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_第1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_第2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_第3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_第4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第1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

其余三个方向,培养辨别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会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方向。

3.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

在的位置。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复习前、后、左、右。

师:请一名同学介绍自己后,顺便把前后左右的其他同学一起介绍好吗?(学

生介绍。)

师:请你向后转面向大家再介绍一遍好吗?(学生转身再介绍一遍。)

师:老师不明白,刚才你面前明明是A,现在怎么变成了B了?(引导学

生说出,因为他转了个身。)

2.揭示课题。

师:看来我们辨别方向用前、后、左、右有一定的局限性。你还知道哪些关

于方向的词语?(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几个新朋友。(板

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师: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去拜访一位朋友,可走着走着迷路了。朋友

电话告诉我,只要一直往东走,一定能找到的。可我怎么找东的方向呢?

师:同学们都知道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用生活中的经验告诉了我“东”在

哪里。现在大家坐在教室里想一想,早晨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请同学们指

一指。

师:噢,太阳从这个方向升起,我把太阳升起的位置在教室的这面墙上标出

来,这面就是东。教室的东面有什么?

2.认识东、南、西、北。

师:我们借助太阳知道了东面,还有几个方向怎么确定呢?你还知道哪个方

向?能找出来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学生活动)

师:看来有点难,请电脑博士帮帮忙吧。(课件出示儿歌:早晨起来,面向

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师:你能通过儿歌找到其他的方向了吗?

先请学生自己小声读一读,转一转、找一找,找出西、南和北来。

(1)请一位同学站起来,边读边指明方向。

(2)全班一起边读边指明方向,教师在另三面墙上贴上字样。

3.了解东、南、西、北的特点。

师:我们已确定了教室里的四个方向。现在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练习你会

填吗?

我前面是东,后面是();我左面是西,右面是()。

我前面是北,后面是();我左面是南,右面是()。

师:你发现了什么?生:东西相对,南北相对。(板书:东----西南----北。)

三、通过游戏,巩固练习

1.游戏一:转一转。

师:请全体起立,按老师的口令活动,同时想一想一直是朝哪个方向转的。

面向东、面向南、面向西、面向北、面向东、面向南、面向西、面向北。你发现

了什么?

生:一直向右转。

师: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东西转动相似?

生:顺时针方向。(板书)师:对,顺时针方向,它能帮助我们记住这4

个方向。现在请你伸出胳膊,和老师一起感受一下,面向东,顺时针转到下一个

方向是南,现在面向南。再顺时针转到下一个方向是西。再顺时针转到下一个方

向是北。面向北,下一个方向是东。

师:同学们学会了利用顺时针的规律来辨认东南西北了吗?现在请自己利用

刚才所学的顺时针的规律转一转,再来练习辨认东南西北。

师:同学们真聪明!现在大家来想一想,如我们要确定四个方向,最少需要

知道几个方向就可以了?说说你的理由。

师:假如我只留下“东”字,(取下其他三个字)你能说出其他三个方向吗?

为什么?

2.游戏二: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面向西方,说一说你的后面是哪个方向,你的左面和右面是哪

个方向。(学生活动,注意纠正错误的说法。)

师:请同学们面向南方,说一说你的后面是哪个方向,你的左面和右面是哪

个方向。(学生活动,注意纠正错误的说法。)

师:同学们都知道这个游戏的玩法了吧?现在请同桌两人,一人出口令,另

一个人转一转、说一说。(学生活动。)

师:同学们的反应真快,刚上课的时候,你们用前、后、左、右来介绍了身

边的同学,现在你们能不能再用东、南、西、北来介绍一下身边的同学呢?

请一名学生先介绍,再请全班每个学生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东、南、西、

北方的同学是谁。

3.游戏三:指一指。

(1)请一位学生用手指一指南方;向前两步走,再指一指南方;向右转再

指一指南方。

(2)全体起立,请全班同学一起指出教室的西面在哪里?再说一说教室的

西面有什么?全体向左转,指出教室的西面在哪里?再说一说教师的西面有什

么?再向后走三步,指出教室的西面在哪里?再说一说教室的西面有什么?

