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简答题及答案(共125题)_第1页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简答题及答案(共125题)_第2页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简答题及答案(共125题)_第3页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简答题及答案(共125题)_第4页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简答题及答案(共125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

简答题及答案(共125题)

一、简答题

1、简述国家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建设工作成就主要

体现的五个方面。

(1)法制建设工作。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为首,整理

和修改全国各种有关公共安全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

法规,研究和制定了《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处置法(草案)》。

(2)制定和完善各类和各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以国务院办公厅为首,制定和颁布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级地

方政府关于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布

置从中央到地方、各个部门和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3)用防范风险和应急管理的思维方式考虑发展计划

和增加国家投入。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首的国家部委

增加了应急管理领域的预算,在编制“十一五”规划中,从

国民经济宏观管理上考虑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

(4)促进政府能力建设和人才培训。从4年起,中央

组织部开始要求各级政府加强干部的有关应急管理能力的

培训。4年月,在国家行政学院举办了“省部级领导干部灾

害应急管理专题研讨班”,对年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安排有关应急管理

第1页共89页

课程内容。年7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统一思

想。

(5)把应急管理作为政府绩效评估和干部人事考核的

内容,有关城市等的各种政府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在研究

开发。

2、简答当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八项重点工作。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2)健全机构,抓好实施。

(3)统一规划,分类、分级实施

(4)完善预案,科学规范。

(5)信息支撑,灵敏高效。

(6)建好队伍,提高素质。

(7)搞好培训,加强演练。

(8)开展普查,抓好宣传。

3、简答危险化学品的识别方法。

一种物品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是对照《危险化学品名

录》(年版),以及由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其它危险化学品名

录来判断。

对于未列入上述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化学品,如果确实具

有危险性,则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准,进行技术鉴定,

最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公安、环境保护、卫生、

质检等部门确定。

第2页共89页

4、简答氧化剂的主要危险特性。

(1)与可燃物作用发生着火和爆炸

氧化剂多为碱金属、碱土金属的盐类或过氧化基所组成

的化合物。其特点是氧化价态高,金属活泼性强,易分解,

有极强的氧化性;本身不燃烧,但与可燃物作用能发生着火

和爆炸。

(2)受热、撞击分解爆炸

有些氧化剂都是不燃物质,但当受热、撞击时能爆炸。

(3)自身分解燃烧

有些氧化剂不需要外界的可燃物参与即可燃烧。

(4)与可燃液体作用自燃

有些氧化剂与可燃液体接触能引起自燃。

(5)与酸作用分解爆炸

氧化剂遇酸后,大多数能发生反应,而且反应常常是剧

烈的,甚至引起爆炸。

(6)与水作用的分解性

有些氧化剂,特别是活泼金属的过氧化物,遇水或吸收

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能分解放出原于氧,致使可燃物

质燃爆。

(7)强氧化剂与弱氧化剂作用分解燃爆

在氧化性物质中,强氧化剂与弱氧化剂相互接触时弱氧

化剂呈还原性,相互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高热而引起

第3页共89页

着火或爆炸。

(8)腐蚀毒害性

不少氧化剂还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能毒害人体,

烧伤皮肤。

、简答有机过氧化物的主要危险特性。

(9)分解爆炸性

由于有机过氧化物都含有极不稳定的-0-0-结构,遇热、

震动、冲击或摩擦作用时都极易分解,其危险性和危害性较

其他氧化剂更大。

(10)易燃性

有机过氧化物不仅极易分解爆炸,而且易燃。

(11)伤害性

有机过氧化物的危害性是易伤害眼睛。

5、简答危险化学品在事故起因中起重要的作用。

(1)危险化学品的性质直接影响到事故发生的难易程

度。这些性质包括毒性、腐蚀性、爆炸品的爆炸性(包括敏

感度、稳定性等)、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蒸气压力、易燃

性和助燃性、易燃液体的闪点、易燃固体的燃点和可能散发

的有毒气体和烟雾、氧化剂和过氧化物的氧化性等。

(2)具有毒性或腐蚀性危险化学品泄漏后,可能直接

导致危险化学品事故,如中毒(包括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灼伤(或腐蚀)、环境污染(包括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大

第4页共89页

气污染等)。

(3)不燃性气体可造成窒息事故。

(4)可燃性危险化学品泄漏后遇火源或高温热源即可

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爆炸性物品受热或撞击,极易发生爆炸事故。

(6)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容器超压或容器不合格极易

发生物理爆炸事故。

(7)生产工艺、设备或系统不完善,极易导致危险化

学品爆炸或泄漏。

6、简答危险化学品在事故后果中起重要的作用。

事故是由能量的意外释放而导致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中

的能量主要包括机械能和化学能。危险化学品的能量是危险

化学品事故中的主要能量来源。

(1)机械能。主要有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产生物理爆

炸的势能,或化学反应爆炸产生的机械能。

(2)热能。危险化学品爆炸、燃烧、酸碱腐蚀或其他

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或氧化剂和过氧化物与其他物质反应

发生燃烧或爆炸。

(3)毒性化学能。有毒化学品或化学品反应后产生的

有毒物质,与体液或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

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4)阻隔能力。不燃性气体可阻隔空气,造成窒息事

第5页共89页

故。

(5)腐蚀能力。腐蚀品使人体或金属等物品的被接触

的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在短时间内造成明显破损的现象。

(6)环境污染。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泄漏后,往往对

水体、土壤、大气等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

7、简答危险化学品事故具有突发性、延时性和长期性。

(1)突发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往往是在没有先兆的情

况下突然发生的,而不需要一段时间的酝酿。

(2)延时性。危险化学品中毒的后果,有的在当时并

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而是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天以后严重起

来。

(3)长期性。危险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有时极难消除,

因而对环境和人的危害是长期的。

8、简答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扩散所具有的特点。

(1)密度比空气大的蒸气倾向于在低位区扩散和聚集,

形成燃烧和爆炸危险、毒性危险或局部区域的缺氧。

(2)在环境温度下密度比空气小的蒸气当其冷却时仍

在低位区扩散,如从液氨或液化天然气产生的蒸气就是如此。

(3)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在装置或通风不良的建筑物

的高位区聚集。

(4)热气由于“热推举”而上升,一般会扩散至大气。

9、简答低温液化气体(深冷气体)所具有的主要危险。

第6页共89页

(1)低温伤害温度极低,对人体易造成冻伤。正常情

况下人体以一定的速度向周围散热,在低温环境下热量会过

度散失,以至当体温降至℃时便会引起死亡。低温对有些金

属材料会造成低温脆性,即含有铁素体的体心立方结构的金

属及合金,在低温下有塑性向脆性转化的现象。这往往是设

备突然破坏造成重大事故的原因。

(2)造成缺氧气液容积比大,在密闭空间气化时压力

会急剧升高,造成伤(损)害。如在有人的地方急剧蒸发,

很短时间内即可造成一个缺氧危险区。

(3)燃爆危险在接近沸点的温度下蒸气密度比空气大,

易滞留于地表低洼处、设备与建筑物的空间中,与空气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增大了潜在危险性。

10、简答易燃液体具有高度易燃性。

易燃液体实质上就是指其蒸气易燃。由于易燃液体的沸

点都很低,液体表面的蒸气压较大,易于挥发出易燃蒸气,

而且多数易燃液体都具有很小的最小引燃能量,因此易燃液

体都具有高度的易燃性。

11、简答易燃液体具有蒸气易爆性。

由于易燃液体具有蒸发性,所以挥发出的易燃蒸气与空

气形成可燃气体混合物,当达到爆炸浓度范围时,遇火源就

会发生爆炸。易燃液体的挥发性越强,这种爆炸危险就越大;

