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作业设计_第1页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作业设计_第2页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作业设计_第3页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作业设计_第4页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作业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23章作业设计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目录MULU

一、单元信息..................................1

二、单元分析..................................1

(一)课标要求.................................1

(二)教材分析.................................2

(三)学情分析.................................3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3

(一)单元学习目标.............................3

(二)单元作业目标.............................3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4

(一)单元设计原则.............................4

(二)作业设计流程.............................4

五、课时作业..................................4

第一课时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4

第二课时生态系统概述.........................6

第三课时.....................................7

第四课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0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12

(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目标...................12

(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12

(三)评价设计................................14

(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14

(五)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14

综合实践活动:保护校园环境,我先行!........15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第23章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学科年级学期教材单元名称

基本信息版本

生物八年级第二学期北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学大版

单元

自然单元重组单元

组织方式

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

第八单元第二十三章第一节

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课时信息2第八单元第二十三章第二节生态系统概述

3第八单元第二十三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第八单元第二十三章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单元分析

(-)课标要求

本单元内容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属于“第三主题

生物与环境”。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系统与整体的思维方式认识生

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学生认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命观念,

形成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增强采取

正确的措施保护环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的意识。

根据课标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在学习内容上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概

念体系:

重要概念: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支撑的次级概念及事实性知识:

次级概念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了物质

循环和能量流动。

1.1生态因素能够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

1

1.2生态因素能够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

1.3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构成的有机整体。

1.4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

1.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传递。

1.6生物圈是包含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最大生态系统。

次级概念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生态

安全。

2.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2.2人类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可以通过防止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自

然资源等措施保障生态安全。

(-)教材分析

1.知识框架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非生物环境

生产者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构成生态系统

消费者

分解者

食物链

食物网

生态系统及其侬性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能量流动

功能

物质储环

自我调节有一定限度

2.内容内在逻辑分析

以北师大版教材第八单元“生物与环境”中的第二十三章作为一个教学单元

和作业设计单元,聚焦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主题主要从

生态学的角度阐述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环境,同时生物又能适应和影响环境。生物

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

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人类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

坏,维护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章内容中生物

与环境相互影响的知识,为学生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

关系起到了铺垫作用。而已学过的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知识更有利于学生进一

步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并分析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的

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如何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分

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从结构和功能的角度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

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学生可以应用学到的

生态学基础知识对一些环境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并且指导自己在环境中的行为。

也为自己确立保护生物圈意识奠定了知识基础和实践引导,有利于学生理论指

导实践,形成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树立从我做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生态观,确立生态文明观念。

(三)学情分析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动物、植物、微生物等这些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生

物种类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

有一定的与生态学相关的知识基础,且思维相对成熟,对关于生命的话题也有更

多地思考。因此,本主题的学习更能引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生命的强烈好奇心和

强烈的探究欲望!但由于八年级学生的深度思维以及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所

以对生态学的认识还只能停留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机械的记忆层面,对从结构

和功能的角度认识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还不能系统分析。

尤其学生对如何运用生态学理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环境问题还存在很多困惑,因此,

课标建议在教学策略方面教师要通过环境实例、图片或模型等信息为学生活动的

开展提供直观而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资料分析、调查、实验探究等活动,引导学

生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中还要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中

各成分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并用恰当的形式呈现,发展学生的建模思维。还要通

过提供情景素材方面的材料引导学生联系当地环境问题和生态保护成就,收集我国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与生态环境改善的资料,关注全球变暖与我国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的主要举措,我国各类垃圾年产量的数据与垃圾分类回收现状等相关

信息,使学生感受人类是与环境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命运共同体。

在活动开展方面通过调查生活的校园或附近小池塘、农田等环境中生物之间的

关系;收集和交流不同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实例以及调查人类活动破坏或改善

生态环境的实例;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生物圈的相关资料与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形

成人类与环境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生态观念,并进一步使学生树立人类要与

自然和谐共处,要保护生物圈的责任意识。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一)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对身边生态系统的分析或研究,深入认识生物与环境、人与环境以及人

