+105-K2006+160段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路改建工程补充设计(K2006+105-K2006+160段滑坡治理工程)S-01施工图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奉节县G242坛子口至泉坪段公路改建工程补充设计(K2006+105-K2006+160段滑坡治理工程)位于重庆市奉节县汾河镇落阳村,该段现状路基为三级公路,路基宽度7.5m,路面为沥青混凝土。本项目作为奉节县G242坛子口至泉坪段公路改建工程的补充设计,纳入奉节县G242坛子口至泉坪段公路改建工程。改建后道路等级为二级,路基宽度8.5m,路面宽度7.5m,设计速度40km/h,沥青混凝土路面。因2023年10月2日至3日持续的强降雨,该段道路滑坡出现滑坡变形破坏,导致该段道路路基垮塌,致使道路无法正常通行,拟对该段滑坡进行治理设计。照片1.1道路垮塌照片1.2道路后缘土坡裂缝二、设计采用的规范及相关资料2.1设计规范(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版)(GB50010-201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17);(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2.2其他资料(1)处治范围处1:500地形图;(2)与业主签订的工程设计合同;三、项目区域地质环境条件3.1位置与交通项目位于奉节县汾河镇落阳村,项目区主要为国道G242公路,位于国道G242线K2006+100段公路,交通较为方便。3.2气象水文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早,夏热,秋雨绵,冬暖而多雾。年平均气温16.8℃~18.5℃,极端最低气温-4.0℃(2002年1月12日),极端最高气温42.3℃(2006年7月25日)。无霜期长,多年平均为105~303天。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198.4mm;春季(3~5月)雨量为330.6mm,夏季(6~8)为501.7mm,秋季(9~11月)为324.3mm,冬季(12~2月)为55.6mm。其中5~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70%,9月份出现高峰值,占全年降水约15.6%。一日最大雨量曾达210.3mm(2007年7月22日)。三日最大雨量357.4mm(2007年7月22~25日)。项目区无地表水水体。3.3地形地貌项目区为滑坡地形,属剥蚀低山地貌,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地形坡角一般35°~40°,局部坡度最大可达65°。场地最高点位于北侧,高程为840.00m,最低点位于南侧,高程为770m,相对高差约70m。综上所述,场地地形地貌简单。3.4地层岩性滑坡区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崩坡积层(Q4col+dl)碎石土,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下伏三叠系中统巴东组(T2b)泥灰岩及砂岩。由新到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Q4)①人工填土(Q4ml)素填土:杂色,呈松散~稍密态,主要为粘土及泥灰岩碎块石组成,土石比2:8~7:3,粒径多为0.50cm~30.0cm,填土软硬相混,为修建附近道路工程及居民房屋时随意抛填而成,回填时间大于10年。②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黄褐、红褐色,主要呈可塑~硬塑状,滑坡地段夹较多的碎石及角砾。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主要分布于滑坡及农田地段,滑坡地段分布厚度不大,地形相对平缓及冲沟地段厚度较大。③崩坡积层(Q4col+dl)碎石土:灰褐色,主要由泥质灰岩和粉质粘土组成,次圆状、亚圆状,其中大于200mm占35%,60mm~200mm占50%,60mm~20mm占5%,余下为砂粒,结构不均,局部砂粒富集,松散,饱和,透水性较好。(2)三叠系中统巴东组(T2b)泥灰岩:灰色-灰黄色,泥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碳酸盐矿物和粘土矿物组成。强风化层岩芯破碎,呈碎块状,质软,碎块手折易碎。中风化层岩芯较完整,呈短柱~长柱状,一般节长5cm~20cm,最大节长约25cm,质较硬。砂岩:黄褐色,黄绿色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粗-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质胶结,敲击声较沙哑。强风化砂岩较破碎,呈碎块状、块状,质较软,轻击即碎,中风化层较完整,岩芯多呈柱状,一般节长5cm~15cm。3.5地质构造及地震项目区地质构造隶属奉节红岩向斜南翼,岩层产状35°∠21°,岩层呈单斜构造,未发现断层及次级褶皱,地质构造简单。层面无充填或局部少量泥质充填,层面定为结合很差的软弱结构面;岩体中主要发育有两组裂隙,裂隙L1倾向80°,倾角86°,裂隙面平直光滑,宽度1mm~3mm,局部泥质充填,裂隙间距2m~3m,延伸一般1.20m~5.0m,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L2:倾向31°,倾角72°,裂隙面粗糙,宽1mm~3mm,无充填,裂隙间距1m~3m不等,延伸2.0m~4.0m,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15图A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15图B,路线所经区域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为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抗震设计建议按《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执行。3.6水文地质条件项目区内第四系松散层广布,厚度分布不均,滑坡土层较厚。出露地层多为三叠系中统巴东组(T2b),根据区内地层岩性组合及地下水赋存条件,路线走廊带内地下水含水介质类型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孔隙裂隙水、岩溶裂隙水三大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在地势低洼的沟谷带亦接受地表冲沟水的补给,因区内第四系松散岩类以坡残积粉质粘土为主,渗透性极弱,因此入渗补给条件差,该类地下水一般经短途迳流后,在地势低洼处渗出,就近排向滑坡低洼地段。