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课堂实录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课堂实录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课堂实录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课堂实录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课堂实录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天的怀念》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来学习史铁生的散文名篇,请大家齐读课题。(生读)

师:(师范读课题)让我们深情一些,深沉一些,再读课题。(学生再读)请看大屏幕,

你发现了什么?(幻灯片出示空白表格)

生:我发现了一个表格。

师:是的,这是一份空白表格。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会和大家不断去充实它,丰富它,

建构它。要想把表格填好,我们必须把课文读好。现在就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一会儿,

老师要请你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开始吧。(学生读)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投人,你们读懂这个故事了吗?

生:课文写作者双腿瘫痪后脾气暴躁,母亲时时鼓励他,最后母亲去世了。

生:最后作者记住了母亲说的话,他很快乐地面对自己的生活。

师:你把“快乐”改成“乐观”就更好了。在他的发言中,关注到了课文的两个主要人

物,是谁和谁呢?

生:母亲和“我”。

师:对了,就是文中的母亲和“我”。(出示课件表格中的部分文字)

母亲“我”

师:课文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一一看花,你们注意到了吗?课文中几次提到了看

花?

生:三次。(出示课件表格中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师:母亲提了几次?看成没有?

生:母亲提了两次,都没看成。最后一次是妹妹推着哥哥到北海看菊花。

点评:这是一篇散文,没有明显的故事情节,能通过填写表格理出两个人物、三次写到

“看菊花”的线索是很准确、也是很巧妙的,有利于学生形成把握整体的阅读能力。另一方

面从阅读过程看,阅读是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回到整体,螺旋式推进的过程。所以这一

步是指导学生阅读不能绕过的。这个环节教师是从理解内容的角度安排的,假如再点明,阅

读还要从表达的角度理出文章思路,那就更好了。

师:请你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两个词语。(师板书:瘫痪、憔悴)请同学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读到这两个词,你又想到了课文中的谁和谁?

生:母亲和“我”。

1

师:就是这母子俩。这两个词的四个字,还是本课要求我们认识的生字,再来读一读。

(生齐读词语,师指导识字。)

师:同学们,让我们想象一下,一个21岁的小伙子呀,双腿忽然瘫痪了,生活何其艰

难啊!对这样一个年轻人而言,这是一场人生的一一

生:灾难啊!

师: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怎样了呢?课文中有一个词,一起说出来。

生:暴怒无常。

师:回到文中找一找,“我”的暴怒无常都体现在哪儿,把这样的句子画下来。(生浏览

课文)谁把你画好的句子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

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生:(读)“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师:从这些句子的哪些地方,能够体会出“我”此刻的暴怒无常呢?

生:“砸碎”和“摔”。

生:“捶打”。

师:此时此刻,“我”内心的怨恨和怒火可是要通过这样的动作发泄出去的啊!怎么读?

(学生带着绝望之情再读生字)

师:我们看到的是史铁生的暴怒无常,看到的是他在砸、在摔、在捶,但我们看不到的

是他的内心。谁能试着来体会一下他此刻的心情?暴怒无常的背后是什么?

生:暴怒无常的背后是难受、悲伤,觉得生活没有希望了。

生:生活对他已经没有意义了。

师:同学们,就让我们把这样的体会融人到朗读当中,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这个

21岁的年轻人此刻内心的悲观和绝望。(生读)

师:同学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课文第一次提到母亲要带儿子到北海去看花。我们看

一看母亲是怎么说的,儿子又是怎么回答的。

生:母亲说:“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儿子回答:“不,我不去!”

师:这是母子此刻的对话。(课件出示对话)这一次儿子断然拒绝了,课文又一次提到

母亲要带儿子到北海去看菊花,母亲又是怎么说的?儿子又是怎么回答的?

生:母亲说的是:“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儿子的回答是:“什么时候?”

师:这一次我的回答是:“什么时候?”从这里你看出了什么?

2

生:说明这次作者面对母亲的央求并没有拒绝,说明作者不想让母亲失望。

师:说得多好,你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这一次母亲没有被拒绝,那母亲的心情是怎样的

呢?请你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生:母亲此刻是喜出望外的心情。

师:说得好,你用文中的一个成语概括了母亲此刻的心情。母亲怎么那么高兴啊?

生:第一次儿子非常坚决地拒绝。第二次问“什么时候”,给了母亲希望。

师:说得多好啊!你们看,哪怕是儿子的一点点变化,都会影响到母亲内心的阴晴冷暖

啊!你们从这里读出了母爱。现在,老师请你们再回到课文当中找一找,母爱还流淌在哪些

细节当中。浏览课文,圈一圈,画一画。

咬文嚼字知母爱

细节之中品深情

师:不动笔墨不读书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同学在课文中留下了自己思考的记号。

说一说,你从哪里读出了母爱?

生:我从这里读出了母爱。(读)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师:“跑”和“踩”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生:两个字都是足字旁。

师:你还能说出像这样的带有足字旁的字吗?

生:踏、踢、跳、蹦……

师:可如今,这些动作儿子都不能做了,所以,这些字眼也成了母亲最最忌讳的。母亲

得有多小心、多谨慎呀!还从哪儿体会出母爱?

生:(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

的女儿……”从这句话我能看出,母亲不顾自己,就担心自己的孩子。(生落泪)

师,这位同学被母亲打动了。大家看这句话后面是省略号,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呀?

生:(读)“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你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

师:你读出了母亲的心愿,这是母亲不变的愿望啊!你还从哪些细节读到了母爱?

生:(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

疼得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从这里我看出母亲也重病在身,但她却不告诉儿子,不让儿子

伤心。

师:他读这段话的时候很动情,老师知道他也在心疼母亲。

生:(读)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

3

儿活……”我从这里体会到,儿子活母亲也活,儿子不活,母亲也不想活了,说明母亲很爱

自己的儿子。

师:母亲和儿子永远在一起。母亲的这一“扑”,这一“抓”(师板书),你们从中体会

到了什么呢?

生:母亲很心疼儿子。

师:母亲对儿子心疼啊,孩子,你不要再伤害自己了!