与生物圈的关系,学习调查和观察的方法。

2.结合生活中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思维导图或手抄报等不同的形式呈现,发展学生的建模思维。

3.通过调查和交流身边环境发生的变化,将“生物与环境”的内容由感性认识

上升到理性认识,正确认知环境问题的现状,学习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和方法,

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并转化为实际行动去爱护和保护环境。

(-)单元作业目标

1.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初步认识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2.通过列举身边生态系统的实例,描述生态系统的概念;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

3

分以及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以当地实际风景作为生态系统的案例,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一一食物链

和食物网;分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能量关系,概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以及物质循环的特点。

4.通过制作生态瓶等活动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

5.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如“神州十三载人飞船”在太空中的生活状态、“月宫

一号”等,理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且这种稳定性是有限的。

6.通过联系实际认识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目前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

家园。

7.通过调查、收集人类活动破坏或改善生态环境的实例;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生物

圈的相关资料以及结合本地实际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圈的实例,培养热爱大自然、

爱护生命的生命观念,形成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圈的责任意识。

根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在下面的每一课时中结合课时的具体

内容又细化为相应的课时作业目标。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单元设计原则

1.根据本单元的特点,书面作业计划多设计问题情境或材料分析类的题目,

以便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避免造成思

维僵化和疲劳。

2.计划设计一些资料搜集类的作业,并在设计时明确资料查找的关键词,

帮助学生高效完成作业,锻炼学生收集、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

3.作业设计时我们比较注意内容的延展性,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通

过不断地解决问题加深了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巩固了己学内容。而有延展性的

作业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对所学内容产生新的疑问,

从而进一步思考探究。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的理解、应用、分析能力可以得到

有效的锻炼。

4.在作业设计中我们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构建概念图、调

查活动、制作生态瓶、绘制生态系统叶画等探究性作业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作业设计流程

明确作业目标—>选取情境素材—>设定问题任务豺评价标准和方

五、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课时目标:

初步认识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举例说出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会影响

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举例说出生物彼此之间也会相互影响。

4

作业内容:

作业1:“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这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和“杂交

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生的真实写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杂交水稻和杂草是共生的关系

B.温度、空气和水是影响杂交水稻生长的所有非生物因素

C.杂交水稻植株之间存在竞争的关系

D.太阳光为杂交水稻提供能量源泉

作业2:2021年10月11日全球瞩目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第15次会议

在云南昆明召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从昆明出发,全球生物多

样性治理进程全新开启。大会开幕式上,《“象”往云南》宣传短片播出,看

到人象和谐的画面。云南属热带气候,并且森林覆盖率高,特别适合亚洲象生

存,生物必须依赖环境而生存,受环境制约。

(1)亚洲象是草食性动物,喜欢吃嫩枝、野果等,这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关系

(2)亚洲象是群居动物,个体间有合作行为,会共同寻找水源和照顾后代,说

明象群内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亚洲象较温顺,有时也会为了争夺食物或配偶而斗争,这体__________匕

素o

(4)云南干、湿季分明,干季时,亚洲象会与其他动物争夺水源,这体现了生

物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昆明市的市花是山茶花,山茶花的生长受到阳光、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

响,这些属于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云南盛产香蕉、芒果,可是在北方却不适宜种植,主要是受因

素的影响。

1.参考答案:

作业1:D

作业2:

(1)捕食(2)种内互助(3)种内斗争(4)竞争(5)非生物因素(6)温度

2.时间要求:5分钟

3.评价设计:

教师小组互评

ABCABC

能够区分生物成分和非

生物成分

正确区分种内斗争和竞

正确判断生物与生物之

间的关系

书写规范

总体评价:

5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第一节内容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较为容易理解,本题紧贴时事,给出具

体情境,意在让学生真正理解生物的生存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生物彼此

之间会相互影响,以及非生物因素也会影响生物的生理、分布等。

第二课时生态系统概述

课时目标:

描述生态系统的概念;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

系统中的作用。

作业内容:

作业1:以下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西湖边的芦苇

B.美丽的校园

C.湿地公园散步的人们

D.生态园中所有生物

作业2:春暖花开,美景如画,我校利用周末组织七、八年级学生进行一次徒

步拉练活动。孩子们高兴极了!在拉练途中,孩子们看到路边花草茂盛,美丽

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去。一路上,孩子迎着和煦的春风,闻着清新的花香,不

知不觉到了目的地——匕渔河公园。公园里有花、有草、还有小河流水.....