师:通过这个游戏你发现什么?无论人的位置和面对的方向如何改变,他们

所指的方向不会改变。因此,人们在航海、航天以及画地图时都用东、南、西、

北来确定方向。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东、南、西、北

东----西南----北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教学反思

学生早已积累有关位置知识的感性经验,能通过一些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节课设计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充分放手让学生探讨新知识,对

学好这节课的内容起到重要作用。本节课的设计,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给学生创

设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历认识方向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

掌握所学知识。

第2课时认识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一第3~6题。

教学目标

1.会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方位,能看懂平面图的方向,能识别简单

的示意图。

2.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会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方位,能看懂平面图的方向。

教学难点

在平面图或地图上辨认方向。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淘气的喜羊羊到森林里采蘑菇,回家时不小心迷路了,谁能想办法告诉喜羊

羊怎样才能回到家?(引出课题:认识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介绍方向标。

师:在画平面图或地图时,一般要画一个“”,上面写个“北”字,表示这

幅平面图或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绘制的。

(2)学生根据绘制的学校示意图说说大门、教学楼和体育馆分别在操场的

什么方向。

(3)同桌互相交流,全班汇报。

(4)师:根据学校示意图还可提出什么问题呢?

出示例2中余下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反馈。

2.绘制校园的示意图。

(1)看一看、说一说,学校操场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建筑物?

(2)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确定操场四个方向的主要建筑物,并让每个学

生完成下面的校园示意图。长方形中填写主要建筑物,正方形中填写相应建筑物

所在的方向,学生可以面向东、南、西、北的任一方向填写。

3.反馈练习。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

师:这是一幅中国地图,地图和平面图一样,也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

右东”的要求绘制的。

(2)找出我们生活的城市。位于中国的什么方向?北京、海南位于中国的

什么方向?如果你到北京旅游要往哪个方向走?

(3)完成练习一第4题。

4.小结。

师:说说在平面图和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完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

地图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对地图上方向的认识表现为学生自主探究所得。引导

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获得了比较丰富的数

学活动经验。在学生认识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绘制规则后,教师

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自己熟悉的省份或城市在我国的哪个方向,并说明判

断的理由。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也有不足之处:没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出名山大川

的位置与方向,如果能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出名山大川的所在位置与方向,这

样既能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又能增强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第3课时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页的例3及“做一做”,第9页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认识东、南、西、北的基础上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

方向。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重点

认识七个方向。

教学难点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

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四面八方这个成语吗?(板书:四面八方)

师:四面是指哪四个面?(四面是指东、南、西、北这四面)

2.复习东、南、西、北。

师:教室的哪一面是东面?你是怎么知道的?

与东面相对的是哪一面?(学生回答后在西面贴上一个“西”字)

教室的哪一面是南面?与南面相对的是哪一面?

师:东、南、西、北大家都认识得很清楚了。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方位知识。

二、新课讲授

1.出示教科书第7页例3的校园平面图。

在平面图上怎样辨别东、南、西、北。

操场的北面有什么?操场的南面、西面、东面各有什么?

(学生回答时,随机在四个建筑物上点击出东、南、西、北4个字)师:同

学们回答得真棒,为更快更准地辨别方向,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想

认识它吗?请看,这是什么?(指南针红色一头永远指向北方,它可以帮助我们

辨别方向)

2.观察指南针的盘面。

师:指南针的盘面上除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还有哪些方向?(东北、

东南、西南、西北)

(1)认识东北方向。

师:请看大屏幕,这根箭头指向哪一面(东),这根箭头指向哪一面(北),

东与北之间所指的方向叫东北方向。(电脑演示)

(2)认识东南、西南、西北方向。

师:东和南之间所指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问: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说,电脑演示)

东和南之间所指的方向是东南方向。(我们一起说说)

师:认识了东北和东南,你还想认识什么?

谁能说说西南是指哪儿?

请你大声地告诉同学们西北是指哪儿?

教师小结。

3.说方向。

辨别操场平面图上的东北、东南、西南、西北。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八个方向,请看操场平面图,上面除北面的主

席台、南面的教学楼、西面的大门、东面的雷锋塑像,你还看到了什么?

(1)谁能用“什么在操场的哪一面”说一句话吗?

(2)谁还能用“操场的哪一面有什么”说一句话?