同时,这些易燃蒸气可以任意飘散,或在低洼处聚积,使得

第7页共89页

易燃液体的储存更具有火灾危险性。

12、简答影响易燃液体蒸发性的因素。

(1)温度。液体的蒸发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温度

越高,蒸发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

(2)暴露面。液体的暴露面越大,蒸发量也就越大。

(3)相对密度。液体的相对密度越小,蒸发速度越快,

反之则越慢。

(4)饱和蒸气压力。易燃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力越大,

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对包装的要求也就越高。

13、简答易燃液体具有受热膨胀性。

储存于密闭容器中的易燃液体受热体积膨胀、蒸气压增

大;冷却体积缩小、蒸气压减小。液体体积膨胀性可导致储

存于密闭容器中的易燃液体受热后液面升高、蒸气压增大,

如若超过了容器所能承受的压力限度,就会造成容器膨胀,

以致爆裂

14、简答易燃液体具有摩擦带电性。

液体与固体、液体与气体、液体与另一不相溶的液体之

间,由于搅拌、沉降、流动、冲击、喷射飞溅等接触及分离

的相对运动,会形成双电层而产生静电。

液体的带电能力除与介电常数和电阻率等液体本身的

性质有关外,还与输送管道的材料和流速有关。管道内表面

越光滑,产生的静电荷越少;流速越快,产生的静电荷则越

第8页共89页

多。

15、简述易燃固体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1)燃点低、易点燃。

易燃固体的主要特性是容易被氧化,受热易分解或升华,

着火点一般都在3℃以下,常温下能量很小的着火源即能引

起强烈、连续的燃烧。易燃固体对摩擦、撞击、震动很敏感,

亦即机械敏感性强。

(2)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

绝大多数易燃固体遇无机酸性腐蚀品(特别是氧化性

酸)、氧化剂等能够发生剧烈反应立即引起着火或爆炸。

(3)毒性和腐蚀性。

很多易燃固体本身就是具有毒害性或燃烧后能产生有

毒气体或有腐蚀性的物质。

(4)遇湿易燃性。

硫的磷化物类,不仅具有遇火受热的易燃性,而且还具

有遇湿易燃性。

(5)自燃危险性。

易燃固体中的赛璐珞、硝化棉及其制品等在积热不散的

条件下都容易自燃起火,硝化棉在4℃的条件下就会分解。

16、简述影响易燃固体危险性的因素。

影响易燃固体危险特性的因素除与自身的化学组成和

分子结构有关外,还与下列因素有关:

第9页共89页

(1)比表面积。

固体物质的燃烧是从固体物质表面开始逐渐深入固体

物质的内部,所以,固体物质的表面积越大,与空气中氧接

触得越充分,氧化作用越强,燃烧速度也就越快。所以,易

燃固体物质的比表面积越大,其火灾危险性就越大。也就是

说,粉状物较块状物易燃,松散物较堆捆物易燃。

(2)热分解温度。

易燃固体物质的火灾危险性还取决于热分解温度,热分

解温度越低,燃速越快,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3)含水量。

易燃固体物质的含水量不同,其火灾危险性也不同。

17、简述易于自燃物质的危险特性。

(1)遇空气自燃。

自燃物质大部分非常活泼,具有极强的还原性,接触空

气后能迅速与空气中的氧化合,并产生大量的热,达到其自

燃点而着火,接触氧化剂和其他氧化性物质反应更加强烈,

甚至爆炸。

(2)遇湿易燃。

硼、锌、镀、铝的烷基化合物类自燃物品,除在空气中

能自燃外,遇水或受潮还能分解出易燃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

而自燃或爆炸。

(3)积热自燃。

第10页共89页

硝化纤维的胶片、废影片、X光片等,由于本身含有硝

酸根,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在常温下就能缓慢分解,当堆积

在一起或仓库通风不好时,分解反应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失,

放出的热量越积越多,便会自动升温达到其自燃点而着火。

另外,此类物品在阳光及水分的影响下也会加速氧化。油纸、

油布等含油脂的物品,当积热不散时,也易发生自燃。另外,

云母带、活性炭、炭黑、叶肉干、菜籽饼、大豆饼、花生饼、

鱼粉等物品都属于积热不散可自燃的物品。

18、简述影响自燃物品危险性的因素。

(1)氧化介质。

自燃物品必须在一定的氧化介质中才能发生自燃,否则

是不会自燃的。但是,有些自燃物品,由于本身含有大量的

氧,在没有外界氧化剂供给的条件下,也会氧化分解直至自

燃起火。物质分子中含氧越多,越易发生自燃。

(2)温度。

温度升高能加速自燃性物品的氧化反应速度。

(3)潮湿程度。

潮湿对自燃物品有着明显的影响。因为一定的水分能起

到促使升温和积热作用,可加速自燃性物品的氧化过程而自

燃。

(4)含油量。

对涂(浸)油的制品,如果含油量小于3%,氧化过程

第11页共89页

中放出的热量少,一般不会发生自燃。

(5)杂质。

某些杂质的存在,会影响自燃性物品的氧化过程,促进

自燃。如浸油的纤维内含有金属粉末时就比没有金属粉末时

易自燃。绝大多数自燃物品如与残酸、氧化剂等氧化性物质

接触,都会很快引起自燃。

除上述因素外,自燃物品的包装、堆放形式等,对其自

燃性也有影响。

19、简述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的危险特性。

(1)遇水易燃易爆。

遇水后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可燃气体和热量。当

可燃气体在空气中达到燃烧范围时,或接触明火、或由于反

应放出的热量达到引燃温度时就会发生着火或爆炸。若盛放

在密闭容器内,遇湿后放出的气体及热量逸散不出来而积累,

致使容器内的气体越积越多,压力越来越大,当超过了容器

的强度时,就会胀裂容器以致发生化学爆炸。

(2)遇氧化剂和酸着火爆炸。

遇到氧化剂、酸也能发生反应,而且比遇到水反应的更

加剧烈,危险性更大。

(3)自燃危险性。

(4)毒害性和腐蚀性。

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中,有一些与水反应生成的

第12页共89页

气体是易燃有毒的。

20、简述影响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危险性的因素。

(1)化学组成。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火灾危险性的大小,主要取决

于物质本身的化学组成。组成不同,与水反应的强烈程度不

同,产生的可燃气体也不同。

(2)金属的活泼性。

金属与水的反应能力主要取决于金属的活泼性。金属的

活泼性强,遇湿(水、酸)反应就激烈,火灾危险性也就大。

21、简述影响可燃粉尘危险性的因素。

(1)粉尘的化学特性。

由于可燃粉尘爆炸经历粒子表面分子的热分解过程并

在其周围生成可燃气体,因此粉尘的化学特性对爆炸反应生

成的气体量及其危险特性和燃烧热有很大影响。同时可燃性

挥发分及灰分含量也是重要的因素。

(2)粉尘的比表面积。

粉尘的比表面积越大,反应界面越大,粉尘表面反应生

成的气体量越大,越易爆炸。另外,粉尘表面反应活性也是

重要因素,新生表面反应活性高,易发生爆炸。

(3)粉尘的悬浮性。

悬浮性高的爆炸危险性大。空气流可使粉尘悬浮性上升。

此外,粉尘的悬浮性还受带电性、吸湿性影响。

第13页共89页

(4)粉尘的水分含量。

水分的影响因粉尘种类而异。水分可抑制悬浮性,水分

蒸发会降低点火的有效能量,水蒸气还可起惰性气体的作用。

但对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粉尘,水蒸气会增大其危险性。

22、简述氧化剂的危险特性。

(1)与可燃物作用发生着火和爆炸。

氧化剂多为碱金属、碱土金属的盐类或过氧化基所组成

的化合物。其特点是氧化价态高,金属活泼性强,易分解,

有极强的氧化性;本身不燃烧,但与可燃物作用能发生着火

和爆炸。若接触易燃物、有机物,能引起着火和爆炸。

(2)受热、撞击分解爆炸。

有些氧化剂都是不燃物质,但当受热、撞击时能爆炸。

(3)自身分解燃烧。

有些氧化剂主要是有机氧化剂不需要外界的可燃物参

与即可燃烧。这些有机氧化剂不仅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与可

燃性物质相结合均可引起着火或爆炸,而且本身也可燃。

(4)与可燃液体作用自燃。

有些氧化剂与可燃液体接触能引起自燃。

(5)与酸作用分解爆炸。

氧化剂遇酸后,大多数能发生反应,而且反应常常是剧

烈的,甚至引起爆炸。

(6)与水作用的分解性。

第14页共89页

有些氧化剂,特别是活泼金属的过氧化物,遇水或吸收

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能分解放出原子氧,致使可燃物

质燃爆。

(7)强氧化剂与弱氧化剂作用分解燃爆。

在氧化性物质中,强氧化剂与弱氧化剂相互接触时弱氧

化剂呈还原性,相互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高热而引起

着火或爆炸。

(8)腐蚀毒害性。

不少氧化剂还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能毒害人体,

烧伤皮肤。

23、简述有机过氧化物的危险特性。

(1)分解爆炸性。

由于有机过氧化物都含有极不稳定的-0-0-结构,遇热、

震动、冲击或摩擦作用时都极易分解,其危险性和危害性较

其他氧化剂更大。

(2)易燃性。

有机过氧化物不仅极易分解爆炸,而且易燃。有机过氧

化物因受热、与杂质(如酸、重金属化合物、胺等)接触或

摩擦、碰撞而发热分解时,可能产生有害或易燃气体或蒸气。

许多有机过氧化物燃烧迅速而猛烈,当封闭受热时极易由迅

速的爆燃转为爆轰。

(3)伤害性。

第15页共89页

有机过氧化物的危害性是易伤害眼睛。

24、简述毒性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其毒性的关系。

(1)溶解性。

毒性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越容易引起中毒。因为

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水分,易溶于水的毒性物质易被人体组织

吸收。

(2)挥发性。

毒性物质的挥发速度越快,越容易引起中毒。这是由于

毒性物质挥发所产生的有毒蒸气易通过人的呼吸道进入体

内,造成呼吸中毒。人处在一定浓度的有害气体中的时间越

长,越易中毒,且中毒程度越严重。

(3)颗粒细度。

固体毒性物质的颗粒越小,越易使人中毒。因为细小粉

末容易穿透包装随空气的流动而扩散,特别是包装破损时更

易被人吸入。不仅如此,小颗粒的毒物易被动物体吸收。

(4)气温。

气温越高则挥发性毒性物质蒸发越快,可使空气中有毒

蒸气的浓度增大。同时,潮湿季节,人的皮肤,毛孔扩张,

排汗多,血液循环加快,更容易使人中毒。

25、根据着火物质及其燃烧特性,简述火灾的分类。

根据着火物质及其燃烧特性,火灾分为以下六类:

(1)固体物质火灾:A类火灾;

第16页共89页

(2)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

(3)气体火灾:C类火灾;

(4)金属火灾:D类火灾;

()带电火灾:E类火灾;

(6)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F类火灾。

26、简述毒性物质的火灾危险性。

(1)遇湿易燃性。

无机毒性物质中金属氧化物和硒化物大多自身不燃,但

都有遇湿易燃性,并产生毒性极强的气体。

(2)氧化性。

在无机毒性物质中,睇、汞和铅等金属的氧化物大多自

身不燃,但都具有氧化性。当与可燃物接触后,易引起着火

或爆炸,并产生毒性极强的气体。

(3)易燃性。

在毒性物质中有很多是透明或油状的易燃液体,有些系

低闪点或中闪点液体。这些毒性物质既具有相当的毒害性,

又有一定的易燃性。

(4)易爆性。

毒性物质当中的芳香族含、4位两个硝基的氯化物,蔡

酚、酚钠等化合物,遇高热、撞击等都可引起爆炸,并分解

放出有毒气体。

27、简述腐蚀品的火灾危险性。

第17页共89页

(1)氧化性。

无机腐蚀品大多自身不燃,但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有

些还是氧化性很强的氧化剂,与可燃物接触或遇高温时,都

有着火或爆炸的危险。与可燃物接触,都能氧化自燃而起火。

(2)易燃性。

有机腐蚀品大多可燃,且有些非常易燃。

(3)遇水分解易燃性。

有些腐蚀品,特别是多卤化合物,遇水分解、放热、冒

烟,释放出具有腐蚀性的气体,这些气体遇空气中的水蒸气

可形成酸雾;有些腐蚀品遇水能产生高热,接触可燃物时会

引起着火;有些腐蚀品自身可燃,遇水分解。

28、简述战评主要内容。

(1)受理报警,调动力量和出动情况;

(2)灭火决策,战斗部署和战斗行动各环节采取的方

法、措施等情况;

(3)火场组织指挥、火场供水、协同作战和通讯联络

情况;

(4)指战员火场纪律、战斗作风和完成任务情况;

(5)后勤保障工作情况;

(6)主要经验教训。

29、简述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1)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人员的安全防

第18页共89页

护:

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介质,事故中心区域应严禁火种、

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进入、立即在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

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如果泄漏物是有毒介质,应使用专用防护服、隔离式空

气呼吸器。根据不同介质和泄漏量确定夜间和日间疏散距离,

立即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

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严格按专家组制定的方案执

行。

(2)泄漏源控制:喷雾稀释;引流燃烧;堵漏处置。

(3)泄漏物处理:围堤堵截;稀释与覆盖;收容(集);

