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详细解读_第1页
《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详细解读_第2页
《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详细解读_第3页
《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详细解读_第4页
《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详细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详细解读contents目录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总则4.1基本内容4.2坐标系统与基准4.3投影、分幅要求和标准图幅4.4测量等级与比例尺contents目录4.5基本技术要求5技术设计5.1一般要求5.2项目设计5.3专业设计5.4技术设计书拟定6平面控制测量6.1一般要求6.2选点contents目录6.3埋石6.4观测6.5数据处理7高程控制测量7.1一般要求7.2水准测量7.3三角高程测量7.4跨海高程传递7.5资料计算与整饰contents目录8GNSS控制测量8.1E级(含)以上等级的GNSS测量8.2海控点及测图点GNSS测量要求9水位控制9.1一般要求9.2验潮站设立9.3验潮站基准联测与水位观测9.4水位观测数据处理9.5基准面确定contents目录9.6水位改正9.7文档记录10水深测量10.1一般要求10.2图上准备10.3定位10.4深度测量10.5水深数据处理10.6水深图编绘contents目录10.7水深测量质量检查11扫海测量11.1一般要求11.2侧扫声呐扫海11.3三维成像声呐扫海11.4合成孔径声呐扫海11.5软(硬)式扫海具扫海11.6海洋磁力仪扫海11.7多波束测深仪扫海contents目录12水文观测12.1温盐测定12.2海流测验13底质探测13.1一般要求13.2表层采样13.3浅地层剖面测量13.4测量成果内容14海岸地形测量contents目录14.1一般要求14.2仪器的设置及检查14.3测站点测量14.4碎部测量14.5海岸线测定14.6干出滩测量14.7海岸地形修测14.8图边测绘与接边14.9资料整饰contents目录15技术总结、检查验收及资料上交15.1技术总结15.2检查与验收15.3资料上交附录A(资料性)GNSS观测记录格式附录B(规范性)埋石附录C(规范性)气象元素的测定附录D(资料性)测距改正项的计算附录E(资料性)海控级导线和测图点导线验算项目contents目录附录F(资料性)水准仪系列的分级及基本技术参数附录G(资料性)两差改正系数和高差计算附录H(规范性)验潮站水尺设置方法附录I(资料性)最小二乘潮汐调和分析法附录J(资料性)深度基准面确定方法附录K(资料性)短期和临时验潮站平均海面确定基本方法附录L(资料性)验潮站有效控制范围的确定方法contents目录附录M(资料性)水位改正基本方法附录N(资料性)验潮站经历簿和考证簿格式与填写内容附录O(资料性)船舶动态吃水的测定附录P(资料性)单波束仪器差测定附录Q(资料性)声速及声速改正数计算附录R(资料性)航行障碍物探测一览表附录S(资料性)测深资料整理附录T(资料性)单波束测深仪记录纸的记载及水位曲线绘制contents目录附录U(规范性)水深图幅整饰格式附录V(资料性)扫海趟宽度的计算附录W(资料性)磁力仪有效探测宽度计算附录X(规范性)底质分类标准表附录Y(规范性)地形图幅整饰格式附录Z(资料性)野外拼接图边检查参考文献011范围目的其主要目的是指导和规范海道测量生产实践,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保障舰船航行安全,并为出版海图提供准确数据。适用性《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适用于中国各种比例尺的海道测量活动,为海洋测绘提供了统一的国家标准。内容涵盖该规范涵盖了海道测量的基本内容、测量方法、精度指标和技术要求,为实施测量提供了全面的指导。1范围022规范性引用文件国家标准与规范包括与海道测量相关的其他国家标准,如测量基准、测量方法等。行业标准和规范涉及海洋测绘、海图制作等方面的专业标准和规范。2规范性引用文件033术语和定义指对海洋、沿海及河流等水域进行的测量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航行安全和提供海洋地理信息。海道测量水深测量划分为一等至五等五个等级,反映了测量的精度和详细程度,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海底覆盖和障碍物探测要求。测量等级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进行的控制测量,提高了海道测量的精度和效率。GNSS控制测量3术语和定义044总则目的海道测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海洋地理信息,包括海岸、海底地形、水文、助航标志等数据。意义这些数据对于船舶航行安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以及国防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4总则054.1基本内容4.1基本内容测量内容与范围《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规定了海道测量的基本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水深测量、水位控制、扫海测量、水文观测、底质探测等。这些测量内容对于确保航行安全、海洋环境保护以及海图制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测量方法与技术要求规范中详细描述了各种测量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包括GNSS控制测量、无验潮水深测量、机载激光测深等先进技术。同时,规范还提出了相应的精度指标和技术要求,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检查、比对和评估方法为确保测量数据的质量,规范中规定了对应的检查、比对和评估方法。这些方法涉及对测量过程的监督、对测量结果的验证以及对测量精度的评估,从而确保海道测量活动的有效性和可信度。064.2坐标系统与基准4.2坐标系统与基准坐标系统选择根据《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海道测量应使用国家规定的坐标系统,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兼容性。常用的坐标系统包括大地坐标系统(如WGS84)和国家坐标系统(如CGCS2000)。01基准面确定海道测量中,基准面的选择至关重要。通常,海图绘制和海洋工程会使用特定的基准面,如理论深度基准面或当地平均海面。规范中明确规定了如何确定和使用这些基准面。02坐标转换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规范提供了坐标转换的方法和公式,确保数据在不同坐标系统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这些转换通常涉及复杂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以确保转换的精确性。03074.3投影、分幅要求和标准图幅4.3投影、分幅要求和标准图幅-常用的投影包括高斯-克吕格投影、墨卡托投影等,根据测量区域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投影。-海道测量图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地图投影方式。投影要求010203-投影的选择应确保地图的精度和可读性,减少地图变形。4.3投影、分幅要求和标准图幅分幅要求4.3投影、分幅要求和标准图幅-海道测量图应按一定规格进行分幅,便于图纸的制作、使用和管理。-分幅应结合海域特点,确保每幅图包含完整、清晰的海域信息。-分幅的规格和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与投影方式相协调。4.3投影、分幅要求和标准图幅标准图幅-标准图幅应包含必要的图例、比例尺、指北针等要素,确保图纸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标准图幅是指按一定尺寸和规格划分的海道测量图纸。-标准图幅的制作应遵循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确保图纸的质量和可读性。4.3投影、分幅要求和标准图幅084.4测量等级与比例尺测量等级分类根据《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水深测量被划分为一等至五等共五个等级。这些等级有助于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精度要求进行测量。比例尺选择测量要求4.4测量等级与比例尺规范中详细说明了不同测量等级适用的比例尺范围。比例尺的选择取决于测量区域的具体情况和所需的测量精度。每个测量等级都对应着具体的测量方法和精度要求。这些要求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094.5基本技术要求测量设备与精度规范中明确了进行海道测量时需要使用的设备和其应达到的精度标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5基本技术要求测量方法与流程详细阐述了海道测量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包括前期的准备工作、现场测量操作以及后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安全与质量控制强调了在测量过程中应遵守的安全规定,以及如何对测量数据进行质量控制,防止出现错误或偏差。同时,也提出了对测量人员资质和培训的要求,确保测量工作的专业性和安全性。105技术设计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原则。