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春期期末质量评估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五个大题,21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班级准备开展“和美天下”主题班会,请你参与以下活动。1.【以“和”开场】下面是开场白,其中有些字词小语拿不准,请帮他判断。(共4分)“和”为诞育万物的本源、滋养生命的甘泉。蔚蓝的天空因白云的打扫而静美安详,宽广的大地因万物的拥吻而绚丽馨香。看,黄河浪涛正畅快驰chěng,雪山冰川在静穆鼎立;听,kuàng野沟壑传来鸟雀的啁啾,黄沙古道缭绕驼铃的叮咚:处处演绎着生命的精彩,处处洋溢着天地的和谐!让我们一起走进和美的世界,开始我们的和美之旅!(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作出选择()(2分)A.xuànzhùyìB.xùnchùzéC.xuànchùyìD.xùnzhùzè(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填写哪两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2.【赏“和”之境】小语想在下面发言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8分)和谐是万物共生的密码,是世间伦理的支柱。“土地平旷,①,②(《桃花源记》)”是桃花源中如诗如画的和谐图景;“③,往来翕忽(《小石潭记》)”是小石潭中游鱼忽动忽静的和谐画面;“④,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友谊能超越时空界限的和谐情味;“⑥,⑦(《卖炭翁》)”是卖炭翁艰难处境和矛盾心理的不和谐心声,“夜久语声绝,⑧(《石壕吏》)”是石壕村一家人于乱世中悲苦无奈的不和谐乐章。我们欣赏和谐,我们追求和谐,愿和谐之花处处盛开!3.【探“和”之源】小语找到了一段介绍“和”字由来和含义的文字,可惜顺序有些错乱,请你帮他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2分)“和”与“龢”意义相通,“龢”是“和”的繁体字。,,。。。。①其字形像一排竹管拼合而成的乐器,是笙和箫之类的吹奏乐器②右边为“禾”字,表示读音③“龢”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左边是形旁“龠(yuè)”④这些乐器一齐吹奏,声音悦耳动听,显得很和谐⑤“和”与音乐密切相关,原本指乐器发出的和谐之音,后来才逐步引申到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协调统一关系。⑥所以“稣”字读音为“hé”,本义是指乐声调和、和谐A.③①④②⑥⑤B.①③④②⑤⑥C.⑤③②④①⑥D.②④③①⑤⑥八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4.【解“和”之义】为探究“和”的内涵,小语搜集到了以下材料,请你仿照示例,任选两条,帮小语分别写出对“和”的理解。(4分)示例: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徐祯稷《耻言》)理解:“和”就是子女孝顺父母,兄弟友爱谦让,与亲人和睦相处。(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①不入洿池②,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2)和者,无乖戾③之心。同者,有阿比④之意。(朱熹)(3)中国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愿同各国一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和而不同,倡导美美与共,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2021年9月15日致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的贺信)【注释】①数罟:密网。②洿池:池塘。③乖戾:(性情、言语、行为)刻薄,挑剔,别扭,不合常理。④阿比:奉承,攀比。5.【寻“和”之用】同学们在乡村文化墙上作了以“和”为主题的墙画,小语为这幅墙画拟写了以下四条宣传语,请你选出其中不符合活动主题和墙画内容的一项是()(2分)A.家庭和美万事兴B.发扬民主天下和C.邻里和睦似一家D.人景和谐美如画6.【用“和”之理】班委会让第三小组同学设计探究活动,小语想举办“时事讨论会”,小文想举办“故事分享会”,两人发生争执,互不相让。你该如何从“和”的角度来劝说他们呢?(2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10小题。(共16分)一起去看山阿来①有好些年没有去四姑娘山了.但这座雪山,以及周围地方却常在念想之中。