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论文目录TOC\o"1-2"\h\z\u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31案情介绍 51.1案情概述 51.2案件焦点与问题提出 62降低青少年犯罪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72.1惩治犯罪的需要 72.2保护他人权益的需要 73降低青少年犯罪刑事责任年龄的合理性 93.1推动刑法与时俱进 93.2遏制青少年犯罪发展 94完善青少年犯罪刑事责任年龄问题的具体建议 114.1最低刑事责任年龄降低至十二周岁 114.2引入恶意补足年龄制度 114.3完善保安处分制度 12结论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7本科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青少年犯罪案件的不断增多,每当出现青少年犯罪的案件法律的处理结果都会引起广泛大众的热议,出现多种不同的意见观点,致使我国对于14周岁以下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法律条款和保护政策受到了人们的质疑。本文主要通过案件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应适当降低我国青少年犯罪刑事责任年龄问题进行探究浅析,通过认真的研究分析后简要阐述本文认为的目前相关法律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具体分四个部分,开篇以“13岁女孩被强奸案”想引出问题是:当我们面对青少年犯罪者的刑事责任年龄未满14周岁并做出明显有预谋有计划的犯罪行为,现行刑法无法达到惩罚犯罪的目的时,此时是否应当考虑适当降低青少年的刑事责任年龄;接着第二、第三部分针对开篇提出的问题阐述说明降低青少年犯罪刑事责任年龄问题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最后针对如何降低青少年犯罪刑事责任年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本文认为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已经不能全面的约束青少年犯罪方面呈现出来的问题,所以降低青少年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有必要的,可以适当考虑犯罪情节在量刑上给一定的宽容。这样以来可以很好的兼顾惩治青少年犯罪和保护青少年权益两方面。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刑事责任年龄;完善建议
AbstractAswiththeincrementofadolescentdelinquenciesinChina,everytimethere’sdecisionmadeforadolescentdelinquencies,therewillbeextensiveheateddebatewithdifferentsuggestionsandopinions,resultinginchallengesforlawsandregulationsandprotectionpolicyforadolescentdelinquentsundertheageof14.Thispaper,primarilythroughcase-analysis,literaturestudies,madetentativegeneralanalysisonwhethertheminimalageofcriminalliabilityshouldbeproperlylowered,wherebriefanalysisontheexistingproblemsofcurrentlawsandregulationandcorrespondingsuggestionsweremade.Specifically,thispaperconstituted4section,theopeningof“rapingofa13-year-oldgirl”introducesthequestion:whenadolescentdelinquent’slawfulliabilityageisbelowtheageof14,whilehehasconductedapparentlypremeditate,plannedcriminalbehavior,withcurrentlycriminallawcannotservethepurposeofpunishingthecriminal,whetherweshouldtakeintoconsidertheloweringtheminimalageofthecriminalliabilityforadolescents;andthesecondandthirdsectiontookonthequestiontoexplainnecessityandlegitimacytoproperlylowertheminimalageofthecriminalliabilityforadolescents;intheend,itproposedthoroughsuggestionastohowtolowertheminimalageofthecriminalliabilityforadolescents.Thispaperholdsthatthestate’scurrentlawsandregulationscannotrestricttheissuessurfacedbyadolescentdelinquencies,forthisreason,it’simperativetolowertheminimalageofthecriminalliabilityforadolescentdelinquents