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浙江专版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稳态与调节作业4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浙科版_第1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浙江专版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稳态与调节作业4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浙科版_第2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浙江专版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稳态与调节作业4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浙科版_第3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浙江专版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稳态与调节作业4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浙科版_第4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浙江专版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稳态与调节作业4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浙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43植物生长素的发觉和作用A组基础达标1.下列与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和分布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只能在顶芽、幼叶和胚中产生B.生长素是在核糖体中经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形成的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能进行极性运输D.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2.甲组用锡箔小帽套在苗尖端,乙组切去苗尖端,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切面右侧。已知琼脂不影响苗尖端的生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组苗尖端的生长方向相同B.对比两组可推知苗尖端的感光部位C.乙组可以体现诞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乙组上端是苗尖端的形态学上端3.有人提出,单侧光照耀下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的缘由是向光侧的生长抑制物分布较多,而并非生长素分布不匀整引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该观点正确,则应能从背光侧分别诞生长抑制物B.若该观点正确,则可推断胚芽鞘向光生长与生长素无关C.若该观点正确,则生长抑制物可能与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D.若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相同,则此现象是该观点的有力证据4.植物学家温特利用切去尖端的幼苗进行如图所示的试验。①~④是在黑暗条件下对切去尖端的幼苗进行的不同处理及试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黑暗条件下进行试验是为了避开光的干扰B.①与④的结果证明琼脂块不含促进幼苗生长的化学物质C.②与③的结果证明苗尖端含有促进幼苗生长的化学物质D.该试验的胜利之处在于将苗尖端的化学物质扩散到琼脂块中再去影响切去尖端的幼苗5.生长素是人们发觉的第一种植物激素。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顶芽、幼叶和根B.生长素可由色氨酸转化形成,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C.单侧光刺激使生长素在尖端发生横向运输D.根的正向重力性和茎的负向重力性都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6.在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苗顶端形成“弯钩”结构。探讨发觉,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探讨者探究SA(水杨酸)和ACC(乙烯前体)对弯钩形成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弯钩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SA和ACC对弯钩形成具有协同作用C.ACC可能影响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分布D.弯钩可减轻幼苗出土时土壤对幼苗的损伤7.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某植物插枝生根的影响,试验组的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别浓度a浓度b浓度c浓度d平均生根数2920729A.促进该植物插枝生根的最适浓度介于a~d之间B.生根数多的试验组根的长度也更长C.若清水比照组中平均生根数为15,则该试验中最大浓度为cD.仅据此表不能推断各浓度对该植物插枝生根的影响是促进还是抑制8.已知植物存在顶端优势现象,下图将茎剪断数小时后,原来已停止生长的侧芽又起先生长。在顶芽中合成,并向下运输的生长素和这一现象亲密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将茎剪断,数小时后侧芽起先生长的缘由可能是侧芽部位生长素含量降低B.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时须要载体,但不须要能量C.剪断茎前,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至侧芽,侧芽不合成生长素D.