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年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年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年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年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1)伟大的一切诞生于壮美之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壮阔苍茫的边塞风光图,李清照《渔家傲》中也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文天祥《过零丁洋》中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忠贞为国、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豪迈悲壮之情。(2)古诗文中,古人传情言志的方式非常精妙。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移情入境,以春夏美景寄托山水之乐;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抒心志,表明自己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富足,而非物质上的享受。【答案】①.千嶂里②.长烟落日孤城闭③.天接云涛连晓雾④.星河欲转千帆舞⑤.人生自古谁无死⑥.留取丹心照汗青⑦.野芳发而幽香⑧.佳木秀而繁阴⑨.以中有足乐者⑩.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注意“嶂”“烟”“雾”“帆”“繁”“奉”等字的书写。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甲】他就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取义的来解释那些诗篇。后来解释《诗经》的儒生都跟着他的脚步走。最有权威的毛氏(注:指西汉毛亨、毛苌)《诗传》和郑玄《诗笺》差不多全都是断章取义,甚至断句取义——断句取义是在一句、两句里拉出一个两个字来发挥,比起断章取义,真是变本加lì了。【乙】是大毛公创始《诗经》的注解,传给小毛公,在小毛公手里完成的。郑玄是东汉人,他是专给毛《传》作《笺》的,有时也采取别家的解说;不过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也和毛氏一鼻孔出气,他们都是以史证诗。(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儒()生诗笺()变本加lì()(2)【甲】【乙】两段文字均出自朱自清的著作______(书名),这部著作系统介绍了我国传统文化经典,其中《史记》《汉书》属于“史”,《诗经》《尚书》属于“______”,《离骚》《九章》属于“______”,《墨子》《吕氏春秋》属于“____________”。【甲】语段中“他”指的是____________(人名)。(3)结合【甲】【乙】语段回答,为什么说“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也和毛氏一鼻孔出气”?【答案】(1)①.rú②.jiān③.厉(2)①.《经典常谈》②.经③.集④.子⑤.孔子(3)因为孔子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取义的来解释那些诗篇,后人也都接受了孔子对《诗经》的见解,和毛氏一样断章取义地来解释《诗经》,以史证诗。(意思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儒生:rúshēng,指遵从儒家学说的读书人。后来泛指读书人。诗笺:shījiān,文学术语,指承载诗篇的纸张称诗笺,诗集是由诗笺积订而成的,故有的诗人也把诗集称作诗笺。变本加厉:biànběnjiālì,指比原来更加发展。现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名著识记。《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对中国一些主要的传统文化经典的梳理和讲解,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共十三个专题。文段一、二都是有关《诗经》的内容。经史子集,泛指中国古代典籍,是古人将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即:经、史、子、集,经:经书,是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集:文集,即诗词汇编。《诗经》《尚书》属于“经”,《离骚》《九章》属于“集”,《墨子》《吕氏春秋》属于“子”。联系文段一“他就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取义地来解释那些诗篇”可知,“他”是孔子,孔子根据讲学需要截取自己需要的部分来解释诗篇。【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联系材料一“他就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取义地来解释那些诗篇。后来解释《诗经》的儒生都跟着他的脚步走”,材料二“是大毛公创始《诗经》的注解,传给小毛公,在小毛公手里完成的”可知因为孔子之后解释《诗经》的儒生都接受了孔子对《诗经》的见解,和毛氏一样断章取义地来解释《诗经》,以史证诗。3.