主要分布于整个场地上部粉质粘土、填土中。泥灰岩为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含水岩组,含水岩组岩溶发育,地表有垂直岩溶发育形态,地下水分布呈网状,一般富水。泥灰岩属弱富水含水岩组。基岩裂隙水、岩溶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在地势低洼的沟谷带亦接受地表冲沟水的补给,因区内多为斜坡地形,大气降水易形成坡流顺坡排泄,入渗补给条件差,排泄条件好,该类地下水一般经短途迳流后,在地势低洼处渗出,就近排向冲沟。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附录K判定,区内地表水、地下水对砼及钢筋具微腐蚀性。拟建场区及周边无工、印染等污染源,无固体废弃物、有害放射物质等,结合相邻工程建筑经验,环境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和钢结构具微腐蚀性。四、项目基本特征4.1道路垮塌破坏分析2023年9月30日至10月3日,因奉节县连续强降雨,奉节县G242线K2006+100处道路出现垮塌,道路后缘斜坡出现拉裂滑移变形,由于坡顶为土质边坡,且土层较厚(约0.9m~9.0m),在持续强降下雨,土体含水量及密度增大,岩土界面(潜在滑面)可能存在“润滑效应”,且土体力学参数达到饱和状态,随之引起土体沿岩土界面产生蠕动滑移,导致滑坡中部及后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拉裂变形,使道路出现破坏变形,滑坡整体稳定性较差,有继续下滑趋势,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滑坡变形迹象如下图:照片4.1道路垮塌照片4.2道路垮塌照片4.3道路后缘土坡裂缝照片4.4道路后缘土坡房屋拉裂4.2滑坡边界、规模及形态特征4.2.1滑坡边界滑坡后缘以基岩露为界,左、右侧以基岩出露及坡向变化为界线,滑坡前缘剪出口以坡体基岩出露为界。4.2.2滑坡规模及形态特征滑坡平面形态呈箕形,滑坡宽约60m,纵向长约108m,滑体厚度约为5m~8m,平均厚度约5.0m,面积约为6480m2,体积约为32000m3。前缘高程770m左右,后缘高程840m左右。滑体地形阶梯状地形,地形坡角35°~40°,为一小型土质滑坡;主滑方向为178°。4.2.3滑体特征滑体物质主要为素填土、粉质粘土、碎石土组成,其中素填土为杂色,成分以粉质粘土、砂岩、泥灰岩碎块石组成,呈稍密态,土石比6:4,粒径一般2cm~20cm,最大粒径50cm;粉质粘土为褐、黄褐色,以粘土为主,局部含少量砂岩、泥岩碎石颗粒,碎石粒径5mm~15mm,呈可塑~硬塑状态,干强度高,韧性好,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局部可手搓成条,碎石土:灰褐色,主要由泥质灰岩和粉质粘土组成,次圆状。亚圆状,其中大于200mm占35%,60mm~200mm占50%,60mm~20mm占5%,余下为砂粒,结构不均,局部砂粒富集,松散,饱和,透水性较好。4.3影响因素及破坏模式分析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对滑坡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当然,滑坡的稳定性与其坡体结构、地层岩性、地质条件、地形条件等自身的因素也存在很大的关系。其中,自然因素主要为强降雨。人为因素主要该处滑坡多为人工回填土,土层较厚,虽然坡体采用挡墙支护,但未经设计验算等,基础可能未置于稳定持力层,暴雨使土体孔隙水压力增大,是斜(边)坡发生整体失稳的重要外因。长此以往的人为改造作用和自然因素,目前坡体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形区,随着变形区范围的加大,结果可能最终导致滑坡整体失稳滑塌。变形的主要影响及诱发因素如下:(1)岩土体类型、性质岩土体的性质是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内在因素,滑坡覆盖层为人工填土、粉质粘土、碎石土,下伏基岩为泥灰岩、砂岩,形成岩土质混合滑坡,大气降水入渗,从而使原滑坡上的土体抗剪强度值降低。(2)地形条件该段滑坡为前缘、后缘地形相对较陡,中部为修建道路形成的平台,在雨水冲刷作用下产生导致滑坡上方土体产生滑动。(3)降水的作用一方面降雨后地表水沿裂缝渗入到岩体中,使其饱水软化;另一方面受大气降水补给成为地下水,沿滑坡下渗和排泄,造成土体强度降低。4.4滑坡稳定性评价4.4.1滑坡稳定性定性评价根据现场调查及宏观判定:目前滑坡在天然状态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饱和状态处于不稳定状态。经工程地质测绘及调查,滑坡的剪出口位于路基垮塌外侧,在连降雨或降大(暴)雨条件下,地表水通过土体孔隙周而复始的大量渗入,土体重度增大,滑面或滑带土不断软化和泥化,降低了抗剪强度指标,其抗滑力迅速减小,滑坡易沿岩土界面呈折线型产生整体滑移。4.4.2滑坡稳定性定量评价4.4.2.1计算方法依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7.2.2节规定,采用传递系数法显式解计算,计算公式如下:1)计算方法:4.4.2.2计算工况及计算方案根据区域地震资料可知,勘查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加速度0.05g,可不考虑地震因素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该滑坡为一典型的降雨型滑坡。故本次稳定性验算考虑以下两种计算工况。工况1:天然工况(滑体自重+荷载)工况2:暴雨工况(滑体自重+荷载)本项目原则上采用二级公路标准,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表7.2.2,滑坡稳定安全系数天然取1.20,饱和取1.15。由于暴雨或连续降雨状态下土体饱水的程度受多种因素制约,如降雨强度,土的渗透系数等,考虑到滑坡体主要为粘土夹块、碎石,空隙度较大,为了偏于安全考虑,认为非正常工况滑坡体土体饱水,不考虑静水压力。4.4.2.3计算模型本次勘查结合钻探揭露及野外调查,计算剖面采用1-1′剖面进行计算,该1剖面已发生滑塌,剖面方向与主滑方向基本一致。各基础参数及图形由软件采取,避免人为误差;然后将基础参数导出参与可控计算,详见下图:计算剖面示意图。1-1′剖面计算条分示意图4.4.2.4计算参数的选取潜在滑面主要为沿岩土界面滑动,根据现场调查得知滑坡前缘剪出口位置,后缘位置主要以变形裂缝确定。滑体主要为粉质粘土,根据实验结果并加以折减并结合反算结果,滑面参数为:天然重度取19.5KN/m3,饱和重度19.8KN/m3,天然状态下取c=20kPa、ф=10.8°,饱和状态下取c=15.7kPa、ф=9.1°。