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备考策略主讲人陈世杰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特等奖课件_第1页
历史高考备考策略主讲人陈世杰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特等奖课件_第2页
历史高考备考策略主讲人陈世杰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特等奖课件_第3页
历史高考备考策略主讲人陈世杰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特等奖课件_第4页
历史高考备考策略主讲人陈世杰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特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高考备考策略主讲人:陈世杰3月20日第1页讲座提要一、新高考命题及试卷特点二、浅谈高考备考策略三、适度参阅史学名著第2页一、新高考命题及试卷特点(一)课标基础上考试纲领(二)试卷结构和题型调整(三)突出对学习潜能考查(四)重视历史学科素养渗透(五)凸显历史学科特征(六)提升试题难度:0.50左右(0.46)“材料第一,论从史出”第3页(一)课标基础上考试纲领

1.文科综合能力目标要求(1)获取和解读信息(48%)(2)调动和利用知识(40%)(3)描述和阐释事物(5%

)(4)论证和探讨问题(7%).对考生能力要求

(1)淡化了知识记忆能力;(2)突出了材料解读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3)强调了对历史事物和概念深层了解能力;(4)强调了对历史问题独立思索能力;(5)明确了历史学科文字表示能力。第4页(二)、试题主要改变1.试题形式调整及难度(1)选择题:串题、排列组合题、反项选择题淘汰;几乎全部题目都有材料背景。较易题、中难度题和较难题分布大致为2、8、2,平均难度约0.48。(2)非选择题:能力考查凸显学科特征。综合题,难度在0.50上下,材料解读分值比重高达50%;考查记忆试题分值很小;强调独立分析、阐述问题能力;重视文史常识和史学方法;刻意反应史学研究新动态新结果。

总难度:在0.50上下。第5页(二)、试题主要改变2.试题知识点考查改变

(1)依据历史考纲和教材,可归入高考范围知识点有500之多。而高考命题大力淡化知识考查,5年9套试卷所包括考点有180个,考点累计高考覆盖率为30%,且重复考查比率越来越高。(2)近年文综历史卷重复率已达1/3以上,同时70%以上试卷分值都未直接包括教材内容。(考教相对分离,教材对高考命题束缚荡然无存)——陈庆军《历史高考命题规律与复习策略》

第6页

命题取材:

试题取材逐步脱离了教材限制,从愈加辽阔领域,选取亲密联络我国和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社会发展素材,提倡理论联络实际学风。

——《高考历史测量理论与实践》第7页(一)关注新高考历史考试纲领1.复习及考试依据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要求,在初中历史课程基础上,依据教育部考试中《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纲领(文科·课程标准试验·)》,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初中历史课程,这是为填补新课标在学科体系上不足而提出来,意味着高考命题不受新课标甚至考试纲领知识范围制约,不会受新教材版本约束。(由关注知识积累转向关注学习能力,由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二、高考备考策略第8页2.关注考纲考试内容安排

(1)中国古代各阶段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时代特征及其相互联络;中国古代史在高中教材中分量仅占1/5,在高考试卷中分量却占了32%,靠近1/3。文化史占8%,包含文史常识。(2)中国近当代各时期当代化主要表现和影响,重大历史事件背景和影响,近代前期主流思想发展演变;在高中教材中分量超出40%,但在高考试卷中分量却仅占30%。

第9页例1.(全国Ⅱ卷文综12)中国古代惯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对应次序。汉代被定为“火德”,经过“禅让”代汉曹魏应为A.金德B.木德C.水德D.土德第10页例2.

