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T 6297-2024《氯甲酸甲酯》规范要求_第1页
HGT 6297-2024《氯甲酸甲酯》规范要求_第2页
HGT 6297-2024《氯甲酸甲酯》规范要求_第3页
HGT 6297-2024《氯甲酸甲酯》规范要求_第4页
HGT 6297-2024《氯甲酸甲酯》规范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71.080.70CCSG17HGIHG/TXXXXX—XXXX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2)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华阳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开封华瑞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宁夏新安科技有限公司、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中新科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思威安全生产技术中心、山东新龙农化有限公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贾燕、葛爽、徐林、刘勇、魏永芳、时跃亮、田茂英、张世梅、吕耀福、黄煜、范长春、孙绪兵、王世辉、孙晓静。1HG/TXXXXX—XXXX氯甲酸甲酯警示——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符合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本文件规定了氯甲酸甲酯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光气(三光气)、甲醇为原料生产的氯甲酸甲酯。分子式:C2H3ClO2结构式:相对分子质量:94.50(按2022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6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9722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要求4.1外观:无色至浅黄色透明液体。4.2氯甲酸甲酯质量应符合表1所示的技术要求。表1技术要求ⅠⅡ),5试验方法2HG/TXXXXX—XXXX警示——本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5.1一般规定除非另有规定,本文件所用的试剂和水,均指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的标准滴定溶液、制剂和制品,均按GB/T601、GB/T603的规定制备。5.2外观的测定取适量试样注入50mL具塞比色管中,在自然光或日光灯下目视观察。5.3氯甲酸甲酯、甲醇、碳酸二甲酯的测定5.3.1方法提要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试样溶液经汽化通过毛细管色谱柱,使其中各组分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采用校正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5.3.2试剂和材料5.3.2.1氮气:体积分数不低于99.99%,经硅胶与分子筛干燥、净化。5.3.2.2氢气:体积分数不低于99.99%,经硅胶与分子筛干燥、净化。5.3.2.3空气:经硅胶与分子筛干燥、净化。5.3.2.4乙腈:色谱纯,在表2规定的条件下不存在干扰测定的物质。5.3.2.5甲醇:色谱纯,在表2规定的条件下不存在干扰测定的物质。5.3.2.6碳酸二甲酯:质量分数大于99%。5.3.2.7氯甲酸甲酯:质量分数大于99%。5.3.3仪器设备5.3.3.1气相色谱仪:配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整机灵敏度和稳定性符合GB/T9722的有关规定,仪器的线性范围应满足定量要求。5.3.3.2记录装置:色谱工作站。5.3.3.3进样器:1μL微量注射器或自动进样器。5.3.4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本文件推荐的色谱柱及色谱操作条件见表2,能达到同等分离程度的其他色谱柱及操作条件也可采用。典型色谱图见附录A图A.1,相对保留值见附录A表A.1。表2推荐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45.3.5分析步骤3HG/TXXXXX—XXXX5.3.5.1试样溶液的制备移取0.5mL试样至进样瓶中,加入1mL乙腈,摇匀。5.3.5.2测定在表2规定的操作条件下,待仪器运行稳定后,将试样溶液注入色谱仪,测量样品中各组分峰面积,重复测定两次,用色谱工作站计算结果。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按附录A.3的规定进行。5.3.6结果计算氯甲酸甲酯(甲醇、碳酸二甲酯)的质量分数wi,以%表示,按式(1)计算:式中:Ai——氯甲酸甲酯(甲醇、碳酸二甲酯)峰面积;fi——甲醇、碳酸二甲酯相对氯甲酸甲酯的校正因子;ΣAi——各组分(除乙腈以外)峰面积的总和;w2——酸度,以%表示。试样中其他杂质组分校正因子以邻近组分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5.3.7允许差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氯甲酸甲酯不大于0.2%,其他杂质不大于其算术平均值的10%。5.4酸度的测定5.4.1方法提要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5.4.2试剂5.4.2.1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02mol/L。5.4.2.2甲基橙指示液:1g/L。5.4.2.3乙腈。5.4.3仪器设备滴定管:10mL,分度值0.05mL。5.4.4分析步骤称取适量试样(Ⅰ型约5g、Ⅱ型约1g精确至0.0001g),置于一个装有30mL乙腈的250mL锥形瓶中,摇动使试样溶解,加入3滴甲基橙指示剂后,立即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为终点。