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重点中学新高考压轴卷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定西市重点中学新高考压轴卷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定西市重点中学新高考压轴卷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定西市重点中学新高考压轴卷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定西市重点中学新高考压轴卷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定西市重点中学新高考压轴卷物理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图甲中的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与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电阻,与电容器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电容器的击穿电压为8V,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开关S处于断电状态,则()A.电压表的读数为10VB.电流表的读数为0.05AC.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为2.5WD.若闭合开关S,电容器会被击穿2、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设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卡文迪许巧妙地运用扭秤实验测出引力常量,采用了理想实验法B.牛顿通过比较月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和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对万有引力定律进行了“月一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用各小段的位移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3、如图所示,A、B两球质量相等,A球用不能伸长的轻绳系于O点,B球用轻弹簧系于O′点,O与O′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将A、B球拉到与悬点等高处,使轻绳和轻弹簧均处于水平且自然伸直状态,将两球分别由静止开始释放,当两球达到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仍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则()A.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损失的机械能相等B.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球速度较小C.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重力对A球做的功比B球多D.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球的动能大于B球的动能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汤姆逊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C.氢原子的能级理论是玻尔在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D.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5、2016年2月,物理学界掀起了“引力波”风暴,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预测。据报道,各种各样的引力波探测器正在建造或者使用当中。可能的引力波探测源包括致密双星系统(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若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A、B两天体构成双星,如图所示。某同学由此对该双星系统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其中结论不正确的是()A.A、B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m2:m1B.A、B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大小之比为1:1C.A、B做圆周运动的转速之比为1:1D.A、B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6、两球A、B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mA=1kg,mB=2kg,vA=6m/s,vB=2m/s。当A追上B并发生碰撞后,两球A、B速度的可能值是()A.vA′=3m/s,vB′=4m/s B.vA′=5m/s,vB′=2.5m/sC.vA′=2m/s,vB′=4m/s D.vA′=-4m/s,vB′=7m/s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所示为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恒定、输电线上的电阻不变,假设用户所用用电器都是纯电阻用电器,若发现发电厂发电机输出的电流增大了,则可以判定A.通过用户的电流减小了B.用户接入电路的总电阻减小了C.用户消耗的电功率减小了D.加在用户两端的电压变小了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研究表明,一般物体的电磁辐射仅与温度有关B.电子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C.α粒子散射实验是估测原子核半径最简单的方法D.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核子的平均质量越大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热运动动能都增大B.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对它的撞击作用不平衡所引起的C.一定量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汽,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减小D.影响气体压强大小的两个因素是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E.由于多晶体是许多单晶体杂乱无章地组合而成的,所以多晶体是各向同性的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压强增大B.饱和蒸汽在等温变化的过程中,当其体积减小时压强不变C.