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欢迎孩子们的到来。

(1)短文中,提到的植物有,它们属于生态系

统中的。提到的动物有,它们属于生态系统中

的。

(2)七渔河公园从结构层次上看属于一个;从组成上分析,

公园里除了植物、动物外还应该有等生物成分,以及等

非生物成分。

(3)孩子们在拉练途中,有的同学把空的矿泉水瓶随手扔到路边的草丛里,

你觉得这种行为对吗?如果不对,应该怎样做合理?

1.参考答案:

作业1:B

消费者作业2:(1)花、草、(树);生产者;

蝴蝶、鸟儿;

(2)生态系统;微生物;

水分、阳光、空气、土壤(3)不对,可以把垃圾进行分类

6

概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植物、

动物、细菌和真菌等类群

概述非生物环境包括阳光、温

度、水分等因素

理解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

产者

理解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树立保护生态系统的观念

总体评价: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第二课时包括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各种成分在生态

系统中的作用两部分重要内容。作业设计的意图主要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题目通过对七渔河公园生态系统的分析,运用具体的情境和例子将理论知识与

实际生活相联系。

第三课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课时目标:

说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一一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

能量关系,概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以碳循环为例,说明生态系统物质

循环的特点。

作业内容:

作业1:在2021年3月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

告。碳达峰指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加,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

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总量,通过一定措施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与此理念及采用措施不相符的是()

【徘放】【ns收】

陵中和(Cart>or»neutrality)是揖企业、团体*个人3HH

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旬接产生的温室:F体扫,谈过

植根t造林、53r禽§血扫、一形式,底:肖白省产生的二重化跋扫E放

■.卫巩二毓化喙“害排方攵”O

A.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碳以有机物的形式在生物之间流动。

B.碳中和是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真正实现碳的零排放

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迅速增加是温室效应的直接原因

D.改善能源利用结构、绿色出行有利于碳中和的实现

作业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近年来我市结合颍州西湖原有特色进行合理开发和改造,使颍州西

7

湖成为一个集生态湿地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景区,被划为省级自然保区、

国家湿地公园。

资料二:颍州西湖的一大特色是以花木为景,这里有著名的十里桃花、百亩

樱花园、牡丹园、菊花园、芍药园,堪称皖北之最,还有银杏园、梨园、水杉林、

松柏林等。

资料三:“莫然不觉秋日尽,倏然叶落已成冬”。冬天是候鸟南飞的季节,

颍州西湖也迎来第一批迁徙鸟,其中候鸟绿头鸭、白骨顶鸡数百只,伴有白鹭、

小鹏鹏等留鸟,百鸟齐飞,颇为壮观。冬日,寒风萧瑟,植被枯黄,但因鸟儿的

存在使颍州西湖更显灵动。

(1)分析资料一可知,从生态系统的类型来看,颍州西湖属于生

态系统,该类型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

(2)资料二中提到的各种花木等绿色植物可以利用阳光、二氧化碳、水等

制造有机物,为自己和其它生物提和,可见,该生态

系统的能量来源是。西湖的各种植物和动物以及动物之间通过捕

食关系构建和,能量沿着此途径的流动特点

是和0

(3)资料三中“莫然不觉秋日尽,倏然叶落已成冬”,我们知道秋天的落

叶没有堆积如山,而是“化作春泥更护花”,主要是因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些

微生

物可以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颍州西湖每年都会迎来一批迁徙鸟来此越冬,以动物行为的类型看,

