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传(节选)》复习zhang_第1页
《托尔斯泰传(节选)》复习zhang_第2页
《托尔斯泰传(节选)》复习zhang_第3页
《托尔斯泰传(节选)》复习zhang_第4页
《托尔斯泰传(节选)》复习zhang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托尔斯泰传罗曼罗兰简介:罗曼罗兰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3部英雄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是其代表作,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该巨著获得1913年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1915年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走近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

伟大的作家他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自幼接受严格的贵族教育。从50年代开始创作。60年代创作进入颠峰,创作了史诗性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70年代创作了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1899年完成的长篇小说《复活》,可以说是作家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他不仅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列夫·托尔斯泰简介2.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

3.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

1.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

托尔斯泰的主要创作历程4.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5.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托尔斯泰的主要创作历程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世间最美的坟墓”-----茨威格托尔斯泰和妻子“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列宁检测预习一点通122页1.注音嚎啕〔háotáo〕自缢〔yì〕不啻〔chì〕胡髭〔zī〕助纣为虐〔nüè〕殚精竭虑〔dān〕根深蒂固〔dì〕颓丧〔tuí〕悫直〔què〕疮痍〔chuāngyí〕刈草〔yì〕鹭鸶〔lùsī〕眩惑〔xuàn〕挟着〔xié〕嚎啕:同“号啕”,形容大声地哭。自缢:上吊自杀。不啻:如同。悫直:朴实耿直。颓丧:精神萎靡不振,情绪消沉。助纣为虐: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殚,竭尽。虑,思虑。根深蒂固:比喻根底牢固;不易动摇。蒂,瓜、果和茎、枝相连的局部。固,牢固。毫不顾虑:丝毫不顾及考虑。欺诈:用狡诈的手段骗人。满目疮痍:比喻遭受破坏或灾害后的景象。眼睛所看到的都是创伤,形容受到严重破坏的境况。疮痍,创伤。

积累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并理清层次脉络。第一局部〔第1自然段〕,托尔斯泰的迷失。第二局部〔第2—4自然段〕,托尔斯泰迷失之后的求索。第三局部〔第5—10自然段〕,托尔斯泰求索之后确实认。第四局部〔第11—21自然段〕,托尔斯泰确认之后的忏悔和战斗。当一切都如愿的时候,当连续工作十小时不知疲倦时,托尔斯泰却突然陷入虚无,他发现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毫无意义,真理,或者说真相就是:人生是不合理的。也就是说,作者越是努力,越推进了不合理的人生,反而成了恶劣社会的同谋。内容探究1、托尔斯泰为何会陷入迷失?民众带给托尔斯泰的最大的震撼就是,与有闲阶级相比,民众从来都不会绝望,不会自杀,因为他们有一种与理智无关的纯粹信仰。人首先得活着,活着就是民众的信仰。为了活着,就得呻吟流浪,穷途奔波,信仰就是生命的力量。托尔斯泰由此明白了,唯有信仰才能解决人生之谜,这是人类最深刻的智慧。那么,这又产生了另一个追问,什么样的信仰才能解决人生之谜?难道“思想圆到”之士与富人没有信仰吗?他们不是都把宗教教义背得滚瓜烂熟吗?

2、作者为什么说托尔斯泰的归宿毕竟在民众身上?托尔斯泰又发现,信仰不是知识,真的信仰应该与生命一致,信仰是生命的一局部,或者说信仰就是生命。只要生命存在,信仰就不会消失,或者说人的信仰比人的生命活得更长久。民众因为质朴,不圆到,反倒使得他们的信仰与生命充分一致,不做作,不虚伪,不矫饰,不虚夸。托尔斯泰的博爱使得他的灵魂充满了罪恶。他的良心得不到安宁。享有魔鬼阶级的特权,成了罪恶的共谋犯,这是他必须要想方法消除的,但又谈何容易。个人的宗教苦闷被社会的伤痛掩埋,社会的伤痛又加重了个人的苦闷。撕裂与纠缠的结果,就是托尔斯泰的肖像,这是托尔斯泰内心痛苦、心灵挣扎直接外显化的展示,这是作者的神来之笔,眼因流多泪水而愈显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显醇厚,作者借托尔斯泰的肖像,高度赞扬了托尔斯泰的救赎,“他曾哭泣过。但他很强,准备战斗。”3、作者为什么要穿插刻画一幅托尔斯泰的肖像图?衬托托尔斯泰卢梭的忏悔并非是真的忏悔,而是面对外在非议时一种独有的对抗,他的质问掷地有声: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何时吹响,我都敢拿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但托尔斯泰的忏悔,那么是自我的反省,真正感到灵魂的罪恶,以致不忍回首。卢梭的对抗咄咄逼人,锋芒毕露,“我敢毫无顾忌地说:谁敢当我是不老实的人,他自己便是该死。”而托尔斯泰,那么是自由基督徒中最高的一个典型,他的一生都在倾向于一个愈趋愈远的理想,充满了基督教信仰中的美丽和道德的贞洁。4、作者将卢梭的忏悔与托尔斯泰的忏悔进行对照,用意何在?写作特色1.让托尔斯泰献身说法《托尔斯泰传》根本上是让托尔斯泰献身说法。整部作品是建立在对托尔斯泰的艺术创作、书信研究根底上,少局部来自托尔斯泰同时代人的回忆。因此,作品能够充分揭示托尔斯泰的创作个性,把托尔斯泰最本质的一面和盘托出。2.以思想开展为主线这种思想开展,常常来源于托尔斯泰的自我解剖。他的心里始终有一股追求美好理想的力量,推动他去战胜恶劣环境对他的腐蚀。他不断剖析自己,不断自省。正是托尔斯泰的自我解剖,使得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