(全国纲领卷文综12)唐初编定《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四部分类著录图书标准,汉代乐府民歌应著录于A.经部B.史部C.子部D.集部(经部收儒家经典,史部收史学著作,子部收诸子百家及宗教著作,集部收文学作品。

经部是以“十三经”为主和附以解释经书、研究语言文字著作。“十三经”即《易》、《书》、《诗》、《仪礼》、《周礼》、《礼记》、《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解释经书著作如《经典释文》;研究语言文字著作,如《说文解字》。

史部是记述历代史实、地理、时令、职官、政书等著作及历史评论。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刘知几《史通》,王夫之《读通鉴论》,郦道元《水经注》等。

子部包含儒家(孔子、孟子除外)、法家、道家、兵家、名家、墨家、释家(佛经除外)、农家、医家、杂家、纵横家、小说家等及天文、术数、艺术、器物、茶酒、花鸟虫鱼等方面著作。

集部主要收历代作家诗文集(包含别集、总集)及诗文评论。)

第11页2.考纲考试内容安排

(3)世界历史主要是国家民主制度确立和发展背景及各自特点,工业革命背景及其世界影响,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多样化表现及特征;在教材中分量靠近40%,在高考试卷中占38%。史学思想方法占4%。对社会生活史考查将愈益受到关注。基本回避国际共运史。(4)中外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比较。突出历史过程。高考包括这方面内容试题分值占32%,几乎在全部学科综合题都有表达。反应了高考命题对整体史观考查重视。

考纲将是高中课标与高校课程衔接,而不是翻版。趋势是远离教材,越来越远。

第12页二、高考备考策略(二)整合教材,建构知识体系。

赋有良好素质教师,总是年复一年地大力精简教材,最终到达必不可少最低程度,这才是真正教师。——第斯多惠(德国)第13页近代中国1.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19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反抗斗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2.经济结构改变与资本主义波折发展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时尚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输整合1第14页古代政治文明两经典古代西方政治古代中国政治整合2第15页47614C16C(1765)18C18661914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萌工场手工业一革二革古代史近代史智者学派(BC5C中叶)文艺复兴(14—17C)宗教改革(16—17C)启蒙运动(17—18C)BC770BC475BC221百家争鸣春秋战国西汉两宋136816441840儒学兴起理学兴起明朝清初早期民主启蒙思想(17——18C)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科学19C末190519151919古代史近代前期西方中国方法:围绕主题、纵横比较(同类贯通)整合3第16页

中西方近代化历程不一样

西方近代化基本过程:首先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伴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提出了资产阶级思想主张,尤其是出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思想前提),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这么就暴发了大规模革命运动,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政治保障)。今后上层建筑领域革命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又为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引发了工业革命。

中国近代化历程:一没有充分经济基础,(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并没有成为近代意义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后经济上开始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二没有彻底思想解放,思想自由作为前提,三没有提供有力政治保障(戊戌变法失败;辛亥革命不彻底,且革命果实被篡夺)

第17页二、高考备考策略(三)重视主要历史概念解读

从高中历史新课程内容安排来看,不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在“单元导入”和“课文导入框”中明确了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关键概念和重点概念。据统计,人教版教材必修(Ⅰ)(Ⅱ)(Ⅲ)三个学习模块明确要求掌握概念分别到达88、71和74个之多,选修(Ⅰ)(Ⅳ)在导入语中提到重点概念分别是61和52个,考虑种、属概念及其它未列概念预计要多倍于这个数字。第18页二、高考备考策略(二)重视主要历史概念解读中国古代史:谥号、儒学、经学、佛学、理学、国学、阴阳、五行、楚歌、进士科、均田制、市坊、草市等;中国近当代史:湘军、清末新军、民教冲突、平均地权、民族主义、国民革命军、驼峰航线、三个世界等;世界近当代史:民主主义、平等主义、共和主义、自由主义、联邦制、邦联制、自由贸易、当代化、经济全球化,等等。(近年高考对历史概念考查,主要是教材未作阐释、学生读不出来一些概念。)第19页1.(广东卷2)“封建社会”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右图所表示柳宗元文章主题可能是A.分封制度B.王位继承制度C.郡县制度D.三公九卿制度2.

