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史第四章_第1页
世界当代史第四章_第2页
世界当代史第四章_第3页
世界当代史第四章_第4页
世界当代史第四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战后世界的非殖民化进程一、总论(一)、非殖民化释义1、学界观点:一些学者认为非殖民化是指殖民宗主国在二战后甚至更早主动给予殖民地独立或自治地位的行为,或是殖民宗主国有计划运作的结果。二是认为非殖民化作为一种过程,既包括殖民地人民的独立斗争,也包括殖民宗主国的活动。三是认为非殖民化是一含义丰富的词汇,狭义是指殖民统治终结、殖民结构解散,殖民地国家政治地位改善,获得独立这一历史过程。广义而言则是从各方面摆脱殖民主义的遗产,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2、结论:非殖民化主要指殖民统治终结,殖民结构解散这一历史进程,它包括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在经济上摆脱对宗主国的依附关系,以及在历史、文化、心理上争取独立、平等地位的过程。(二)、战后世界非殖民化进程加快的原因1、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亚非拉民族民主革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一是大战增强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意识,促进了民族解放力量的成长。二是大战对殖民地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殖民地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主义政党的出现,为民族民主运动准备了重要物质条件。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2、战后初期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峙有利于民族独立运动获得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国际支持。3、联合国的非殖民化活动也是推动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战后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

1、1945年后,民族独立浪潮在亚洲兴起。2、50年代,民族独立浪潮从亚洲向北非延伸。3、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以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为中心,亚非拉地区基本完成“非殖民化”。4、70年代中期以后,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进入最后扫尾阶段,至90年代殖民主义体系瓦解。

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四)、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类型

1、以社会性质和面临的革命任务为标准,可划分为殖民地人民斗争和半殖民地人民斗争两种类型。2、按照斗争方式、革命道路的不同,可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坚持武装斗争道路或通过武装起义的方式赢得革命胜利和民族独立。二是通过非暴力的和平发展的道路取得独立。3、按照各国民族民主运动领导力量的性质进行划分,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二是由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三是爱国的王公贵族和部落酋长领导的独立运动。二、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与民族独立国家的诞生(一)、印巴分治1、战后初期印度人民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2、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立尼赫鲁与蒙巴顿夫人在一起

蒙巴顿夫妇与圣雄甘地交谈1947年,真纳(中)和蒙巴顿夫妇在一起

蒙巴顿方案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斯坦国家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国家,两国都获自治领地位。巴由东西两部分组成。原英属印度的其余部分组成印度联邦。各土邦有权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亦或两者都不加入,保持与英国原有关系,但不享有建立自治领的权利。方案核心是按宗教区别划分自治领。实质是分而治之。印度获得独立,举国上下欢腾

3、印巴分治原因第一,英国殖民主义者所奉行的分而治之政策对印度起了严重的分离作用,是印巴分治的主要原因。第二,历史上形成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对立是造成印巴分治的社会原因之一。三是党派纷争加剧了印穆宿怨,使分治不可避免。4、印巴分治影响印巴获得独立,摆脱了英国长达190年的殖民统治,为两国发展奠定了基础,鼓舞了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的士气,也大大加速了英帝国的衰落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恶劣后果:首先是教派冲突加剧。其次是经济被分割。最重要者是土邦归属问题,特别是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成为印巴两国长期纷争的重要问题,至今影响着南亚次大陆的稳定。(二)、越南人民反对法美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1946-1973)1、八月革命和越南独立2、法越之战一队越南人民军正通过一座竹制浮桥,这种浮桥在胡志明小道上非常典型。(1950)

越南人民军正在“解放区”集结,身上缠的是足够装数星期干粮的干粮袋。(1951)