(3)还有许多小朋友想说,那就用两句话在小组里说说吧。

三、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里你有哪些收获?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成语•“四面八方”中的“八方”有了进一步

的理解。下课后,同学们(带上指南针)可到操场上找找四面八方都有哪些建筑

物。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你家客厅的四面八方各摆着什么东西。

板书设计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教学反思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一课,是“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后半

部分的内容。在该单元前面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己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

北,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本课在课前让学生超前预习:

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一方面增强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

面增强了学生民族自豪感;让学生课前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学生找的答案涉及面广,在课堂中交流能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新课教学中先让

学生交流、汇报收集到的信息,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学会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借

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在练习中首先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制作方向板,将知识进一步内化,然后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

中的八个方向。这两个活动让学生体验实景中的八个方向,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第4课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页例4及第10页练习二第5~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表述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

教学重点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难点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游玩过哪些景点?当我们到一个景点游玩时,一

般都会看到一幅导游图,这就是某动物园的一幅导游图。(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

的“动物园导游图”。)

(1)看一看:这个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你们能给这些动物的游览景点取名

吗?(学生一边说有哪些动物,一边给各种动物的游览景点取名,教师依次把各种

动物游览景点的名称填写在图上)

(2)说一说各种动物游览景点的位置。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描述各种动

物游览景点的位置。

(3)谁能说说各种动物游览景点在狮山的什么方向?(教学时以学生取的名

称进行表述,以下均如此。如这个问题学生在第二问中已回答,则省略此问)

(4)如果你到这个动物园游览,你想游览哪些景点?

2.当我们到一个景点游览时,可先看看它的导游图,了解各游览景点的位置

与方向,然后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路线问题。

[板书课题: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

二、新课讲授

动物公园平面图。

同学们,开始游玩前,我们可不能没有计划的去玩,那样既浪费时间,又容

易出现走冤枉路的情况,所以在游玩之前,必须好好地计划一下,你们看,公园

的入口处有一张动物园的平面图,我们先研究一下,这样便于我们更加合理地安

排行程。

1.辨认平面图。

师:看图时首先要找到图中的方向标志,找到了吗?各地点分别在动物园的

哪一面?

2.请你为游客设计游览路线。

(1)教师扮演游客A,我想从大门出发去熊猫馆,你们能帮我设计游览路线

吗?

a.同学们分组设计几条不同的游览路线。

b.各组汇报设计的游览路线。

c.评一评,哪些组把设计的游览路线说得最准确?

d.猜一猜,我会选择哪一条游览路线呢?为什么?

(2)教师扮演游客B,我想从大门出发去飞禽馆,然后再回到大门,你们还

能帮我设计游览路线吗?

a.每位同学独立设计一条自己认为较好的游览路线。

b.谁能汇报你设计的游览路线?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设计?

c.猜一猜,我会选择哪一条游览路线呢?为什么?

(3)教师扮演游客C,我想从大门出发不重复的游览所有景点,你们能设计

出这样的游览路线吗?

a.学生独立设计游览路线。

b.把你设计的游览路线与同桌交流一下,比一比谁说的最准确。

c.把你的设计游览路线告诉老师。3.请你为自己设计游览路线。

(1)在教科书第8页的动物园导游图上为自己画一条游览路线。

(2)把你的游览路线告诉全班同学。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次游园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吗?说给大家听听。

如果再给一次机会给你单独出去游玩,你还会有信心吗?将它写成数学日

记,让全班同学分享你的快乐与成功,好吗?

板书设计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

狮子山在哪里?怎么走?

熊猫馆还可以怎样走?

飞禽馆怎么走?

教学反思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中的教学,注重加强学生的体验,让学

生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课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

础上,进一步认识路线图。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活动中

充分加深体验,教师创设''去动物园的乘车路线”的情境,让学生运用己学的方

向和路线的认识,介绍汽车行驶路线图,使学生在这一种愉悦的氛围中,自觉地

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1课时口算除法(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会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利用已有的经验想出多种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探究并掌握用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弄清用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出示。

6+312+616+424+336+9

32+872+964+849K8094

2.组织学生两人一个小组,互相算一算,然后指名口算,出示结果,使学生

重温表内除法的计算过程。

3.当学生口算80+4时,教师适时引出:这道算式和前面的算式有什么区别?

(被除数是80,这样的除法算式以前没有学过)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1的情境图。

师: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出示例1问题。3.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后,教师揭示课题:二年级时我们已

经学过了简单的口算除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口算除法。

[板书课题:口算除法(1)]

4.提问:60+3等于多少呢?

