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岭南版第三册美术教案
1民间玩具欣赏
教学重点:
感受民间玩具造型、色彩特点与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1、活动一、教师问:“你发现什么?它们叫什么?”
欣赏课本提供的玩具图例,找出它们的名字。
2、活动二: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A、教师提供“泥、纸、竹、皮、面、木、布”等多种材料,让学
生进行猜想与假设。
B、感受民间艺人心灵手巧及民间艺术特色。
3、活动三:它们“想说”些什么?
A、让学生讨论民间玩具的产地、寓意及有关的故事。
4、活动四:民间玩具美在哪里?为什么?
A、提供描述的感觉词语,如:材料美、装饰美、对称美、质朴、
饱满、逼真,玩具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B、民间玩具造型、色彩特点与审美情趣。
5、活动五:学习民间艺人,可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小玩具
或描绘自己感兴趣的民间玩具。
6、布置作业。
A、尝试收集大家画的民间玩具。
B、布置师生共同收集民间小玩具集市。
教学后记:基本能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书中的作品,中国民间艺
术是中华民族在特有的信仰民俗氛围中,在农耕经济、手工业生产基
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与人们的生产劳动、生活风俗、宗教活动的
需要紧密相连。要指导学生明白。
2现代玩具欣赏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能说出现代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玩法等特点。
教学难点:
比较民间与现代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玩法等特点的
异同。
教学过程:
1、活动(1):分享与表现。
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回来与同学分享,并向大家说说自己为什么
喜欢?如何玩?
同学们都毫无拘束的交流玩具玩,并且大胆的探讨玩具的特点。
2、活动二:发现与探秘。
我们来到什么地方?你发现了什么?它们叫什么?谁知道他们
的故事?它们会动、会说、会唱的秘密在哪里?
通过讨论他们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3、活动三:欣赏与描述。
选一件自己喜欢的民间玩具,说说玩具给你什么感觉?什么地方
使你这种感觉?
4、活动四:比较与探究。
A、选一件自己喜欢的民间玩具与一件现代玩具进行比较,找出
异同点。
B、探究现代玩具逗趣与科学益智结合的特点。
C、探讨玩具功能与审美性的双重作用。
第二课时
5、活动五:创作与评价。
A、用线条设计自己喜欢的、想象中的现代玩具;
B、布置小玩具画展。
C、提出评价要点,引导评价。
D、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在各种玩具充斥市场的今天,更应让孩子们了解和接
触中国民间艺术,激发孩子们对民间艺术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艺术
鉴赏力和民族自豪感。
第3课我的玩具伙伴
教学重点:多角度观察与表现玩具。
教学难点:运用绘画工具,多角度表现玩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活动(1):分享与观察。
说一说:我的玩具伙伴给我带来的快乐。
看一看:我的玩具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同学的玩具又是什么形
状组成的?
摸一摸:我(你、他)的玩具是什么质感?
想一想:看课本,思考小作者是如何表现玩具伙伴的?
2小组汇报。
第二课时
1、活动二:欣赏与发现。
看一看:大师想说些什么?作品给你什么感觉?哪些地方使你产
生这种感受?大师然后表现物象的?在小朋友的画中,你发现了什
么?
想一想:我哦准备向大师、小朋友学些什么?
2、活动三:创作与评价。
想一想:我准备用什么工具、材料表现我的伙伴?
画一画:玩具的正面、侧面、背面各有什么形状组成?用什么表
现它的质感?
评一评:谁的玩具画得最可爱?
教学后记:学生在说的方面:“我的玩具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
同学的玩具又是什么形状组成的不够具体。色彩鲜艳,想象力丰富但
部分同学画面组织较差。
4、恐龙回来了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并把自己的感受表
达出来,从而更家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
画恐龙和人物在一起。
三、教学难点:
恐龙的外形和特征。
四、课时和作业要求:
1授课时间(2)课时
2画一幅恐龙和人们在一起的画面。
3构图要饱满充实,人物和恐龙动态要生动。
4添加现代设备和背景。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
引入1实物投影机
2欣赏教师的恐龙画一恐龙回来了
3了解决绘画中存在的问题。
1.欣赏作品。
2.讨论问题。
3.回答问题