应确保测量方案的可实施性和安全性。技术设计应综合考虑测量任务的目的、精度要求、测量区域的特点等因素。5技术设计115.1一般要求测量单位与坐标系统规范对海道测量的精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平面位置精度、水深测量精度等,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测量精度与可靠性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在进行海道测量时,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同时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规范中明确了海道测量应采用的测量单位和坐标系统,确保了测量数据的统一性和准确性。5.1一般要求125.2项目设计5.2项目设计设计内容项目设计需明确测量范围、比例尺、精度要求等关键参数。同时,应详细规划测量路线、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并制定合理的时间表和人员配置方案。风险评估与应对在设计阶段,还应对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如天气条件、海洋环境、设备故障等,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这有助于确保测量项目的顺利进行,减少不确定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设计原则在项目设计阶段,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设计应基于实际测量需求,结合海域特点、测量目的以及预期成果来进行。030201135.3专业设计5.3专业设计根据海道测量的任务要求、测区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测量工作的专业设计原则和依据,包括测量精度、测量内容、测量方法、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要求。设计原则和依据针对具体的海道测量任务,设计合理的测量项目和方案。包括水深测量、水位观测、底质探测、海岸地形测量等,同时确定测量的比例尺、范围、精度等参数,并选择适当的测量仪器和方法。测量项目和方案明确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流程,包括数据检查、比对、平差计算等步骤,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规定成果的形式和要求,如图幅整饰、数据格式、成果提交方式等,以满足用户需求和行业规范。数据处理和成果要求010203145.4技术设计书拟定明确测量任务的目的、要求和实施方案,为测量工作提供详细的指导。指导海道测量工作通过规范的技术设计,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测量成果的质量。确保测量质量合理的技术设计能够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效率5.4技术设计书拟定010203156平面控制测量选择合适的控制点位置,确保控制网具有足够的覆盖范围和精度。考虑控制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变形或破坏。根据测量任务需求和测区情况,合理规划控制网的布设方案和等级。6平面控制测量166.1一般要求6.1一般要求01规范中明确了海道测量应采用的测量单位和坐标系统,确保测量数据的统一性和准确性。规范对海道测量的精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并给出了误差控制的方法和建议,以保障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在进行海道测量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同时,测量活动应尽量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保护海洋生态环境。0203测量单位与坐标系统测量精度与误差控制测量安全与环境保护176.2选点选点原则在海道测量中,选点是关键步骤之一,它遵循明确的原则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选点时应考虑海域的地形、地貌特征,以及测量目的和精度要求。位置选择选点应避开可能干扰测量准确性的区域,如强潮流、浪大、有大量船只往来的航道等。同时,应优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能够反映该海域的典型特征。标记与记录选定的测量点需要进行明确的标记,并记录详细的位置信息,包括经纬度、水深、海底地形等,以便后续测量和分析工作的准确进行。这些记录对于确保测量数据的可追溯性和质量至关重要。6.2选点186.3埋石6.3埋石埋设标志的要求根据规范,埋石需稳固、耐久,并应便于发现和测量。这确保了测量标志在未来使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材料选择规范中可能指定了使用特定材料来制作和埋设测量标志,这些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以适应海洋环境。埋设位置的选择根据海道测量的需要,埋石的位置应精心选择,以确保其能够准确地标记出重要的测量点或控制点,同时避免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破坏。196.4观测6.4观测观测记录与档案管理在观测过程中,详细的观测记录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记录不仅包括观测数据本身,还涉及观测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等相关信息。所有观测记录和档案都需要妥善保存和管理,以备后续查询和分析使用。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观测数据的处理是海道测量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规范中详细规定了数据处理的流程和方法,包括数据的检查、校正和计算等。此外,为了保证数据质量,还需要进行定期的质量控制,以确保观测数据的精确性和一致性。观测方法与技术要求根据《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观测过程中需遵循特定的方法和技术要求。这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合适的仪器设备,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观测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经验,以保证观测结果的有效性。206.5数据处理数据整理与初步检查6.5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海道测量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进行初步的数据质量检查,剔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数据平差与精度评估-采用适当的平差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以提高测量精度。-对缺失数据进行补充或插值处理,以提高数据的完整性。6.5数据处理6.5数据处理-对平差后的数据进行精度评估,确保测量结果满足规范要求。-根据评估结果对测量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后续测量的准确性。01-将处理后的数据成果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格式转换和输出。-提供数据成果的使用说明和解读,便于用户正确使用和理解数据。数据成果输出与存储-建立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6.5数据处理020304217高程控制测量7高程控制测量010203高程控制测量的目的是建立统一的高程基准,确保海道测量的垂直精度。规范要求根据测量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高程控制测量方法,如几何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等。在进行高程控制测量时,应遵循规范中的精度要求,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227.1一般要求测量单位与坐标系统规范中明确规定了海道测量应采用的测量单位和坐标系统,确保测量数据的统一性和准确性。测量精度与误差控制对海道测量的精度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平面位置精度、水深测量精度等,并给出了误差控制的方法和建议。安全与环保要求在进行海道测量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同时,测量活动应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7.1一般要求237.2水准测量01测量方法水准测量通常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进行,通过测量两点间的高差来确定它们之间的高程差异。仪器要求进行水准测量需要使用精确的水准仪,以及配套的因瓦水准标尺或双面水准标尺。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对测量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操作规范在进行水准测量时,需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包括仪器的安置、观测方法、记录方式等。同时,为了避免误差的累积,需要定期进行复测和校验。