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_第1页
吉林省四平市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_第2页
吉林省四平市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_第3页
吉林省四平市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_第4页
吉林省四平市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四校联考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本试卷100分,共4页。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先秦时期,儒家在治国方略上阅历了孔子的“以德治国”、孟子的“仁政”和荀子的“君主的德最重要”等主见。这反映了此时儒家()。A.反对法家的法治主见B.追求志向的人治政治C.缺乏治国的明确标准D.渴望人伦秩序的规范2.高焕祥在《秦汉廷议制度试析》中说:秦汉廷议内容之广、规模之大、气氛之激烈都是空前绝后的。据不完全统计,期间四百年里有文可证的廷议就有百余次,而明文记载的被皇帝接受的就有80多次。这说明廷议()。A.扩大了官僚权力,实现对皇帝集权的制约B.是国家的决策中枢C.确定程度上弥补了专制体制的弊端D.是民主制意义上的议事3.目前,在山东、四川、陕西、安徵、河南等地出土汉代一般百姓墓葬的画像石或画像砖上均发觉有“射雀射猴”画像。如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一块画像石上,树下两人持弓仰射,树上共计有20多只雀与猴。对此合理的说明是()。A.汉代民间形成了深厚的尚武风气B.麻雀与猴类对小农经济破坏最大C.汉代的仕途开阔,权力向下层开放D.黄河下游渐渐成为政治经济重心4.北魏孝文帝在设立三长制的诏令中提到:“自昔以来,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富强者并兼有余,贫弱者糊口不足。赋税齐等,无轻重之殊。力役同科,无众寡之别"。这说明三长制推行的目的是()A.打击豪强势力B.促进人口增加C.缩小贫富差距D.加速汉化进程5.“自边微犬牙万里之远,皆上所自制命。一郡之内,兵一官也,财一官也(兵权和财权分别有专官掌控),彼监此临,互无统属。”材料描述的局面应当是()。A.秦朝普遍推行郡县制度B.唐朝建立起大一统政权C.北宋解决地方割据问题D.清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6.史书上记载,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法规定,“每方差大甲头二人,以本方上户充”,与官吏同清丈田地。这反映出方田均税法()。A.利于地主与官员的制衡B.主要为了实现富国强兵C.遭到顽固势力激烈反对D.不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7.《大清律例》明确规定,儿子打父母,不论有伤无伤,处新刑。假如是父母打儿子,情形就大不相同,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殴打儿子致死,最重也只处杖六十、徒一年的刑罚。上述规定反映出清代法律的特点是()。A.法自君出B.轻罪重罚c.法不阿贵D.以礼入法8.1901年7月,张之洞与刘坤一合上《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力倡教化“会同文武”,主见全国小学校“必设兵式操场”,加习“体操”。1902年,清政府颁布壬寅学制,明确规定各级学堂中“体操”均为必修科目,这些做法()。A.与科举制度的废止相互协作B.适应了救亡图存运动的须要C.推动了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D.对传统教化进行了价值重估9.下图是1940-1947年中国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其中1946年“民主”出现频率较高的最主要缘由是()。A.抗战成功后,民众渴望和平民主B.国共重庆谈判,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C.重庆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D.全国规模的内战爆发,和平民主的呼声高张10.20世纪80年头以来,我国很多地方和部门在对公务员选人用人机制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创造出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等机制。这一做法()。A.利于营造公允竞争的人才选拔环境B.杜绝了干部贪腐以及渎职的行为C.反映了品德是考核官员的主要依据D.完善了权力制约机制和监督体系11.伯利克里说:“我们雅典人自己确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探讨,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探讨其后果,就冒失地起先行动。"这表明雅典民主特殊留意()。A.民主的广泛性B.决策的科学性C.程序的困难性D.公民集体参政12.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指出:法是最高的理性,理性在人类理智中稳定而充分之时,就是法律。古罗马五大法学家之一盖尤斯认为:在全部的人中确立的、并得到全人类同等遵守的自然理性,就是适用的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法律始终是理性的体现B.法律有利于缓和社会冲突C.法律须要全人类同等遵守D.法律以符合人性为本质特征13.据学者统计,1690-1709年法国出版的书刊中,平均每10万词里,“民族”"一词出现4.7次,1750-1769年平均出现22.2次,1770-1789年达到22.5次且常常和“公民”“自由”等词汇同时运用。这反映出,18世纪后期的法国()。A.外部平安形势日益严峻B.海外殖民活动遭遇打击C.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D.封建王朝统治危机加剧14.“当君主式微,议会往往会成为贵族内讧、打击对手的政治平台。”下院议员由各郡推举而非通过赏赐制当选。然而直到14世纪末,立法活动被上院贵族所把持,下议院只能间或作为次要角色参加。由材料可知14世纪之前的国王()。A.赏赐官职给身边的人B.权力受到议会限制C.议会制约君主进行改治赏赐D.上下两院联合行动制约国王15.1854年,英国财政部高级官员对英国文官进行了全面调查,提出了闻名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建议设立常任文官制度,包括考试、录用文官、重视文官的专业水平、提拔优秀文官等等,这一报告出台的主要缘由是()。A.