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治传播学 课件 第6、7章 政治传播话语、政治传播受众_第1页
新政治传播学 课件 第6、7章 政治传播话语、政治传播受众_第2页
新政治传播学 课件 第6、7章 政治传播话语、政治传播受众_第3页
新政治传播学 课件 第6、7章 政治传播话语、政治传播受众_第4页
新政治传播学 课件 第6、7章 政治传播话语、政治传播受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政治传播学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政治传播话语第六章目录CONTENTS01政治话语的特质0203政治话语的建构政治话语的博弈04话语与政治话语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第一节话语与政治话语一、话语与语言二、话语的政治性三、政治话语的生成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一、话语与语言话语就是语言的动态组合。诺曼·费尔克拉夫指出:“话语是一个棘手的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存在着如此之多的相互冲突和重叠的定义,它们来自各种理论的和学科的立场。”[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导言,2.]。语言产生于人们的社会交往,又能够作用于交往,是交往得以实现的工具。马克思说道:“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1.]“话语”饱含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要素,折射着社会变迁。因而,“话语是一种典型的中介事业。这样,它既具解释性,又具预先解释性;它既是与解释本身的性质有关的,又是与作为它对自己进行详尽阐述的明显场合的主题有关的”[姆贝.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陈德民,陶庆,薛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27.]。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二、话语的政治性对话语的理解和把握,不仅要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更要把话语与它的社会历史条件紧密结合起来。政治话语在政治传播中直接表达了为政治权力服务的意义即意识形态的本质。如果说,“所有的话语都是政治话语”这种判断似显极端,那么,毫无疑问,话语表达和反映着特定的政治。完全可以说,政治性是话语的本质属性。正是通过政治话语,“政治人之间的心态才能相互洞察;政治信息的传播才能够发生”。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三、政治话语的生成福柯对话语的研究实现了话语从语言科学到社会科学的转变,并在之后把话语直接与政治权力联系起来。利奥塔把话语置放于后现代的语境之中,对话语的进一步走向政治作出了贡献。政治话语就是人类政治生活中具体生成的语言的组合,组合的逻辑和规则产生于特定的政治。政治话语作为对社会政治生活的语言表述,产生、运用并作用于政治生活之中。在政治话语中,政治统治的主客体是话语的主体及其对象,政治社会的结构和体制是话语的作用方式和基础文本,政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政治话语的实践,而政治文化则是话语价值观的体现。政治话语的实践主要表现为政治主体行使其权力以实现特定政治目的的过程。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第二节政治话语的特质一、政治话语的霸权性二、政治话语的自我指涉性三、政治话语的妖魔化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一、政治话语的霸权性话语与政治的结合,或者说,当话语反映政治的时候,由于政治的垄断本性,必然出现“政治话语霸权”。政治话语霸权意味着政治当政者或者操持者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对政治话语的全方位、全过程的制造、垄断和控制。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话语霸权最能体现政治传播的内在品质与外在风格。诺曼·费尔克拉夫指出,在话语理论中,出现了反霸权的“民主化”趋势。“话语的‘民主化’意思是消除话语权利和语言权利、义务和人类群体声望方面的不平等和不对称。”“话语民主化”的五个方面:语言和社会方言之间的关系,对于有名望的话语类型的进入,在具有不平等的权力关系的机构话语类型中消除明显的权力标志,偏向非正式性语言的趋势,语言中与性别有关的实践方面的变化。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二、政治话语的自我指涉性政治话语霸权由于其刻意的编织和对话语的垄断,往往形成受众不听、不信的假、大、空的“自我指涉”或者“话语独白”。有学者认为,霸权独白是政治权力为保卫其秩序而必然使用的强势的话语述说形式,独白者常常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一方,如强大的国家、强势政府和执政党等。霸权独白主要表现为几种层面上的操控:意识形态操控、公共舆论操控和交往行政操控。当霸权式的政治话语在政治生活和政治传播中表演“独角戏”的时候,这种话语独白有可能转化为另外一种形态——无责漫谈。无责漫谈和霸权独白相比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上,它是指不承担身份责任的、去中心化的、不以共识为目的的话语述说形式。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三、政治话语的妖魔化在特定的意识形态系统内,政治话语可以感染、鼓动、说服、诱导、引导、动员受众,同时,对于不同的或者敌对的意识形态,它也有“妖魔化”对手的强大功能。政治话语妖魔化的背后是政治、经济利益,因此,更多的时候,妖魔化对手就直接采用政治话语。意识形态的对立、差异并不是妖魔化的最后动机。主要原因还是利益集团在起作用,政客是妖魔化的主宰。不利用政治话语,妖魔化是难以实现的。经济强大、政治强盛的意识形态主体总是在政治话语上下足功夫的。现代政治中的意识形态之战,首先表现为政治话语定义权、解释权的争夺之战。