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对于个别学习存在困难的

学生可以提示用小棒摆一摆。

5.各小组派代表在班级中反馈本小组想到的计算方法。预设学生出现以下三

种算法。

(1)20X3=60604-3=20o

(2)64-3=2604-3=20o

(3)通过摆小棒看出,把6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根。

6.结合摆小棒的过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位数除整十数的算理。

(1)60里面有几个十?(6个十)

(2)60+3可以看成什么?(6个十除以3)

(3)6个十除以3等于多少?(2个十,就是20)

教师结合提问和学生的回答板书。

(4)反馈练习。

教师出示60+2,90+3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7.想一想:6004-3=

(1)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反馈时多让学生说说算理。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1)

6+3=2

60+3=20

600+3=200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学生已有的与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有:表内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

数的口算。这些口算经验是帮助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教学

时积极采取措施,激活学生已储存的相关口算经验,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

并将它灵活运用在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境中。同时重视算理

表述,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学时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正确计算出结

果,还要重视和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口算除法的过程,因为它是计算过程的

提炼和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创造条件,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通过

有层次的说算理的过程,使学生自主归纳出口算的基本方法,同时学会用简洁的

语言表述自己的思考。

第2课时口算除法(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例2、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一位数除法的口算。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一位数除法的口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一位数除法的口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卡片口算:

44-2=40+2=4004-2=84-4=80+4=8004-4=

104-5=1004-5=10004-5=164-8=1604-8=

16004-8=

学生开火车练习,当学生口算到第四组的时候,后面的两个会有难度。

那应该怎样计算呢?

那么我们这节课继续来学习口算除法,并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出示教科书第12页例2的情景画面:

(1)学生读题。

(2)找出题中的信息,并说出哪些是已知,要求什么,应该怎样求?

(3)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把120看作是12个十,12・3=4,所以10X4=40(张)。

方法二: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40X3=120,120+3=40(张)。

方法三:把12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0,120+3=40(张)。

试一试。

1404-7=3504-7=

2.教学教科书第12页例3。

(1)出示例3情景图。

(2)学生分析题中所给的信息,怎样求解呢?

(3)学生根据例1、例2的学习,提出解决方法。

(4)分析、汇报并板书。

方法一:(结合实物)把6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2,所以66+3=22(张)。

方法二:66是由6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因为60+3=20(张),6+3=2

(张),20+2=22(张)o

所以664-3=22(张)。

方法三: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22X3=66,所以66+3=22(张)。

小结:通过口算,我们知道了进行一位数除法的口算,可以将被除数分解成

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然后分别相除再相加;或者将被除数平均分成除

数的份数就可以求解。

3.完成教科书第12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互相汇报、交流。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组织学生畅所欲言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师:口算除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实用,根据所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2)

例2:方法一:40X3=120方法二:12+3=4

1204-3=401204-3=40

例3:664-3=22

60+3=20

6+3=2

20+2=22

教学反思

教师要重视计算的过程,允许学生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是计算教学的关键。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

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在说算理的过程中,图式结

合,让学生更清楚思考的过程。说时引导学生把过程说完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

达能力。算法的选择上尊重学生的想法,两种算法各有优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

的方法算。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本课教学中始终以学

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给学

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展示自己的思维,使每一位想说的同学都有机会去说。允许

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让更多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第3课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5〜16页例1、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理解用一位数除

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教学重点

1.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2.理解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的算理。理解每求出一

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的算理。理解每求出一位

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口算。

120+4

24+2280+7

84+4300+5

93+3540+9

69・3

提问:口算24+2时你是怎样想的?

2.计算:

二、新课讲授

1.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表内除法,现在我们学习稍

复杂一点的笔算除法,即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出示教科书第15页的主题图。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口述画面的内容。

教师根据画面内容,编一道除法应用题。

3.出示教科书第15页例1。

三(1)班和三(2)班参加植树活动,共种42棵树,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1)提问: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这道题该怎样列式:(学

生列式:424-2)

(2)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谁会口算42+2?怎样想?得多少?

(3)出示小棒,摆好42根小棒,怎样把四个十和两个一平均分成两份?要

分得又对又快。

(4)笔算:42・2。师:刚才用分小棒的方法说明同学们口算对了,如果这

道题用笔算怎样算?

