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笔记》逐章(节)解读_第1页
《南越笔记》逐章(节)解读_第2页
《南越笔记》逐章(节)解读_第3页
《南越笔记》逐章(节)解读_第4页
《南越笔记》逐章(节)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越笔记》逐章解读REPORTINGREPORTINGCATALOGUE目录序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REPORTINGCATALOGUE目录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01序REPORTING序学术价值《南越笔记》作为一部地方性的史志笔记,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它不仅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还展现了作者对南越地区的深厚情感和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同时,该书也是研究清代广东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写作目的李调元在序言中阐述了他的写作目的,即通过实地考察和收集资料,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南越地区的自然地理、社会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为后人研究和了解南越提供详实的史料。背景介绍《南越笔记》是清代学者李调元撰写的一部关于广东地区的地理、风俗、物产等方面的著作。全书共十六卷,依事类分卷,详细记录了南越地区的自然与人文风貌。02卷一REPORTING邱文庄在《奇甸赋》中描述,“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亦放”,凸显了粤东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四季如春,草木常青。粤东气候正月里,李花和桃花盛开,柔嫩的桑叶也可以采摘了,这些都是南方气候的特征。“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则形象地描绘了这里的天气变化。自然景致卷一03卷二REPORTING《南越笔记》卷二中,主要记述了梅岭的地理、历史和相关的传说。以下是关于卷二内容的详细解读卷二梅岭之所以被称为“秦关”,是因为秦始皇三十四年曾在此地筑关以治狱吏不直者。此外,南越的吕嘉叛乱时,曾在此地杀害汉将军韩千秋,因此,这里也被称作“汉塞”。1.梅岭的地理与历史梅岭被视为南岳的一支,有着多个别名,如《星经》中的“南戒门户”,《汉书》里的“台山”,以及《舆地志》中的“台岭”。卷二010203“东峤”之名则源于其位于五岭的东偏位置,“台”因其高而平,“峤”则因其高而峭锐。特别地,“台”专指梅岭,而“峤”则泛指五岭。卷二卷二0102032.梅岭的命名由来梅岭的命名与梅鋗紧密相关。梅鋗是越句践的子孙,因避楚而迁居丹阳皋乡,并改姓梅。他因贤能而受到越人的敬重,因此在台岭定居后,人们便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这座岭。此外,梅岭也曾被称作“大庾岭”。这个名字的由来与汉元鼎五年楼船将军杨仆出豫章击南越的历史事件有关。当时,裨将庾胜在此筑城戍守,因此得名大庾岭。其东四十里处,还有庾胜的弟弟所守的“小庾岭”。3.梅岭的文化意义梅岭不仅在地理上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南越的门户和军事要塞,它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从《南越笔记》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窥见古代人们对地理的认知、对历史的传承以及对传说的流传。梅岭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彰显着岭南地区的独特魅力。卷二04卷三REPORTING卷三名称与流经西江在西粤地区被视为三条江,而在东粤则被视为一条江,也被称为郁水。西江的源头远而长,流经四个省份,被视为一条大河。牂牁江与南海牂牁江是西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字来源于江中的两座山。西江的水流始于牂牁山,终于崖门之口。此外,南海也被称为牂牁海或牂牁大洋,显示了牂牁江的重要性。三江合一西江实际上由三条江组成,即漓江、左江和右江。右江在浔州与左江汇合,左江在梧州与漓江汇合,最终形成了西江。03020105卷四REPORTING卷四雷神庙与雷神传说在雷州英榜山,存在一座雷神庙,相传是为了纪念雷神文玉而建。文玉诞生的传说颇具神话色彩,与一只九耳犬和巨卵相关。雷神的象征与祭祀雷神被描绘为端冕绯衣的形象,左右有天将侍立。