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完整版)3_第1页
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完整版)3_第2页
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完整版)3_第3页
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完整版)3_第4页
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完整版)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1.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不同电子层中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2.初步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并能根据此规律画出常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3.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内容,理解其实质。元素周期表整体结构显著信息隐藏信息同族以及同周期中元素间的递变规律核素同位素周期族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原子核质子带负电荷带正电荷不带电荷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中子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电子层:n=1、2、3、4、5、6、7

符号:K、L、M、N、O、P、Q2.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在离核较近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在离核较远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原子核外的电子总是尽可能的先从内层排起1234567KLMNOPQ由内到外,能量逐渐升高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不超过2个);3.次外(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18(32)个;4.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的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上,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上(能量最低原理)。以上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机械套用.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二、元素周期律

12

氦HHe120.371.22+10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电子排布原子半径(10-10m)化合价

请阅读和比较1~18号元素的有关数据,从中能找出什么规律?345678910

氖LiBeBCNOFNe2,12,22,32,42,52,62,72,81.520.890.820.770.750.740.711.60+1+2+3+4-4+5-3-2-10原子序数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电子排布

原子半径(10-10m)化合价1112131415161718

氩NaMgAlSiPSClAr2,8,12,8,21.861.601.431.171.101.020.991.91+1+2+3+4-4+5-30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电子排布原子半径(10-10m)化合价2,8,32,8,42,8,52,8,62,8,72,8,8+6-2+7-1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的变化最高或最低化合价的变化1~211→2+1→03~100.152nm→0.071nm大→小+1→+5-4→-1→011~18结论21→831→8大→小+1→+7-4→-1→0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钠、镁、铝与水的反应讨论第3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镁、铝与盐酸的反应【实验】放少许镁带于试管中,加2mL水,滴入2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过一会加热至沸腾,再观察现象。【现象】镁与冷水反应缓慢,产生少量气泡,滴入酚酞试液后不变色。加热后镁与沸水反应较剧烈,产生较多气泡,溶液变为红色。

镁元素的金属性比钠弱Mg+2H2O====Mg(OH)2+H2↑△【结论】镁与水的反应结论:镁元素的金属性比铝强实验:取铝片和镁带,擦去氧化膜,分别和2mL(1mol·L-1)盐酸反应。现象:镁与铝均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但镁反应更剧烈。结论: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镁、铝与盐酸的反应钠(Na)、镁(Mg)、铝(Al)金属性比较性质钠(Na)镁(Mg)铝(Al)与水与酸氢氧化物的碱性冷水、剧烈冷水、缓慢剧烈迅速强碱性中强碱两性氢氧化物金属性:Na>Mg>Al剧烈不反应

同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性质单质与氢气反应条件含氧酸的酸性SiPSCl高温H4SiO3弱酸磷蒸气与氢气能反应H3PO4中强酸需加热H2SO4强酸光照或点燃HClO4最强酸氢化物化学式元素14Si15P16S17Cl非金属性:Si<P<S<Cl单质与氢气的化合条件氢化物的稳定性SiH4PH3H2SHCl高温下少量反应磷蒸气,困难加热反应光照或点燃很不稳定不稳定较不稳定稳定从氢化物的稳定性看同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根据实验,可得出第3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NaMgAlSiPSCl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用结构观点解释: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强,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最外层电子数(自左向右)1→8(K层电子数1→2)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自左向右)大→小化合价(自左向右):+1→+7-4→-1决定了归纳出引起了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B1.核电荷数分别是16和4的元素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4倍的是(

)①质子数②最外层电子数③电子层数④电子总数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

2.在下列所表示的微粒中,得电子能力最强的是(

)B3.下列有关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A.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元素的性质随原子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A4.下列各组元素中,按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顺序排列的是()A.Na、Mg、AlB.Cl、S、PC.Na、N、FD.Cl、Br、ID5.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B、E3种原子最外层共有10个电子,且这3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皆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C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D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A______,B______,C_____,D_____,E______。

NaAlSiPS(2)写出A、B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