(上海历史,A组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是

A.分封制B.井田制C.郡县制D.行省制3.(全国课标卷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以下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4.(海南高考)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认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久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久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一个表达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关于分封制第20页关于科举制1.(上海历史5)在宋代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初推行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2.(北京文综13)北京孔庙(见图7)始建于元朝,院内碑林中现存3块元代进士题名碑。这些信息能够佐证元朝时期A.科举制度开始形成B.殿试成为科举定制C.科举开始采取八股文体D.统治者继承了中原文化

3.(全国文综Ⅱ卷)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直接原因是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第21页关于科举制4.(高考山东文综)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能够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能够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5.(江苏高考)右图所表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出身分布百分比,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置B.依然是九品中正制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6.(高考广东文综)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今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终止B.察举制完善C.三省六部制设置D.科举制推行第22页关于儒家思想例1.(高考安徽文综)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3中表达儒家伦理思想是

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例2.(高考北京文综)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祭奠孔子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步在中原、江南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伎俩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兴起阶段C.文庙兴修造成了程朱理学产生D.文庙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需要第23页二、高考备考策略(四)重视对高考材料问答题尤其是考纲例题分析及利用

1.真题引领2.集中展现3.研究设问及答案4.规范学生答题习惯:步骤、书写、格式、模拟。第24页例1.(全国Ⅱ卷文综37)(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国必有学百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学。非学不国,其将何以自存矣!——邓实:《国粹学》(19)材料二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国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认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邓实:《古学复兴论》(19)请回答:(1)概括指出邓实与新文化运动提倡者对传统文化认识异同。(8分)(2)邓实认为“亚洲古学复兴”如同欧洲文艺复兴。评析这一观点。(12分)(3)邓实主张代表了当初一个思潮。指出这一思潮产生历史背景及其作用。(12分)

第25页例2.(全国卷二,39)材料一(鲁)肃对(孙权)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三国志·鲁肃传》材料二(诸葛)亮答(刘备)曰:“……今(曹)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认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鲁肃和诸葛亮对荆州认识相同之处。(4分)

(2)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鲁肃和诸葛亮提出战略目标及实现步骤。(12分)第26页例3.(2011广东文综38)(2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史书多以纪传体编撰而成。“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据(唐)刘知几《史通》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史家必探察“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据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材料二:布鲁尼(1369——1444)《佛罗伦萨史》,不再从上帝创世而是从佛罗伦萨建城写起;不再记述相关佛罗伦萨建城神怪传说和奇迹,而是更多地描写佛罗伦萨当初政治生活。——据《西方历史观念》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当代史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做法:①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当代史开始于19;②近代史开始于15前后,当代史开始于19前后。(1)据材料一,古代纪传体史书记载主要内容是什么?梁启超史学观受到哪些思想影响?(8分)(2)据材料二,分析布鲁尼历史撰述反应了当初什么样思想时尚。(6分)(3)任选材料三中一个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实依据。(8分)(4)有学者认为,历史不但是指过去事实本身,也是指人们对往事统计。谈谈你对这句话了解。(3分)第27页例4.(高考全国文综Ⅱ卷41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西方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历史也就是从欧洲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然而,在过去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认识。他们认为在15前后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初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它地方许多文明,直到18才赶上并超出那些领先亚洲国家。所以,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它文明成就,而不但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事情。——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何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一个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第28页二、高考备考策略(五)各种史观灵活利用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意大利)(《历史学理论和实际》)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柯林武德(英国)(《历史观念》)

1.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世界体系论”2

.文明史观和新史学一些基本理念:“比较史学”、“问题史学”“计量史学”“概念史学”“心态史学”“结构史学”等等。3

.革命史观4.当代化史观5

.社会史观第29页从不一样史学观看新航路开辟影响(1)世界由彼此分散开始日益联为一个整体(全球史观)(2)给非洲和美洲人民带来了灾难(革命史观)(3)欧洲先进生产方式传输到美洲大陆(文明史观)(4)美洲物种流向世界市场(社会史观)(5)使欧洲完成了资本积累,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当代化史观)第30页对中国近代史上通商口岸问题认识从革命史观——

