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潮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带答案】_第1页
汕头市潮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带答案】_第2页
汕头市潮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带答案】_第3页
汕头市潮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带答案】_第4页
汕头市潮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注意事项:1.全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指定位置上。3.选择题的答案序号填写在答题卷的表格内,非选择题按各题要求答在答题卷指定位置上。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签字笔作答,但不能用铅笔或红笔。4.考生务必保持试题卷和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毎小题3分,共60分。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上。)1.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因为这一阶段我们()①自我意识逐步觉醒②身心发育完全成熟③生活体验日渐丰富④理解能力达到巅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步入中学时代。①③:分析可知,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因为这一阶段我们自我意识逐步觉醒,生活体验日渐丰富,故①③正确;②:我们的身心发展还未完全成熟,故②错误;④:我们的理解能力有了提高,并不是达到巅峰,故④错误;故本题选B。2.漫画常常会带有许多的含义和启示。下图的漫画带给我们的启示是()A.读书多一定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欢笑 B.读书只是解闷,对我们意义不大C.在读书过程中是没有任何欢乐的 D.读书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也会有喜悦【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对待学习中的苦与乐。D:根据漫画,漫画中的孩子因读书而感受到快乐,启示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虽然有艰苦,但也会有喜悦,D说法符合题意;A:“一定”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读书不仅可以解闷,还会给我们的生命增添养料,B说法错误;C:读书过程中可以有快乐,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3.“双减”政策实施,有效复习很重要。有效复习要做到五个字:想、查、看、写、说。想,回想,回忆;查,查漏补缺;看,看课本,看听课笔记;写,随时记下重难点、易错点;说,每天复述自己学过的知识。这提醒我们要()A.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B.发现并保持学习的兴趣C.学会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D.要为学习定个目标【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习的相关知识。C:题干表述了有效复习的核心是做到五个字:想、查、看、写、说。这五个字提醒我们要学会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C正确,符合题意;ABD:题干表述的内容与发现、体验学习乐趣、为学习定个目标等内容无关,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4.“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从自我认识的角度看,这句话启示我们()A.与他人比较是认识自我最有效且唯一的途径B.人的优势和不足是天生的,不能改变C.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D.人都是发展变化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自己的相关知识。C:“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从自我认识的角度看,这句话启示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要全面的认识自己,故C说法正确;A:自我评价、他人评价都是认识自我的有效途径,与他人比较是认识自我的途径之一,故A说法错误;B:人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完善自我的,故B说法错误D:题干强调要全面的认识自己,选项与题意无关,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5.对下图漫画理解不正确的是()A.友谊不能没有原则B.太亲密的友谊会导致违法犯罪C.当朋友误入歧途时应及时给予规劝D.友谊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友谊的认识和把握。B:太亲密的友谊未必会导致违法犯罪,故B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ACD:依据题文描述,“都是朋友拿去用”,并写着公款的字样,告诉我们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当朋友误入歧途时应及时给予规劝,友谊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故AC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6.读“网瘾与非网瘾青少年人际关系不融治比例”数据对比图,你获得的信息和启示是()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非网瘾青少年9.94%14.86%14.31%4.30%9.01%注:■网瘾青少年21.59%22.32%21.35%9.05%17.49%网瘾与非网瘾青少年人际关系不融洽比例A.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B.网友是完全不和可信的,不要将网友转化为现实朋友C.友谊最需要信任和忠诚,网络交往无法赢得友谊D.沉迷网络会疏远人际关系,要学会在现实中的交往【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网络生活的认识和把握。D:通过图表中的数据对比得知,网瘾青少年人际关系不融洽比例高于非网瘾网瘾青少年人际关系不融洽比例,这说明了沉迷网络会疏远人际关系,我们要学会在现实生活中与同伴交往,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为友谊奠定可靠的基础现实生活,D正确;A:选项与题意不符,A排除;B:完全不可信,说法绝对,B排除;C:网络交往也会获得友谊,C排除;故本题选D。7.某娱乐公司张三(男性)化妆、开美颜滤镜冒充女主播,诱骗用户打赏。当他发现有打赏经历的粉丝“大哥”后,会冒充女主播与粉丝进行交谈、私信聊天,拉近与粉丝的距离,聊天内容中包含暧昧信息,从而刺激并诱骗粉丝不断进行刷礼物、打赏。这个事例启示我们网上交往要()A.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绝不和陌生网友聊天 B.提高警惕,不轻易接受陌生人对方邀请C.