欣赏恐龙图片给我们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讲授新课1、继续欣赏。
2.课题一板书:恐龙回来了
启发学生回忆你在什么上面见过恐龙的画片说一说。
3.指导学生观看图课件,并仔细观察课件中的动化片中的恐龙热
闹场面。
4.教师边讲边示范,启发学生思维。
(1)认识儿种远古时的恐龙。
(2)棘龙、角龙、结龙、翼手龙、梁龙、雷龙等
(3)恐龙是远古时期的爬行动物,6500年前灭绝。
(4)画出恐龙并添加人物。
1.继续欣赏
2.回老师的问题。
3.把自己在那里(电视、图片、画报等)见过的恐龙的场面讲出
来。
4.分组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学生终结。
2.谈出欣赏后的感想。
学生创作
1.选定情节,画些什么,怎样布局。
2.先画出主要部分,然后再配上环境及其他有关的道具。
1.本节要求完成画面构思和画出铅笔草稿。
学生小结:画恐龙添加人物和现代设备的热闹景象用记忆画形式
表现出来。
采用绘画方法画出一幅美丽、生动、活波、有趣恐龙和小朋友在
一起的画面。
小结评述学生作业能否表达自我感受。
第二节
引入
1.将上节课中作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明白的地方,请学生提
出?教师一一解答。
2.增添楼房汽车等背景。
3.上色
恐龙和人物色彩与背景色彩对比(深与浅、丰富与单纯等)要鲜
明,主体要突出。
1.学生讨论作业
2.学生发言,重点表现在恐龙人物在一起在干什么,那热闹场面
iffll出来。
采用绘画方法画出一幅美丽、生动、活波、有趣恐龙和小朋友在
一起的画面。
学生创作
1.学生设计和绘画。
2.教师巡视辅导学生要所创新。
小结教师选出有美丽、生动、活波、有趣的恐龙和小朋友在一
起的热闹场面的作业、进行表扬。
课后记:通过对恐龙的绘画,使学生在科幻中发挥自己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
5巧救小昆虫
教学重点:发挥想象力,为结局描绘一个画面。
教学难点:画出与连环画有关联的结局画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阅读与思考。
教师问学生达尔文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们从哪里知道?故事
的主人公是谁?(请同学把自己找到的资料汇报给大家听)。
师出示以下几个小问题:
猜一猜:达尔文说了一句什么话?昆虫会飞到哪里?
想一想:四幅画有什么特点?文字与描绘有什么关系?
2、观察与发现。
找一找:达尔文为什么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他有什么成就与贡
献?
看一看:课本中描绘了什么昆虫?它们各有什么形态、色彩特
点?
想一想:达尔文如何救出小昆虫?
让同学们讨论编出故事,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3、联想与创造。
说一说:小女孩手上的昆虫是什么形状、颜色?
想一想:小开创到哪去了?(激发联想——有趣、有意思、有常
见的联想)主体物与背景产生遮挡关系时先画什么,后画什么?
做一做:选择什么材料用具表现?
4、分享与评价。
提出评价目标:谁画的小昆虫最新奇?谁画的故事结局最精彩?
在小组说说,小昆虫的结局。选出最精彩故事结局在班上展示。
教学后记:
作品里的昆虫造型丰富,发挥想象力,为结局描绘一个画面。画
出与连环画有关联的结局画面。选出最精彩故事结局在班上展示。
6可爱的玩具蛇
教材分析:
教材以“制作会跳舞的玩具蛇”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心
理,并通过欣赏“生肖蛇”邮票,让学生感受蛇“圆而细长,没有四肢”
的形态特征,感受其色彩强烈对比、传统的花纹装饰的美感,感受其
内涵。让学生感受以蛇形像设计的平面与立体造型,激发学习兴趣,
突出本课“蛇的立体造型设计与装饰”的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造型元素和手工立体造型方法设计制
作"玩具蛇"。
2、过程与方法:①在欣赏中感受作者创造美的情感;②在尝
试材料妙用中,发展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美术与科技结合的简单道理;
在分享中感受成功乐趣。
教学重点:
从平面到立体的设计、装饰过程。
教学难点:
①材料的选择与妙用;
②纸蛇会跳舞的科学原理。
兴趣点:会跳舞的玩具蛇,科学童话故事。
观察点:用什么材料设计制作玩具蛇?
教具准备:各种材料制作的玩具蛇。相关工具材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新课。
讲“糖葫芦”、“可爱的冰蛇”两个故事并欣赏画面。
欣赏课件里的蛇,你认识哪儿种蛇?
蛇有什么形态特征?(三角形的头,圆而细长的身体,尖尖的尾
巴)
以平面与立体表现的玩具蛇和生肖蛇给你什么感觉(可爱、雅致、
有趣、夸张、拟人)
想一想,蛇怎样变,形象才可爱?
二、设计玩具蛇。突破难点。
欣赏老师手中各种玩具蛇,猜一猜,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
找一找哪些材料像蛇,具有能弯曲、圆而细长的形态特征。哪些
材料经过组合,能设计玩具?
试一试:参考教材的制作步骤。也来设计制作一条玩具蛇。
想一想:如何装饰才可爱?
三、玩一玩,为什么蛇会跳舞?注意蛇身体的弯曲度与长还有风
力短能影响蛇跳舞的快慢。
想一想:小博士的话,
玩一玩,这些玩具为什么会动?
讲一讲,有什么样科学道理?
四、评一评:谁做的蛇最有个性,与众不同?