从近代化史观—

从整体史观——

从文明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显著标识它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进中国经济和社会当代化发挥带头作用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联络,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地方

同构思维:怎样认识近代史上租界地?第31页例.(山东文综)(25分)1492年,哥伦布航行抵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偶然与必定

有些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觉”了美洲。也有些人认为,当初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定会有他人“发觉”美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

问题二:发觉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觉美洲”提法,“发觉”意思是“使全部些人和全部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觉--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围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2)“发觉美洲”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对待哥伦布远航美洲?“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合理性是什么?(7分)

问题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明清时期中国世界市场历史机遇

(3)结合所学知识,利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0分),

要求:①紧紧围绕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楚,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宇左右。

第32页二、高考备考策略(六)选择材料,尝试命题

大学教师只读书不备课,中学教师只备课不读书。教学沉湎于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只有模拟考试,没有模拟命题。高考命题标准:(1)“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标准”。(2)原创性标准。

第33页例1

材料一故彼辈论史,则曰:“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或告之曰:“我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封建社会之历史耳,虽至今犹然,一切病痛尽在是矣。”

——钱穆<<国史纲领·引论>>

材料二人们经常说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津津乐道事例极多,但有一项更伟大文明,而且已经创造出并行用了两千多年,却为人们所忽略,这就是中国所实施中央集权制度。此制度创行和存在,发展,完善,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标志;也应该说,是世界古代政治文明主要标志之一。

——张传玺《这么评价历史上中央集权不妥》

第34页例2

“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方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涂,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暂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方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清帝逊位诏书》思索:辛亥革命不是一个单纯暴力革命,而是一个能够和英国光荣革命媲美极少流血革命。为何?

第35页(一)必修一

1.1840~1842年,鸦片战争。同年《南京条约》签署(170周年)

2.19,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

3.1932年,日本制造一二八事变(80周年)

4.1972年,尼克松访华,田中角荣访华(40周年)

5.1992年,九二共识(20周年)

6.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50周年)

二、高考备考策略

(七)适度关注时政热点、焦点第36页(二)必修二

1.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520周年)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490周年)

2.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周年)

3.1992年,欧共体12国正式签署《欧洲联盟条约》(20周年)

(三)必修三

1.1842年,魏源编纂《海国图志》(170周年)

2.,“三个代表”主要思想在中共十六大上确立为党指导思想写入党章(10周年)策略:(1)知识关键点梳理(2)不一样版本教材材料分析(3)问题式训练

第37页

例1:孔子对当日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闲雅代表着当初社会,相对于战国暴乱而言,还相当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示着过去社会秩序仍能够恢复。孟子有时候被人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动荡,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在宋朝以后,《孟子》成为《四书》之一,实际上它占《四书》二分之一以上篇幅,既为各朝经延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标准。对中国思想史有没有可形容影响。——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认为民也。”——荀子)儒家思想——君主专制——启蒙思想(18世纪:西方掀起“中学热”)三、适度参阅史学名著:原著及多本教材参考第38页例2苏格拉底在70岁时候,被雅典法庭以不敬神和腐化青年罪名判处死刑。原来只要苏格拉底认一下错,略表一点妥协,他完全能够防止死刑,但苏格拉底自愿选择死!这么,苏格拉底既服从了城邦法律判决,又捍卫了本身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人民版必修三公元前599年,雅典民主法庭以荒谬罪名处死了哲学家苏格拉底。寻找相关材料,搞清事情来龙去脉,讨论雅典民主政治在这时暴露了哪些问题。——人民版必修一(高考全国文综Ⅱ卷27题)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处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么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损害将会超出对我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捍卫思想自由标准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第39页对雅典直接民主与近代间接民主反思

