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五育”融合的校本课程体系构建:理念与策略_第1页
指向“五育”融合的校本课程体系构建:理念与策略_第2页
指向“五育”融合的校本课程体系构建:理念与策略_第3页
指向“五育”融合的校本课程体系构建:理念与策略_第4页
指向“五育”融合的校本课程体系构建:理念与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五育”融合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念体现在课程目标的化“孤”为“合”,课程结构的化“偏”为“全”,课程实施的化“泛”为“实”。文章从“五育”融合校本课程目标、校本课程结构、课程实施体系等方面介绍相关案例,并提出“五育”融合校本课程体系的实践策略,包括建立校本课程评价与激励机制、培养学生跨学科核心素养、课程项目化实施、社团活动课程化、打造数字化平台助力“五育”课程资源整合等。【关键词】基础教育“五育”融合校本课程体系“五育”融合的理念已经成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共识,如何构建体现“五育”融合的校本课程体系,是全面推进新时代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支点。为有效消除课时主义、学科主义的弊病,实现学科教学的整体性育人价值,各个学校积极从“五育”并举向“五育”融合转变,全面构建体现学校特色的“五育”融合校本课程体系。一、“五育”融合校本课程体系构建的理念引领(一)课程目标:化“孤”为“合”,有机融合“双减”背景下推进“五育”融合的课程体系重构,是为尝试寻求分科与综合的平衡,扬长补短,以融合强学科、以融合铸素养,实现分科与综合的共赢。[1]“五育”融合的校本课程建设目标,需要坚持化“孤”为“合”的有机融合的理念,有效解决“五育”之间彼此分离、相互割裂、互不相关等问题。“五育”融合理念下的校本课程开发目标,不强制要求每一个学科内容都完全发挥“五育”的功能,更不强制要求以智育为核心,而是从各学科特征出发融入德智体美劳“五育”的相关内容,实现整体育人的目标。传统学科视角中的课程目标是“孤立”分设的,而“五育”融合视角下的校本课程目标突出学科融合,这与课程改革中跨学科学习、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理念要求相契合。例如传统的体育课程重视体能测试,而融合视角下的体育课程则重视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唤醒生命意识。总之,“五育”融合的校本课程开发目标,需要坚持从“孤立”向“融合”转化,立足学校本土化课程创新、师生多元情感发展需求自然生成课程。(二)课程结构:化“偏”为“全”,个性全面结构主义教育,在科技革命和知识激增的条件下,必须按结构主义原理进行课程改革,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基本结构,即基本原理或基本概念体系。[2]“五育”融合理念下的校本课程体系重构也是基于知识、经验、社会需求的重构,其中基于知识本位的融合重构,以“学科知识+”为基本形态,立足学科,广泛融合本学科以外的内容,旨在有效解决课程“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结构失衡问题,避免校本课程有数量而无结构、课程之间相互割裂的问题。因此,“五育”融合理念下的校本课程开发重点需要从课程结构的关联性、系统性特征出发,进行学校课程体系的整合性构建,实现从局部课程开设向整体课程结构优化的转变。课程结构的化“偏”为“全”,旨在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型课程、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拓展型课程、基于学生持续发展的探究型课程。(三)课程实施:化“泛”为“实”,科学有效在确定校本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之后,需要重点抓好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指向学生德智体美劳共生共构。“五育”并举强调德智体美劳之间的平衡和平等,“五育”融合更加强调德智体美劳之间的关联和协调,即德育为先培根铸魂、智育为核启智增慧、体育为基强心健体、美育为翼至真至美、劳育为重实践创新。校本课程的“五育”融合实践,要以改进学校课程实践、解决学校教学评价中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3]基于活动经验的课程融合重构,以“活动经验+学科知识”的基本形态,立足学生主体活动经验,旨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总之,“五育”融合的校本课程实践与创新,要坚持化“泛”为“实”,确保课程实施的具体可行、有效落地。重点调动学科教师的课程实施积极性,坚持以学生整体的生命成长为目标,不断整合、丰富校本课程资源,突破学科知识本位思想,增强学校课程的实践生命力。此外,还需要重点考虑“五育”融合的课程评价问题,评价理念上体现“五育”并举、学科融合,评价手段上突出技术支持、综合评价,夯实“五育”融合课程实践的完整育人模式与路径。二、指向“五育”融合的校本课程体系构建案例(一)核心素养导向的“五育”融合校本课程目标“五育”融合的校本课程体系构建指向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要坚持学校的育人定位和办学理念,从自我和社会、时间和空间等维度对学校课程育人目标进行深度构建。以山东省某学校为例,学校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人文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维度基础上,根据自身发展特色,努力探究并生成核心素养的校本化表达,经过层层分析与构建,提炼出更加核心、具体的特色素养,如人文涵养、身心俱健、多元创新、卓越领先等。学校“五育”融合校本课程体系的育人目标重点回应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培育具备中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同时科学行动能力突出的拔尖创新人才。为此,学校进一步解构人才培养目标内涵,提出了课程培养目标的三大核心能力,即自信力、创新力和领导力。基于此,学校系统设计了体现“五育”融合的校本课程体系架构,进而构建了学校育人目标和核心素养的内化路径。(二)面向三大课程内在属性的校本课程结构课程是学生进行学习的直接媒介,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就有可能培养出具备什么素养的学生,每一类、每一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都应该紧密围绕着学生的素养目标进行。学校“五育”融合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为基础,按照“课堂—课程—课题”的逻辑构建助力课程生长的土壤环境,包括以课堂为阵地,紧抓教学生命线;以课程为抓手,构建发展性课程体系;以课题为引领,推动课程持续生长。重点按照课程体系—课程群—课程主题—具体课程的结构进行设计。例如学校小葵花课程体系包括三大课程群和若干课程主题,紧紧围绕自信力、创新力和领导力三大能力开展,呼应学校“培育积极有力、领先一步的阳光少年”这一课程育人目标。具体包括活力自信课程群、悦动创新课程群、领秀未来课程群,在每个课程主题中设置相应的具体课程。此外,坚持挖崛课程群之下的课程特色抓手,将其作为深耕的特色点,学校基于已有成果和重点发展项目规划,从三大体系中提炼出最具有代表性和可行性的课程作为特色抓手,深入挖掘课程的内涵和价值。(三)搭建多元一体的“五育”融合课程实施体系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校本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需要构建“五育”之间的一体化实践体系。