7.2水准测量0203247.3三角高程测量7.3三角高程测量误差控制在进行三角高程测量时,需要注意减少各项测量误差,包括观测边长、垂直角、仪器高和觇标高的测量误差,以及大气垂直折光系数的测定误差,这些误差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测量成果。为了减少误差,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使用高精度仪器、选择合适的气象条件进行测量等方法。测量方法进行三角高程测量时,首先需要在测站上安置测量仪器,如经纬仪或全站仪,并量取仪器高度;在目标点安置标杆或棱镜,量取觇标高度。然后,利用测回法观测竖直角,并取平均值。接着,测量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或斜距。为了提高精度,还可以采用对向观测,即互换仪器与目标杆的位置进行重复观测。定义与原理三角高程测量是通过观测两个控制点的水平距离和天顶距来确定两点间高差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海道测量中对于确定地形的高度信息至关重要。257.4跨海高程传递7.4跨海高程传递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完成跨海高程传递的测量工作后,规范指导了如何进行有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筛选、平差计算、误差分析等,以确保最终得到的高程数据能够满足海道测量的精度要求。仪器设备与使用规范中明确了进行跨海高程传递时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但不仅限于测距仪、测深仪、全站仪等,并详细指导了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步骤以及必要的维护保养措施。技术方法与要求跨海高程传递是海道测量中的关键环节,尤其在连接不同陆地点或者岛屿的高程控制网时。《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对于跨海高程传递的技术方法和精度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高程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67.5资料计算与整饰要点三资料计算根据《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资料计算涉及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这包括水深测量数据的处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计算过程中需遵循规范的精度要求,对异常数据进行剔除或修正。整饰要求规范中对海道测量资料的整饰提出了明确要求。整饰包括图幅的编排、符号的标注、色彩的运用等,旨在使测量成果更加清晰、易读。通过合理的整饰,可以直观地展示海域的地形、水深等信息,便于航海者使用。质量控制在资料计算和整饰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规范强调了对测量成果的检查和验收标准,确保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包括对计算结果的复核、对整饰成果的审查等环节,以提高海道测量资料的质量水平。7.5资料计算与整饰010203278GNSS控制测量布设原则GNSS控制网的布设应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测区情况、接收机类型和数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保证控制点的分布均匀且覆盖整个测区。基本要求GNSS控制测量应遵循《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的相关规定,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数据处理GNSS观测数据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数据预处理、基线解算和平差计算等步骤。同时,应采用合适的软件和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8GNSS控制测量288.1E级(含)以上等级的GNSS测量8.1E级(含)以上等级的GNSS测量基本要求E级及以上的GNSS测量,应遵循高精度、高效率的原则,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应选用具有高精度解算能力的GNSS接收机和相应软件,同时,观测条件应满足规范要求,以减少误差和提高解算质量。观测与解算在进行E级及以上的GNSS测量时,应确保足够的观测时间和良好的卫星分布,以提高定位精度。观测数据应及时进行预处理和质量检查,剔除粗差和异常值。解算时应采用合适的数学模型和算法,以获得最优的定位结果。精度评定与质量控制完成GNSS测量后,应对测量结果进行精度评定,包括点位精度、相对精度等方面。同时,应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如复测、不同方法比对等,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若精度或质量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进行重测或补测。298.2海控点及测图点GNSS测量要求8.2海控点及测图点GNSS测量要求根据规范,进行GNSS测量时,应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对于海控点,其位置精度应达到厘米级甚至更高,以确保海图制作的准确性。精度要求在进行GNSS观测时,应保证足够的观测时段和可见卫星数量。规范中可能具体规定了最少观测时间和最少可见卫星数,以确保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观测时段与卫星数量GNSS测量数据应进行严格的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这可能包括数据筛选、平差计算、误差分析等步骤,以确保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和可信度。同时,规范还可能对数据处理软件和方法有所规定,以保证处理过程的一致性和标准化。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010203309水位控制9水位控制010203确保测量准确性水位控制是海道测量中的关键环节,准确的水位数据对于绘制准确的海图和保障航行安全至关重要。适应潮汐变化海洋环境复杂多变,潮汐作用对水位产生显著影响。合理的水位控制能够实时反映这些变化,为测量提供准确基准。支持其他测量工作水位数据是进行水深测量、地形测量等工作的基础,有效控制水位有助于提高这些测量的精度。319.1一般要求测量单位与精度要求海道测量应采用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并确保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以满足航行安全和海图出版的需求。测量设备与人员资质进行海道测量应使用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测量设备,并由具备相应资质和专业技能的测量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测量计划与实施方案在进行海道测量前,应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和实施方案,包括测量范围、方法、时间安排等,以确保测量工作的有序进行。9.1一般要求010203329.2验潮站设立验潮站的设立应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的原则,确保能够准确反映海域的潮汐变化情况。设立原则9.2验潮站设立验潮站应选在具有代表性且稳定的地点,远离河道入口、码头等可能影响潮汐观测的因素,同时要考虑交通便利性和设备安全性。选址要求验潮站应配备自动验潮仪、数据传输设备等必要的观测工具,确保潮汐数据的实时、准确获取。此外,还应有备用电源和通讯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设备配置339.3验潮站基准联测与水位观测9.3验潮站基准联测与水位观测基准联测验潮站应定期进行基准联测,以确保其测量基准与国家或地方的高程控制系统相一致。这通常涉及到与周边的高等级水准点进行联测,从而校准验潮站的水准零点。水位观测验潮站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进行水位观测。这包括定时记录海面高度,以及监测海平面的变化。水位观测数据对于海洋研究、气象预报、航海安全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数据记录与处理所有观测到的水位数据都需要被详细记录,并经过严格的数据处理流程。这包括数据的校验、平滑处理、异常值剔除等步骤,以确保最终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处理后的数据将被用于各种海洋学研究和应用中。349.4水位观测数据处理根据观测条件和仪器性能,筛选出质量可靠的水位观测数据。筛选有效数据对筛选出的数据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去除异常值、填补缺失值等。数据预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格式化为统一的格式,便于后续分析。数据格式化9.4水位观测数据处理359.5基准面确定9.5基准面确定基准面是海道测量中用于统一测量高程的参考面。它的确定对于保证海道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至关重要,是进行水深测量、障碍物探测等工作的基础。定义与重要性根据规范,基准面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当地的海平面变化、潮汐规律、地形地貌等。