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四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育种与进化第3讲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整合考点2“拨开迷雾”的进化理论教师用书_第1页
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四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育种与进化第3讲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整合考点2“拨开迷雾”的进化理论教师用书_第2页
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四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育种与进化第3讲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整合考点2“拨开迷雾”的进化理论教师用书_第3页
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四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育种与进化第3讲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整合考点2“拨开迷雾”的进化理论教师用书_第4页
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四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育种与进化第3讲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整合考点2“拨开迷雾”的进化理论教师用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整合考点2“拨开迷雾”的进化理论考点整合固考基1.理清生物进化脉络2.数字归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的“两、两、三、三、三”(1)自然选择的对象①干脆对象:是生物的变异性状(表现型)。②间接对象:是相关的基因型。③根本对象:是与变异性状相对应的基因,即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环境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因而可以变更种群的基因频率。(2)变异先于环境选择①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②变异在环境变更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能定向诱发基因突变。③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能定向变更种群基因频率,从而使种群发生定向进化。3.自交和自由交配时基因(型)频率变更不同(1)自交:种群个体自交时,子代中________增多,杂合子削减,基因型频率发生变更。自交过程________(填“变更”或“不变更”)基因频率。(2)自由交配:在无基因突变、各种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相同时,处于遗传平衡的种群自由交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上下代之间种群的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________(填“不变”或“变更”)。4.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区分与联系项目物种形成生物进化标记生殖隔离出现种群基因频率变更变更后的生物与原生物的关系新物种形成,出现生殖隔离,质变生物进化,基因频率变更,量变二者联系①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出现生殖隔离才形成新物种;②进化不愿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过程确定发生了进化类研真题明考向类型1全国卷真题体验寻趋势1.[2024·全国卷Ⅰ,29节选]回答下列问题:(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变更,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2地方卷真题体验寻共性2.[2024·北京卷]抗虫作物对害虫的生存产生压力,会使害虫种群抗性基因频率快速提高,导致作物的抗虫效果渐渐减弱。为使转基因抗虫棉保持抗虫效果,农业生产上会实行一系列措施。以下措施不能实现上述目标()A.在转基因抗虫棉种子中混入少量常规种子B.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并施用杀虫剂C.转基因抗虫棉与小面积的常规棉间隔种植D.转基因抗虫棉大田四周设置常规棉隔离带3.[2024·海南卷]某学者按选择结果将自然选择分为三种类型,即稳定选择、定向选择和分裂选择,如图。横坐标是按确定依次排布的种群个体表型特征,纵坐标是表型频率,阴影区是环境压力作用的区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三种类型的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更的影响是随机的B.稳定选择有利于表型频率高的个体C.定向选择的结果是使种群表型均值发生偏移D.分裂选择对表型频率高的个体不利,使其表型频率降低4.[2024·湖北卷]某二倍体动物种群有100个个体,其常染色体上某基因有A1、A2、A3三个等位基因。对这些个体的基因A1、A2、A3进行PCR扩增,凝胶电泳及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该种群中A3的基因频率是()A.52%B.27%C.26%D.2%5.[2024·湖北卷]现有甲、乙两种牵牛花,花冠的颜色由基因A、a限制。含A基因的牵牛花开紫花,不含A基因的牵牛花开白花。甲开白花,释放的挥发物质多,主要靠蛾类传粉;乙开紫花,释放的挥发物质少,主要靠蜂类传粉。若将A基因转入甲,其花颜色由白变紫,其他性状不变,但对蛾类的吸引下降,对蜂类的吸引增加。依据上述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牵牛花传粉昆虫的差异,对维持两物种生殖隔离具有重要作用B.在蛾类多而蜂类少的环境下,甲有选择优势,A基因突变加快C.将A基因引入甲植物种群后,甲植物种群的基因库未发生变更D.甲释放的挥发物是吸引蛾类传粉的确定性因素长句专练强素养1.概念辨析类(1)物种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共同进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策略对人类利用资源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缘由分析类(1)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长期运用农药会使水稻害虫抗药性增加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捕食是常见的生物现象,捕食者的存在能够提高群落的稳定性,也能增加物种的多样性,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甲、乙水草杂交,可产生三倍体的后代。甲、乙水草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物种。你推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存在一个种群,种群数量足够大,个体间可随机交配。