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CO2中的CO将混合气体点燃B鉴别Cu和Fe3O4观察颜色C鉴别H2O和H2O2分别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加入MnO2D除去N2中的O2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铜粉A.A B.B C.C D.D2.把X、Y两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Z、M的盐溶液中,实验结果如下表,其中“/”表示金属与盐不反应,“√”表示金属与盐能反应。金属溶液Z的盐溶液M的盐溶液X∕√Y∕∕上述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Z、M、X、Y B.M、X、Z、Y C.Z、X、M、Y D.Z、Y、X、M3.有关物质的组成、构成与性质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故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稀硫酸和盐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氢离子,故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C.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相同但排列方式不同,故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D.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钠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它们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硫酸铝——AISO4B.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3个铁离子:3Fe2+D.氯化钾——KClO35.“见著知微”是化学的重要特点。它是指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思考和推论,建立起对微观原子、分子的认识。下列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A.蔗糖溶解B.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变小C.A烧杯中溶液变红D.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6.2019年11月1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泽布替尼(C27H29N5O3)在美国上市,实现了中国原研新药出海“零突破”。”下列有关泽布替尼说法正确的是A.由64种元素组成的B.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7:29C.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1gD.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7.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铁钉生锈B.蜡烛燃烧C.风力发电D.青稞酿酒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9.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对学习化学十分重要。用微观的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现象,合理的是A.热胀冷缩,是因为微粒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B.加入糖的水变甜,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C.水会变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是因为构成他们的分子不同10.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这类化合物称为氢化物。下列物质属于氢化物的是A.H2 B.NH3 C.NaOH D.H2SO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通过实验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氢氧化钙溶液呈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酸碱指示剂除外);(3)丙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酸碱指示剂除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根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下列空白:(1)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分别是:①_____,②_____。(2)小明同学选择A装置制取1瓶干燥的氧气,他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他准备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氧气,他发现产量比校低,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他准备用氯酸钾为原料制氧气,却发现产生氧气比较慢,他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混合为原料,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原因是_____,此时,对A装置还要加以改变,具体做法是_____。(3)小华同学想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1瓶较纯净氧气(不考虑水蒸气),她选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4)当过氧化氢接触到二氧化锰后,反应便立即开始,但如果你改变所选择装置,便可控制其反应速率,请从图2所示的伙器中选择一种仪器替换小华同学选择的装置中一种仪器,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填字母)。(5)你认为小明和小华制取氧气的方法,哪一种更好?_____(填“小明”或“小华”)。理由是_____,_____(写两点)。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2)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存在明显差异,其原因是_____。(3)“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_____(填化学式)的排放量。(4)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甲和乙中含有碳元素,丙能做干燥剂。它们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甲生成乙和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乙和丁反应生成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14.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g黄铜粉未于烧杯中,将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0202020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39.959.879.799.7生成气体的质量(g)0.1X0.30.3(1)上述表格中X的值为_______g。(2)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变化关系;____________(4)同学们观察到反应一段时间后产生气体的速率减慢,原因可能是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增高白血球、保肝利胆、抗肿瘤、降血脂、清除自由基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被誉为“第七营养素”,它可以从忍冬科植物中提取,化学式为C16H18O9。请问:(1)绿原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m(C):m(O)=_____。(2)绿原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16.高温煅烧石灰石,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可制得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请计算:(1)碳酸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2)工业上要制取6.6千克二氧化碳,理论上需要碳酸钙的质量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详解】A、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铜是红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C、加入二氧化锰,产生气泡的是过氧化氢,无明显现象的是水,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铜粉,氧气和铜反应生成氧化铜,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选:A。2、C【解析】试题分析:由X放进Z的盐溶液中和M的盐溶液中,只与M盐溶液反应说明Z>X.>M;把Y放进Z的盐溶液和Z的盐溶液中,都不反应说明ZM的活动性大于Y;故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X、M、Y,故选C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3、B【详解】A、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B、稀硫酸和盐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氢离子,故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相同,但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钠含有氢氧根离子,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4、B【解析】A、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铝的元素符号是Al。