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大道之行也》练习(教师版)_第1页
第22课《大道之行也》练习(教师版)_第2页
第22课《大道之行也》练习(教师版)_第3页
第22课《大道之行也》练习(教师版)_第4页
第22课《大道之行也》练习(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2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基础积累(25分)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2分)(1)《大道之行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励后人为实现的至高理想而奋斗不已。【答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2)《大道之行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明白古人在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方面的理念仍值得借鉴。【答案】选贤举能讲信修睦

(3)《大道之行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要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养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的大爱之心。【答案】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4)《大道之行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说明生活在大同社会中的人们树公心、去私心,达到了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境界。【答案】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5)《大道之行也》中描绘的大同社会安定和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人们可以夜不闭户。

【答案】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9分)(1)大道之行也大道:_________(2)选贤与能与:_________(3)讲信修睦修:_________(4)不独亲其亲亲:_________(5)矜、寡、孤、独、废疾者矜:_________(6)男有分分:_________(7)女有归归:_________(8)盗窃乱贼而不作乱贼:_________(9)外户而不闭外户:_________【答案】(1)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2)同“举”,推举。(3)培养(4)动词,以……为亲,奉养。(5)矜,通“鳏”,老而无妻。(6)职分,职守。(7)女子出嫁(8)作乱害人(9)从外面把门带上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讲信修睦培养B.盗窃乱贼而不作

作乱害人C.令行于民期年

满一年D.故外户而不闭从外面把门带上【答案】D;【解析】所以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闭:用门闩插上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正义》《礼运》篇,是《礼运》开头部分的一段,是孔子对学生言偃说的一番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B.《礼记》,春秋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C.《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大道之行也》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这里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幸福憧憬。【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B项中“春秋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表述有误,《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故选B。二、文言文阅读(75分)(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58题。(14分)【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语文八上《大道之行也》)【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节选自语文八上《桃花源记》,有改动)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选贤与能___________(2)故人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_(3)缘溪行___________(4)辞去___________6.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乙】文中三处画线句子分别从哪些方面体现了【甲】文所阐述的“大同”社会的理想生活?(选答两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乙】文的“世外桃源”与【甲】文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关联之处?两文各自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5.(1)通“举”,推举,选举;(2)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3)顺着,沿着;(4)离开。6.(1)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2)渔人见到这片景色很是惊异,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7.(1)写桃花源里田园风貌,一派富足宁静的景象;(2)写桃花源中人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3)写桃花源中人家家都友好好客。8.两文反映的都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乙]“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甲]“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或:“世外桃源”是对“大同”社会生活风貌的艺术再现)。[甲]侧重于议论(或“阐述”),[乙]侧重于记叙(或描写)。(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6分)[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大道之行也》)[乙]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敞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中,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注]侍:服侍,站在旁边陪着尊贵者叫侍。盍:何不。伐善:伐,夸耀。善:长处。施劳:施,表白。劳,功劳。怀:关怀,照顾。9.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男有分分:__________(2)货恶其弃于地也恶:__________(3)盗窃乱贼而不作作:__________(4)敝之而无憾敝:__________10.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甲]文描述了儒家_________的社会理想;[乙]文孔子说出了他______________的崇高理想。(2分)12.儒家经典在表述思想时是讲究修辞的。[甲][乙]两文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指出并各举一例。(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9.(4分)(1)职分,职守(2)憎恶(3)兴起(4)破旧10.(6分)(1)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我愿意使老年人安度晚年,朋友之间相互信任,年少的人得到关怀。11.(2分)大同仁爱无私12.(4分)①对举(对偶也可)。如: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②排比。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乙]参考译文:颜渊和子路陪伴着孔子。孔子说:“你们为什么不谈谈自己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希望听听老师的志向。”孔子说:“使老者安详晚年,使朋友信任自己,让年轻的子弟们怀念我。”(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316题。(16分)【甲】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正义》)【乙】立木取信令既具①、未布②,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子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乃下令。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③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④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有删改)【注】①具:准备就绪。②布:颁布,公布。③嗣:继承。④黥(qíng):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刻字,再涂上墨。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故人不独亲其亲()

(2)秦民大说()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恐民之不信

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B.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C.以明不欺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D.刑其傅公子虔

其真无马邪(《马说》)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民怪之、莫敢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有同学读完乙文后得出“秦国已进入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的结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3.(1)以……为亲(2)同“悦”,愉快14.C;【解析】A.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到、往;B.连词,于是、就/副词,竟然;C.均为连词,表目的,“来、用来”;D.代词,他的/加强反问语气;故选C。15.(1)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2)百姓觉得这件事很奇怪,没人敢动。16.不同意。示例一;因为太子当继承人不符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特征。示例二:太子老师代罚不符合“修睦(成员建立良好关系)”的特征。【乙】参考译文:商鞅法令已经制订完成,尚未公布,恐怕老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都城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有谁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十金。人们觉得奇怪,没有人敢搬动。又下令说:“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木头搬走了,当即就赏给他五十金,以表明决不欺骗。人们都知道了左庶长言出必行,最终发布法令。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商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反。”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人都非常高兴,路上没有人将别人丢的东西据为己有,山林里也没了盗贼,家家富裕充足,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四)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720题。(15分)【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大道之行也》)【乙】卫鞅①亡魏入秦,孝公②以为相。封之于商③,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④,公平无私,罚不讳⑤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⑥。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于商君,辞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节选自《战国策·秦策》)【注】①卫鞅:即商鞅。②孝公:指秦孝公。③商:古代地名。④至行:贯彻到底。⑤讳:避忌。⑥黥(qíng)劓(yì)其傅:指卫鞅因太子犯法,对其师傅处以黥劓的刑罚。黥、劓,皆为古代酷刑。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1)不独亲其亲亲:___________(2)是故谋闭而不兴兴:___________(3)卫鞅亡魏入秦亡:___________(4)期年之后期年:___________18.把下边两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用斜线“/”给下列句子断句,限三处。(3分)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于商君辞不受20.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甲】【乙】两段文字呈现的治国思想和太平之景各是怎样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7.(1)指父母(2)发生(3)逃亡(4)一周年18.⑴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⑵商君治理秦国,法令一到就要执行,而且公平无私。19.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于商君/辞不受。20.【甲】文的治国理想是建立一个贤能执政、诚信和谐、人人无私、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乙】文的太平之景是道不拾遗,民不妄取。(4分)【乙】文参考译文:卫鞅从魏国逃亡到秦国,秦孝公任命他为丞相,把商地分封给他,号称“商君”。商君治理秦国,法令贯彻执行,公正而没有偏私。惩罚违法者不避忌强宗大族,奖赏有功者不偏袒亲属近臣,法令的实施涉及太子,连太子的老师也要处以刻面割鼻的刑罚。法令施行一年之后,路上丢失的东西没有人去捡拾,老百姓不敢乱取非分的财物,国家的兵力大大加强,各诸侯因此畏惧秦国。孝公用商君推行法令治国十八年后,重病卧床不起,打算把王位传给商君,商君辞谢不受。孝公去世后,他的儿子秦惠王继位,执政不久,商君请求回到自己的封地。(五)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完成2124题。(14分)【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乙】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