在德育方面,学校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理念,从管理育人、学科育人、活动育人三个维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践行社会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积极构建德育一体化课程体系,持续打造“责任教育”德育品牌,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在智育方面,学校秉承强智先强师、提质先强师的理念,确立“三能”(能上、能讲、能写)“两型”(学习型、研究型)的师训目标,并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做到工作“课程化”,计划有整体性、系统性、进阶性、递进性。在体育方面,学校坚持“以体育人、文武兼修、强心健体”的教学理念,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构建了“1+X”特色课程体系,例如在体育课中融入武术特色课程。在美育方面,学校坚持“以美育人、育美的人”的艺术教学理念,在开足上好艺术课程的同时,融入舞蹈、合唱、版画特色课程,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在劳动教育方面,学校树立“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教育理念,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新时代劳动教育模式,尤其突出家校合作,研制家务劳动清单。总之,学校积极搭建多元一体的“五育”融合课程实施体系,在课程改革背景下,以“五育”并举、全人教育理念和思维方法,对“五育”课程进行融合实践,增强课程的综合性、运用性、实践性。三、“五育”融合校本课程体系实践的有效策略(一)建立“有形有神”的“五育”融合校本课程评价与激励机制推进“五育”融合校本课程体系的落地实践,需要建立“有形有神”的课程评价与激励机制,强调德智体美劳学科课程的融合性、系统性、深度性特征。为了实现深度学习的效果,要以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为依托,超出单学科研究的视野,关注复杂问题的全面了解与解决。但学科融合或跨学科学习不是单纯的多学科知识堆砌,而是思想与方法的统一和整合。判断学科融合的有效性,首先要对标课程目标,体现能力发展评价,即不以知识掌握的多少和熟练程度为评价的核心标准,而是关注思维能力、身心素养、道德情感发展的水平和程度。其次在课程内容评价方面,课程设计和研发要体现对深度学习的关注。要判断课程是否能够体现深度学习,尤其要评估课程对思维发展的作用,对过程性成果把握要坚持以SOLO分类理论为基础,对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综上设计学校课程内容评价的相应维度,如图1所示。(二)重视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核心素养“五育”融合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重点指向解决传统学科教学缺乏整合、相互割裂,难以发挥学科间资源融合价值的问题,因此在推进“五育”融合校本课程体系构建实践中,重在以学科融合实践和项目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核心素养。学科融合是学科间的深度融通,也是不同生活情景的融合。学科融合的关键是要找到学科的整合点,要在突破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本位性、情境设置高度结构化、问题设计良构性的基础上,通过整合促进学生对跨学科知识、跨学科技能、跨学科思想方法的掌握,并以大概念为整合点进行学科融合。[4]例如学校开设的编程课程,以PBL项目制形式进行教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融合数学、科学、语文、美术等课程知识。另外,还需注意的是,校本课程的学科实践需要与课堂相融合,要发挥课堂作为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和培养强化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作用。(三)推进课程项目化实施和社团活动课程化首先,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五育”融合校本课程体系实践,需要立足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学科教学规律,落实课程标准精神,大力推进课程项目化改革。学生走上社会要面对真实的各类场景,要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推进课程项目化实施,或者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实际项目,以解决项目问题为目标任务,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实现课程目标,是践行“做中学”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项目化学习目标的制订要立足于学生的需要,通过活动、任务等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习真正发生。学校课程体系中设置有跨学科项目式主题课程,包含科技创新、领导力、艺术创作等主题,旨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培养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活动是学生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形式。社团活动课程是学校实施校本课程的重要载体,其核心价值是培养师生主动、和谐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其次,社团式课程需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机会,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因此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是第一要义。在社团活动课程内容设置上,可将相似重复的社团进行合并,同时整合师资和各方面的资源集中打造精品社团课程,并进行学段划分,让同一个社团顺应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此体现社团活动的连续性、系列性和规范性。此外,可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来充实社团内容,拓展社团活动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增强社团活动的实践性和深刻性。(四)利用数字化平台助力“五育”课程资源整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因此,以数字化教育技术、平台赋能“五育”融合的校本课程资源整合与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应用价值。首先,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完善学校“五育”融合的校本课程资源体系,平台中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经验等板块资源,是赋能“五育”融合校本课程资源完善的重要支撑。[5]其次,要积极推进基于数字化平台的教学方式多元化改革。“五育”融合的校本课程教学实践需要立足于信息化平台,实现教育方式和手段的多样化,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