化学式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硫酸铝中铝显+3价,硫酸根显-2价,因此硫酸铝的化学式是Al2(SO4)3,选项A不正确;B、氯元素是17号元素,原子核带正电,核中含有17个质子,核外有17个电子,核外电子根据能量高低的不同排布在三个电子层上,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上电子数分别为2、8、7,选项B正确;C、一个铁离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因此3个铁离子为:3Fe3+,选项C不正确;D、氯化钾的化学式是KCl,KClO3是氯酸钾的化学式,选项D不正确。故选B。【点睛】一个铁离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符号是:Fe3+,一个亚铁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符号是:Fe2+。5、D【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详解】A、分子之间存在间隙,蔗糖溶解是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中,故A正确;B、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B正确;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C烧杯中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到A烧杯中,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故C正确;D、红磷本身是固体,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没有生成新的气体,能形成压强差,是宏观现象,故D不正确。故选D。6、D【详解】A、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错误;B、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7:29;故选项错误;C、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1,单位不是“g”;故选项错误;D、其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12):(1×29):(5×14):(3×16)=324:29:70:48,氢元素占比最小,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正确;故选:D。7、C【解析】A、铁钉生锈过程中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蜡烛燃烧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风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D、青稞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8、A【详解】A、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说法正确;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但是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比如水分子和氖原子质子数相同,不是同种元素,说法错误;C、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比如氯酸钾,说法错误;D、有的反应不需要催化剂,例如高锰酸钾受热分解,说法错误。故选:A。9、B【详解】A、物质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分子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分子的体积不变,不符合题意;B、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符合题意;C、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不符合题意;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10、B【详解】A、氢气只由一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氢化物;B、氨气由氮、氢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氢化物;C、氢氧化钠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氢化物;D、硫酸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氢化物。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碱性红色变浅至完全消失氯化钙、氯化氢(CaCl2、HCl)氢氧化钠Na2CO3+Ca(OH)2=CaCO3↓+2NaOH【解析】(1)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
(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由于稀盐酸过量,最终溶液显酸性,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红色褪去;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氯化钙(CaCl2)、氯化氢(HCl)。
(3)丙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锥形瓶水槽E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高锰酸钾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以催化氯酸钾的分解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BC过氧化氢水+氧气B小华不用加热产量高【解析】(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①是锥形瓶,②是水槽;(2)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干燥,所以选择A装置制取1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E,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二氧化锰可以催化氯酸钾的分解,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混合为原料,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原因是:高锰酸钾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以催化氯酸钾的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所以对A装置还要加以改变,具体做法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排水法收集的氧气纯净,所以选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是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4)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所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选择的仪器是B;(5)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条件是常温,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取需要加热,所以小华制取氧气的方法更好,理由是:不用加热,产量高。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O2CaCO3CaCO3CaO+CO2↑Ca(OH)2+CO2═CaCO3↓+H2O【详解】(1)碳元素为质子数为6的元素,其原子的电子排布为2,4。碳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存在明显差异,其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3)“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CO2的排放量;(4)由题意可知,丙能做干燥剂,初中做干燥剂的一般为生石灰、浓硫酸,且丙为含碳化合物所得,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应该丙为生石灰,甲为碳酸钙,乙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和生石灰得到的产物进一步反应得到碳酸钙,所以丁为氢氧化钙。则甲的化学式为CaCO3;甲生成乙和丙就是碳酸钙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其对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保育员营养员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监理工程师冲刺班课件
- 房地产分销与房地产技术咨询服务合同
- 监狱应急管理课件
- 监察信息员管理课件
- 血糖控制过程的安全护理实践
- 小儿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护理查房
- 肾透析患者并发症预防护理查房
- 黄埔初三一模数学试卷
- 2025年重庆云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辅警考试题带答案分析
- 肾动态弹丸式注射流程
- 油管供货合同协议
- 法兰加工合同协议
- 肠造口及周围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
- 工程勘察设计实施要点
- 急性肾小球肾炎诊疗指南
- 2025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消毒供应室半年工作总结
- 2025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带反思)☆ 问题解决策略:特殊化
- 产品实现过程策划与控制程序研究
- 中国功能食品行业市场运行动态及投资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