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 D.超越时空限制,大胆尝试人际交往新通道【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网络交往的相关知识。B:题干中我们网上交往要提高警惕,不轻易接受陌生人对方邀请,故B正确;A:绝不和陌生网友聊天,说法绝对,故排除A;C: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D:是自我保护意识差的表现,故排除D;故本题选B。8.未来很可能是人工智能的时代。英国广播公司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的数据体系分析了365个职业在未来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其中人事、客服、政府职员、会计、银行职员等职业的被淘汰率高于89%,但教师这个职业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仅为0.4%。这是因为()A.教师是人类文明的唯一传承者B.教师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拥有更渊博的知识C.教师是知识学习的引导者,也是精神成长的引路人D.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彼此尊重,教学相长【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教师职业的正确认识。A: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但不是唯一传承者,A说法错误;B:教师要拥有渊博的知识,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拥有更渊博的知识说法太绝对,B说法错误;C:教师这个职业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仅为0.4%,这是因为教师是知识学习的引导者,也是精神成长的引路人,C说法正确;D: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这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9.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规定,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如图)。学生面对教师的教育惩戒应()A.坚决抵制,维护尊严 B.反省自己,改进不足C.保存证据,依法维权 D.坦然对之,我行我素【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B:面对教育惩戒,我们学生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和惩戒的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反省自己,改进不足,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D:AD中的做法没有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不利于自身成长,AD错误;C:错误,教师的教育惩戒并没有侵权;故本题选B。10.在初中学习生活中,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我们需要妥善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下列情况处理得当的是()A.同桌小洪请我给他讲数学题——让他自己看参考书,考试时我们可是竞争对手B.我和小红是异性好友,我怕别人误解——与小红交往做到言谈得当、举止得体C.来不及吃早餐,妈妈没完没了地唠叨——妈妈太烦了,她的话当作没听见就可以D.我不喜欢道德与法治课老师的讲课风格——主动与老师沟通,劝诫老师要反省自己【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竞争和友谊的关系、异性交往、孝敬父母、师生交往。A:同桌请教数学题,应耐心辅导,学会正确处理竞争和友谊的关系,A错误;B:异性间交往应言谈得当、内心坦荡、举止得体,B正确;C:妈妈没完没了地唠叨是关心爱护的表现,应理解、体谅妈妈,C错误;D:我们要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D错误;故本题选B。11.“最美家庭”有着许多共同的美好特征,其中,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美好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美好家庭,需要家庭成员()①平等地交流和沟通,化解矛盾②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③以积极心态面对家庭中的变化④服从长辈教诲,避免产生分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构建和谐家庭的要求。①②③:建设美好家庭,需要家庭成员平等地交流和沟通,化解矛盾;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以积极心态面对家庭中的变化,让亲情更浓,①②③说法正确;④:家庭分歧在所难免,要学会沟通,“服从”、“避免”说法太绝对,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2.某校初一年级对800名学生与父母沟通情况进行了调查,部分数据统计如下有烦恼宁愿与要好的同学说也不愿对父母说对父母详细询问在校情况的举动感到不耐烦不满父母对自己在外的活动追根究底的询问85%82%92%针对调查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应该()A.理解父母,主动沟通 B.各执己见,互不相让C.追赶潮流,不愿交流 D.回避父母,我行我素【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与父母沟通。A:题干中的调查数据,表明中学生不愿意与父母沟通、对父母对自己的询问不耐烦,对此,我们应该理解父母,主动沟通,A正确;B:要理解父母,B错误;C:要积极与父母沟通,C错误;D:不能回避父母,也不能我行我素,D错误;故本题选A。13.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这句话形象地说明()①一个人的生命是不可逆的

②生命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来③生命不可逆,要及时行乐

④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生命的特点。①②④:罗曼·罗兰的话体现了生命是宝贵的。一个人的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一旦失去就不会再重来,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要珍爱生命,所以①②④是正确的说法;③:是享乐主义的表现,③错误;故本题选B。14.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十条措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效应对全球疫情的冲击。强调生命至上,是因为()①人最宝贵是生命

②生命世界是丰富多彩的③生命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

