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历史模拟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历史模拟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历史模拟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历史模拟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历史模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历史模拟题及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下列图片中已知最早具备了汉字结构基本形式的文字是()A灰陶尊符号B甲骨文C毛公鼎金文D秦睡虎地竹简小篆2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下列反映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儒家名言是()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B温故而知新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3“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当时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局面……关键在于它找到了一套大一统制度。”关于秦朝“大一统制度”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创立皇帝制度B中央设立丞相等官职C在地方推行郡县制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历史上某个朝代,看见城市里有热闹的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瓦子里有专供演出的圈子“勾栏”,供住宿的邸店很多。由此确定来到的朝代是()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5历史地图包含非常重要的历史信息,请判断对下面两幅地图相关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两次远行都发生在汉朝B张骞郑和都是伟大的航海家C都促进了中外友好交往和经济交流D两次远行都到达过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被

65月,台湾当局再次被排除世界卫生大会之外,因为承认“九二共识”是台湾方面通向世界卫生大会的唯一“通关密码”。下面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史实是()

A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B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C乾隆帝设立伊犁将军D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73月,距今约3000年的西周青铜器“虎鎣”现身英国(如右图所示)。目前“鎣”类青铜器已知仅存世七件。“虎鎣”之前的拥有者曾参与洗劫圆明园,由此而获得“虎鎣”等珍贵文物。据此判断“虎鎣”之前的拥有者参加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9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里,毛泽东相继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的革命道路。“中国的革命道路”具体指的是()A实业救国B打倒列强,除军阀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D和平民主建国

101938年春,日军进犯徐州(如图所示)。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截断日军补给,日军被歼灭一万多人,南京失守后的士气为之重振。这次战役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淮海战役

11“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点”指的是()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B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2“全球化源于何时?这实际上是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之所以这么理解,是因为1492年开始的()

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C资产阶级革命D工业革命13右图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5月5日)中国赠送给马克思故乡的礼物。早在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发表了震撼世界的()

A《人权宣言》B《人民宪章》C《独立宣言》D《共产党宣言》14“至少是美国——自20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不管理论如何变化,经济政策从来没有放弃过国家干预;干预的方向虽然有所不同……干预的结果却大同小异。”上述文字中提到的“国家干预”始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罗斯福新政D斯大林模式时间计划评价1955年《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以充分就业和经济自立为基本目标1957年《新长期经济计划》出现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第一个高峰1960年《国民收人倍增计划》经济进人有计划的高速发展时期从下面《日本经济计划一览表》中可以看出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是()

A适当的经济政策B非军事化改革C美国扶持D朝鲜战争的爆发

16下图是世界历史上某一时期发展线索示意图,其中“1955年格局形成”指的是()

一战爆发体系建立二战爆发格局形成苏联解体

1914年1919年1921年1939年1955年1991年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B两极格局

C一超多强的国际体系D世界多极化格局

17总书记指出:“全球经济的‘蛋糕’不容易做大,甚至变小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会感受到压力和冲击……但我们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据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B经济全球化完全不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

C经济全球化已完全实现了世界各国互利互惠

D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18提出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诊断疾病的济南籍名医是()

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李时珍

191928年日本制造“济南惨案”的目的是()

A扶植新的代理人B阻止南京国民政府北伐

C向奉系军阀施压D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日斗争

20济南被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在()

A1949年B1950年C1978年D1986年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1(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帝王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③措施①扩大国学规模②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1)材料一是某学校历史学习小组进行“隋唐科举制度发展历程”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表,请你在表格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6分)材料二明朝初期,鉴于南方士子在科举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于是明仁宗决定对南北士子分榜录取:“科举之士须南北兼收……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任晔《明代科考中的南北分卷》(2)依据材料二,归纳明朝改革科举考试的措施,并简析该措施的积极影响。(4分)材料三1755年,英国《绅士杂志》在一篇关于中国的文章中提道:“写作是一个有理性的人惟一愿意接受的考试方式……所有作者一致认为,中国的行政管理水平远在其他国家之上……他们的功名头衔均非世袭……每年一度在中国的都城开科取士。”同一时期的龚自珍(1792-1841)的《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对科举制度提出了猛烈的批评。(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时科举制度为什么在西方备受推崇,而龚自珍却抨击科举制度导致了“万马齐喑”的现实局面?(6分)22(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材料一是1978年11月24日晚,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的“生死状”,现作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你认为其收藏价值何在?(4分)材料二1978年以来广东及全国经济增长变化图

