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1页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2页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3页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4页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冷与热

本单元引导学生研究常见的冷与热现象,设计了《知冷知热》、《热胀冷缩》、《热的传递》和《谁的

传热本领强》等四课。教材用科技史导入,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热水和冷水进

行感知和测量,在知道冷、热是物体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开展观察、实验、测量、制作、调查等活动,使

学生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会使用

温度计;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能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了解热

传递现象,知道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物体温度相等为止;了解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不同以

及常用的传热和隔热方法。

本单元委材设台了观察、实验、测量、制作、调查等系列探究活动,力图通过这些活动训练学生参与设

计实验、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能力,指导学生在经历这些活动中,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使学生

乐意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意识到人类为改善自己的生活在不断的发明创造。

本单元重点训练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及进行实验分析的能力。

单元页通过文字、图片展示冷、热的环境及对冷热的感受,让学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神奇,引发学生探究

的兴趣,同时也提供学生进行研究的方向:知冷知热,从感知、测量温度开始。

本单元教学时间可安排7~8课时。

第1课:知冷知热

本课书是本单元的基础课,试图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由感性的了解冷热到定量的测量物体的温度,

准确地判断冷热环境,为接下来学生认识在冷、热环境中物体的不同变化、热能传递规律奠定了基础。

本课围绕着冷和热,按照感觉体验、实验测量的顺序,设计了感知物体的冷热和测量物体的冷热两个活

动。整个教学活动的安排体现了人类对感知冷热方法的认识过程:科技史向学生讲述了古代制作豆豉中判断

冷热的事实及用感官判断温度的方法,感知冷热活动则让学生体验用感官判断冷热的不够准确,发展到需要

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并通过测量温度的活动指导学生学习使用温度计。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在不断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测量温度是本课书的重点。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经历用感觉器官感知冷热将不太准确的过程。

初步学会规范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

科学知识

1、认识常见的温度计。

2、了解人类观察、感知冷热的科学史实。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烧杯、红水温度计

演示材料演示温度计、体温计、水银温度计(其他各种温度计)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建议用1~2课时。

教学导入:

用科技史导入,通过讲述让学生了解古人制作豆豉时需要用感觉器官判断豆子发酵的温度是否适宜;也

可以先让学生交流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判断物体的冷热及判断的方法,教师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既是

课堂的引入,也是对学生关于冷热已有经验的摸底。

活动1感觉冷热

活动目标:

1、了解运用感觉器官判断物体的冷热不够准确。

2、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活动建议:

1、这是一个学生体验活动,在操作上没有很多难度,准备好合适的材料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按程

序进行操作是学生学生获得应有体验的保障。

实验之前,教师要调试好温差适度的三种水。做到既要保证学生实验的安全,又要能够达到实验的效

果。热水、冷水、温水三者之间的温差以10——15度比较合适。

教材己经提供了正确的操作程序,教师要指导学生按要求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按教材提供的方法进行,即由两个同学协作完成这一体验活动,让他们各用一

只手分别放入冷水与热水中,一段时间后再把各自的手分别从冷水与热水中抽出来同时放入温水中进行体

验。这个活动还可以由一个学生完成,即把左、右手分别放入冷水与热水中,一段时间后,再同时放入温水

中感知。两种不同的方法都让学生体验,第一种方法则可以通过对比两人的不同感受来交流对同一温水的判

断的不一样,而第二种方法则由同一个人完成,就个人而言,能够比较清晰的体会到对温水判断的不一致。

老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也可以选择先让两个同学做完后,接着每个人独立尝试。

2、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通过描述可以整理学生的思路,回味体验的过程,同时横向对比对冷与热作

出的判断的是否一样。

同时通过描述活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认识到虽然我们平时用这种感觉的方法也能够感知物体的冷

热,但有时会出现不准确的情况。进一步提出研究的问题:怎样更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需要引入

温度和温度计。

活动2测量温度

活动目标:

1、能够对温度计表示的温度进行正确的认、读、写。

2、能够运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活动建议:

本活动由三部分组成,三部分同时构成了学生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指导学生做好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前期准备工作。

1、认识温标。指出我们采用的温标是摄氏温标。可以适当向学生介绍摄氏温标的由来及其他的

温标,这部分内容在课程资源中有所提及。

2、学习读、写温度计表示的温度。教师可以利用演示温度计介绍温度计的结构和温度计上表示

的温度的读、写方法。

3、完成第3页下图中的练习。

第二层:学生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1、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应根据自己学生的操作能力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通过教师的示范

操作,提出测量的一般步骤和测量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再由学生模仿使用温度计测量;也可以通过学生自

己阅读第4页教材右上角操作的要点,让学生尝试测量水的温度,再通过评价指导,规范学生的操作方法。

2、通过对四杯水的测量练习使用温度计。

第三层:认识常见不同的温度计。

这是本课书的拓展活动,不要求学习识记种温度计的名称,教师应尽量找到各种常见温度计的实物进

行教学。

第2课热胀冷缩

学生对一个事物的好奇不仅仅表现在如何使用它,还表现在可能会对它为什么会这样,还会怎么样等一

类的问题产生求知欲。

对温度计的研究亦是如此。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学习已经学习了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但对这一