某中学开展“秉承诗书传家,传承优良家风”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在写“耕读传家”时,小卉同学对使用哪种字体很是犹豫,请你帮他选择并简述理由。(楷书)(隶书)(行书)(2)请你将正确的选项填入下面的一段文字中。(只填字母)从________中,我明白了“家”满载着爱和期望;从________中,我明白了“家”是一份真诚和信任;从________中,我明白了“家”是绵绵的思念和温暖的避风湾;从________中,我明白了“家”是舍小家为大家的责任与担当。A.“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B.诸葛亮《诫子书》C.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D.曾子杀猪(3)活动结束后,小卉写了一段感言,请你修改。【甲】对个人而言,家风是我们从哪儿来的根、到哪儿去的魂,对社会而言,家风是一种情怀、一种积淀、一种信仰。【乙】家风不仅蕴含着社会的道德乘性、民族的文化根源,更承载着家庭的精神根脉。中国历史上众多的优良家风,从不同层面诠释着诗书传家、崇仁尚德、艰苦朴素、清廉守法等中华传统美德,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丙】历代优良家风的涓涓细流,汇成了中华传统家风文化的汪洋大海,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①【甲】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②【乙】句有语病,应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丙】句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答案】(1)示例一:我选楷书,因为楷书字形工整,笔画方正,与传统家风要求为人方正一致。示例二:我选隶书,因为隶书方劲古朴,沉稳庄重,与“耕读传家”应有沉稳庄重的特点一致。示例三:我选行书,因为行书如行云流水,潇洒自如,与“耕读传家”培养出思想活跃,为社会所用的人的宗旨一致。(2)①.B②.D③.A④.C(3)①.“魂”后面的逗号(“,”)②.分号(“;”)③.家风不仅承载着家庭的精神根脉,更蕴含着社会的道德秉性、民族的文化根源。(意思对即可)④.培养⑤.滋养【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书法字体鉴赏。作答时应先明确字体特征,然后结合主题“秉承诗书传家,传承优良家风”相关联即可。例如:我选楷书,因为楷书笔画横平竖直、字体方正工整,就如同踏踏实实做人一样,这与传统家风要求为人方正一致;又如:我选隶书,因为隶书笔画厚重古朴,庄重严整,这与沉稳庄重的家风一致;再如:我选行书,因为行书笔画灵活,如行云流水,这与头脑灵活、富有创造力的“耕读传家”家风主题相符。【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B.诸葛亮《诫子书》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志存高远、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表现了作者对儿子的爱以及对其寄予厚望;C.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讲述的是大禹在治理水情时曾三次路过家门,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发出痛苦的声音,还有婴儿的啼哭声。手下劝他进去看看,但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情况紧急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声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暂且不能回家,于是又匆忙离去,没进家门。人们由衷的钦佩用“三过家门而不入”来表示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D.“曾子杀猪”讲述的是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她的儿子一边跟着她一边哭泣。曾子的妻子说:“你回去,等我回家后为你杀一头猪。”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曾子就要抓住一头猪把它杀了,妻子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与小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依赖父母学习的,并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他,是在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该用的办法。”于是曾子马上杀猪煮了肉吃。这里体现的是为人应诚信;由此可知①②③④横线处依次填写:BDAC。【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①:结合甲“对个人而言”和“对社会而言”可知,这里是从两个层次来谈论家风,“对个人而言,家风是我们从哪儿来的根、到哪儿去的魂”是第一层,因此“魂”后面的逗号应该改为分号。②:结合乙句“家风不仅蕴含着社会的道德乘性、民族的文化根源,更承载着家庭的精神根脉”可知,这里的病因是语序不当,“承载着家庭的精神根脉”“蕴含着社会的道德秉性”“民族的文化根源”之间是递进关系,由家庭到社会,再到民族,因此修改后的句子是:家风不仅承载着家庭的精神根脉,更蕴含着社会的道德秉性、民族的文化根源。