废弃处理。

30、简述灭火指挥程序。

(1)收集有关情况,搞好火场侦察。

(2)确定灭火方案。

(3)实施灭火方案。

(4)加强战斗保障。

31、简述一般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如何抢救被困人员。

(1)多层建筑着火时应首先抢救疏散着火层受火势威

胁的人员,特别是夜间人员被惊醒,往往惊惶失措,所以应

第19页共89页

重点抢救和疏散。

(2)由于烟火容易向上蔓延,危及着火楼层上层人员

的生命安全,对着火层以上的人员也应及时组织疏散和抢救。

(3)当着火层和着火层上层人员疏散完毕后,再对着

火楼层的下层进行疏散。

(4)如楼梯已被大火封锁,应从建筑物外部架梯或利

用地形地物,登楼救人。

(5)消防人员应注意观察,发现楼上有物件抛出、灯

光显示、呼救时要全力抢救。

(6)发现有人登上窗口、阳台、楼顶时,要通过广播

喊话,稳定他们的情绪,同时尽快设法抢救。

(7)可采取各种救生器材进行抢救,如使用安全绳、

缓降器、救生袋、拉梯、挂勾梯、云梯消防车、登高平台车

结"Vj"O

32、简述扑救闷顶火灾的战术措施。

(1)一向蔓延的闷顶火灾,应在火势蔓延的方向上部

署力量,堵截控制火势。

(2)二向或二向以上蔓延,将主要力量部署在火势蔓

延较快的方向上,尽量避免平均使用兵力。

(3)在火灾未突破屋顶和吊顶时应采取内攻,通过天

棚口、天窗、通气口或破拆口进入内部灭火。

(4)若火势突破屋顶或吊顶时,应上下内外结合,采

第20页共89页

取上下合击,内外夹攻的战术。

33、简述扑救闷顶火灾的行动要求。

堵截闷顶火灾必须分秒必争,要求铺设水带、登楼、破

拆等战斗行动必须准而快,争取早出水。要求消防队员要有

过硬的技术水平,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消防装备,既要有勇

敢精神,又要保持头脑清醒。具体要求是:

(1)屋面行动要谨慎,防止滑落,造成伤亡。

(2)寒冷季节有霜冻,要采取保护措施。

(3)屋面的破拆口不要过高,一般距房沿一米左右为

宜,以便战斗员进入和撤出。

(4)在闷顶内要沿承重支架摸索前进,不要踩踏顶棚

或向看不清的地方猛跳以免踏空出现危险。

(5)闷顶内烟雾浓,一氧化碳含量高,水枪手要有防

护措施,以免中毒。

(6)射水要严格控制射流,除在屋面截击猛烈火势外,

在闷顶内最好使用开花水流,同时要边侦察边灭火,见火后

再射水,防止积水过多而造成塌落。

34、简述爆炸品火灾的处置方法。

(1)迅速判断和查明再次发生爆炸的可能性和危险性,

紧紧抓住爆炸后和再次发生爆炸之前的有利时机,采取一切

可能的措施,全力制止再次爆炸的发生。

(2)凡有搬移的可能,在人身安全确有可靠保障的情

第21页共89页

况下,应迅即组织力量,在水枪的掩护下及时搬移着火源周

围的爆炸品至安全区域,远离住宅、人员集聚、重要设施等

地方,使着火区周围形成一个隔离带。

(3)禁止用沙土类的材料进行盖压,以免增强爆炸品

爆炸时的威力。扑救爆炸品堆垛时,水流应采用吊射,避免

强力水流直接冲击堆垛,造成堆垛倒塌引起再次爆炸。

(4)灭火人员应积极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尽量利用现

场的地形、地物作为掩体和尽量采用卧姿等低姿射水;消防

设备、设施及车辆不要停靠离爆炸品太近的水源处。

(5)灭火人员发现有再次爆炸的危险时,应立即向现

场指挥报告,现场指挥应迅速作出准确判断,确有发生再次

爆炸征兆或危险时,应立即下达撤退命令,迅速撤离灭火人

员至安全地带。来不及撤退的灭火人员,应迅速就地卧倒,

等待时机和救援。

35、简述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火灾的处置方法。

(1)及时设法找到气源阀门。阀门完好时,只要关闭

气体阀门,火势就会自动熄灭。在关阀无效时,切忌盲目灭

火,在扑救周围火势以及冷却过程中不小心把泄漏处的火焰

扑灭了,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必须立即将火点燃,

使其继续稳定燃烧。

(2)选用水、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器扑灭外围被火

源引燃的可燃物火势,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

第22页共89页

(3)如有受到火焰热辐射威胁的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

压力容器,特别是多个压力容器存放在一起的地方,能搬移

且安全有保障的,应迅即组织力量,在水枪的掩护下,一方

面将压力容器搬移到安全地带,远离住宅、人员集聚、重要

设施等地方。抢救搬移出来的压缩气体或储存的液化气体的

压力容器还要注意防火降温和防碰撞等措施。同时,要及时

搬移着火源周围的其他易燃易爆物品至安全区域,使着火区

周围形成一个隔离带。

不能搬移的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压力容器,应部署足够

的水枪进行降温冷却保护,以防止潜伏的爆炸危险。对卧式

贮罐或管道冷却时,为防止压力容器或管道爆裂伤人,进行

冷却的人员应尽量采用低姿射水或利用现场坚实的掩体防

护,选择贮罐4个侧角作为射水阵地。

(4)现场指挥应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遇有火势熄

灭后较长时间未能恢复稳定燃烧或受热辐射的容器安全阀

火焰变亮耀眼、尖叫、晃动等爆裂征兆时,指挥员必须作出

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现场人员看到或听到事先规

定的撤退信号后,应迅速撤退至安全地带。

(5)在关闭气体阀门时发现贮罐或管道泄漏关阀无效

时,应根据火势大小判断气体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

准备好相应的堵漏材料,如软木塞、橡皮塞、气囊塞、粘合

剂、弯管工具等。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即可用水扑救火势,

第23页共89页

也可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但仍需要用水冷却烧烫的管壁。

火扑灭后,应立即用堵漏材料堵漏,同时用雾状水稀释和驱

散泄漏出来的气体。

(6)碰到一次堵漏不成功,需一定时间再次堵漏时,

应继续将泄漏处点燃,使其恢复稳定燃烧,以防止潜伏发生

爆炸的危险,并准备再次灭火堵漏。如果确认泄漏口较大,

一时无法堵漏,只需冷却着火源周围管道和可燃物品,控制

着火范围,直到燃气燃尽,火势自动熄灭。

(7)气体贮罐或管道阀门处泄漏着火时,在特殊情况

下,只要判断阀门还有效,也可违反常规,先扑灭火势,再

关闭阀门。一旦发现关闭已无效,一时又无法堵漏时,应迅

即点燃,继续恢复稳定燃烧。

36、简述易燃液体火灾的处置方法。

(1)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

威胁的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

和被困人员。如有液体流淌时,应筑堤(或用围油栏)拦截

漂散流淌的易燃液体或挖沟导流。

(2)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液体的品名、比重、水溶性

以及有无毒害、腐蚀、沸溢、喷溅等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

的灭火和防护措施。

(3)对较大的贮罐或流淌火灾,应准确判断着火面积。

大面积液体火灾则必须根据其相对密度、水溶性和燃烧面积

第24页共89页

大小,选择正确的灭火剂扑救。对不溶于水的液体,用直流

水、雾状水灭火往往无效。可用普通氟蛋白泡沫或轻水泡沫

扑灭。用干粉扑救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

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却罐壁。

比水重又不溶于水的液体起火时可用水扑救,水能覆盖

在液面上灭火。用泡沫也有效。用干粉扑救时,灭火效果要

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却罐壁,降低

燃烧强度。

具有水溶性的液体,虽然从理论上讲能用水稀释扑救,

但用此法要使液体闪点消失,水必须在溶液中占很大比例,

这不仅需要大量的水,也容易使液体溢出流淌;最好用抗溶

性泡沫扑救,用干粉扑救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

燃烧条件而定,也需用水冷却罐壁,降低燃烧强度。与水起

作用的易燃液体,如乙硫醇、乙酰氯、有机硅烷等禁用含水

灭火剂。

(4)扑救毒害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毒害性较强的易

燃液体火灾,扑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面具,采取防护措施。

对特殊物品的火灾,应使用专用防护服。考虑到过滤式防毒

面具的局限性,在扑救毒害品火灾时应尽量使用隔离式空气

呼吸器。为了在火场上正确使用和适应,平时应进行严格的

适应性训练。

(5)扑救闪点不同粘度较大的介质混合物,如原油和

第25页共89页

重油等具有沸溢和喷溅危险的液体火灾,必须注意观察发生

沸溢、喷溅的征兆,估计可能发生沸溢,喷溅的时间。一旦

现场指挥发现危险征兆时应迅即作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

退命令,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扑救人员看到或听

到统一撤退信号后,应立即撤退至安全地带。

(6)遇易燃液体管道或贮罐泄漏着火,在切断蔓延方

向并把火势限制在指定范围内的同时,应设法找到输送管道

并关闭进、出阀门,如果管道阀门已损坏或贮罐泄漏,应迅

速准备好堵漏器材,然后先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或雾状

水等扑灭地上的流淌火焰,为堵漏扫清障碍;其次再扑灭泄

漏处的火焰,并迅速采取堵漏措施。与气体堵塞不同的是,

液体一次堵漏失败,可连续堵几次,只要用泡沫覆盖地面,

并堵住液体流淌和控制好周围着火源,不必点燃泄漏处的液

体。

37、简述易燃固体、自燃物品火灾的处置方法。

(1)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迅速撤离疏散;将着

火源周围的其他易燃易爆物品搬移至安全区域,远离灾区,

避免扩大人员伤亡和受灾范围。

(2)一些能升华的易燃固体(如,4-二硝基苯甲醛、二

硝基蔡、蔡等)受热后能产生易燃蒸气。如二硝基类化合物

燃烧时火势迅猛,若灭火剂在单位时间内喷出的药量太少灭

火效果不佳。此外二硝基类化合物一般都易爆炸,遇重物压

第26页共89页

迫,则有爆炸危险,且硝基越多,爆炸危险性越大,若大量

砂土压上去,可能会变燃烧为爆炸。火灾时应用雾状水、泡

沫扑救,切断火势蔓延途径。但要注意,明火扑灭后,因受

热后升华的易燃蒸气能在不知不觉中飘逸,能在上层与空气

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尤其是在室内,易发生爆燃。因此,扑

救此类物品火灾时,应不时地向燃烧区域上空及周围喷射雾

状水,并用水扑灭燃烧区域及其周围的一切火源。

(3)黄磷是自燃点很低且在空气中能很快氧化升温自

燃的物品,遇黄磷火灾时,禁用酸碱、二氧化碳、卤代烷灭

火剂,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用低压水

或雾状水扑救。高压直流水冲击能引起黄磷飞溅,导致灾害

扩大。黄磷熔融液体流淌时应用泥土、砂袋等筑堤拦截,并

用雾状水冷却,对冷却后已固化的黄磷,应用钳子钳入贮水

容器中。来不及钳时可先用砂土掩盖,但应作好标记,等火

势扑灭后,再逐步集中到储水容器中。

(4)少数易燃固体和自燃物质不能用水和泡沫扑救,

如三硫化二磷、铝粉、烷基铅、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等,

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处理。宜选用干砂和不用压力喷射的干

粉扑救。易燃金属粉末、如镁粉、铝粉禁用含水、二氧化碳、

卤代烷灭火剂。连二亚硫酸钠、连二亚硫酸钾、连二亚硫酸

钙、连二亚硫酸锌等连二亚硫酸盐,遇水或吸收潮湿空气能

发热,引起冒黄烟燃烧,并放出有毒和易燃的二氧化硫。

第27页共89页

(5)抢救搬移出来的易燃固体、自燃物质要注意防火

降温、防水散流等措施。

38、简述遇湿易燃物品火灾的处置方法。

(1)首先应了解清楚遇湿易燃物品的品名、数量、是

否与其他物品混存、燃烧范围、火势蔓延途径,以便采取相

对应的灭火措施。

(2)在施救、搬移着火的遇湿易燃物品时,应尽可能

将遇湿易燃物品与其他非遇湿易燃物品或易燃易爆物品分

开。如果其他物品火灾威胁到相邻的遇湿易燃物品,应将遇

湿易燃物品迅速疏散转移至安全地点。如遇湿易燃物品较多,

一时难以转移,应先用油布或塑料膜等防水布将遇湿易燃物

品遮盖好,然后再在上面盖上棉被并淋上水。如果遇湿易燃

物品堆放处地势不太高,可在其周围用土筑一道防水堤。在

用水或泡沫扑救火灾时,对相邻的遇湿易燃物品应留有一定

的力量监护。

(3)如果只有极少量遇湿易燃物品,则不管是否与其

他物品混存,仍可用大量的水或泡沫扑救。水或泡沫刚接触

着火点时,短时间内可能会使火势增大,但少量遇湿易燃物

品燃尽后,火势很快就会熄灭或减小。

(4)如果遇湿易燃物品数量较多,且未与其他物品混

存,则绝对禁止用水或泡沫等湿性灭火剂扑救。遇湿易燃物

品起火应用干粉、二氧化碳扑救,但金属锂、钾、钠、锄、

第28页共89页

钠、锢等物品由于化学性质十分活泼,能夺取二氧化碳中的

氧而引起化学反应,使燃烧更猛烈,所以也不能用二氧化碳

扑救。固体遇湿易燃物品应用水泥、干砂、干粉、硅藻土和

蛭石等进行覆盖。水泥、沙土是扑救固体遇湿易燃物品火灾

比较容易得到的灭火剂,且效果也比较理想。

(5)对遇湿易燃物品中的粉尘火灾,切忌使用有压力

的灭火剂进行喷射,这样极易将粉尘吹扬起来,与空气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而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39、简述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火灾的处置方法。