在一对相对性状中,表现隐性性状的个体数与表现显性性状的个体数之比始终维持3∶1,不考虑突变、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等因素,种群维持该比例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当两种生物的DNA分子的单链具有互补的碱基序列时,互补的碱基序列就会结合在一起,形成杂合双链区;在没有互补碱基序列的部位,照旧是两条游离的单链(如下图)。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说明这两种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下图表示将某种植物分别移栽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经过多年的演化后最终形成了不同的五个物种。①可以帮助你确定D和C不是同一个物种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图示中B物种进化为D、E两个物种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C种群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的是________多样性。题组集训提考能题组预料一生物进化的相关推断1.[2024·河北衡水中学模拟]雄绿头鸭的羽毛有美羽和素羽之分,设定一对等位基因A、a限制雄鸭的羽毛性状,A确定美羽,a确定素羽。美羽雄鸭羽毛明丽易被天敌发觉,但有利于雌鸭的识别,避开与近似鸭种错交,使生殖失败;而素羽雄鸭则有利于躲避天敌,不利于雌鸭的识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经过足够长时间进化,近似鸭种多而天敌少的地区,A基因频率大于aB.经过足够长时间进化,近似鸭种少且天敌也少的地区,两种基因频率相当C.天敌和近似鸭是绿头鸭种群进化的选择压力,干脆作用的是个体的基因型D.绿头鸭与近似鸭种错交使生殖失败的缘由是不同物种存在生殖隔离2.[2024·湖南常德一中模拟]甲、乙、丙三岛之间相互隔绝,甲岛上某种昆虫的一部分个体被人为地迁移到乙岛和丙岛上。这种昆虫体色受A(黑色)、a(白色)、a1(灰色)限制,分别统计3年和20年后相关的基因频率或基因型频率,其中甲岛基因频率始终不变,乙、丙岛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20年间,乙、丙两岛昆虫都发生了进化B.丙岛这种昆虫全部个体的A、a、a1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C.三个岛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指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a1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a1基因频率上升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题组预料二区分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3.[2024·河北唐山一中模拟]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隔离和生物进化描述不正确的是()A.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使一个物种的两个种群产生生殖隔离,最终形成新物种B.地理隔离不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过程D.自然环境使进化的种群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变更对物种和进化标准的推断技巧(1)推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标准是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若存在生殖隔离,则确定是两个物种。(2)推断种群是否进化的标准是看其基因频率是否发生了变更,若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更,则种群没有发生进化。题组预料三生物进化的综合考查4.[2024·浙江统考三模]某地区生活的一种丽鱼包含两类群体:一类具有磨盘状齿形,专食蜗牛和贝壳类软体动物;另一类具有乳突状齿形,专食昆虫和其他软体动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丽鱼两类齿形性状由相应基因限制,该基因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两类齿形性状所对应的新基因的出现,丰富了该地区丽鱼种群的基因库C.磨盘状齿形和乳突状齿形这两种齿形差异有利于丽鱼对该地区环境的适应D.磨盘状齿形和乳突状齿形丽鱼之间未产生生殖隔离,仍能交配产生可育后代5.[2024·湖南衡阳校考三模]某地区的某种野兔原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其进化过程如图1所示。图2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位于X染色体上的某基因A的基因频率的变更状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1中①表示原种群分成的种群甲和种群乙,该过程为地理隔离;②为自然选择B.新物种形成必需经过地理隔离C.从图2中可以推断出T点时形成了新物种D.某时间点统计甲种群中XAXA个体占40%、XAXa个体占8%、XaXa个体占2%,XAY个体占40%、XaY个体占10%,则该种群a基因频率约为11%题组预料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长句应答类专训6.[2024·湖南长沙一中模拟]人类约从1万年前起先驯化农作物。昆虫的存在让农产品上免不了出现被啃咬的痕迹,顾客在选择水果时往往拒绝有瑕疵的水果,这就迫使果农不得不运用农药,用不了多久害虫便进化出抗药性,果农只能增加农药运用量,然后顾客和环保部门起先投诉农药残留问题。果农不得不改用新的杀虫剂,如此往复循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2)昆虫产生抗药性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世纪60年头以来,美国部分农夫转而种植转基因抗虫植物(含转Bt蛋白基因),但美国环保局规定农夫必需在田里种植面积超过20%的一般作物,这么做的目的是,从喷洒农药到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最终能否逃脱上述循环,请说明缘由:。(4)地球上最早独创农业的并不是人类,有一群蚂蚁早在5000万年前便起先种植真菌,它们将植物的叶片咬下后运回家里,咀嚼成糊状,然后将叶糊铺在窝中的一大片真菌上,当作肥料。切叶蚁和农夫一样,也必需和“害虫”斗争。有好几种真菌会寄生在它们栽培的真菌上,摧毁它们细心种植的“农作物”。得克萨斯州高校柯里发觉,蚂蚁会运用一种“杀菌剂”来阻挡寄生真菌繁殖。原来蚂蚁的身上覆盖着薄薄一层粉末状的细菌——链霉菌。这种细菌会制造一种化合物,不仅能够杀死寄生真菌,还能刺激菜园内的真菌生长。第一批蚂蚁农夫早在5000万年前就起先运用它了。这么许久的时间,寄生真菌尽然从未进化出抗性,人类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十年内就无意间培育出了具抗性的害虫呢?请分析其缘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合考点2考点整合固考基1.①种群②地理③种群基因频率④物种2.①基因频率②生殖隔离③基因沟通④突变⑤基因重组⑥自然选择⑦隔离⑧地理隔离⑨生殖隔离⑩地理隔离⑪纯合子⑫杂合子⑬显性纯合子⑭显性⑮杂合子⑯足够大⑰自由⑱突变⑲不变3.(1)纯合子不变更(2)不变类研真题明考向1.