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T 3028-2024《糊状挤出用聚四氟乙烯树脂》_第1页
HGT 3028-2024《糊状挤出用聚四氟乙烯树脂》_第2页
HGT 3028-2024《糊状挤出用聚四氟乙烯树脂》_第3页
HGT 3028-2024《糊状挤出用聚四氟乙烯树脂》_第4页
HGT 3028-2024《糊状挤出用聚四氟乙烯树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83.080.20CCSG32PolytetrafluoroethyleneresinsforpasteextrXX-XX-XX发布XX-XX-XX实施HG/T3028-XXXX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HG/T3028—1999《糊状挤出用聚四氟乙烯树脂》。本文件与HG/T3028—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增加了“DE341高压缩比型号产品”(见第4章);——删除了表1中删除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的分类;——更改了表1挤出压力、平均粒径、含水率的指标值(见5.2,1999版的4.2);——更改了表2中拉伸强度、标准相对密度、热不稳定性指数的指标值(见5.2,1999版);——增加了“清洁度”的测试(见6.2);——更改了“标准相对密度”和“热不稳定性指数”的测定方法(见6.9、6.10,1999版的5.8和5.9);——删除了“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的测试(见1999版的5.10);——更改了“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内容(见第7章、第8章)。请注意本文件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程塑料分技术委员会(SAC/TC15/SC9)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中蓝晨光成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聊城金歌合成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华谊三爱富新材料有限公司、厦门业盛电气有限公司、泰兴梅兰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氟聚厂、福建三农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宁波昌祺氟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福建海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科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越、刘力荣、刘万兴、苏琴、叶钦赐、熊菊华、韩桂芳、孟庆文、徐万鑫、李敖琪、李朝晖、陈志锋、熊行。本文件于1999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HG/T3028-XXXX糊状挤出用聚四氟乙烯树脂本文件规定了糊状挤出用聚四氟乙烯树脂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本文件适用于分散法聚合生产的糊状挤出用聚四氟乙烯树脂。本文件不适用于含有着色剂、填充剂的聚四氟乙烯树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033.1-2008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GB/T2547塑料取样方法GB/T6679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14436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HG/T2899—1997聚四氟乙烯材料命名HG/T2900聚四氟乙烯树脂体积密度试验方法HG/T2901—1997聚四氟乙烯树脂粒径试验方法HG/T2902—XXXX模塑用聚四氟乙烯树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清洁度cleanliness树脂被杂质污染的程度。3.2杂质impurity异于聚四氟乙烯材料的物质,包括沙、金属、石蜡和其他异物。3.3挤出压力extrusionpressure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在一定量润滑剂和成型比下挤出时的压力。3.4标准相对密度standardedspecificgravity按本文件方法进行模塑和烧结的聚四氟乙烯树脂试样测得的相对密度。HG/T3028-XXXX[来源:ISO12086-1:2006,3.16]3.5延时烧结密度delayedsinteringgravity按本文件方法模塑的聚四氟乙烯树脂试样延长烧结时间所测得的相对密度,其烧结时间比本文件给出的用于标准相对密度测定的烧结时间长。4产品型号按HG/T2899-1997的规定,分散法聚合生产的聚四氟乙烯树脂平均粒径为300μm~600μm,体积密度为375g/L~575g/L。产品型号定义如下:在成型比为100:1下的挤出压力为5.0MPa~13.7MPa的产品型号为DE141。在成型比为400:1下的挤出压力为13.8MPa~34.4MPa的产品型号为DE241。在成型比为1600:1下的挤出压力为34.5MPa~75.0MPa的产品型号为DE341。5要求5.1外观外观应为白色颗粒。5.2性能树脂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树脂性能熔点,℃模塑试样的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模塑试样性能HG/T3028-XXXX均匀、不夹带均匀、不夹带板面质板面洁净、质地均匀、不夹带沙、金属和石蜡等杂质,板面洁净、质地金属和石蜡等杂质,其他杂质数///6试验方法6.1外观的测定在自然光下肉眼距离样品大约30cm目视检查。6.2清洁度的测定按HG/T2902—XXXX中6.2.1进行试样制备,在20W~40W日光灯透射下目测,试样与灯的距离为10cm~15cm,检测结果以最差的一片定级。6.3成型性的测定按HG/T2899—1997中附录A的规定进行。6.4体积密度的测定按HG/T2900的规定进行。