同时进行空白试验。5.4.5结果计算试样的酸度的质量分数w2,以%表示,按式(2)计算:式中:V——试样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0——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4HG/TXXXXX—XXXXc——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M——氯化氢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36.46m——试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5.4.6允许差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Ⅰ型不大于0.01%,Ⅱ型不大于0.02%。6检验规则6.1第4章规定的所有项目均为出厂检验项目。6.2本产品以同等质量的均匀产品为一批。桶装产品以不大于30t为一批。6.3氯甲酸甲酯的采样按GB/T6680的规定进行。桶装产品采样单元数按GB/T6678的规定进行。6.4所采样品量不少于100mL,将其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清洁、干燥的具塞玻璃瓶中,密封,贴上标签,至少注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或批号、采样日期和采样人姓名。一瓶供质量检验用,另一瓶保存备查。6.5检验结果的判定应按GB/T8170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进行。检验结果如有任何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文件要求时,桶装产品应重新自两倍数量的包装单元中采样进行检验。重新检验的结果只要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则整批产品不合格。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7.1标志7.1.1氯甲酸甲酯包装容器上应有清晰、牢固的标志,其内容至少包括:a)产品名称;b)生产厂名称、厂址;c)生产日期;d)批号;e)净含量;f)本文件编号;g)符合GB190规定的“毒性物质”、“易燃液体”、“腐蚀性物质”标志。7.1.2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质量合格证明,内容至少包括:a)生产厂名称;b)产品名称;c)生产日期;d)批号;e)产品检验结果和检验结论;f)本文件编号。7.2包装氯甲酸甲酯产品的包装采用聚乙烯塑料桶,或采用按供需双方协商并符合安全规定的包装。7.3运输氯甲酸甲酯运输应遵守危险货物运输有关规定。7.4贮存氯甲酸甲酯应贮存在阴凉、干燥处,防止日晒、雨淋,远离火种、热源、氧化性物质和碱性物质。5HG/TXXXXX—XXXX(规范性)氯甲酸甲酯测定的典型色谱图、相对保留值及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A.1典型色谱图氯甲酸甲酯测定的典型色谱图见图A.1图A.1氯甲酸甲酯测定典型色谱图A.2相对保留值氯甲酸甲酯测定的相对保留值见表A.1。表A.1氯甲酸甲酯测定的相对保留值12345A.3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A.3.1试剂A.3.1.1甲醇:色谱纯。A.3.1.2碳酸二甲酯:质量分数大于99%。A.3.1.3氯甲酸甲酯:质量分数大于99%。A.3.2校准混合溶液的配制A.3.2.1校准混合溶液A的配制取5mL氯甲酸甲酯标样至10mL容量瓶中,并称其重量,再称取碳酸二甲酯标样0.02g于此容量瓶中,摇匀为标准贮备液。以上称量均精确至0.0001g。移取0.5mL标准贮备液至进样瓶中,加入1mL乙腈,摇匀,作为校准混合溶液A。用于测定碳酸二甲酯相对于氯甲酸甲酯的校正因子。6HG/TXXXXX—XXXXA.3.2.2校准混合溶液A对应基液的配制移取0.5mL氯甲酸甲酯标样至进样瓶中,加入1mL乙腈,摇匀,作为校准混合溶液A的基液。A.3.2.3校准混合溶液B的配制称取碳酸二甲酯标样0.02g和甲醇标样0.01g至10mL容量瓶中,以上称量均精确至0.0001g。用乙腈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校准混合溶液B。用于测定甲醇相对于碳酸二甲酯的校正因子。A.3.3测定在表2规定条件下,将校准混合溶液A、校准混合溶液A的基液及校准混合溶液B各重复测定两次,记录各组分的峰面积,两次测定的相对偏差不超过5%。A.3.4结果计算A.3.4.1碳酸二甲酯相对于氯甲酸甲酯的校正因子f1,按式(A.1)计算:式中:As——校准混合溶液A中氯甲酸甲酯峰面积;m1——校准混合溶液A中碳酸二甲酯的质量,单位为克(gA1——校准混合溶液A中碳酸二甲酯的峰面积;A0——校准混合溶液A的基液中碳酸二甲酯的峰面积;ms——校准混合溶液A中氯甲酸甲酯的质量,单位为克(g)。A.3.4.2甲醇相对于氯甲酸甲酯的校正因子f2,按式(A.2)计算:式中:As2——校准混合溶液B中碳酸二甲酯的峰面积;m2——校准混合溶液B中甲醇的质量,单位为克(gf1——碳酸二甲酯相对于氯甲酸甲酯的校正因子;A2——校准混合溶液B中甲醇的峰面积;ms2——校准混合溶液B中碳酸二甲酯的质量,单位为克(g)。7HG/TXXXXX—XXXX(资料性)安全B.1危险性警告B.1.1氯甲酸甲酯为无色易挥发液体。B.1.2氯甲酸甲酯是毒性物质。急性毒性:LD50(大鼠经口)=60mg/kg;LC50(大鼠吸入蒸汽)=88ppm/1h(44ppm/4h在对人的影响中,致死量为190ppm/10min。B.1.3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热并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B.1.4具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对眼睛和皮肤有剧烈刺激/腐蚀作用,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及表皮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