因为特定历史条件限制,雅典民主政治也存在显著缺点。就其民主范围而言,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之上,众多妇女和外邦人也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就其性质而言,雅典民主政治是一个颇为原始直接民主,它只适合用于小国寡民城邦。抽签选举和轮番坐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一样人享受同等国家管理权,这很可能会造成国家权力滥用和误用。——雅典民主政治得与失(人民版必修一)亚里士多德早在其《政治学》中就指出,纯粹直接民主制与暴君制有许多惊人相同之处。柏克更是从法国大革命中觉察到了直接民主诉求与暴政内在关联。他在《法国大革命反思录》中指出,法国大革命声称要追求“是一个纯粹民主制,但我认为它正在沿着一条笔直道路快速地变成一个灾难而又不光彩寡头政治。”法国思想家泰纳指出,1000万人无知加起来不等于一点点有知。直接民主不但不能表示出更多真理,而且如著名精英主义理论家米歇尔斯所发觉,大众比寡众更轻易被操纵。《联邦党人文集》开篇就已经指出:“危险野心多半为热心于人民权利漂亮外衣所掩盖,极少用热心拥护政府坚定而有效率严峻面孔作掩护。”

古希腊直接民主制表明,它不容忍独特征,即使有大量公民参加了立法和司法过程,但官职是经过抓阄而不是选举来轮换。每个人之间在能力和专长上差异完全被抹平了,这是一个政治平均主义和权力大锅饭,其后果绝不会比经济上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更加好。

第40页

卢梭认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所组成,而意志又是绝对不能够代表;它只能是同一个意志,或者是另一个意志,而绝不能有什么中间东西。所以人民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办事员罢了;他们不能作出任何必定决定。”“英国人自认为是自由;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期间是自由;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

间接民主经过程序化,既依归民意,又能预防多数暴政。间接民主经过一级一级代表机构和代议程序对民意进行一层层一道道过滤,从而能够有效地克服民意中非理性情绪,防止决议受大众一时情绪支配,一蹴而就,仓促行事。

间接民主与直接民主不一样,是一个混合政体。当代代议民主是宪政、共和与民主混合。

——刘军宁《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关系》《中国选举与治理》

思索:当代社会怎样实现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有机结合?第41页例3学习思索

史载,太平军定都天京后下令:“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不然问罪也。”又据史载,太平天国后期,领导阶层贪图享受,洪秀全大封王爵,把他兄子侄戚都封为王,委以重担。试从历史上农民起义结局出发,分析农民阶级历史不足。——人民版必修一

(高考全国文综Ⅱ卷27题)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它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早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抵制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支持第42页

建都南京后,洪秀全领导下意识形态控制变本加厉。经其同意,天国于1853年内出版了一本论文集《诏书盖玺颁行论》,其中一篇由高级官员黄再兴写论文说:“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不然问罪也!”明确宣告禁绝、焚除儒学经籍和诸子百家书籍。这一举措随即被曾国藩充分利用,在1854年正月发表《讨粤匪檄》里,曾指责太平天国“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以致“士不能读孔子之经”,“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所痛哭于九原”。

——《1864天国亡于内部意识形态斗争》(《转型中国1864-1949》)思索: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经典著作《中国当代化》一书曾如此评价废除科举历史地位:“19是新旧中国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和另一个时代开始,必须把它(科举废除)看作是比辛亥革命愈加主要转折点。”第43页

例4

从社会政治来说,太平天国搅乱了整个封建制度,这种搅乱是统治阶级永远无法平复。由此,间接地促使地方政权相对于中央统制自立倾向。这对于减弱中央集权起了很大作用,原来政治体制就不能不发生改变。地方督抚权力澎胀,本是对于太平天国搅动天下反应,但由此发生制度递嬗却又不是最初作出反应人们所预料得到。庚子与辛丑之间东南互保是有清270多年未见之局,然而追本溯源,其始点却起自太平天国影响。另外,湖南近代出了这么多人,同太平天国有很大关系。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湘军出了很多高官大吏。——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第86页

第44页例.(高考全国文综Ⅱ卷31题)31.19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约定《东南保护约款》,要求“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