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第三节政治话语的建构一、政治话语建构的必要二、政治话语建构的内容三、政治话语建构的修饰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一、政治话语建构的必要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政治话语无处不在,是政治交流及其他政治活动展开的重要工具。对政治话语的建构过程实质上是政治主体实施其权力的过程。现实中政治话语的建构需要条件。政治话语建构的必要:第一,在政治共同体内,政治话语是当政者和公众展开政治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工具。第二,在政治共同体之间,政治话语是开展国际交往活动的基础,掌握政治话语权是衡量主权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二、政治话语建构的内容在现实的政治活动中,政治话语具有强大的建构功能。其建构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治话语对个人政治属性和政治身份的建构。政治话语对个人政治属性和身份的建构通过意识形态-话语-主体机制来发挥作用。第二,政治话语对政治共同体的建构。政治话语对政治共同体的建构是基于其对政治主体的建构,当不同的政治主体意识到大家处在同一政治共同体内,并且共享着相同的政治资源,承担着同样的政治责任之后,就会产生政治共同体的归属意识和荣誉意识。第三,政治话语对政治事实的建构。政治话语是对政治现实的镜像反映和刻意加工,它通过将某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进行抽象、描述和定性,使人们根据话语背后所预设的政治认知框架去理解和感知。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三、政治话语建构的修饰政治话语的修饰直接影响着其传播效果。政治话语建构的修饰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数字修辞。数字修辞能够提高政治话语的说服性和可信性,增强政治话语的可传播性。第二,政治隐喻。通过两大作用机制发挥作用:一是将政治事物形象化和具象化。二是引发对相关政治事物的联想和想象。这些隐喻能够使我们对政治传播的功能和定位具有更为形象的认知。第三,大众化修辞。是指运用通俗化、大众化甚至娱乐化的语言以及语言形式进行政治表达。一方面使严肃的政治话语显得更加活泼,由此提高话语的吸引力,进而吸引受众对政治问题的关注;另一方面降低了政治话语的理解门槛,使政治话语更易被公众所理解和接受。除以上列举之外,政治话语的抽象化和具象化的转换,政治话语框架的使用、政治情感的激发也都是必须得到充分重视的政治话语的修饰手段。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第四节政治话语的博弈一、政治共同体内的政治话语博弈二、政治共同体间的政治话语博弈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一、政治共同体内的政治话语博弈第一,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博弈。当特定政治社会事件发生后,具有不同特性的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常常会发生碰撞,不断争取和扩大各自的舆论空间,形成博弈之态。一般表现为:政府利用官方话语对某一事件进行阐释和定性,企图破除谣言、稳定民心和修复政府公信力;民众则围绕官方的反应速度、话语立场和责任划分情况,利用民间话语来表达对事件的看法和对官方处理的不满。并且,网络中的民间话语常常众声喧哗,进一步增加了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的对抗。要实现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的一致和共振,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官方话语要避免假大空的“话语独白”,必须积极回应民间舆论所反映的问题,有效吸纳民间话语,达至真实有效有力之境界。其二,设置政治表达的法律底线,提升民众的政治参与能力和媒介素养。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一、政治共同体内的政治话语博弈第二,官方话语与学术话语的博弈。当政治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同为政界和学界所关注时,两种论证逻辑不一的话语体系便会相遇,当学术话语所表达的逻辑与观点与官方相悖时,二者就会发生激烈的博弈。博弈形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其一,官方话语完全主导了学术话语。在这种情况下,学术话语就会丧失独立性,成为官方话语的注脚,无法起到引导官方话语的作用。其二,学术话语占领上风,官方话语受到学术话语的挟制。这种情况意味着现有意识形态已经不再具有解释力。其三,官方话语与学术话语的合力。在这一情境中,学术话语能够依据现实政治发展进行规律总结,实现学术创新,同时支撑官方话语。官方话语也能在不断吸收学术话语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论述逻辑和理论支撑,提升自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一、政治共同体内的政治话语博弈第三,不同政党之间的话语博弈。无论是组成联盟政府的党派之间,还是执(参)政党与在野党之间,它们都会在日常政治生活中因为具体政治理念和政治主张的不同而发生话语博弈。政治竞选期间的不同政党之间的政治辩论,可以使选民对竞选者进行更加直观的比较,激发政治竞选的活力与意义;日常政治生活中的政党间话语博弈,则可以作为对现任政府和执政党的一种制约机制,督促其最大化地实现其竞选期间所作出的政治承诺,承担应有的责任。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二、政治共同体间的政治话语博弈第一,国家间政治话语博弈。国际政治话语作为不同国家的自我展现和利益表达,围绕它所产生的博弈更像是一种零和博弈:一方话语权控制力的增强和影响力的扩大,必然意味着另一方话语权减弱和收缩。因此,各国在政治话语方面不存在平等的权力。这种话语博弈是“流动的”——随着国际秩序的不断重塑,展开话语博弈的焦点国家也随之改变。其一,守成大国与新兴国家的话语博弈。这两类国家的话语博弈主要围绕重构国际话语秩序这一主题展开。其二,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间的话语博弈。