计算结果汇总见表4-1。表4-1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表计算剖面工况稳定系数稳定性支档位置剩余下滑力(kN/m)1-1'(沿岩土界面滑动)工况1天然(滑体自重+荷载)1.12基本稳定762.23工况2:暴雨(滑体自重+荷载)0.90不稳定1188.49稳定性定量计算结果,滑坡在天然状态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饱和状态处于不稳定状态。五、设计方案5.1支护桩计算及设计根据勘察以上计算得知该段滑坡在1-1’剖面位置下滑力最大,最不利,也是现场垮塌位置,所以本次设计采用1-1’剖面作为控制进行设计计算及抗滑桩的设计。5.1.1计算参数选取本项目采取最不利1-1’剖面进行支护桩计算作为设计,本次设计采用参数如下:表5.1岩土参数采用值岩性天然重度(kN/m3)饱和重度(kN/m3)抗压强度(MPa)抗剪强度岩石水平抗力系数MN/m3土体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MN/m4)基底摩擦系数天然饱和天然饱和ф(º)C(KPa)Ф(º)C(KPa)粉质粘土19.519.8//20.0012.79.1015.7///碎石土20.721.0//36*6*28*1*/50*/中风化砂岩23.724.016.6211.20////120*/0.50中风化泥灰岩23.924.117.3111.78////150*/0.505.1.2滑坡推力计算依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7.2.2节规定,采用传递系数法(显式解)计算,计算公式如下:1)计算方法:表5.2滑坡推力计算表计算剖面计算工况采用安全系数计算后安全系数下滑力(kN)下滑力水平分力(kN)1-1’暴雨工况1.150.901188.491095.18由以上表格可知,该段边坡最不利剖面支挡位置下滑力水平分力为1095.18kN。5.1.3支护桩计算本段边坡采用2.0m×2.5m矩形桩进行计算分析,采用滑坡推力控制,滑坡推力分布类型为矩形,不考虑桩前抗力,悬臂段高度12.56m,计算结果如下:表5.3结构位移和结构内力的分布简化表深度结构前kh,p结构后kh,z位移土压力剪力弯矩[m][MN/m3][MN/m3][mm][kPa][kN/m][kNm/m]000-87.5987.200100-81.3787.2-87.243.6200-75.1587.2-174.39174.39300-68.9487.2-261.59392.38400-62.7587.2-348.78697.57500-56.6187.2-435.981089.95600-50.5487.2-523.181569.53700-44.5887.2-610.372136.3800-38.7587.2-697.572790.278.400-36.4687.2-732.453076.278.4100-36.3887.2-733.663086.53900-33.187.2-784.763531.431000-27.6787.2-871.964359.791100-22.5287.2-959.155275.351200-17.7287.2-1046.356278.112.5600-15.2187.2-1094.836873.3412.56900-15.18-1366.09-1089.716882.0813900-13.31-1198.06-5317232.7414900-9.36-842.7485.867225.715900-5.87-528.561168.196372.516900-2.79-250.871555.164987.6917900-0.02-1.781679.483349.631801502.53380.011490.41732.271901504.97746.05926.53493.322001507.381106.7600根据以上计算,1-1’剖面尺寸采用2.0m×2.5m,间距5.0m,桩身位移最大值为87.59mm,位移最大值处位于桩顶位置,根据TB10025-2019中14.2.9第3条规定,桩顶位移不宜超过悬臂段的1/100,且不大于100mm,该段抗滑桩位移满足要求,桩身配筋详见支护桩钢筋构造图。5.1.4支护桩设计本段设计支护桩范围为K2006+105~K2006+160,设计长度55m,支护桩截面尺寸为2.0m×2.5m的矩形桩,间距5.0m,该段共设12根支护桩,支护桩长15m~20m,桩长包含桩身长度及冠梁高度。在支护桩顶设置一处冠梁,冠梁宽为2.5m,高为1.5m,长57m,冠梁和支护桩均采用C30钢筋砼浇筑。桩身嵌固起算点为桩前稳定岩体厚度不小于5m位置处,且嵌固起算点位置不得低于中风化层位置,桩身嵌入中风化层(嵌固起算点)不小于1/4桩长,桩长不得小于设计桩长。桩身开挖时应先挖台阶保证施工时的安全,高度不大于1.5m,宽度不小于1.5m,且台阶设置4%内倾坡度。冠梁顶面线需与改建后路面标高保持一致,支护桩施工前需按照《奉节县G242坛子口至泉坪段公路改建工程》施工图确认改建道路线位及相关高程。5.2挡土板设计为保证桩间土体稳定性,在桩中间设置C30钢筋砼挡土板并保证挡土板嵌入地面线以下不小于50cm,挡土板上设置Φ100的泄水孔,泄水孔在每块板上均设置一处,保证路基内排水畅通,每隔15m~20m设置一处沉降缝,沉降缝挡土板与冠梁拉通。5.3护脚墙设计该段道路内侧土坡土层较厚,保证道路内侧安全,在内侧土坡坡脚处设置一处护脚墙,护脚墙高均为4m,护脚墙设置长度60m,墙身采用C25素砼浇筑,护脚墙每隔15m~20m设置一处沉降缝。5.4裂缝封闭施工主体工程前,先将既有边坡上的裂缝采用粘土进行夯填封闭,防止地表水侵入坡体造成二次垮塌。5.5截排水设计在道路内侧土坡坡顶设置一处截水沟,保证边坡稳定性,截水沟按现场实际地形确定走向,最后引入路基内侧边沟,截水沟尺寸及要求详见相关设计图。在道路恢复时,将道路内侧边沟一并恢复,以利于排水,边沟尺寸为50cm×50cm,壁厚30cm,采用C25素砼浇筑。5.6路基路面设计在本项目路基路面恢复前,应将现已垮塌的路基重新进行回填,填料采用土石回填,应选用透水性较好的砂砾石,不得采用粘土、泥等不透水的材料,填料的饱和重度不得大于21kN/m3。待压实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层及面层的施工,本项目路面结构形式以《奉节县G242坛子口至泉坪段公路改建工程》施工图路面结构形式为准,路面恢复采用4cmAC-13CSRA橡胶沥青砼上面层+乳化沥青粘层+6cm中粒式AC-20C沥青砼下面层+0.6cm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乳化沥青透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R7d≥3.5MPa)+20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R7d≥2.5MPa)。