量具是依据什么原理进行工作的却并不清楚,这便可以成为引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基础。同时其他的液体是否

也具有类似的性质呢?推而广之到其他形态的物体呢?这些都成了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课文以指导学生观察气体、液体两种不同温度计为引入,提出研究的问题,围绕物体的热胀冷缩设计了

3个活动,通过实验的方法分别研究液体、气体和固体受冷受热后体积会发生变化。并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归纳概括,从中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关系。

本课的重点:指导学生研究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本课的难点: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研究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够在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证实液体、气体和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能够概括同类现象的共同特征,总结出物体的一般性质。

3.能对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热胀冷缩的知识。

2.能够认真的操作实验材料,注意安全。

3.认识到物体的热胀冷缩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既有利的地方,也有不利之处。

科学知识

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温度计工作的原理。

2.了解热胀冷缩是物质的基本性质。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制作液体热胀冷实验的材料(红水、带塞的玻璃小瓶、透明的细玻璃管或塑料管)、冷水、煤油、酒

精、水槽、热水。

气体热胀冷缩实验材料(烧瓶、气球、带导管的单孔胶塞)。

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金属球、金属环)、酒精灯、火柴。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建议用2课时。第1课时完成第1和第2个活动。第2课时完成对固体热胀冷缩性质的研究及交流

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导入:

通过科技史提出研究的问题。

学生已经了解温度计,并在上一节课中学习了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引导学生关注温度计是依据

什么原理制作的是学生的兴趣所在。

教材中列举的两种温度计既代表了温度计的发展历史,同时又引出了两个不同的研究问题:两种不同的

温度计各是利用了液体、气体的什么性质制成的?

活动1自制“液体温度计”

活动目标:

1.能够模仿雷伊制作“温度计”来进行研究。

2.能够记录实验中的发现并有顺序的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3.能够根据不同液体在实验中表现出的相同现象概括总结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活动建议:

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依照教材提供的思路展开。

1、制作实验装置。这一活动环节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制作实验装置的步骤,组织交流、评议,完善

制作的方案。基本的操作步骤是:先往小瓶内装满红水,用塞子塞紧,通过塞子插入一根透明的细管,使管

子里的红水液柱上升到一个合适的高度(约高过瓶盖2厘米)。注意指导学生做到使管子与塞子、塞子与瓶

子之间尽可能保持密闭。

2、实验记录。实验前先让学生猜测透明细管里液柱可能发生什么变化。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管内的液

柱在冷、热不同的环境中的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

3、整理、交流。教师应该组织学生有顺序地整理实验记录,“液体温度计”在放入热水前、

中、后的现象分别是什么?放入冷水中呢?这种有序的整理将帮助学生有顺序的描述实验的现象。这是本学

期的训练重点。

4、在学生描述实验现象之后,应该引导学生找到发生这些现象的条件是什么?

5、选用其他的液体进行实验。组织学生分别选用煤油、酒精等多种液体进行实验。实验中要注

意安全、分工合作,并填写好教材上的记录表。

6、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鼓励学生在刚才实验红水的基础上,理清实验的程序,独立的完

成。

7、整理分析实验记录,得出结论。

要指导学生认识到:透明细管内的液柱的升降说明瓶内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变化,而不是液体的多少有变

化,因为瓶子是密封的,外面的液体进不去,里面的液体也出不来。而且以上的变化是在冷热不同的条件下

发生的,由此可以推想各种液体体积变化与冷热条件有关系,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收缩。即液体

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从以下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分析比较不同的“温度计”在实验中出现了哪些相

同的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实验条件是什么?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活动2空气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活动目标:

1.尝试自己设计实验解决问题。

2.知道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巩固训练有顺序的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活动建议:

在认识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一探究活动过程中,重点在于指导学生有条件的设计实验。

1、提出问题。这部分学习仍然是延续解决本课导入部分提出的问题,对于二种不同的温度计,通过第

一个活动的学习,知道了液体温度计是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那么气体温度计是根据什么原理

制成的呢?即提出本活动的研究问题一一空气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同时组织学生作出自己的猜想。

2、设计实验。这是学生第一次尝试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教材为了启发

学生的思路,提供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台阶。教材中出示了设计时应该思考的二个问题,它是设计空气是否

有热胀冷缩性质的实验必须考虑和设法解决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设计实验时,把空气装在什么容器里?可以用烧瓶、试管、玻璃瓶、软塑料瓶、气球等材

料。无论使用什么容器都得设法密封,可以用胶塞、胶布、瓶盖等密封。

第二问题是用什么方法能够看到空气的膨胀和收缩现象?这个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由于空气是看不