学生独立计算,反馈。

我们在动手操作时,是先分整捆,也就是用2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5,商是

2,写在被除数十位上面,还剩1(余1捆),余下的1和除数比较,余数比除

数小,余下的1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2落下来,1个十连同个位上的2合起来

是12,再把1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写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正好分完,

余数是0。

4.比较例题1和例题2的异同。

相同:都是从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要写在那

一位上面。

不同:例2是被除数十位上还有余数,余下的数要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5.指导看教科书质疑。

6.小结: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

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如果求出一位商后还有余数,余下的数要与被除

数个位落下来的数合并后,继续除。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两位数除一位数

教学反思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而学生思维以形象性为主,在教学中,单靠教师的言语

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充分利用操作,通过操作让学生逐步形成一定的操作表

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算理。“操作”具有看得见、摸得到的优点;“操

作”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操作”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

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快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操作手段,

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让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器官都参与到学习活

动中来,在操作中,在学习回答中,让学生获得结果,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

切联系,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4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7、18页例3、例4及“做一做”,练习四第5、6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被除数最高位不够商1,需要看

被除数的前两位再除的算理。

2.结合数学,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培养学生分析问

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笔算下面各题。

64+472+696+8

师: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研

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板书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课件出示教科书第17页例3主题图)

(1)师:观察情境图,你知道哪些信息?

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问题及算式。

每本相册插多少张照片?

256+2=

(2)探究算法。

①学生试算。

②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③全班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强调:用2去除被除数的首位,够商

1时,直接商1,接着继续去除。

(3)巩固练习:完成教科书第17页“做一做”。

2.教学例4O

(1)师:如果我们把条件和问题进行修改,你还会解答吗?(课件出示例

4)

(2)探究算法。

①学生试算。

发现被除数百位上2个百除以6,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呢?

②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强调:百位上不够商1时,就把百位和十位合起来看成几个十,再在十位上

写商。

③学生继续试商,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算出结果是:除到个位时仍余下4,不能恰好除完。

④师:在笔算除法时,如果除到被除数的个位,仍不能恰好除完,可以留有

余数,但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⑤师:大家结合题目,说说竖式中每个数表示的实际意义。

(3)师:有余数的除法怎样验算?

学生试做完,总结归纳方法。

(当有余数时,先用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

(4)归纳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算法。

小组讨论,学生反馈。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①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②除到哪一位

商就写在哪一位;③每次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256+2=128256+6=42...4

注意: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教学反思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的基础

上进行教学的,为此,上课开始就安排了一些笔算训练,为后面学习新知奠定基

础。为了更好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学生尝试计算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此时学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时让学生自己总结算法,明确法则。针对

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巩固练习时向学生强调:一是:每次在计算过程中要求

学生注意除完后要检查余数是否比除数小。二是:计算完后要进行验算,这样可

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第5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21页练习四第2、6~8、10~15题。

教学目标

巩固笔算除法中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及余数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除法中的相关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

提高运算的效率并能熟练运用笔算除法。

教学过程

一、基础复习

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

64+2=66+3=56+4=48+3=128+4=225+5=

256+8=124+2=127+2=249+4=198+7=273+2=

让学生根据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在小组中说一说。

组织学生自主计算,然后互相交流算法,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

二、指导练习

1.教科书第19页练习四第2题。

计算不是目的,计算正确才是我们的目的,先请学生看教科书第19页第2

题,完成正误的判断。然后请学生到黑板上板演改正,最后请学生进行验算判定。

接下来请大家继续完成练习四第20页第7题。

2.教科书第20页练习四第6题。

观察这些算式,题目只要求我们判定商是几位数,可以直接看被除数的最高

位上的数字去除以除数时,是否够商。如果够,就说明商是三位数;如果不够,

就说明商是两位数。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然后请大家完成练习四第20页第10题。

3.教科书第21页练习四第11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指出:计算时一定要列竖式,计算完之后一定要验

算来确保计算正确。

4.教科书第20页练习四第8题、第21页练习四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类型的笔算除法练习方式,学会看图理解题意,再列式

计算,而非只是单纯计算的模式。同时也作为笔算除法相关练习的一个综合复习。

三、提高练习

教科书第21页练习四第13~15题。

从题中我们已知什么?要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强调:像这样的除法应用题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重点。首先我们需要注意的

就是明白是否应该用除法算式解决问题,理清题目含义。

四、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本节练习课设计了多层次、多类型的练习,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题目讲解和练