通常采用长期观测和数据分析的方法来确定一个稳定的基准面,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长期有效性。确定方法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应定期检查和调整基准面,以适应海洋环境的变化。同时,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海洋环境的变化,基准面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应用与调整369.6水位改正水位改正的目的水位改正是为了消除海水面的变化对水深测量值的影响,从而获得更准确的海底地形数据。9.6水位改正水位改正的方法包括临时潮位站观测、长期验潮站资料以及理论潮位计算等方法。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测量条件和要求。水位改正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水位改正时,需要考虑潮汐的周期性变化、气象因素的影响以及验潮站的地理位置和代表性等因素。同时,应确保所使用的潮位资料与测量时间相匹配,以保证改正的准确性。379.7文档记录9.7文档记录根据《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的规定,文档记录应详细、准确,并包含关键测量数据、操作方法、使用的仪器设备、观测条件及相关计算结果等信息。这些记录对于后续的数据分析、质量评估和成果整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文档记录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规范中可能要求采用统一的记录格式,并对记录中的各项内容进行标准化处理。这有助于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以及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有文档记录应妥善保存,并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这包括对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的存储、备份、检索和销毁等流程进行规范管理,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查询性。同时,规范还可能对文档的保密性和知识产权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记录内容要求记录格式与标准化文档保存与管理3810水深测量10水深测量技术要求与海底覆盖规范对不同等级的水深测量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包括海底覆盖要求和探测障碍物尺寸要求。这些细化的技术指标保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确保航行安全。无验潮水深测量技术新规范中增加了无验潮水深测量技术要求,这是对传统水深测量方法的创新和补充。无验潮水深测量技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对验潮的依赖,进一步提升了水深测量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水深测量的等级分类《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中增加了水深测量等级分类,将水深测量明确划分为一等至五等共五个等级。这样的分类有助于更精确地指导不同场景和需求下的水深测量工作。0302013910.1一般要求10.1一般要求测量单位与精度根据《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海道测量应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并按规定的精度要求进行测量。这确保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后续的航海活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01测量人员资质规范指出,进行海道测量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这保证了测量工作的专业性和安全性,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可信度。02测量设备与校准根据规范,海道测量应使用经过校准的合格测量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这确保了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了测量数据的精度和有效性。034010.2图上准备地图选择与分析在进行海道测量前,需根据测量区域和目的选择合适的地图作为工作底图。这包括对现有地图资料的分析,判断其是否满足测量需求,并确定地图的比例尺、投影方式等关键参数。控制点设置与标注在图上进行控制点的设置,这些控制点将用于后续实地测量中的定位和定向。同时,需要在图上对控制点进行准确标注,以便实地操作时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这些点。测量路线规划根据测量目标和地图信息,在图上规划出合理的测量路线。这包括确定测量的起点、终点,以及沿途需要测量的关键点和线路,确保测量工作能够高效、准确地进行。10.2图上准备4110.3定位10.3定位定位数据处理与分析规范中还涉及定位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包括数据的质量控制、平差计算以及误差分析等。这些内容有助于提高定位结果的精确度和可信度,进一步提升了海道测量的专业水平。定位精度要求规范对不同测量等级和应用场景下的定位精度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要求确保了海道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舰船航行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定位技术与方法根据《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定位在海道测量中占据重要地位。规范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定位技术与方法,包括但不限于GNSS控制测量、传统天文定位以及多种现代定位技术的融合应用。4210.4深度测量测量方法与技术要求10.4深度测量-深度测量应采用回声测深仪、多波束测深系统或其他经批准的测深设备。-测量时应确保设备校准准确,按照规定的测量程序和参数设置进行操作。-深度测量的精度和分辨率应符合规范要求,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10.4深度测量010203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深度测量数据应及时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滤波、异常值剔除等步骤。-应对测量数据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数据符合规范要求的精度标准。10.4深度测量-深度测量成果应进行验证和比对,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10.4深度测量安全与环境保护-在测量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海洋环境,避免对海洋生态造成不良影响。-进行深度测量时,应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测量完成后,应按照相关规定对测量设备进行清洗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延长使用寿命。10.4深度测量4310.5水深数据处理10.5水深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流程根据《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水深数据处理应遵循严格的流程,包括数据预处理、滤波处理、异常值检测与处理、数据平滑等步骤,以确保水深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数据质量控制规范强调了水深数据的质量控制,包括对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进行检查。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数据,应进行重新处理或剔除,以保证水深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可信度。数据后处理与成果输出在完成水深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后,还需要进行后处理工作,如数据整理、格式转换等。最终,根据规范要求,应输出符合标准格式的水深数据成果,以便于后续的海图制作、海洋工程设计等工作使用。4410.6水深图编绘10.6水深图编绘底质与障碍物表示在水深图上,应准确标注海底底质类型和分布范围,为航行安全提供重要参考。同时,对于海底的障碍物,如暗礁、沉船等,也应在图中明确表示,以警示航行者注意安全。等深线绘制等深线是表示海底地形的重要元素,绘制时需根据实测水深数据点进行合理插值和平滑处理,以真实反映海底地形变化。等深线的间距和颜色应符合规范要求,便于读图者理解和分析。图幅整饰与注记水深图应按照规定进行图幅整饰,包括图名、图号、比例尺、测绘单位、测绘时间等必要信息。同时,图中的水深注记需清晰、准确,反映实际水深情况。4510.7水深测量质量检查要点三质量检查的重要性水深测量是海道测量的关键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海图制作的准确性和航海安全。