见的,只能借助容器或其他物体的变化来判断空气的体积是否变化。

通常有这样几种方法。

(1)通过容器的鼓、瘪来发现。空气总是充满容器的空间,当容器变瘪时,说明空气体积变小;当容

器变鼓时,说明空气体积变大。这种方法适用于气球等软质材料做实验。实验时把容器先弄瘪些,放在热水

中会变鼓,放在冷水中又会变瘪。

(2)通过其他能鼓、瘪的物体来观察。一般用气球,将它套在烧瓶的口上。把烧瓶放入热水中,气球

会变鼓,说明瓶内的空气体积变大;把烧瓶放入冷水中,气球又会变瘪,说明里面的空气体积变小了。

(3)通过连在容器上的导气管冒出的气泡来观察。在烧瓶口塞一胶塞,胶塞中间插一根弯曲的导气

管,将导气管的一头插到水中,当瓶内的空气受热时,在导气管的一头会冒出泡泡,当瓶内的空气受冷时,

水会沿着导气管插入水中的一头上升一小截。

(4)通过连在容器上的玻璃管中的液柱的移动来观察。在烧瓶口塞一胶塞,胶塞中间插一根弯曲的玻

璃管,在玻璃内滴一滴红色的水(这滴水既起到密封的作用,又是观察的标志)。当瓶内的空气受热时,水

滴往外移动,当瓶内的空气受冷时,水滴往内移动。

学习设计实验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教学时应启发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集思广益,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使这

些方法逐渐完善。

至于受热、受冷的方法可以沿用前一个实验的方法,把实验装置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

3、整理、分析,得出结论。在学生有了前一个实验活动中有顺序地描述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组织学生

描述实验现象。应该让学生自觉的感受到有顺序描述的重要性及进行有顺描述的方法。

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乐趣,这一乐趣除了体现在学生能够成功的操作自己的实验外,

还在于对液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一结论,应该通过学生比较分析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与自己的猜想

而获得。所以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实验现象与原来的猜想联系起来。

活动3研究铁轨间为什么留缝隙

活动目标:

1.用实验探究固体受温度变化的规律。

2.知道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初步掌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活动建议:

1、本活动研究问题的提出可以从这些途径获得:通过阅读教材中科技史部分得出研究的问题,也可以

由学生在研究了液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类推出固体是否也有相似的性质。在获得问题之后,教

师仍然要组织学生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

2、酒精灯的使用是本课内容的一个重点。这是学生初次使用酒精灯,要求教会学生正确规范的操作。

老师可以从如何点燃、熄灭酒清灯、怎样使用酒精灯加热等方法向学生讲解、演示,并组织学生练习。同时

教材还列举了使用酒精灯的错误的操作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使用酒精灯的操作规程。通过教师示范、学

生模仿到能够独立使用酒精灯进行加热实验。

教材中已经为实验探究提供了清晰的程序和操作方法。实验中对金属球的加热要用到酒精灯,一定要提

醒学生注意按教材提供的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安全。

3、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通过归纳得出固体有

热胀冷缩的性质。同时通过回顾本课文的三个研究活动,进一步总结归纳出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

的性质。

4、指导学生运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观念和能力。这部分

内容教师可以提前收集图片、文字资料,能够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演示更好。

第3课热的传递

物体都有一定的温度,在自然状态下,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直到它们之间的温

度相等为止。物体的热能既可以在物体自身冷热不同的部位间传递,也可以在不同的物体之间传递。

本课书继学生认识热胀冷缩是物体的基本性质之后,进一步认识冷热现象。

课文从日常生活的实例出发,引出“热是怎样传递的”这一研究问题,并通过二个活动来研究热传递的

规律。

活动1"物体怎样传热”研究热在同一物体的内部传递,由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活动2

“测量变化的水温”研究热在不同的物体之间的传递,并将逐渐达到温度平衡。拓展活动则引导学生进一步

研究、分析其他形式的热传递现象,促使学生对热传递的认识更广且走向深入。活动的设计由训练学生定性

的观察到用温度计定量观察,逐步认识热在同一种物体之间到不同的物体之间的热传递规律,再拓展到认识

更多的热传递方式。在内容的安排上体现了由易到难的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对热在物体中怎样传递进行预测和猜想。

2.能及时准确的记录自己的实验现象。

3.能够通过把实验现象与假设相比较,发现热传递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与同学交流热传递的知识。

2.能够认真的操作实验材料,注意实验安全。

科学知识

1.能够了解发生在物体内部和物体之间的热传递的特征(热沿着物体传递,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

低的地方传递)。

2.初步了解其他的热传递形式。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固体热传导实验装置(可以用粗铜丝弯成教材中11页活动1插图所示的形状)、凡士林、大烧杯

(500ML)、小烧杯(250ML)、温度计、铁架台、酒精灯、火柴、有关热传递的图片。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建议1课时。

教学导入:

教师出示图片或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现象,提出研究的问题一一热是怎样传递的?让学生通过想象,猜测

热的传递过程。

活动1物体怎样传热

活动目标:

1.能对实验作出自己的预测。

2.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发挥想象,描述热的传递过程。

3.熟练的掌握酒精灯的使用。

活动建议:

1、教师在指导学生组装实验装置时应该注意:用凡士林将火柴均匀地粘在铜丝上,火柴之间间隔不宜

太长(以3厘米左右比较合适),火柴的粗细、长短也要相同,否则火柴可能不会依次落下。教师可以适当

向学生介绍凡士林的一些特性。

2、在组织学生猜想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在铜丝的一头加热会发生什么想象?火柴的掉落顺序

将会怎样?

