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和综合探究第56讲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和收集_第1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和综合探究第56讲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和收集_第2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和综合探究第56讲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和收集_第3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和综合探究第56讲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和收集_第4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和综合探究第56讲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和收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6讲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和收集层次1基础性1.下列气体发生装置,当加入适当的块状固体和液体时不具有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功能的是()2.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并收集气体,其中合理的是 ()选项反应物制备的气体A稀盐酸+石灰石CO2B浓氨水+CaONH3CHNO3(稀)+铜片NODH2SO4(稀)+ZnH23.(2024·广东茂名统考)用所给试剂与图示装置能够制取相应气体的是(夹持仪器略)()选项ABCDX浓盐酸浓硫酸双氧水浓氨水YMnO2CuMnO2NaOH气体Cl2NO2O2NH34.(2024·陕西渭南模拟)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Cl2的制备与性质探究试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O2+4HCl(浓)Mn2++2Cl-+Cl2↑+2H2OB.装置丙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不能说明Cl2具有漂白性C.装置丁中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装置戊的作用是处理尾气,也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替换5.化学是以试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试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试验目的的是()A.利用图甲制备SO2气体B.利用图乙制备干燥的NO2C.利用图丙制备乙酸乙酯D.利用图丁装置制备、干燥、收集氨6.试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制备SO2(部分固定装置略),请回答:(1)制备SO2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大写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选用图中装置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SO2,其连接依次为(按气流方向,填小写字母)。

层次2综合性7.碳酰氯(COCl2)俗名光气,熔点为-118℃,沸点为8.2℃,遇水快速水解生成氯化氢。光气可由氯仿(CHCl3)和氧气在光照条件下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丁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Cl3+O22COCl2+2HClB.装置丙的主要作用是吸取尾气中的氯化氢C.丁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降温,防止COCl2挥发D.装置的连接依次(装置可重复运用)应为c→a→b→e→f→a→b→d8.NaClO是家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可通过Cl2与NaOH反应制得。NaClO能与CO2反应生成HClO。常温下ClO2为黄绿色有毒气体,易溶于水。ClO2的体积分数大于10%或其水溶液在温度过高时可能发生爆炸,ClO2与碱反应生成ClO3-和ClO2-等。试验室制备ClO2的反应原理为2KClO3+H2C2O4+H2SO42ClO2↑+2CO2↑+K2SO4+2H2A.KClO3发生氧化反应B.反应过程中需持续通入N2C.乙装置应置于冰水浴中D.丙装置用于吸取ClO2尾气9.利用图示装置进行试验,反应进行足够长时间后装置Ⅱ中试验现象正确的是()选项①②③装置Ⅱ中试验现象A稀盐酸MnO2饱和NaCl溶液有细小的白色晶体析出B浓氨水氧化钙硫酸亚铁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C冰醋酸乙醇和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溶液分层,上层为油状液体D浓盐酸碳酸钙滴有酚酞的稀碳酸钠溶液溶液由红色最终变为无色10.“化学多米诺试验”即只需限制第一个反应,利用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和虹吸作用原理,使若干化学试验依次发生。如图是一个“化学多米诺试验”,已知:Cu2++4NH3·H2O4H2O+[Cu(NH3)4]2+(该反应产物可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整套装置中一共只有3个氧化还原反应B.为了保证明验胜利,试验前必需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C.a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便于稀硫酸顺当流下D.I的作用是吸取挥发出的H2S气体11.试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取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硫酸、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推断气体纯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12.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确定浓度的H2O2溶液制备O2。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气体发生装置(夹持装置省略)。(1)甲装置中主要仪器的名称为。

(2)乙装置中,用黏合剂将MnO2制成团,放在多孔塑料片上,连接好装置,气密性良好后打开活塞K1,经长颈漏斗向试管中缓慢加入3%H2O2溶液至。欲使反应停止,关闭活塞K1即可,此时装置中的现象是。

