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选择性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面是“日本东海道新干线”通车运营(1964年10月1日)前后人口向沿线都市圈流动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日本东海道新干线”的运营(

)A.出现了严重的逆城市化现象 B.有利于缓解大城市的社会问题C.改变了区域内城市经济结构 D.削弱了沿线中小城市发展潜力2.截至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9.7万公里.比2002年增长了34.7%;公路里程达123.8万公里,增长了1.4倍,其中高速公路9.6万公里,增长了2.8倍;定期航斑里程达328万公里,增长了1倍。这反映了我国(

)A.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 B.开始构建多层次交酒体系C.交通技术水平领先世界 D.经济资源实现了优化配置3.日本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是电车,日本铁路公司的电车只要晚1分钟,车内必定播放道歉的广播,而新干线的到达和出发时刻则是以15秒为单位设定的。这反映出日本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

)A.增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 B.完善了城市交通规划体系C.大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D.推动了生活方式的时尚化4.下表是某学者对天津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所作的阶段划分。其意在说明(

)时间演变1840年—20世纪初步行时代——双中心沿河轴向生长20世纪初—新中国成立电车时代——单中心双带状蔓延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末公共交通时代——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相对独立生长20世纪末—综合交通时代——“双城双港(河港、海港),相向拓展”A.出行方式决定城市空间形态 B.交通系统影响城市空间发展C.公共交通促进城市经济繁荣 D.交通发展改变人们生活观念5.下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部分)。据此可知,汉口公交运营管理的进步(

)A.缓解了城市拥堵的状况 B.加强与外界的经济联系C.体现了政府的民本理念 D.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6.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同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不准在车辆行驶时上下车、不准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该守则(

)A.促进了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 B.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C.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的养成 D.促进了交通运输业近代化7.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铁路总里程仅有2.18万公里,其中还有一半处于瘫痪状态;能通车的公路仅8.08万公里、民用汽车5.1万辆;民航航线只有12条;我国的主要参输工具还是畜力车和木帆船等。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A.未开启交通近代化进程 B.现代运输能力相对薄弱C.传统交通方式已被取代 D.交通工具已能自主生产8.著名的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15日动工建设,2017年7月7日实现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因其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和顶尖的建造技术而闻名世界。港珠澳大桥A.便利了大湾区之间出行和贸易往来 B.连接了香港、珠海、澳门和深圳C.工程全部为跨海桥梁和人工岛组成 D.为港澳回归祖国创造了有利条件9.1950年,中国的铁路位于京广铁路以西的不到五分之一,新疆、青海、宁夏和四川等内陆省份没有铁路。到1957年,全国铁路线长度翻了一番以上,这些内陆省份都有铁路通到中国其他地区。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

)A.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得到重视 B.独立工业体系已建立C.铁路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 D.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有人这样评价福特汽车生产:“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儿,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它。”据此可知,福特的成功在于A.世界市场的形成 B.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C.垄断组织的产生 D.自动化技术的应用11.1993年至1997年,上海先后架起杨浦、徐浦两座大桥和延安路越江隧道复线,开通运营地铁1号线。另外,还建成了城市内环路高架系统和外环线工程,以及沪宁和沪杭高速公路。1997年10月15日,浦东机场举行隆重开工仪式。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A.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完善B.上海交通呈现多样化、立体化趋势C.改革开放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D.有效地解决了城市道路拥堵的现象12.到2018年末,全国铁路拥有机车2.1万台,是1949年的5.3倍;民用汽车保有量2.3亿辆,是1949年的4564.1倍;民用飞机由1985年的404架增至2018年的6134架;水上运输船舶13.7万艘,是1950年的30.3倍。以上数据表明A.