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滨河区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西安市滨河区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西安市滨河区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陕西省西安市滨河区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陕西省西安市滨河区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西安市滨河区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绿茶是安徽的特产,种类很多,绿茶制作过程如下,其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采摘嫩叶 B.炒熟氧化C.揉捻成型 D.干燥装袋2.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4 B.属于非金属元素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3.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生活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能得到小于20mL混合溶液,说明水分子体积比酒精分子小B.加压25m3的石油气可装入容积为0.24m3钢瓶中,说明气体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C.糖块放进水中后,很快“消失”,说明蔗糖分子分解成了更小的粒子D.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物质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缘故4.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碳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B除去N2中的少量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C除去水中的少量泥沙将混合物过滤D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A.A B.B C.C D.D5.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液氧作火箭助燃剂------------氧气可以帮助燃烧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C.氮气作保护气------------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铜丝作导线------------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6.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用稀硫酸除铁锈B.用石墨制铅笔芯C.钨用于制白炽灯灯丝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 B. C. D.8.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与硫原子比较二者A.核内质子数相同 B.核外电子数相同C.化合价相同 D.化学性质相同9.归纳与反思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下图所示是教科书的一幅插图,“点燃”两字是佳佳同学做的听课笔记。复习时对图中蕴含知识进行了归纳,其中错误的是A.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不变B.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1:1:2C.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D.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10.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碳酸钙和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5,那么该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氧化钙的质量比为A.7:25 B.50:21 C.21:50 D.25:1411.推理是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错误的是()A.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C.碱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D.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12.下列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A.镁与稀盐酸反应B.铁生锈C.生石灰与水反应D.碳与二氧化碳反应1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O2CO B.Mg+O2MgO2C.2Fe+3CuSO4=3Cu+Fe2(SO4)3 D.Na2CO3+2HCl=2NaCl+H2O+CO2↑14.当今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D.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15.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原子B.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C.动植物呼吸和燃料燃烧过程中都发生了有氧气参与的化学变化D.鱼儿能在水中自由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根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下列空白:(1)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分别是:①_____,②_____。(2)小明同学选择A装置制取1瓶干燥的氧气,他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他准备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氧气,他发现产量比校低,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他准备用氯酸钾为原料制氧气,却发现产生氧气比较慢,他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混合为原料,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原因是_____,此时,对A装置还要加以改变,具体做法是_____。(3)小华同学想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1瓶较纯净氧气(不考虑水蒸气),她选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4)当过氧化氢接触到二氧化锰后,反应便立即开始,但如果你改变所选择装置,便可控制其反应速率,请从图2所示的伙器中选择一种仪器替换小华同学选择的装置中一种仪器,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填字母)。(5)你认为小明和小华制取氧气的方法,哪一种更好?_____(填“小明”或“小华”)。理由是_____,_____(写两点)。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2.5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人烧杯中,加人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请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18.(8分)加热15克氯酸钾和5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一段时间后,称得试管内剩余固体为15.2克,求:(1)生成的氧气_____g;(2)剩余固体中氯酸钾的质量为多少克?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用如图装置在相应条件下完成下列实验。实验一、探究燃烧条件(B中盛木炭粉)①由A处通N2一段时间后,加热B,B、C无明显变化。②待B冷却至室温,由A处通入O2一段时间,B、C无明显变化。③由A处继续通入O2,加热B,木炭粉燃烧,C中溶液变浑浊。结论:由①、③可知燃烧需要;由②、③可知燃烧需要结论:由①、③可知燃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②、③可知燃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探究炼铁原理(B中盛氧化铁粉末)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一-氧化碳反应,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请按要求填空:(1)B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CO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CO气体作为反应物②实验开始时,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③停止加热后防止C中的溶液倒吸人B中(3)为了回收利用一氧化碳,需除去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D处可连接下列装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最为合理。实验三、探究蔗糖的组成(B中盛蔗糖)[查找资料]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可产生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做出猜想]蔗糖的组成可能含有碳、氢元素或碳、氢、氧三种元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实验验证]小组同学将实验一图C装置进行了一些改动,用来探究蔗糖的组成。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再点燃酒精灯给玻璃管加强热。(1)观察到干冷的小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蔗糖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2)观察到硬质玻璃管残留有黑色固体,经证明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拓展交流](1)实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兴趣小组用定量方法准确测量出17.1g蔗糖与足量氧气反应后生成26.4g-二氧化碳及9.9g水,则蔗糖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据此可推测蔗糖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选填字母)。AC6H5NO2BC8H18O6CC12H22O11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A、采摘嫩叶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炒熟氧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揉捻成型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干燥装袋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B。2、A【解析】A.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符号前的数字是原子序数,正确;B.铬属于金属元素,错误;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错误。故选A。