6.5平均粒径的测定按HG/T2901—1997中3.2的规定进行。6.6含水率的测定6.6.1仪器和设备a)电热恒温真空干燥箱,真空度小于95.8KPa;b)真空泵,极限压强低于1.3Pa;c)分析天平,分度值为0.1mg;d)铝称量皿,200mL。6.6.2操作步骤在已恒重的带盖铝称量皿中称量35g~40g树脂(精确至0.0001g)。将铝称量皿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在绝对压强为13.3kPa、温度150℃±1℃下干燥1.5h。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皿,盖上盖子,放入干燥器至少冷却30min。再行称量,计算树脂在干燥过程中的质量损失。6.6.3结果表示HG/T3028-XXXX含水率按式(1)计算。式中:X——含水率,用百分数表示(%);m1——干燥前树脂、称量皿和盖的质量,单位为克(gm2——称量皿和盖的质量,单位为克(g);m3——干燥后树脂、称量皿和盖的质量,单位为克(g)。以平行测定两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两者之差不大于0.003%。6.7熔点的测定按HG/T2902—XXXX中6.8的规定进行。6.8拉伸强度和断裂应变的测定6.8.1试样制备按HG/T2902—XXXX中6.2.2进行制备,用无水乙醇作为脱模剂,并要求模具在总压力达到13.8MPa后保压3min。6.8.2测定按HG/T2902—XXXX中6.4的规定进行。6.9标准相对密度的测定6.9.1标准相对密度试样制备按HG/T2902—XXXX中6.2.3进行制备,但要求模具在总压力达到13.8MPa后保压2min。6.9.2测定用2片制备的试样,按GB/T1033.1—2008中A法规定进行,两片结果之差不大于0.003,结果取平均值。6.10热不稳定性指数的测定6.10.1延时烧结密度试样制备试样制备同6.9.1。6.10.2测定用2片制备的试样,按GB/T1033.1—2008中A法规定进行,两片结果之差不大于0.003,结果取平均值。6.10.3结果表示热不稳定性性指数按式(2)计算:TII=(DSG-SSG)×1000(2)式中:TII——热不稳定性性指数;DSG——延时烧结密度;HG/T3028-XXXXSSG——标准相对密度。7检验规则7.1检验分类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2出厂检验7.2.1出厂检验项目产品需经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按本文件检验合格并出具合格证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包括表1中清洁度、体积密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含水率、标准相对密度、平均粒径为每批必检项目,其余为抽检项目,其中体积密度每50批抽检1次,熔点每月抽检一次。7.2.2组批和抽样以相同原料、相同配方、相同工艺生产的一釜树脂为一检验组批,其最大组批量不超过5000kg,每批随机抽产品0.5kg,作为出厂检验样品。7.2.3判定规则按照GB/T8170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判定检验结果是否符合本标准。所有检验项目合格,则产品合格;若出现不合格项,允许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若复检合格,则判该批产品合格;若复检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7.3型式检验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的全部项目,正常生产情况下,除出厂检验项目外,熔点为每月抽检一次。在下列之一情况下应进行型式检验。7.3.1检验时机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试制或老产品定型检定时;b)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应周期性进行一次检验;c)产品结构设计、材料、工艺以及关键的配套元器件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d)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f)产品停产6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g)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7.3.2检验项目产品型式检验为本文件第5章要求的所有项目。7.3.3组批和抽样8.2包装HG/T3028-XXXX以相同原料、相同配方、相同工艺生产的一釜树脂为一检验组批,其最大组批量不超过5000kg,每批随机抽取产品1.0kg,作为型式检验样品。取样方法按GB/T6679中的件装物料采样方法规定进行,或按GB/T6679中运动物料采样方法规定进行。包装后产品的取样应按GB/T2547规定进行。7.3.4判定规则按照GB/T8170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判定检验结果是否符合本标准。所有检验项目合格,则产品合格;若出现不合格项,允许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若复检合格,则判该批产品合格;若复检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8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8.1标志8.1.1标志内容8.1.1.1产品与生产者标志产品或者包装、说明书上标注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a)产品的自身属性内容包括产品的名称、产地、生产日期、规格型号、批号、等级、净含量、所执行标准的代号等。b)生产者相关信息内容包括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8.1.1.2储运图示标志产品包装容器上应有“怕晒”、“怕雨”、“向上”和“禁止翻滚”等图示标志,标志相关要求可参见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还应有注意和提示事项,内容包括:贮存条件、使用说明、加工条件、运输条件等。8.1.2标志的表示方法可以使用标签、印记、颜色或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