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 教案 第3、4章 艺术美、文学美_第1页
《大学美育》 教案 第3、4章 艺术美、文学美_第2页
《大学美育》 教案 第3、4章 艺术美、文学美_第3页
《大学美育》 教案 第3、4章 艺术美、文学美_第4页
《大学美育》 教案 第3、4章 艺术美、文学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课教师专业日期年月日教学课题艺术美课时7课时所选教材《大学美育》教学班级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1)欣赏绘画的色彩与线条、表现与象征;(2)理解书法作品的笔法、结体、章法,以及情感与意境;(3)感受音乐的流动与情感;(4)欣赏舞蹈中的形体、节奏,体会舞蹈传递的情感;(5)认识建筑的结构、空间布局、装饰与文化。2.能力目标能够从多个角度鉴赏艺术作品,认识艺术之美。3.素养目标提升艺术修养与审美水平,积淀文化,愉悦心灵,陶冶情操。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中西方绘画、建筑、音乐、舞蹈的起源与发展;(2)书法的起源与发展;(3)艺术的鉴赏。2.教学难点(1)中西方艺术作品的区别;(2)艺术的鉴赏。三、教学方式与资源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审美活动2.教学资源一体化教室、外网、PPT、笔记本、笔四、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活动设计案例展示【第一、二节课】1.课前讨论(10分钟)先通过案例导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思考以下问题:(1)你如何看待用一种艺术形式去诠释另一件艺术品?(2)你会从哪些方面来欣赏《千里江山图》和《只此青绿》?2.绘画之美(80分钟)(1)绘画的起源与发展绘画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在文明诞生之初,绘画也应运而生。进行“课堂活动”讨论①中国绘画的起源与发展②西方绘画的起源与发展③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差异(2)色彩与线条的艺术色彩是绘画中最有表现力的要素之一,能引起人们共同的审美愉悦。线条是绘画中的艺术,中国绘画十分注重线条的使用,人物、山水、花卉等都用线条来表示,西方绘画中的线条主要起着界形的作用,它附属于形体,受制于物象。(3)构图与布局的方式构图就是将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布局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在构图上,西方绘画艺术以透视法构图为主。中国绘画注重内涵和意境,在构图上不受一时一地的视野束缚,采用“散点透视”构图。(4)表现与象征的手法绘画在本质上是人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绘画是画家内心的表现,画面中的元素象征着画家的感情、思想、理念、价值观。进行“课堂活动”讨论1.阅读“案例导入”并进行思考讨论,最终得出答案2.理论讲解的过程中配合各种案例图片进行说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3.理论讲解的同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举一些具体的画作或者学生自己的画作来印证书中的观点,加强教学互动4.讲解的过程中配合“课堂活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1.人物龙凤帛画2.《洛神赋图》3.《挥扇仕女图》4.《千里江山图》5.《八花图》6.《京江送别图》7.《墨梅图》8.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野牛壁画9.古埃及宴乐图10.《倒牛奶的女仆》11.《星月夜》12.《双马图》13.《枣红马》14.《指画岁朝图》》15.《棉兰城堡》16.《牛轭湖》17.《富春山居图》18.《呐喊》19.《仿文同竹石图》【第三、四节课】1.课前回顾(5分钟)先对前一堂课所讲述的内容进行回顾,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2.书法之美(40分钟)(1)书法的起源与发展(2)书法的笔法、结体与章法①笔法之美②结体之美③章法之美(3)书法的情感与意境书法作品的情感一经升华,便成意境。意境,是笔法、结体、章法与情感的共同体现,是书法之美的最终呈现。(4)中华独特的书法文化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书法是文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书法也体现着文人的学问、才华和志向。3.音乐之美(45分钟)(1)音乐的起源与发展①中国传统音乐②西方的音乐③中西方音乐的差异(2)音符的流动与起伏音乐并非像绘画、雕塑等“定格”的艺术,而是让音符随着时间流动,带给听者在一段时间内不断变化发展的听觉体验。(3)乐曲的演绎与想象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千万种美妙的声音也有千万种解读与演绎。听者在听同一首曲时,会在心中建立起独特的听觉意象。