交通运输服务体系逐渐完善 B.交通运输量大幅增加C.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 D.交通运输网络化布局13.如图所示为民国十三年的一则汽车广告,其中有“价廉物美之轿式汽车最宜于小家庭之购用,盖为父者日间可乘以外出办公,晚间及星期日其子女亦可乘之。既可御冬季之寒风,又可遮夏季之烈.更有一最重要之优点,即其价格低廉,普通收入之家庭甚易于购买也"等字样。这可以用于说明A.新式交通工具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B.中国近代民族汽车工业成绩斐然C.轿式汽车已经普遍进入寻常百姓家 D.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商业的发展14.1978年以后,外资根据市场需求投资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线,如汽车制造业。中外合资企业现在已居主导,许多国产品牌被市场淘汰。中国汽车年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早已超过了国家计划控制的产量,并大量供应世界市场。这说明A.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B.外资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C.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被削弱D.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强国15.中国近代通行原则源于英法联军在中国制定并实行的《租界规程》中载明的条文:车辆超过时必须靠路左。1945年左右蒋介石政府迫于美国的压力,把靠左通行改为靠右通行,并特地发布了近代中国第一部交通规则一《城市交通规则》。这说明A.近代中国人主动学习西方文明B.中国近代交通发展带有殖民色彩C.交通规则最早出现于甲午战争后D.中国近代交通规则发生根本变化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代的造船基地集中在两浙、福建、江西以及两湖地区。该时期,造船工人已经掌握了一整套先进的设计方法,能够制造出适应各种自然环境并具有特定性能的优良船舶。最能代表宋代船舶建造水平的是远洋海舶,其特点是载重量大、设计科学、性能优良。宋代内河造船业也不断发展,公元10世纪末,仅官营造船工厂每年就要造3337艘漕运船只。内河船只的推进力主要是风力和人力。——摘编自包伟民、吴铮强《宋朝简史》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造船业主要采取国内与国外联合的方式设计出口船舶。近些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出口船只由中国造船业自行设计。中国的造船企业十分重视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十多年来,针对国内经济发展和航运的需要,造船企业开发了近千种船型。国内主要船厂现在都能按照现代国际造船技术和造船方法建造船舶,如118000吨穿梭油轮、69000吨成品油/化学品船等。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近年来计算机在造船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2012年,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入列,这反映了我国船舶工业乃至整个国防科技工业的创新跨越发展。——摘编自王守道《中国造船技术的发展与展望》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造船业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造船业发展的表现。(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造船业发展的意义。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国家出现以后,道路成为人们开拓的产物。至周代,已有了明确的道路系统,并设置了道路守卫和交通管理人员——司空官。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东至渤海、南至江浙的两条“驰道”及连接陕甘蒙的军事设施“直道”,最宽处可供许多驾马车并排行驶。汉代道路修筑和养护已达一定水平,驰道两旁置有林荫。东汉末年以后,交通事业衰落,道路系统变得支离破碎。隋唐时期,全国的道路再现繁荣,修建了以长安城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系统。宋朝由于受到辽金的进攻,交通范围大大缩减。元明清时期,中国陆路交通兴盛发达。——摘编自赵云旗《中国古代交通》等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小汽车在美国得到迅速普及,公交系统逐渐退化,人车矛盾突出。这一时期,洲际高速路网的建设全面完成。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冰茶法案”“续茶法案”等法案的颁布,美国城市交通系统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小汽车单一模式向包含公交、步行等在内的多模式交通体系转变。面对郊区化和大都市区的城市发展,美国形成了城市精明增长理论及新城市主义理论。交通系统研究从早期解决人车冲突开始,最终形成了邻里单位理论、雷德朋人车分流理论。——摘编自叶建红、施雪莹等《欧美城市与交通发展演进的历史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道路交通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交通体系发展的背景。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95年,浙江宁波绅商最先创办了对外海商轮局和永安商轮局,得以航行沿海和内河。此后,福建、广东、广西、上海、山东、天津、吉林、湖北、湖南,以及苏州、杭州、镇江等地商轮公司或轮船局相继开办。据统计,1895~1900年间,各地先后开业的小轮船运输业约100家,加上原来的一些商轮企业,除去中途停业者外,到1900年继续营业的约有80家,轮船约有440艘,总吨数约10000吨。如果连同招商局和挂洋旗的华商轮船一并计算,中国所有的轮船航运业估计达480艘,总吨数约7万吨。1901~1911年,先后创办的大中型轮船企业46个,到宣统三年底能够继续运营的有31个,这是一个跨越性的进步。这11年间新创内河轮船企业合计达405家,资本总额580多万元,轮船630余艘,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充,除去中途停闭者,到宣统三年共有500余家企业,资本约800万元,拥有小轮船900多艘,这样就大致形成了遍及。上海、长江干支流,以及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的航运网络。——摘编自刘凝凡《近代中国航运业之演进研究》材料二

