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庖丁解牛》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庖丁解牛》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庖丁解牛》教学设计——以现实价值为导向的文言文教学教材分析《庖丁解牛》是大陆部编版、港澳启思版、台湾三民版所共同选编的课文之一。在大陆部编版教材中,《庖丁解牛》位于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选取诸子学说及古代史籍的著名篇目,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思考其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而在港澳启思版教材中,《庖丁解牛》位于中五上第十二单元的第二篇,本单元主题为“儒释互补”,要求学生通过体会先秦哲人的教导,对立身处世之法有所思考。而在三民版中,《庖丁解牛》位于三民版国文教材第四册后附文化教材《老庄选读》中,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认识道家的思想内容与价值,体会顺应自然的生命境界。教学过程大陆地区高一年级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庄子的《逍遥游》和《秋水》节选,对庄子善用寓言说理有所了解,港澳地区高二的学生在经过初中及高中一年的文言文学习后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基础,而台湾地区的高二同学在学习老庄思想前已学习过先秦诸子百家中其他学派的思想,这为《庖丁解牛》的学习提供了理解能力上的支撑。但《庖丁解牛》生字词较多、哲理内涵较复杂,部分学生可能对这类有一定难度的文言课文缺乏学习热情,甚至产生排斥心理。所以,教学中首先仍应该解决课文的理解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文本内涵的探究。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社会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设计思路《庖丁解牛》是一个有人物、有情节、有对话的小故事。虽然是两个人的对话交流,但主要是庖丁在说,文惠君只讲了两句非常简短的话。可以将文惠君之言作为教学切入点,先围绕文惠君之“惑”进行探究,再围绕文惠君之“得”深入拓展。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勇敢说出自己的见解,并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庄子哲学的思考,始终贯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01理解文意,感受庄子散文特色及语言之美。2.通过诵读体悟、合作探究,增强学生思辨能力,领会含蓄深远的寓意。3.体会“养生之道”的内涵,初步了解道家思想的文化价值,并思考其启示和现实意义。02通过诵读体悟、合作探究,增强学生思辨能力,领会含蓄深远的寓意。03体会“养生之道”的内涵,初步了解道家思想的文化价值,并思考其启示和现实意义。学习重难点重点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意,了解庄子散文特色及课文寓意。难点理解“养生之道”的内涵,能够结合实际思考社会、感悟人生,增强文化认同感。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教学工具辅助教学过程课前预习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词意,达到初步理解全文的目的。课程导入:援引旧知,导入新课幻灯片展示“庄周梦蝶”和“鲲鹏”相关图片,请同学猜猜看这和哪个典故有关?这些典故出自谁的笔下?明确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其文想象丰富瑰丽,语言优美灵动,常常把艰涩抽象的道理说得生动易懂。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有名篇《逍遥游》《齐物论》等。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引出对庄子寓言杰作之一《庖丁解牛》的学习。初读:梳理字词,整体感知01请两个小组的同学,一组扮演文惠君一组扮演庖丁,角色扮演诵读全文,结束后请其他学生发言纠正。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总结并强调重要字词的正确读音及意义。02幻灯片上展示出疑难字词,以“开火车”的形式请一组同学解释翻译,教师及时纠正翻译不准确的地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并明确生字词意,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探究:任务驱动,合作探讨01幻灯片展示: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文惠君对庖丁发出了“(你解牛的)技术怎么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的疑惑,那么庖丁的高超技艺在文中究竟是如何体现的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思考以下问题:(要求尽量用原文回答)①文中是如何描绘庖丁的解牛场景的?②解牛的真实场景必定十分血腥污秽,为何不描绘解牛的实况呢?③为何称“解牛”,而不是“宰牛”或者“杀牛”呢?02幻灯片展示:庖丁解牛的变化明确“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从“所见无非牛者”到“未尝见全牛也”,再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的解牛技艺经历了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不仅需要自身反复练习,熟能生巧,更是一个追求“道”的过程,要遵循规律,顺应自然,讲究“依乎天理”和“因其固然”,方能达到解牛时“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的境界。请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庖丁解牛的技艺是怎样变得如此高超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理清文章脉络拓展:挖掘文本,关注内涵01幻灯片展示: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学生齐声诵读全文,以小组为单位探讨问题:(请小组推选代表发言)①文惠君为何会感叹“得养生焉”?庖丁之言仅仅是解牛的经验吗?“刀”和“牛”分别比喻了什么?明确庖丁一席话让文惠君领悟了“养生”之道,可见“解牛”与“养生”存在内在联系。牛比喻社会,刀比喻人。解牛离不开刀,如果像“良庖”“族庖”那样去“割”和“折”,不按牛的天然结构解牛,刀就无法长久保全,需要“岁更”和“月更”。庖丁一把刀用了十九年之久,“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是因为他掌握了牛体的构造,谨慎对待会有损刀刃的筋骨交错聚结之处。正如人要学会在复杂的社会里安身立足,就要善于发现和总结规律,尊重和遵循规律,避开矛盾之处。②如果庖丁也要写一本——《庖丁论人生》,那从这本书中我们应该可以看到那些人生道理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来谈谈,课本中的哪些情节、文段教给我们怎样的道理。明确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了解规律,掌握规律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抓住本质,用心处事依乎天理……因其固然——顺其自然,不强求技经肯綮之未尝——避开锋芒,从长计议以无厚入有间——以己之利攻彼之弊每至于族……行为迟,动刀甚微——不莽撞,谨慎行事善刀而藏之——收敛锋芒,低调做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合作讨论,结合个人生活实际,感悟庄子哲学思想。反馈:课堂小结,作业布置01课堂总结庄子在《庖丁解牛》中运用技与道的不同来做对比,告诉我们养生的重要观念。宇宙中的现实社会如同复杂的牛理,若未有一个超然的心神,只单凭感官、目视而行,是很容易折损我们的生命的,庖丁之所以能如跳舞般,从容、自得的解牛,关键全在对道的认知与实行,“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庄子并不是叫我们改变这个宇宙世界的外在环境,因外在环境非我们可以宰治的,但我们可以选择“依从”道或“不依从”道,其结果是有差别的。“技”的境界中,大多是无法忘我的目的及手段,使得他们容易陷在物与物的对立,不仅无法解牛,更容易伤害自己的生命。庄子透过现象界细腻的描写,提醒我们复杂的宇宙非我们能“人定胜天”的,驳斥了各种欲想用知识、力量勉强改变世界的论点,告诉我们惟有寻到那“道”,依“道”而行,才能全生、养亲、尽年。《庖丁》解牛是一则很短的寓言,却包含了庄子精辟的养生思想,“技”与“道”的比较在此篇中显的格外突出,虽仍未尽言「道」的本质,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