(1)迅速查明着火的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以及其

他燃烧物的品名、数量、主要危险特性、燃烧范围、火势蔓

延途径、能否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等扑救。

(2)尽一切可能将不同类别、品种的氧化剂和有机过

氧化物与其他非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或易燃易爆物品分

开、阻断,以便采取相对应的灭火措施。

(3)能用水或泡沫扑救时,应尽可能切断火势蔓延方

向,使着火源孤立起来,限制其燃烧的范围。如有受伤和被

困人员的,应迅速积极抢救。

(4)不能用水、泡沫、二氧化碳扑救时,应用干粉、

水泥、干砂进行覆盖。用水泥、干砂覆盖时,应先从着火区

域四周升一始,尤其是从下风处等火势主要墓延的方向覆盖起,

形成孤立火势的隔离带,然后逐步向着火点逼近。

第29页共89页

(5)由于大多数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遇酸类会发生

剧烈反应,甚至爆炸,如过氧化钠、过氧化钾、氯酸钾、高

钵酸钾、过氧化二苯甲酰等。因此,专门生产、经营、储存、

运输、使用这类物品的单位和场所,应谨慎配备泡沫、二氧

化碳等灭火器,遇到这类物品的火灾时也要慎用。

40、简述毒害品火灾的处置方法。

(1)毒害品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中毒和伤亡事故。施救

人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投入寻找、

抢救受伤或被困人员,并采取清水冲洗、漱洗、隔开、医治

等措施。严格禁止其他人员擅自进入灾区,避免人员中毒、

伤亡和受灾范围的扩大。同时,积极控制毒害品燃烧和蔓延

的范围。

(2)施救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佩戴防护面具,采取

全身防护,对有特殊要求的毒害品火灾,应使用专用防护服。

考虑到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毒范围的局限性,在扑救毒害品火

灾时应尽量使用隔绝式氧气或空气呼吸器。为了在火场上能

正确使用这些防护器具,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性训练。

(3)积极限制毒害品燃烧区域,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

或雾状水,严格避免毒害品溅出造成灾害区域扩大。喷射时

干粉易将毒害品粉末吹起,增加危险性,所以慎用干粉灭火

剂。

(4)遇到毒害品容器泄漏,要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

第30页共89页

用水泥、泥土、砂袋等材料进行筑堤拦截,或收集、或稀释,

将它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严禁泄漏的毒害品流淌至河流水

域。有泄漏的容器应及时采取堵漏、严控等有效措施。

(5)毒害品的灭火施救,应多采用雾状水、干粉、沙

土等,慎用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剂,严禁使用酸碱类灭火剂

灭火。如磷化钾、磷化钠、磷化镁、磷化锯、磷化铝、磷化

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产生有毒的磷化氢气体,从而引起燃

烧、中毒。如氟化钠、氟化钾及其他氟化物等遇泡沫中酸性

物质能生成剧毒物质氢化氟,因此不能用酸碱类灭火剂灭火。

二氧化碳喷射时会将氟化物粉末吹起,增加毒害性,此外鼠

化物为一弱酸,在潮湿空气中能与二氧化碳起反应。虽然该

反应受空气中水蒸气的限制,反应又不快,但毕竟会产生鼠

化氢,故应慎用。

(6)严格做好现场监护工作,灭火中和灭火完毕都要

认真检查,以防疏漏。

41、简述腐蚀品火灾的处置方法。

(1)腐蚀品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施救人员在采取

防护措施后,应立即投入寻找和抢救受伤、被困人员,被抢

救出来的受伤人员应马上采取清水冲洗、医治等措施;同时,

迅速控制腐蚀品燃烧范围,避免受灾范围的扩大。

(2)施救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佩戴防护面具。一般

情况下采取全身防护即可,对有特殊要求的物品火灾,应使

第31页共89页

用专用防护服。考虑到腐蚀品的特点,在扑救腐蚀品火灾时

应尽量使用防腐蚀的面具、手套、长筒靴等。为了在火场上

能正确使用这些防护器具,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性训练。

(3)扑救腐蚀品火灾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

水,避免腐蚀品的溅出而扩大灾害区域。如发烟硫酸、氯磺

酸、浓硝酸等发生火灾后,宜用雾状水、干沙土、二氧化碳

扑救。如三氯化磷、氧氯化磷等遇水生产氯化氢,因此在有

该类物质的火场,要主要防水保护,可用雾状水驱散有毒气

体。

(4)遇到腐蚀品容器泄漏,在扑灭火势的同时应采取

堵漏措施。腐蚀品堵漏所需材料一定要注意选用具有防腐性

的。

(5)浓硫酸遇水能放出大量的热,会导致沸腾飞溅,

需特别注意防护。扑救浓硫酸与其他可燃物品接触发生的火

灾,浓硫酸数量不多时,可用大量低压水快速扑救。如果浓

硫酸量很大,应先用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进行灭火,然

后再把着火物品与浓硫酸分开。

(6)严格做好现场监护工作,灭火中和灭火完毕都要

认真检查,以防疏漏。

42、简述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泄漏的应对要点。

(1)泄漏时应小心地收集或用惰性材料作为吸收剂吸

收,然后以大量的水冲洗残留物;

第32页共89页

(2)泄漏时严禁使用锯末、废棉纱等可燃材料作为吸

收材料,以免发生氧化反应着火;

(3)对收集起来的泄漏物,应针对其特性用安全可行

的办法处理。

(4)当氧化剂着火时,会因受热放出氧而加剧火势,

应使用大量的水、泡沫或用水淹浸的方法灭火;

(5)有机过氧化物着火时,可能导致爆炸,应迅速将

这些物品从火场上移开,人员应尽可能远离火场,在有防护

的位置用大量的水、泡沫灭火。

43、简述毒害品泄露或着火的应对要点。

(1)灭火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佩戴隔绝式氧气或空

气呼吸器,对有特殊要求的物品火灾,应使用专用防护服;

(2)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限制燃烧范围;

(3)如液体毒害品着火,可根据液体的性质选用合适

类型的泡沫灭火剂,如固体毒害品着火,可用水或雾状水扑

救,或用沙土、干粉、石粉等扑救。用水扑救时尽量采用低

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毒害品溅出;

(4)在扑救火灾的同时,应围堰设堵,防止混有毒害

品的消防水外泄而造成环境污染;

(5)遇容器泄漏,在扑灭火势后应采取堵漏措施。

44、简答油气井井喷着火的主要方式。

(1)在关井或压井过程中,因井口压力高,将套管憋

第33页共89页

破,井口周围地面大量窜气,一旦产生火星,即引起爆炸着

火。

(2)在关井或压井过程中,井口及井口闸阀本体或连

接处刺漏造成井口失控,井场及周围弥漫大量天然气和硫化

氢气体,一旦产生火星即爆炸着火。

(3)在关井或压井过程中钻具及地面内防喷系统失控,

一旦产生火星即爆炸着火。

(4)钻进中未装井口发生溢流后,无控制能力导致井

喷失控着火。

45、简答油气井井喷事故类型

(1)发生强烈井喷,未燃烧。

(2)发生强烈井喷,已燃烧。

(3)井下油管脱落形成空井或生产套管刺穿窜漏,地

层气窜出。

46、简述石油及其产品在作业中静电的产生与聚积的特

点。

(1)在管道流动时:流速越大,产生的静电荷越多;

管道内壁越粗糙,流经的弯头、阀门越多,产生的静电荷越

多;帆布、橡胶、石棉、水泥、塑料等非金属管道比金属管

道产生静电荷多;在管道上安装过滤网,其网栅越密,产生

的静电荷越多;绸毡过滤网产生静电荷更多。

(2)在向车、船灌装油品时:油品与空气摩擦、在容

第34页共89页

器内旋涡状运动和飞溅都会产生静电,当灌装至容器高度的

1/〜3/4时,产生的静电电压最高。所产生的静电大都聚积

在喷流出的油柱周围;油品装入车船,在运输过程中因震荡、

冲击所产生的静电,大都积聚在油面漂浮物和金属构件上;

多数油品温度越低,产生静电越少;但柴油温度降低,则产

生静电荷反而增加。同品种新、旧油品搅混,静电压会显著

增高;油泵等机械的传动皮带与飞轮的摩擦、压缩空气或蒸

气的喷射都会产生静电;油品产生静电的大小还与介质空气

的湿度有关。湿度越小,积聚电荷程度越大,湿度越大,积

聚电荷程度越小。油品产生静电的大小还与容器、导管中的

压力有关。压力越大,产生的静电荷越多。

产生静电当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所

以液体在装卸、储运过程中,一定要设法导泄静电,防止聚

集而放电。

47、举例简述导致生产过程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主要原因。

(1)设备缺陷问题;

(2)对原料、中间体及产品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3)误操作常常是事故的重要原因;

