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逍遥游》课件(探究课型)_第1页
《第6课 逍遥游》课件(探究课型)_第2页
《第6课 逍遥游》课件(探究课型)_第3页
《第6课 逍遥游》课件(探究课型)_第4页
《第6课 逍遥游》课件(探究课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逍遥游必修五第二单元永远的庄子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在斜阳晚照下的河边悠然地摆弄着他的鱼竿。有经邦济世之才、虚怀若谷之量的他抛弃了那个时代。他义无反顾地选择属于他的人生。不与世俗争名利,只在深山求逍遥。楚王的盛情相邀只换来他的淡然谢绝。他是一向视权贵如腐鼠的,在他眼里,窃国者诸侯,与盗贼共事岂不是对他的侮辱?课前预习自嘲曳尾涂中的他却有凌云之志。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豪言是英雄的气魄与哲人的睿智最完美的结合。他人最大的志向不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人间过上极尽奢华的生活,得到万古流芳的美名,谁看到了头上高远的天空?别人俯下身子,只有他昂着头。一贫如洗的他永远不会放弃他的尊严,魏王嘲笑他的潦倒,他立即讥讽诸侯的昏庸。如此桀骜不驯,以凛然不可侵犯之气示人。孔子哀叹累累若丧家之犬,比起庄子,实在是相形见绌。孔子永远弯着腰,庄子却从不低下他高傲的头颅。他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注定他不会被人理解。他注定会生活在无休止的孤独里,孔孟成了至圣先师,韩非的思想统治了上千年,墨翟的理论偶而还会被人提及,唯有他的思想被斥为家人言。只有零星几个超然物外的隐士与他神交。即使这样,也是他们的无奈之举。他们只把庄子当作精神上的导师,而不是推心置腹的朋友,更不是大成至圣的圣人,他的思想,只是山水突围的理论武器。庄子用一颗真诚的心感动着中国人,用一种超人的智慧教育着中国人。斯人已去,虽死犹生。一、学习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中的寓言特色,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并能对之作简单辨析。2.欣赏作品的情节,理解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及其作用。3.掌握文中重要实词的意思,体会虚词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二、作者连线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庄子(约前369—前286),我国战国中期思想家,名周,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在诸子百家中,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庄”之称。庄子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的文章汪洋恣肆,变化多端,善于运用夸张、比喻、说故事等手法,形象而具体地表达他的哲学观点,富于浪漫色彩和幽默讽刺的意味。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论庄子的散文时说:“著书十万余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清代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把《庄子》同《离骚》《史记》《杜工部集》《水浒传》《西厢记》等一起列为“六才子书”。三、背景探寻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战争也空前残酷。孟子所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庄子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及统治者深为不满,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议;他对自己无力改变这样的社会现实心有不甘,想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和改造人们。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四、归纳整理1.字音2.通假字(1)北冥有鱼(2)小知不及大知(3)此小大之辩也(4)而征一国(5)御六气之辩“冥”通“溟”,海“知”通“智”,智慧“辩”通“辨”,区别“而”通“能”,才能“辩”通“变”,变化3.古今异义吃饱的样子。①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②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海波动荡。海洋上的运输。游动的雾气。野生的马,野性不驯的马。一般人。大家,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旋风。羊头上长的角。长寿。丰收年。4.一词多义名词,名字,名称动词,取名,命名动词,说出名词,名声,名望形容词,有名的,著名的动词,记载名词,心意,志向动词,立志动词,记忆,记,记住名词,标记动词,做标志名词,记事的书或文章形容词,长动词,修理,修造动词,整治,治理动词,修建,修筑形容词,美好的动词,修养,修行动词,知道,了解名词,智慧动词,认识,识别名词,知识动词,执掌名词,朋友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这人称代词,他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音节助词,不译动词,到,往5.