据2004年数据统计,我国现有港口1460个,国际海运船队为3700多万载重吨,位列世界第五位。2002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700万标准箱,年增长35%。为适应集装箱快速发展的需要,政府重点加强了沿海主要港口集装箱码头的建设,上海、宁波、深圳等都在兴建大型深水集装箱专用泊位,尤其是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洋山深水港区工程和长江深水航道治理工程。2002年底,我国已与66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海运及河运协定批准设立外商独资船务公司和集装箱运输服务公司及其分支机构120多家,70多家境外航商在我国港口开辟了集装箱国际班轮航线。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港口法》,是我国第一部对港口事业进行全面、系统规范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自实施以来进一步规范了我国国际海上运输活动。我国鼓励国内港口及航运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用现代物流改造传统运输业,拓展我国海运业的发展空间。——摘编自苏新刚《新世纪中国航运业的新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航运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发展的原囚。(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1世纪初我国航运业发展的主要表现。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推动21世纪中国航运业发展的策略。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漕运是关系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重要因素,是王朝权力中心得以生存和运行的物质输送线和生命线。漕运线路方向一直处于变化之中。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朝廷逐渐把漕运重点放在南方。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元代海运、河运并行,以海运为主,明永乐十三年后,重开会通河,依托京杭大运河,停止海运,由于运河淤塞,1901年清政府废止漕运。——摘编于吴琦《中国古代漕运空间变动的历史意义》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北美大陆东海岸的纽芬兰岛;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北美洲最大半岛),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17世纪初,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西欧人还不断探索南半球的新世界。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642-1643年,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1)根据材料一关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漕运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寻找新的海运航线的影响。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32年德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这一时期美国也提出了建设纵贯全国连接各州的州际国防公路战略构想。1956年国会通过的联邦资助公路法案公布了前所未有的公共工程一一建立全国州际和国防高速公路系统。同时出台法案建立了“公路信托基金”接受专川于公路目的的税收。此条款打破了美国国会不将税收专门用于指定目的的惯例。艾森·豪成尔在德国目睹了高速公路上部队高速移动的情景,认为建设州际公路是提高军队机动性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大力支持该法案。此后经40余年不懈努力,终于建设完成了77万公里的州际高速公路系统,这个系统支撑着这个世界强国的经济繁荣和国民的荣耀。——摘编自刘瑞波、赵宁《欧美国家高速公路融资模式及其借鉴》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公路建设的投资主体由过去单一的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转变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外各类经济实体等。投资方式由过去单一的地方政府公共投资转变为中央地方联合投资、中外合资合作,以及外商独资等多种形式。公路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984年公路建设投资仅22.8亿元,截至2017年底,公路建设投资完成21253亿元,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77.4万公里。高速公路连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全国高速公路网。世界银行对此做出评价,在构建现代化高标准的国家公路网、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促进社会团结方面,中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摘编自徐丽、贺菲菲《缓解制约支撑发展——收费公路的前世今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州际高速公路得以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特点,并分析中国高速公路发展的意义。参考答案:1.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64年(日本)。