堂后还有雷神十二躯,代表十二方位,以及雷公、电母等神的塑像。这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雷神的崇拜和祭祀。雷神的文化意义雷神作为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其诞生和神化过程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天地万物的想象与解释,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06卷五REPORTING卷五中详细描述了广东地区的金矿分布情况。如开建的金庄水源头来自金鸡涌,其流域内存在瓜子金和麸金。还提到了其他地区如阳江、广宁等地的金矿情况,但产量和质量都不如开建地区。金矿关于银矿的描述也很详细,包括银矿的外观、开采过程以及银矿的质量等级。例如,矿中的银有时像乱丝一样红,有时像草根一样白,还提到了银矿中有“龙口”,即矿脉的入口。此外,还介绍了开采银矿时遇到的一些神秘现象,如有人看到骑白马的人在空中消失,这被认为是银气的表现。银矿卷五07卷六REPORTING08卷七REPORTING马留的起源据记载,马留是由马文渊(马援)的遗兵后裔组成,他们选择在对铜柱而居,并且都姓马。这些马留人自行婚配,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社群。卷七马流人的自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马留人被土人称为马流人。尽管铜柱后来消失,但马流人仍然能够识别其原位置,并自称为大汉子孙,体现了他们对祖先的记忆与认同。马流人的文化符号在他们的居住地,曾经挖掘出文渊所制的铜鼓。这铜鼓成为马流人的文化象征,他们通过敲击铜鼓来祭祀祖先马文渊。09卷八REPORTING种类与习性卷八中描述了多种凤凰,包括山凤凰、大头凤、小凤等。这些凤凰形态各异,如山凤凰大如鹅雁,大头凤的卵产于石中,且雏鸟会破石而出。小凤中又有桐花凤、凤头雀、金凤、凤鸡等多种。象征意义凤凰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平与繁荣,是神话传说中的重要角色。《南越笔记》中对凤凰的详细描述,进一步丰富了这一神秘生物的形象。分布与生态环境根据记载,这些凤凰多分布在南禺之山、罗山等地,这些地区可能是当时的自然保护区或原始森林,为凤凰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卷八10卷九REPORTING11卷十REPORTING卷十龙涎的来源与采集龙涎主要来源于南海的龙之都会。古时入水采珠贝者会绣身面为龙子以避免被龙吞噬。现今,人与龙更为熟悉,龙户们通常将龙视为普通生物。在新安的龙穴洲,每当风雨交加,就有龙出现,人们会争相采集其精华浮沫,即为龙涎。龙涎的特点与用途龙涎多积于海上枯木,形状如鸟遗,颜色青黎,并带有腥味。当它与百花混合焚烧时,会产生翠绿色的烟雾,长时间不散,并可剪分成香缕。龙涎香被认为是一种珍贵的香料。关于龙的传说与信仰在罗浮山等多地有龙潭,人们相信在龙潭中小便会激怒龙,导致风雨交加和船只损毁。此外,新兴的天露山和化州的石龙也有关于龙的传说和信仰。12卷十一REPORTING13卷十二REPORTING卷十二五色蝶记述了越南特有的五色蝶,其翅纹鲜丽,能作茧,且可携带至远方。传说中,这种蝴蝶是由仙人的彩衣所化,色彩斑斓如盘大。若人得其茧,蝴蝶会化出,并在数日后引领更多蝴蝶前来。01粤土多蚁详细描述了广东地区蚂蚁的种类和习性,以及它们对当地生活的影响。如新构的房屋可能在短短数月内被蚁群蚀坏,甚至倾塌。02红蝙蝠介绍了罗定州特产的红蝙蝠,其背部深红,翼脉浅黑,通常双伏于红蕉花间,若采得其一,则另一只不会离去。0314卷十三REPORTING15卷十四REPORTING卷十四01峤南地区因太阳之精液所发,草木多带香气。香木得到太阳烈气的全然熏陶,其枝干根株均能散发出独特的香气,故有“海南多阳,一木五香”之说。海南沉香,尤其是万安黎母东峒香,被视为最上乘之选。其地理位置在琼岛正东,朝阳之气早到,使得香气更加清淑。沉香的形成需要在深山丛林中,经过长时间的自然作用。采集沉香往往需要数十人结队,有时一两天就能找到,有时则需半个月空手而归,采集过程充满不确定性。0203地理环境与香木海南沉香的优越性沉香的形成与采集16卷十五REPORTING兰花的生长环境兰花多生长在深林中,其香气能随风飘散很远,特别是夜兰,其香气在夜间尤为突出,给人以幽深之感。兰花的地位兰被誉为香祖,卷十五详细描述了多种兰花,体现了兰花在广东地区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兰花的种类详细列举了诸如桠兰、公孙逼、出架白、青兰、黄兰、草兰等多种兰花,每种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花香。卷十五17卷十六REPORTING要点三香粳与珍珠稻香粳稻粒小而性柔,具有浓郁的香气。其红色品种被称为香红莲。珍珠稻则以其圆润而洁白的稻粒为特征。时限稻种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