路面设计标高、超高均与改建工程路面一致,路面恢复共60.0m。5.7路肩恢复路肩尺寸为50cm×50cm,采用C25素砼浇筑,路肩恢复长度为60m。5.8护栏恢复本项目护栏采用Gr-B-2C,护栏恢复长度60m。5.9支护桩施工要点5.9.1支护桩施工工序支护桩采用人工挖孔桩,具有施工简便,无需特殊机械设备的特点,主要施工内容为桩孔开挖及护壁、钢筋笼制作安装、灌注桩体混凝土等。支护桩孔采用人工开挖,并及时用C30混凝土制作护壁支护,按设计要求在桩孔内捆扎焊接钢筋笼,采用自拌砼,从上至下,分层浇注,在浇注的过程中加强振捣。桩基础开挖弃石土运至填筑区段进行回填压密。具体施工顺序为:场区三通一平及人员、材料、设备等组织准备→清理现场杂物→开挖台阶→施工锁口→挖孔开挖→捆绑钢筋→浇筑砼→监测系统→工程验收→防治工程维护、监测管理。5.9.2施工方法1、桩孔开挖①支护桩施工分Ⅱ序采用人工隔孔开挖,每次开挖深度控制在1.0m之内,遇地下水发育或土层松散易坍塌时应减小开挖深度,及时施工护壁。②每桩配备一套卷扬提升系统,每班每桩配制4人分二班连续作业,以加快开挖速度。③工程定位后,应清除井口及其周围的地表松散堆积物,确保井口稳定。井口设置锁口,以防地面人员、石头、杂物及地表水落(流)入桩孔。锁口砼护壁完成后,应立即将桩心十字轴线及标高投测到锁口护壁砼上,作为桩孔施工的桩心、垂直度、深度控制的依据。第一节桩孔开挖符合设计要求后安装第一节桩孔护壁模板,经检查尺寸位置准确,支撑牢固,质量符合要求后,方能浇注。④每个桩井由一个固定的作业班负责施工。每个正在施工的井,井上应有人值班,并对井下操作工人负安全责任,上下之间应有有良好的信号联系,孔口设1.5m高的钢筋护栏和3m高的钢丝护网。⑤当开挖超过3m后,要不断的向井下强力送风以保证井下有足够的新鲜空气。⑥桩孔开挖深度和断面不允许欠挖,不得有尖角。桩孔长边与短边应垂直,开挖断面不小于桩身设计断面尺寸(长、宽)加上护壁厚度,护壁后的桩孔净断面不小于桩身设计断面尺寸。⑦桩孔开挖过程中应及时排除孔内聚集的地下水,保证孔下干作业。在地下水集中渗漏处,孔壁支护前须采用液压引水管将水引出。⑧开挖弃渣应立即运走,不可堆放在孔口。⑨每桩在开挖过程中做好地质编录,开挖到滑带部位,应通知监理及勘查、设计单位人员及时进行编录。2、护壁①桩孔开挖过程中应及时进行钢筋混凝土护壁,一般每开挖1.0m护壁一节,混凝土强度C30。②为保证桩井开挖的施工安全和护壁质量,桩井采取边挖边护的方法施工,绝不允许2—3节后,才进行一次性护壁,如遇到孔壁坍塌严重,可采用短锚加固的方法进行处理,护壁的横向钢筋与锚杆捆扎后再装模板浇注护壁。③护壁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各块模板在边缘处用U型卡连接,每节拆模时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方可拆模。支模时还需在内侧用小园木或槽钢加以支撑以防在浇注护壁砼时跑模或胀模。④浇注护壁砼前应仔细校核模板位置和断面尺寸,以保证桩径及垂直度,浇注时应随时观察模板是否变形,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⑤由于模板间隙较小,在混凝土进料时比较困难,施工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加工进料模具,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减少混凝土的浪费。⑥护壁竖向钢筋顶部弯成圆弧钩,下部弯成90°直钩,在灌注下一节护壁时将90°直钩扳直,并与下节竖筋相连,以加强护壁钢筋的纵向联接及整体稳定性。(3)终孔验收桩孔施工完毕后施工班组先进行自检桩孔尺寸,垂直度、入岩深度,基岩岩性等指标检查合格后,通知项目部质检工程师进行验收,经现场监理工程师、设计代表及业主代表对桩孔质量进行全面验收合格后,立即用1:3水泥砂浆封底l0cm,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表5.4支护桩桩孔实测项目表项次实测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实测方法和频率1桩位(mm)±100仪器实测,全部2桩的横断面尺寸(mm)不小于设计地面用尺量,中、下部查记录,全部3桩身倾斜度(%)<0.5用吊线量,查记录,全部4桩底高程(mm)±50实测,查记录,全部5桩顶高程(mm)±50仪器测量,全部5.9.3钢筋笼制作及安装1、桩孔挖至设计高程,经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对桩底清理作砂浆垫层封底,处理后进行钢筋制安,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钢筋制安采用孔内吊装制作,即箍筋孔外预制,并随纵筋按设计要求吊入孔内进行焊接。2、采用有效的定位措施,保证钢筋位置准确。确保设计要求的保护层厚度,并使钢筋整体架立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3、桩身内竖向主筋按设计要求采用直螺纹连接时,应避免在土石分界面或滑动面处,设置接头且在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得超过主筋总数的1/3。4、钢筋骨架制作安装完工后,必须由现场监理、业主、设计代表签字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5、钢筋加工安装严格控制允许误差。6、钢筋笼除符合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A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其接头宜采用直螺纹连接并应遵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5);B主筋净距应不小于于混凝土粗骨料粒径3倍,最小净间距不得小于80mm;C搬运和吊装时,应防止变形,安放要对准孔位,避免碰撞孔壁,就位后应立即固定;D支护桩钢筋笼允许误差见下表所示。表5.5支护桩钢筋允许误差表项次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及频率1受力筋间距±20每桩检查2个断面,尺量2箍筋间距+0,-20每桩检查5~10个间距,尺量3钢筋笼骨架长±10按总数抽查,尺量宽、高±54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每桩检查8处,尺量5.9.4混凝土浇灌1、支护桩砼浇注是成桩的关键工序,在钢筋笼制作完工并经检查合格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浇注的过程中应连续进行,不得无故中断。