,takedueconsiderationofcircumstancesofthecrimetomakecertaintoleranceinsentencing.Thus,bothendsofpunishingadolescentdelinquentsandprotectingadolescents’interestcanbemet.Keywords:adolescentdelinquent;minimalageofcriminalliability;thoroughproposa引言197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正式施行,它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极其重要的成果同时也是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我国已经改革开放发展40余年了,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如今的社会环境和四十年前已经不能相提并论了。当今是一个富有很多便利的同时又存在许多不良诱惑的社会,当好坏交织在一起时就必然对青少年们的成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可以说现在的青少年的思想发育呈现出早熟状态的居多,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案件数量陡然上升还伴随低龄化趋势,而现行的《刑法》在此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此时法律具有滞后性的弊端表露无遗。这就使得社会大众对于法律存在的作用意见颇多。结合我国国情来看,如果《刑法》再不做出改变,将会直接影响法律对人们产生的束缚力度从而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近年来,不可否认的是青少年犯罪问题愈发严重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社会的隐患,更是给我国现行阶段法律完善问题的一个巨大的挑战。我国学术界各专家学者对是否降低青少年犯罪刑事责任年龄众说纷纭,大概分为三种观点:一是反对降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以宋英辉教授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现行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制度是合理而完善的,他在他的文章《理性看待刑事责任年龄制度》一文中提出,关于“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以应对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的严峻形势”这一观点欠缺考虑,他在文中明确指出这一观点是没有数据支持并且缺乏依据和考虑的,一旦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矛盾。[1]北京师范大学的吴宗宪教授也认为,降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会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他在2016年7月7日在北京举行的“刑事责任年龄圆桌讨论会”中提到,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会扩大犯罪圈,可能会加大监狱的运行压力,加重社会稳定性的压力,还会严重损害国家文明进步的形象。如果有其他措施可以采用,就不能用刑罚手段。二是支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观点,曾任湖南省株洲市检察院检察官的张继宝就曾在《论降低未成年人绝对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一文中提出,目前未成年人犯罪形势非常严峻,部分未成年人甚至产生了自己犯了罪也无所谓,反正不会受到处罚的想法,如果想要对这种现象进行纠正,就必须打消未成年人的这种错误想法,他认为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有其必要性。[2]三是引入“恶意补足年龄”这一规则。代表学者为西南政法大学陈伟教授,他认为可以引入“恶意补足年龄”这一规则,将其作为未成年人犯罪年龄认定的补充规则,用以应对犯罪日益低龄化这一社会现状。[3]由此本文认为探究下调青少年刑事责任年龄的问题不仅是针对愈发严重的青少年犯罪问题提供一个解决方案更是体现我国《刑法》与时俱进的重要举措。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达到兼顾惩治青少年犯罪和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之目的,首先从理论意义来讲,研究青少年刑事责任年龄问题,对于我国正在不断加强法律制度建设,进一步加深我国刑法理论研究,促使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制度不断完善,和弥补法律因为自身的滞后性而存在的空白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现实意义看,一方面,探讨青少年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可以促进法律制度理论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继而采取更为合理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我国目前日趋严峻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另一方面,规制青少年刑事责任年龄制度,也能够实现刑法的目的,以及更好的引导未成年人的行为和保护他人的合法权益。