生:(读)母亲喜欢花儿,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从这里可以

看出母亲为了照顾我,连自己最爱的花都不养了。

师:母亲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了照顾儿子身上。

生:(读)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

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从母亲悄悄地进来又出去,我看出了母亲对

儿子的关心。

生:我想帮他补充,母亲是不想让儿子怒火升级,就悄悄躲出去,等一切都平静了再回

来,慢慢跟儿子说。

师:掌声送给这位同学。他从一个“躲”字读出了母亲对儿子的一片理解。(师板书)

母爱就是这些看似平常的点点滴滴,文章当中没有一处直接写出“母爱”两个字,但是却让

我们感受到母爱无处不在。作者就是抓住了这些细节,写得多细腻,多传神啊!同学们,有

了刚才的体会,老师相信,你们已经走进了母亲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再来读母子的对话,一

位同学读母亲的话,一位同学读儿子的话。(两位学生读)

点评:上述环节有这样几点值得肯定:一是教学思路清晰,层层深入。总的教学思路是

引导学生沿着一条主线“三次看花”,品读描写主要人物的情节。品读人物由“瘫痪”、“憔

悴”两个词语切入,“想到了课文中的谁和谁"。按课文记叙的顺序依次品读“我”与“母亲”。

二是融朗读、理解内容、认字解词、感悟体验于一炉。多项学习内容水乳交融,相互促进,

事半功倍,这是极为可贵的。其奥妙在于教学始终行走在语境中,在语境中学词学今,学词

学今又深层次地理解了课文,使品味语言与体会思想感情共同提升。三是采用多种方法引导

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是一位出色的阅读引领者,学生常得到茅塞顿开、心灵敞亮的点拨,

指导学习方法除了读与思,还要求圈点批画,动动笔墨。

师:同学们,当母亲听到“什么时候”这句话时,心情是什么样的?

生:高兴,激动。

师:刚才这位同学有点儿太平静了,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女同学读母亲的话,男同学读

4

儿子的话。(生读)

师:老师也是一位母亲,现在我来读母亲的话,你们读儿子的话,让我们再来体会体会,

好吗?(师生读)

师:课文中还有两次写到母亲出去了,对比一下,这一次写她出去,与前两次有什么不

同?

生:前两次母亲出去了,还回来,但最后一次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生:出去之后,母亲就病逝了,所以再也没回来。

师:那为什么作者不用上“病逝”,“去世”这样的字眼儿啊?

生:他太难过,他不愿相信这样的事实。

师:是啊,你说出了作者的感受。史铁生不愿接受、不忍接受这样的现实。他多么希望

母亲还像以前一样,出去,回来,出去,再回来。可是,(音乐起)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

回来。同学们,这篇文章是作者在母亲去世七年后写下的,你们想一想,史铁生握着手中的

笔,当时会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短短的十个字啊?

生:他一定很悲伤。

师:把你体会到的悲伤读出来。(生读)还有吗?

生:他也很自责和惭愧。

师:你读懂了史铁生的心,请把这份自责和惭愧读出来。(生读)

师:是啊!而今,子欲养而亲不待呀!同学们,母亲就是带着这一个个遗憾、一个个牵

挂离开的。同学们,这十个字,字字含泪,字字含情啊。让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

师:母亲走了,她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就是一一

生:(齐读)我那有病的儿子,和我那未成年的女儿……

(全场师生感动)

升华拓展悟人生

泼泼洒洒无限情

师:这一对儿女是母亲永远的牵挂。母亲希望她的儿女能够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同学

们,值得欣慰的是这对儿女读懂了母亲的话,你们看,(课件出示)在史铁生的面前,这是

一个何等绚丽的秋天!谁来读读这段话?

生:(读)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

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师:读得非常好。(师板书:淡雅、高洁、热烈、深沉、烂漫)同学们,你们看,在史

5

铁生的眼中,菊花就是这样的一一

生:(读)淡雅、高洁、热烈、深沉、烂漫。

师:此时此刻,你是否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呢?他为什么要带儿子去看菊花呀?

生:因为母亲想让儿子去看了菊花之后能变得自信,不再那么自暴自弃。

师:为什么看菊花就会这样?

生:因为文中写菊花黄色的淡雅,淡雅就表示着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真;白色的高洁,

高洁就预示着作者要抛弃他原来的自暴自弃,要重新开始快乐的生活……(掌声)

师:他从菊花读出了生活的状态。同学们,母亲最大的心愿就是那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话一一

生:要好好活。

师:是啊,这个秋天里,母亲已经不在了。看着这烂漫的菊花,史铁生怎能不怀念起自

己的母亲?谁带上这份怀念之情,来读读这段话?

(生读:“又是秋天……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师:你把史铁生内心深处的怀念都读了出来。同学们,又是秋天,在史铁生的眼中,这

又是怎样的秋天?

生:这是一个色彩绚烂的秋天。

师:这是史铁生获得新生的那个秋天。让我们带上对生活的热爱,带着一份昂扬和激情,

再读这一段。(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同学们,在这个秋天里,母亲那令人辛酸的一“抓”一“扑”,那无限深情的一“躲”,

都已经不在了,(教师边说边擦掉板书“抓、扑、躲”)课文学到这儿,母亲给你的印象还仅

仅是憔悴吗?老师擦去这个词,你还能换上什么词?

生:伟大。坚强。无私。

师:就是这位伟大、无私、坚强的母亲,已经不在了。(教师边说边擦掉板书“憔悴、

母亲”)然而,那像菊花一样淡雅、高洁、热烈、深沉的母爱,却

会是史铁生内心深处永远的一一

生:(齐读课题)秋天的怀念。

师:在这个秋天里,史铁生还会捶打自己的双腿诅咒命运吗?(擦掉板书“捶”)

生:(齐)不会。

师:还会把手中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吗?(擦掉板书“摔,')

生:(齐)不会。

6

师:还会砸碎面前的玻璃吗?(擦掉板书“砸”)

生:(齐)不会。

师:你看到的是怎样的一个史铁生?