韦国清陈庚奠边府战役奠边府战役中,越南人民军正在一条老(挝)越(南)边境围绕法军要塞的一战战壕里休整,

战斗间隙的法军士兵

照顾伤员的法军士兵

法国方面不断向奠边府投放空降兵以支援那里的守军

奠边府战役中被俘法军

被越盟军俘虏4个月后释放的奠边府法军指挥官ChristiandeCastries准将日内瓦会议

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会见法国总理兼外长孟戴斯-弗朗斯日内瓦会议期间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拜会周恩来3、抗美战争(1)、美国卷入越南战争(2)、肯尼迪的“特种战争”(1961-1964)(3)、约翰逊的“局部战争”(1965-1968)(4)、尼克松的“战争越南化”政策及越战结束威廉·威斯特摩兰吴庭艳以死抗议

摄于1963年10月5日

当时的南越首都西贡,为了抗议政府对佛教徒的镇压,一名年轻的僧人引火自焚。

北部湾(东京湾)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

《北部湾决议案》

“美国准备根据总统决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包括使用武力在内,帮助在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协定上签字的任何请求援助的地区和国家,捍卫他们的自由。”该决议案意味着美国“承担了不可逆转的义务”,从此,越南战争越来越成为美国直接承担的战争,战争逐渐“美国化”,它使美国行政当局获得战争升级的最大自由。美国总统约翰逊正在签署扩大越战的命令水中逃亡

摄于1965年9月8日

南越中部,自己的村庄被美军的空袭所毁,过江逃难的两位母亲和她们的孩子。

此照片曾获得普利策大奖和世界新闻图片展大奖。

俘获敌人

摄于1966年1月29日

美军在南越的扫荡中,两名美军第一骑兵师的士兵把处于半死状态的越共游击队员从隐蔽壕中拖出。此照片曾获得第十届世界新闻图片展第二名。

战地补给

摄于1967年1月7日

南越首都西贡的美军空军基地,刚有两架C-130军用运输机降落,物资都停放在跑道两边。脱离战场

摄于1967年5月22日

被友军击毁的运输机

摄于1967年8月3日

越南海防地区,因为着陆航线错误,美军运输机被己方防空炮火误击,3名乘员全部死亡。此照片曾获得第十届世界新闻图片展第二名。

雨中的美梦

摄于1967年6月17日

因受到越共游击队连日猛烈的攻击,美军士兵体力精神的损耗都非常大,越南常见的间歇雨中,一名士兵在沉睡。但他的后方有一名士兵在放哨,警惕游击队的偷袭。此照片曾获得

普利策大奖

不停歇的战火

摄于1968年2月3日

南越北部城市顺化,美海军陆战队同南越军队与越共游击队进行巷战。南越军队为了找出越共游击队的隐藏地,将普通市民赶出家门,让他们坐在路边和树下。

晚饭

摄于1968年2月13日

顺化市的巷战正在激烈进行中,一名美军海军陆战队士兵正在一家人的门前休息。从家里出来一名妇女将自己家的饭分给了这名士兵。

遭受攻击后的顺化城

北越女民兵正在河内郊外的训练基地学习埋设竹钉陷阱。数以千记的“青年志愿者”被派往胡志明小道和前线后就在也没回来。(1970)

陷落

摄于1975年4月1日

南越政府将要倒台时,大量市民为了逃往国外,冲进了美军基地。飞机已经满员了,美国政府职员在不停的殴打纷拥而上的市民,以阻止他们上机。这架飞机起飞后,南越政府投降,越南战争结束了。

4、讨论: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胜利的原因

首先是越南人民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坚定信念与坚持不懈的斗争。其次是中国人民、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及全世界爱好和平国家和人民的同情和支援。第三是是美国出于全球战略的考虑,无法倾全力入侵越南,加之美国国内反战力量强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战争力量。

三、中东地区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一)、阿以冲突的由来与四次中东战争1、阿以冲突的由来(1)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2)、英、美两国为自身利益插手巴勒斯坦问题为巴以冲突种下了祸根。《贝尔福宣言》英国政府支持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的最早的政策性文件。