解析:(1)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变更,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也是共同进化。(2)“收割理论”是指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开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确定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答案:(1)共同进化(2)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生存供应机会2.解析:在转基因抗虫棉种子中混入少量常规种子,非转基因作物的存在不会对害虫生存产生压力,A不符合题意;大面积种植转基因作物并运用杀虫剂会导致害虫大量死亡,抗性基因频率会越来越高,因为能生存的大多数都具有抗性基因,B符合题意;转基因抗虫棉与小面积的常规棉间隔种植也会削减转基因作物的数量,削减对害虫的杀伤力,C不符合题意;转基因抗虫棉大田四周设置常规棉隔离带会使一部分害虫体内的非抗性基因保留下来,不至于使抗性基因越来越高,D不符合题意。答案:B3.解析:三种类型的选择都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是固定的,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变更,A错误;依据图示信息,稳定选择淘汰了表型频率低的个体,有利于表型频率高的个体,B正确;依据图示信息,定向选择是在一个方向上变更了种群某些表现性特征的频率曲线,使个体偏离平均值,C正确;分裂选择淘汰了表型频率高的个体,使其频率下降,D正确。答案:A4.解析:分析电泳图,含A3基因的个体有2个A3A3,15个A1A3,35个A2A3,所以A3的基因频率是:(2×2+15+35)÷(100×2)×100%=27%,B正确。答案:B5.解析:甲、乙两种牵牛花传粉昆虫的差异,导致两物种之间不会交叉传粉,对维持两物种生殖隔离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甲主要靠蛾类传粉,在蛾类多而蜂类少的环境下,甲有选择优势,但并不会导致A基因突变加快,B错误;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内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将A基因引入甲植物种群(本身不含A基因)后,甲植物种群的基因库发生变更,C错误;若将A基因转入甲,其花颜色由白变紫,其他性状不变(释放的挥发物质没有变更),但对蛾类的吸引下降,对蜂类的吸引增加,推想花冠颜色为白色是吸引蛾类传粉的确定性因素,而不是释放的挥发物,D错误。答案:A长句专练强素养1.答案:(1)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2)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3)捕食者一般不会将全部的猎物都吃掉,捕食者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不应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而应合理有度地利用生物资源2.答案:(1)农药的长期选择会使水稻害虫抗药性的基因频率不断增大(2)群落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使它们的数量在确定的范围内波动,因此捕食者的存在能够提高群落的稳定性。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开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确定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3)不是甲、乙杂交的后代是三倍体,三倍体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所以不具有正常的生殖实力,因此不是同一物种(4)种群基因频率不变。隐性性状基因频率为eq\r(3)/2,通过随机交配形成的种群中隐性个体数∶显性个体数=3∶1(5)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DNA碱基序列的一样性越高,说明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DNA碱基序列发生的变更越小,因此亲缘关系越近(6)①D和C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或D和C之间存在生殖隔离)②地理隔离阻断了基因的沟通,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造成不同基因频率的变更,当基因频率变更积累到确定的程度,形成生殖隔离,从而形成物种D和E③基因(遗传)题组集训提考能1.解析:近似鸭种多而天敌少的地区,主要的种间关系是竞争,a确定素羽,不利于雌鸭的识别,因此a基因频率会降低,A基因频率会上升,A正确;近似鸭种少天敌也少的地区,在个体生存实力方面,A、a限制的性状没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基因频率比例相当,B正确;天敌和近似鸭是绿头鸭种群进化的选择压力,干脆作用的是个体的表现型,C错误;具有生殖隔离的物种不能交配,绿头鸭与近似鸭种错交使生殖失败的缘由是不同物种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答案:C2.解析:3年后乙岛A的基因频率=40%+1/2×40%=60%,a的基因频率=1-60%=40%,丙岛A的基因频率=9%+1/2×10%=14%;20年后乙岛A的基因频率=36%+1/2×48%=60%,a的基因频率=1-60%=40%,丙岛A的基因频率=5%,a的基因频率=40%,说明乙岛昆虫的体色没有发生进化,A错误;种群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丙岛这种昆虫全部个体的A、a、a1基因不能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B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仅仅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C错误;a1、a和A是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自然选择确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1基因频率上升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答案:D3.解析:典型的物种形成方式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使一个物种的两个或多个种群产生生殖隔离,最终形成新物种,A正确;地理隔离不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正确;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过程,本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变更,C正确;自然环境对种群产生的可遗传的变异进行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变更,并不是自然环境引起种群产生可遗传的变异,D错误。答案:D4.解析:性状由基因限制,基因的出现是变异的结果,自然选择对基因起到了选择的作用,A错误;某个种群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两类齿形性状所对应的新基因的出现,丰富了该地区丽鱼种群的基因库,B正确;群体中出现可遗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