生:焕然一新的。充满快乐的。对生活充满自信的。

师:是啊,我们看到的再也不是那个因双腿瘫痪而自暴自弃的史铁生了。(擦掉板书:

“瘫痪、我”)史铁生活出了属于自己的淡雅、高洁、热烈、

深沉。母亲的那句“好好儿活”也是永远铭刻在他内心深处的一一(生齐读课题)

师:(课件出示)这就是史铁生的烂漫人生。2002年,史铁生获得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年度杰出成就奖。这是组委会为他撰写的■段颁奖词,也是史铁生的人生写照,让我们一起

来读。

生:(齐读课件中的文字)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

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师:(指着屏幕中未完成的表格)同学们,这次看菊花是妹妹推我去的。(课件出示:妹

妹)你们想象一下,如果母亲还健在的话,此时此刻,他们又会有怎样的一番对话呢?(课

件出示三处省略号)

表格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让我们进一步去思考:怎样活才是好好儿活。

点评:这一阶段的教学,重在升华学生的情感与认识。情感与认识的升华赖于有感情地

朗读,有感情地朗读源于时文本的情感体验。老师抓住“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这一

句,引领学生进行了入木三分的体验,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世说新语〉二则》课堂实录

一、导入激趣

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

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自古

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

机智儿童的故事呢”

生:(纷纷举手)司马光砸缸(生笑)

师:这个故事家喻户晓,假设你在场,面对掉在水缸里的孩子,你会怎么做?

生:大家一起用力把缸推倒。

生:扔条绳子把他拉起来。

7

生:掷根木棍让他爬出来。

师:砸缸的司马光是机智的,同学们能不局限于故事本身,有自己的创见更机智。今天我们

就随着南朝刘义庆再认识两个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是谁呢?请阅读《世说新语》两则。

二、品读《咏雪》

师:学习文言文重在朗读,请放声朗读《咏雪》

(生放声朗读、师同时板书: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师:下面请同学把这句话读一遍。哪位同学先来试试。

生: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师:她读得对吗?(生点头)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谢太傅在大雪天里举办家庭聚会。

师:喔,原来是根据文意读准节奏的。(板书:读准节奏)。下面请两人为一组再读课文,希

望和这位同学一样读准节奏。

(生再读课文,一生举手提问)

生:文中的最后两句该如何去读准节奏?

师:这两句确实是全文的难点,要读准这一句,首先我们要弄清前面“与儿女讲论文义”中

的“儿女”与今义是否相同?

生:与今义不同,文中的“儿女”指的是侄儿侄女,即谢安的哥哥的儿子和女儿。

师:谢安何许人也?

生:谢安是东晋名士,曾任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师:喔,文中的“公”原来指的就是鼎鼎有名的谢安。那最后两句话又是介绍谁的?请用自

己的话讲出大意。

生:那个兄女就是谢安哥哥谢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师:根据文意便可读准节奏,下面谁来攻破这两句?

生: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师:好,攻破了难点,有谁来挑战全文?(生陆续举手)

生:读全文(摇头晃脑)。(生笑,给予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的掌声是对这位同学最高的肯定。你觉得他哪些地方读得最好?

生:全文的节奏他不仅把握得比较好,而且他读得很是沉醉。

师:噢,高山流水遇知音,你很善于倾听。确实这位同学不仅读准了节奏,而且还读出了音

韵味。(板书:读出韵味)文言文,读准了节奏就读懂了一半,还有一半则需读出韵味。看

8

来,这位同学已经读懂了《咏雪》。还有哪些同学想向他挑战,请再读课文,像这位同学一

样摇头晃脑读出韵味来。

(生边笑边摇头晃脑地朗读)

师:下面就请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读出它的音韵味来,并简要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生:(摇头晃脑)公欣然曰:“大雪纷纷何所似?”

师:你的朗读再现了当时谢安说话时的语气及神态,能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吗?

生:大雪纷飞,谢安即兴提问,很有生活情趣。

师:说得好,你看,生活有多广阔,语文便有多广阔。(生笑)

生:我喜欢兄女的回答,“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把纷纷扬扬的白雪比作了轻盈的柳絮。

师:多有诗情画意。你知道哪些关于写“雪”的古诗词呢?

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师:这句诗写的是梨花呀?

生:是以梨花喻冬雪。

师:聪明!看来这位同学平时善于积累。我也摘录了几首古诗词,请大家朗读,看看这些诗

句中各是怎样写雪的。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树飞花。”

——韩愈《春雪》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华幼武《春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张元所《雪》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

——陆游《夜大雪歌》

生“这些诗句分别把雪花比作飞花、玉蝶、玉龙、天女散花,生动形象。

师:那么大家见过雪吗?(生摇头)没见过,那给我们留下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想见见吗?

(生齐答:想!)那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眼前就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花,雪花飘

起来了吗?(生闭上眼睛约30秒)下面假设你也参与了当时的讨论,请用以下文言句式再

写出一两句,对纷纷扬扬的白雪作生动的描述。

曰:“_____差可拟”

曰:"未若"

9

请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推荐一位中心发言人进行成果展示交流。(生分组讨论,师作行间指

导,并参与一小组讨论)

生:生a曰:“撒糖空中差可拟。”

生b曰:“未若槐花迎风飘。”

生c日:“未若鹅毛当空舞。”

生:生d曰:“棉絮纷飞差可拟。”

生e曰:“未若梨花漫天飞。”

生f曰:“未若天仙散百荷。”

生:生g曰:"樱花飘落差可拟。”

生h曰:“未若玉屑静静落。”

老师曰:“未若白蝶翩趾舞。”

(仍有不少小组举手)

师:刚才我们同学们一起交流了九句,加上兄子、兄女们的两句,你认为哪句对雪花的描述

最为贴切、生动、新颖?

生:我认为还是兄子的那句话:撤盐空中差可拟。

师:你认为这句话对雪花的描述好在何处?

生:盐和雪花都是白的,而且下落方式是相同的。而柳絮、棉絮,鹅毛,槐花等都是往上扬

的,且颜色上有的是淡黄色,与雪的颜色和下落方式不大相似。

师:这位同学很善于观察,抓住了盐和雪花的形似之处。有没有观点不同的?