会跳舞,添上漂亮的花纹。造型、色彩花纹、材料的选择与众不
同。
教学后记:学生对花纹的设计有自己的想法,较为理想,都对吹
气蛇情有独钟。设计简单的蛇他们反而不感兴趣。但材料选择存在一
定的局限性。在电风扇的风力下,蛇跳舞的环节处理的较好,极大的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美丽的叶子
教材分析:
叶子是学生司空见惯的自然物象。本课以“形态色彩美的叶子“
导入,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身边不起眼的事物,观察叶脉由粗到细、
逐级分*、有组织的线,而体验自然界线性物象;通过对马蒂斯的作
品的欣赏,让学生感受大师其对比的色彩,粗犷的线条,夸张变形的
表现物象形态的艺术手法,激发学生大胆运用造型元素表现自己对叶
子的感觉。并通过拓印、线描、色绘、剪贴等欣赏与练习,体验各种
材料工具技法表现的艺术效果,目的是引导学生开拓材料工具视野,
鼓励学生在尝试探究各种方法、技能的同时,体验叶子的形态美、纹
理美和自然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综合运用各种平面造型元素和技能表现叶子
构成的画面;感受叶子网状纤维纹理的美感。
2、过程与方法:在比较中,体验叶子的形态美、纹理美;在尝
试中,体验拓印、线描、色绘、剪贴的不同美感;在展示中,体验创
造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尝试发现的乐趣;关注身边不起
眼的自然物象。
教学重点:
尝试与运用线描、色绘或拓印表现叶子形态美、纹理美。
教学难点:
运用色彩对比和有趣的排列,表现叶子的构成。
兴趣点:
比一比,认拾的叶子形状美、色彩美;观察叶子的网状纹理。
观察点:
叶子的形状与纹理;体验拓印的尝试过程。
教具准备:
师:课件;线描、色绘、拓印、剪贴叶子的范作若干;各式各样
的树叶;相关用具。
生:收集各种树叶。剪刀、胶水、白纸。
教学过程:
一、引趣设疑,导入新课。
出示马蒂斯的作品,取画中物象让学生猜:这是什么?这幅画给
你什么感觉?(从色彩、形状、夸张、变形等方面)你知道画家马蒂
斯和他的故事吗?作品中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马蒂斯,也来把我们对叶子的感觉表现出来。板书课题。美丽的叶子
请学生仔细观察收集的叶子,讲一讲各种叶子的纹理有什么不同,让
我们学学小昆虫,飞到树上看看这些叶子吧。欣赏课件。
二、比较发现,突破重难点。
1、看一看:提供示范画,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自主在尝试中找
出各种材料工具表现的技法,激发探究兴趣。如有不理解的地方教师
可简要演示,如拓印方法。
2、比一比: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落叶,小组进行对称式或均衡
式的排列(感受形式美),看有多少种排列方法。
三、求异创新,创作作品。
你准备用哪种方法来表现叶子?提供作业要求内容:
1、基本要求:运用点、线、色表现一幅“叶子的画面。
2、较高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一幅叶子的画面。
3、个性探究:尝试多种材料和技法,创造性地表现叶子的画面。
四、学生作业。
五、评价拓展,体验尝试发现的乐趣。
评一评:谁画的叶子最美?,
谁用了新的工具材料来表现美丽的叶子?
谁的纸屑、叶屑收到了垃圾袋里?
教学后记:本节课准备较充分,学生学得兴味盎然,拓展延伸
部分学生表现得非常好,有很多好的妙想妙思。
8给树爷爷画像
教材分析:
树木,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本教材通过画“树”,不但让学
生学会观察、记忆与创作,更重要的是从小懂得注意保护树木,保护
好生态环境,是本课的设计意图。
运用粗细、疏密的线条表现大树的纹理,是本课重点。
教学重点:
运用线条表现大树纹理。
教学难点:
运用线性感受,进行大树纹理的表达及画面的构图美。
兴趣点:
树爷爷的故事,想象中的树爷爷。
观察点:
树的纹理产生的形式美感。
教具准备:各种树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知识迁移,导入新课。
1、说说自己的爷爷是什么样的,课题前面加个树字,树要有多
大才会被称为爷爷?
了解一些树的自然知识。(树的年龄怎样算,树的寿命有多长)
知识链接:
把一棵树的树干锯断,就能看到树干横断面上有一圈一圈的年
轮。年轮一圈深、一圈浅,两圈是树的“一岁这样,两圈两圈地数,
数完的数字就是树的年龄。
寿命在百岁以上的树木有很多,杏树、柿树能活100岁,柳树、
葡萄树能活
150岁,苹果树能活一两百岁,梨树能活300岁,松树能活1000
岁,银杏树能活3000岁,巨杉树能活4000岁,猴面包树能活5000
岁,最长寿的世界树爷爷大概要算北非加得群岛的一个科龙血树,活
了8000岁。
2、感受树苍老、古朴等形态特征。
提供老树、小树图片进行比较:树爷爷的纹理有哪些特征?
①相像:树爷爷外皮像层层的鱼鳞、像长满瘤子的怪兽、像干裂
的木地板、像爬行的小蛇。像老人的胡子、像老人突出的筋骨、像老
人饱经风霜的
②线的想象:找找树皮上的直线、弧线、波浪线、柔和的线、
紧张的线、旋转的线、斜线、流畅的线、断断续续的线、网状的线。
二、课堂发展,画画树爷爷。
欣赏课本图片,你觉得哪幅画最能表现树爷爷的样子?
