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禹州市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禹州市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禹州市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禹州市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禹州市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禹州市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都正确的是()加热:使用后吹灭,并盖上灯帽吸取液体:滴管口向上防止液体流出测量液体体积:不能被加热称量药品:药品直接放置在天平上ABCDA.A B.B C.C D.D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水变成冰 C.碘的升华 D.鲜奶变酸3.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为78,则硒原子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之差为()A.10 B.34 C.44 D.784.水是生命之源,应该爱护水资源。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A.通过蒸馏来净化水 B.通过消毒来净化水C.用活性炭来净化水 D.通过过滤来净化水5.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粉末状固体药品 B.倾倒液体C.过滤 D.加热液体6.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正确的是A.氧化镁——MgO2 B.氢氧化钠——NaOHC.氦气——He2 D.氯化铁——FeCl27.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8.用量筒准确量取15mL水,把水倒出一部分后再观察,量筒内剩余8mL水,可倒出的水却多于7mL,由此可知第二次观察时眼睛是()A.仰视B.俯视C.平视D.无法确定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检查气密性C.读取液体体积 D.加热液体10.在化学反应3Cu+8HNO3=3Cu(NO3)2+2X+4H2O中,X的化学式为()A.N2O5 B.NO C.N2 D.NO211.汞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汞是一种非金属元素B.汞原子核外有80个电子C.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gD.图中Y代表的是Ag12.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通常的做法是A.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1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从图中获得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A.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In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9D.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1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15.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上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b___。(2)利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其中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在进行利用AC装置收集完氧气后,接下来的操作是先____后____。(3)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根据所查资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为是____(填序号)。(4)下表是某同学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测定的实验数据。MnO2与KClO3的质量比1:401:201:101:51:31:22:31:12:1生成1LO2所需的时间(s)124[7950547593106153240①据上表可知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____时,反应速率最快;②二氧化锰的用量过少时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可能原因是_____;③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____(填“是”或“不是”)越多越好。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水的化学是为:H2O那么180g水(H2O)中氧元素的质量是多少?18.(8分)12克碳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1)图1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2)图2.3.4对应三种碳单质,图2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相差很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普通千电池采用石墨作为电极材料,是利用石墨优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4)在冰箱、汽车内放入活性炭可以除去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5)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6)如图5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①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木炭呈块状,实验时要先将木炭研细,再与CuO粉末混合均匀后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③酒精灯火焰处加有铁丝网罩,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

A、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吹灭酒精灯易导致灯内酒精着火,甚至引起酒精灯爆炸,不正确;B、吸取液体;滴管的胶帽在上防止液体倒流入胶帽内,腐蚀胶帽,不正确;C、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加热会导致刻度不准确,正确;D、称量药品时一般先在天平上放一张纸然后将药品放在纸上称量,如果是腐蚀性、易潮解的药品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不正确;故选C。2、D【解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详解】A.石蜡熔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水变成冰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碘的升华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鲜奶变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此依据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A【解析】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详解】硒原子中子数=78-34=44,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34,则硒原子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之差=44-34=10,;故选:A。4、B【解析】A、通过蒸馏来净化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通过消毒来净化水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用活性炭来净化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通过过滤来净化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5、A【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取粉末状药品试管平放是正确的操作;B选项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塞要倒放;C选项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D选项加热液体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的三分之一;故答案选择A考点:基本操作6、B【解析】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详解】A、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化学式为MgO,故A不正确;B、氢氧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氢氧根显−1价,化学式为NaOH,故B正确;C、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化学式为He,故C不正确;D、氯化铁中氯元素显-1价,铁元素显+3价,化学式为FeCl3,故D不正确。故选B。7、D【解析】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不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变大,而是因为分子的间隔变大。故选D.8、B【解析】

量筒读数时,眼睛仰视,读数小于实际体积;眼睛俯视,读数大于实际体积。【详解】用量筒准确量取15mL水,把水倒出一部分后再观察,量筒内剩余8mL水,可倒出的水却多于7mL,那么剩余的水实际体积小于8mL,第二次读数时应该是读数大于实际体积,所以第二次观察时眼睛是俯视。故选B。【点睛】量筒读数时,眼睛仰视,读数偏小;眼睛俯视,读数偏大。9、B【解析】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10、B【解析】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3个铜原子、8个氢原子、8个氮原子和24个氧原子,反应后出现了3个铜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和22个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尚缺的2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存在于2X中,则X的化学式为NO,故选B。11、B【解析】

A、汞是一种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汞原子核外有80个电子,该选项说法正确;C、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图中Y代表的是H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12、D【解析】A.空气、氧气、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气体,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不能区分,错误;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空气、氧气都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错误;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空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错误;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能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能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正确。故选D。13、D【解析】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In,故A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故B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49,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9,故C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铟,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D错误。故选D。14、B【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错误;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正确;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在空气中仅能出现红热现象,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结论而不是现象),错误。故选B。15、D【解析】

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阳离子,阳离子带正电,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阴离子,阴离子带负电,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原子不带电;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详解】A、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为原子,不符合题意;B、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故为阴离子,不符合题意;C、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为原子,不符合题意;D、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故为阳离子,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长颈漏斗水槽防止冷凝水倒流将导管移出水槽停止加热AE1:10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接触面过少不是【解析】

(1)a是长颈漏斗;b是水槽;故填:长颈漏斗;水槽;

(2)装置B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试管口的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在进行利用AC装置收集完氧气后,接下来的操作是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炸裂试管;故填:;防止试管口的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移出导管;熄灭酒精灯;

(3)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相同条件下,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可用装置E收集。故填:AE;(4)①观察图表不难发现,生成1L氧气的时间越短,速率就越快,从图表中看出,1:10时生成1L二氧化碳时间最短,故答案为:1:10;②抓住题干信息(过少),同时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不参加反应,就说明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接触面积太小,故答案为:氯酸钾没有与二氧化锰充分接触;③从图表观察可以发现:二氧化锰最多时(2:1)时,生成1L二氧化碳所需时间相反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