2、混凝土配制按设计要求,本工程桩身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混凝土的力学指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浇注前准备工作A如果桩井内有积水、泥渣、杂物及松动岩石均应清除,以保证桩身砼质量。桩孔孔底面保持洁净,在浇筑基岩面第一层混凝土时必须先铺一层2~3cm厚的水泥砂浆,水灰比应与混凝土强度相适应,施工工艺应保证混凝土与基岩结合良好。B在浇注前砼输送管路料斗、串筒、振捣器必须安装到位并检查砼输送管路是否松动漏水等,发现后及时解决,串筒底口距砼面不得超过2米,以防砼离析和不均匀,影响砼的质量。C对配料机的配料计量要认真标定以免出现误差。4、浇注作业A采用泵送混凝土进行浇筑,砼经混凝土泵送至孔口后通过漏斗由串筒接入浇注作业面,串筒底部与混凝土浇筑面的距离不得大于2米。B浇入孔内的混凝土应浇平,不得堆积。浇注混凝土时,严禁向孔内加水,如发现混凝上和易性较差,应加强振捣。C材料供给及施工设备能力应满足单桩连续浇灌的施工要求,桩身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每根桩要求一次性连续浇注完毕。D每连续灌注0.5m由井下操作工人用插入式振动棒将砼分层振捣密实,插入形式为垂直式,间距50cm,快插慢拔,不留施工缝。E整桩浇注完毕后,在桩顶铺草袋洒水养护。5、混凝土施工严格控制质量。表5.6支护桩混凝土质量检查表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和频率l轴线位移(mm)15尺量2标高(u)±10水准仪或尺量3截面尺寸(mm)+15,-10尺量4表面平整度(mm)82m,靠尺5混凝土强度(MPa)≥20.1取试块试压施工前应按建办质[2018]31号文和渝建安发[2019]27号文的要求,编制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组织专家论证,论证通过后方可实施。5.9.5桩身完整性检测对所有支护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5.10路基、路面恢复本段现状道路路基宽度8.5m,路面宽度7.5m,恢复长度为60.0m。(1)沥青面层路基面层分别采用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喷洒改性沥青粘层+5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AC-16C)+喷洒改性沥青粘层。热拌沥青混合料宜采用较大吨位的运料车运输,但不得超载运输,或急刹车、急弯掉头使透层、封层造成损伤。运料车的运力应稍有富余,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料车等候。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清扫干净,在车厢板上涂一薄层防止沥青粘结的隔离剂或防粘剂,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运料车运输混合料宜用苫布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摊铺机开工前应提前0.5h-1h预热熨平板不低于100℃。铺筑过程中应选择熨平板的振捣或夯锤压实装置具有适宜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以提高路面的初始压实度。熨平板加宽连接应仔细调节至摊铺的混合料没有明显的离析痕迹。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混合料类型由试铺试压确定,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度及路拱、横坡。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不宜用人工反复修整。当不得不由人工作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时,需仔细进行,特别严重的缺陷应整层铲除。摊铺过程要求不得出现混合料离析。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符合下表要求,压路机的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推移,碾压区的长度应大体稳定,两端的折返位置应随摊铺机前进而推进,横向不得在相同的断面上。表5.7压路机碾压速度(km/h)压路机类型初压复压终压适宜最大适宜最大适宜最大钢筒式压路机2-343-563-66轮胎压路机2-343-564-68振动压路机2-333-4.553-66压路机的碾压温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并根据混合料种类、压路机、气温、层厚等情况经试压确定。在不产生严重推移和裂缝的前提下,初压、复压、终压都应在尽可能高的温度下进行。同时不得在低温情况下作反复碾压,使石料棱角磨损、压碎,破坏集料嵌挤。初压应在紧跟摊铺机后碾压,并保持较短的初压区长度,以尽快使表面压实,减少热量散失。宜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超高路段则由低向高碾压,在坡道上应将驱动轮从低处向高处碾压,初压后应检查平整度、路拱,有严重缺陷时进行修整乃至返工。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进行,且不得随意停顿。压路机碾压段的长度应尽量缩短,通常不超过60-80m。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复压宜优先选用重型的轮胎压路机进行搓揉碾压,以增加密水性,其总质量不宜小于25t,吨位不足时宜附加重物,使每一个轮胎的压力不小于15kN。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可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2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沥青路面的施工必须接缝紧密、连接平顺,不得产生明显的接缝离析。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0mm(热接缝)或300-400mm(冷接缝)以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接缝施工应用3m直尺检查,确保平整度符合要求。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需要提早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却降低混合料温度。沥青混合料在备料、拌合、运输、摊铺环节应采取措施减少混合料的离析及温度离析。