若在剪断的茎处涂抹大量的生长素,侧芽的生长不会受到抑制B组素能培优9.(2024浙江金丽衢联考)现将某植物幼苗分为两组,一组置于地面,一组置于太空。两组幼苗皆水平放置,分别检测两组幼苗根两侧的生长状况,标为甲、乙、丙、丁,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地面组远地侧,生长素含量高于乙和丙B.太空组幼苗的生长素不能发生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C.本试验结果可以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D.地面组幼苗茎的远地侧生长速度可能与丁侧相同10.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迎春花枝条生根的影响,探讨人员首先依据图一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相宜条件培育,得到试验结果如图二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图一图二A.对5号烧杯中的2,4-D溶液再吸去1mL溶液,目的是限制无关变量,体现了试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B.应选择生长状况相同,芽的数量相同的迎春花枝条若干,随机均分成5组,且各组浸泡处理相同时间C.本试验因变量的观测指标是每个枝条的生根数量D.试验结果表明2,4-D对枝条生根的影响有两重性11.(2024浙江精诚联盟适应性联考)下图表示根冠分泌抑制物对根生长方向的影响,其中图甲根冠不切除,图乙根冠左侧切除,图丙右侧根冠上部横插入金属薄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根冠分泌抑制物由形态学下端向形态学上端运输B.根冠分泌抑制物的作用与生长素对根的作用相反C.把图甲幼根水平放置,则根向上弯曲生长D.图示试验过程必需保持相同的光照条件12.(2024浙江宁波模拟)1926年,温特利用燕麦胚芽鞘进行了图甲所示的有关试验,结果如图乙、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甲乙丙A.胚芽鞘尖端释放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转运进入琼脂B.避光条件下进行该试验,有利于解除植物内源生长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C.放置9个胚芽鞘尖端的琼脂中生长素含量约为0.2mg/LD.图丙的结果可以看诞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13.(2024浙江强基联盟统测)科学家用IAA处理胚芽鞘切段进行试验,在处理后的第12分钟至40分钟左右胚芽鞘切段快速生长(第一阶段),40分钟后起先出现持续生长反应(其次阶段)。试验还发觉,运用其他酸性物质处理也能使胚芽鞘切段出现第一阶段反应,但不会出现其次阶段反应;而RNA合成抑制剂或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胚芽鞘切段可显著抑制其次阶段的生长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试验过程属于自身前后比照,不须要再单独设置比照组B.IAA促进胚芽鞘切段第一阶段快速生长的缘由可能是IAA促进了H+进入细胞C.IAA促进胚芽鞘切段其次阶段持续生长的缘由可能是IAA促进了蛋白质的合成D.生产上运用酸性缓冲液代替IAA处理作物,可促进作物持续快速生长14.(2024浙江精诚联盟三模)为了探究施氮量对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和内源激素含量与平衡的影响,探讨人员设置不施氮处理(N0)、少量施氮(N1)、适量施氮(N2)和过量施氮(N3)4个组在大田条件下进行试验,抽雄(玉米的雄穗露出顶端)后进行测量,结果如图(图中的VT+10表示抽雄后10d,以此类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本试验的可变因素是抽雄后的时间和施氮量B.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籽粒中IAA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C.抽雄后20d内各施氮组之间差异大,而后各组均下降,抽雄后50d各处理均降低至较低水平D.玉米籽粒是通过增加IAA含量使其光合速率提升,而促进细胞生长和籽粒灌浆15.(2024浙江杭州联考)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植物激素,为探讨其作用机理,科研人员用油菜素内酯的类似物24-eBL进行了相关探讨。试验一:用不同浓度的类似物24-eBL处理拟南芥幼苗,一段时间后测量幼根长度,结果如图1。试验二:将含有放射性标记的生长素的固体培育基(在将要凝固时),滴在用24-eBL处理过的拟南芥幼根切段上(在图2箭头所示的位置),一段时间后取方框内的部分进行检测,结果如图3。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图1图2图3A.植物激素是一种信息分子,往往由某一部位产生运输到另一部位起作用B.试验一结果表明24-eBL能促进根伸长,且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C.试验二结果表明24-eBL对生长素在根尖的极性运输(尖端→基部)比反向运输的促进作用强D.以上试验不能得出“24-eBL是通过影响生长素的运输来影响幼根生长”的结论答案:1.D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顶芽、幼叶和胚,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A、B两项错误;生长素在韧皮部的运输属于自由扩散,在木质部运输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C项错误;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D项正确。2.D甲组的苗尖端直立生长,乙组的苗尖端弯向左侧生长,A项错误;甲组的尖端不能接受单侧光,而乙组没有尖端,甲、乙两组不存在单一变量,不能说明苗尖端的感光部位是尖端,B项错误;乙组生长素促进苗尖端的生长,不能体现诞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项错误;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图中苗尖端上端一侧是形态学上端,D项正确。