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真题试卷及答案_第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真题试卷及答案_第2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真题试卷及答案_第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真题试卷及答案_第4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真题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真题试卷及答

一、单选题(共75题,共150分)

1.某人到青岛崂山旅游,看到岩石上刻有老子的《道德经》。石刻上

会出现的内容是()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2.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

者共同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治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3.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反映出O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美术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充满生机和活力。主要是由于()

A.绘画技术的发展

B.绘画内容的改变

C.人文主义的影响

D.宗教束缚的削弱

5.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

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

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他们

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三权分立

B.主权在民

C.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

6.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著名学者写了下列哪篇文章()

A.《法俄革命之比较》

B.《敬告青年》

C.《狂人日记》

D.《文学改良刍议》

8.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O

A.过渡时期

B.十年探索时期

C.“文革”十年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9.近代文学艺术不同派别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

A.政治经济生活的变化

B.作家的天赋和个人的努力

C.不同的阶级利益

D.不同的地域特点

10.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20年代的英国,你可以()

A.去西班牙观赏毕加索的画展

B.去德意志欣赏贝多芬的作品音乐会

C.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的比赛

D.去电影院看奥斯卡金像奖获奖电影

11.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

道德沦丧等并存问题。早在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

集会上就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退回

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此中“智慧”是指O

A.“兼爱”和“尚贤”

B.“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有教无类”

12.儒家思想曾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这

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

A.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观

B.主张渐进改良的历史观

C.躬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

D.强调贵贱有序的阶级观

13.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

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

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14.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的头版新闻可能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C.毛泽东正式提出“双百”方针

D.杂交水稻南优二号首次培育成功

15.一人生活在明朝时,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6.假如你是《十日谈》作者的朋友,那么你在与他的交往中会了解

到他的哪些思想?()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17.巴尔扎克自称是法国社会的“书记员”这主要是指它的作品()

A.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B.描写了法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

C.表达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民的失望

D.用小说的形式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

18.最早从理论上提出、最早从理论上否定、最早在实践上开创、最

早在实践上完成否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分别是()

A.①③②⑤

B.①④②⑤

C.①③⑤⑥

D.①③②⑥

19.十九世纪70、80年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思想包括: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

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

——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

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兼相爱、交相利

21.下列关于儒学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汉朝董仲舒倡导的儒学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B.唐太宗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C.儒学在宋代发展为理学,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D.明朝李贽主张儒家经典为“万世之至论”

22.17世纪上半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天生圣

人”;19世纪末,康有为则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新文化运动

中陈独秀等人提出要“打倒孔家店”,这三种观点在本质上

A.是自相矛盾的

B.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C.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D.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动,陈独秀偏激

23.“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

分……到它为久已建立的工业作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末,它正在创

造全新的工业。”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B.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24.鸦片战争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

的思潮。下列在中国思想界引起巨大震动的是()

A.太阳中心说

B..经典力学

C.进化论

D.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25.西周时期,一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

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

三儿子。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的王位的是()

A.女儿

B.大儿子

C.二儿子

D.三儿子

26.据说罗马城内有个“圣梯”,凡人攀爬一番,就可赦罪。路德爬到

中间便退了下来,人问其故,他答道:“灵魂得救在于心中信仰,不在

于表面礼仪”。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路德认为人得救与否不能靠善功、圣礼

B.路德认为人得救与否关键在“人”本身而不在“神”

C.路德认为攀爬圣梯是表面礼仪,应到教堂找神父忏悔才能得救

D.“信仰得救”是马丁•路德宗教思想的主要内容

27.梭伦改革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我的心,这

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入绝境。”梭伦所说雅典“陷入绝境”

是指O

A.雅典面临外邦入侵

B.奴隶主贵族与奴隶之间的矛盾

C.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D.自然灾害的威胁

28.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时期,春秋和战国时期改革

的不同之处是()

A.是否涉及军事方面

B.是否涉及经济方面

C.是否涉及文化方面

D.是否由新兴地主阶级领导

29.20XX年延续了2000多年的农业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农业税最

早始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30.李悝变法提出“选贤任能”,这一措施()

A.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

B.彻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

C.确立了新兴地主的统治

D.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制度

31.商鞅变法中,最重要的变法法令是()

A.实行连坐法

B.重农抑商

C.实行县制

D.确立土地私有

32.商鞅死后,“秦夫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提倡仁义

B.非常彻底

C.非常彻底

D.深入人心

33.下列对孝文帝改革中三长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打击了贪官污吏

B.使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

C.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

D.三长直属于中央

34.下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与民族融合无关的是()

A.“诏断北语,一从正音”

B.制定官员的俸禄制

C.颁布均田令

D.迁都洛阳

35.下列变法改革中涉及学校教育、人才选拔方面的是()

A.吴起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商鞅变法

36.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

对的是()