(4)音乐的情感与表达音乐,是一种长于抒情的艺术形式。音乐可以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刺激,对人的感情激发有非常直接和强烈的作用。但音乐在情感表达上却是抽象朦胧的。进行“课堂活动”讨论1.老师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上一堂课所讲述内容2.理论讲解的过程中配合各种案例图片进行说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3.教师可以现场展示比较有代表性的学生书法作品,供大家欣赏4.讲解的过程中配合“课堂活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1.甲骨文2.毛公鼎金文拓3.大篆4.小篆5.隶书6.楷书7.行书8.草书9.《玄秘塔碑》10.《兰亭序》11.《黄州寒食帖》12.里拉琴13.贝多芬14.埙、钟、鼓【第五、六节课】1.课前回顾(5分钟)先对前一堂课所讲述的内容进行回顾,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2.舞蹈之美(40分钟)(1)舞蹈的起源与发展①中国传统舞蹈②西方经典舞蹈(2)自如的动作与形体舞蹈是形体的动态表现,需要通过舞者的形体动作来传情达意,因此舞者在表演中呈现出的形体美,是人们欣赏舞蹈的根本。而要充分展示静止或流动着的形体美,恰如其分地完成舞蹈动作,舞者就需要对自己的身体控制自如。(3)美妙的韵律与节奏节奏是舞蹈和音乐结合的基础。音乐的节奏是音的长短、强弱,作用于听觉;而舞蹈的节奏是舞蹈动作的快慢、幅度,作用于视觉。当听觉上的节奏变化和视觉上的节奏变化相呼应,舞蹈就具备了韵律化的节奏美。(4)超越语言的虚拟与抒情舞蹈起源于人类对万物的认知和模仿,所以无论何种舞蹈,总是基于对万物的虚拟和联想,通过舞蹈的形体动作、节奏和虚拟性的表演,观众最终能够了解舞蹈塑造的形象、传递的精神内涵,把握其情感律动,进而产生情感共鸣。3.建筑之美(45分钟)(1)建筑的起源与发展①中国传统建筑②西方传统建筑(2)结构、空间布局、装饰与色彩①建筑的结构②建筑的空间布局③建筑的装饰与色彩(3)深厚的文化与意境①建筑的文化②建筑的意境人、建筑、自然相和谐进行“课堂活动”讨论1.老师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上一堂课所讲述内容2.理论讲解的过程中配合各种案例图片进行说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3.老师可以现场展示各类舞蹈道具,如水袖,让学生尝试使用,加深体验4.讲解的过程中配合“课堂活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1.盘鼓舞画像砖2.《韩熙载夜宴图》3.社火表演,彩绘乔夫人砖雕4.西方艺术作品中描绘的舞蹈场景5.《只此青绿》6.民族舞剧《原风》(秧歌)7.踢踏舞《命运之舞》8.舞蹈《孔雀飞来》9.舞蹈《狼图腾》10.二里头1号宫殿复原图11.阿房宫想象复原图12.起翘的翼角13.琉璃瓦14.金字塔15.威斯敏斯特宫16.斗拱17.飞云楼的飞檐斗拱和内部榫卯相接的结构18.故宫太和殿脊兽19.巴黎圣母院玫瑰花窗20.梵净山金顶【第七节课】1.课前回顾(5分钟)先对前一堂课所讲述的内容进行回顾,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2.安排活动(40分钟)(1)创作艺术作品活动流程如下:编曲或制作歌单。编一首曲子,或整理一个歌单。制作画册。将自己发现的“美”绘制下来,制作成画册。制作书法作品集或字体作品集。使用钢笔、毛笔等书写工具进行书法练习,并制作书法作品集。也可设计字体、创新字体,制作字体作品。编排舞蹈。选择一首合适的曲子,编排一段舞蹈动作。制作手工作品。选择竹、木、硬纸板等材料,制作手工作品。手工作品可以是微缩的建筑模型,也可以是其他常见物品。1.老师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上一堂课所讲述内容2.安排学生分组同时展开“发现·探索”模块的活动,活动完成后老师安排学生分享活动体会与收获五、课后作业1.本小节学习体会2.进行“回顾练习”3.下一堂课的预习六、教学反思(教师填写)

任课教师专业日期年月日教学课题文学美课时5课时所选教材《大学美育》教学班级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1)品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情感、语言、意象之美;(2)赏析散文,解读散文的题材、语言之美;(3)品鉴小说,感受小说中的人物、情节与环境氛围;(4)品味戏剧,感受戏剧的剧情冲突、通俗的语言以及巧妙的结构。2.能力目标能够从多个角度鉴赏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体会文学的内涵和魅力。3.素养目标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学底蕴,培养审美意识,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审美素养。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中西方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发展;(2)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鉴赏。