②这座藏语里叫做斯古拉的山,汉语对音成四姑娘、因为那终年积雪美丽的山确实是有着四座逸世出尘的山峰,在逶迤的山脊上并肩而立,依次而起,互相瞩望。四姑娘山最高峰八年级语文第2页(共8页)海拔六千多米。我没有那么好的身体去追求这种极致的体验。但从低处凝视、想象,也是一种美妙的体验。③第一次去四姑娘山,是跟随一个朋友,为刚辟为景区不久的四姑娘山拍风光片。④那天早晨,我们来到了四姑娘山下的日隆镇长平沟。太阳从背后升起,把我骑在马背上的身影,长长地投射在收割后的青稞地里。鸟儿们在马头前飞起来,又在马身后落下去。云雀的姿态最有意思。它们不像是飞起来的,而是从地面上弹射起来,到了半空中,就悬浮在头顶,等马和马上的人过去了,又几乎垂直地落下来,落到那些麦茬参差的地里,继续觅食了。麦茬中间,有好多饱满的青稞粒和秋天里肥美的昆虫,鸟们正在为此而奔忙。附近的村庄,连枷声声。这是长平沟之行一个美好的序篇。⑤山路转一个弯,进入森林,背后的一切就都消失不见了。落尽了叶子的阔叶林如此疏朗,阳光落下来,光影斑驳,四周一片寂静。而森林的寂静是充满声音的。那是很多很多细密的声音:岩石上树上的冷霜融化的时候,会发出声音;一缕一簇的苔藓在阳光下舒张手臂时也会发出声音;起一丝风,枯草和落叶会立即回应;还有林梢的云与鸟,沟里的水,甚至一两粒滑下光滑岩壁的沙砾,都会发出声音。寂静的世界其实是一个充满了更多声音的世界。都是平时我们不曾听过的声音,是让我们在尘世中迟钝的感官重新变得敏锐的声音。中午时分,风从林梢上掠过,用潮水般的喧哗掩去了这四野的寂静。⑥山谷看起来开阔平缓,但海拔一直上升。阔叶林带渐渐落在了身后。下午,我们就是在那些挺拔的云杉与落叶松间行走了。夕阳西下时分,一个现成的营地出现了。那是一间牧人小屋,在小屋里生火做饭,小屋很快就变得温暖了。⑦吃过晚饭,天黑下来。大家闲聊起山中的各种趣闻与经历。聊着聊着,困意袭来,就都在火堆边睡去了。我横竖睡不着,就悄然起身,把褥子和睡袋搬到了屋外的草地上,躺在被窝里,看月亮。我喜欢看这山中静寂无声的、光色洁净的月亮。风停了,月亮悬在空中,用另一种色调的光把曾短暂陷落于黑暗的群山照亮,群山便愈发广阔深沉起来。我花了更多的时间凝视一条冰川。那道冰川顺着悬崖从雪峰前向下流淌——纹丝不动,却保持着流动的姿态。然后,在正对我的那面几乎垂直的悬崖上猛然断裂。我躺在几丛鲜花灌木之间,正好面对着那冰川的断裂处。那幽蓝的闪烁的光芒如真似幻。马儿们,就站在我的附近,垂头吃草或者咕吱咕吱地错动着牙床。我却只是静静地望着那几乎就悬在头顶的冰川十几米高的断裂面,在月光下泛着幽蓝的光芒。视觉感受到的光芒在脑海中似乎转换成了一种语言——一种幽微深沉的语言……一匹马走过来,掀动着鼻翼嗅我。我伸出手,马伸出舌头。它舔我的手,粗粝的舌头,温暖的舌头。那是与冰川无声的语言相类似的语言。⑧然后,我就睡着了。越睡越沉,越睡越温暖。⑨早上醒来,头一伸出睡袋,就感到脖子间新鲜冰凉的刺激。睁开眼,看见的是一个银装素裹的白雪世界!我碰落了灌木丛上的雪,雪落在了颈间,那便是清凉刺激的来源。一夜酣睡,竟然连下了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都不知道!八年级语文第3页(共8页)

⑩那天早晨,兴奋不已的几个人也没吃东西,就起身在雪野里疾走,向着这条峡谷的更深处进发,直到无路可走。沿途中最漂亮的景色是一个小湖。世界那么安静,曲折湖岸上是新雪堆出的各种奇异的形状。那些形状是积雪覆盖着的物体所造成的。一块岩石,一堆岩石、杜鹃花的灌丛,柏树正在朽腐的树桩,一两枝水生植物的残茎,都造成了不同的积雪形状。湖水中央是洁白雪峰的倒影。这是我离四姑娘山雪峰最近的一次。她就在我的面前,断裂的岩层,锋利的棱线,冰与雪的堆积,都历历在目,清晰可见。⑪后来,我还在不同的季节到过四姑娘山。春天和秋天,不同的植物群落,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调。夏天,所有草木都枝叶繁茂,长成一样的绿色,浩荡、幽深、宽广……而这一切的背后,总有晶莹的雪峰在那里,总有蓝天丽日在那里。让人在这美丽的世界中想到高远,想到无限。⑫记起来一个情景,当我趴在草地上把镜头对准一株开花的棱子芹时,一个陌生人轻轻碰触我,不要因为拍摄一朵花而在身下压倒了看上去更普通的众多的毛茛花。我也曾阻止过准备把杜鹃花编成花环装点自己美丽的年轻女士。这就是美的作用:美教导我们珍重美,美教导我们通向善……(选自阿来散文集《以文记流年》有删改)7.作者以时间和游踪为序,详写了自己第一次去看四姑娘山的情景,请填写表格,梳理作者的所至、所见。(3分)时间所至所见景物及特征早晨和上午①_______________鸟和云雀:怕人、轻快敏捷、灵活顽皮阔叶林落尽叶子的阔叶林:②______________各种寂静里的声音:细密、安静、美好下午至夕阳西下经过云杉林与落叶松林到牧人小屋云杉林与落叶松林:挺拔牧人小屋:温暖天黑以后牧人小屋外的草地上第二天早上峡谷深处小湖:③______________四姑娘山雪峰:岩层断裂、棱线锋利、冰雪堆积8.文中画线的语句描写了森林里的声音,请从句式、修辞的角度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岩石上树上的冷霜融化的时候,会发出声音;一缕一簇的苔藓在阳光下舒张手臂时也会发出声音;起一丝风,枯草和落叶会立即回应;还有林梢的云与鸟,沟里的水,甚至一两粒滑下光滑岩壁的沙砾,都会发出声音。八年级语文第4页(共8页)