运用什么线表现“和蔼的树爷爷“凶恶的树爷爷”“滑稽的树爷爷”
如何排列、组织线条,才能使画面产生“形式美”?
画一画:看谁的“树爷爷”画得最有趣?
三、展示交流,相互评价。
自评与他评同学们的课堂作业:树干有粗细、纹理有变化、画面
较饱满。
教学后记:通过联想生活中的爷爷,找到了学生的兴趣点,但对
于线条的认知,教师的引导还不够。以致学生的线条表现力不够强烈。
9我家的菜篮子
教材分析:
通过绘画,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美,是本课设计意图。教材以
一幅色彩鲜艳、具有真实感的蔬菜照片导入本课,激发学生对“我家
的菜篮子”的回忆,如蔬菜名字、营养、外形、色彩特点等,体会父
母的关怀,生活的美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线条或色彩表现“菜篮子"与“蔬菜"的形态、
色彩特征。
2、过程与方法:①在欣赏中,体验大师对生活美的感受;②在
摆设中,体验构图的美感;③在探索中,体验多种物体的前后遮挡画
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关注日常生活美,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线条或色彩表现菜篮子的形态与色彩特征。
教学难点:多种物象的前后遮挡关系。
兴趣点:畅谈我家菜篮子,蔬菜摆放构成的活动。
观察点:“菜篮子”的形状、色彩及前后遮挡的特征。
教具准备:各种蔬菜模型、实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法,导入新课。
我家喜欢吃什么菜?(从蔬菜名称、形状、色彩、质感、营养儿
方面说说)
欣赏课本示范画,大师画了什么蔬菜?这些蔬菜有什么形态、色
彩特征?
二、摆一摆:学习构图。突破难点。
出示准备的各种蔬菜的卡片,让学生在黑板上摆一摆,归纳总结:
如何摆放画面才好看?先摆大的主体物,再添小的搭配物。
形状大小前后搭配,色彩搭配美不美?
三、把黑板上摆放的蔬菜画一画。
怎么画才能表现前后遮挡?
先画前面的蔬菜,再画遮挡的蔬菜。
先画主体物(注意留出前面物体的位置),再搭配其他物体。
四、拓展延伸,学生创作。
加上篮子应怎样画?可以有儿种画法?
教师演示讲解儿种篮子的画法。
提请学生注意:菜装在篮子里怎样既可以看到菜又可以用到遮挡
的画法。
篮子外面可以画些菜以求画面饱满。
五、展示评价。
教学后记:本节课的难点没有解决好,但构图有进步提请学生注
意:菜装在篮子里怎样既可以看到菜又可以用到遮挡的画法。篮子外
面可以画些菜以求画面饱满。有的学生还是存在画的东西太小的问
题。
10、节日的餐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碟子、各种菜肴的形状、颜色画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提问,讨论,学习菜色的基本形状、色彩特
征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己的生活常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了解装菜的碟子的画法。
难点:怎样安排才能使画面更合理,更有美感
兴趣点:你能画出节日里几种你家常吃的菜吗?
教学准备:准备儿张菜色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过节的时候,你们家是怎样庆祝节日的?
你最喜欢吃的菜是什么?能介绍给大家听吗?
板书:节日的餐桌
二、讨论与学习
1、怎样的菜让人看见了就想吃?(引导学生从选料、颜色方面考
虑)
2、怎样的菜味道特别的香?(引导学生从配料味道方面去想)
3、怎样摆放可以使这道菜看上去更吸引人?(引导学生从装菜的器
皿上考虑)
三、展示实物图片
让学生看了图片后说一说:这是什么菜?用什么装的?里面除了有
(),还有什么?好看吗?为什么?你猜它是什么味道的?
通过说,让学生了解到一道菜,精美的一道菜不但主料好,还要选好
配料,拼装得好看才能让大家感受到节日的气氛。
四、教师示范:
1、碟子的画法
2、请儿个学生到黑板画一画,检查是否普遍掌握。
3、展示教师自己准备的儿道菜。
五、学生画,教师巡视。
1、帮助有需要的学生
2、对于一些画的比较有意思的作品要鼓励其大胆画。
六、展示作业。
1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2、小结本节课。
教学后记:学生的的造型能力,还是有所欠缺,故以临摹与想像
相结合,才能有一些好的作品出现。总的来说,作业色彩方面进步很
大,但创造性还有待发掘。
11泥器皿
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感知陶瓷是我国祖先的重大发明之一,它
不但是生活用品,也是独具特色的艺术品。通过动手尝试实践,掌握
泥板成型法、盘泥条法和手涅法三种器皿成型法,进行构思与创作,
发展形象思维和动手能力,是本课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陶器皿”的形态特征,并能运用"器皿成型
"法进行"中空"的器皿构思、制作与装饰。
2、过程与方法:①在触摸中感受器皿的造型、质材特点;②在
浓度中探索”器皿成型法”③在创作中感受具体与抽象的艺术表现手
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知道中国陶瓷是我国古代重大发明
之一,并对中国陶瓷产生兴趣;②能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新表现。
教学重点:掌握“手捏法、盘泥条法、泥板成型法”三种“器皿成
型”法。
教学难点:1、泥条盘高的技法;2、创意构思与创作。
兴趣点:1、符鱼器皿;2、鬼脸器皿;3、小组合作创作一组器
皿。
观察点:器皿的造型、色彩、花纹特征;2、具体与抽象器皿不
同的艺术风格。
教具准备:各种器皿,橡皮泥器皿,橡皮泥,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器皿,导入新课。
看看生活中的器皿,归纳出器皿的含义:盛东西的日常用具。
想一想陶瓷是怎样形成的?课文中《橡皮泥餐具》中哪些是“器
皿”?
