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学第四节第1课时 物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课件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科学_第1页
走近科学第四节第1课时 物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课件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科学_第2页
走近科学第四节第1课时 物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课件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科学_第3页
走近科学第四节第1课时 物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课件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科学_第4页
走近科学第四节第1课时 物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课件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科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近科学4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第1课时物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

科学以

自然界⁠为研究对象,自然界由各种

物质⁠组成。

2.

物质在不断

运动⁠和变化之中。有些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称为

物理⁠变化;而有些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称为

化学变化。⁠自然界物质运动物理化学3.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物质性质称为

物理⁠性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物质性质称为

化学⁠性质。

物理化学⁠1.

人类在利用地球上自然资源制得下列产品的过程中,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A.

石器B.

铁器C.

铝制品D.

陶瓷2.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

)A.

有新物质生成B.

发光、发热C.

有气体生成D.

有沉淀生成AA3.

科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列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C

)A.

自然界中原来不存在的物质B.

与变化前的物质状态不同的物质C.

变化前不存在的物质D.

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不同的物质4.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这句话是指氧气的(

A

)A.

物理性质B.

物理变化C.

化学性质D.

化学变化CA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A.

液氧(支持燃烧)

B.

金属铜(制电线)C.

活性炭(做防毒面具的吸附剂)

D.

不锈钢(做水壶)A6.

下列现象中不能帮助我们判断食物已经变质的是(

C

)A.

颜色改变B.

有异味C.

质量变少D.

发霉C7.

如表所示为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配

料氯化钠、碘酸钾含碘量20~40毫克/千克保质期18个月贮藏指南避热、避光,密封食用方法勿长时间炖炒(1)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加碘食盐通常的颜色和状态分别为

白色⁠、

固态⁠。这是它的

物理⁠(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

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加碘食盐在受热时

易⁠(填“易”或“不易”)变质,这是它的

化学⁠(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白色固态物理易化学⁠8.

(2022·资阳改编)下列日常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B

)A.

用体温计测量体温B.

用医用酒精对手消毒C.

用流动的水洗手D.

佩戴防护口罩B9.

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D

)A.

镁条易被折断B.

伍德合金的熔点约为69℃C.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D.

铝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D10.

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人若误食则会中毒。下列有关亚硝酸钠性质的归类,错误的是(

B

)A.

亚硝酸钠有咸味——物理性质B.

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物理性质C.

亚硝酸钠为白色固体——物理性质D.

亚硝酸钠有毒——化学性质B11.

(2022·株洲)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C

)A.

只有化学变化B.

只有物理变化C.

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D.

既没有化学变化,也没有物理变化C①

点燃蜡烛,先看到蜡烛熔化成蜡油,后燃烧,直到燃尽。②

将食盐放入水中,看到食盐固体越来越少,最终消失。③

将固体牛油放在锅中加热,牛油熔化成液体,不慎加热温度过高,就燃烧起来。④

铁块熔化成铁水,铁水铸造成机器零件。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12.

下列现象的描述中,先表现物理性质,后表现化学性质的是(

B

)B13.

(1)

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有可燃性,取一段镁带,点燃,如图①所示,则镁带燃烧发生的变化是

化学变化⁠(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理由是

产生了新物质⁠。

第13题(2)

图②中蜡烛熔化发生的变化是

物理变化⁠(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蜡烛燃烧发生的变化是

化学变化⁠(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由此说明化学变化

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物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一定(3)

图③中发生的变化是

物理变化⁠(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可见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

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4)

由此可以得出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不一定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第13题⁠14.

判断下列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1)

铁生锈:

化学变化⁠。

(2)

铁能生锈:

化学性质⁠。

(3)

金的颜色是黄色的:

物理性质⁠。

(4)

冰熔化成水:

物理变化⁠。

(5)

水在一定温度下能变成水蒸气:

物理性质⁠。(6)

镁带燃烧:

化学变化⁠。

(7)

镁带可以燃烧:

化学性质⁠。

(8)

农药有毒:

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化学性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