内阁地位发生根本变更B.工人阶级要求提高政治地位C.社会经济结构持续变动D.民众科学素养普遍得以提高16.下表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的变更,这一变更()。1986年培有有志向、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1996年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敬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盗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2012年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发展B.实现了高等教化的普及C.适应了现代化建设须要D.推动了工作重心的转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驾驭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圆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材料二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材料三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行革也。——柳宗元《封建论》材料四知封建(指分封制)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日: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顾炎武《天下郡图利病书》(1)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柳宗元认为秦、汉、唐的过失是什么?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分)(2)结合材料四和所学学问,分析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相同点?。(4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学问,分析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4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889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该法特殊禁止公共机构的任何人员收受或者要求收受以及承诺或实际供应任何形式的礼物、贷款、费用、酬劳或利益。1906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将《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规定的范围扩大到不仅包括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而且包括公共机构本身。在英国,政府对议会负责,议会有权对政府进行监督。英国的司法机关完全独立于政府,不受政府管辖。司法机关可以通过法院判决对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奥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是对政府滥用职权的一种有效制约使腐败行为更简洁暴露在阳光下,因而在事实上对腐败行为起到了威慑作用。——摘编自《英国反腐机制的启示》材料二英国是最早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国家。1883年,议会通过《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1978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政府官员行为道德法》。1989年,又修订为《道德改革法》。它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以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需照实填写财产,由新成立的道德署收存,总审计长负责审查。若存在灰色收入,就会被治罪。财产报告向全社会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阅。——刘植荣《外国公务员如何公示财产》(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反腐败的方式,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缘由。(4分)(2)材料二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哪些原则,指出英国能领先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政治前提。据材料二和所学学问,概括美国财产公示制度能成功推行的缘由。(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举荐给上级或中心,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以“孝”"廉"为重要标准,孝、廉有“孝子廉吏”的意思。“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孝廉”出身的官吏,更被认为是“正途"“清流",很被看重。材料二唐代的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接受分科取士的方法。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百度百科》材料三“科举不停,学校不广,士心既莫能坚决,民智复无由大开,求其进化日新也难矣。故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先停科举始。"-—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奏稿》材料四教化是国家的主要防卫力气。——埃德蒙·伯克(英国近代政治家)(1)依据材料一、二,从人才选拔的角度分析二者有何不同,以及对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6分)(2)依据材料三,指出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6分)(3)联系上述材料,如何理解埃德蒙·伯克的名言?(3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在古代中国,刑即是法,法字从“水”象征法的公允。