④生命是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敬畏生命。①③④: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效应对全球疫情的冲击,是因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生命是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①③④正确;②:说法正确但不是强调生命至上的原因,排除②;故本题选C。15.2022年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他参加过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十次负伤,经历过长津湖战役,是动过47次手术的特级伤残军人;退伍后,他拖着残躯带领乡亲建设家园,并将自己的经历体会写成小说《极限人生》,用坚强意志和为民情怀书写着自己的“极限人生”,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这表明朱彦夫()①是一位不懂得珍爱自己生命的人②是一位积极承担责任的人③在不懈追求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④体现了生命的接续,精神的传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生命的意义的有关知识。②③④:朱彦夫在民族危亡时付出自己的一切,这是让自己的生命价值更有意义;他带领乡亲建设家园,这是在积极的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他用坚强意志和为民情怀书写着自己的“极限人生”,这是对保尔·柯察金优秀精神的传承,②③④正确;①:朱彦夫将自己的生命和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这不是不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①不正确;故本题选D。16.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下图中的做法属于养护精神的有()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养护精神。①③: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云游”博物馆、和同学下围棋都是养护精神的表现,①③符合题意;②④:做眼保健操、定期做体检都是爱护身体的表现,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7.在广州读大学的小王,寒假放假回家。回家途中,他在高铁上全程佩戴口罩,回家后一直居家隔离,不与家人接触,自觉做好各项防护措施。后来,他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他教科书式的正确防护,使得无一人被他传染。这启示我们()①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关爱他人②生命是宝贵的,要珍视它③敬畏生命,要坚持自我生命至上④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敬畏生命的认识和把握。①:小王教科书式的防护使得家人无一人被他传染,启示我们在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关爱他人、善待他人的生命,①说法正确;②:小王教科书式的正确防护措施,启示我们认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②说法正确;③:敬畏生命,要坚持生命至上,既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也要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③说法错误;④:小王在回家途中和回家后教科书式的防护措施,启示我们认识到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18.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把3名航天员送达“天和”核心舱。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入驻“天宫”。随后,“胜利会师”的两个航天员乘组,拍下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中国航天人的事迹告诉我们()A承担这些责任要付出代价也必然会得到回报B.只有在为国奉献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C.生命的伟大在于奉献,在平凡中创造伟大D热爱国家就得参加航天事业,到达太空活动【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绽放生命的精彩。C:题干中中国航天发展取得一定的成就,中国航天人的事迹告诉我们生命的伟大在于奉献,在平凡中创造伟大,故C正确;A:必然,说法绝对,故排除A;B:只有,才,说法绝对,故排除B;D:就得,说法绝对,故排除D;故本题选C。19.2022年3月28日,是第27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是“知危险,会避险,守护安全成长”。开展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活动()A.就能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 B.能完全避免未成年人受到意外伤害C.能确保未成年人远离违法犯罪 D.有利于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知识。D:题干“开展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活动”目的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D符合题意;A:就能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太绝对,A错误;B:不会完全避免伤害,B错误;C:不能确保未成年远离违法犯罪,C错误;故本题选D。

20.某班同学以“尊重自然,关爱生命,共生共存”为主题设计黑板报。下列选项符合该主题的正确做法是()①动物园工作人员劝阻游客投喂动物②疫情期间,为了避免传播病毒,抛弃自家的宠物③出门戴口罩,用完丢到专设的垃圾桶④全国人大就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订公开征求意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①③④:依据题文描述,符合“尊重自然,关爱生命,共生共存”主题的正确做法是,动物园工作人员劝阻游客投喂动物,用完的口罩丢到专设的垃圾桶,全国人大就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订公开征求意见,故①③④正确;②:根据所学知识,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为了避免传播病毒,抛弃自家的宠物的做法错误,故排除②;故本题选C二、非选择题(共40分)(各题答案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上)21.【习语近人】习主席讲话摘录一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注重在实践中加强磨炼、增长本领。(1)总书记为什么希望我们“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习主席讲话摘录二“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期许。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2)“安其学而亲其师”。