[4]浅析适当降低我国青少年犯罪刑事责任年龄问题之进路,针对目前相关法律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完整的具体建议。1案情介绍1.1案情概述2019年10月13日15时左右,大连市甘井子区派出所接到报案在马栏广场附近的一家旅店内发生了一起强奸案。强奸案的受害女孩李某某年仅13岁,而强奸案的犯罪嫌疑人王某也才14岁,女孩母亲黄女士正是这起案件的报案人。案件发生半个月后,黄女士来到我实习的律师事务所咨询,据她描述得知,本案受害人李某某今年刚上初一,学习成绩非常一般,并且多次向黄女士提出想要辍学去工作均被黄女士劝服。由于其父亲常年在外打工而母亲黄女士工作也很忙碌,所以李某某周末经常一个人呆在家中,黄女士说她每次都会在固定时间给李某某发视频通话以确保孩子没有外出安全在家。案发前一个月,李某某并没有听从黄女士的劝说放弃找工作的念头便在多个找工作的平台发布自己的信息,就这样结识了同城的王某,经过多次网络聊天王某渐渐取得了李某某的信任与好感,二人便确定了恋爱关系但没有见面。10月12日晚上王某在跟李某某聊天的过程中告诉李某某有一份合适她的工作,工作地点就在马栏广场附近需要李某某明日去面试。由于李某某年纪尚小没有独自一人外出较远地方的经验同时害怕母亲黄女士知道后生气所以李某某有些胆怯。王某在得知李某某的顾虑后,提出可以来李某某家附近接她去面试后再把她送回来,李某某由于信任王某便同意了。次日,黄女士按照惯例中午12点左右给李某某打了个视频通话并没有接通,又尝试联系了几次均无果后黄女士急忙赶回家没有发现李某某便一边在外寻找一边继续拨打电话。约2小时后,黄女士终于联系上了李某某,在黄女士再三的追问下李某某告诉了其所在的位置。当黄女士赶到旅馆房间时,只剩下李某某一个人,王某已经离开。黄女士报警后,民警马上找到了王某并带到派出所进行询问,经过调查,王某是该辖区居民,今年14岁目前辍学在家无所事事,经常聚众打架斗殴是典型的问题少年。案件发生十天左右后,黄女士并没有接到派出所给出案件要如何处理的通知,所以黄女士去到派出所想要个说法,民警依法解答了黄女士的疑问,告知说王某还未满14周岁未达到定罪判刑的条件,同时李某某也并没有受到什么重大的身体伤害,目前案件已经交到上级公安机关进行研究还未得到回复。当黄女士叙述完后案件,律师给出的结论是要做好此事可能面临不了了之的心理准备。1.2案件焦点与问题提出从近几年来多起我国青少年恶性犯罪的案件来看,不可否认此事件产生的后果无法跟引起社会大众热议的恶性犯罪案件相提并论。但是本文认为此事件更可以说明青少年犯罪的案件在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是常有发生的,其数量远不只是被报道出来的那一部分。而且在该事件中王某的主观恶意绝不低于其他案件的主观犯罪恶意,他的犯罪行为完全是有预谋有计划的,他的每一个犯罪手段都可以说做的天衣无缝,令人难以置信。由此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青少年犯罪者往往他们的思想都早熟,心思还缜密,这使得他们能够做出与其年龄极为不符的犯罪案件。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中的“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与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和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精神表述的“未满十四周岁是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因而未满十四周岁的人无论实施了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将不负刑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以责令其监护人加以管教,或送少管所进行帮教。”[5]这些犯罪的青少年仅仅只是会被管教、教育、教养同时非常明确的把十四周岁定为刑事责任年龄的分水岭。但是面对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愈演愈烈的低龄青少年犯罪依靠现行《刑法》第十七条和第十七条的规定精神已经不能够完全达到刑法用于惩罚犯罪,稳定社会的目的。如果法律在此方面再不做出改变,以后出现的每一起“13岁女孩强奸案”都将会无法可依,这会导致青少年犯罪率呈现只增不减的状态,当然这无疑是在对我国法律的权威性发出挑战。所以适当下调青少年刑事责任年龄在此时必然是最为直接有效的缓解问题的手段。2降低青少年犯罪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2.1惩治犯罪的需要由于当今社会环境的复杂性,我国青少年犯罪数量越来越多且罪犯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根据对大数据的了解分析,截止到2018年,我国十四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占比约20%,然而在2001年,十四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仅占比约12%。从这组数据中不难看出目前我国低龄的青少年犯罪在稳步持续增多。同时根据网络、新闻媒体、报纸文章等途径报道出来的如:2013年“重庆摔婴女孩事件”、2017年“广西13岁少年杀人案”、2019年“大连13岁男孩杀人案”等这样骇人听闻的手段残忍的犯罪案件,以及像本文开篇引入的案例等诸多不足以引起轰动,没有引发较大社会危害但是却在日常生活明显存在的犯罪案件。