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总复习》(大单元同步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总复习》(大单元同步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总复习》(大单元同步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总复习》(大单元同步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总复习》(大单元同步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总复习》(大单元教学设计)一、个人备课情况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五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5月辅助备课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1课时数与代数(1)内容教科书第109—11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2.会运用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3.经历小数乘、除法知识的回顾和应用过程,体验复习归纳、综合应用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回顾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运用小数乘除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一、回顾复习教师:同学们,前面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复习,巩固这两部分的知识点,提高大家的计算正确率。1.复习小数乘法。教师出示课件如下,并引导学生一起回顾知识点。(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①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②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③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位数,再点小数点。(2)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①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乘一遍,看结果对不对。②用计算器来验算。③根据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判断。(3)积和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4)求积的近似数。求积的近似数,先算出积,再看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下一位上的数字,最后根据这个数字的大小按“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表示精确度,不能去掉。(5)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跟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2.复习小数除法。教师出示课件如下,并引导学生一起回顾知识点。(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①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②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要在被除数小数部分的末尾添0,同时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如果被除数是整数,一定要先点小数点再添0。③如果小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在商的个位上商0占位,对齐被除数的小数点,点上商的小数点,再继续除。(2)一个数除以小数。①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②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③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3)循环小数。①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一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作循环小数。②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③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圆点。④小数部分的小数位数有限的小数是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无限的小数是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过程(教与学)二、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110第1题(1)。(1)教师指名上台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2)教师集体订正、评价,并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2.课件出示教科书P110第1题(2)。(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2)组织学生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3)教师指名学生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4)教师集体订正、评价。3.课件出示教科书P112“练习二十五”第2题(1)教师指名学生板书,其余独立计算。(2)教师集体订正、纠错。4.课件出示教科书P112“练习二十五”第3题(1)教师指名学生板书,其余学生独立完成。(2)教师集体订正、评价,并引导学生说一说每道题分别是运用了哪个运算律。5.课件出示教科书P113“练习二十五”第5题(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2)组织学生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3)教师指名学生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4)教师集体订正、评价。6.课件出示教科书P114“练习二十五”第15题(1)组织学生回顾规律。(2)教师指名学生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3)教师集体订正、评价。7.课件出示教科书P114“练习二十五”第19题(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2)组织学生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3)教师指名学生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4)教师集体订正、评价。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复习了小数乘除法的相关知识点,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作业设计四、布置作业教科书第112—114页练习二十五第4、13、16题。板书设计数与代数(1)1.复习小数乘法。(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一个数除以小数。(3)积和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4)求积的近似数。(5)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2.复习小数除法。(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一个数除以小数。(3)循环小数。教后反思这节课是复习课,目的是让学生“温故知新”。分为两部分:一是整理,把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对比梳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将容易模糊的知识清晰化;二是复习,但绝不是简单的重复,是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对原来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再学习。

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五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5月辅助备课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2课时数与代数(2)内容教科书第109—11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并能正确地代入求值。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解方程的方法,能正确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3.经历简易方程知识的归纳整理和练习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教学难点会正确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一、回顾复习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小数乘除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简易方程,巩固这部分的知识点,提高大家的解题的正确率。复习简易方程。教师出示课件如下,并引导学生一起回顾知识点。(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①用字母可以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律和公式。教师:同学们,谁可以举例说明?(教师指名回答)学生1:学生2: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作S=a²,读作“a的平方”,表示两个a相乘。周长公式可以写作C=4a。②当字母的值确定时,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也就随之确定。把字母的值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里,通过计算就可以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③几个含有相同字母的乘法式子相加减,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化简,即ax+bx=(a+b)x。其中x是字母,a,b既可以是字母,又可以是数。(2)复习解方程。①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性质。教师:谁能说一说什么是方程?等式的性质是什么?(教师指名回答)学生1:根据等量关系列出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学生2: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学生3: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②解方程: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解方程时要记得写“解”,求出方程的解后要记得验算。