生:我还是觉得兄女的回答更为机智,柳絮和雪花都有轻盈的特点,都是飘飘洒洒、纷纷扬

扬的,而且具有美感。

师:柳絮和雪花具有神似之处。对雪花最贴切的描述往往是形似和神似的统一。

生:我觉得生c的“未若鹅毛当空舞”比兄子、兄女的回答都要好,因为这句不仅形象,且

有气势。(生鼓掌)

生:我觉得老师的“未若白蝶翩趾舞”最为贴切、生动,具有美感,且富有诗意。

师:是吗?我觉得同学们写的也不错,你看,“未若鹅毛当空舞”,不仅形象,且有气势,还

有“未若梨花漫天飞”,岑参就有一句名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他就是以

梨花比喻冬雪。下面,大家就带着这种美好的想象去朗读《咏雪》。

(生带着想象朗读《咏雪》)

三、赏读《陈太丘与友期》

10

师: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篇,请大家评评我是否读准了节奏,读出了韵

味?

(师朗诵《陈太丘与友期》,读后同学们热烈鼓掌)

生:一个字:好!(生笑)

生:老师有一处读错了:“尊君在不”中的“不”应读“”,老师读成了“”,(马上有生举手)

生:这里应读成“”,注释中说这是一个通假字。

师:谢谢两位同学的质疑与解答。下面就请大家自读《陈太丘与友期》,读中质疑(板书),

在书上将疑难点进行圈点勾画。

(生自读课文)

师:下面请4人为一组合作学习,质疑解惑。小组内解答不了的请另推荐一个中心发言人作

好记录,提出问题全班讨论。

(生分组讨论)

生:我们这一组对文中的后两句不太懂,友人“下车引之”要做什么?而元方又为何“入门

不顾”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非常有价值。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在这里,待会请大家来解答。在疏

通文义方面还有疑问吗?

(生摇头)

师:真没有?可我对文中的“尊君”“君”“家君”不太明白。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呢?谁来告

诉我?

生: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君是对对方的尊称,家君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师:看来是真懂了。下面请大家分角色来朗读全文,一生读叙述性语言,一生扮演友人,一

生扮演元方。

(生分角色朗读)

师:听了刚才的分角色朗读,东汉时期机智过人的元方仿佛历历在目。刚才有同学问:友人

“下车引之”要做什么?元方又为何“入门不顾”,下面就干脆来个角色串演,对这一问题

进行思辨(板书:读后思辨)。两人为一组,自由组合,一人扮演元方,一人扮演友人,将

两人的对话表演出来,也可以改编对话,甚至还可以创编结局。要求:对话中要体现元方的

机智,可以文言与白话夹杂。

(生纷纷下位自由组合进行排练)

(第一组上场“一人当解说,一人扮演元方,一人扮演友人)

11

解说:陈太丘与朋友约好了同行,说好了中午见面,已过中午,友人未到,太丘不再等候就

走了。太丘走后友人才到。元方当年七岁,在门外玩耍,友人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吗?”

元方答:“等你等了半天不来,己走了。”友人便发怒说道:“真不是个东西,与我说好了同

行,却丢下我一人走了。”元方说:“你与我父亲约定的是中午,中午过了你还未到,则是不

守信用。对儿子骂父亲,则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下车过来握住他的手说:“刚才是

我的不是,对不起,对不起。”于是元方便带领他去见他的父亲了。(生鼓掌)

师:这一组的表演回答了友人为何要“下车引之”,并将结尾的“入门不顾”给予了创编。

下面还有没有将文中对话进行改编的,如面对友人的“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

方还会有怎样机智的作答呢?

(第二组上场:一人扮演元方,一人扮演友人)。

生甲:尊君在不?

生乙:待君久不至,己去。

生甲:(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生乙:家君是非人,君与家君同行,君岂不非人哉?

生甲:(惭)小小年纪,机智非凡,佩服佩服。

生乙:哪里哪里。

(生大笑,长时间的鼓掌)

师:对于刚才的两组表演你喜欢吗?

生:第一组表演创编结局,让我们意识到要讲信用,同时要学会宽容,给人以改过的机会。

生:我更喜欢第二组的表演,改编对话,充分体现了元方的机智。

师:刚才的两组表演,都非常精彩,我觉得不仅表现了大家在才学方面和文中元方一样机智,

而且在品行方面比古人更胜一筹,(生笑,长时间地鼓掌)

四、朗读背诵

师:中华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走近它,熟读它,背诵它,让它根植于我们的心灵,

伴随我们成长!下面请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加以背诵。

(生自由朗读背诵)

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生:“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生:背《咏雪》全文(生鼓掌)

12

安徒生的创作生涯

“旅行就是生活。”安徒生曾经这样说过。从1831年,安徒生开始了他第一次国外漫游,

终其一生,他携着一把雨伞,一根手杖和简单的行囊访问了欧洲的所有国家,先后完成了《阿

马格岛漫游记》《幻想速写》《旅行剪影》等作品,1835年,他带有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即

兴诗人》出版,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安徒生不仅是诗人、剧作家、游记作者,还剪得一手好剪纸,多才多艺。在纪念他的博

物馆中,展出了他剪的各种图案,有挂在圣诞树上的舞蹈者,有各种花卉和动物,甚至大门

上的门徽,也是他的人头剪纸。但童话是安徒生一切创作中的皇冠。1835年,安徒生写信

给女友说:“我要为下一代创作了。”从自己的童年体验中,安徒生深深理解穷苦孩子生活的

寂寞和痛苦。他认为,在诗歌的领域中,没有哪一样能像童话那样无限包容。童话,会给孩

子们一点快乐、希望和教益吧?他开始用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创作。1835年,安徒生的第一本

童话集问世,其中收入《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

四篇童话。这些童话来自安徒生自己的人生经历,“它们像‘种子’一样藏在我的思想中,

一股涓涓细流、一束阳光,或一滴苦酒,就能使它们破土而出”。安徒生整整写了43年,直

到生命结束共创作了168篇作品,那诗一般的语言、宛转曲折的情节,使他的童话在他生前

就已成为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读物。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

一、诗意表达,导入新课

师:平常,我们老做科学猜想,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文学猜想:童年如果失去童话,将会怎

样?请用优美的语言来表达。

生:童年如果失去童话,就好像画家没有了画笔。

生:童年如果失去童话,就好像大地上没有了阳光。

生:童话如果失去童话,就好像河流里没有水。

师:这简直就是釜底抽薪。是啊,童年不能没有童话,就好像鱼儿不能没有水。继续猜想,

童话领域如果少了《安徒生童话》,将会怎样?