9.作者在天黑以后观山景,采用了独特的观察角度,写出了独特的景物特征。请结合第⑦段做具体分析。(5分)10.诗人冯至指出,游记一方面“要写客观的现实、景象”,另一方面“要写自己的、有特点的感受”。结合文章的第⑪⑫段,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4分)(二)阅读下面文本,完成11~13小题。(共12分)【文本一】在“阅读新火种”校园公益讲座上的演讲(节选)李洱①①“语文”这个词,大家知道从哪里来吗?②如果我没有记错,它应该是叶圣陶先生在1949年提出来的。在此之前“语文”被称为“国语”和“国文”。后来,叶圣陶先生把“国语”和“国文”两个词各抽一个字,拼起来叫“语文”,我们可以理解为语言文字。这个改动,很贴切,很了不起的。③学好语文重要吗?当然重要!为什么重要?这个问题看上去很简单,但要说清楚却非常困难。④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里,只有人会使用语文,就是会听,会读,会说,会写,还会翻译。人掌握语言用来交流,不仅是简单的交流,还会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别的动物也会交流,耳鬓厮磨,窃窃私语,但是两个不同的动物群落之间是很难进行交流的,它们一言不合,就要撕咬。动物之间也不会有文化的传承。文化的传承需要文字,即便是结绳记事,那也是语言的一种形式。而动物是没有文字的,甚至不可能结绳记事。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文字,没有语文,所以它们只能是动物,而我们是人。简单地说,语文使人成为文明的传承者。语文就是这么重要。⑤语言的变化,就是人类文明的变化。在中国,从文言文到白话文,就代表着中国不同的分期,代表着古老中国到现代中国的变化,代表着中国人的视野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变化,意味着突破,突破就意味着创造的可能。作家写作,是为了打破常规之后,建立一个新的规范。这么说吧,因为你写的是小说,你得把一件事情讲清楚,让别人明白,所以,你得悄悄地,小心翼翼地,使用人们比较熟悉的规范去突破规范。要想创作,你首先得熟悉原来的规范,能够熟练地使用那种规范。我们中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首先去学习和掌握那些基本的规范。你得先去学习各种各样的技巧,以后才有可能去突破那些技巧,创造出新的技巧。先要学会走路,先要长到成人那样的身高,然后再考虑爬到成人的肩膀上。中学语文教育,就是教你学会各种规范,教你成长,先长到与别人那样高再说。今天我可以非常明确地讲,各位同学先把语文学好。你上大学从不从事写作,那是另外一回事。最重要的是只有语文学好了,这个人才可以创造创新,成长为一个非常完备、完善的人。八年级语文第5页(共8页)

⑥文学总是引人向善,学习语文还可以帮助同学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契诃夫手记》里有一句话:“一只小猎狗,走在大街上,为它的罗圈腿而感到羞愧。”写下这句话的人,感情多么丰富,多么细微!只有对所有的事情充满同情和热爱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句子。这是用来捕猎的狗,它很小。一般人会看到什么?一般人会想到这个小猎狗的尾巴卷起来了,这个小猎狗看上去虎头虎脑,多么地可爱。或者这条小猎狗是残疾的,是流浪狗,我们不愿多看它一眼。但是,契诃夫看到了小猎狗的“羞愧”——它为自己长得不好看,为自己的罗圈腿而感到羞愧。契诃夫与小猎狗感同身受。谈到俄罗斯,我们会说他们是“战斗民族”。这个民族的性格仿佛就是如此。但是,因为有了契诃夫,俄罗斯的民族性格中就有了那么一丝温柔和体贴。文学最重要的意义就体现在这里。尽善矣,尽美矣。⑦学好语文很重要,还因为学好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A】有些同学想成为科学家,要知道没有良好的语文功底,就无法从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汲取精华,无法从不断爆炸的信息资源中获得新知,学术研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B】语文对于学术研究,就像赛跑对于整个体育运动一样。⑧所以我总是劝初中和高中的同学,先把语文课学好。同学们,从你们的目光中,我看到了你们对未来的期盼。祝愿你们学好语文,成为一个你想成为的人。(选文有删改)【注释】①李洱: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其作品《应物兄》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文本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节选自《语文课程标准》)11.