(3)丙装置可用于制备较多的O2,催化剂铂丝可上下移动。制备过程中假如体系内压强过大,平安管中的现象是,此时可以将铂丝抽离H2O2溶液,还可以实行的平安措施是。

(4)丙装置的特点是(填序号)。

a.可以限制制备反应的起先和结束b.可通过调整催化剂与液体接触的面积来限制反应的速率c.与乙装置相比,产物中的O2含量高、杂质种类少层次3创新性13.二氯化钒(VCl2)有强还原性和吸湿性,熔点为425℃、沸点为900℃,是制备多种医药、催化剂、含钒化合物的中间体。某学习小组在试验室制备VCl2并进行相关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小组同学通过VCl3分解制备VCl2。①按气流方向,图中装置合理的连接依次为(用小写字母填空)。

②A中盛放NaNO2的仪器名称为,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测定产品纯度:试验后产品中混有少量VCl3杂质。称量1.3775g样品,溶于水充分水解,调pH后滴加Na2CrO4溶液作指示剂,用0.5000mol·L-1AgNO3标准溶液滴定Cl-,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液体积为46.00mL(Ag2CrO4为砖红色沉淀)。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②产品中VCl3与V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第56讲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和收集1.D解析A、B、C三个装置原理与启普发生器相像,均具有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功能;而D装置关闭止水夹后,反应仍持续进行,不具有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功能。2.A解析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为固体和液体反应,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故用长管进短管出的连接方式,A正确;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H3,B错误;一氧化氮气体易与氧气反应且密度与空气接近,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C错误;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氢气应当短管进长管出,D错误。3.C解析A项,浓盐酸和MnO2固体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生成氯气,该装置为常温反应装置,且氯气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则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项,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C项,MnO2催化双氧水分解制氧气,制取装置不须要加热,收集氧气可以用排水法;D项,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选C。4.B解析装置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A错误;装置丙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氯化氢和次氯酸的作用,不能说明Cl2具有漂白性,B正确;装置丁中反应是2Fe2++Cl22Fe3++2Cl-,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错误;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浓度太小,不适合进行氯气的尾气处理,D错误。5.C解析铜与浓硫酸反应须要加热,A错误;冷的浓硝酸与铁反应会发生钝化,不能用来制备二氧化氮气体,B错误;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运用干燥管可防止倒吸,C正确;生石灰溶于水放热且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增大氢氧根离子浓度,促使氨水产生氨气,氨用碱石灰来干燥,用向下排空气的方法可以收集氨,但须要将导管伸入试管底部,D错误。6.答案(1)A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2)a→g→h→d→c→e→f解析(1)试验室用Na2SO3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2,应选择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应选择装置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2)利用装置A制备SO2气体,经浓硫酸干燥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SO2,由于SO2有毒,须要用碱石灰进行尾气吸取,则利用图中装置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SO2,其连接依次为a→g→h→d→c→e→f。7.D解析光气可由氯仿(CHCl3)和氧气在光照条件下合成,且光气遇水快速水解,由试验装置可知,乙装置用于制备氧气,然后经甲干燥氧气,在装置丁中合成光气,丁后面需连接干燥装置防止水进入丁中,最终连接丙装置吸取尾气。