这属于行为。为了保护这些鸟类和植物等,颍州西湖被列为省

翠自然保护区,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看,这属保护。

【参考答案:

作业1:B

作业2:(1)湿地;肾

(2)物质;能量;太阳能;食物链;食物网;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物质循环

(4)先天性/节律;就地

2.时间要求:11分钟

教师小组互评

评价

指标王鹏

ABCABC

理解由食物关系构成了食物链和

食物网

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生态

系统进行看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说明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

的能量来源

概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说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

总体评价:

8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节内容理论性知识较多,本节作业意在将知识学以致用、整合,设计符

合八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作业。题目结合身边的生态系统“颍州西湖”检测学

生对生态系统的类型以及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提高学生对知识迁移、系统化及灵活运用能力。

作业3:制作生态瓶(实践作业:周末选做)

八年级生物社团开展得如火如荼,同学们积极参与,在学完第23章第3

节后,很多同学对制作生态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家跃跃欲试,都想亲手制

作一个生态瓶。假如你是生物社团的一员,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并尝试制作一

个生态瓶吧!

1.生态瓶的设计方案

我们的生态瓶设计方案

准备用的材料器具螺狮、小鱼、小虾、浮萍、金鱼藻、黑藻、苦藻、澄清池

水(河水、井水或经过晾晒的自来水)、细沙、广口瓶、

石头、玻璃板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植物:

动物:

制作生态瓶的方法1.准备一个干净的广口瓶

与步骤2.在瓶子底部铺上一层。

3.再铺上一些。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你喜欢的放入瓶中__________

5.缓缓倒入澄清池水

6.准备你喜欢的水生放入其中

7.盖上玻璃板,制作完成

2.思考:

(1)生态瓶中植物的生存需要哪些条件?

(2)这些植物对动物的生存有哪些帮助呢?

(3)要使生态瓶维持更长的时间,生态瓶中除了要有非生物物质、生产者、消

费者等成分,还有什么因素必须得到保证?

(4)为什么相对封闭的生态瓶中的生物能存活较长时间?

3.展示作品

请小组展示生态瓶并介绍设计意图,对自己的生态瓶进行评价

4.小组互评,选出你觉得设计最合理、最有创意的作品

参考答案:

1.生态瓶的设计

我们的生态瓶设计方案

准备用的材料螺狮、小鱼、小虾、浮萍、金鱼藻、黑藻、苦藻、澄清池水(河

水、井水或经过晾晒的自来水)、细沙、广口瓶、石头、玻璃板

9

非生物因素水、细沙、石头、阳光

生物因素植物:浮萍、金鱼藻、黑藻、苦藻

动物:螺狮、小鱼、小虾

制作生态瓶的方法1准备一个干净的广口瓶

与步骤2在瓶子底部铺上一细沙。

3再铺上一石头。

4选择你喜欢的水生植物放入瓶中5

缓缓倒入澄清池水

6准备你喜欢的水生小动物放入其中

7.盖上玻璃板,制作完成

2.思考:

(1)一定的光照、适宜的温度

(2)为动物提供了氧气和有机物

(3)阳光与分解者

(4)该生态瓶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其中包含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该生态系

统中能量供应充足,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能维持相对稳定,所以其

中的生物能存活较长的时间。

3.展示作品:小组代表展示并介绍作品

4.评价表

评价项目材料合理性(3分)生态瓶稳定性(4美观、创意性(3总分

八、八、

评分

时间要求:20分钟

评价设计:

学生如果不能清楚分析整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不

清楚在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提供必需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

制作生态瓶时就不会成功。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制作生态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

的好奇心,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启发,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

在制作过程中真正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

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四课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课时目标:

说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概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的原因;概

述生态系统稳定性被破坏的原因。

作业内容:

作业1:2020年9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首次提

出:“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

保护

10

和修复,人人携手,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据此,公民要()