温度控制:普通沥青混合料:矿料温度160~180℃,沥青温度:150~170℃,混合料出厂温度:150~160℃,初碾温度140~150℃,终压温度:钢轮压路机不低于70℃,轮胎压路机不低于80℃。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不符合设计要求者,报监理单位确认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2)粘层在沥青上、下面层之间,应均匀洒布粘层沥青。采用快裂的洒布型乳化石油沥青,宜选用符合技术指标要求的阳离子乳化沥青(PC-3),喷洒量一般为0.3~0.6L/m2,应试洒后确定用量,应注意洒布的均匀性,不得过量,不得漏洒。粘层油宜采用沥青洒布车洒布,并选择适宜的喷嘴,洒布速度和喷洒量保持稳定。当采用机动或手摇的手工沥青洒布机喷洒时,必须由熟练的技术工人操作,均匀洒布。气温低于10℃时不得喷洒粘层油,路面潮湿时不得喷洒粘层油,用水洗刷后需待表面干燥后喷洒。喷洒的粘层油必须形成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不得有洒花漏空或成条状,也不得有堆积。喷洒不足的要补洒,喷洒过量处应予刮除。喷洒粘层油后,严禁运料车外的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过。粘层油宜在当天洒布,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后紧跟着铺筑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3)基层路面基层采用20cm厚C20素砼浇筑,水泥采用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4)路基换填本项目路面恢复前,应将路面裂缝部分至现有挡墙内边线以下不小于2m处,进行碎石土换填并压实,待压实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层及面层的施工。路基填料及路基压实度的有关要求见下表:表5.8路基填料及路基压实度要求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路基压实度(%)填料最小承载比CBR(%)填方路基上路床0~30≥956下路床30~80≥954上路堤80~150≥943下路堤150以下≥922无论是挖方路床还是填方路床,为了保证路面各结构层厚度均匀和排水的需要,路床表面必须做成与路面一致的路拱横坡。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标准,达到上表的规定。碾压时压实机具应先轻后重,压实速度宜先慢后快,在直线路段压实机具的运行路线应从路缘向路中心,再从路中心向两旁顺次碾压,以便形成路拱;弯道设有超高坡度时,由低一侧向高一侧碾压,以便形成单向超高坡度。并应经常注意并检查填料的含水量,并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5.11标线设计(1)布设原则交通标线是标划于路面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立面标记、突起路标等,其作用是用以引导、管制和渠化交通。本项目车道边缘采用15cm宽白色实线,在路口处断开。在路侧边缘线每隔15m留出3cm的缺口,以利于排水,路面中心采用15cm宽黄色实线。(2)标线材料标线厚度不小于1.8mm,涂料中应混合占总重量20%的玻璃微珠,施工时面撒玻璃珠,面撒玻璃珠量为涂料质量的10%。其他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路面标线涂料》(JT/T280)和《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GB/T16311)的要求。1)玻璃微珠的技术要求:①外观要求玻璃珠应为无色松散球状,清洁无明显杂物。在是微镜或投影仪下,玻璃珠应为无色透明的球体,光洁圆整玻璃珠内无明显气泡或杂质。②粒径分布玻璃珠粒径分布应符合《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24722-2009)中表1中的相关规定③成圆率有缺陷的玻璃珠如椭圆形珠.不圆的颗粒、失透的珠、熔融粘连的珠有气泡的玻璃珠和杂质等的质量应小于玻璃珠总质量的20%,即玻璃珠成圈率不小于80%,其中粒径在850pm~600pm范围内玻璃珠的成圈率不应小于70%。④密度玻璃珠的密度应在(2.4~4.3)g/cm’的范围内。⑤折射率玻璃珠的折射率应符合《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24722-2009)中4.1.2中的相关规定。⑥耐水性在沸腾的水浴中加热后,玻璃珠表面不应呈现发雾现象。对1号和2号玻璃珠,中和所用0.01mol/L盐酸应在10ml以下:对3号玻璃珠中和所用0.01mal/L盐酸应在15mL以下。⑦磁性颗粒含量玻璃珠中磁性颗粒的含量不得大于0.1%⑧防水涂层要求所有玻璃珠应通过漏斗而无停滞现象。2)交通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在交通标线正常使用年限内,交通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应满足夜间视认性要求。在正常使用年限内,白色反光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不应低于80mcd·m-2·lx-1,黄色反光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不应低于50mcd·m-2·lx-1。3)施工中的注意事项:a.划标线之前,应先将道路表面上的污物、松散的石子或其它杂质清除掉,并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结合道路平曲线要素、等实地放线,以保证标线位置精确、线形顺畅;喷涂标线工作应在白天进行,如果遇到天气潮湿、灰尘过多,风速过大或温度过低(低于4℃时),喷涂路面标线工作应该暂时停止。b.在开放的道路上施工,应注意交通安全。c.应在施工过程中对涂料、溶剂、烟火等实施安全管理。d.应迅速而正确地进行施工,并保持与道路线形的协调一致。d.恶劣天气如:雨、雪、强风等不能进行标线施工。e.标线施工应符合《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F71-2017的要求。5.1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根据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发布的《重庆市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强制性要求》渝交委路[2015]81号的规定,本项目涉及危大工程的重点部位和环节主要为挖孔桩工程。