③:“涓涓细流”与“培养”搭配不当,应将“培养”改为“滋养”。二、阅读(55分)【一】(22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生命禁区”里的奇迹①从西藏的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其实就是从一个海拔高度走到另一个海拔高度。②在西藏,高山反应会让你无处可逃。即便离开,你最多也只能从一个高海拔地区逃到一个海拔稍低的地方。对一个被高山反应折磨的人来说,你还是无法逃脱那种痛苦。你只能适应。③2015年,我从日喀则出发,苍穹高远,丽日白云,大地在不知不觉中抬升,待原本模糊的喜马拉雅山脉逐渐清晰,就到了岗巴小城。看见它时,会倍感突兀,心中疑惑:这样一个地方怎么会有这么一个人类聚居地?随之也会惊喜,好像在荒凉的月球表面找到了人类的居所。④岗巴县位于卓木雪山和康钦甲午雪山附近,地处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紧靠珠穆朗玛峰,是一个雪山环绕之地。全县地广人稀,在4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生活着万余人口,是我国“平均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差”的地区。⑤岗巴边防营担负着近十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和近20个通外山口的边防巡逻任务。每条巡逻线路都险象环生,有些山口长年风雪弥漫,风力可达10级。⑥人们对岗巴边防营军人的评价是;岗巴军人,没有吃不了的苦。这是他们所处环境和执行的任务决定的。以前,为方便给哨所官兵运送物资,上级为营里配了几十头骡马。这些强壮的“新战友”来到驻地没多久,就相继死去。后来,上级又送来了几十头牦牛。虽有“高原之舟”的美誉,这些牦牛也没坚持多久,就陆续倒在了运送物资的路上。⑦肖顺海对我说,生活在这里的人,感觉生命就像一块随时可能坠落到石头上的玉。但他已把自己的生命在这里放置很多年。他1995年从四川富顺入伍后,就来到了藏南边防。2008年,他到岗巴边防营一连任指导员,后任岗巴营教导员。现在他觉得自己应该算是个岗巴人了,有了当地人的肤色、疾患、生活习惯和看待世界的方式。他已把自己从一块玉变成了一块岗巴石,可以随便摔打了。⑧他知道岗巴植物稀少,所以来时带了一株仙人掌。仙人掌长得很强壮,已经开花了。他说他以后离开,会把这株花留下,“只可带花来,不准带花走”,这在岗巴已相沿成习。⑨在岗巴很难看到树,县城亦然。因为这里海拔太高,河滩上的牧草一从冰冷的泥土里冒出来,就变黄了。但在边防营四连驻地有一大片红柳,计有148棵。它是这里的森林,是岗巴军人在“生命禁区”创造的奇迹。人和树就是这么一种关系。人最早是从树上下来的,树是人类最古老的家园和故乡。树多的地方,人就活得滋润。⑩树苗是从300多公里外的日喀则抱回的,好几百棵。官兵们挖地三尺,掘开冻土,拌上羊粪。树苗成排成行,为抵御大风,官兵们用木棍给它们做支撑,用绳索绑束;冬天,先用旧衣服包裹枝干,再用塑料薄膜把树罩住。终于,有近200棵红柳的根扎进永冻层。最终,活下来的是这148棵。⑪既然树能活下来,那就能种活蔬菜。每年一到10月,大雪封山,边防营所属边防连队便与世隔绝。以前,官兵们一年有9个月只能吃罐头和干菜,于是,在“生命禁区”种出蔬菜就成了岗巴军人的新梦想。种菜的活儿比种树精细,要掘地三尺,把冻土刨开,拉走,再从绿洲上拉来熟土,撒上羊粪,建起半地下温室。岗巴风大,为防止温室玻璃和塑料大棚被风刮坏,要建两米多高的挡风墙。当年,小白菜、萝卜、青菜、洋葱、土豆就在岗巴落了户。接着,岗巴又试种了黄瓜、南瓜、青椒、茄子。现在,我看到每个连队都建了蔬菜温室,总面积有3万多平方米。即使外面冰天雪地,温室内也春意盎然。⑫植物是生命的映照。在“生命禁区”,更是如此。⑬如果你来到岗巴边防营,连队干部一般都会带你去参观连队的温室。在他们心目中,那不仅仅是种植蔬菜的地方,还是他们的花园,是个可以看到绿色、看到花朵、看到春意、寄托乡愁的地方。(节选自《雪线上的边关》,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②段“无处可逃”和“无法逃脱”表明高原反应折磨人时欲罢不能的痛苦和无奈。B.第④段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平实,介绍了岗巴边防营所在的岗巴县的所在位置、地理环境、县域面积和人口。C.第⑦⑧两段直接引用了肖顺海的话,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更加有力地表现了岗巴边防哨所官兵无私无畏的精神。D.“当年,小白菜、萝卜、青菜、洋葱、土豆就在岗巴落了户”中“落了户”这里是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蔬菜在岗巴的成功种植。5.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岗巴边防哨所官兵在“生命禁区”创造了哪些奇迹?6.请按要求品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1)随之也会惊喜,好像在荒凉的月球表面找到了人类的居所。(从修辞手法角度)(2)种菜的活儿比种树精细,要掘地三尺,把冻土刨开,拉走,再从绿洲上拉来熟土,撒上羊粪,建起半地下温室。(从词语运用角度)7.本文为什么叙写为营里配的几十头骡马和牦牛来到驻地没多久就相继死去这件事?请简要分析。8.岗巴边防哨所官兵的哪些优秀品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两点并简述理由。【答案】4.C5.①他们适应了当地的恶劣条件、生活习惯和看待世界的方式,并把自己锤炼成为意志坚强的战士。②他们在边防营地种活一大片红柳,使得岗巴有了树,拥有了绿色。③他们建起了半地下蔬菜温室,在“生命禁区”种出蔬菜。