①把草地开发为耕地,多种庄稼提供粮食;②弘扬生态理念,参与环保志愿活动;

③为了开发森林资源,使用一次性木筷子;④履行环保义务,践行绿色低碳生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作业2:

资料一: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

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

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过程。

资料二:人类很早就有移居月球的梦想,为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了

“月宫一号”人工密闭舱生态系统,人类生活所需的物质,可以在该系统内循环

再生。如图是“月宫一号”密闭舱图片。

“月宫一号,,3D设计图

(1)由资料一可知,人类目前还不能在外太空中永久生活,主要是因为外太空

与地球相比缺少生命赖以生存和等物质。可见,

目前人类唯一能生存的家园仍。

(2)由资料二可知,在短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比例能保持在一种相

对稳定的状态,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这种状态能否长期维持?

(填“能”或“否”)。

(3)在“月1宫一号,中,总量最多的生物是,它能通过为人类

提供食物和。

(4)“月宫一号”与地球生物圈相比,其自我调节能(填“强”或“弱”),

这是因为,一般来说,生卷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目越多,生态系统的结构越

(填“简单”或“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

1.参考答案:

作业1:C

作业2:(1)水分;氧气;地球

(2)自我调节能力;否

(3)植物;光合作用;氧气

(4)弱;复杂;强

2.时间要求:7分钟

3.评价设计:

11

主体教师小组互评

评补、

指标梯度

ABCABC

说明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

概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的原因

关注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尊重生态系统自身规律

总体评价: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节作业紧跟科学发展,使学生在增加科学知识的同时,理解生态系统经

过长期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

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反思人类行为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认

同人类只有尊重生态系统自身发展的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目标

认识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类型多种多样;知道生态系统的所有组成成分及

作用,并理解这些成分之间的关系,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

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作业1: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使淮河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下列哪项措施

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减少鱼类的数量B.围湖造田

C.繁殖期禁止捕捞D.增加分解者数量

作业2:阜阳市颍泉区泉水湾湿地公园遍布芦苇、菖蒲等植物,有小天鹅、白

琵鹭等多种野生禽鸟在此栖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芦苇、菖蒲等绿色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故有“地球之肺”之称

C.小天鹅、白琵鹭在水中捕食,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D.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强

作业3:我校八年级自开展生物社团以来,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社团内容丰

富多彩,同学们在社团中做了许多小实验、小制作,本次我们将让学生结合生

物与环境的内容,利用收集的材料制作一幅“生态系统”叶画图,假如你是生

物社团的一员,也请你利用下面材料来制作一幅美丽的“生态系统”叶画图吧!

材料用具:各种树叶、8K白色卡纸、彩笔、剪刀、固体胶、各种小种子。

12

(1)在制作叶画前,请你先构思一下你的图案吧: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由

—和两部分组成。在你的叶画中各种动物属,

各种植物属于;除了提供必需的物质外,如果一个生态系统要长久维

持下去,还需要提供最终的能量来源一一。

(2)根据生态系统的组成,请你赶快利用题目中所给的材料来绘制一幅叶画吧!

作业4:2021年10月12日,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

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如下图:

1———————,————————————————

三江源国家公园:1武夷山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

......................:!•[

(1)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最重要类型之一,每个国家公园里生活着独特

的物种,因为不同的自然环境孕育着不同的生物,这

说明.

(2)如图,大熊猫国家公园里生活着形形色色的独特生物,这里各种各样的绿

色植物通过——制造有机物,为生活在这里的其他生物提供——和

,因此是—o大熊猫以绿色植物为食,所以是;

而我们发现大熊猫的粪便并没有在这里堆积如山,原来这里的一些腐生性细菌

和真

菌能够将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性,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因此这些腐生

细菌和真菌是O

(3)大熊猫国家公园里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了独特的

,实现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和能量流动,构成了一

个统一的整体。

参考答案或提示:

作业1:C作业2:B

作业3:(1)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消费者;生产者;太阳

13

作业4:(1)生物与环境是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