习,使学生逐渐熟练掌握了各种类型的笔算除法技巧和相关延伸运算方法。”基

础练习”倡导学生自主计算,多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相互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

“指导练习”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进行指导,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以

及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练习”意在强化学生对笔算除法的运用,联系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进行把握和解答。提高学生们的文字把握能力,渗透具体情况分析的

思路,将生活中可以用除法计算的难题一一解开。

第6课时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24页例5、例6及“做一做”,练习五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题意,初步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

2.初步理解和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算理和算法,并能正确地

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0在商中的占位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口算:

3+0=0+7=8-0=6x0=0x9=0x3=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个数加零、减零、乘零的计算方法,那么0除以一个

数又会得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课件出示例题。0+5=

(2)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3)全班反馈。

明确:因为0和5相乘得0,所以0+5=0。

(4)完成教科书第24页“做一做”第1题。

(5)想一想: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什么呢?

小结概括: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并板书。

2.教学例6o

(1)课件出示例6情境图: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课件出示例6第(1)个问题。

①你会列式计算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08+2=

②组织学生试算,思考。在试算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想

的?又是怎样解决的?

③教师巡视,根据学生试算的情况指名板演。

④全班反馈。

师:被除数十位上的。除以2,商是几?(0)写在什么数位上?(十位上)

商十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不可以)

⑤强调:商十位上的0不可以不写,因为0在这里起占位的作用,如果不写,

商就是14,结果不正确。

⑥讲解简便写法并板书。

十位上的0+2=0,可以直接在商的十位上写0,不必再写竖式的计算过程。

(3)例6第(2)小题组织学生试算,并将计算的过程和方法在小组中交流,

讨论。然后指名汇报。

强调:十位上的1除以2,不够商1,要商0。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两种书写方法。

3.师:怎样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呢?

小组讨论,全班反馈。

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商中间有0的除法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例6:

(1)2084-2=104(2)2164-2=108

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时,我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发现

与形成的全过程,并通过体验与感受,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学生在试一试、

辩一辩、算一算等过程中,给自己提供一种自我探究、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

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从而真正理解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的规律,掌握了被除数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对于被除数中间有0

的除法的算理比较容易理解,但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学时引导学生

进行反思:错在哪里?怎样避免这些错误?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在计算时每一

步都要认真计算。

第7课时商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例7及“做一做”,练习五第5~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商末尾有o的意义,学会一位数除多位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

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理解计算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理。批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判断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最高位在什么数位上。

404+2288+4816+8

2.笔算。

309+3=327+3=

师:这两题是我们昨天学的商中间有0的除法,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我

们继续学习商末尾有。的除法。

(板书课题:商末尾有0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7。

1.课件出示教科书第25页例7第(1)题的情境画面和问题(1)。

(1)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板书。

650+5=

(2)组织学生试算,遇到什么问题,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让学生提出在试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说一说解决的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分别把计算过程板书在黑板上。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

况:

(3)用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学生试拨,在百位上拨1颗珠,当拨完十位3颗以后,问学生得到的商是由

1个百,3个十组成的,这个数是多少,请同学们写出来。

(4)对照刚才拨珠的过程想一想,黑板上的几种算法中哪些是正确的?哪

些方法简便些?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进一步明确算理。

(5)教师板书计算过程。

2.出示例7第(2)题。

(1)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解答计算,共同讨论计算过程中的问题,共同解答。

(2)指名到黑板上板演。

2454-8=30(根)....5(元)

个位还余5,为什么商的个位写0?学生:被除数的个位上不够商1,就商0。

(3)师:计算正确吗?请验算一下。

组织学生进行验算。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商末尾有0的除法

例7:(1)6504-5=130(tg)(2)245+8=30(根)...5(元)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对于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格式已经非常熟悉,并且

对于除到被除数的某位得0时应在这一位上写0占位的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教育理念,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规律,

尝试、探究、讨论,让他们通过自我思考、自我探索、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

我实现等经历理解掌握了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第8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28页练习五第3~8、12~14题。

教学目标

巩固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并结合生活实际问题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巩固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计算下列各题,列出竖式。(课件出示)

609+3=570+3=707+7=810+8=840+7=604+2=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在做题时有什么

规律?

学生总结:计算此类除法,遇到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时,根据“0除以任

何不是0的数都得0”,可直接在相应数位上商0,当被除数的某一位上不够商

时,就商0,0不能漏掉了,它有占位的作用。

根据学生回答强调:你们总结的非常好!那么什么情况商中间有0呢?