本项目挖孔桩开挖深度约10m~15m,施工工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对于本项目涉及的危大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安全验算结果,经编制、计算、复核人员签字,项目总工程师、项目经理审核签字后报承建法人单位技术负责人(实行总承包的为总承包企业技术负责人和专业承包企业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签字后并核实专项施工方案是否须进行专家审查,最后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5.13施工安全措施1、安全管理的目标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认真执行国务院、建设部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规定,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理计划,使安全生产工作与生产任务紧密结合,保证施工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严防各类事故发生,以安全促生产。2、施工过程总体安全措施由项目经理牵头负责,由项目副经理分管。安全员和物资设备组,具体抓安全措施的制订落实;质量安全组,从技术方案角度来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建立专职安全员责任制度,并由他们抓好班组长和兼职安全员,将安全生产落实到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主要安全管理措施有:(1)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部安全防火监察执法小组,进行巡回检查和抽查;各工程处、施工队设专(兼)职安全员跟踪普查,对查出的违章及安全隐患要定人、定时、定措施整改。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责权明确,严格管理、奖罚分明。(2)建立完善有效的安全管理系统,切实行使安全监察职能。并安排有安全工作经历且熟悉施工工作的同志专门负责安全。各作业队要设专(兼)职安全监督检查员,使安全工作随时有人抓、有人管,处于受控状态。(3)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当作第一位工作来抓,下大力气增强全员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安规》以及安全检查和安全奖罚制度,坚决实行安全生产否决权。调查处理事故坚持“三不放过”原则。(4)认真落实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确保其功能正常发挥,并为现场职工(包括监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和劳动保护用品。加强作业人员的自我保护,使安全生产建立在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及防护设施的基础上。(5)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作业设计时,要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作业前要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并作好记录。大型机械设备应挂牌专人操作,专人指挥,并经常维护保养。(6)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交通规则。深坑作业、夜间施工和临时占道作业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和警示标志(如安全标志牌及警示牌、安全带、充足的照明、交通疏散提示牌、防护栏、防护棚(板)、限高标志牌等)。加强临边口及施项目区域的安全防护检查,确保人车安全。严禁违章指挥和野蛮施工,严肃安全纪律和劳保纪律。(7)加强用电、明火及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防护检查。(8)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的安全主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各项经济承包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包括奖惩办法在内的保证措施。(9)新进企业工人进行公司(或工程处)、工程处(或施工队)和班组的三级教育。工人变换工种,进行新工种的安全技术教育。工人应掌握本工种操作技能,熟悉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认真建立“职工劳动保护记录卡”并及时做好记录。(10)安全检查:作好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有时间、有要求、明确重点部位、危险岗位。安全检查记录查出的隐患应及时整改,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11)工伤事故处理:建立事故档案,按调查分析规则、规定进行处理报告,本着“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查明原因,教育大家,并落实整改措施。重大事故必须及时地向上级部门及地方有关部门汇报,积极配合和接受有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12)安全标牌:在施工工地设安全生产宣传牌。在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危险区、主要信道口都挂上安全宣传标语或安全警告牌。六、材料及设计要求6.1钢筋设计用普通钢筋为HPB300和HRB400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分别为270MPa、360MPa,其中凡光圆钢筋者,采用HPB300钢筋;凡带肋钢筋者,采用HRB400钢筋。技术标准应符合国标《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17)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筋》(GB1499.2-2018)的规定。