根据材料“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可知是在1964年通车的,从材料可知,都市圈流动人口在通车后小幅上升后迅速下降,甚至小幅降为负数,这说明人口向大城市转移的力度迅速减弱,这有利于缓解大城市的环境、交通、医疗等方面的社会问题,B项正确;材料中人口向都市圈流动人数下降,但整体还是呈现流入状态,排除A项;材料未介绍区域内部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C项;人口向都市圈流入,为中小城市发展提供了人才可能,排除D项。故选B项。2.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截至2012年,铁路营业里程比2002年增长了34.7%”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截至2012年,我国交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交通建设属于基础设施建设,所以这一时期我国交通建设的发展反映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A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说明2002年至2012年我国才开始构建多层次交通体系,排除B项;材料可以反映我国交通建设成就显著,但没有其他国家的数据,故不能得出我国交通技术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信息未体现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3.A【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随着日本电车的发展,铁路公司对电车的出发、到达都提出了精准的时间要求,这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时间观念,以适应现代交通工具的运行,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现代交通工具对城市交通规划、出行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4.B【详解】从材料的信息可得出,步行时代,天津的城市空间范围较小。而到了综合交通时代,城市的空间范围已经向其他城市延长,这说明交通的发展拓展了城市的空间,B项正确;决定的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发展,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人们的观念,排除D项。故选B项。5.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口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的制定,使人们严格按照时间安排出行,反映了人们时间观念的改变,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汉口公交运营管理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这不会起到缓解城市拥堵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与外界的经济联系,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民本理念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6.C【详解】根据材料“其中规定不准在车辆行驶时上下车、不准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这些守则内容都是公共意识的体现,C项正确;乘车守则与自由平等的思想没有因果关系,排除A项;材料只是乘车守则的内容,没有提适用范围,排除B项;乘车守则与交通运输业近代化没有因果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7.B【详解】根据材料“能通车的公路仅8.08万公里、民用汽车5.1万辆;民航航线只有12条;我国的主要参输工具还是畜力车和木帆船等”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现代运输能力相对薄弱,B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新中国初期已经有近代化交通,排除A项;材料信息表明传统交通方式仍然存在,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生产交通工具的表述,排除D项。故选B项。8.A【详解】根据所学,港珠澳大桥缩短了大湾区内部的通行时间,方便出行和贸易,A项正确;港珠澳大桥连接了香港、珠海和澳门,排除B项;大桥由跨海桥梁、人工岛和隧道组成,排除C项;香港和澳门已经与20世纪末全部回归祖国,排除D项。故选A项。9.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铁路里程不断增加,而且向内陆省份扩展,这一变化平衡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通状况,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得到重视,A项正确;“一五”计划的完成才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排除B项;铁路并不占据主导地位,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没有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排除D项。故选A项。10.B【详解】根据材料“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儿,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它”及所学知识可知,福特的成功在于工业流水生产线,它使产品的生产工序被分割成一个个的环节,工人间的分工更为细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B项正确;福特的成功在于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无关,排除A项;垄断组织是指为获取高额利润,由多家大企业通过协议、控股、持股等形式建立的组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它和控制论、信息论、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电子学、液压气压技术、自动控制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此时还未正式出现自动化技术,排除D项。