比一比,古汉代陶艺与现代陶艺有什么异同与作用?(感知陶器
皿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的特征,从造型、色彩、花纹特点等方面来说)
二、学习三种器皿成型法,突出重点。
看一看:书上介绍的三种器皿成型法(手捏法、盘泥条法、泥板
成型法)能看懂吗?(欣赏课件演示步骤)
说一说:我喜欢哪一种方法?我掌握了哪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
合制作什么泥器皿?
做一做:选择一种方法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器皿。
三、课堂延伸,突破难点。
看一看:现代陶艺与鳄鱼器皿、鬼脸器皿有什么异同?相同:盛
东西,不同:具体与抽象造型
想一想:如何把刚才制作的“器皿”进行添加,变成具器皿?(动
物、植物等)如何抒“器皿”进行“点、线、面”装饰,表现美的造型?
教师演示“镶色法”“与混色法”。
四、展示评价。
进行一个器皿展览,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请说说你是运用什么
器皿成型法和艺术手法表现器皿?美在哪里?
教学后记:本课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之一,重难点全部得到很好
的解决。可惜没有把作品照相存档。
12、小泥人和泥面具
第一课时小泥人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立体雕塑头型的基本常识——基本形与附属形。用瓶子和泥
条组合成的头像为基本形,五官和头发为附属形。掌握搓泥条,用泥
条缠绕瓶子,并采用捏、揉、粘、抹等技法进行像的造型创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想像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学习立体雕塑的基本知识。作品新颖生动,
富有美感。
学习材料:本课教学所用材料,除胶泥、彩泥、纸黏土外,还可
以用面粉加水粉颜料用水和起来使用。
教学过程:
⑴布置学生感受搓泥条方法。
提问:①搓泥条有儿种方法?②说说搓泥条时双手是怎样配合
的?
(2)体验用泥条缠绕瓶子。
提问:怎样缠绕泥条才能又快又好?学生分组独立或二人合作
缠绕瓶子,由两组学生代表总结成功的经验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3)五官、发型设计。①欣赏图片资料。②布置学生分组。讨论
自己所见、所想的五官和发型。
(4)布置学生完成头像作品。教师巡视辅导。
(5)展示作品,小结讲评。
第二课时泥面具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纸弹簧的基本折叠和制作方法,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2、制作各种有趣玩具和玩法。
3、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二、教学重难点:
1、用橡皮泥制造面具,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2、制作各种有趣玩具和玩法。
三、教具准备:橡皮泥、面具
四、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出示几个“蹦蹦跳跳”的玩具实物,用故事表演的形
式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1、板书课题,说明教学目的要求。
2、探究质疑,把玩具分给学生。学生看看这些玩具是如何制作
而成。
3、演示制作立体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步骤。
4、尝试制作纸弹簧。
5、交流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
6、综合制作,设计制作各种有趣的玩具和玩法
7、欣赏评价。
8、表演游戏。
三、布置作业:设计各种有趣玩具。
课后反思:了解立体雕塑头型的基本常识——基本形与附属形。
用瓶子和泥条组合成的头像为基本形,五官和头发为附属形。掌握搓
泥条,用泥条缠绕瓶子,并采用捏、揉、粘、抹等技法进行像的造型
创作。
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动手能力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
13无敌孙大圣
教材分析:
孙悟空是学生喜爱的神话人物,他那火眼金睛、及七十变的本领
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教材以这一兴趣点,以“无敌孙大圣”为题,以
人物形象创作和活动画页设计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剪裁”与绘画表
现的过程中,培养设计意识,发展创新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感受孙大圣的艺术形象,并运用造型元素、
基本形的组合方式表现孙大圣;②运用折、剪、粘贴、绘画手段,设
计活动画页。
2、过程与方法:①在观察中学会"以形观物、以形表物”的方法;
②在欣赏中,找出孙大圣的艺术形象特点;在作业的“变身形象”中找
出孙大圣的特征,启发创作思维。③在合作创作中,探讨"活动画页”
的整体设计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喜欢孙大圣的形象;②能与同学一
起设计"活动画页”。
教学重点:能在活动画页上表现孙大圣的形象。
教学难点:
①把想像中的人物通过绘画形式表达出来;
②剪、折设计与画页人物表现的统一。
兴趣点:
①活动画页;
②孙大圣的变身形象的联想;
③孙大圣的故事。
观察点:
①孙悟空的形象、色彩、服饰特点;
②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典故事与画面。
教具准备:活动画册,图片。
教学过程:
一、欣赏孙悟空道具、形象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孙悟空"局部图片,
猜一猜:他是谁?激发记忆联想。
说一说:①你怎么知道他是孙大圣?(抓住孙悟空的形态、色彩
特征)②孙悟空的脸部有些什么形状、色彩、,作者如何表现他的“火
眼”与“金睛”?