我们怎样与老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答案】(1)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更有充实的生活。②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③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2)①彼此尊重,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②面对老师的引导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奋好问、与老师相互交流。③平等相待,相互促进,互相关心。④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解析】【分析】考点考查: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如何与老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学习的重要性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习主席讲话摘录一: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学习的重要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本问考查如何与老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结合教材知识组织答案。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小明是一个成绩优秀的七年级学生,因为疫情的原因,上过一段“网课”,有些知识点没有弄明白。随着期末临近,他感觉压力很大,担心自己考不好,以致最近睡不好觉,精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不高。为此,妈妈严肃的批评了他,他感到十分委屈,认为妈妈不理解他,但又害怕妈妈担心,不敢和妈妈说明事情的真相。(1)请你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小明走出困境。材料二独立意识很强的丹丹,经常与父母争吵,从学习到买衣服、交朋友,丹丹都要自己拿主意。父母为了更好了解丹丹,偷偷看了她的微信聊天记录,被她发现,她很生气,甚至发展到拒绝与父母交流。在父母的妥协下,丹丹开始“自由自在”地决定自己的事情。但是丹丹和父母都很痛苦,小时候丹丹与父母无话不谈的亲密感觉再也找不到了。(2)丹丹与父母发生矛盾和冲突的现象表明她具有一种什么心理?怎样认识这种心理?(3)丹丹和父母都想找回过去那种亲密无间的感觉,却苦于不知怎么做,请你给他们分别提建议。【答案】(1)小明要想走出困境应该:①全面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看到自己的优势,相信自己在考试时能发挥最佳水平。②学会换位思考,认识到严也是一种爱,妈妈的批评是为自己好,要理解尊重妈妈。③加强与父母沟通,学会倾诉。请求老师、父母或其他人的帮助,改善睡眠,以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去。(2)①逆反心理。②逆反心理是青春期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开始以怀疑和审视的态度来观察和面对周围的事物,对于父母的批评和劝导往往产生抵触情绪,出现“逆反心理”。这种心理会影响与父母的沟通。(3)①丹丹:理解父母,多从父母角度考虑问题;尊重父母的意见和个性,欣赏父母的优点;试着去接纳父母的一些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②父母:平等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隐私或理解、尊重孩子的意见;主动耐心地与孩子沟通交流,容许孩子持有不同观点;父母若有错,要勇于承认错误,积极向孩子学习;【解析】【分析】考点考查:正确认识自己、亲子冲突。能力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健全人格。【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中学生,需要运用正确认识自己、亲子冲突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小明感觉压力很大,担心自己考不好,以致最近睡不好觉,精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不高→可链接全面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看到自己的优势等。关键词②:妈妈严肃的批评了他,他感到十分委屈,认为妈妈不理解他,但又害怕妈妈担心,不敢和妈妈说明事情的真相→可链接学会与父母沟通的方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小问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中学生,需要运用亲子冲突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丹丹都要自己拿主意、拒绝与父母交流→可链接她具有一种逆反心理。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本题考查产生亲子冲突的原因,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小问3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中学生,需要运用亲子冲突的有关知识,从建议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丹丹都要自己拿主意、拒绝与父母交流→可链接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关键词②:父母偷偷看了她的微信聊天记录等→可链接平等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隐私或理解、尊重孩子的意见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生命的守护】生命旅程,共同守护。某中学开展了“共同守护生命、积极应对风险”校园安全主题活动。专家一致强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保全生命是首要原则!同时,还向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避险建议。★不与歹徒正面冲突,能急中生智,巧妙周旋当然好,如若不能,快跑也是最佳途径之一;★遇到危险分子,连扫把都是很好的武器;★逃离时让女生和小同学走楼道内侧,不要拥挤;★如有条件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和“120”急救电话;……(1)请你谈谈青少年应如何守护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接续】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吃苦在前,奋勇当先,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筑就了一座座精神高地,从“铁人”王进喜,到为兰考百姓脱贫拼尽一生的焦裕禄;从喊出“不救民于苦难,要共产党人来干啥”的谷文昌,到以“樵夫”自勉、“背着石头上山”、把为党和人民工作当作最大快乐的廖俊波……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续奋斗,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