[6]从发生这些事情来说,这些犯罪的青少年客观上他们的犯罪手段极其残忍,主观上他们犯罪的恶意很重,可以说他们的犯罪是一个有预谋,有计划的过程。如今,从普遍情况来看现在的青少年营养均衡,身体发育状况是一个超前的水平,同时他们往往心理年龄的成熟程度要远远高于身体年龄。说明现如今十四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者他们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犯罪能力。[7]基于目前青少年犯罪活动猖獗,若不再加以制止,未来可能会处于一发不可收拾的状况,适当降低青少年犯罪刑事责任年龄就显得尤为必要。2.2保护他人权益的需要正如本文引入的案例,王某最终也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只是因为他未达到法定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不能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最多就是要求其父母补偿李某某一方并责令其日后好好教育王某。而受害人李某某及亲属却要为此犯罪“买单”,永远留下不可抹灭的心理创伤。本文认为此案件的处理结果是合法的但并不合理。不合理之处有三,其一这样的处理方式无法令王某认识到法律的威严,日后再犯的可能性极大;其二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其父母根本无法起到真正教化的作用;其三对于李某某仅是给予经济补偿根本上来说没有保护受害人的权益未表现出法律的公正性,同时极易引起受害人及家属的巨大不满,使得他们对法律产生偏见,进而做出触犯法律的危害严重的报复行为。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这样的案件数不胜数,这样的处理方式也是司空见惯。因为刑法明确规定的制度正是如此,当然本身是出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但是却忽视了保护他人权益,惩罚一切犯罪这一我国刑法最本质的立法目的。长此以往,若法律总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不再能够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慢慢导致社会大众会对法律产生质疑同时也降低了对法律的信任程度,不再相信法律能够公平公正的保护自己的权益。[8]届时无法估计一旦自身受到危害时,人民大众将采用怎样极端的违法手段和方式来保护自己。这样看来青少年犯罪问题无疑是足够引发巨大社会矛盾的潜在危险,所以当小问题还没有发酵酿成大祸之前,就应及时弥补漏洞。[9]综上,当前形势下适当下调青少年刑事责任年龄是最快速有效的必要措施。3降低青少年犯罪刑事责任年龄的合理性3.1推动刑法与时俱进如今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大众不需要在为物质生活忙碌奔波,便有了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的愿望需求。所以人们更加注重自身思想文话水平的提升,注重自我保护的意识也逐渐提高,在其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法律的运用。这就意味着人民大众对于国家法律的需求越来越大,法律的作用就越来越多,这使得人民大众更加关注法律制度的变动情况,完善程度等。同时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整个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消息的不再闭塞让青少年犯罪案件“裸露”的呈现在社会大众的视野中,这种案子的发生无疑是对人们传统思想的冲击。冲击之余大家开始纷纷发表看法,这之中绝大部分声音表示要严肃处理,绝不能放任小“恶魔”危害社会。随着青少年犯罪案件的低龄化趋势明显,越来越多的人呼吁要求法律要惩罚犯罪,不能因为年龄小就纵容,任其肆意发展。所以此时适当的降低青少年犯罪刑事责任年龄是合理举措。3.2遏制青少年犯罪发展基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和社会思想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青少年犯罪已经是我国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青少年罪犯呈现出低龄化也是大势所趋。我国一直坚持依法治国,严格遵守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罪刑法定原则。所以此时完善刑法中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法律规定,适当下调青少年犯罪刑事责任年龄能够使得触犯法律造成严重后果引发不良社会影响的青少年罪犯受到应有的惩罚,起到惩罚犯罪的作用。[10]有利于从法律出发遏制青少年犯罪继续发展,再次展现出刑法的威严起到教育大众的作用。法律另一大作用是预防犯罪,我们对青少年罪犯实施的处罚最根本目是为了能够从犯罪的源头上进行预防。简单来说,青少年是我国未来的希望,我们应该对其加以保护。但是当他们中部分人无视法律做出危害行为时,我们以严厉的手段告诫其行为的错误,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用这样的方式让所有青少年知道国家对于他们的重视,并牢牢记住法律是必须要遵守的行为准绳,是不能够逾越的。