让学生学习以“基本形”组合物象的方法进行观察与表现。如用
“葫芦形”表现孙悟空的面部,用红色的桃子形表现“火眼”,用渐变式
的环形和黄、黑、白三色表现“金睛”,用红色的半圆形表现嘴巴---
2、欣赏课本图片,说一说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故事;
二、课堂发展,激发联想。
1、孙悟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孙悟空在今天会变成什么形象?
在干什么?
2、如果画出来,抓住什么特征进行变化?变成什么形象才有趣?
(形象变、动作变、服饰变)请几个小朋友表演一下孙悟空的各种动
作。
3、那是什么?书上的小朋友在看什么?(活动画页)想一想:
①头部、身体为什么分开?②一张对折纸可以画儿个孙大圣?③儿张
对折纸如何粘贴在一起?翻一翻:有什么发现?利用孙大圣头部与身
体的多种搭配,使画页产生千变万化的形象。
指导学生在设计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如何折、剪才能使画页分开头部与身躯两部分而又没断开;人物
头部如何结合自然。
三、学生动手,设计画页。把想象中的孙大圣的变身形像画出
来。
四、分组合作,把画页粘贴在一起,看哪个小组制作的活动画
册最好看。
课后反思:以这一兴趣点,以“无敌孙大圣”为题,以人物形象创
作和活动画页设计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剪裁”与绘画表现的过程
中,培养设计意识,发展创新思维。
14变形金刚
教材分析:
七巧板是中国著名的拼板玩具。本课以变形金刚为创作主题,以
民间益智玩具七巧板的设计及模拟“变形金刚”进行拼摆的游戏活动,
让学生体验七巧板的拼图艺术特征:夸张、概括、简洁、生动、趣味
性强,从而激发学生对七巧板的喜爱之情。
教材以“变形金刚”导入,目的是创设“玩一玩”的情境,让学生在
“玩”中注意观察:1、变形金刚是由什么基本体组构而成?2、变形后
各部分位置产生什么变化?3、变形金刚的形态、色彩、花纹各有什
么特征?
教材还让学生知道1、七巧板是由哪些儿何形组合而成?2、七
巧板能拼出很多形状。3、体验"七巧板"拼图的概括性、趣味性。
激发想象力,拼摆出变形金刚并进行装饰,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让学生临摹民间七巧板,体验民间七巧板的科学性与艺术形式,是本
课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临摹民间七巧板;用七巧板的基本形拼出”变形
金刚"并进行装饰。
2、过程与方法:在"玩"中感受变形金刚"变形"的乐趣;在竞赛中,
比一比谁摆的变形金刚最多、最有趣,感受七巧板的科学性、趣味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七巧板是我国民间益智玩具;我喜欢
七巧板。
教学重点:制作民间玩具七巧板;运用七巧板拼出“变形金刚”
并进行装饰。
教学难点:运用儿何形的组合方法进行"组合物象"的想像与装
饰。
兴趣点:玩“变形金刚”;设计制作七巧板;七巧板拼摆游戏。
观察点:变形金刚的造型、色彩、变形的功能;七巧板的各种儿
何形组拼过程。
教具准备:七巧板一幅;有关变形金刚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看一看:卡通片《变形金刚》。
说一说:变形金刚有什么特征?
找一找:组成变形金刚的基本要素?
玩一玩:我的变形金刚可以变成什么形象?
二、课堂发展,体验七巧板的奇妙之处。
出示七巧板,说一说对七巧板了解多少?找一找:七巧板有什么
奇妙之处?共有多少个三角形、方形、平行四边形?把五个三角形比
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知识链接:
七巧板的发明大概起源于一千多年前我国宋朝。用七巧夺天工板
可拼出许多图形,所以人们称它为“智慧板到了清朝,有位叫王其
沅的人收集了许多七巧板拼成的图样,编了一本《七巧八分图》。后
来七巧板传到欧美国家,使西方人对这备战来自中国的益智游戏充满
兴趣。
主要由七块儿何形图板组成,包括大三角形两块、中三角形一块、
小三角形两块、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各一块。合起来为一个正方形,
或者合起成一个长宽比为二比一的长方形。
做一做:临摹书上“七巧板”,怎样画才能使各种形的边线吻合?
将正方形白纸板按书中的七巧夺天工板图样划线,注意每个几何
形的线与线相交点都必须是那两条相交线的中点。画好后,剪彩开即
可。白色的纸板可以按机器人的形态、花纹进行描绘或着色。
想一想:在临摹中发现了什么?各种形状有什么特点?