可以看到绿色、看到花朵、看到春意、寄托乡愁。6.(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岗巴小城”比作“月球表面的人类居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岗巴小城周围环境的荒凉,表现了“我”的惊喜。(2)运用了“掘”“刨”“拉”“撒”“建”等一系列动词,写出了战士们建起半地下温室种菜的过程,形象地写出了种菜的活儿精细,以及在高原上种菜的不易、艰难。7.这里运用插叙,以几十头骡马和牦牛相继死去一事体现了岗巴边防自然条件的恶劣,与岗巴边防营军人“没有吃不了的苦”形成对比,突出了岗巴边防营军人不惧艰险、战天斗地的精神,也为下文他们能在“生命禁区”创造奇迹做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8.示例:①勇斗高寒、坚韧不拔:如他们在我国“平均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差”的地区守卫祖国疆土,每条巡逻线路都险象环生。②拼搏奉献、艰苦奋斗:如他们在如此高寒地区,种上树,种上温室蔬菜,让“生命禁区”有了生命。【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C.有误,根据第⑧段“他知道岗巴植物稀少,所以来时带了一株仙人掌。仙人掌长得很强壮,已经开花了。他说他以后离开,会把这株花留下,‘只可带花来,不准带花走’,这在岗巴已相沿成习”可知,引用他的话主要是为了说明岗巴军人爱护植物、尊重生命的习惯,而不是为了表现他们的无私无畏精神;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根据第⑦段“但他已把自己的生命在这里放置很多年”“有了当地人的肤色、疾患、生活习惯和看待世界的方式。他已把自己从一块玉变成了一块岗巴石,可以随便摔打了”可知,岗巴边防哨所的官兵适应了高海拔地区的恶劣环境,他们改变了自身的体质和心态,把自己锤炼成为意志坚强的边防战士。根据第⑨段“在岗巴很难看到树,县城亦然。但在边防营四连驻地有一大片红柳,计有148棵。它是这里的森林,是岗巴军人在‘生命禁区’创造的奇迹”可知,他们在“生命禁区”成功种植了一大片红柳,成为岗巴的一片森林。根据第⑪段“种菜的活儿比种树精细,要掘地三尺,把冻土刨开,拉走,再从绿洲上拉来熟土,撒上羊粪,建起半地下温室。岗巴风大,为防止温室玻璃和塑料大棚被风刮坏,要建两米多高的挡风墙。当年,小白菜、萝卜、青菜、洋葱、土豆就在岗巴落了户”可知,他们成功建立了蔬菜温室,种出了各种蔬菜,使官兵在冬季也能见到绿色和花朵,满足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6题详解】本题考查词句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1)这句话出现在第③段,“好像在荒凉的月球表面找到了人类的居所”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荒凉的岗巴小城比作月球表面的人类居所,形象地突出了岗巴环境的荒凉与艰苦,同时“惊喜”一词表达了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下看到岗巴小城时的意外和喜悦之情。(2)这句话位于第⑪段,通过动词“掘”“刨”“拉”“撒”“建”,细致地描绘了边防官兵们建设蔬菜温室的过程,这些动词富有力度,形象展现了种菜工作的艰辛和细致。这些动作说明在高海拔、恶劣环境下的种菜工作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进一步体现了边防官兵的坚韧不拔和辛勤付出。【7题详解】本题考查情节的作用。情节的作用不能脱离全文孤立看待,要看它在全文的位置,做到“段不离篇”。根据第⑥段“几十头骡马和牦牛来到驻地没多久就相继死去”可知,内容上,这是通过叙述骡马和牦牛无法适应岗巴恶劣环境的事实,侧面展示出岗巴边防营地区自然环境的极端严酷,从而突出了边防军人生活环境的艰难。同时,这一情节与人们对于岗巴军人“没有吃不了的苦”的评价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边防军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结构上,这段插叙为下文讲述岗巴边防营官兵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成功种植红柳和蔬菜的奇迹做了铺垫,使得这些成就更加令人震撼。同时,这一情节也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读者对岗巴边防营官兵的敬佩之情。【8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概括分析。根据第②段“在西藏,高山反应会让你无处可逃”和第⑤段“岗巴边防营担负着近十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和近20个通外山口的边防巡逻任务”,可知岗巴边防哨所的官兵们在极其恶劣的高海拔地区执行巡逻任务,表现出他们勇斗高寒、坚韧不拔的品质。根据第⑨段“在边防营四连驻地有一大片红柳,计有148棵。它是这里的森林,是岗巴军人在‘生命禁区’创造的奇迹”和第⑪段“在‘生命禁区’种出蔬菜就成了岗巴军人的新梦想”,可知官兵们在条件极其艰苦的“生命禁区”成功种植红柳和蔬菜,体现了他们拼搏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二】(17分)材料一①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龙年春节前夕,中国南极秦岭站7日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表示热烈祝贺,向广大极地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和美好的新春祝福。