(4)化学工艺问题。

48、简述带电设备、线路火灾扑救的战术要点和采取的

安全措施。

(1)断电灭火。要尽可能在切断(局部或全部)电源

第35页共89页

后,实施灭火战斗行动,以免人员触电伤亡。

(2)带电灭火。来不及断电或因其他原因不能断电时,

要在搞好绝缘防护和保持安全距离的情况下实施灭火。

(3)充分利用固定装置,发挥移动消防设备的作用,

尽量避开触电危险区域,以快制快,迅速控制火势,消灭火

灾。

(4)带电灭火。水枪喷嘴与带电体之间要保持安全距

离。在水流能到达火点的情况下,人与带电体之间应尽量保

持较大的水平距离。

(8)发生电线断落时,要划出警戒区,禁止人员入内。

(6)避免人体与水流接触。

(7)破拆时,要防止工具与带电物体接触。

49、简述石油、石化、化工企业中哪些部位需要制定灭

火战斗预案,灭火作战预案通常包括哪些内容。

(1)油气勘探开发和储运、炼油、石化、化工生产单

位的关键装置和要害部位;

(2)责任区的公众聚集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

(3)责任区内高层写字楼、办公楼,商住楼等公共建

筑;

(4)责任区内地下仓库、地下商场(市场)、地下娱乐

场所;

(5)其它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或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

第36页共89页

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单位及部位。

灭火作战预案的内容主要包括:

单位概况、火情设定、力量部署、扑救对策、灭火剂供

给方案、战斗保障、注意事项。

50、简述模拟训练的安全要求。

(1)模拟训练应当根据模拟的对象、环境,在确保安

全的前提下进行训练;

(2)在高温、浓烟、黑暗、恐怖、噪音等条件下进行

模拟训练时,必须利用监控设备,随时掌握受训人员情况,

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3)利用深井、烟热、化工等模拟装置训练时,必须

检查装置安全功能,严格控制起爆物和燃油的使用;

(4)开展水域训练应当选择适宜水域,确定救生员,

采取相应安全保护措施,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水域各方面情况

下进行。

51、简述实战演练的安全要求。

(1)实战演练必须根据假设的灾害事故现场特点,在

单位有关技术人员的配合下,按照实战要求严格组织实施;

(2)参训人员必须提前熟悉演练单位情况,演练往返

途中人员必须注意安全;

(3)实战演练时,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

(4)进入易燃、易爆场所演练时,车辆必须戴防火罩,

第37页共89页

杜绝将任何火种带入现场;

(5)各项训练结束后,应当及时清点人员,并认真做

好整理活动。

52、简述火场供水原则及注意事项。

火场供水,必须正确使用水源,确保重点,兼顾一般,

力争快速不间断。

供水时应注意事项:

(1)就近占据水源;

(2)视水源与火场的距离远近,采取直接供水或串联

接力供水;

(3)使用公共消火栓供水时,应根据给水管网的形状、

直径和压力来确定消火栓使用数量;

(4)应充分利用天然水源和蓄水池、水井等设施;

(5)高层、生产装置发生火灾,应尽量使用内部给水

系统。如内部系统压力不足时,可使用水泵接合器。

53、简述抢险救援时消防车停靠的安全要求。

(1)车辆到达现场时,应当根据现场情况选择适当的

停车位置;

(2)进入易燃易爆气体或者液体泄漏的场所,车辆必

须停靠在上风或者侧上风位置并安装防火罩;

(3)严禁停靠在地沟、阴井、管道上方及其附近;

(4)处置公路交通事故,应当与事故车辆保持一定的

第38页共89页

安全距离,并在事故区域前、后方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注

意防止来往车辆冲撞;

(5)处置公路隧道交通事故时,车辆应选择在隧道两

端洞外右侧停放。

54、简述抢险救援过程中洗消处理的安全要求。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染毒区域内人员、装备器材,必须

进行现场洗消。

(1)正确选择洗消剂,并按照规定比例使用;

(2)使用洗消帐篷进行洗消时,必须调节好水温;

(3)使用水枪进行洗消时,应当避免水流冲击伤人;

(4)在清理可燃液(气)体、有毒物品泄漏现场时,

必须检查阴井、暗沟等处有无残留物,必要时,进行冲洗,

并注意水流方向;

(5)洗消后的污水要妥善处理,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55、简述扑救爆炸品火灾的注意事项。

(1)爆炸品着火时,可用水、空气泡沫(高倍数泡沫

较好)、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剂施救,最好的灭火剂是水;

(2)不可用窒息法灭火,不可用蒸汽和酸碱泡沫灭火

剂灭火,禁止用沙土覆盖,如在封闭空间着火时在大量内射

水冷却同时,应注意通风;

(3)要注意利用墙体、低洼处、树干等作为掩体;

(4)应戴隔绝式空气呼吸器,防止中毒。

第39页共89页

56、简述火灾扑救过程中火场供水的安全要求。

(1)火场供水必须根据供水原则,采用正确的供水方

法;

(2)车辆操作人员应及时掌握前方供水需求,与水枪

手保持联系,供水时不得突然加压;

(3)垂直铺设水带时,必须使用水带挂钩、绳索等进

行固定;

(4)水带穿过马路时应使用水带护桥;水带铺设应当

避开玻璃幕墙下方,如无法避开时,应当用硬物对水带干线

进行遮盖。

57、简述火灾扑救过程中紧急撤离的安全要求。

(1)在火灾扑救中应明确紧急撤离的信号和联络方式,

发现险情,应立即撤离;

(2)指挥员和安全员必须密切观察火场情况,发现险

情及时发出撤离信号;

(3)特别紧急情况下,可以放弃车辆和器材快速撤离;

(4)处置危险性较大的灾害事故,必须预先确定疏散

信号、传递方式、撤离的方向和路线,清除紧急撤离线路上

的障碍,设置利于快速撤离的各种设施,确定防爆掩蔽体,

一旦接到撤退命令,一律徒手撤离。

(5)发出紧急撤离信号后,基层大(中)队指挥员要

立即在安全区域清点人员,并向指挥部报告,研究新的对策

第40页共89页

措施。

58、简述火灾扑救过程中火场清理的安全要求。

(1)清理火场时,必须克服麻痹思想,防止发生意外

伤害;

(2)必须注意观察建筑物上方建筑构件和高空坠落物;

(3)检查楼梯间、走道、外墙处烧损电线的带电情况,

防止发生触电伤害事故;

(4)检查煤气管道、液化气瓶的泄漏情况,防止发生

爆燃伤害事故;

(5)检查其他危险化学物品、设备情况,防止发生复

燃、中毒、腐蚀伤害事故;

(6)收整器材时,禁止从高处抛掷;

(7)高温容器、罐体未充分冷却前,不得搬运、移动;

(8)撤离现场时,必须清点人员和器材。

59、简述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现场处置时应注意的

事项。

(1)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

风、上风向撤向安全区;

(2)消除所有着火源;

(3)应急人员应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根据泄漏气体

种类,选择合适的防护服装,如防静电服或防静电、防寒服

或带内置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的全封闭防化服等;

第41页共89页

(4)使用防爆等级达要求的通讯工具;

(5)采取关闭阀门或堵漏等措施切断气源,并用雾状

水保护抢险人员;

(6)用雾状水溶解、稀释泄漏的气体,抽排(室内)

或强力通风(室外),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60、简述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现场处置时应注意的

事项。

(1)首先应切断气源;

(2)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3)喷水冷却容器,或尽可能将可以移动的容器从火

场移至空旷处;

(4)消防人员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

在上风向灭火。

61、简述易燃液体泄漏现场处置时应注意的事项。

(1)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

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2)消除所有着火源;

(3)应急人员应戴全面罩防毒面具,穿防静电服;