摆一摆;①把自己想象中的变形金刚摆出来进行装饰。
②把摆出来的图形进行联想,创作变形金刚的“变身形象
画一画:把拼摆的变形金刚进行装饰、美化。
三、评价展示,课后延伸。
说一说:七巧板能摆出多少个“变形金刚”?
评一评:哪个变形金刚最美?为什么?
试一试:运用这些七巧板形状看看自己能拼出多少个有趣的图
形?
找一找:有儿种玩法?
课后反思:让学生知道七巧板是由哪些儿何形组合而成,七巧板
能拼出很多形状。体验"七巧板"拼图的概括性、趣味性,激发想象力,
拼摆出变形金刚并进行装饰。
15杂技小演员
教材分析:
“不倒翁”是孩子们熟悉的民间玩具。教材以滑稽可笑的“七品芝
麻官”导入,让学生在欣赏其简练的造型,又能旋转摇摆和按压不倒
的动态时,了解一些简单的“底部重力作用”的科学知识。并运用这些
知识,设计“不倒的杂技小演员”。运用纸材进行“画、剪、卷、粘贴”
等活动或选择各种材料设计一个“不倒的杂技小演员”立体造型
是本课重点,而“妙用材料”是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民间玩具"不倒翁”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②运用平面或立体材料,设计一个"扳不倒”的立体造型。
2、过程与方法:
①在“玩”中感受民间玩具“不倒翁,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②在欣赏中感受“不倒翁”民间玩具的装饰色彩、造型特点;
③在探究中,解决材料妙用和组构“扳不倒”杂质小演员的立体造
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喜欢民间玩具"不倒翁",感受其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奥妙。
教学重点:运用纸材设计制作“扳不倒”的杂技小演员立体造型。
教学难点:材料妙用;设计制作美观有趣的“扳不倒”造型。
兴趣点:玩“不倒翁”;想象杂技小演员有趣的动态。
观察点:“不倒翁”的造型色彩、花纹。
教具准备:不倒翁玩具,相关道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玩具,导入新课。
二、出示“七品芝麻官”玩具,猜一猜:它是谁?
玩一玩:你发现了什么?(不倒翁的底部是圆的,较重,色彩鲜
艳,形象滑稽、有趣---)想一想:小博士的话对不对?
试一试:出示道具,找一些能滚动的东西,放一些橡皮在瓶盖里
边,再转动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做一做:制作一个能滚动的立体造型并在上面设计一个动态美的
杂技演员。(教师示范)
三、进入游戏,设计制作。
1、我们班要组建杂技团,每人制作一个小演员来参加表演,看
谁能被选上,只要符合下列标准就可以:造型美、人物动态美、色彩
美、扳不倒。
2、学生设计制作。
三、评价展示,表演。
玩一玩,评一评:看谁的杂技表演最有趣?
课后反思:以滑稽可笑的“七品芝麻官”导入,让学生在欣赏其简
练的造型,又能旋转摇摆和按压不倒的动态时,了解一些简单的“底
部重力作用”的科学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设计“不倒的杂技小演
员“,可以增强兴趣感。
16有趣的数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根据数字的特点进行想象变化与
装饰。
2、过程与方法目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美的思维
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将想象转化为表现的乐趣。
教学重点:
把握数字的特点与学会数字的装饰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根据数字的特点进行想象变化。
教学程序:
1、导入
师生共同律动一课件同时展示跳动的人形数字一教师说:投影上
与我们一起律动的是谁?看大家能不能认出来?一组织学生认识数
字一教师说数字经过美化之后就会变得很有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
习《有趣的数字》。
出示课题:有趣的数字
2、新课
(1)如何使数字变得丰富?
教师说:同学们可以写或画出多少种不同的数字?一组织学生尝
试用不同的方法写数字(根据数字的特点进行不同方法的书写)。一
教师简单小结:同学们写出了单线的、双线的等等,这么多的数字如
何使他们变得美丽?这一环节的用意让学生进上步认识数字的特征
并为想象变化埋下伏笔。
(2)如何使数字变得有趣和美丽?
教师接着说:我们一来看看“2”有什么方法变得美丽。一用课件
展示数字的各种装饰方法,与学生一起分析:有用花纹装饰、用颜色
装饰、改变形状装饰。
教师将各种图片分别发到各小组,组织学生讨论。一请各小组派
代表上讲台根据图片汇报讨论结果。这一环节的用意是要在教学中让
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主动地发现问题与思考问题,让每一个学生真正
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3)教师演示使数字变得有趣和美丽的过程。
教师说:同学们归纳了很多方法,现在请同学们看看这些方法是
如何做出来的。一教师演示花纹装饰的方法:剪纸、贴纸、画图案(点、
线装饰或动物花纹迁移)等,f播放《数字谣》,师生共同尝试形状
的变化方法:拟人法、联想法,比如教师举例联想法用“0”来问学生
"0像什么?",教师简单画出学生举例的物体,增加学生对变形的认
识。
3、作业
(1)同学们想怎样把数字变得更有趣和美丽?