学生回答:比如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当被除数百位刚好整除除数,被除数

十位是0时,这样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式中通常商中间会出现0o

二、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27页练习五第5题。

分小组交流,集中展现问题,集体订正。

2.教科书第26页练习五第3、4题。

看图说话:先看图,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独立思考和计算,集体订正。3.教科书第27页练习五第6题。

观察:找出竖式中的错误并进行订正交流。强调可能出错的地方。

4.教科书第27页练习五第7、8题和教科书第28页练习五第12题。指导学

生找出已知条件、所求问题,列出算式,得出结果,进行交流和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注意商中0的位置以及当不够商1时一定要记得商0o

三、提高练习

1.教科书第28页练习五第13题。

(1)观察这道题目,先将题目读三遍。

(2)余数是多少?

(3)除数是多少?

(4)由已知条件可知除数为9,商为3,余数为3,求被除数。可以用:除

数X商+余数=被除数来计算,即9X3+3=30。

(5)思考:怎样写出综合算式?

小结:除数X商+余数=被除数,找准关系,循序渐进,分层次思考。

2.教科书第28页练习五第14题。

以第1个算式为例,指导学生先看百位,7对应下面为6,说明商的百位商

1:再依次往下完成练习。

四、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练习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教学反思

本课时是一节练习课,是对前几个课时的巩固,练习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进一

步了解商中出现。的情况,同时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如何从一些缺数字的竖式

中推导出被除数和除数的具体数值等。针对性练习,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商

中0的位置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练习课的巩固作用。与此同时,教师通过练习

课上的讲解,也发现学生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读题能力不强,归纳

分析的能力也有不足,需要教师在课堂练习中多多让学生进行归纳分析,再进行

指正,而不是直接将答案展示出来。练习课通过“练习一一归纳”“归纳一一练

习和演绎”的过程,重在让学生既学会运用知识,又掌握归纳能力。

第9课时用估算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30页例8、例9及练习六。

教学目标

1.学会如何估算,掌握估算技巧。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特别是针

对有余数的那些算式。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正确、快速地运用估算方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估算技巧,了解恰当的估算时机。

教学难点

会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80+2=240+6=180+3=2400+3=

师: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并不要求计算出准确的结果,而只要求算出

大约等于多少就行了,这就要求我们会估算。

(板书课题:除法的估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8。

(1)课件出示例8。

(2)师:这道题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大约是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回答。

(3)要解决“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尝试列出算式。

267・3、

师:为什么这样列式?(根据每天的住宿费=总钱数+住的天数关系式,可

以这样列式)

师:怎样计算呢?(求大约多少钱不用算出准确钱数,只用估算就可以)

(4)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最后全班共同交流。

展示学生估算的过程和方法。

方法一:26793七100(元)

300方法二:267+3弋90(元)

270

(5)师:他们的解答都合理吗?为什么?学生小组内讨论。

小结:两种方法都正确,虽有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

师:每天的住宿费比90元多还是比90元少?(少,因为这里把267估成

270,估大了,所以住宿费比90元少)

比80元呢?(多)

(6)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除数看成整百

(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结果不是准确数,是一个比较接近的数。

2.教学例9o

(1)出示例9。

(2)师: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要求什么?“够装”是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回答。

(3)师:可以怎样列式?需要精确计算吗?

学生独立列式估算。

(4)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方法一:

1820X8=160(个)160个<182个,不够装。方法二:18298>20

(5)师:那多少个纸箱才能装下呢?请你们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汇报。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用估算解决问题

例8:

2673004-3^100(元)

2672704-3^90(元)

例9:

1820X8=160(个)160个<182个182+8>20

教学反思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我把这节

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使学生看到解决同一个问题时可选用

不同的计算方法。如把267看做300,2674-3的估算结果是100;如将267看作

270,结果是90。让学生明白两种结果都是合理的,只是后一个更精确些。但也

存在不足之处:没有涉及在具体情境中进行估算。可以在巩固练习时,补充一些

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估算内容,在运用估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

估算习惯。

第10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教科书第33页“整理和复习”及练习七第1〜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回顾整理,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认知

结构,掌握口算、估算、笔算的基本方法。

2.通过判断商的位数,估算近似值等练习,进一步掌握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

掌握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特点。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