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较其内部分子间距离小,表面层分子间表现为斥力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放出热量,分子平均动能可能减少E.自然发生的热传递过程是向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的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钩码和小车(含砝码)组成的系统的“功能关系”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挡板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1)平衡摩擦力时,________(填“要”或“不要”)挂上钩码;(2)如图乙是某次实验中打出纸带的一部分,O、A、B、C为4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没有画出,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通过测量,可知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某同学经过认真、规范的操作,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他把小车开始运动时打下的点记为O,再依次在纸带上取等时间间隔的1、2、3、4、5、6等多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s,及打下各计数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如图丙是根据这些实验数据绘出的图象,已知此次实验中钩码的总质量为0.15kg,小车中砝码的总质量为0.50kg,取重力加速度,根据功能关系由图象可知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k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研究实验数据发现,钩码重力做的功总略大于系统总动能的增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A.钩码的重力大于细线的拉力B.未完全平衡摩擦力C.在接通电源的同时释放了小车D.交流电源的实际频率大于50Hz12.(12分)为制作电子吊秤,物理小组找到一根拉力敏感电阻丝,拉力敏感电阻丝在拉力作用下发生微小形变(宏观上可认为形状不变),它的电阻也随之发生变化,其阻值R随拉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a)所示,小组按图(b)所示电路制作了一个简易“吊秤”。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3V,内阻r=1Ω;灵敏毫安表量程为10mA,内阻Rg=50Ω;R1是可变电阻器,A、B两接线柱等高且固定。现将这根拉力敏感电阻丝套上轻质光滑绝缘环,将其两端接在A、B两接线柱上。通过光滑绝缘滑环可将重物吊起,不计敏感电阻丝重力,具体步骤如下:步骤a:滑环下不吊重物时,闭合开关,调节可变电阻R1,使毫安表指针满偏;步骤b:滑环下吊已知重力的重物G,测出电阻丝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步骤c:保持可变电阻R1接入电路电阻不变,读出此时毫安表示数I;步骤d:换用不同已知重力的重物,挂在滑环上记录每一个重力值对应的电流值;步骤e:将电流表刻度盘改装为重力刻度盘。(1)写出敏感电阻丝上的拉力F与重物重力G的关系式F=__________;(2)若图(a)中R0=100Ω,图象斜率k=0.5Ω/N,测得θ=60°,毫安表指针半偏,则待测重物重力G=_________N;(3)改装后的重力刻度盘,其零刻度线在电流表________________(填“零刻度”或“满刻度”)处,刻度线_________填“均匀”或“不均匀”)。(4)若电源电动势不变,内阻变大,其他条件不变,用这台“吊秤”称重前,进行了步骤a操作,则测量结果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如图,上端开口的竖直汽缸由大、小两个同轴圆筒组成,两圆筒中各有一个活塞,两活塞用刚性轻杆连接,两活塞间充有氧气,小活塞下方充有氮气.已知:大活塞的质量为2m,横截面积为2S,小活塞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两活塞间距为L;大活塞导热性能良好,汽缸及小活塞绝热;初始时氮气和汽缸外大气的压强均为p0,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相距,两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现通过电阻丝缓慢加热氮气,求当小活塞缓慢上升至上表面与大圆筒底部平齐时,氮气的压强.14.(16分)两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导轨间距。一质量的金属棒垂直于导轨静止放在紧贴电阻处,电阻,其他电阻不计。矩形区域内存在有界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金属棒与两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电阻与边界的距离。某时刻金属棒在一水平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匀加速穿过磁场,其加速度大小,取。(1)求金属棒穿过磁场的过程中平均电流的大小;(2)若自金属棒进入磁场开始计时,求金属棒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内,外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3)求金属棒穿过磁场的过程中所受安培力的冲量的大小。15.(12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第二、第三象限内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区域△ABC,A点坐标为(0,3a),C点坐标为(0,﹣3a),B点坐标为(,-3a).在直角坐标系xOy的第一象限内,加上方向沿y轴正方向、场强大小为E=Bv0的匀强电场,在x=3a处垂直于x轴放置一平面荧光屏,其与x轴的交点为Q.粒子束以相同的速度v0由O、C间的各位置垂直y轴射入,已知从y轴上y=﹣2a的点射入磁场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轨迹恰好经过O点.忽略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不计粒子的重力.(1)求粒子的比荷;(2)求粒子束射入电场的纵坐标范围;(3)从什么位置射入磁场的粒子打到荧光屏上距Q点最远?求出最远距离.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A.开关断开时,副线圈为R1和R2串联,电压表测量R2的电压,由图可知原线圈电压为100V,所以副线圈电压为10V,则电压表的读数是R2的电压为5V≈7.07V,故A错误;B.由A的分析可知,副线圈电流为所以原线圈电流为故B错误;C.电阻R1、R2上消耗的功率为故C正确;D.当开关闭合时,R1与R3并联后和R2串联,电容器的电压为并联部分的电压,并联部分电阻为R并=10Ω,所以并联部分的电压为最大值为,所以电容器不会被击穿,故D错误。故选C。2、D【解析】