因此,《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对水深测量的质量检查提出了明确要求。检查内容与方法规范中详细规定了水深测量质量检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测深点的密度、位置精度、水深数据的可靠性等。检查方法通常采用比对法、验潮法以及利用已知水深进行校核等。质量评估与标准根据规范,水深测量的质量评估应包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等方面。评估标准则依据测量等级和具体用途而定,确保测量成果满足航海、海洋工程建设等需求。10.7水深测量质量检查0102034611扫海测量11扫海测量扫海测量的目的扫海测量主要是为了探测和确定航道、锚地、码头等水域的水下障碍物,以确保船舶航行的安全。扫海测量的方法根据《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扫海测量可以采用侧扫声纳、多波束测深系统等设备进行。这些方法能够提供水下地形的详细信息,帮助识别潜在的水下障碍物。扫海测量的精度要求规范中明确了扫海测量的精度要求,包括探测障碍物的最小尺寸、探测深度等。这些要求确保了扫海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船舶航行提供安全保障。4711.1一般要求11.1一般要求测量单位与坐标系统海道测量应采用国家规定的长度单位和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通用性。测量精度与可靠性测量设备与人员测量工作应满足规定的精度要求,保证测量数据的可靠性,为航海安全和海图制作提供坚实基础。进行海道测量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测量设备,并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测量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4811.2侧扫声呐扫海11.2侧扫声呐扫海侧扫声呐是一种利用声波进行水下探测的设备,通过向水下发射声波并接收回波来探测和识别水下物体。在扫海测量中,侧扫声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海底地形地貌的测绘、沉船或障碍物的探测等。侧扫声呐技术概述扫海测量是海道测量中的重要环节,旨在发现和标识航道内的障碍物,以确保船舶的安全航行。通过侧扫声呐技术,可以高效地获取海底的详细信息,为航道规划、海底资源开发等提供准确数据支持。扫海测量的重要性《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对侧扫声呐扫海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包括声呐设备的选择、安装和校准,扫海测量的方法和步骤,以及数据处理和成果表示等方面。这些要求确保了扫海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航道的安全和顺畅提供了有力保障。规范中的技术要求0102034911.3三维成像声呐扫海11.3三维成像声呐扫海技术原理三维成像声呐扫海技术利用声波在水中的传播和反射原理,通过接收回波信号并处理,形成海底的三维图像。这种技术能够高精度地探测海底地形和障碍物,为海道测量提供详细的海底信息。应用优势与传统的扫海方法相比,三维成像声呐扫海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精度,能够提供更为详细和准确的海底地形数据。此外,该技术还能在恶劣的海况下进行有效测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实施要求在进行三维成像声呐扫海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声呐设备和测量参数,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经验,以正确处理和分析声呐数据,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5011.4合成孔径声呐扫海11.4合成孔径声呐扫海合成孔径声呐扫海利用声波在水中的传播特性,通过发送声波并接收回波来获取海底地形信息。该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和宽测绘带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探测和识别海底障碍物。技术原理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声呐设备和参数设置,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其次,在测量过程中,应保持声呐设备的稳定运动,以确保测量数据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最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海底地形图。操作流程合成孔径声呐扫海技术在海洋测绘、海底资源勘探、水下考古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海道测量中,该技术能够提供高精度的海底地形数据,为船舶航行和海洋工程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应用范围5111.5软(硬)式扫海具扫海扫海具类型与应用根据规范,扫海测量中可使用的扫海具主要包括软式扫海具和硬式扫海具两种。软式扫海具通常用于较浅的水域,而硬式扫海具则适用于更深的水域。选择哪种扫海具取决于具体的水域条件和测量需求。11.5软(硬)式扫海具扫海操作方法与要求在进行扫海测量时,需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扫海具。这包括正确的部署、拖拽速度和方式的控制,以及扫海具与海底的接触情况等。此外,还需定期检查和维护扫海具,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扫海测量完成后,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这包括数据的清洗、整理、计算和分析等步骤。通过对比不同位置的扫海数据,可以绘制出海底地形图,为航海安全和海洋工程建设提供重要依据。5211.6海洋磁力仪扫海11.6海洋磁力仪扫海海洋磁力仪扫海主要是利用磁力仪测量海底地磁场的异常变化,从而探测海底的铁磁性物体或地质构造。这种方法对于发现沉船、飞机残骸等铁磁性目标物具有重要意义。进行海洋磁力仪扫海测量需要使用高精度的磁力仪,以及稳定可靠的测量平台。同时,为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校准和维护。在扫海测量过程中,磁力仪需要按照预设的航线进行连续测量,记录地磁场的异常变化。同时,为了避免船舶自身磁场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需要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在数据处理阶段,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滤波、去噪等处理,以提取出有用的地磁异常信息。测量原理设备要求操作方法5311.7多波束测深仪扫海11.7多波束测深仪扫海多波束测深仪的原理与应用:多波束测深仪是一种利用声波进行水下地形测量的设备,其原理是通过向水底发射声波并接收回波来测定水深。它在水下地形测量、航道疏浚、海洋工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扫海测量的目的:扫海测量主要是为了探测和查明水下障碍物、确定航道的水深和宽度、以及检查航道的通航条件等。通过使用多波束测深仪进行扫海,可以高效地获取大面积水域的水深数据。规范中的操作要求:根据《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在使用多波束测深仪进行扫海测量时,应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按照规定的测量方法和精度要求进行作业。同时,还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分析,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412水文观测01观测内容包括水温、盐度、水深、流速、流向等水文要素,这些要素的准确观测对于海道测量至关重要。观测方法根据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文观测仪器和方法,如使用温度计、盐度计、测深仪、流速流向仪等进行现场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水文要素的变化规律,为海道测量提供准确的水文数据支持。同时,还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12水文观测02035512.1温盐测定12.1温盐测定温盐测定的意义温盐测定是海道测量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海水温度和盐度的测量,可以了解海洋环境的基本物理特性,为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数据。01测量方法根据《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温盐测定应采用准确可靠的测量仪器,如温盐深仪(CTD)等,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在测量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02数据记录与处理测量完成后,应对数据进行及时记录和处理。记录内容包括测量时间、地点、水温、盐度等信息。数据处理过程中,应进行必要的校正和误差分析,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度。