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的演讲思路。(4分)12.下面这则材料放到文本一第⑦段【A】【B】哪个位置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享誉世界的数学家苏步青在担任复旦大学校长发表“就职宣言”时曾说:“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我的意见是第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课就不要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13.两个文本都围绕“语文”展开论述,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内容简要分析。(4分)八年级语文第6页(共8页)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17题。(共11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A]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B]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虽有嘉肴》)【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节选自《孟涂文集》)【注释】①【奚】怎么。14.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解释(1)舍问,其奚决焉词语推断法:舍近求远(2)弗食,不知其旨也查阅词典法:①意旨,意思。②皇帝命令,诏书。③味美。(《古代汉语词典》)(填序号)_____(3)非问无以广识课内迁移法:非学无以广才(《诫子书》)__________1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6.甲文中加横线的AB两句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2分)17.两个语段提出论点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4分)(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共4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冒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八年级语文第7页(共8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学学18.下面诗句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抒写的情怀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A.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9.面对“群童”“为盗贼”的行为,诗人“呼不得”后只能“自叹息”,诗人在叹息什么?请结合作品背景分析。(2分)四、整本书阅读(共5分)20.请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5分)(1)王选在《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中送给北大学子一个公式:I+WE=FullI。意思是:要体现自我价值,需把自己融进大集体里,最终才能完全体现自我价值。请你说说这个公式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保尔身上是如何体现的。(2)语文教材认为我们可以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来阅读《经典常谈》,可以用“摘抄和做笔记”的方法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结合你的阅读积累和名著特点,任选一部,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阅读策略。五、作文(5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一题作文。(50分)“没有风暴,船帆只不过是一块破布”,是的,成长需要历练。“历练”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释义为:①经历世事,锻炼;②阅历多而有经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过怎样刻骨铭心的历练,有了什么独特的感悟,请拿起笔,把精彩分享给我们。(1)请以“我的历练故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请以《成长需要历练》为题,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对历练的思考和认识。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八年级语文第8页(共8页)