装置丁中氯仿和氧气在光照条件下合成光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Cl3+O22COCl2+2HCl,A正确;装置丁中生成氯化氢,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倒扣的漏斗可防止倒吸,则装置丙的主要作用是吸取尾气中的氯化氢,B正确;COCl2的沸点为8.2℃,沸点较低易挥发,则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降温,防止COCl2挥发,C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装置的连接依次为c→b→a→e→f→b→a→d,D错误。8.A解析甲装置用来制备ClO2,依据反应原理可知,其中KClO3为氧化剂,草酸为还原剂。产生的ClO2进入乙装置中用水吸取得到其水溶液,丙装置的作用是吸取ClO2,防止污染空气。KClO3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ClO2的体积分数大于10%时可能发生爆炸,所以须要持续通入氮气稀释ClO2,B正确;ClO2水溶液在温度过高时可能发生爆炸,乙装置应在冰水浴中,C正确;丙装置用于吸取ClO2尾气,D正确。9.D解析稀盐酸和二氧化锰不反应,装置Ⅱ中无明显现象,故A错误;浓氨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氨气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Fe(OH)2白色沉淀,然后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Fe(OH)3红褐色沉淀,故B错误;酯化反应须要加热,但图中没有加热装置,不能生成乙酸乙酯,故C错误;浓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CO2气体,且浓盐酸易挥发,CO2、HCl均与Na2CO3反应使溶液碱性减弱,视察到装置Ⅱ中溶液由红色最终变为无色,故D正确。10.A解析由试验装置图可知,装置B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生成的氢气进入装置C中,使装置C中气体压强增大,将硫酸和少量硫酸铜的混合溶液压入装置D中,锌和混合溶液发生反应生成铜、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生成的氢气进入装置E中,使装置E中气体压强增大,将硫酸铜溶液压入装置F中,铜离子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四氨合铜离子,当E中长导管的底端高于液面后,氢气进入装置F中,将反应生成的四氨合铜离子压入装置G中,在四氨合铜离子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氧气进入装置H中,与过量的氢硫酸反应生成硫和水,装置I中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取挥发出的硫化氢,防止污染环境。11.B解析A项,气体从溶液中逸出易带出水蒸气,所以浓硫酸应放在③中,错误;B项,先通H2以排出空气,加热前应先检验H2的纯度,正确;C项,若先停止通H2,空气中的氧气有可能重新将W氧化,应先停止加热,再关闭活塞K,错误;D项,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须要加热,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备,错误。12.答案(1)分液漏斗、锥形瓶(2)刚好没过MnO2固体试管内的H2O2溶液被压入长颈漏斗中,与MnO2分别(3)液面上升打开弹簧夹K2(4)ab解析(1)依据仪器构造可知,甲装置中主要仪器的名称为分液漏斗和锥形瓶。(2)乙装置是启普发生器的简易装置,可以随时限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用黏合剂将MnO2制成团,放在多孔塑料片上,连接好装置,气密性良好后打开活塞K1,经长颈漏斗向试管中缓慢加入3%H2O2溶液至刚好没过MnO2固体,此时可以产生氧气,氧气通过导管导出。欲使反应停止,关闭活塞K1,此时由于气体还在产生,使容器内压强增大,可视察到试管内的H2O2溶液被压入长颈漏斗中,与MnO2分别。(3)丙装置用圆底烧瓶盛装H2O2溶液,可用于制备较多的O2,催化剂铂丝可上下移动,可以限制反应速率。制备过程中假如体系内压强过大,H2O2溶液会被压入平安管中,可视察到平安管中液面上升,圆底烧瓶中液面下降。此时可以将铂丝抽离H2O2溶液,使反应速率减慢,还可以打开弹簧夹K2,使烧瓶内压强降低。(4)催化剂铂丝可上下移动,可以限制制备反应的起先和结束,a正确;催化剂与液体接触的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可通过调整催化剂与液体接触的面积来限制反应的速率,b正确;丙装置用圆底烧瓶盛装H2O2溶液,与乙装置相比,可用于制备较多O2,但产物中的O2含量和杂质种类和乙中没有区分,c错误。13.答案(1)①a→c→b→d(e)→e(d)→f(g)→g(f)②蒸馏烧瓶NO2-+NH4+N2↑(2)①滴入最终半滴AgNO3溶液时有砖红色沉淀生成,且半分钟内沉淀不溶解②1∶10解析该试验通过VCl3分解制备VCl2,VCl2有强还原性和吸湿性,为防止VCl2被氧化、吸湿,所以要通入干燥的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A装置中饱和NH4Cl溶液与NaNO2溶液共热反应制备N2,B装置中浓硫酸用于干燥N2,C装置中VCl3分解制备VCl2,D装置中碱石灰吸取反应生成的Cl2,防止污染,同时防止外界空气进入C装置中。(1)①依据分析可知,按气流方向,图中装置的合理依次为a→c→b→d(e)→e(d)→f(g)→g(f);②依据A中盛放NaNO2溶液的仪器特点可知,其名称为蒸馏烧瓶;其中发生的反应为NH4Cl与NaNO2共热反应生成N2、NaCl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2-+NH4+N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