解形如ax±b=c的方程时,可以先把ax看作一个整体,求出这个整体是多少,再求出x的值。解形如a(x±b)=c的方程时,可以先把(x±b)看作一个整体,求出这个整体是多少,再求出x的值;也可以先运用乘法分配律把括号去掉,转化为形如ax±b=c的方程,再求出x的值。(3)复习实际问题与方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①找出未知数,用字母x表示;②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③解方程并检验、作答。过程(教与学)二、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110第3题(1)。(1)教师指名上台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2)教师集体订正、评价。2.课件出示教科书P110第3题(2)。(1)教师指名学生板书,其余独立计算。(2)教师集体订正、纠错。3.课件出示教科书P110第3题(3)。(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2)组织学生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3)教师指名学生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4)教师集体订正、评价。4.课件出示教科书P113“练习二十五”第6题(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2)组织学生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3)教师指名学生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4)教师集体订正、评价。5.课件出示教科书P115“练习二十五”第22*题(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2)组织学生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教师:想一想,两人相遇时一共跑了多少米?可以通过画图的方法试一试。学生:一共跑了6km。(3)教师指名学生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4)教师集体订正、评价。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复习了简易方程的相关知识点,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作业设计四、布置作业教科书第114页练习二十五第7、20题。板书设计数与代数(2)复习简易方程。(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2)复习解方程。(3)复习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后反思这节复习课中,要让学生理解掌握用字母表示数、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因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比较重要的模块,所以我要注意一下两点:一是重视概念和原理的复习,学生如果能理解基本内容,就能有效的避免解方程时的机械模仿和死记硬背。二是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五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5月辅助备课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内容教科书第109—11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由来和联系,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意义。2.使学生能够准确地、熟练地用数对表示位置,会正确计算多边形的面积。3.会运用数对、多边形的面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准确地、熟练地用数对表示位置,会正确计算多边形的面积。教学难点会运用数对、多边形的面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一、回顾复习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位置和多边形的面积的相关知识,让大家对知识掌握的更熟练,提高计算的正确率。1.复习位置。教师出示课件如下,并引导学生一起回顾知识点。(1)认识行与列。①竖排叫作列,横排叫作行。数列数的时候一般从左往右数,数行数的时候一般从前往后数;②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先写列,后写行,表示形式为(列数,行数)。(2)用数对表示位置。①用数对可以表示平明图上物体的位置。②给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数对,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2.复习多边形的面积。教师出示课件如下,并引导学生一起回顾知识点。(1)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2)复习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表示三角形的底,用h表示三角形的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2。(3)复习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b)h÷2。(4)复习组合图形的面积。①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要根据已知条件对图形进行分割,转化成已学过的简单图形,先分别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再相加或相减。②估计形状不规则的图形的面积,可以利用方格纸,用数格子的方法估算,也可以把这个图形看作近似的规则图形来估计。过程(教与学)二、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110第2题。(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2)组织学生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3)教师指名学生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4)教师集体订正、评价,引导学生说一说学过的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2.课件出示教科书P111第4题。(1)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五子棋的规则。(2)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每一手棋的位置数对,其余学生补充。(3)教师集体订正、评价。3.课件出示教科书P112“练习二十五”第1题。(1)组织学生分析题意,思考交流解题方法。(2)教师指名学生板书,其余学生独立完成。(3)教师集体订正、评价。4.课件出示教科书P113“练习二十五”第7题。(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2)组织学生分析题意,理清解题步骤。(3)教师指名学生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4)教师集体订正、评价。5.课件出示教科书P113“练习二十五”第9题。(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2)组织学生分析题意,理清解题步骤。(3)教师指名学生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4)教师集体订正、评价。6.课件出示教科书P115“练习二十五”第21题。(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2)组织学生分析题意,理清解题步骤。(3)教师指名学生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4)教师集体订正、评价。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复习了位置和多边形的面积的相关知识点,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作业设计四、布置作业教科书第113—114页练习二十五第8、10题。板书设计图形与几何1.复习位置。(1)认识行与列。(2)用数对表示位置。2.复习多边形的面积。(1)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复习三角形的面积。(3)复习梯形的面积。(4)复习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后反思本学期学习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显然是为以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服务的,同时也是现实生活中的需要。本节复习课中的练习的设计要围绕新课标去认真分析,不仅要求学生达到辨析、巩固、扩展、熟练应用的效果,而且要求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在复习多边形的面积时,先将学过的几种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复习,以便学生在后面的应用,提高做题效率。从基础知识的回顾到复习整理提高,再到实践应用,始终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交流,来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并体验探索和成功的快乐。

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五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5月辅助备课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4课时统计与概率内容教科书第109—11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逆向思考比较事件的数量的多少。2.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体会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判断可能性的大小和事件数量的关系。。教学难点运用可能性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一、回顾复习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可能性的相关知识,让大家对知识掌握的更熟练,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复习可能性。教师出示课件如下,并引导学生一起回顾知识点。(1)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具有确定性,确定事件用“一定”或“不可能”来描述。一些事件的结果是不可预知的,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事件用“可能”来描述。(2)用数对表示位置。①事件随机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个体数量的多少有关,个体在总数中所占数量越多,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可能性就越小。②可能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