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致函给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罗斯柴尔德,发表下列宣言:英国“赞成在巴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家园,并且愿为实现这一目标尽一切努力。”《贝》的发表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发展和犹太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埋下了犹太复国主义者和阿拉伯人之间纠纷和冲突的祸根。

戴维·本-古里安

联合国分治决议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第二届会议通过了关于将巴分治的决议:英国在1948年8月1日前结束在巴委任统治;在委任统治结束2个月内成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面积为1120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2.88%,犹国面积14942平方公里,占56.47%。耶路撒冷及其附近村镇(158平方公里)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分治决议直接导致了巴勒斯坦战争的爆发,为巴以冲突埋下祸根。

2、四次中东战争(1)、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1948-1949)起因:以色列建国经过:阿拉伯国家在战争中失败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各打各的算盘,无一致的作战目的,也未形成统一的战场指挥。以色列有美国的强大支援而阿拉伯国家却没有强大的外援力量也是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结果:以色列占领更多土地;阿拉伯国未能建立;难民问题;中东局势陷入长期紧张之中。英军撤离以色列1948年,以色列某地,英国士兵携带物资准备撤离以色列。以色列建国1948年5月14日,特拉维夫,以色列首任总理本·古里安宣读《以色列国独立宣言》。肖像上是现代犹太复国主义鼻祖西奥多.赫茨尔

果尔达·梅厄

阿拉伯首领阿卜杜拉(2)、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背景:以埃及纳塞尔为首的阿拉伯民族主义与新老殖民主义之间矛盾激化。经过: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上的英法军舰第二次中东战争中的英国士兵第二次中东战争后联合国维和部队正重新界定双方控制区纳塞尔埃及获胜原因:首先是在纳领导下,埃及人民与侵略者进行英勇战斗。其次是阿拉伯国家和世界人民的同情与支持。三是美国与苏联反对英法动武,对其施加压力。影响:意味着英法在中东的殖民统治作为一个时代已经基本结束。美苏乘虚而入,开始对中东的争夺。危机加深了英法与美的矛盾,加速了西欧一体化进程。(3)、第三次中东战争(六.五战争1967)背景:阿以矛盾和美苏在中东激烈争夺经过:结果:以占领65000多平方公里土地,使近50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沦为难民。艾森豪威尔主义

1957年1月5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致国会的中东政策特别咨文中提出了对中东的扩张计划,称“艾森豪威尔主义”主要内容:由国会授权总统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可借口共产主义威胁在中东使用美国的武装部队,并授权总统对中东国家给予经济援助。其目的是“填补势力真空”,趁英法败退之际,占领中东,取代英法。以后,这个中东政策纲领也被用于中东以外地区。

阿斯旺水坝

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军队溃败(4)、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1973)背景:经过:影响:

十月战争突破了两个超级大国维持不战不和的局面,对以后中东战争结局、国际关系和阿以冲突产生直接影响。

十月战争后,美国调整其战略,从单纯偏袒以和敌视阿,改为在支持以同时谋求改善同阿国的关系;萨完成战略转变,终止联苏抗美反以战略,走上联美抗苏和以道路。美埃关系、埃以关系出现转机,埃苏关系则进一步冷却。埃以媾和使埃及收复失地,为民族复兴、经济发展创造有利和平环境。虽然暂时加深了阿国之间的矛盾,使他们分化改组,但却打破了阿以之间长期军事对抗局面,开创了通过谈判解决争端的先例,使阿以冲突向和平解决方向迈出一大步。萨达特总统在战争爆发前视察阵地取得初步胜利的埃及士兵举着总统萨达特照片欢呼雀跃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军挺进戈兰高地