6.2混凝土混凝土宜采用不低于P.O42.5号硅酸盐水泥浇筑,所用砂、石料、水的技术质量必须符合相关条文规定。6.3砂浆(1)砂浆使用M30早强商品砂浆,材料使用中(粗)砂,且为河砂。砂浆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室提供的砂浆配合比采用机械拌合,投料顺序应先到砂子、水泥、掺加料,最后加水。自投料完算起,拌制时间宜为3min~5min。(2)拌合好的砂浆得有适当的流动性和良好的和易性。砂浆的稠度以砂浆稠度仪测定的下沉度表示,宜为10mm~50mm,每批砂浆均应制作试件。(3)砂浆得随拌随用,一般宜在3h内使用完毕,气温超过30℃时,宜在2h内使用完毕。当运输或贮存过程中发生离析、泌水现象时,砌筑前要重新拌合。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七、交通组织设计为了尽量减轻工程施工对现行交通的相互干扰,施工单位应与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紧密配合,本项目为改建工程,对现有交通道路影响较大,杜绝爆破作业,并及时清理堆积在公路上的土石方,使交通运输不致中断。由于在施工期间不可能封闭交通,为使施工能顺利进行,特制订本交通安全组织方案设计,施工单位进场后应制订更加详细和易于操作的方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布置现场机械停放、材料堆放及交通维护等工作。(1)交通维护具体实施方案本工程处于正在营运的公路上进行,车辆较多,交通维护对行辆车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尤为重要。此外,项目部还应跟当地交警、路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进行交通维护方案的报批和执行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交通维护采用道路封闭,临时开挖便道进行保通,采用平行流水作业。具体方法如下:①在施工前方放置交通标志及警示牌(限速牌、单向行驶和锥型筒等标志)。夜间设置红色警示灯。②在作业区两端设置栏杆,成立交通值班小组,由4人组成,分成2组,每组2人,选一组长作为机动人员便于指挥交通。每天24小时专人轮流值班,并单向放车通行。使用交通锥型筒及标志牌逐渐封闭施工车道,以便车辆在这个区域内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调整车速和位置,准确顺利的穿过施工作业区。③施工范围设置施工标志,告请车辆小心慢行和告请群众注意安全,施工范围内的坑、沟等危险部位设置护栏,加盖防护设施,并设置警示标志,同时施工时在所占路段设交通导向标志,保证施工现场道路顺畅。④施工现场设置保证施工安全的夜间照明和保证车辆交通安全的路灯照明。⑤施工作业区是控制区中最重要的防范区段。除了标志设施外,作业区增加另外三套管理,第一是要用安全筒把作业区与行车的界面隔离开来,锥间距适当加密,以车辆不能驶入为准;第二是安全专职人员现场指挥;第三是加强施工作业管理,设施完整,摆放正确,使行车有序,确保交通安全。(2)除了对交通安全进行控制外,还严格执行安全防护准则,主要内容有:a、标志服。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穿统一标志服。安全标志服为鲜艳的橘黄色,具有反光功能;b、在每个工点,设专职的安全员。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安全人员先检查施工人员、施工车辆等是否符合要求;c、每个工点在当日收工时,安全员认真清理现场,不在路面、路肩放置施工机具、材料及废弃杂物,保证路面清洁;d、施工人员不以任何方式拦阻车道及在路上拦截、搭乘过往车辆;(9)施工作业结束后做好恢复交通的各项工作:撤除场内设备,清除场内剩余材料及废物,使路面洁净,撤除警示灯具,开放交通,从封闭末端向起点撤除安全锥和标志,关闭活动开口,撤离现场指挥人员,撤除封闭公告。(10)在合同段两端或操作段两端,每班两端各派一人值班,机动人员灵活调动。两端设岗亭,用标杆拦车,单车道放行,采用每放完一组车辆的最后一辆的驾驶员将标有“最后一辆”字样的牌子带到另一端,然后放另一端的车辆或机动人员跟车或对讲机(手机报尾车车牌)。(11)现场安全员配备对讲机,用于及时联系指挥车辆安全通行。(12)交通应急预案项目部及交通值班小组随时与业主、路政、公安、执法大队等部门保持联系,确保交通信息的及时准确。封闭施工路段在施工期间如出现意外情况,随时商请救援调派清障车及时排堵清障,保障通车路段的安全通行。若遇有不服从指挥,强行闯杆等情况应及时制止,并取得有关部门的支持。(13)项目部与值班小组间通讯畅通。(14)施工项目设专职的交通安全员负责施工路段的标志管理和日常巡查工作,及时对施工路段的各种施工标志进行恢复、调整和增补,保证标志齐全有效,指示过往车辆安全通过施工路段。(15)若车辆在管制段中途出现坏车及交通事故,在施工作业人员中预备30人成立应急抢险队,负责施工路段发生的一切交通事故的抢险工作,及时维护交通秩序,排除故障。或值班小组立即组织车辆间相互帮助,能拖移的尽快拖移,不能拖移的请驾驶员迅速与维修部门取得联系,及时修好。交通事故迅速请交警现场解决。在施工中加强与当地政府、交警、路政的联系,做好协调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必要时请求交警路政对该路段实行交通管制,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八、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前必须做好施工组织,做好安全防护,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必要时是佩戴安全带和设置安全防护网。施工路段前后均要设置警示标志,以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发现设计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合时,应立即与设计单位联系,以便及时解决。2、施工前必须复核原图尺寸,若发现与图纸不符之处请及时通知业主及设计单位;3、加固整治所用材料必须经过严格检测,满足《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的要求后方可使用;4、加固施工过程需进行严格控制,必须按《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的要求进行;5、工程验收参照《建筑边坡工程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843-2013)。6、该边坡治理施工过程应适当限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