②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4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极地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一代代极地工作者勇斗极寒、坚忍不拔、拼搏奉献、严谨求实、辛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南极秦岭站的建成,将为我国和全世界科学工作者持续探索自然奥秘、勇攀科学高峰提供有力保障。(有删改)材料二①今天(7日)正式开站的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被命名为“秦岭站”。为什么如此定名?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龙威介绍,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②一是秦岭是横贯我国中部的古老山脉,是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也是中国地理、历史、文化多元一体的重要标志,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家喻户晓、知名度高,而新站所处区域同样也有一条作为南极洲东西地理分界线的横贯山脉。③二是秦岭水系发达、植物荟萃,是“南北生物物种库”“天然药库”,还是地球上唯一的朱鹞营巢地,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代表,这与新站绿色、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相契合,可以展示我国重视南极环境保护、践行“绿色考察”国际倡议的良好形象。④回顾过往的四个考察站站名,分别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这些站名反映出我国对考察站命名的哪些规律呢?⑤龙威表示,我国南极考察站的命名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从体现时代特点、采用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人物为主,逐步转变到体现南极地形特征、采用蕴含中华文化元素的国内知名山脉为主,基本形成了以国内山系命名的规则。(《“秦岭站”来了!》,有删改)材料三长城站:南极考察的“27天”奇迹①1985年2月20日建立,夏季可容纳80人、冬季可容纳40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②我国首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位于南极洲东部的乔治王岛,隔着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与南极半岛相望。真正建设时间仅仅用时27天,创造了南极考察史的一个奇迹,同时也揭开了我国建设南极考察站的序幕。中山站:南极圈首个“考察之家”③1989年2月26日建立,夏季可容纳60人、冬季可容纳25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④中山站位于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大陆沿岸,它标志着我国南极考察区域由西南极半岛地区向东南极大陆区域的拓展。⑤多年来,中山站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科技小镇”,建筑面积约8500平方米,是我国开展南极内陆区域考察活动的重要支撑保障平台。昆仑站:“冰盖之巅”南极科考站⑥2009年1月27日建立,夏季可容纳20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⑦昆仑站建立于有“人类不可接近之极”称号的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弯A地区,目前是一座开展南极内陆考察的夏季站,海拔高度超过4000米,年均温度一58.4℃。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泰山站:南极的加油站⑧2014年2月8日建立,夏季可容纳20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⑨泰山站地处长城站至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区域,海拔高度约2600米,年平均温度—36.6℃,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泰山站不仅是昆仑站科学考察的前沿支撑,还是南极格罗夫山考察的重要支撑平台。秦岭站⑩2024年2月7日正式开站,预计可接待度夏考察人员80人,越冬考察人员30人。⑪秦岭站所在的罗斯海是距离南极点最近的海域,是极地科学考察的理想之地,不仅填补我国在该区域科学考察空白,也为各国研究地球系统中的能量与物质交换、海洋生物生态和全球气候变化提供重要支撑。(《极地考察四十载》《福建科普》2024-02-20)9.下列诗句,没有写到探索精神的一项是()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10.下面是目前已经建成的中国南极考察站的情况资料,根据材料二、三内容在表格中填入相应内容。