[11]那么面对我国许多心理年龄成熟的青少年罪犯仗着自己没有达到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才敢为所欲为的情况,想要从根本上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适当将刑法中青少年刑事责任年龄进行下调是合理的。4完善青少年犯罪刑事责任年龄问题的具体建议4.1最低刑事责任年龄降低至十二周岁如上文引入的案件所述,还未满十四周岁的王某,已经达到了足够实施自主犯罪的心理和身体年龄。从整体社会来看,如今青少年的心智和身体发育都普遍早熟1至2岁。正常孩子在念完小学后,也就是十二周岁左右其认知情况和发育状况都足够有实施犯罪的能力。[12]这就导致不少青少年罪犯已经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但在作案后因明知自己还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而有恃无恐。所以对于刑法规定将十四周岁作为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本文认为是需要调整的。该规定已经滞后于现实社会的发展,不能对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起到作用,且我国潜藏着可能因为青少年犯罪从而引发社会动荡的巨大危机。所以说将我国青少年刑事责任年龄适当下调不仅符合当今社会青少年早熟这一客观事实同时能够更加有效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继续恶化的情况,保证了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综上本文认为应当将青少年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十二周岁。[13]4.2引入恶意补足年龄制度起源于英美法系的恶意补足年龄原则是由18世纪英国著名律师布雷克司顿在其所著的《英国法释义》中首次阐述。[14]此后该原则一直被英国法系国家所采用,具体应用流程是当青少年罪犯被少年法庭经过一系列审查发现其主观犯罪恶意大且犯罪手段残忍的案件直接转为普通司法程序进行审理,由此将青少年犯罪案件中主观恶意明显存在大小对比的青少年罪犯区分开来。换言之,恶意补足年龄原则本身针对的就是年龄较小的青少年犯罪群体,他们往往因为年龄小,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而被认定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从而不承担刑事法律责任。而恶意补足年龄原则正好弥补这个漏洞,它规定了明显主观恶意大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将不适用法律规定的有关青少年犯罪的相关规定,把这类恶性青少年犯罪案件当作普通犯罪案件处理。[15]通俗来讲,刑事责任能力的推动不单单是由其身体年龄所决定,而是由身体年龄和心理发育成熟程度二者共同决定的。因此法律的完善想只从年龄一个角度入手要将青少年犯罪控制好是不够全面的。因为青少年的心理发育是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但是身体年龄的发展是遵循客观规律而发展的,换句话说身体年龄的发展是静止不变的而心理发育程度是动态发展的,不动的永远滞后于动的这是无法驳论的事实。所以说即使我国刑法将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十二周岁在面对出现小于十二周岁的青少年罪犯时还会存有留白,若将恶意补足年龄原则写入刑法让二者共同作用于处理青少年犯罪,就使得完善后的法律是严谨的具有实践意义的。综上本文认为将恶意补足年龄制度写入刑法是合理的,为了明确该制度在我国社会实践中发挥作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青少年犯罪时未达到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但其明知所作行为已经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结果仍任意为之同时犯罪能力充分,犯罪手段残忍的应当适用恶意不足年龄制度,将其不足的年龄用恶意补足后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庭审时,青少年犯罪者拒不承认其犯罪事实是故意为之的,但检方能够提供明确充足证据证明其故意犯罪理由充分,手段凶残并且主观恶性大的,法庭应当适用恶意不足年龄制度使其受到应有的惩罚,以保证审判的公正性。[16]第三,由于恶意补足年龄需要人为判断其主观恶意的大小,审理此类案件时法官需要考虑多种犯案因素及认罪态度,所以在要求办案法官拥有更高的业务水平的同时还要允许个案存在判决差异,更好的发挥法官的自由裁量权。4.3完善保安处分制度在近年来我国多起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除去犯罪手段残忍、犯罪主观意图恶意大、造成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外还是存在许多由于种种因素所导致的没有明确犯罪动机或者临时起义的主观恶意小的青少年犯罪案件。我国法律本着对青少年实施“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于上述这类对社会不构成严重危害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应当还是优先适用非惩罚性的教育手段,以达到刑法规定的合理保护青少年的目的。[17]对于建立何种机制来具体实施教育青少年罪犯的职责,西方国家选择适用保安处分制度,而我国一直没有完整的体系制度只有类似的保安处分性质的具体措施,主要分为刑事上的责令管教、收容教养,行政上的劳动教养、工读教育、社会帮教等。