1978年9月17日埃及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协议》

(二)、伊朗“伊斯兰革命”1、白色革命(1)、白色革命的背景国内王权与教权矛盾尖锐,政治空气紧张国际上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中东地区正发生深刻的社会变革。美国为确保其冷战前沿阵地的稳定,要求其第三世界的盟友包括伊朗进行必要的社会改革。(2)、内容:以土地改革为中心,并涉及到文教、卫生、司法和社会习俗等多方面。其目的是实现伊朗的现代化。土地改革:核心是限制地主拥有土地的数量,给予农民一定土地;工业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兴建大批工厂。教育——借鉴西方民主,以世俗教育取代宗教教育,实行8年制义务教育,妇女解放——给与妇女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限制一夫多妻制;取消丈夫任意离婚的权力。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立农村医疗队,扫盲队,农村开发队,农村民众司法所等。

(2)、白色革命失败的原因首先,改革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伊朗在政治上却变得更加专制与腐败,社会分化日益加剧,贫富悬殊日趋严重,招致了人民的不满。其次,改革进一步加剧了早已存在的教权与王权的矛盾,引起宗教界上层僧侣阶层的反抗,使其成为这次革命的领导者。第三,改革不顾本国国情,完全照搬西方模式,其亲西方倾向与宗教情绪极深并具有强烈反西方情绪的人民发生冲突,招致人民的反抗。2、霍梅尼和伊斯兰革命(1)、宗教领袖霍梅尼及其思想反对世俗政权,反对君主制。主张应排除东西方发展模式以及君主政体,建立一套伊斯兰秩序,把伊朗建立成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

“不要西方,也不要东方,只要伊斯兰。”“伊朗的贫富悬殊,贪污腐败,社会不公与道德失序,都是受西化毒害的结果;唯有回归真正的伊斯兰教教义,才能建成一个更美好,更高尚,更和谐的伟大社会。”——霍梅尼(2)、伊斯兰革命(3)革命的启示与影响(课堂讨论)启示:现代化道路应建立在国情基础之上,而且在现代化过程中,要妥善解决一系列伴随而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问题,否则就会阻碍现代化进程。影响:打断了伊朗世俗化、西方化的进程,终结了亲西方的政教分离的世俗化政权,使伊朗脱离了西方国际主流社会轨道,走上一条既不偏向西方,也不偏向东方,独立和不结盟的道路。使得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思潮进一步膨胀,形成一支巨大的思想和政治力量,在新的国际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四、拉美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一)、古巴革命1、1959年革命前的社会状况(1)、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位。(2)、依附性经济畸形发展和停滞不前。(3)、卖国独裁政权的腐败和残酷统治。2、古巴人民革命的胜利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古巴革命胜利3、社会主义革命古巴人民革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原因:首先是美国对古巴革命的敌视态度。其次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古巴的影响和支援。其三是革命主要力量本身在思想上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并逐渐接受了这一思想。4、切.格瓦拉与格瓦拉主义猪湾事件切

·

格瓦拉1960年11月,毛泽东会见格瓦拉“切,你好年轻啊。我现在大概可以断定,你是全世界最年轻的银行行长了。”格瓦拉主义

又称“游击中心主义”或“游击中心论”。是切·格瓦拉在总结古巴革命经验基础上于60年代初提出的关于当代拉美民族民主革命的范围、性质和道路的一种理论主张。革命并不需要所有的条件都成熟,不需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武装小组是革命的政治先锋队,由城市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建立流动的游击中心,进行游击战,用出奇制胜的战术,就能迅速取得革命的胜利;革命应该在拉美整个大陆同时进行,单独一国革命很难取胜或不可能取胜;拉美革命的性质应当是社会主义的。

格瓦拉语录革命并不会瓜熟蒂落,你必须亲自采摘果实。我怎能在别人的苦难面前转过脸去。古巴是拉美和世界革命的先锋,是先锋就意味着牺牲。我相信武装斗争是各国人民争取斗争的唯一途径,我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一念。……假如他不能面对死亡,那么,他永远只不过是个政客没有悲天悯人的态度,社会主义便无法存续。评价格瓦拉

“我们时代的完人。”——萨特。1960年2月,萨特访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