同时,测量结果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整理和归档,以便于后续的应用和研究。035612.2海流测验12.2海流测验01海流测验旨在了解和掌握海域内海流的运动特征,包括流速、流向等,为航道设计、航行安全以及海洋环境监测等提供重要数据支持。通常使用海流计或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等仪器进行海流测验。这些仪器能够测量不同水层的流速和流向,从而得到海流的三维结构。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质量控制、滤波、插值等,以获取准确的海流信息。此外,还需结合气象、海洋环境等因素,对海流变化进行解释和预测。0203测验目的测验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5713底质探测通过采集海底底质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确定底质类型、成分及物理性质。采样探测利用声学仪器对海底进行探测,根据声波的反射和传播特性来判断底质类型。声学探测利用遥感技术对海底底质进行大范围、快速的探测和分类。遥感探测13底质探测5813.1一般要求测量单位与精度海道测量应使用国家规定的测量单位和精度标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这包括长度、角度、高程等测量参数的单位选择和精度控制。01.13.1一般要求测量人员资质进行测量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以确保测量过程的正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必要时,测量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并通过相关考核。02.测量设备要求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以确保其精度和稳定性。此外,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应适应具体的测量任务和环境条件。03.5913.2表层采样采样器具要求为了确保采样质量,规范对采样器具提出了明确要求,如器具的材质、尺寸、清洁度等。合适的采样器具能够避免污染和误差,提高采样的可靠性。采样方法规范中详细介绍了表层采样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包括但不限于确定采样点位置、选择合适的采样器具、采集样品等。这些方法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样品处理与保存规范还指导了如何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处理和保存。这包括样品的标识、封装、运输和储存条件等,以确保样品在分析前保持其原始状态,从而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13.2表层采样6013.3浅地层剖面测量浅地层剖面测量的主要目的是探测海底浅部地层的结构和构造,为海洋工程、海底资源开发和海洋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测量目的13.3浅地层剖面测量通常采用声波探测技术,通过向海底发射声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分析海底地层的结构和构造。这种方法具有高效、无损、分辨率高等优点。测量方法对收集到的声波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海底地层的剖面图像。通过对剖面图像的解释,可以识别出不同地层的分布、厚度和性质,进而对海底地质情况做出全面的了解。数据处理与解释6113.4测量成果内容13.4测量成果内容水深测量成果根据规范进行的水深测量,得到的详细水深数据,这些数据对于航海安全、海底地形分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测量成果图结合水深测量、扫海测量、水文观测等多项测量数据,绘制的综合海图或专题海图,这些图件能够直观地反映海洋地理环境,为航海、海洋资源开发等提供重要参考。基本测量数据包括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GNSS控制测量的观测数据和计算结果,这些数据是海道测量的基础,为后续的水深测量、扫海测量等提供准确的控制点。0302016214海岸地形测量测量海岸线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交界处的分界线,测量其准确位置对于研究海岸地貌演变和海岸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测量和分析海岸地貌包括海岸平原、沿岸丘陵等不同地貌特征的高程、坡度等数据,以分析海岸地貌的形态和演化。测量沿岸海洋的水深和潮汐通过声纳技术等方式获取水深数据,了解海域地形;同时测量潮汐变化,研究海平面和潮汐现象。14海岸地形测量6314.1一般要求14.1一般要求安全与环保要求在进行海道测量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同时,测量活动应符合环境保护法规,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例如,避免在敏感区域进行破坏性测量,合理处理测量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等。测量人员素质从事海道测量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但不限于海洋测绘、导航定位、数据处理等方面。此外,他们还应熟悉并遵循《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的要求,以确保测量工作的规范性和数据质量。测量单位与精度海道测量应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并确保测量精度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测量过程中,应使用经过校准的仪器设备,以减少误差,提高数据准确性。6414.2仪器的设置及检查仪器安装与校准在海道测量前,需要对使用的仪器进行正确的安装和校准。这包括确保仪器的水平、垂直和方位角度的准确性,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可靠性。仪器性能检查在测量前和测量过程中,应定期对仪器进行性能检查。这涉及检查仪器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工作,例如测距、测角等,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仪器维护与保养除了设置和检查外,仪器的维护和保养也是确保测量准确性的重要环节。这包括保持仪器的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易损件等,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并保证其性能稳定。14.2仪器的设置及检查6514.3测站点测量测站点选择根据测量任务需求和实地情况,合理选择测站点位置,确保测量精度和效率。测站点应选在便于观测、通视良好且稳固安全的地方。测量设备测量方法14.3测站点测量选用合适的测量设备,如全站仪、GPS接收机等,进行测站点的精确测量。设备应满足规定的精度要求,并经过定期检定和校准。采用适当的测量方法,如前方交会法、后方交会法或极坐标法等,对测站点进行精确测量。测量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测量精度要求进行综合考虑。6614.4碎部测量14.4碎部测量碎部测量的定义和重要性碎部测量是海道测量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对海岸、岛屿、礁石等复杂地形的详细测量。这些数据对于制作精确的海图和保障航海安全至关重要。碎部测量的方法和技术根据《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碎部测量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实地测量、遥感测量和激光扫描等。这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测量需求进行。碎部测量的精度要求为了确保海图的精确性,碎部测量需要达到一定的精度要求。规范中详细规定了不同比例尺下海图碎部测量的精度标准,以及相应的检查和验收方法。6714.5海岸线测定14.5海岸线测定数据处理与表达测定完成后,需要对获取的海岸线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这包括数据清洗、格式转换、坐标系统统一等步骤。最终,海岸线数据应以清晰、直观的方式表达,如绘制成图或建立三维模型,以便于后续的应用和分析。精度要求海岸线的测定应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体来说,应控制测量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适当的平差处理。测定方法海岸线测定通常包括现场勘测和遥感解译两种方法。现场勘测通过实地走访、观测和测量,获取海岸线的准确位置;遥感解译则利用卫星或航空遥感影像,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海岸线的识别和提取。6814.6干出滩测量要点三测量方法干出滩测量通常采用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RTK)或者高精度全站仪进行测量,确保测量精度和效率。测量时机由于干出滩只在低潮时露出水面,因此测量需要选择在适当的低潮时段进行,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注意事项在进行干出滩测量时,需要考虑风浪、潮汐等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测量技术来减小误差。