A.卡文迪许巧妙地运用扭秤实验,用了放大法成功测出引力常量,故A错误;B.牛顿通过比较月球公转的周期,根据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对万有引力定律进行了“月地检验”,故B错误。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故C错误。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用各小段的位移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D正确。3、D【解析】

A.A球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B球运动过程中,B球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簧势能,故A错误;BD.两个球都是从同一个水平面下降的,到达最低点时还是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可知在整个过程中,A、B两球重力势能减少量相同。球A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球B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所以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球动能较大,速度较大,故B错误,D正确;C.两个球都是从同一个水平面下降的,到达最低点时还是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可知在整个过程中,A、B两球重力势能减少量相同,即重力做功相同,故C错误。故选D。4、C【解析】

A.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A错误;B.汤姆逊发现电子揭示了原子具有复杂结构,而不是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B错误C.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在卢瑟福核式结构学说基础上引进了量子理论,C正确;D.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D错误。故选C。5、D【解析】

AB.因为两天体的角速度相同,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知两天体的向心力大小相等,半径之比为AB正确;C.根据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可知两天体转速相同,C正确;D.由得D错误。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D。6、C【解析】

A.碰前系统总动量为:碰前总动能为:如果,,则碰后总动量为:动量不守恒,不可能,A错误;B.碰撞后,、两球同向运动,球在球的后面,球的速度大于球的速度,不可能,B错误;C.如果,,则碰后总动量为:系统动量守恒,碰后总动能为:系统动能减小,满足碰撞的条件,C正确;D.如果,,则碰后总动量为系统动量守恒,碰后总动能为:系统动能增加,不可能,D错误。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BD【解析】

A项:如果发电机输出电流增大,根据变流比可知,输送电流增大,通过用户的电流增大,故A错误;B项:由可知,输送电流增大,是由于减小引起的,故B正确;C项:当用户电阻减小时,用户消耗的功率增大,故C错误;D项:发电机输出电流增大,则输电线上的电压降增大,因此降压变压器的输入、输出电压均减小,即因在用户两端电压变小了,故D正确。故选:BD。8、BC【解析】

A.实际物体辐射电磁波情况与温度、表面情况、材料都有关;黑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只与温度有关,是实际物体的理想化模型,故A错误;B.电子的衍射图样证实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故B正确;C.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内部集中所有正电荷及几乎全部质量,所以α粒子散射实验是估算原子核半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故C正确;D.根据核子平均质量曲线与比结合能曲线可知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核子平均质量越小,故D错误。故选BC。9、BDE【解析】

A.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并不是每个分子热运动的动能都增大,故A错误;B.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颗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故B正确;C.一定量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汽其内能增加,但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大,故C错误;D.根据压强的微观意义可知,气体压强的大小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分子的密集程度这两个因素有关,故D正确;E.多晶体是许多单晶体杂乱无章地组合而成的,所以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现象,故E正确。故选BDE。10、BDE【解析】

A.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乘积增大,但压强不一定大,故A错误;B.饱和蒸汽压仅仅与温度有关,饱和蒸汽在等温变化的过程中,体积减小时压强不变,故B正确;C.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较其内部分子间距离大,表面层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故C错误;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放出热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知分子内能可能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可能减少,故D正确;E.根据熵增原理可知,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故E正确;故选BDE。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不要0.720.85BD【解析】

(1)[1].小车下滑时受到重力、细线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为了在实验中能够把细线对小车的拉力视为小车的合外力,则应该用重力的下滑分力来平衡摩擦力,在平衡摩擦力时,不挂钩码,但要连接纸带。

(2)[2].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没有画出,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5s=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打B点的速度为(3)[3].设钩码的质量为m,小车的质量为M,小车中砝码的质量为m',对系统,由动能定理得整理得v2-x图象的斜率解得M=0.85kg。(4)[4].A.钩码的重力大于细线的拉力,不影响钩码重力做系统做的功,故A错误;

B.长木板的右端垫起的高度过低,未完全平衡摩擦力时,则摩擦力做负功,系统总动能的增量小于钩码重力做的功,故B正确;

C.接通电源的同时释放了小车,只会使得纸带上一部分点不稳定,不影响做功与动能的增量,故C错误;

D.交流电源的实际频率大于50Hz,如果代入速度公式的周期为0.02s,比真实的周期大,则求出来的速度偏小,则动能偏小,故D正确。

故选BD。12、G2【解析】

(1)由受力情况及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G=2Fcosθ,解得:(2)实验步骤中可知,当没有挂重物时,电流为满偏电流,即:E=Igr+R1(3)由实验步骤可知,当拉力为F时,电流为I,因此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E=Ir+Rg+R(4)根据操作过程a可知,当内阻增大,仍会使得电流表满偏,则电阻R1会变小,即r+R1之和仍旧会不变,也就是说测量结果也不变。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解析】

以两活塞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求出初始时氧气压强为p1和体积V1;再求出当小活塞缓慢上升至上表面与大圆筒底部平齐时氧气的体积V2;再由玻意耳定律,求出此时氧气的压强p2,最后利用平衡条件求出氮气压强为p;根据平衡条件求出压强,在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出温度.【详解】①以两活塞整体为研究对象,设初始时氧气压强为p1,根据平衡条件有p0S+3mg=p1S化简得:初始时氧气体积:当小活塞缓慢上升至上表面与大圆筒底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