;热在物体中的传递是看不到的,教材中设计的实验借助火柴棒的掉落让学生“看”到热在固体物中

的传递过程。在指导学生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时,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想像热的传递过程。

注意:铜丝加热后不能用手接触,以免烫伤。

4、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组织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的实验现象,并对看到的实验现象与自己的猜测的结

果进行对比。得出热传递的规律:热沿物体内部传递,从温度高的部分向温度低的部分传递。

教师在组织学生总结热传递规律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铜丝的两头发

生了什么变化?热传递发生在什么地方?

活动2测量变化的水温

活动目标:

1.知道热能够在物体之间传递。

2.认识热会从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向温度较低的物体,直至两物体的温度相同。

活动建议:

1、本活动引导学生研究热在温度不同的水之间是怎样传递的,使学生认识热会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向温度

较低的物体,直至两物体的温度相同。所以本活动可以说是前一个活动的延续,与前一个活动一起引导

学生完成一个整体的认识:热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向温度较低处。

2、研究所用的实验装置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也可以依据教材的示意图自行装配好实验装置。把温度

计固定在铁架台上。

3、测量水温时要指导学生做到:测量最初的热水与冷水的温度。引导学生预测两杯水的温度各会发生什么

变化?这种变化会持续到什么程度?分时间段分别记录两杯水的温度变化。

读取温度计上表示的温度是这个活动中的一个难点:这时的温度计内的液柱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不

能够等到温度计的液柱停止后再进行读数,而需要通过确定时间段后,记录下在每一个时刻温度计的读数。

4、分析、整理资料。

测量完成之后,可以分小组交流冷水与热水水温的变化情况。

思考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这时的热传递发生在哪些物体之间?

5、认识更多的热传递形式。

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准备相关的图片,展示发生在水和空气中的热传递例子。交流发生在这些物体内的热

传递方式。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一个热传递知识方面的专题

交流活动。

第4课谁的传热本领强

本课是《冷与热》单元的最后一课,它是学生在学习了热传递的基础上的提升,同时又是对热学知识的

综合运用。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随着学生对

热传递思考的深入,学生将遇到下面许多的问题:是不是热能沿着任何物体进行传递呢,热在不同的物体之

间传递速度是相同的吗,如果不一样,那什么样的物体传热快,什么样的物体传热慢呢,传热快和传热慢的

物体分别应用于哪些地方呢?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学习热传递一课后在认识方面的更深层次的需求,

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的研究,课文首先从生活中常见厨房器具的不同部分使用不同材料制作入手,指导学生

用实验验证不同的材料传热本领不相同,认识到热不仅可以沿着物体传递,而且不同的材料传热快慢存在着

差异。然后通过“自制保温盒”设计、制作、观察的活动,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热学知识。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指导学生认识物体传递热的能力不同,能够区分常见的传热快的物体和传热慢的物体。

2.指导经历学生设计活动方案,并按照方案制作一只保温盒的过程。

3.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制造某些物品时需要根据传热快慢选择材料的原因。

情咸木庶与价值5®

心;’能与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设计方案,并协作完善方案。

2.能依据某个标准对自己和他人的制作进行评价。

1.能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按照传热能力的不同可以将材料分类。

1.知道根据不同的需要应该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厨房炊具的实物或图片、长短粗细相同的木棒、铁棒、玻璃棒、塑料棒、烧杯、自制保温盒的材料。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建议用1课时。

教学导入: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作出自己的猜想。教师出示厨房炊具的实物或图片,如锅铲、炒锅、水壶等,让

学生观察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造的,并说一说不同的部分为什么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提出“不同的材料

传热本领是相同的吗”这一研究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

活动1材料的传热本领

活动目标:

1.能对不同的材料传热快慢的问题进行预测。

2.经历感受不同的材料传热快慢不同的过程。

3.能够解释物体的不同部分为什么用不同的材料制作。

活动建议:

1.指导学生进行不同材料传热本领是否相同的对比实验。

这一实验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在实验前,要引导学生思考这一对比实验中的相同条件与不同条

件。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让学生尝试制定实验方案。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对方案进行交流、

评价,确定出科学、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再进行实验。

实验时,各种材料的粗细、长短要相同,要同时放到同一杯热水中,没入水中的位置也要尽可能相同,

各材料之间不要接触。

2组织学牛加率记录卖蛤期蒙

用弓分别去捏各3料的相同位置,。体验它们的温度变化。及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

3.交流实验中的发现。引导学生讲述:用手捏在不同材料的上有什么不同的感觉?是什么原因引起

的?师生总结出不同的材料传递热的快慢不相同。

活动2自制保温盒

活动目标:

1.能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活动。

2.能设计保温盒并进行制作和观察。

3.能够用热传递的知识解释保温和散热的措施。

活动建议:

1.设计保温盒。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可以在小组内开展讨论。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设计制作中的创新。

让学生自觉地思考设计的保温盒打算选择什么材料,准备将它制作成什么形状等。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从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及美观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完善设计

方案。

2.制作保温盒。

指导学生按自己的设计进行制作。

评选最好的保温盒。

教师组织学生制作评选的标准,可以从保温的效果、外观等方面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如组织学生对自己制作的保温盒进的保温效果进行评价。

让学生在自己的保温盒中装入同样多相同温度的水,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比一比,相同的

时间段以后,哪一组保温盒中水的温度最高,哪一组保温盒中的水温度最低。

3.交流拓展。

教师介绍我国古代的盛酒的容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热传递的知识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

组织学生交流生活中加快或减缓热的传递的方法。

第二单元变化的天气

现在的小学生也有“出门看天气”的习惯,他们从生活中已获得了很多零散的有关天气现象的知识。将

小学生的这些零散知识理顺并串接起来,使他们的认识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产生一个新的飞跃,这是

本单元的立足点。

知道天气能够用一些可测的量来描述并能自己动手制作观测仪器来观测某些描述天气的量,是小学生乐

不可支的事,也是小学生力所能及的事,既符合其心理特点也符合其年龄特点。为此,本单元以“总一一分

——总”的结构来架设教材,按“了解、描述天气现象一一观测天气现象一一预报天气现象”的顺序来组织

教材,设计了“多姿多彩的天气”、“测量气温”、“观测风”、“雨下得有多大"和''怎样预报天气”等

5课。通过“欣赏天气现象”、“观测气温”、“观测风”、“观测雨”、“收集天气谚语”等一系列活

动,使学生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培养、训练学生进行简单制作的能力;会用温度计、自

制简易风向仪、雨量器等对相应的量进行观测,并搜集有关数据,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处理,得出某

些结论。通过对天气现象和天气预报过程的了解,感觉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神韵、体验天气对人类工作、生活

的影响。在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体验合作的乐趣。

单元页画面结合教材内容呈现了小学生自己观测天气的活动和气象观测台,体现了学习科学须经历科学

过程的教学的理念。单元页上引用了竺可桢的话,意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史与爱国主义的教育。

本单元教学时间可安排5~6课时。

第1课多姿多彩的天气

本课是单元的总起,课文用一段科技史做为引入并设计了“欣赏天气现象”、“我们与天气”等两个活

动。试图通过观察常见天气现象的插图,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天气现象进行

描述,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几种天气现象,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同时培养、训练学生用语

言概括、表述典型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设计“我们与天气”的游戏,在设计与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再次体

验与人合作的成功与喜悦,并使学生初步感知天气对人类工作、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会描述不同天气现象的特点。

2.能用游戏等方式来表现天气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看各种天气现象的图像资料,领略天气变化的美丽与神奇。

2.阅读有关科技史,知道我国古代就有了天气现象的各种记录。

科学知识

1.知道各种不同的天气现象

2.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

3.知道到天气对人类工作、生活的影响。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各种天气现象的图像资料;有关天气现象的诗歌、成语(配图);各种天气现象的卡片与之相适应的人

们生活、生产活动的卡片。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建议用1课时。

教学导入:

用科技史导入,使学生知道我国古代就有了有关天气现象的记录。再用“我们知道有哪些天气现象?”

的问题激发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在此基础下展开下段的教学。

活动1欣赏天气现象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天气现象的图像资料,知道各种天气现象。

2.描述各种天气现象的特点,初步知道描述天气的量有哪些。

3.收集有关天气现象的诗歌与成语,感受天气现象的美。

活动建议:

1.本活动的开展,学生不是从零知识起步,他们的已有天气现象的知识是本活动开展的基础。在教学

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其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天气现象、描述各种天气现象的特点。在活动过程中,教

师要适时的给予点拨,使其将已有的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将模糊的认识梳理清楚,形成系统认识。

2.本活动由二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认识各种天气现象并描述其特点;后一部分是收集有关天气现象

的诗歌与成语。在前一部分的教学中,要充分地发挥教材的教育功能,利用好教材上的插图。有条件的学校

可以用这些插图制成课件,加配上风雨等各种天气现象的环境声音,营造现场气氛,以强化学生的感知。后

一部分既是前一部分的继续又是一种跨学科的美育活动。教师要收集有关的诗歌、成语,更重要的是要调动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也可以在本课后组织学生收集,还可以让他们将收集来的资

料编成小报进行传阅与展示。

3.充足的资料是活动能顺利、有效开展的必要保证。在欣赏天气的活动中,除了图片的平面观察外,

更有效的教学手段是观察各种天气现象的视频资料。

活动2我们与天气

活动目标:

1.学习设计用游戏来表现天气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关系。

2.知道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活动建议:

1.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也是他们擅长表现的方式,让他们自己设计游戏其兴致会高潮迭起,

此时有效地教学组织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保证。

2.教材提供了两种游戏方式,除了做范例外,它还传达了另外的信息:游戏是需要道具的。所以教师

要给学生准备适当的游戏道具或制作简单道具的材料。

第2课测量气温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们知道了“气温”是描述天气的一个重要的“量”,本课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

“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并测量气温,为此设置了一个“测气温”的活动。活动从引导学生猜想一天里校园

里不同地点的气温高低入手,再用“我们的猜想正确吗?”的挑逗性句子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与兴趣,进而

引导学生选择校园里的不同地点,在一天的时间里定时测量那里的气温,以获取数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让

学生在测量气温的实践中学习测量气温的方法,学习数据的记录与处理,并能从数据的分析中认识一天里气

温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定时观察、测量并记录校园里不同地点一天的气温变化。

2.学习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分析数据得出某些结论,交流有关发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观测气温的活动中,体验团结合作获得成功的愉悦。

科学知识

1.知道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

2.学习测量气温的方法。

3.知道一天里气温变化的规律。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红水温度计、气温记录表、百叶箱等。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建议用2课时。

教学导入:

本课开门见山地给出了气温的定义,教学也就单刀直入地展开:引导学生猜一猜校园不同地点的气温。

活动测气温

活动建议:

1.本课由“测气温”这一个活动构成,活动按“猜想一一观测一一结论”的探究过程展开。

2.本课宜分为2课时完成。第1课时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气温的观测、记录,第2课时的主要任务是进

行数据的处理:绘曲线图、分析曲线图。

3.本课的小组室外分散活动形式与持续一天的观测活动时间形成了组织教学的难点。要完成这种超常

规的教学,有效的教学组织是活动能有效进行的必要保证。每一个活动小组要有合理的人员分工、观测地点

要有有序的安排、教师要注意巡视与指导;为了使活动能持续进行,观测与记录气温的时间点应该结合课间

休息的时间安排。

4.百叶箱是观测气温的专用设备,没有实物供学生观察的学校应该让学生观察百叶箱的图像。

5.本课绘制的曲线图还是一种“具像”图的组合,但它亦具备了曲线图的某些要素:纵轴、横轴;

(教学中不需要学生知道这些名词)也是从二维表格获取数据来绘制的。它是向规范的曲线图过渡的一种形

式。

6.每一个小组只观测了校园里的一个地点的气温,在完成了绘曲线图、分析曲线图并得到一天里气温

变化的规律后,交流尤显重要。因为通过交流可以使学生找到气温变化的普遍规律。

7.课文后的科技史亦是教学的一个内容。教师(或组织学生)要收集更多的有关资料强化这方面的教

学。

第3课观测风

在生活中,学生对风有很多的体验与了解,“风向”、“风力”等词也经常在天气预报的节目中听到

过,因此他们知道(或意识到)风是描述天气的一个“词”(量)。在此基础上,设置了“观测风”这一

课,引导学生用简易的方法来观测风向与风力。课文由“观测风”与“自制简易风向标”等二个活动构成,

有“用简易的方法观测风向与风力”、“了解观测风向和风力的科学仪器”、“自制简易风向标”、“风力

的危害与利用”等四部分内容及相关的科技史。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会用简易风向标和其他的简易方法来观测风向。

2.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风力的大小。

3.会制作简易的风向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辩证地看待自然现象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与好处。

科学知识

1.知道风有方向与大小的不同。

2.知道气象站用风向标与风速计来观测风。

3.知道风力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与灾难。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自制简易风向标的材料、风向标、风速计的实物或图像资料。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建议用1课时。

活动1观测风

活动目标:

1.知道风有方向与大小的不同。

2.能依据旗帜、丝巾等飘扬的方向来判断当时的风向。

3.会依据风级图来目测风力的大小。

活动建议:

1.在日常生活中,大多学生都有根据旗帜、丝巾等飘扬的方向来判断风向的经验。在教学中,可以先

引导学生说一说平日里判断风向的方法,再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来判断风向。

2.判断风向前,首先应该让学生知道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八个方向。

3.教材没有定义风向,也就是说不要学生去死背定义,但在活动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知道风向是指风

吹过来的方向。可以这样来引导:“丝巾飘向什么方向?”、“说明风是从什么方向吹过来的?"、“说一

说此时的风向?”。最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出:风向与丝巾飘扬的方向相反。

4.教材用风级图来指导学生用目测的方法来判断风力的大小。在教学中,将图译成歌,朗朗上口能帮

助学生记忆。

5.根据飘扬物判断风向、目测风力都是经验的方法,认识风向标、风速计是指导学生认识观测风的科

学方法。在教学中应该用实物或模型来指导学生的学习。

活动2自制简易风向标

活动目标:

1.能照图制作或自己设计制作出简易的风向标。

2.用自制的风向标测定风向,知道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此时的风向。

活动建议:

1.在前一个活动中,学生已经知道了风向标是测定风向的仪器,本活动是指导学生在了解风向标的基

本构造的基础上来自己制作一个简易的风向标。

在制作前,可以先让学生回顾一下风向标的构造,然后再来按图制作或设计制作。

2.制作完后,应该让学生展开交流,说一说自己制作的风向标的结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交流

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制的风向标进行评价。最后再用自制的风向标去观测风向。

3.小学生都知道风力可以利用,大风也会给人们造成灾害。在学习了风的观测后,让学生在一起说一

说有关风的事情,是一种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和再学习。

第4课雨下得有多大

本课由导入部分与“测量雨量”的活动构成。

平时人们常根据雨滴的大小而不是根据雨量来判断雨的大小的,学生也会有这样的认识。所以本课用

“怎样判断雨的大小呢?”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求欲,引导学生开始对雨的观测活动。

在“测量雨量”的活动中,试图通过制作简易的雨量筒并用它来测量雨量,结合阅读资料能判断雨的大

小,使学生知道雨的大小是根据雨量来判断的。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会用简易雨量筒来测量雨量。

2.会制作简易的雨量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观测雨量的活动中,逐步养成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的习惯。

科学知识

1.知道雨量筒的结构和用途。

2.知道雨的大小是根据雨量来判断的。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自制简易雨量筒的材料。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建议用广2课时。

教学导入

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本课用谜语导入教学,是为了营造一种轻松、快乐地气氛。在这样的有利

于学习的气氛中,再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判断雨的大小?

教材插图上呈现的是平时说的“小雨”、“大雨”和雨后测量积水深度的情景。用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经

验与知识,以帮助学生的讨论。

在教学中,可以从雨后积水的多少来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的判断雨的大小应该以雨量为依据,因势利导地

使学生进入测量雨量的学习。

活动测量雨量

活动目标:

1.知道雨量筒的构造,并能制作简易的雨量筒。

2.能用自制的雨量筒测量雨量,并结合雨量等级表判断雨的等级。

3.知道雨的大小是根据雨量来判断的。

活动建议:

1.雨量筒是测量雨量的仪器,应该有实物或模型让学生观察,使他们了解其构造、使用方法,以指导

学生的制作与测量。

2.自制的雨量筒实际是一个口

的器材,也可用常见的大可乐瓶制

的准确,测量前应将半球圆底注满

的平底容器(零刻度标在此处)。

第5课怎样预报天气

掌握了气温、风、雨等天气要

生最想干的事了,“怎样预报天气”一课应运而生。

本课由活动“收集天气谚语”、“气象台是怎样预报天气的”和拓展活动“建立小小气象站”构成。第

一个活动不只是一个收集资料的活动,更重要的应该是学生的一个学习天气预报方法的活动。对于儿童来

说,这种经验型的预报方法应用性更好、操作性更强。第二个活动是了解现代科学的天气预报过程,以拓展

学生的科学视野、激励学生学习科学的志向。第三个活动建议、鼓励学生用学习到的方法去进行天气预报的

实践,以培养和训练学生进行长期观测的科学素质。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依据天气谚语来预报天气。

2.会收集天气谚语等有关天气预报的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想知道人们是怎样预报天气的,有学习的兴趣。

2.知道科学探究需要众多的人合作、需要各部门协同作战才能完成。

科学知识

1.知道天气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行为。

2.知道天气谚语是人们长期观察天气现象的经验总结。

3.知道气象台预报天气的过程。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天气谚语与其他有关天气预报的资料。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建议用1课时。

活动1收集天气谚语

活动目标:

1.收集并学习天气谚语,会用天气谚语来预报天气。

2.知道天气谚语是我国人民长期观察天气现象的经验总结。

3.知道天气现象能影响动物的行为。

活动建议:

1.课前教师应收集天气谚语,也应指导学生收集天气谚语。

2.某些天气谚语具有地域的特点,在指导学生收集、学习和应用时要注意。

3.天气谚语里有一大类是根据动物的行为来描述天气变化的,这类谚语从另一角度来说,反映的是天

气变化对动物行为的影响。这是课程标准里的一个知识点,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地注意到这一点。

4.指导学生进行一次“看谁收集的天气谚语最多?记住的天气谚语最多?”的活动,能很有效的促使

学生学习和应用天气谚语。

活动2气象台是怎样预报天气的

活动目标:

1.知道天气预报要经过“气象探测”、“分析预测”和“气象服务”等过程。

2.知道天气预报需要各部门的合作、众多人的参与共同来完成的。

活动建议:

1.这虽然是一个阅读活动,但不能只是简单的阅读,应该是“读一一讲一一议”的过程。

读:阅读资料。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过程和大概面貌。

讲:由教师或学生讲解。讲解的过程应该是丰富和解释过于简单的图示化的教材。这是一个细化与深入

的过程。

议:大家来议一议通过阅读和讲解,对天气预报有什么认识,还有哪些问题。这是一个消化、反省、评

价的过程。

2.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学生对气象台做一次参观是一种更生动有效的教学形式。

活动3小小气象站

活动目标:

1.建立自己的天气现象观测小组,继续天气观测的活动。

2.培养、训练学生进行长期观测的科学素养。

活动建议:

1.有关天气知识的学习虽然结束,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致意犹未尽,建立一个“小小的气象站”是保持

和发展学生的这种探究欲的最好办法。教师就趁热打铁,帮助、指导学生成立这样的课外科学探究小组。

2.成立课外活动小组除了要有健全的制度外,最好能帮助学生聘请一位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士担当活动

的顾问,以指导活动的开展。

3.开展课外活动时,安全是第一的,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第三单元我们来养蚕

蚕的生长周期短,以它做为研究对象,较易达到课标所定的“经历饲养小动物的过程,描述动物生长的

大致过程”之目标;且蚕的幼虫形态可爱,饲养过程无危险,特别适合小学生的饲养;蚕是一种完全变态的

昆虫,了解它的生长过程,能够为认识昆虫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上述的原因特设计了本单元。

教材设计了《蚕宝宝出生了》、《蚕宝宝在长大》、《蚕宝宝大变样》、《昆虫》等四课。引导学生

饲养蚕,让学生亲历养蚕的全过程,了解蚕的生命周期;在饲养过程中,通过每日照顾蚕的饮食起居的琐碎

活动,培养儿童关爱动物生命的情感,使他们学会饲养小动物的技能;通过坚持观察、记录蚕一生的变化过

程的活动,培养和训练学生进行较长时期的观察和记录的能力。在养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蚕进行一些

小实验,一可丰富学生的养蚕经历,二能培养训练学生以动物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的能力。

饲养动物了解其生命周期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且大多活动只能在课外(家里)进行,这是一种特殊的教

学,宜采用课外饲养、记录与课堂汇报交流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同时要结合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将本单元的课

时分散,穿插于其他单元之间。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落实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课堂教学时间大约需要4-5课时。

1蚕宝宝出生了

《蚕宝宝出生了》由两个活动构成,首先引导学生先通过采访他人,查阅资料等途径了解养蚕的知识,

为养蚕做好准备。再引导学生从观察蚕卵开始,展开自己的养蚕历程。

本课是整个单元探究活动的起点更是重点。学生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训练怎样查找资料、怎样记观察记

录、尝试着探究影响蚕卵孵化快慢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养蚕的兴趣,因为在后续的活动中,小

组学习将是本课的主要学习形式。教学重点:训练学生如何写好观察日记。

本课的教学以主动接受式学习为主,“主动”体现在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探究的兴趣;“接受式”体现

在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养蚕计划和写观察日记,在具体指导中教师的教要占主导地位。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细致观察蚕卵和蚁蚕的外形特征,以及蚕卵孵化的过程,并用合适的方式做好记录。

2.能制订计划,做有计划的观察研究。

3.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什么样的环境比较适宜蚕卵孵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善思考与爱提问,能围绕养蚕的话题,提出一些科学问题。

2.关爱生命,善待蚕卵、蚁蚕。

科学知识

1.知道表卵孵化与气温等条件有密切关系。

2.观察蚕卵和蚁蚕的特征,以及从蚕卵到蚁蚕发生的变化。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意识到人类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生物资源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意识到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命

体和人类是有密切关系的。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蚕卵、以及用来孵化蚕卵的丝绵纸,小纸盒等

放大镜、气温计、记录纸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必须和其他单元穿插进行,因为蚕卵孵化绝不是一课40分钟所能完成的。具体可以分配在2-3课

中完成。

第一阶段:提出养蚕的话题,引导学生讨论准备怎样去养,制定一个养蚕计划,并布置他们课后去采访

一些有经验的人。如果时间有剩余,可以和磁铁单元教学进行相穿插。

第二阶段:利用一课时,交流采访或查阅资料获得的成果;分发蚕卵,并观察蚕卵的形状;引导学生设

计实验,研究怎样的环境更适宜蚕卵孵化;布置学生及时记录观察日记。

第三阶段:利用一课时,观察卵孵化的过程和蚁蚕,学习记录观察日记并交流。

教学导入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建议本课教学从人类养蚕的历史引入,并由此激发

学生亲自养蚕的兴趣。

活动1了解怎样养蚕

这个活动实质上是让学生掌握怎样养蚕这个实际操作的问题。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因为地域环境的不同而

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前概念应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

式进行教学:

1、组织学生走访有经验的蚕农,通过访谈学习养蚕的基本方法。

走出课堂,来到更加广阔的空间进行学习是学生们喜爱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如

何组织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是关键。根据各校情况可以分课上、课下两种走访形式,无论哪种形式都要在走

访前定计划、访谈提纲等内容。课下走访建议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通过网络、文献、VCD等多种传媒,查找资料。

由于传媒途径的多样化,学生查找到所需要的资料已不在困难,但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