词类活用向南飞向上飞落下树立使……到来使……满意;使……信任在水面上郊野景象怪异的事物6.文言句式(1)判断句南冥者,天池也此小大之辩也(2)宾语前置句之二虫又何知奚以知其然也彼且奚适也彼且恶乎待哉用“……者,……也”表判断用“也”表判断。“何知”是宾语前置,即“知何”“奚以”是宾语前置,即“以奚”“奚适”是宾语前置,即“适奚”“恶乎待”是宾语前置,即“待乎恶”7.文白对照一、合作探究答案作者以夸张的手法描写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这只鸟,不仅大,它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做万里之游,大笔挥洒,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接着,作者又假借所谓《齐谐》一书的话来证明他的描写是可信的;还运用侧面描写,通过九万里高空的高远景象来衬托大鹏形象,以人仰视天空的经验来比说,对于鹏飞刺天的这种情景又做了具体细致的描写和十分生动的形容。1.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是如何塑造大鹏的形象的?课堂探究2.文章最后一自然段中,作者论述了现实社会中“效”“比”“合”“征”的四种人、宋荣子以及列子,作者是如何看待他们的?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答案这四种人虽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安鸟飞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宋荣子已经淡漠了功名,看清了内外荣辱的界限,却“犹有未树”;列子能御风而行,超然于世,但还是依赖于风,即“犹有所待”。这两个人都比众人高出一筹,但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这样写是为了提出逍遥的真正境界,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3.本文是怎样逐层深入地论述“逍遥游”的境界的?答案文章一开始以大鲲巨鹏展开想象,似乎是对鲲鹏大加褒扬,但随即笔锋一转,指出鲲鹏看似逍遥,实则还是“有所待”的。与鲲鹏的“大”相对应,作者又举出了野马、尘埃、蜩和学鸠等“小”的形象,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接下来作者列举了大年和小年对立的例子,进一步发挥了物有所待的观点,所列举的事物无论短命还是长寿,都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随后作者借商汤和夏棘的问答,再次言及鲲鹏,以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最后一段,作者列举了“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宋荣子以及更胜一筹的“御风而行,泠然善也”的列子,但又随即指出,二人尽管达到了较高的境界,但还是有所待的。然后水到渠成地得出了自己的观点,只有“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才能做到“无待”,才能达到“逍遥游”,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得做到“无己”“无功”“无名”。作者先述后议,先破后立,层次清晰,论证有力。4.应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答案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认为它的展翅高飞还要凭借海运,并非真正的逍遥。但是,作者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表现了对大鹏的热爱之情。“蜩与学鸠”对大鹏的嘲笑更突出了大鹏的志向远大,作者对“蜩与学鸠”的嘲笑也进行了驳斥,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才能无双、向往着逍遥却又无法逍遥的大鹏的形象隐含着作者的苦衷。一只大鹏在茫茫北溟中冲天而起,一颗心灵在深深苦闷中挣扎而出;有所待的大鹏失败了,而有所求的心灵也不能在那污浊黑暗的广漠之野找到慰藉。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5.什么是作者所谓的“逍遥游”呢?答案“逍遥”是一种闲适自得的心理状态。“游”主要有两层含义:①无限的思维空间。既然摆脱了仁义是非的束缚,思想就可以自由遨游了,庄子称之为“游心”,是超脱功利和现实境遇的神游。②自由无碍的心境。“逍遥”之“游”,没有世俗的羁绊,也没有孔子那种不得已而“游”的不平情绪,就可以真正做到无所忌惮,“安时处顺”的畅达,保持淳朴真实的自然心态。作为“逍遥游”的象征,庄子在文中运用他所擅长的“寓言”方式塑造了多种动物、植物和人物形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或者说最具有观念意义的是斥

、大鹏和至人,表现了庄子对“游”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认识:“小知”“有待”和“无穷”。斥