生:就好像秋天没有了火红的枫叶。

生:就好像音乐没有了最华彩的乐章。

生:就好像上海没有了东方明珠。

生:就好像天空没有了七色彩虹。

13

生:就好像天使没有了翅膀。

师:是啊,安徒生童话是童话世界的一顶皇冠,一颗明珠,是如何评价都不过分的珍宝。带

上想象的翅膀,我们就能变成天使,在童话的世界里遨游。知道吗,你们老师我也是读着安

徒生童话长大的呢。

生:啊!

师:小时候,我曾经无数次读《安徒生童话》,为拇指姑娘的命运担心,为小美人鱼的结局

哭泣,为歌喉美妙的夜莺而叹息,小小的心也曾经一次次随着丑小鸭去流浪;当我成了一个

母亲的时候,我为儿子一次一次讲述那熟悉得像老朋友的故事,我发现,安徒生童话再次深

深地打动了我震撼了我,我渐渐地明白了一个事实:安徒生童话不仅是写给孩子们看的,也

是写给大人们看的。安徒生自己也说:我用的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但是同时我也没有

忘记成年人,当我在为孩子们写一篇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住他们的父亲或者母亲也会在旁

边听。

二、畅谈感受,想言不尽意的原因

师:文字之内,是孩子读得懂的故事;文字之外,是成人体验过的生活。这是安徒生童话的

特点。我们走出了童年,正在慢慢长大,今天,我们既要用儿童的视角来读《皇帝的新装》,

也要试着用成人的视角来理解《皇帝的新装》,按照成长的顺序,先从儿童视角开始吧,初

读这篇童话,你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什么?

生:那个皇帝好爱新装哦,爱得有点不可思议。

师:何以见得?

生: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师:很显然,这里运用了一一

生:夸张。

师:那么,带着夸张的语气来读一读吧,特别是“皇上在更衣室里”这句话,要读出什么语

气?

生:滑稽的语气。

师:滑稽是什么意思,怎么写?

生:书本上有注释。

师:你看书真仔细,自己写一遍。这一段还有一些句子也体现了皇帝爱新装,找出来,并且

想想应该重读那些词语。

生:“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一一除非是为了

14

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我觉得应该重读“既不”“也不”“除非”这些词语,这些词语说

明皇帝爱新装到了痴迷的地步了。

生:我知道,人家是爱江山更爱美人,这个皇帝是爱江山更爱新装!

师:从这里看,应该是不爱江山爱新装啊,至于皇帝爱不爱新装,我们这里先留个悬念,后

面再讲。我们接着讲你们的初读感受。

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两个骗子,很聪明,他们懂得人们的心理,所以行骗成功。

师:哎哟,孩子,骗子的聪明你现在还没有学会吧。

生:没有。

师:孩子,我希望你永远不要有这样的聪明或者说狡诈。继续。

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个皇帝好有钱,用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去做衣服。

师:孩子谀,这个钱,其实并不是皇帝的一个人的,而是全国人民的,是皇帝搜刮的民脂民

膏啊。可是这些钱,却全部被皇帝用来做新衣服了,这真是一个一一

生:穷奢极欲的皇帝啊。

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些大人胆子好小啊,都不敢讲真话,只有这个小孩子敢于讲真话。

师:你当时是不是特别瞧不起这些大人们。

生:有点吧。

师:那你觉得你现在还是那个敢于讲真话的小孩吗?

生:好像不是了吧。

师: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是的了?

生:不记得了。

师:我开始以为你们都会对皇帝赤身裸体地在光天化日之下游行这个情节印象最深刻呢,结

果你们都不是哦。

生:我本来也是想这样说的,但是……

师:但是怕人家说你品味不高,就对没穿衣服这件事情感兴趣?

生:是的!是的!

孩子都附和。

师:孩子们,你们看,你们已经不再是那个敢于说真话的小孩了,为什么呢,我不批评,也

不教导,在心里慢慢想想吧。

三、儿童视觉一一看言不由衷的可笑

师:我们回到课文,根据课文的情节,和里面人物的共同特点,如果我们给这个皇帝的国家

15

取个名字,你怎么命名?

生:爱面子国。

生:虚伪国。

生:讹国?

生:俄国?

生:不是,是以讹传讹的讹。

生:炫耀国。

生:炫耀国?不对吧,炫耀只是皇帝一个人炫耀。

师:我想起有一部童话,叫《假话国历险记》,不如,我们叫它假话国吧?我们经常是说,

言为心声,强调做人要表里如一。假话就是言不由衷的话,衷的意思是一一

生:嗯——

师:内心。找找看,在文章中间,都有哪些人言不由衷,我们画出他说的话,写上一个“言”

字,也画出他内心真正的想法,写上一“衷”或“心”字。

学生看书,画记。交流,确定。

师:我们分角色来朗读这些话,男生读言说的部分,女生读心想的部分,讨论一下,你觉得

是言说的部分应该读得大一点,还是心想的部分应该读得大一点。

生:我觉得心想的部分要读得小一点,这是他内心的秘密,生怕别人知道。

师:小声地说,最好连自己也一并骗了吧。

生:我觉得言说的部分要读得小一点,因为他的信心不足,所以心虚啊,声音小啊。

生:我不同意,他们心虚,看见不见布料,但是,他们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看不见布料,所

以就要故意大声地说,掩饰自己的心虚。

师:是啊,为了使别人确信他们看见了布料,他们会故意很大声地很夸张地说话,这用成语

来说,就是色厉内荏,就是外强中干。我们开始读。老大臣的言一一

男生:“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

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师:语气再夸张一点。

男生:“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

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师:老大臣的心一一

女生:“我的老天爷!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

16

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师:孩子们,老大臣被自己看不见布料的事实吓坏了,所以,他的心在颤抖,我们要读出这

种颤抖和想拼命掩饰的心理——

女生:“我的老天爷!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

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师:在这样的言不由衷中,老大臣的形象就出来了,这是一个一一

生:自私的人,因为他如果说出自己看不见布料,就会失去他现有的职位。

师:诚实的老大臣并不诚实,正是讽刺啊。另一位诚实的官员表现如何呢?言一一

男生:“是的,真是太美了!”