同时,对于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也需要严谨科学,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14.6干出滩测量0102036914.7海岸地形修测14.7海岸地形修测在进行海岸地形修测时,应遵循保持地形图的现势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和地形变化情况,确定修测的范围和内容。修测原则根据海岸地形的变化和实际需要,可采用全面修测或局部修测的方法。全面修测是对整个海岸地形图进行全面的更新,而局部修测则是对地形图中变化较大的区域进行更新。修测方法海岸地形修测的精度应符合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保证修测后的地形图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海岸地形的实际情况。同时,应注意修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和问题,及时进行检查和纠正。修测精度0102037014.8图边测绘与接边14.8图边测绘与接边图边测绘要求在进行海道测量时,图边的测绘需要满足一定的精度和详细度要求,以确保海图的连续性和准确性。这包括对图边附近的海域进行详细的测量和描绘,以及准确标注各种海洋要素。接边原则与方法在进行图边接边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以确保不同图幅之间的顺畅连接。这包括使用相同的比例尺、坐标系统和投影方式,以及确保接边处要素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接边误差处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导致接边处出现误差或不一致的情况。此时,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如通过平差计算、调整图幅边界等方法来消除或减小误差,以保证海图的整体质量和准确性。7114.9资料整饰14.9资料整饰水深图幅整饰根据新的《海道测量规范》,水深图幅的整饰需遵循特定格式,包括但不限于图名、图例、比例尺、指北针等元素的标准化摆放,以确保图幅的专业性和易读性。地形图幅整饰地形图幅的整饰同样需要遵循新规范,对图内的各种注记、符号和色彩运用进行明确规定,以准确反映地形地貌特征,同时保证地图的美观和实用性。资料整饰的重要性规范的资料整饰不仅能提升海道测量成果的专业性和可读性,还能为后续的海图制作、航海导航等提供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从而确保航行安全。7215技术总结、检查验收及资料上交技术总结15技术总结、检查验收及资料上交-完成测量任务后,应进行全面的技术总结,分析测量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总结应包括测量方法的有效性、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以及遇到的主要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案。-对未来类似项目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也应在总结中提及。15技术总结、检查验收及资料上交-测量成果应经过严格的检查验收程序,确保其满足规范要求。-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测量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检查验收15技术总结、检查验收及资料上交-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记录并整改,直至满足验收标准。15技术总结、检查验收及资料上交“资料上交-资料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应得到妥善处理,防止信息泄露和非法获取。-上交的资料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整理和归档,以便后续使用和查询。-测量完成后,应整理并上交所有相关的测量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原始数据、处理结果、技术总结和验收报告等。15技术总结、检查验收及资料上交010203047315.1技术总结15.1技术总结指导实践与确保质量新规范的实施旨在指导和规范海道测量生产实践,确保测量质量和舰船航行安全。通过提供可靠准确的测量数据及资料,新规范为海图出版和其他海洋活动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它也为海道测量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和操作标准,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结构调整与内容完善新规范对章节结构进行了合理调整,由原先的8章扩展到15章,附录也由19个增加到25个,使得内容更加系统、全面。这种结构调整有助于作业人员更清晰地理解和应用规范。技术进步与规范的更新《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体现了近年来海道测量技术的显著进步。从旧版规范到新版规范的转变,不仅是对过时技术、装备和方法的淘汰,更是对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方法的整合与接纳。7415.2检查与验收检查流程与标准-海道测量项目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包括但不限于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测量过程的合规性。15.2检查与验收-检查应依据《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中规定的精度指标和技术要求进行。-对于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数据或成果,应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进行修正。15.2检查与验收验收程序与要求15.2检查与验收-验收工作应由项目委托方或相关主管部门组织进行。-验收过程中,应提交完整的测量报告、数据成果以及相关技术文档。-验收标准应严格遵循《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确保测量成果的质量和可靠性。15.2检查与验收问题处理与责任追究-对于严重违反规范要求或造成重大质量事故的行为,应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在检查和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记录并通知测量单位进行整改。-测量单位应积极配合检查和验收工作,对于提出的问题应认真整改并及时反馈整改情况。15.2检查与验收7515.3资料上交15.3资料上交在海道测量项目完成后,应上交所有相关的测量数据、图表、报告以及使用的仪器设备记录等。这些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水深测量数据、水位观测数据、控制点坐标数据等。上交内容上交的资料应按照《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中规定的格式进行整理和编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同时,需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数据保密和安全规定。格式与标准上交资料前,应进行严格的自我审核,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质量。上交后,接收方将对资料进行审核和验收,确认无误后方可完成项目的最终交付。如发现问题,需及时与测量方沟通并进行修正。审核与验收76附录A(资料性)GNSS观测记录格式GNSS观测数据文件格式规范中附录A详细说明了GNSS观测数据的文件格式,包括文件头、观测数据记录等部分的具体结构和内容要求。这有助于确保数据的统一性和准确性,便于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附录A(资料性)GNSS观测记录格式记录内容与要求附录A中明确了GNSS观测记录应包含的信息,如观测时间、卫星编号、载波相位观测值等关键数据元素。这些规定保证了观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为海道测量的精度提供了数据支持。数据质量控制规范中还对GNSS观测数据的质量提出了要求,包括数据筛选、周跳探测与修复等方面。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数据质量,确保海道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77附录B(规范性)埋石-标记测量控制点,确保后续测量的准确性和连续性。-作为永久性标志,便于长期保存和复用。埋石的重要性附录B(规范性)埋石-提供稳定的基准,以减少测量误差。附录B(规范性)埋石埋石的要求与方法-选择坚固、稳定的位置进行埋设,避开易受扰动或破坏的区域。附录B(规范性)埋石-使用适当的材料和工艺,确保埋石的稳固性和耐久性。-标记清晰、准确的点位信息,包括点名、点号、高程等。埋石的维护与管理-定期检查埋石的完好性和稳定性,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埋石。-建立埋石档案,记录埋石的相关信息和维护情况。-加强宣传和保护,防止人为破坏或移动埋石。附录B(规范性)埋石78附录C(规范性)气象元素的测定气象元素的重要性-影响海道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附录C(规范性)气象元素的测定-为海道测量提供必要的环境参数。010203-有助于理解和解释测量数据。需要测定的气象元素-风向和风速:用于评估海面状况和船舶航行的安全性。