[18]不可置否,这些具体的处分措施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帮助。但是由于这些处分措施缺少实际可操作性也缺乏明确详尽立法上的规定,迫使它们已经或者逐渐退出司法实践的舞台,导致青少年在犯罪后不能够及时接受正确的引导改正教化从而造成任其再次在社会上“兴风作浪”。本文认为目前我国保安处分措施具体存在的问题包括:第一责令管教多是要求监护人进行管教,这就相当于家庭内部的监督和青少年犯罪者的自我监督,那么这种方式能够达到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第二收容教养存在的不确定性,在我国刑法中明确提到了收容教养制度,但是由于没有具体流程的规定也没有统一的收容标准,只是用“有必要的可以由政府进行收容教养”这样模棱两可的叙述一带而过,导致该措施的实施面临困境。[19]第三劳动教养制度的废止,使得收容犯罪的青少年的场所减少,造成工读学校的收容压力增大,然而目前我国工读学校数量虽不断增多但是教资的能力水平却参差不齐,无法保证工读教育作用的实现。[20]由此本文认为应尽快完善我国的保安处分制度,订立相关法律规定。针对上述具体问题在法律条文中要做详细的规定,以下是本文提出的建议:首先要规定好何种程度以内可以责令管教一旦超过就应当实行收容教养;其次应该继续增加建设工读学校的数量,以保证其符合目前青少年犯罪案件人数的需求;最后要加强工读学校的管理制度,在纠正就读学生的思想、行为等方面可以制定强制性教育制度,同时要提高整体教资水平,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综上所述,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无疑是我国依法治国道路上的阻碍,面对阻碍如何正确化解将是对我国的一大挑战。我国的保安处分制度的完善与《刑法》的相关规定的完善正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涵括了惩罚性和非惩罚性措施两个方面,这将是我国攻克阻碍的重要支撑。
结论任何一部法律都是为了服务社会需要的衍生物,青少年这一群体是我国社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他们也肩负着我国未来建设者的使命,可以说青少年对我国社会的稳定繁荣发展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因此青少年犯罪是引起国家和社会大众殷切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真实事件引出我国刑法上对于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存在的不足,选取了青少年犯罪责任年龄问题这一角度浅析了其下调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本文认为的可行的合理性建议。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青少年作为社会群体中特殊的存在,国家必须给予重视。现在青少年犯罪案件不断发生,我们还依靠现行刑法中的相关法律规定妄想从根本上抑制住该问题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因此,法律应当更加理性地看待并反思问题最终拿出科学的、严谨的、合理的、完善的规定制度。我们深知下调青少年犯罪责任年龄并不能够完全化解问题,但是本文认为此时果断做出改变是必要的。可以将此作为一个好的突破口,结合我国目前青少年犯罪的形势深入挖掘可行的措施办法,填补处理该问题存在的空白。总而言之,本文只能够用浅显单薄的语句表达对于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见解,希望能够为我国解决这一重大社会问题提供零星的思路帮助。要想真正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不能只依靠国家法律一方力量,还要全社会集思广益,最终经过多方努力达到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1]李克信.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因素及预测分析[J].法制博览,2019,34(12):13-14[2]衣力努尔·艾则孜.青少年犯罪现状、成因和防治措施[J].法制博览,2019,34(3):25-26[3]绳文楷.浅议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与刑法的相关制度[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4):18-19[4]王娜,计时俊,赵运锋.青少年犯罪与司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2017.1:45-67[5]张明楷.刑法学[M].第5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7:289-305[6]范瑞青.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犯罪刑事立法政策回顾分析[J].社会与公益,2020,10(2):13-15[7]李克信.问题青少年犯罪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18.5:76-97[8]张济洲.青少年犯罪与教育矫正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8:35-68[9]马铭悦,许安妮,孙晓乾.浅析中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J].法制博览,2018,33(12):25-27[10]张忠斌.