师:心----

女生:“我并不愚蠢呀!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

能让人看出来。”

师: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官员?

生:谦虚。

生:谦虚?不是的吧,应该说是心虚,他觉得自己享受着他不配享受的官职。

师:两位大臣看过以后,皇帝亲自登场了,我们说一个人物的出场,可以用一个词语一一

生:闪亮登场。

师:“闪亮登场”这么一个好词语,怎么能够送给这个骄奢淫逸的皇帝呢,我们应该用一个

贬义词----

生:我知道!粉墨登场!

师:皇帝的言一一

男生:“哎呀,真是美极了!我十分满意!”

师:怎么还是用和大臣一样的语气读的呢,你是皇帝,得注意一点形象,读得矜持一点。

男生:“哎呀,真是美极了!我十分满意!”

师:嗯,有那么一点味道。皇帝心里又是怎样一番光景呢?

女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

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师:从皇帝的内心独白中,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生:无能的。

生:心虚的。

17

生:可能他的皇位得来也不怎么光彩吧。

师:我们看到了三个人在这奇特的布料之前的轮番表演,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丑态百出,

但,这只是个别现象吗?

生:不是。“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

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的随从也是这样的。

生:“'一点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可是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号

称是最高贵的骑士也是这样的。

生:“'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

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的。

师:文武百官都是这样的,课文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种集体无意识的状态一一

生:随声附和。

师:或者用我们在《智子疑邻》里面学到的一个词语来说一一

生:人云亦云!

师: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可是一一

生:可是在这个故事里面,群众的眼睛也是瞎的。

师:我们按照刚才的方式来读一读,男生一一

男生:“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师:刚才男生读得很夸张,女生来发表一下意见,当时的实际情况下,老百姓是这样的语气

吗?

生:应该不会那么大声吧,没有必要啊。

生:应该会吧。

师:有两种意见。回到课文,看看他们心里怎么想,女生一一

女生: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师:所以,他们的话其实呀都是一一

生:说给别人听的。

师:他们都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看不见,但是都想让别人以为自己看见了,正因为心虚,所

以语气才会像刚才男生所表现出来的那样一一

生:争先恐后,大声嚷嚷。

师:百姓和百官一样,都人云亦云着,都随声附和着。大家看,在这个假话国里,上演着一

场“假话的盛宴”!每个人在这场盛宴上,都拼命想成为主角,以证明自己的聪明和称职。

18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说谎,大多出于两种目的,一是为了掩饰什么,二是为了得到什么。

你觉得在这一场假话的盛宴中,他们各自都是怀着什么目的呢?

生:皇帝想掩饰自己的无能。

生:大臣们想掩饰自己不称职,不想失去他现在拥有的地位和财富。

生:老百姓们想掩饰自己的愚蠢,不想失去别人的尊重。

师:而这样一些人,平时都是以什么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或者皇帝的视野中的?

生:诚实的。

生:高贵的。

生:聪明的。

师:可是在这种奇特的新装面前,他们的形象完全颠覆了,从这些言不由衷里,从这些分裂

的言行中,你看出他们其实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生:虚伪的,愚蠢的人!

师:到这里,我们基本可以概括出这篇童话的主旨了一一安徒生用奇特的想象和夸张为武器,

创作了这个童话,讽刺了自上而下的虚伪和愚蠢。好的,这是我们从儿童视觉出发,读懂的

故事。我们可以下课了吗?

生:还不可以吧。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从情节上读懂了这个故事的内容,下节课,我们主要从细节方面来品

味。我在反复读这篇童话的时候,发现了很多细节,而且是很多矛盾的细节,使我不禁思考,

安徒生是不是还有更深的寄托呢。

第二课时

四、成人视角一一品自欺欺人的可悲

师:这节课,我们从细节入手,试着用成人视角去触摸安徒生的更深沉的寄托。正是因为一

群既愚蠢又虚伪的人的存在,骗局才能成功,闹剧才能上演。你觉得这个骗局高明还是不高

明?

生:我觉得不高明,因为这个骗子没有给自己留后路,因为只要一个人指出来这衣服实际上

什么也没有,那么这两个骗子就将死无葬身之地,因为欺君之罪可是大罪。

生:问题是,没有人指出来。我觉得这个骗局很高明,高明之处就是骗子利用了人性的弱点,

设计了一个圈套。”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

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也就是说,只要有人说

19

自己看不见这衣服,那么他就会马上使自己变成一个愚蠢的人或者不称职的人。

师:而这是谁也不愿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这个骗子的“钳口术”真是高明啊,就像一把

钳子,牢牢地拧紧了所有人的嘴巴。现在我们看,皇帝是被布料的哪一种特性吸引了?这里

有一组关联词一一

生:不仅,而且。

师:看看,皇帝是被“不仅”吸引住了了,还是被“而且”吸引住了。何以见得?

生:是被“而且”吸引住了。

师:按理来说,皇帝不大可能是被这一种特性吸引的啊,大家不觉得矛盾吗?

生:嗯,我觉得很矛盾,因为前面说了“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

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一一除

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这样看来,皇帝是一个骄奢淫逸的昏庸皇帝,他不关心国

家大事,又怎么会在乎谁称不称职呢?

