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学生用书选择性必修2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1讲种群及其动态考点二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_第1页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学生用书选择性必修2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1讲种群及其动态考点二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_第2页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学生用书选择性必修2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1讲种群及其动态考点二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_第3页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学生用书选择性必修2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1讲种群及其动态考点二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_第4页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学生用书选择性必修2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1讲种群及其动态考点二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二种群数量的变更及影响因素1.种群数量变更的探讨方法(1)探讨方法:建立__________模型。(2)一般步骤:视察探讨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__________→依据试验数据,用适当的________________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即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进一步试验或视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易错提示]数学模型一般以方程式、公式、曲线和柱形图等形式呈现。2.种群的“J”形增长曲线和“S”形增长曲线比较[易错提示]λ≠增长率:λ为某时段结束时种群数量为初始数量的倍数,而非增长率;增长率=[(末数-初数)/初数]×100%=[(N0λt+1-N0λt)/N0λt]×100%=(λ-1)×100%。3.影响种群数量变更的因素[易错提示]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更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如温度、光照、降水会共同影响某种群的数量变更。4.种群探讨的应用(1)意义:探讨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更的规律,在野生生物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有害生物的__________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2)应用(如图)。[答案自填]1.(1)数学(2)假设数学形式2.食物和空间充裕有限倍数K/2K值4.(1)合理利用和疼惜防治(2)BK/2K值[情境命题点思索]1.下图是某自然区域中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比随时间变更的曲线图。据图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1)0~t2,甲、乙两种群的数量均呈“S”形增长吗?说明理由。(2)t1时刻,甲、乙两种群的死亡率相同吗?说明理由。提示:(1)甲、乙两种群的数量不都呈“S”形增长。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乙种群最终呈现“S”形增长,随时间的推移,甲、乙种群的数量比先增大后减小,最终在t2时刻降为零,说明甲种生物的数量先增加后削减,最终被淘汰。(2)不相同。t1时刻,甲、乙两种群的数量比为1,但是0~t1时间段内,甲种群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而乙种群在此时间段内的竞争中受到抑制,因此甲种群的死亡率较低,而乙种群的死亡率较高,故二者死亡率不同。2.散居型蝗虫并不会对农作物造成大的危害。探讨表明,散居型蝗虫密度增大时,体内会释放大量“集群信息素”,在蝗虫的触角上存在有感知该种信息素的嗅觉受体,从而使蝗虫由散居转化为群居,这项探讨使绿色防控成为可能。据此探讨,请提出有关蝗灾防治方法的设想。提示:可依据“集群信息素”的结构设计拮抗剂,防止蝗虫的聚集(或运用干扰“集群信息素”接收的化学物质)。1.关注“λ”值内涵种群“J”形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不是增长率。(1)λ>1:种群密度增大(如图中AB段,不含B点)。(2)λ=1:种群密度保持稳定(如图中B、D点)。(3)λ<1:种群密度减小(如图中BD段,不含B、D点)。2.K值的表示方法及K值的变更(1)K值的三种表示方法。(2)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变更而发生变更,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会下降;当环境条件改善时,K值会上升。考向1种群增长曲线分析1.(2024·广东六校一联)在对某自然疼惜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λ值(λ=当年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并绘制出如图所示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种群数量在第2年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B.c点对应的时期,甲、乙种群数量达到相同C.乙种群在这4年中,种群增长速率保持不变D.乙可能是一种入侵物种初入该疼惜区解析:选D。甲曲线1~3(不含3)年λ值都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第3年λ=1,之后λ小于1,说明甲种群数量在第3年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A项错误;c点对应的时期甲、乙种群的λ值是相同的,但因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在c点之前不愿定相同,故无法推断c点甲、乙种群数量是否相同,B项错误;乙种群在这4年中,λ值保持1.5不变,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因而可能是一种入侵物种初入该疼惜区,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但其种群增长速率在慢慢增加,C项错误,D项正确。2.下图三种曲线是同一生物种群数量变更的不同指标。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图1、2、3中的b、c、f点时生存斗争最激烈B.图1、2、3都可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C.图1中b点和图3中f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d点对应D.由于存在环境阻力,因此图1、2、3中的死亡率慢慢增大解析:选A。图1、2、3中的b、d、f点时对应的种群数量为环境容纳量(K值),此时生存斗争最激烈,A项错误;图1、2、3都可表示种群“S”形曲线的增长状况,表示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数量变更的规律,B项正确;题图1中b点和题图3中f点都对应K值,在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即对应图2中的d点,C项正确;由于食物资源、空间资源等都是有限的,存在环境阻力,因此图1、2、3中的死亡率慢慢增大,D项正确。考向2影响种群数量变更的因素及应用3.(2024·广东选择考)某地区蝗虫在秋季产卵后死亡,以卵越冬。某年秋季降温提前,大量蝗虫在产卵前死亡,次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对蝗虫种群密度下降的合理说明是()A.密度制约因素导致诞生率下降B.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C.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诞生率下降D.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解析:选C。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气温、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难,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这些因素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题干中某年秋季降温提前,大量蝗虫在产卵前死亡,导致次年该地区蝗虫的诞生率下降,进而导致其种群密度下降,C项符合题意。4.科学家曾针对某地区做过一项试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子就能对266.8公顷(1公顷=10000m2)田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限制。为探讨蝗虫种群数量的变更规律,试验中还建立了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曲线变更反映了鸭子和蝗虫之间存在反馈调整机制B.乙模型AB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形曲线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蝗虫的种群数量为N0×0.03t只C.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变更的干脆因素是诞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防治蝗灾,属于化学防治方法解析:选C。甲模型属于数学模型,曲线变更反映了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