以农业立国、统一多民族的周有国情确定和制约着法律的形成、发展以及它的传统。据史书记载,西周时己有田律,农业立法和维护政权秩序的法律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凡涉及民事纠纷、经济权益,国家均视为"细故",尽量用调解而非法律解决。最具代表性的法典《唐律疏议》开宗明义在"名例篇的序言中宣布:"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材料二1902年沈家本被清延任命为修订法律大臣,他力主"变法图强",近可以收回治外法权,远可以路身于世界强国之林。他确定了以"参考古今,博稽中外"为修律指导思想,起草新式法律《刑事民事诉讼法》、《大清商律草案》、《国籍条例》等,基本建立了中国近代法律体系。由他制定的《破产律》完全抄自日本破产法,但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和运行机制产生严峻抵特而流于具文。他还亲自编译教材,创设法律学堂,造就司法人才。晚清政治改良的最终失败,使修律与司法改革未能达到预期结果,但却推动了近代法律的转型发展。—-摘编自张晋落《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法律转型》(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我国古代法律传统的特点。(4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以晚清修律为例,指出近代法律转型与传统法律相比有何变更,并分析其缘由。(5分)(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近代法律转型发展的启示。(4分)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四校联考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6题,共48分)12345678CCCACDDB910111213141516CABDDACC选项释义:1、C。由材料及所学学问可知,当时儒家思想还没有明确的治国标准,故C项正确;A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是道德伦理方面,不是政治,解除。2、C。由材料及所学学问可知,秦汉时期多次召开廷议,相当多次廷议被皇帝接受,说明廷议对皇帝的决策起了辅佐作用,体现了C;古代社会不行能真正对皇帝集权进行有效制约,A错误;国家决策中枢不是廷议,B错误;古代中国没有民主制,D错误,故选C。3、C。A项这只是对材料的简洁说明,并未体现历史背景,A错误;"破坏最大"明显不符合史实,B错误;在古代,鸟亦称雀,“雀”“爵”相通,故"射雀"为“射爵”,“猴”便是“王侯”之"侯",表示物主希望加官进爵甚至封侯,体现了汉代察举制下仕途向下层开放的现象,C正确;材料所涉及的省份并不局限于黄河流域,故D项错误,故选C。4、A。由材料可知,北魏推行三长制是为了打击地方豪强势力,A选择,B、C、D在材料中未体现,故选A。5、C。由材料可知,地方的权力实现相互分割,由皇帝操纵,符合C,A、B、D不符合材料,故选C。6、D。据所学学问可知,方田均税法是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从而起到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但是据材料可知,清丈田地是地主与官吏一起进行的,所以不能有效地抑制土地兼并,故选D项;A项地主与官员的制衡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故解除;材料未体现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和变法遭到顽固势力的反对,故B、C两项错误。7、D。“儿子殴打父母”和"父母殴打儿子”处理结果大不相同,这是受贵贱有序的“礼"的影响,体现了以“礼”入法的特点,材料未涉及法自君出、轻罪重罚以及法不阿贵,所以只有选D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8、B。由材料及所学学问可知,清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措施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须要,B正确;此时还未废除科举制,A错误;C、D在材料中未体现。9、C。由材料及所学学问可知,1946年中国的民主气氛深厚,是因为国共重庆谈判通过《双十协定》,C正确;材料强调的是1946年,A错误;国民政府在重庆谈判中实现“假和平,真内战”的方针,B错误;1946年还未爆发大规模内战,D错误,故选C。10、A。由材料及所学学问可知,我国的选官制度进行调整,营造公允竞争的选拔环境,A正确,B、C、D在材料中未体现,故选A。11、B。由材料及所学学问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留意的是决策是否能够通过及通过时决策的科学性,B正确。而题目中并没有涉及民主的广泛性,也没有涉及程序的困难性,更没有涉及公民集体参政,A、C、D错误,故选B。12、D。由材料可知,法律要符合人性,符合D;A、B未反映,C不全面,故选D。13、D。由材料及所学学问可知,法国封建社会面临着严峻的危机,A、B、C在材料中未体现。14、A。由材料及所学学问可知,古代君主常常赏赐官职,A正确;直到资产阶级革命之后,英国议会才能够制约君主权力,B、C错误,D未体现,故选A。15、C。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当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变,原有的选官制度不能适应新社会形势,须要进行变革,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6、C。由材料及所学可知,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的变更适应了现代化建设的须要,C正确;此时已经完成工作重心的转移,D错误;A、B在材料中未体现,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7、(1)秦的过失是滥用民力,严刑酷法;汉的过失是部分地实行了分封制;唐的过失是兵制不当,地方军权过重。(3分)柳宗元的主要观点是郡县制是相宜的。秦、汉、唐的过失不在于郡县制。(1分)(2)顾炎武也确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进步的。(2分)郡县制也有弊端,但倒退实行分封制确定不行。(2分)(3)柳宗元确定了郡县制,但没有指出造成秦朝灭亡、唐朝叛乱的缘由是建立在郡县制上的皇权专制。顾炎武则指出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于专制。(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