站名建成时间命名原则重要地位长城站1985年2月20日①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首个南极科考站,揭开了我国建设南极考察站的序幕。中山站1989年2体现时代特点,采用历史人物命名。②___________月26日昆仑站2009年1月27日③_________是我国首个“冰盖之巅”南极科考站泰山站2014年2月8日是昆仑站科学考察的前沿支撑,还是南极格罗夫山考察的重要支撑平台。秦岭站2024年2月7日④________________11.材料三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2.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为极地工作者写一段颁奖词。(80字以上)【答案】9.D10.①.体现时代特点,采用历史文化遗产命名。②.是我国南极圈首个“考察之家”,标志着我国南极考察区域向东南极大陆区域的拓展。③.体现南极地形特征,采用蕴含中华文化元素的国内知名山脉命名。④.不仅填补我国在罗斯海区域科学考察空白,也为各国研究提供重要支撑。11.分类别和列数字。按照建立时间的先后对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秦岭站五个南极考察站进行盘点,使说明具有条理性;列举了五个南极考察站建成时间、海拔高度、平均温度、建筑面积等数据,使说明更加具体准确。12.示例: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我国极地事业四十年磨一剑。是谁?有坚毅、执着、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是谁?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是他们,一代代极地工作者。他们不甘于安逸的生活,他们勇于向自我发出挑战,他们要掀开极地神秘的面纱!他们在大自然面前诠释了什么是无畏,他们在国家人民面前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他们在全人类面前诠释了什么是奉献!(符合题意即可)【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诗句与主题的联系。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意思是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这体现了探索精神。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离骚》,意思是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这同样体现了探索精神。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出自刘禹锡的《浪淘沙》,意思是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这体现了探索精神,即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取得成功。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出自苏轼《水调歌头》,意思是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这主要表达的是对离别的哀怨之情,没有体现探索精神。故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结合材料二第⑤段“从体现时代特点、采用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人物为主,逐步转变到体现南极地形特征、采用蕴含中华文化元素的国内知名山脉为主”可知,该处是以“体现时代特征、采用历史文化遗产命名”;结合材料三题目“南极圈首个‘考察之家’”和第⑤段“是我国开展南极内陆区域考察活动的重要支撑保障平台”可知,该处填:是我国南极圈首个“考察之家,意味着我国南极考察区域向东南极大陆区域的拓展;结合材料二第⑤段“从体现时代特点、采用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人物为主,逐步转变到体现南极地形特征、采用蕴含中华文化元素的国内知名山脉为主”可知,第三空填:体现南极地形特征,采用蕴含中华文化元素的国内知名山脉命名;结合⑪中“不仅填补我国在该区域科学考察空白,也为各国研究地球系统中的能量与物质交换、海洋生物生态和全球气候变化提供重要支撑”可知,第④空填:不仅填补我国在罗斯海区域科学考察空白,也为各国研究地球系统中的各个项目提供重要支撑。【11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使用。结合材料三可知,该处说明对象为南极科考站。分析其特征可知,南极科考站包括多个站点,每个站点有不同的地理位置、建设时间、容纳人数、海拔高度、年均温度等特征。通过材料三中列举具体的南极科考站(如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可知,该段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结合材料三第①段“夏季可容纳80人、冬季可容纳40人”可知用了列举数字法。因此,材料三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举出具体的南极科考站例子(如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这些例子直观地展示了我国南极科考站的布局和发展。同时,通过列出具体的数据(如建设时间、容纳人数、海拔高度、年均温度、建筑面积等),这些数字更加准确地说明了各个科考站的特点和条件,增强了说明的准确性和可信度。