2.教学难点(1)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作品的鉴赏。三、教学方式与资源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审美活动2.教学资源一体化教室、外网、PPT、笔记本、笔四、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活动设计案例展示【第一、二节课】1.课前讨论(10分钟)先通过案例导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思考以下问题:(1)关于诗歌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你认为诗歌起源于哪里?诗歌是如何产生的?(2)远古的诗歌大多言简意赅,我们如今使用的白话文则直白、明晰,你如何看待这种语言的变迁?你认为这种语言的变迁对文学形式、文学体裁有何影响?2.诗歌之美(50分钟)(1)诗歌的起源与发展①中国诗歌②西方诗歌进行“课堂活动”讨论(2)诗歌的真挚情感诗歌之美,美在情感。诗歌的本质是抒情。(3)诗歌的精练语言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近体诗而言,仅仅做到语言凝练显然不够,还要做到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近体诗讲究格律,对句数、字数、平仄、对仗和押韵都有细致的要求。(4)诗歌的意象交融诗人的主观情感为意,自然的客观事物为象,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相融,即为意象。意象包括自然意象(花、鸟、春风、明月)、民俗意象、神话意象、文化意象等。意象可以构成诗歌的意境。进行“课堂活动”讨论3.散文之美(30分钟)(1)散文的起源与发展①中国散文的历史②西方散文的发展(2)散文的题材自由散文的题材是广泛的,散文的形式是自由的。(3)散文的真实表达散文写作不拘形式,但要抒写真实。散文的真实是人物、环境、事件、情感的真实。(4)散文的灵动语言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散文,其语言风格大多都如流水一样舒畅、自然、活泼。进行“课堂活动”讨论1.阅读“案例导入”并进行思考讨论,最终得出答案2.理论讲解的过程中配合各种案例进行说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3.理论讲解的同时,老师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作品来加强教学互动4.讲解的过程中配合“课堂活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1.《关雎》2.《离骚》3.《木兰诗》4.《江城子·密州出猎》5.《长相思·山一程》6.《骆驼》7.《十四行诗集》8.《夜莺颂》9.《竹里馆》10.《在地铁车站》11.《天净沙·秋思》12.《庄子·逍遥游》13.《纪念刘和珍君》14.《论伪装与掩饰》15.《边城》【第三、四节课】1.课前回顾(5分钟)先对前一堂课所讲述的内容进行回顾,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2.小说之美(50分钟)(1)小说的起源与发展①中国小说的历史②西方小说的发展(2)小说的人物形象人物是小说的灵魂,塑造人物是小说家的首要任务。(3)小说的曲折情节小说的艺术效果需要通过情节来呈现,情节的安排和设计决定了读者的阅读体验。(4)小说的环境氛围在小说中,要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烘托故事的起承转合,环境描写就必不可少。只有环境描写与人物、情节相得益彰,读者才能获得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进行“课堂活动”讨论3.戏剧之美(35分钟)(1)戏剧的起源与发展①中国戏曲②西方戏剧(2)戏剧的激烈冲突几乎所有的戏剧中,都有一个或几个“中心矛盾”。这些中心矛盾是戏剧情节的核心,也是戏剧吸引观众的主要因素,待到冲突解决,戏剧落幕,观众悬着的一颗心才得以放下。(3)戏剧的对话语言在戏剧中,语言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舞台提示,说明时间、地点、人物心理等信息;另一种就是人物语言,包括旁白、独白或对话等。人物语言,特别是对话台词,是戏剧的主体。(4)戏剧的完整结构戏剧的外部结构包括分幕、分场、分景,从内部创作上来说,戏剧也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等结构。1.老师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上一堂课所讲述内容2.鉴赏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戏剧表演视频并补充其他资料,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戏剧艺术3.讲解的过程中配合“课堂活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1.《搜神记》2.《莺莺传》3.《三国演义》4.《红高粱》5.《堂吉诃德》6.《红楼梦》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