A.均输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

37.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38.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因信称义”。下列对“因信称义”

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灵魂得救取决于表面礼仪

B.灵魂得救取决于心中的信仰

C.否定了教皇和僧侣的特权

D.以自律代替了他律

39.下列宗教改革的内容,属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所共有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40.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是俄国向现代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主要

是因为()

A.颁布“解放”法令

B.司法改革

C.地方自治改革

D.土地改革

41.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O

A.近代司法制度的完善

B.地方自治制度的建立

C.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D.立宪君主制度的建立

4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A.发展机器工业,创办近代工厂

B.开办技校,培养技师

C.建立兵工厂

D.发展商业

4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首要措施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整顿社会秩序

C.创办近代工厂

D.建立海军

44.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使埃及发生了数百年来未有的变化,这些变

化包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5.明治维新中,“文明开化”政策的最主要内容是O

A.提倡西方文化,发展近代教育

B.打破传统的身份等级制度

C.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D.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46.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倒幕运动的成功

C.西方思想的传入

D.天皇专制的建立

47.“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日本对此做出的反应中表述有误

的是()

A.对外开放,学习西洋之法

B.改革幕政,是先富国强兵

C.推翻天皇,建立民主政权

D.激发斗志,维护民族独立

48.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影响时说:“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

给俄国丢了丑,同时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开始

了。”“觉醒”是人们认识到俄国()

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

C.经济凋敝

D.吏治腐败

49.戊戌变法的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彻底的批判了封建思想

B.发展社会经济

C.推动政治改革

D.促进思想启蒙

50.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明治维新都是为实现近代化而进行的改

革,措施大同小异,其中“小异”应是()

A.制定宪法

B.创办近代工厂

C.改革传统教育

D.加强中央集权

51.阿里改革推动了埃及的近代化,主要表现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2.《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

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纽带?()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53.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

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了汗马功劳

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54.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

55.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

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

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56.北宋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局面,从反面说明了()

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弊大于利

B.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保证

C.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D.兵越多,战斗力越弱

57.“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

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做官吏幕僚

58.科举制的作用不包括()

A.扩大了官吏来源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有利于世家大族垄断仕途

D.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59.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

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一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

60.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作用()

A.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

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D.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

61.“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

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

职能主要是()

A.与皇帝”共治国事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62.电视居U《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

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O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

误导观众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63.“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凡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

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材料表明()

A.政治体制的选择取决于自然环境

B.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古希腊各城邦选择了民主制

C.政治文明特点由地理环境所决定

D.特殊地理环境为古希腊出现民主政治提供了条件

64.乘着时光隧道,当你回到希腊的伯利克里时代,你所看不到的情

景是O

A.国王住在高高的山冈上并被巨石围墙护卫的王宫之中,监视并

控制着全体臣民

B.乡间居民步行进城,高兴地参加公民大会,行使当家作主的权

C.公民大会正在讨论军国大事,出现了唇枪舌剑的驳论局面

D.雅典正举行特别公民大会,公民在一块陶片上写下他认为的危

险分子,获得六千票以上的人被流放国外

65.梭伦改革的措施中,最能起到打击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的措施

是()

A.建立十个地区部落

B.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C.废除债奴制

D.建立评审法庭

66.“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

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名话强调是的()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67.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这样说过“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

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

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为德国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提供借口

B.罗马法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C.罗马是一个酷爱侵略的国家

D.罗马法适合所征服的地区

68.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

演变的发展过程。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

A.习惯-习惯法-法一法律总结

B.法律理论一习惯-法-习惯法

C.法-习惯-法律总结一习惯法

D.习惯法-习惯总结一习惯-法

69.希腊民主制和罗马法共同的本质特点是()

A.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都特维护奴隶制

C.都保护男子的政治权利

D.外邦人均无政治权利

70.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提出的“天赋人权”“权利平等”口号的理

论基础是()

A.美国《1787年宪法》

B.不列颠法

C.罗马法

D.欧洲大陆法

71.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其内容中最能体

现出这一性质的是()

A.三权分立

B.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C.允许奴隶制存在

D.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和信仰自由

72.《权利法案》在英国政治史上影响深远,它最主要的作用是()

节A,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O

A.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C.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大权

D..维护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73.“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

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D.开创了现代政体的新形式

74.法国大革命后,帝制与共和制多次反复,共和制最终确立的标志

是()

A.法兰西共和国宪法颁布

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C.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75.“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它典型地说出民主

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且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

的最底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1、正确答案:A

2、正确答案:D

3、正确答案:A

4、正确答案:C

5、正确答案:B

6、正确答案:B

7、正确答案:A

8、正确答案:B

9、正确答案:A

10、正确答案:B

11、正确答案:B

12、正确答案:A

13、正确答案:B

14、正确答案:A

15、正确答案:D

16、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