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8:68-93[11]刘建宏.青少年犯罪评估系统回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96-104[12]袁龙明越.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定罪量刑和预防[J].法制与社会,2020,25(3):26-27[13]蔡奇轩.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最低线之设置[J].法学杂志,2018,39(11):56-64[14]马文·克朗[美].少年越轨与少年司法手册[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9.3:45-67[15]罗宇轩,胡译丹.恶意补足年龄规则对我国低龄青少年犯罪问题适用的合理性之讨论[J].法制与社会,2020,25(1):21-23[16]杨宗辉,杨萌.未成年犯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9,31(12):01-03[17]富永超,周宇.论未成年犯的司法保护[J].沈阳干部学刊,2018,19(6):20-22[18]谢登科.认真对待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J].学习时报,2019,25(12):13-15[19]拉里·J·西格尔[美].迷途的羔羊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及心理预防[M].第1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6:115-145[20]王胜华.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立法构想和配套举措[J].重庆社会科学,2018,35(3):58-66致谢“我行,我能”这一句朴实无华的校训带着它独有的力量从我踏入沈阳城市学院的第一天起就伴随着我,它不断鞭策我要砥砺前行同时在面对挫折时给我打气加油。它无疑是芊芊绿岛学子心中的定海神针,因为它的背后是所有默默耕耘的绿岛教师们,他们丰富的知识储备,幽默的教学形式,严谨的学术态度,认真的工作风格,有趣的生活样式都在这四年中潜移默化的感染着我。在此我要感谢所有教育过我给我帮助的老师们,正是因为这群无私奉献的人,让绿岛的一切在我心里永远将有着沉甸甸的分量。尤其要感谢我的导师赵群老师,她不仅是我在法学路上的引路标更是我迷茫困惑时出现在前方的灯塔。在这次毕业设计中,赵群老师更是给了我诸多帮助,从最初的选题到题目的确定再到整体论文框架的结构最后从初稿到定稿,我都得到了赵群导师许多的宝贵意见,我深知作为法学系主任的她除去上课之余工作还是十分繁忙的,但是对于我提出的问题她总是会第一时间耐心解答。在论文初稿完成后赵群老师仔细的进行了批注修改,指出我论文存在的不足并给我提供了很多可行性的参考建议。这些点点滴滴都使我无法忘怀,正是有了赵群导师这几个月的陪伴和帮助,我才能最终顺利完成此次毕业设计。再一次对赵群老师表达我的感谢之情!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室友和朋友是你们让我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是你们在我难过痛哭之时给我安慰,是你们在我有需要时伸出援助之手,是你们在背后给我的默默支持让我有勇气有信心一直前行!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怎么写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任务书表格,而且每个学校的都有细节差异。甚至同一学校不同年份都有细节差异,但是大致是不会有所查别的,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关于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有哪些内容与要求。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目的与作用学生明确选题后,由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应具体规定学生完成的设计任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间歇开关课程设计
- 电路课程设计调试分析
- 棕榈教育课程设计
- 音乐融合课程设计
- 课程设计项目评估报告
- 音乐课程设计内容
- 羽毛球课程设计与开发
- 早教规则意识课程设计
- 网络设计与实现课程设计
- 采果器课程设计
-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高中-【高二】【上期中】【把握现在 蓄力高三】家长会【课件】
- 天津市武清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 2025年中煤电力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
- 高端民用航空复材智能制造交付中心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春节放假期间的安全管理方案
- 胃潴留护理查房
- 植物细胞中氨基酸转运蛋白的一些已知或未知的功能
- 山东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 三菱张力控制器LE-40MTA-E说明书
-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