师:是啊,那不是很不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吗?皇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看来,还不仅

仅是“虚伪,愚蠢”所能概括出来的,我们把所有涉及皇帝的描写再找出来,特别是细节,

仔细地读一读,看看皇帝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

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

生:对哦,皇帝为什么会感觉不自然呢?

生:他在担心吧,他担心自己看不见衣服。

师:其实啊,这样一个皇帝,他清不清楚自己的底细,清不清楚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

生:应该很清楚吧。

师:他比谁都清楚,但是他自己并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更不想让别人知道这一点,所以安徒

生这样写道一一

生: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

师:他选了一个什么人去看?

生:最诚实的老大臣。

师:在这里,诚实的意思就是一一

生:不会对皇帝说谎话。

生:是不会违背皇帝的意思的吧。

师:大家看,历史上,大凡明君,如李世民,都是能够采纳忠言的,而所有昏君,都是听信

20

谗言的。而手下的人,当然也就投其所好了,这个皇帝,与其说是无能的庸君,不如说是一

个----

生:昏君。

师:我们接着看皇帝的表演。

生:“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一一其中包括己经去看过的那两

位诚实的大臣。”他为什么要选特别圈定的随员,这特别圈定的人有什么标准呢?

师:问得好!大家说说。

生:可能是官职高的吧。

生:可能是皇帝最亲近最信任的。

生:可能是最诚实的吧。

师:换句话说,可能是皇帝认为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吧。他选这么一群人陪着他去,还是因为

生:他怕自己看不到,心想,那些大臣如果看得到,他也就会看得到的。

师:这很有点像武松打虎之前的喝酒,是为了一一

生:壮胆。

师:皇帝多么心虚啊!皇帝在看新装时候的表演我们刚才已经看过了,直接看他在穿新装之

前的表演吧。

生: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师:这个画面你感觉怎样?

生:太恶心了!一个男人,一丝不挂,还一一

师:忸怩作态,搔首弄姿。

生:“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

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师:皇帝为什么这样做?

生:他想让别人以为他的确看到了新装。

生:他不想让别人看出他的不称职和愚蠢。

师:俗话说,当你说了一个谎,你必须再接着说更多的谎。他们都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说

谎,但是每个人都为了把自己的谎言继续下去,都不得不说更多的谎。大家看,这就不仅仅

是虚伪和愚蠢了,而是一一

生:自欺欺人。

21

师:皇帝的自欺欺人到了什么程度呢?

生: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

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师:你在那种情况下会怎么样?

生:当然是马上回家去穿衣服啊。

师:皇帝为什么不?

生:因为如果这样,他就会觉得自己等于在全国人民面前承认了自己的不称职或者愚蠢,这

可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此他摆出更骄傲的神气,想给自己一点信心。

师:如果说老百姓的人云亦云是情有可原的,那么皇帝的自欺欺人则是,用课文的词语回答

生:无可救药的。

师:皇帝昏庸无能,像所有的剥削者一样,只想不劳而获,但是这样的人,偏偏有一种非常

可笑的愿望,他希望别人对他忠心耿耿。因此,表面上看,他不关心国家大事,而实际上,

他希望他的臣民个个称职,对他忠心耿耿,这样,他就可以一一

生:安安稳稳地当皇帝。

生:坐享其成。

师:我们看皇帝最害怕的是什么?我们再次读一读他的内心独白一一

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

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师:你们的声音在颤抖,说明真是吓得不轻。骇人听闻的意思是一一

生:非常非常地害怕。

师:我们现在再来看看,这个骗局最高明之处在哪里?

生:抓住了皇帝最害怕的东西。

师:也抓住了皇帝最想紧紧抓住的东西,那就是一一

生:皇帝的地位。

师:或者说一一皇权,这是一个国家最威严也最神秘的东西了。皇帝知道自己的底细,知道

自己昏庸无能,但是又想保持自己的地位,坚决不能让别人知道或者怀疑这一点,于是他就

只有一条路可走,这条路就是一一

生:自欺欺人!

师:欺人者,必先自欺,欺人者,也必然被欺。在这样的欺骗与被欺骗中,真相己经不重要

22

的了,重要的是如何把已经开始的假话延续下去。在这场假话的盛宴中,丢失了什么?

生:真相!

生:真诚!

生:自己!

师:丢失真相,这是显而易见的,为什么你说丢失了自己?

生:因为在这场假话的盛宴中,每个人都不是他自己,说的都不是他自己想说的话,做的都

不是他自己想做的事情!

师:这就是人格分裂啊。或者,我们说丢失了自我,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只是被这

一股假话的洪流携裹着前进。

生:我觉得还丢掉了自信。

师:是啊,每个人都不再相信自己,而相信别人。大家能不能找到这样一个细节,一个非常

隐蔽的细节一一

生:我知道!“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看得见布料。”

师:我们看到,在这里每个人先是自欺,然后是相信别人,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的眼睛和

判断。特别是皇帝,皇帝从来就没有自信过。安徒生为这个童话设计了两个关键情节,是故

事能够发展下去,一个皇帝同意做新装,一个是一一

生:皇帝同意穿着新装参加游行大典。

师:如果说,他同意做新装,那是因为骗子的诱惑,那么,他同意参加游行大典,则是因为

大臣的----

生:怂恿!

师:他从来就没有自己的主见,从来就没有认识过自己。大家都迷失了自我,而这种可怕的

迷失,最后竟变成了一场集体的狂欢。课文有一个小小的细节,说明了集体无意识后所产生

的快乐,看谁能够找出了一一

生:“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生:老师,他们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啊?

师:是啊?问得好,为什么呢?

生:可能是因为每个人都通过自欺欺人而确信自己都很聪明,都觉得自己很称职吧。

生:他们都不清楚自己是谁了,找不着北了!

师:我们看到,在这样一场丑态百出啼笑皆非的闹剧中,每个人都成了演员,每个人都不是

他真实的自己,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那么安徒生想通过这个告诉我们什么关于人

23

的什么秘密呢?

生:人,要知道自己谁。

生:人,要怎样才能做自己。

生:要像小孩那样天真无邪,敢于说真话!

