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复习重点专题04+城市、产业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考点)_第1页
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复习重点专题04+城市、产业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考点)_第2页
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复习重点专题04+城市、产业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考点)_第3页
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复习重点专题04+城市、产业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考点)_第4页
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复习重点专题04+城市、产业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考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城市、产业与区域协调发展一、城市与区域从中心城市到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问题①大城市辐射的经济要素:人口、资金、资源、产业、信息、技术、交通……②中心城市虹吸效应➡外溢效应③城市群(区域间)各城市差异化竞争、产业互补,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协同发展④协同发展:要素协同:加强科技研发,促进人才、信息、技术、交通等要素协同产业链协同:加强产业分工与协作,形成产业集群,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政企协同:建立、完善各地政府(企业)间的产业联动机制产城协同:强化产业与服务业、城镇建设的融合发展城市群对我国的意义城市群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逐步优化组合的产物。每个城市群一般以一个或两个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若干个空间距离较近、经济联系密切、功能互补、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发展城市群可以促进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发展。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产业发展与产业转移1.产业结构升级(1)表现①劳动力转移: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②国民经济重心变化: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转向第三产业。③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以轻纺工业为主上升到以重化工业为主;由以原材料为主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由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2)升级的原因①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政策的引导②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3)规律①区域发展前期,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②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加速,产业结构转变为以第二产业为主。③当区域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4)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可以通过产业延伸、产业更新、技术突破等途径升级该区域的产业结构;也可以从微笑曲线寻求企业的升级路径。微笑曲线中间环节是工农业生产,附加值低;左边是研发、右边是营销,附加值高。产业未来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2.产业转移(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向劳动力数量多、工资较低的地区转移。(3)转移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4)影响因素①劳动力:移往劳动力充足、素质高且价格低廉的地区。②企业内部交易成本: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③市场:移出区域市场饱和、避开国际市场限制等④政策:转入地的拉力:优惠的土地、税收、补贴,基础设施、政府服务水平调高。转出地的推理:间接干预调节市场机制。项目审批、价格管制、紧缩信贷等方式迫使落后产业向外转移。⑤其他: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地价昂贵、原材料短缺、运输成本增加、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转移地产业转出区(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承接区(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使国(或地区)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承接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业转移,可加快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发展处于开发和增长期的产业,如信息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产业,如纺织工业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随着产业转出,就业机会减少,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随着产业转入,就业机会增加,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3.区域产业发展措施产业措施第一产业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防止水土流失(或土地荒漠化等),改善生态环境;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培育优势品牌;拓展销售市场等第二产业调整工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调整工业布局;加大科技投入,改造设备及生产工艺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树立品牌意识,拓展市场第三产业促进旅游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大对旅游业、服务业的管理;合理分工和布局,保护环境共同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对劳动力技能的培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加强区域合作和交流等三、区域协调发展01流域水资源协作开发02西气东输的原因及影响03南水北调工程及影响04西电东送工程原因西部能源资源丰富(水电、煤炭等);东部经济发达,电力资源不足线路影响输出地输入地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缩小东中西发展差距,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①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05大型水利工程的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经济效益:产生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上游地区(库区):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滋生,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蔓延生态效益: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改善水质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河流挟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径流量减少,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断缩小;由于海水倒灌、生态破坏和入海营养物质减少,河口的渔业资源锐减06资源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调出地、沿线、调入地)经济效益:优化配置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社会效益: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协调发展。生态效益:缓解环境压力,改善生态环境。07河流的航运价值【自然条件】:1.地形(地势起伏状况,流速快慢)2.气候(流量大小及季节变化,有无结冰期及长短)3.河道(宽度、曲直、水深度、含沙量大小、通航里程长短)4.河网(水系:受气候、地形影响)影响通航里程长短。【社会经济条件】:1.人口、城市密度;经济发展水平;运输需求量大小;2.河流流向是否与人口、资源流向一致,干支流与运河沟通。08黄河的治理1.侵蚀区需要减少入河泥沙量。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进行水土保持→“保塬、护坡、固沟”①生物措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②耕作措施:沿等高线耕作、留茬少耕、免耕等。③工程措施:修建梯田和水平沟、打坝淤地、挖鱼鳞坑等。2.堆积区需要减少河道淤积。每年在黄河汛期到来之前,应用调水调沙的原理对上下游水库进行联动调度同时调动上中游的水库向下游放水,在小浪底形成“人造洪峰”,提高下游行洪输沙能力,实现对黄河下游河床全线冲刷,将淤积的泥沙送入大海。09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开发条件评价1.资源特点、丰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