3.B若该观点正确,则说明生长抑制物是真实存在的,应能从背光侧分别诞生长抑制物,A项正确;生长抑制物可能与生长素发挥作用有关,例如生长抑制物可能抑制生长素与其受体结合,从而抑制生长,B项错误;生长抑制物可能通过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生长,C项正确;若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相同,则此现象可否定“生长素分布不匀整引起胚芽鞘向光生长”这一观点,D项正确。4.C②与③的差别是琼脂块放置的位置是正放还是侧放,所以能证明幼苗弯曲生长与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在幼苗中分布不匀整有关,C项错误。5.C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顶芽、幼叶和胚,A项错误;生长素可由色氨酸转化形成,其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B项错误;根的正向重力性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但茎的负向重力性只体现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项错误。6.B已知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说明弯钩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项正确;SA+ACC处理组弯钩形成的角度介于SA处理组和ACC处理组之间,可推知SA和ACC对弯钩形成具有拮抗作用,B项错误;据图可知,与比照组相比,ACC处理组的弯钩没有打开,可推知ACC可能影响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分布,C项正确;弯钩的形成防止了子叶与顶端分生组织在出土过程中与土壤干脆触碰而造成的机械损害,即可减轻幼苗出土时土壤对幼苗的损伤,D项正确。7.Ba与d浓度下生根数目较多且相同,依据生长素作用的特点,促进该植物插枝生根的2,4-D的最适浓度应介于a~d之间,A项正确;由题干及表格不能得诞生根数与根长之间的关系,B项错误;2,4-D在浓度过高时会抑制生根,与清水比照组比较,只有浓度c时表现为抑制,说明其浓度最高,C项正确;推断各浓度对该植物插枝生根的影响是促进还是抑制,应与清水比照组比较生根数,表格中无清水比照组,故无法推断,D项正确。8.A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的方式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在侧芽处积累,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的生长。剪断茎后,顶芽合成的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侧芽处生长素含量降低,促进侧芽的生长,A项正确;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转运,既须要载体,也须要能量,B项错误;侧芽可以合成生长素,C项错误;若在剪断的茎处涂抹大量的生长素,生长素浓度过高,侧芽的生长仍会受到抑制,D项错误。9.C依据题图分析可知,甲为地面组远地侧,生长素含量最低,促进生长,乙和丙属于置于太空一组幼苗根的两侧,生长素浓度相等且大于甲侧,A项错误;太空组幼苗没有重力的影响,生长素不能发生横向运输,但是能够发生极性运输,B项错误;依据题图分析可知,置于地面一组的幼苗根近地侧抑制生长,远地侧促进生长,因此根出现正向重力性生长的现象,可以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C项正确;由于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较低,地面组幼苗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较低,促进生长缓慢,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相对较高,促进生长较快,而丁侧由于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根生长,D项错误。10.B为了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应对5号烧杯中的2,4-D溶液吸走1mL,才能保证烧杯中的溶液量相等,A项正确;应选择生长状况相同,芽的数量相同的迎春花枝条若干,随机均分成6组,其中比照组用蒸馏水浸泡,各组浸泡处理相同时间,B项错误;本试验因变量的观测指标是每个枝条的生根数量,C项正确;由题图分析可知,试验结果表明2,4-D对枝条生根的影响有两重性,D项正确。11.B形态学的上端通常是尖端部位,据图中箭头方向可知,根冠分泌抑制物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A项错误;图甲根冠保留,而图乙根冠左侧切除,左侧抑制物少,根尖向右弯曲生长,图丙右侧根冠上部横插入金属薄片,右侧抑制素的极性运输被阻断,根尖向左侧弯曲生长,该作用与生长素的作用相反,B项正确;由于重力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在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而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根生长,故把图甲幼根水平放置,则根向下弯曲生长,C项错误;重力和单侧光都影响生长素等分泌,故图示试验过程必需保持黑暗条件,解除光对试验的干扰,D项错误。12.C主动转运属于跨膜运输方式,琼脂不含生物膜,因而胚芽鞘尖端释放的生长素不行能通过主动转运进入琼脂,A项错误;避光条件下进行该试验,有利于解除单侧光的影响,B项错误;通过图乙可知,去顶的胚芽鞘放置9个琼脂块时弯曲度数约为15°,通过图丙可知,胚芽鞘弯曲度数为15°时,对应的琼脂块内生长素含量约为0.2mg/L,C项正确;图丙纵坐标代表的是弯曲程度,通过该图可以看诞生长素表现出的都是促进生长的作用,并没有体现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项错误。13.C该试验须要未经外源生长素处理的胚芽鞘作为比照组,A项错误;依据题干可以推想第一阶段快速生长是细胞外呈酸性引起的,所以可能是IAA促进H+运出细胞,B项错误;依据题干可知RNA合成抑制剂或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胚芽鞘切段可显著抑制其次阶段的生长反应,所以IAA促进胚芽鞘切段其次阶段持续生长的缘由可能是IAA促进了蛋白质的合成,C项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