点睛: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由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的,原子序数在数值上=原子内的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把握住这一点,此题就不难解答,另外相对原子质量是易错点,它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3、B【详解】A、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能得到小于20mL混合溶液,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且不同分子之间的间隔不同,A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加压25m3的石油气可装入容积为0.24m3钢瓶中,说明气体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B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糖块放进水中后,很快“消失”,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糖块溶解在水中,属于物理变化,糖分子不发生改变,C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物质分子分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的缘故,D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微粒的特性并用微粒的特性解释常见的现象,微粒的特性包括:质量小、体积小;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在不断地运动,常见的现象可以用微粒的特性进行解释,通常用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来解释常见的现象。4、A【分析】除杂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详解】A、碳粉和铜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分别生成二氧化碳、氧化铜,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A不正确;B、除去N2中的少量O2,氧气和铜加热生成氧化铜,氮气和铜不反应,可以除去氧气,故B正确;C、泥沙不溶于水,将混合物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少量泥沙,故C正确;D、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D正确。故选A。【点睛】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5、B【详解】A.液氧作火箭助燃剂是利用了氧气可以帮助燃烧的性质,故正确;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利用的是二氧化碳升华时要吸热,不是利用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故错误;C.氮气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故正确;D.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正确。故选B。6、A【详解】A、用稀硫酸除铁锈,利用硫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B、用石墨制铅笔芯,石墨有滑腻感,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钨用于制白炽灯灯丝,钨丝的熔点高,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形成人工降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7、B【详解】A、该微粒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不符合题意;B、该微粒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符合题意;C、该微粒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不符合题意;D、该微粒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不符合题意。故选B。8、A【分析】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详解】A、核内质子数都为16;故选项正确;B、硫原子核外16个电子,硫离子核外18个电子;故选项错误;C、硫原子为0价,硫离子为-2价;故选项错误;D、硫原子与硫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错误;故选:A。9、B【分析】由插图可知,反应为氢气和氯气点燃生成氯化氢。【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则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不变,故A正确;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故B不正确;C、反应为氢气和氯气点燃生成氯化氢,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故C正确;D、反应没有氧气参与,则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故D正确。故选B。10、B【详解】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碳元素全部存在于碳酸钙中,碳酸钙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3)=3:12,假设碳元素的质量为3份质量,则由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5=3:15可知,氧化钙中氧元素的质量为3份质量,因此碳酸钙的质量为:3÷=25,氧化钙的质量为:3÷=,故该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氧化钙的质量比为:25:=50:21;故选:B。11、B【详解】A、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也可能是中子,A选项不符合题意;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B选项符合题意;C、碱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C选项不符合题意;D、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2、D【详解】A、镁与稀盐酸反应放热,不符合题意;B、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C、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D、碳与二氧化碳反应需吸收热量,符合题意。故选D。13、D【详解】A、碳和氧气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选项中的反应方程式未配平,正确的为2C+O22CO,故选项错误;B、选项中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应该为MgO,故选项错误;C、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Cu+FeSO4,故选项错误;D、该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故选项正确。故选D。14、A【详解】A、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依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硫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不符合题意;D、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碳单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15、C【详解】A、分子的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C、动植物呼吸和燃料燃烧过程中都发生了有氧气参与的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D、鱼儿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有一定量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锥形瓶水槽E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高锰酸钾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以催化氯酸钾的分解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BC过氧化氢水+氧气B小华不用加热产量高【解析】(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①是锥形瓶,②是水槽;(2)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干燥,所以选择A装置制取1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E,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二氧化锰可以催化氯酸钾的分解,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混合为原料,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原因是:高锰酸钾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以催化氯酸钾的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所以对A装置还要加以改变,具体做法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排水法收集的氧气纯净,所以选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是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4)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所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选择的仪器是B;(5)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条件是常温,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取需要加热,所以小华制取氧气的方法更好,理由是:不用加热,产量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0g【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5g+50g-58.1g=4.4g;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则解得x=10g;答: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g。18、(1)4.8;(2)2.75g【分析】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减少的为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故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2)设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故剩余固体中氯酸钾的质量为【点睛】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减少的为生成的气体的质量。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①②③c质量守恒定律内壁有水珠出现排尽空气,防止对氢元素、氧元素的探究产生影响72:11C【详解】实验一、(1)①可燃物在氮气中加热不燃烧,③可燃物在氧气中加热燃烧,由①、③可知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②可燃物通入氧气未加热不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