故选B项。11.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道路拥堵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仅靠发展道路问题不能彻底解决道路拥堵问题,D项错误,符合题意;从材料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来看,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完善,排除A项;从材料中的道路发展来看,呈现呈现多样化、立体化趋势,排除B项;从材料时间及道路设施建设可知,改革开放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2.C【详解】据材料可知,1949年到2018年,陆海空交通工具的数量剧增,说明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C项正确;由材料不能得出交通运输服务体系的完善,排除A项;材料说明的是交通运输工具数量的增多,而不是强调“交通运输量大幅增加”,B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13.A【详解】根据“父者日间可乘以外出办公,晚间及星期日其子女亦可乘之。既可御冬季之寒风,又可遮夏季之烈”可知,当时乘车外出办公、假日家庭出行现象存在,说明汽车作为新式交通工具,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影响,A正确;广告语的目的是销售,无法说明当时汽车工业的成就,排除B;C中的“普遍”表述不符合近代中国社会的史实,排除;民国十三年尚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而非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排除D。14.A【详解】改革开放以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引进外资,进行中外合资大大促进中国汽车的发展,能够体现出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答案为A。材料不是强调外资占主导,B错误。材料看不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被削弱,C错误。材料只能看出中国是汽车大国,不能看出是工业强国。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要求学生结合改革开放的过程和影响来分析。15.B【详解】材料中国民政府“迫于美国的压力,把靠左通行改为靠右通行”,体现出美国交通意志强加于中国的特点,说明中国近代交通变革带有殖民主义色彩,故B项正确。材料中交通规则改变是美国强制行为,不是国人主动学习,故A项错误。“英法联军在中国制定”说明应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中《城市交通规则》制定不能说明近代交通规则发生根本变化,故D项错误。16.(1)集中于南方地区;造船技术先进;官营手工业造船能力强;规模大,所造船只数量多;远洋造船业与内河造船业相结合;自然动力与人力相结合等。(2)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与国际接轨;自主性增强;造船企业重视新技术应用,尤其是计算机技术;设计船型种类增加;船舶载重量大等。(3)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动了科技的进步;有利于海洋开发;加强了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增强了海防实力;提高了综合国力,扩大了国际影响力等。【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由材料一中“宋代的造船基地集中在两浙、福建、江西以及两湖地区”,可知宋代造船业集中于南方地区;由材料一中“该时期,造船工人已经掌握了一整套先进的设计方法,能够制造出适应各种自然环境并具有特定性能的优良船舶”,可知造船技术先进;由材料一中“最能代表宋代船舶建造水平的是远洋海舶,其特点是载重量大、设计科学、性能优良。宋代内河造船业也不断发展”,可知远洋造船业与内河造船业相结合;由材料一中“公元10世纪末,仅官营造船工厂每年就要造3337艘漕运船只”,可知规模大,所造船只数量多;由材料一中“内河船只的推进力主要是风力和人力”,可知官营手工业造船能力强、自然动力与人力相结合。(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由材料二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造船业主要采取国内与国外联合的方式设计出口船舶”“国内主要船厂现在都能按照现代国际造船技术和造船方法建造船舶”,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造船领域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与国际接轨;由材料二中“近些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出口船只由中国造船业自行设计”,可知自主性增强;由材料二中“十多年来,针对国内经济发展和航运的需要,造船企业开发了近千种船型”,可知设计船型种类增加;由材料二中“中国的造船企业十分重视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近年来计算机在造船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可知造船企业重视新技术应用,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由材料二中“118000吨穿梭油轮、69000吨成品油/化学品船等”,可知船舶载重量大。(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分析造船业发展的意义时,可以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调动和运用知识,多角度分析问题,如可以从交通运输业、科技进步、海洋开发、中外交流、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国际地位提升等方面考虑。17.(1)特点:道路系统形成时间早(历史悠久);道路修筑的水平高;发展曲折(与政治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与战争有密切关系;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政府重视);结构上有辐射性,以都城为中心向外辐射(或形成交通网);政府主导;道路管理制度化;设置相关机构与政府部门进行管理;以都城为中心,以稳定统治及维护统一为目的;为现实统治需求服务;道路建设与战争需求相结合。