之流不知大鹏的九万里图南之志,朝菌等“小年”之物不知“大年”,他们虽然也有“决起而飞”“腾跃而上”的快乐之游,但根本无涉于“逍遥”,这是最低层次的“游”。宋荣子、列子都是世人中的佼佼者,可谓超凡脱俗了,但仍未达到逍遥之游,原因就在于“有待”。而真正的“逍遥游”是彻底的“无待”之“游”,即“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才是真正的“无穷”之“游”。6.对于庄子在《逍遥游》中表现的思想历来认识不一,你怎么认识庄子的思想?观点一:庄子认为,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应该自由自在活动,即追求一种不受任何时空限制的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无所待”的人生观。但是在现实中是难以实现的。观点二:庄子所追求的境界虽然不可能达到,但他所表现出的对于理想的追求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虽然我们生活在现实社会里,总要受到种种约束,未必能达到理想的境界,但是不愿沦落而愿为理想而努力的精神却是振奋人心、催人进步的,而在这追求中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高远的层次和境界中了。二、归纳总结图解文章主旨探微《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它的基本思想是: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一、百变素材(一)淡泊名利的庄子放弃了为相,你拥有了宁静,面对生命的困境,你淡然直视,然后在思辨的机智中超然解脱。你不去繁华中追逐名利,你在宁静中反思,在宁静中寻找自我,在宁静中品味人生。放弃了富贵,你拥有了清贫。清贫陶冶了你的情操,你可以“曳尾于涂中”做那只自由自在的鱼,你可以一天到晚做着“化蝶”的那个梦。你以极敏锐、极深刻的思想洞察力,看破了权势者之间所玩弄的战争游戏的罪恶用心,激烈反对拓展延伸君主们攻城略地、涂炭生灵的战争行为;你怀着极大的悲悯、极热的心肠,关注饱受战乱蹂躏的人们,为在战火中呻吟、挣扎的芸芸众生指出了一条求生的出路。你以睿智的思想让我们把目光放得远一些,让生命恬淡成一泓波澜不惊的湖水。你也告诉自己:水穷之处待云起,危崖旁侧觅坦途。(二)善假于物大鹏若没有“六月息”,就不能有“水击三千里”,也不能“抟扶摇而上九万里”。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只有发挥和利用大家的聪明才干,才能有大的成就,一个人破译不了基因密码,一个人不能让“神九”飞上太空。(三)善于积累丰厚的知识积累,就好像是大鹏在南徙之前的等待。正如庄子所说:“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也就是说没有丰厚的积累,也就达不到抟扶摇而上九万里高空的境界。而作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丰厚的积累,没有渊博的学识,也就创造不出大的成就。二、技法学习丰富的想象《逍遥游》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何等壮阔。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看来荒诞无稽,却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运用时要注意想像要合理。想像必须合理,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不能胡思乱想。孙悟空是想像的产物,可他一半像人,一半像猴,这就是现实生活的基础。在想像的世界中,蒲公英像小降落伞,柳树像苗条的姑娘等,也都与事物特点密切相关。迁移运用围绕“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发挥想象,写一个片段,150字左右。【示例】三国时的羽扇纶巾,先秦两汉时的明月雄关,长安城上的紫气祥云,江河两岸的饿殍哀鸿,都在历史的书页中栩栩如生。假若记忆可以移植,我情愿在这一段凝重的记忆中感受民族的盛衰交替和前进之路的坎坷崎岖。当唐宋的民间一片歌舞升平,当忽必烈的铁骑驰骋中亚的土地,我们可以在那一段灿烂的记忆中激动欢呼、喜极而泣,当大清帝国的势力衰微,列强的屠刀残杀我中华儿女,我们可以在那一段痛心疾首的记忆中,唤起民族的觉醒,奋发图强,一雪国耻。正是这一串串凝血含泪的记忆给了我们顽强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我们没齿不忘。三、考点链接概括中心意思概括中心意思是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对各部分内容要点加以综合分析,从中提炼出作者要表达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思想,即作者的写作目的或意图,乃至对客观事物的观点或看法,并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本考点考查时一般涉及以下几点:①某个论点的依据,②某种现象的本质,③某件事情发生的原因、发展和导致的结果,④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复习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1)捕捉材料信息。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遵循“局部—整体—局部”的原则,认真地研读材料。当然,对于一篇文言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完全读懂,可利用“猜读法”进行大胆推断,也可运用“跳读法”将一些疑难词语暂且跳过去。