(2)依据材料二,分析1978年以来广东经济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起变化的因素有哪些。(6分)材料三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在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的治理结构和社会。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称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傅高义《邓小平时代》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富国强民”道路的名称,并回答邓小平引领的中国经济的“根本转型”指的是什么?(6分)

23(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见下图。

(1)材料一所示图片为伦敦水晶宫,是1851年英国举办首次世界博览会的展馆。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英国在这次博览会上有可能极力展示的产品主要有哪些?(至少举两例)(6分)材料二最初,科学从矿山和工场得到的东西比矿山和工场从科学得到的东西多得多……甚至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也是如此。但是,到19世纪末,形势起了根本的变化。科学不再处于附属的咨询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完全新的工业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例,谈谈材料二中提到的“完全新的工业”有哪些。(至少举两例)(6分)(3)对于工业革命的影响,(美)托马斯·K·麦格劳曾说:“工人的工资翻了一番;住的是舒适的新房;土地道路和其他环境都有了令人满意的快速提高。”而黄正华在《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中说:“……工厂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工人居住在肮脏的棚户区和墙上流着水的地下室,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愚昧粗野,酗酒成了唯一的精神安慰。”分别概述两位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工业革命的认识。(6分)济南市二○一八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1B【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发展历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符合题干要求。故选B2C【解析】本题考查儒家学派的思想主张。AB项是关于教育学习方面的名言;D项是对时间的感慨慨及惜时的感悟。C项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蕴含了人与人要和谐相处的思想。故选C。3D【解析】本题考查秦朝大一统的相关知识点。ABC项都是秦朝大一统制度的内容,而D项是汉武帝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故选D4C【解析】本题考查宋朝时期的社会生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出现了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即“瓦子”“勾栏”,故符合题意的是C5C【解析】本题考查张骞通西域与郑和下西洋的比较。分析题干中图片可知,上图为张骞通西域,下图为郑和西洋。根据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发生于明朝,A项错张骞不是航海家,B项错误。D项只符合郑和下西洋。而C项说法两者皆有,故选C。6D【解析】本题考查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根据所学可知,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能够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他三项无法体现这一点。故选D。7B〖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抢劫并焚毁了圆明园,故B符合题意。8A【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由题干材料中的“约三十五年的运动”“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描述的是洋务运动的内容,故选A。其他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9C〖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开创的中国革命的道路。根据所学可知,中国的苹命道路是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只有这一道路才能实现革命的最终胜利。故选C10B【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一台儿庄战役。由题干中的时间“1938年春”指挥者“李宗仁和地图中的“台儿庄”,可知这次战役是台儿庄战役。故选B11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重返联合国。由题干材料中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第一次击败了美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符合这一要求的只有C12A【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及影响。由题干中的时间“1492”及“全球化的开始”,联系所学可知1492年,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全球化也由此开始。故选A。13D【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根据所学可知,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选D14C【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由题干材料中的“美国”“自20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国家干预”,可知符合这一要求的只有C项15A【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由题干中对三个计划的评价可知,日本实行适当的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故选A。其他三项在表格中没有体现。16B【解析】本题考查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根据所学可知,1955年,华约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其他三项都不符合时间要求。故选B17D【解析】本题考查对全球化利弊的辨析。题干材料“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体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可逆转,ABC说法都是错误的。故选D18A19B20D21(1)①设置进士科②设置殿试武举③唐玄宗(2)措施:南北分榜取士积极影响:保证科举取士的区域公平性。(若答“平衡南北政治势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亦可)(3)西方:科举制有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体现了正平等的原则,有利于打击贵族特权。龚自珍:科举制走向僵化,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采用八股文的形式,束缚思想,败坏人才,阻碍了社会进步。【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影响。第(1)题,表格根据所学填写回答即可,隋炀帝设置了进士科,武则天设置殿举武举,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第(2)题,根据材料二中的“南北士子分榜录取"来回答措施,积极影响从区域公平性维护统一稳定等方面回答即可。第(3)题,分析材料三可知,西方对科举制度的积极方面非常推崇,而龚自珍是对科举制的不断僵化和八股取士的弊端等方面进行抨击,从这两方面进行回答即可。22(1)价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