附录C(规范性)气象元素的测定附录C(规范性)气象元素的测定-气压和湿度对海平面高度和大气折射有影响,进而影响测量的精确性。-气温和水温影响声速在水中的传播,从而影响水深测量的准确性。气象元素的测定方法-记录观测时间和位置,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使用专业的气象仪器进行实时观测,如风向风速仪、温湿度计等。-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供给海道测量团队使用。附录C(规范性)气象元素的测定79附录D(资料性)测距改正项的计算附录D(资料性)测距改正项的计算在实际测距时,气象条件(如温度、气压和湿度)会对测距结果产生影响。为了得到准确的距离,需要根据当时的气象条件进行改正。附录D提供了气象改正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当测距仪器与反射棱镜之间存在高差时,由于地球引力的影响,测距结果会产生偏差。倾斜改正就是为了消除这种偏差而进行的计算,附录D详细说明了如何进行倾斜改正。测距仪器在测量过程中会加入一个固定的加常数,以补偿仪器内部的延迟等因素。为了得到真实的距离值,需要从测距结果中减去这个加常数。附录D给出了加常数改正的具体方法。气象改正倾斜改正加常数改正80附录E(资料性)海控级导线和测图点导线验算项目-确保导线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检查观测值和计算过程的正确性。验算项目的目的附录E(资料性)海控级导线和测图点导线验算项目010203-为后续的海图绘制和其他海洋活动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验算项目的主要内容-方位角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附录E(资料性)海控级导线和测图点导线验算项目-导线全长闭合差的计算。附录E(资料性)海控级导线和测图点导线验算项目-相对闭合差的计算,以评估导线测量的精度。验算项目的执行步骤-分析验算结果,判断导线测量的质量,并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重测或补测。-收集并整理导线测量的原始观测数据。-按照规范中的公式和方法进行验算。附录E(资料性)海控级导线和测图点导线验算项目01020381附录F(资料性)水准仪系列的分级及基本技术参数附录F(资料性)水准仪系列的分级及基本技术参数精密水准仪适用于高精度测量,如一等、二等水准测量。适用于一般精度要求的测量,如三等、四等水准测量。普通水准仪适用于低精度要求的测量或施工放样。简易水准仪82附录G(资料性)两差改正系数和高差计算两差改正系数是用于修正由于观测条件、仪器误差等因素引起的测量误差的重要参数。-定义与计算方式包括大气条件、观测时间、仪器性能等多重因素。-影响因素附录G(资料性)两差改正系数和高差计算-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海道测量的水位改正、深度测量等方面,以提高测量精度。附录G(资料性)两差改正系数和高差计算“-定义与意义高差是指两个不同点之间的高程差,是海道测量中重要的基础数据。-计算方法附录G(资料性)两差改正系数和高差计算通常通过水准测量或GNSS测量等方法获取各点的高程数据,然后进行差值计算。0102-注意事项在进行高差计算时,需要考虑地球重力场的影响、测量仪器的系统误差等因素。附录G(资料性)两差改正系数和高差计算01-提供标准化计算方法附录G为海道测量中的两差改正系数和高差计算提供了标准化的计算方法和参考依据。-提高测量精度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两差改正系数和高差计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海道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指导实践操作附录G的内容对于指导海道测量实践操作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规范测量流程和方法。附录G(资料性)两差改正系数和高差计算020383附录H(规范性)验潮站水尺设置方法若底质为沙及有流沙的地段,可用铁管晃入海底代替水尺;如用木质水尺,则四周以铅丝拉紧,铅丝埋入海底的一端应捆草把。当底质为泥或泥沙时,将木桩打入海底约1~1.5m,水尺固定在木桩上。使用3至4根较粗的铅丝,一端捆在水尺中部,另一端系住大石块或木桩,以60°或90°夹角固定在海底,保持水尺稳定。附录H(规范性)验潮站水尺设置方法84附录I(资料性)最小二乘潮汐调和分析法附录I(资料性)最小二乘潮汐调和分析法在海道测量中的重要性潮汐是海洋环境中的重要现象,对海道测量具有显著影响。通过最小二乘潮汐调和分析法,可以准确预测潮汐变化,为海道测量提供精确的时间窗口,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该方法还有助于了解潮汐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为海洋工程建设和海洋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应用步骤与要点首先,需要收集足够长时间的潮汐观测数据;接着,选择合适的分潮模型进行调和分析;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各分潮的调和常数;最后,根据求得的调和常数预测未来的潮汐变化。调和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最小二乘潮汐调和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统计学原理的数据处理方法,用于从观测数据中分离出各个分潮的振幅和相位。它通过最小化观测值与计算值之间的残差平方和,来估计各个分潮的调和常数。85附录J(资料性)深度基准面确定方法附录J(资料性)深度基准面确定方法深度基准面的定义深度基准面是海图水深测量的起算面,即海图上标注的水深值是从该面算起到海底的垂直距离。它并非一个固定的物理面,而是根据当地潮汐情况规定的一个理论面。深度基准面的确定原则深度基准面的确定应充分考虑潮汐的变化和影响,以保证海图水深的准确性和航行安全。具体来说,应通过分析长期潮汐观测资料,确定一个合适的深度基准面,使得在该基准面以上的水深能够满足航行安全的要求。深度基准面的计算方法根据规范,深度基准面的计算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调和分析法、统计法等。具体计算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并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应定期对深度基准面进行复核和调整,以适应潮汐变化的影响。86附录K(资料性)短期和临时验潮站平均海面确定基本方法123数据收集与处理1.收集验潮站连续观测数据,包括潮位、时间等。2.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如滤波、去除异常值等,确保数据质量。附录K(资料性)短期和临时验潮站平均海面确定基本方法3.根据需要进行数据插值,以获得连续的时间序列。附录K(资料性)短期和临时验潮站平均海面确定基本方法附录K(资料性)短期和临时验潮站平均海面确定基本方法2.在每个计算周期内,对潮位数据进行平均处理。1.采用适当的时间段(如一个月、一年等)作为计算周期。平均海面计算0102033.根据需要,可采用不同方法计算平均海面,如算术平均法、时间序列分析法等。附录K(资料性)短期和临时验潮站平均海面确定基本方法结果评估与验证2.与其他验潮站或历史数据进行比对,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1.对计算得到的平均海面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其稳定性和可靠性。3.根据验证结果,对计算方法或数据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附录K(资料性)短期和临时验潮站平均海面确定基本方法87附录L(资料性)验潮站有效控制范围的确定方法-验潮站能够准确测量和记录潮汐变化的区域。-该区域内,潮汐数据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验潮站的有效控制范围定义附录L(资料性)验潮站有效控制范围的确定方法010203确定方法的技术要点-考虑地形、水文、气象等多因素影响。-通过实地观测、数学模型模拟等手段进行分析。附录L(资料性)验潮站有效控制范围的确定方法-结合历史数据和专家经验进行综合评估。实际应用中的考虑因素附录L(资料性)验潮站有效控制范围的确定方法-周边海域的地形地貌特征。-潮汐的传播特性和速度。-验潮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附录L(资料性)验潮站有效控制范围的确定方法88附录M(资料性)水位改正基本方法附录M(资料性)水位改正基本方法水位改正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水位改正时,需要注意观测水位的准确性、改正计算的精确性以及不同基准面之间的转换等问题。此外,对于特殊的水位变化情况,如风暴潮、异常潮汐等,还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保水位改正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水位改正的基本方法根据规范,水位改正的基本方法包括简单改正法、比例改正法和潮汐调和分析法。这些方法的具体应用和选择取决于实际情况,如测区的潮汐性质、水位观测的频次和质量等因素。水位改正的概念和目的水位改正是指根据测深时水位与基准面的关系,将测得的水深数据归算到某一特定的基准面上。其目的在于消除因水位变化对水深测量造成的影响,确保水深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89附录N(资料性)验潮站经历簿和考证簿格式与填写内容包括验潮站名称、位置、观测起始和结束时间等。-潮位观测基本信息记录所使用的验潮仪器型号、规格及检定情况,确保数据准确性。-设备与仪器情况附录N(资料性)验潮站经历簿和考证簿格式与填写内容-观测过程记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