师:用一句名言来说就是“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用英文说是“Knowyourself”,

相传是刻在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的三句箴言之一,也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相传是苏格拉底

说的。我们知道,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认识你自己”也便成为西方人一直孜孜以

求的事情。”皇帝的新装”里面,其实装着的是一个古旧的话题,那就是一一

生:认识你自己!

师:“认识你自己”有多么困难,迷失自我就有多么频繁,安徒生非常敏锐地发现了这一人

类普遍的困境,并且通过《皇帝的新装》这样一篇童话,揭示了出来。其实,安徒生自己也

有类似的困惑呢。

介绍安徒生(即兴说一些安徒生的故事和经历)

师:因为种种原因,安徒生终身未娶,他多次在日记和书信中说过“由于我长得丑并且将永

远贫穷,谁也不会愿意嫁给我”。有些安徒生研究者认为,“他性格中根深蒂固的自卑感使他

不可能与异性建立起恋爱关系”,安徒生觉得自己永远是那一只“丑小鸭”,虽然最后成为了

白天鹅,但是,留在心灵深处的自卑、脆弱和敏感是根深蒂固如影随形的。安徒生一开始并

不是童话作家,他一开始是一个诗人,30岁后,开始“为下一代创作了”。他认为,在诗歌

的领域中,没有哪一样能像童话那样无限包容。童话,会给孩子们一点快乐、希望和教益吧?

他开始用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创作。于是,我们看到,在《皇帝的新装》中,在这场貌似快乐

无比的假话的盛宴里,毕竟有一个不同的声音,毕竟有人说了真话,这个人是一个小孩子。

我们来读一读这个情节一一

众生齐读: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

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师:你们觉得小孩子为什么能

够说真话?

生:因为小孩子天真无邪。

24

生:小孩子胆大包天。

师:小孩子胆子为什么那么大?

生:他一无所有,不像那些大臣一样怕失去什么东西。

师: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表述:无私,所以无畏。

生:他也不像那些大人一样,想得到别人的尊重,或者什么社会地位之类的东西。

师:我们依然这样表述:无欲,所以无求。在这里,欲是指哪一类愿望一一

生:贪婪的愿望。

生:超出他自己能力的愿望。

师:通过这个小孩子,安徒生表达了什么愿望?

生:希望我们都像小孩子一样,说真话,天真无邪。

师:无邪就是指思想纯正而不歪邪,常用来形容天真、思想纯正、活泼、可爱、善良的年少

的人与柔弱、友善年幼的动物。现在,我再问问你,现在的你,会在多大程度上是那个说真

话的小孩?

生:老师,你这句话这是什么意思啊?

师:意思就是,现在的你,还会说真话吗?就像你们上课之前,不敢说印象最深刻的情节是

皇帝没有穿衣服。

生:会说吧。

生:好像不太爱说真话了。

师:为什么呢?

生:好像是因为周围大人的影响吧。

师:你们的回答使我感到沉重,的确说真话是需要勇气的,而且有时候甚至需要付出代价。

我不能代替你们做决定,也没有办法改变这个社会,使之变得适合每个人说真话,但是,我

希望我们能尽可能地从《皇帝的新装》里面感应到安徒生的期盼,尽可能地做一个说真话的

人。

五、拓展讲述一一看作家灵魂的执着

师:我知道,今天的课,对于有些同学来说,可能有点难,你们一下子可能不能完全理解,

没有关系,经典在于重读。我今天第N次重读《皇帝的新装》,每读一次,理解都不相同。

经典是能够常读常新的。托尔斯泰曾意味深长地问高尔基:“你读过安徒生吗?我读过,十

年前,我没读懂,十年后,我终于读懂了,他很孤独,非常孤独!”当你有一天再次读起安

徒生,当你被它深深打动和吸引,那么,欢迎你来到成人的世界。如果你们愿意听,我再给

25

你们讲一个小故事吧,关于《海的女儿》。

生:我们愿意听!

师:《海的女儿》的故事,其实是安徒生自己心路历程。前面我们说过安徒生终身未娶,你

们可能很不理解,像这么一个浪漫和可爱的人,怎么没人来爱呢。安徒生并不漂亮,而且并

非出身名门,在女性面前,他有一种深深的自卑感。求学时,他生活在古林家人之间,古林

先生的女儿,温柔美丽而又具有很深文学修养的露易莎•古林深入了年轻人的心头,他爱恋

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鉴于以往与女性交往的几次失败,安徒生不再希望人们知道蕴于

他心中的爱情,哪怕是一点痕迹。但炽烈真诚的感情是密封不住的,它在童话湿润的氛围中

绽开,凝成了凄凉美丽的《海的女儿》。在童话中,那位优美、高贵、智慧的王子就是露易

莎的化身----

生:啊?路易莎怎么不是小美人鱼呢?她们都是女的啊!

师:在童话里,作者会根据情节的需要而调整人物的。安徒生自己,则是远远望着他的海的

女儿。美丽的小人鱼天真、善良、无私,她浓郁的爱情如此坚韧而纯净,无数次打动了我的

心。大家还记得小美人鱼变成泡沫升上天空以后,拥有了一样什么东西吗?

生:灵魂!

师:对,人类的灵魂。这是小美人鱼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追求的生命中那件最宝贵的东西一一

灵魂。而这也正是安徒生艺术上的追求一一永恒的、真挚的、人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安

徒生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安徒生终身未娶,他把所有的爱献给了读他作品的所有

人,孩子,成人,之前的人,之后的人,也包括坐在教室里的你和我。今天是圣诞节,在很

多很多年前的今天晚上,安徒生的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在街头,在我们今天晚上狂欢

的时候,也花几分钟时间,想想安徒生藏在他的童话里面的深沉的爱吧。但愿你们的生活,

是一个爱的童话!

《天上的街市》课堂实录

一、导入:屏示:流动画面“牛郎织女图”进行画面感染和氛围酿制,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

的一开始便活跃起来。

导入语:”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同学们,故事传说千年,神话仍在

人心。牛郎织女的故事陪伴着我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那么有谁能够讲出这个古老的爱情故

事呢?(指名讲述故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