教师说:刚才老师展示了数字变得有趣和美丽的过程,同学们一
起想想:生活中有什么物体像“1”、生活中有什么物体像“2”……等。
将小组分成花纹装饰组、颜色装饰组和形状变化组,让学生自主
选择制作方法并自由组合成制作小组,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并运用桌上的工具材料表现“有趣的数字”,组织学生比一比哪组做的
变化多或制作方法多。
(2)学生想象、表现,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4、评价
(1)小组代表发言
小组代表说自己小组做了什么或说用了多少种方法、有多少种变
化。
(2)教师点评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及评述表达自己的看法。
5.课堂引申
教师说:我们刚刚学习了数字的变形,其实生活中还有其他许许
多多的变化,例如英文字母的变形和文字的变形,只要你们认真地观
察,就能发现它们的有趣之处!
6.评价表的填写
我学会了……,我的作业……,我想对老师说……。
教学后记:在教学时同学们可以写或画出多少种不同的数字,组
织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写数字,同学们写出了单线的、双线的等等,
这么多的数字如何使他们变得美丽,这一环节的用意让学生进上步认
识数字的特征并为想象变化埋下伏笔。
17漂亮的钟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时钟的基本结构;
②运用造型元素进行时钟的具体或抽象造型设计与装饰;
2.过程与方法:
①在比较中找出时钟的基本结构;
②在想象中,抓住基本结构进行创新设计;
③在评价中感受美的设计与美化生活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人文情感。
教学要点:
1.重点:能抓住时钟的基本结构进行想像与设计制作
2.难点:时钟造型与应用统一的设计构思方法。
作业要求:1.基本要求:能画出一个小闹钟。
2.较高要求:能设计一个造型美观的小闹钟。
3.个性探究:能妙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个造型美、色彩美、装
饰美的小闹钟。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
各种造型的小闹钟、色彩、卡、颜料、范作及课件。
学生准备:
小闹钟、卡纸、剪刀、胶水等。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美。
课堂导入
1、模拟钟表店的情景,播放各种“报时器”、时钟行走的“滴答声”。
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各种精美的时钟图片。提问:钟有什么用
处?
2、说说你见过的最漂亮的钟。小闹钟是我们学习的小伙伴。又
是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设计一个“漂亮的钟”。
听一听、猜一猜感受报时器的声音。
说一说自己见过的最漂亮的钟。
赏一赏钟表店里各种漂亮的钟。
1、激发学生回忆钟的形象,拓展审美视野,明确钟的作用以学
习及本课的任务。
2、培养珍惜美好时光,好好学习的情感。
课堂的发展
1、找出时钟的基本结构。
①分析钟有抽象形和具象形两种不同的造型。分析动物造型的
钟。
②找一找钟有哪儿部分组成?
2、时钟设计接力赛。提出“四美”评价标准:造型美、装饰美、
色彩美、实用美。
3、评一评:
①钟座的具象形和抽象设计。
②钟面的“形状”设计。
③时针、分针、秒针的变化设计。
④时分、刻度记号的创意变化。
4、设计与创作:
①讨论研究:怎样设计与创作?
②动手设计制作与装饰。
布置学生进行闹钟设计比赛,讲明注意事项,看谁是最动脑筋的
“小设计师”。轻声播放音乐。
1、观察各种闹钟的造型,了解钟是由钟面、时针、分针、秒针、
刻度记号、底座组成。学习怎样抓住动物特征进行外形设计。
2、比一比:
每人画两分钟,看哪一组的时钟设计能达到“四美”。
3、师生共同评议:在教师的引导下,更深层次地明白设计的方
法。
4、小组讨论:
①钟的外形与应用关系?
②选择什么材料?在紧张又活跃的气氛中设计一个造型美观的
小闹钟。
1、在欣赏和探究中认识钟的造型结构。
2、动物造型的钟启发设计,培养创造思维和设计意识。
3、通过竞赛的形式以及师生共同交流,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
识,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组织设计、评比活动,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提高
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反思评价
1、组织学生把作品摆设在“时钟商场”里。模拟商场“购钟”活动
2、依据“四美”的评价标准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盆腔炎护理课件
-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月考试卷
- 语文六年级下册21课课件
- 高中生物课本重点必背知识点定稿版
- 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试题附解析答案可打印
- 七年级一日常规
- 客户拜访培训课件
- 读书心得-注重文言文
- 班组三级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名校卷】
- 项目安全培训试题附答案【黄金题型】
- 教科版五年级上科学2.4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课件
- 园林设施维护方案
- 普希金《驿站长》阅读练习及答案
- 《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国际组织课件
- 通信工程企业安全生产资料、台账及现场检查表
- 柴油发电机房安全管理制度与柴油发电机房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 商务英语写作-外贸书信-建立业务关系
- 防暴队形训练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
- 新闻采访与写作(马工程笔记)
- 科斯:社会成本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