2024年春八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检测答案及评分标准1.(1)C(2分)(2)骋旷(2分)2.①屋舍俨然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③俶尔远逝④海内存知己⑤天涯若比邻⑥可怜身上衣正单⑦心忧炭贱愿天寒⑧如闻泣幽咽(8分)3.A(2分)4.(1)“和”就是耕种渔猎顺应时节,不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与自然和谐相处。(2)“和”就是坚持和而不同,倡导美美与共,使人类文明共同进步。(“和”就是秉持平等、包容的文明观,推动各国共同进步。)(3)“和”就是没有刻薄挑剔的心思,没有奉承攀比的行为,与他人和谐相处。(任选2条,每条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5.B(2分)6.示例:小语小文,你们不要再争吵了。同学之间以和为贵,争执并不能解决问题,要互相谦让,友好协商。其实这两个活动各有可取之处,让我们仔细权衡利弊,坐下来商量一下好吗?(2分)7.①日隆镇长平沟的青稞地②疏朗、寂静、光影斑驳③漂亮、安静、清澈(每空1分,共3分)8.①适当重复,形成特殊的表达效果(运用反复)。“会发出声音”“也会发出声音”“都会发出声音”,不仅突出强调了森林里声音的繁多,也因适当重复而形成了独特的音节效果;(2分,此处若答排比,赏析合理亦给2分)②运用拟人手法。苔藓“舒展手臂”,枯草和落叶回应微风,赋予苔藓、枯草和落叶以人的动作情态,使文章的描写更形象,更易打动读者,也更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9.作者采用定点换景的写法,立足点在牧人小屋外的草地上,先写月亮,再写群山、冰川,最后写马,视角不断转换(1分)。作者先躺在被窝里遥望(仰视)月亮,突出月亮的静寂无声、光色洁净;再平视(凝望)广阔深沉的群山,和如真似幻、富于动感的冰川;然后视线拉近,近观掀动着鼻翼嗅我的马儿,感受马儿对人的亲近友好(3分)。多个画面呈现出多种景物,有远有近,有静有动,层次分明,情景交融,富有立体感(1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10.文章第⑪段概写了不同季节四姑娘山的特点:春秋色调丰富多彩,夏天绿色浩荡、幽深、宽广(1分),触动了“我”“在这美丽的世界中想到高远,想到无限”的感受(1分),又紧扣“世界的美丽”自然地引出第⑪段对两个情景的回忆(1分),进而基于景物进行理性思考:美教导我们珍重美,美教导我们通向善。四姑娘山的美景不仅教会我们要懂得珍惜、尊重大自然的美,还教会我们要懂得呵护大自然的美,与大自然和谐相处(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1.这篇演讲首先阐述(介绍)了“语文”一词的由来和“语文”的含义(1分)。然后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语文重要的原因:语文使人成为文明的传承者;学好语文,人才可以创造创新,成长为一个非常完备、完善的人;语文可以帮助同学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学好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2分)。最后发出希望,祝愿听众能学好语文(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2.A处合适。这则材料中苏步青校长强调了语文在所有功课中的先决地位,强调语文学科基础性的特点。放在A处承接第一句话,观点一致,语意连贯。(4分)13.文本一侧重论述“语文”一词的由来和语文重要的原因;文本二侧重论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培养目标(内涵)。(4分)14.(1)舍弃,放弃。(2)③(3)增长。(每空1分,共3分)15.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16.A句从反面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B句从正面论述了“知不足”和“知困”的结果(或:论述了“教”与“学”的情境。)(2分)17.甲文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先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