【12题详解】本题考查颁奖词的撰写。答题时,需构建颁奖词的结构:开头:以引人入胜的词语或句子开始,引起听众的注意。主体:详细介绍极地工作者的成就和贡献,强调他们的精神品质和科研精神。结尾:以赞扬和祝福的话语结束,表达对他们工作的认可和对未来的期待。结合上述步骤,撰写颁奖词。在撰写过程中,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以及情感的真挚和热烈。示例:四十载风雪兼程,你们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拼搏奉献的精神,在极地的冰雪世界中铸就了不朽的传奇。你们是科学探索的勇士,是极地科研的先锋。你们的足迹遍布南极的每一个角落,你们的成就为全球科研事业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此,我们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祝贺!愿你们在接下来的科研征途中,继续勇往直前,再创辉煌!【三】(16分)【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北冥有鱼》)【乙】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①,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②笥③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④尾于涂⑤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节选自《庄子·秋水》)【注】①先:事先联系或介绍;焉:兼词,相当于“于之”。②巾:覆盖用的丝麻织品。这里名词用作动词,用锦缎包裹。③笥:一种盛放物品的竹器。这里名词用作动词,用竹匣装。④曳:拖,拽。⑤涂:泥。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志怪者也志怪:________(2)亦若是则已矣是:________(3)楚王使大夫二人使:________(4)庄子持竿不顾顾:________1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15.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16.同样是说理文章,【甲】【乙】两文表现出的道理不一样。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答案】13.①.记载怪异的事物②.这样③.派,派遣④.回头看14.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15.(1)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乘着旋风盘旋而上,能飞到九万里的高空。(2)你们回去吧!我宁愿(像龟一样)在烂泥里拖着尾巴(活着)。16.甲文表现了“万物皆有所待”的道理,阐述作者崇尚自由、追求无所依凭的主张,乙文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由,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羁,视名利为浮云的思想。【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记载怪异之事的书。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2)句意:也如同这样罢了。是:这样。(3)句意:楚王派两位大夫前往。使:派,派遣。(4)句意: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顾:回头看。【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意: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有三千岁了,国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重点字词:吾:我。闻:听说。已:已经。以:用。藏:收藏。之:神龟。句子结构:“吾闻楚有神龟”表明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宾结构;“死已三千岁矣”是说这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表示楚王用锦缎包裹它,将它藏在庙堂之上,此处描述了楚王的行为,句子结构完整。根据以上分析,可推知: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1)重点字词:水击:拍打水面。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2)重点字词:往矣:去吧,走吧。曳:拖拉。于:在。涂:泥浆、泥巴。【16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主旨分析。根据【甲】文“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可知,鹏鸟的飞翔依赖于海上的大风,暗示万物都有所依赖。庄子通过描绘鹏鸟飞往南冥的壮观景象,旨在阐述万物都有所凭借,即使是巨大如鹏的生物也无法摆脱环境的束缚,表达了他对自由、无所依凭的向往。而【乙】文中的庄子在濮水钓鱼时,拒绝楚王的高位邀请,选择“曳尾于涂中”,体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鄙弃,更倾向于追求自然、自由的生活方式。