(4)使用防爆等级达到要求的通讯工具;

(5)采取关闭阀门或堵漏等措施切断泄漏源;

(6)如果槽车或储罐发生泄漏,可通过倒罐转移尚未

泄漏的液体;

第42页共89页

(7)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泄漏物,防止流入河流、下

水道、排洪沟等地方;

(8)用泡沫覆盖泄漏物,减少挥发;

(9)用雾状水驱散、稀释挥发的油气;

(10)收容的泄漏液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

(11)用沙土吸收残液;

(12)如果海上或水域发生溢油事故,可布放围油栏引

导或遏制溢油,防止溢油扩散,使用撇油器、吸油棉或消油

剂清除溢油。

62、简述易燃液体火灾现场处置应注意的事项。

(1)消防人员须穿防火防毒服,佩戴空气呼吸器,在

上风向灭火;

(2)喷水冷却燃烧设备和邻近设备,直至灭火结束;

(3)处在火场中的设备若发生异常变化或发生异常声

音,须马上撤离;

(4)沸溢性油品设备出现沸溢、喷油前兆时,应立即

撤离;

(5)可用灭火剂为泡沫、干粉和二氧化碳进行灭火。

63、简述处置易燃固体火灾应注意的事项。

(1)绝大多数易燃固体着火可用水扑救;

(2)镁粉、铝粉、钛粉、错粉等金属粉末类火灾,不

第43页共89页

可用水施救,也不可用二氧化碳等施救;

(3)硫的磷化物(如五硫化二磷)遇水或潮湿空气,

可分解产生易燃有毒的气体,不可用水施救;

(4)易燃固体本身或燃烧产物(如赤磷、磷化钙)大

都具有较大毒性,应注意防毒。

64、简述扑救生产装置火灾的基本对策。

(1)以快制快

快速出动。快速展开。快速围歼。

(2)灭火与冷却并举

(3)围堵防流

(4)火灾扑灭后,仍然要派人监护现场,消灭余火。

65、简述扑灭油气井大火的基本程序。

(1)作业前的准备

(2)清障

(3)灭火

(4)重新安装井口

(5)压井

66、简答导致盛装高压气体容器破裂的主要原因。

(1)由于高压气体内的化学反应(燃爆、分解、聚合

等反应)放出反应热,或由于相态转化而放出相变热,致使

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压力急剧升高引起破坏。由于在高压下,

分子的浓度增大,反应速度加快,单位时间放热量(放热速

第44页共89页

度)随之增大,而且压力升高,通过扩散、对流的热迁移减

少,热辐射则增强,总的是使热损失减少,这些因素都促进

燃烧、爆炸反应的发生和进行;

(2)由于容器内的凝聚态物质向气态转化而致体积迅

速膨胀、压力急剧升高所引起的破坏;

(3)因容器损伤、腐蚀或机械的作用等而导致破裂。

67、简述喷射火炬型油罐火灾的扑救方法。

火灾发生时油罐顶盖未被炸掉,油蒸气通过油罐裂缝、

呼吸阀、量油孔等处冒出,在罐外形成稳定的火炬型燃烧。

对于这种燃烧,可采用覆盖法扑救。

使用覆盖物盖住火焰,造成瞬时燃烧缺氧,致使火焰熄

灭。这最适用于扑救油罐壁裂缝、呼吸阀、量油孔处火炬型

燃烧火焰。采用此法应将人员分工,一部分人负责拿覆盖物

灭火;一部分人负责射水掩护。在覆盖之前,用水流对覆盖

物及燃烧部位冷却。进行灭火时,覆盖人员携带覆盖物,在

掩护人员的射水掩护下,自上风方向靠近火焰,迅速覆盖,

将火焰窒息。若油罐上孔洞较多,同时形成多个火炬燃烧,

应用水流充分冷却油罐的全部表面,尽量使罐内温度及蒸气

压降低,再从上风方向将火炬一个一个地扑灭。

对从缝隙流淌出的燃烧油,可用沙土或其他覆盖物覆盖,

也可喷射泡沫覆盖灭火。

用直流水流扑救裂缝喷油燃烧时,每个裂缝喷油火点至

第45页共89页

少使用3〜4支水枪的强力水流喷射,最好使用带架水枪。

扑救这类火灾时应注意:在扑救人员登罐顶前,要判断

油罐会不会爆炸(如观察火焰颜色、压力变化情况等),防

止伤亡;灭火时,不能立即将着火罐内的油料抽走,防止因

罐内压力降低,吸入空气形成爆炸混合气,引起爆炸事故。

68、简述无顶盖型油罐火灾的扑救方法。

油罐爆炸后罐顶常被掀掉、炸破或塌落,随后液面上形

成稳定燃烧。油罐上的固定式或半固定式灭火设备同时可能

会受破坏。扑救这类火灾,应按下述方法扑救。

(1)冷却油罐

首先集中力量冷却着火油罐,不使其变形、破裂;同时,

组织冷却邻近受热辐射威胁的罐,特别是下风位置的邻罐。

为了防止邻罐的油蒸气被引燃或引爆,应用覆盖物把邻罐的

呼吸阀、量油孔等覆盖起来。

(2)用固定设施或移动设备灭火

若油罐所设固定灭火设施未受影响,应立即启动进行灭

火。若无固定泡沫灭火设施或因爆炸被破坏,则应迅速组织

力量,采用移动式泡沫灭火装备(泡沫枪、炮等)灭火。使

用移动式泡沫枪炮时,阵地应选在停靠油罐的上风方向,尽

可能在地势较高处,并与油罐有一定的距离。

69、简述油品外溢型油罐火灾的扑救方法。

油罐破裂后油品外溢,残存的油罐及其防火堤内均出现

第46页共89页

油品燃烧,油罐周围全是燃烧的油火,灭火人员难以接近油

罐灭火。这时,即使固定泡沫灭火设备未被破坏,也不能使

用,因为着火油罐中火焰既便能扑灭,也由于罐外仍有流淌

火,罐内被扑灭的油火又会很快复燃。扑救这类火灾,如有

可能应先冷却着火油罐,避免油罐在火焰中进一步破裂和损

坏,使更多的油品流出罐外;如果油罐破坏的十分严重,比

如只剩一底座或底部破裂,可不必冷却,而应集中力量先扑

救防火堤内的油火,然后再扑救油罐火灾,或者同时扑救。

扑救防火堤内的油火时,要集中足够的泡沫枪或泡沫炮,形

成包围态势,从防火堤边沿开始喷射泡沫,使泡沫逐渐向中

心流动,覆盖整个燃烧液面,然后迅速向罐内火灾发起进攻,

扑灭罐内火灾。

在扑救过程中,应注意油品流淌状况,防止其流出堤外,

导致火势扩大。必要时,要及时加高加固防火堤。对大面积

地面流淌性火灾,采取围堵防流,分片消灭的灭火方法。

70、简述重质油品油罐火灾的扑救方法。

扑救重质油品的油罐火灾,争取时间尽快扑灭是非常重

要的。如果燃烧时间延长,重质油品就会沸溢喷溅,造成扑

救困难。重质油品的燃烧,发生沸溢喷溅的主要原因之一,

是其液面下形成有随时间不断增厚的高温油层。破坏其高温

油层的形成或冷却降低其温度是防止沸溢喷溅的有效措施。

倒油搅拌是一种降低高温油层温度的方法。在罐内液位较高

第47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