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情理辨清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次要信息,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材料。同时对作者选取的材料、记叙的角度、叙述的语气、相关的议论抒情等,要做到心中有数。(2)把握文章要素。对于记叙文,首先要弄清写了什么人物、什么事,人物关系怎么样,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么样,然后进一步思考人物活动和事件表现出的思想意义。对于文言文来说,由于文化背景和行文特点的隔膜和差异,弄清其中的人和事,有时也并非易事。如古人称谓复杂,同一个人物在一篇文章中可能有多种称呼,如不了解,很可能把一个人当成两个人或多个人,以致把内容理解偏了。对于议论文来说,首先要弄清文章的论点,并要理清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用了什么论据和方法。文言文中的一般性议论文,结构比较单纯,论点论据也比较明显,弄懂文句之后,把握内容、概括中心思想并不难。(3)注意逐项检查。在阅读题目时,必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理解其用法、意义还是句式。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做题时要将备选答案中的相关内容逐条与原文相关部分比较,看备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原文一致。特别是在人物的行为、事件的细节等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要努力培养把题目中用现代汉语所作的叙述,按人物、事情的顺序逐一、迅速从原文中找出来的能力,叙述分析、评价的整体性与文中用词造句的细微性,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来解文的意识。(4)进行全面验证。进行验证常采用两种方法:代入法,即将所选答案放回原文中查对;析错法,即能说出自认为错误的一项原因。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试题设置常常是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错误项,如果我们能充分识别正确的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选出错误的一项应该是有把握的。另外,如果试题提供了文段的题目、出处、尾注、作者的有关情况以及背景知识等,我们就应该充分地加以利用。因为提供了这些,我们就可联系作者的生平及思想,联系时代背景,进行综合分析。【对点训练】请你根据本处的提示,解答[分层训练]中第12题。四、悦读心赏意出尘外雄奇壮美——《庄子·逍遥游》(节选)欣赏《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本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马叙伦《为庄子义证成率题绝句》说:“胜义无疑第一禅,几个曾解笑前贤。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可见理解本篇对于领会全书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根本思想,也能代表作者文章的主要风格。自古以来,《逍遥游》的篇旨是读《庄子》的难处。理解上的分歧与作者的表现手法有关。这是一篇谈论人生哲学的文章,但除了在关节眼上点明意旨外,几乎全用寓言。篇首写鲲鹏现世,极言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言体大背大,“若垂天之云”言翼大,“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之大。大鹏展翅,左右荡漾,展现了磅礴壮观的境界。忽又转写蜩鸠之笑大鹏,自鸣得意,相互映衬,以“小知不及大知”作结。意旨如此,作者善作层波迭浪之笔,顿成奇观异彩。“小知不及大知”结上,“小年不及大年”启下。翻来覆去都为了说明“小大之辩”。前引《齐谐》,证之以书;后引汤之问棘,验之以史。不外叫人信其真有。“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活动空间大小不同;“朝菌”“蟪蛄”“众人”与“冥灵”“大椿”“彭祖”,年寿长短不同。在五彩缤纷、变幻无穷的大千世界里,有动物,有植物,有云气,有人类。其一种物种形状,其所占时间,所占空间,大者大,小者小,绝不相同。小如斥安鸟固然不应笑大鹏,寿短如众人亦无须攀比八百岁之彭祖,因为彭祖一生亦止大椿之一春或者一秋而已。自然界如此,社会亦然。“故夫”为承上启下之词,从自然界引申到社会界。“知效一官”者流与斥安鸟何异?他们以世俗之见自视,必以出类拔萃之佼佼者自居。作者以为,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只如斥安鸟翱翔于蓬蒿之间而已。因此宋荣子“犹然笑之”。宋荣子已经淡漠了功名,看清了内外荣辱的界限。至于列子,能御风而行,超然于世,更为难得,但还是依赖于风。宋荣子、列子有似于大鹏,比众小高一筹。尽管如此,但宋荣子“犹有未树”,列子“犹有所待”。他们还未入道,还有所依赖而不能真正达到逍遥游。怎样才算是真正的逍遥游呢?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陆树芝《庄子雪》于此评曰:“此则与造化者游而逍遥之极致者。通篇主意,至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