(2)背景:二战后美国私人汽车普及;高速路网的建设完成;交通法律的完善,推动交通体系的转变;城市发展理论的革新,指导交通系统研究的发展;政府对人车矛盾等城市交通发展问题的重视。【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国家出现以后,道路成为人们开拓的产物”,得出道路系统形成时间早(历史悠久);依据材料“汉代道路修筑和养护已达一定水平”,得出道路修筑的水平高;依据材料“东汉末年以后,交通事业衰落,道路系统变得支离破碎”,得出发展曲折(与政治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与战争有密切关系;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政府重视);依据材料“修建了以长安城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系统”,得出结构上有辐射性,以都城为中心向外辐射(或形成交通网);政府主导;道路管理制度化;依据材料“并设置了道路守卫和交通管理人员——司空官”,得出设置相关机构与政府部门进行管理;依据材料“修建了以长安城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系统”,得出以都城为中心,以稳定统治及维护统一为目的;从统治角度分析,得出为现实统治需求服务;从与战争的关系分析,得出道路建设与战争需求相结合。(2)背景:依据材料“两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小汽车在美国得到迅速普及”,得出二战后美国私人汽车普及;依据材料“这一时期,洲际高速路网的建设全面完成”,得出高速路网的建设完成;依据材料“单一模式向包含公交、步行等在内的多模式交通体系转变”,得出交通法律的完善,推动交通体系的转变;依据材料“面对郊区化和大都市区的城市发展,美国形成了城市精明增长理论及新城市主义理论”,得出城市发展理论的革新,指导交通系统研究的发展;政府对人车矛盾等城市交通发展问题的重视。18.(1)特点:创办商轮公司或轮船局的范围扩大;船厂和轮船数量增加。原因: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的热潮的推动。(2)表现:航运业规模的扩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中外航运关系越来越紧密;颁布法律法规保障航运业的发展;采用现代物流改造传统运输业。策略: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积极主动融入国际航运业的发展;利用现代科技提升航运业发展的质量。【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1895年,浙江宁波绅商最先创办了对外海商轮局和永安商轮局,得以航行沿海和内河。此后,福建、广东、广西、上海、山东、天津、吉林、湖北、湖南,以及苏州、杭州、镇江等地商轮公司或轮船局相继开办”可知,创办商轮公司或轮船局的范围扩大;根据材料一“据统计,……轮船630余艘”可知,船厂和轮船数量增加。原因:结合所学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的热潮的推动的角度分析。(2)表现:根据材料二“据2004年数据统计,……建设洋山深水港区工程和长江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可知,航运业规模的扩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根据材料二“2002年底,……集装箱国际班轮航线”可知,中外航运关系越来越紧密;根据材料二“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港口法》,是我国第一部对港口事业进行全面、系统规范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自实施以来进一步规范了我国国际海上运输活动”可知,颁布法律法规保障航运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二“我国鼓励国内港口及航运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用现代物流改造传统运输业,拓展我国海运业的发展空间。”可知,采用现代物流改造传统运输业。策略:根据材料“政府重点加强了沿海主要港口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可知,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根据材料二“我国已与66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海运及河运协定批准设立外商独资船务公司和集装箱运输服务公司及其分支机构120多家,70多家境外航商在我国港口开辟了集装箱国际班轮航线”可知,积极主动融入国际航运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二“我国鼓励国内港口及航运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用现代物流改造传统运输业,拓展我国海运业的发展空间”可知,利用现代科技提升航运业发展的质量。19.(1)(1)变化一:运粮方向由自东向西逐渐转变为自南向北。原因:秦汉时政治中心多在西北(长安)且经济重心尚在北方,魏晋以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至元明清时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南北分离。变化二:从海运、河运并行,以海运为主,到后来停止海运,只用河运。原因:元代航海技术提高;明朝推行海禁政策,政府疏浚河道提高运力,海运风险较大而河运风险小。变化三:河运从依托自然河道为主,逐渐转变为依托人工运河为主。原因:秦汉运粮方向是自东向西,符合我国自然河流的基本走向;唐以后运粮方向逐渐转变为自南向北,难以利用自然河道,只能开凿运河。变化四:从明清倚重漕运到清末废止漕运。原因:运河淤塞;近代铁路、轮船等新型运输方式的出现。(2)推动欧洲逐步建立世界殖民体系。促进了欧洲经济重心的进一步转移(促进大西洋沿岸国家崛起);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世界逐渐联成一个整体(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增进欧洲人对世界的了解【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一中“秦汉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