庄子以神龟为例,询问是愿意死后被珍藏在庙堂之上,还是愿意活着在泥地里拖着尾巴,选择后者表达了他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不为世俗所累,视名利为浮云。因此,甲文表现了“万物皆有所待”的道理,阐述作者崇尚自由、追求无所依凭的主张,乙文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由,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羁,视名利为浮云的思想。【点睛】参考译文【甲】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好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这只鹏鸟啊,在海水运动的时候将要飞到南海去。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本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齐谐》记载说:“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中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乙】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前往表达心意(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希望能用全境(的政务)来劳烦您。”庄子拿着鱼竿不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有三千岁了,国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呢?”两位大夫说:“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庄子说:“你们回去吧!我宁愿(像龟一样)在烂泥里拖着尾巴(活着)。”三、写作(55分)1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成年后的简·爱选择原谅对她百般虐待的舅妈,是在与他人和解,消除矛盾,化干戈为玉帛;史铁生答应母亲去北海看花,是在与自己和解,放下执念,开启一段新的旅程;杜小康由最初的怯懦恐惧到坦然面对,是在与孤独和解,放弃冲突,内心走向平和与强大……以上材料触发了你哪些回忆,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以“和解”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提示与要求】(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答案】例文一:与自己和解有一天,一只蚂蚁,爬上了我的书桌,为抬我桌上的一粒面包屑儿。我用一只手掌拦住它,它稍稍愣了会,仿佛有点纳闷。而后它伸出触角,轻轻地碰了碰我的手,我的手对渺小的它来说,无异于一座五指山。

我以为它要爬上我的手掌,会知难而进的,它的动作却出乎我的意料——果断地转身,向旁边爬去,原来它是想绕过我的手。我又移动手去挡,它诧异地停下,重复了先前的动作。看着这只小动物努力的样子,我笑了笑,手却依旧阻挡着它的前进。我劝告般地说:“放弃吧,累的是自己呀。”它也似乎放弃了,在我手指前徘徊着,没有想继续绕过的样子。最终,我挪开了手指,于是它敏捷地上前,然后抬着面包屑儿,轻松地爬下了书桌。

我在心里祝福这只小小蚂蚁,我佩服他的明智,也给予了我深刻的启示,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该像这只小蚂蚁那样懂得适时放手,与自己和解,不是吗?

可是,我们人,有时却真低是不及一只蚂蚁。

我亲爱的奶奶,她总是为别人着想,在家中不停歇地干家务活,早起奶奶便开始为家人洗衣服,脏衣服似乎是无尽无休地,每天都存在,不管爸妈如何规劝,说先放着,集中起来用洗衣机洗。可奶奶依然如故,用搓衣板,有时候会一早晨不得闲空。之后拖地板、擦玻璃,常常从早干到晚,到了想休息时天已发黑。

“累,真累!”这话奶奶有时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嘴边,可她的手却一刻也不停歇。每天,她很少有时间看看电视或报纸,更甭说欣赏窗外公园的景色,听听风吹树叶的声音,看看云飘荡的样子。看着奶奶疲惫的样子,我劝她。渴盼她能像那只蚂蚁一样,适时地休息放松身心,让自己别那么拼命,也许结果会好得多。

不停忙碌的奶奶似乎被我说动了,之后的日子,奶奶在依然忙碌之余去公园散散步,给自己休息,她也变得快乐轻松了许多。

确实如此,奶奶完全有必要少干点家务活享受晚年。与自己和解,就是给自己的福利,就可以发现身边的美好。

在我努力为着考试奋斗的那几个星期,天天深夜看书,早上总是早早起床上学。当我走在上学的路上,嗅着清新的空气,经过一颗一颗梧桐树下,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学习的疲劳顿时消退。我这才发现上学路上也有好风光,似乎也感悟了与自己和解的美好。

生命之弦,原有它承载的极限和底线,绷得过紧,势必弦断。与自己和解,就是让生活变得更有弹性的最好方式。例文二:与物理和解地球在不断转动,时间在不断流逝,我的阅历在不断丰富,心态也越来越成熟和稳定。回望来时路。学习物理的过程实属不易,但是还好,最终矛盾冲破,我们和解了。勇敢面对难题时间滴滴答答的从指缝间流逝,我不知道时间已经过了多久,仅一直奋战在题海中。终于,到了最后一门学科-物理。在冷宫沉寂已久的它,浑身都冒着令人望而生畏的寒气。一想到之前和它的矛盾,一想到之前被一道题绊住手脚,苦苦冥思了快一个小时,一想到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