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的差异会带来天然的敌意,因此围绕政治价值和政治体制优劣的讨论,依旧是国际上话语博弈的主题之一。其三,各个国家围绕各自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针对特定国际事件或冲突而展开的话语角力。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二、政治共同体间的政治话语博弈第二,不同政治文明之间的话语博弈。亨廷顿曾将世界上的文明划分为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西方文明和拉丁美洲文明等七大文明。并认为这些文明之间会有冲突。我们认为,文明之间有冲突,也有互鉴。“互鉴”就会相互融通认可,“冲突”则会充满博弈。从历史的视野来看,文明之间的话语博弈还会长期存在,需要我们保持高度的理论自觉和警觉。感谢您的观看THANKYOUFORWATCHING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新政治传播学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政治传播受众第七章目录CONTENTS01受众分类(一):国内受众与国际受众0203受众分类(二):政治精英与普通民众政治传播受众与政治文明进步的互动过程04客体、对象、受众三个概念的辨析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第一节客体、对象、受众三个概念的辨析一、哲学意义上的客体与对象二、对传播学“受众”概念的反思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一、哲学意义上的客体与对象客体既是认识和实践的出发点,又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归宿。人的认识和实践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认识客体、把握客体和改造客体。客体是存在于主体以外,作为主体——人的活动的一切对象的东西。这是客体这一范畴的基本含义。广义地说,客体是包括人自身在内的人所生活的世界的总体。在这一意义上,人所生活的世界都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关于客体的认识,就是对作为人的对象的整个世界的认识。客体是相对于主体的哲学范畴。客体的基本属性就在于它是主体活动的对象。从一定意义上讲,客体与对象是同义的,因为只有作为主体的对象,才能成为客体,不是主体的对象便不能成为客体。客观存在的东西作为存在来说,是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也不受主体制约的,但作为对象来说,它却必须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并受主体所制约。作为主体活动对象的客体,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经常变化之中,同主体一样具有历史性的。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二、对传播学“受众”概念的反思综合起来,对于“受众”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第一,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与深度。第二,关于“意见领袖”的理论。第三,关于一般受众和大众受众区别的理论。第四,尝试从社会、文化、政治角度对受众的细分。第五,关于受众的未来形态研究。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第二节受众分类(一):国内受众与国际受众一、国际政治传播受众的性质二、国内受众与国际受众的关系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国内受众与国际受众国家(政府)、政党,作为政治传播的主体,其传播受众,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内外区分的,即所谓“内外有别”。从内外维度对政治传播受众的分析,即可以划分出国家的对内、对外政治传播。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一、国际政治传播受众的性质国际政治传播的受众,一般是事先假设的、整体性的特定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的对象。这里所谓的整体性,是相对于国内的意识形态教育而言的,一般的情况是,特定政治共同体(比如国家或者政党)是在这个政治共同体的特有意识形态内进行教育;而国际政治传播受众,事先设想了别的国家的意识形态的不同,进行的是两个整体的意识形态之间的传播、交流、碰撞、砥砺。国际政治传播受众,其特殊性正在于他是“政治性对象”。这种“政治性”主要体现在:作为一种共同体间的政治传播,主要是一种政治价值的输出,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的较量。在摩根索看来,大体有三种“典型的意识形态”受众:一是“维持现状政策的意识形态”。二是“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三是“模棱两可的意识形态”。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一、国际政治传播受众的性质国际政治传播受众的特征:“特定政治意识形态受众”是国际政治传播受众的一种最本质的特征。政治意识形态背后隐藏着国际政治权力的争斗和国家利益的争夺。因此,国际政治传播的对象的选择与国际政治权力与利益紧密相关。“有利可图”“有权可掌”成为选定对象的通俗说明。与此相应,利益大小、权力轻重,是制定政治传播战略战术的基本依据。国际政治传播受众的另外一个特征是“被选择”“被教育”。造成受众这种品性的是国际政治传播主体的“帝国”心态。国际政治是一种实力政治,只有在政治上比别人“强大”“优越”的国家,才会想着去向别人传播输出自己的政治价值观,才会以政治意识形态去劝服别人,才会是国际政治传播的“传者”。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二、国内受众与国际受众的关系“内外有别”是一个以国家为载体的政治共同体区别于对内与对外传播的通俗而典型的“国际通行”原则。一般来说,国际政治传播最强调内外有别,或者说,由于政治的差异性和不通融性,才需要对特定的政治内容以内外不同的方式进行传播。因此,“受众决定论”非常适合国际政治传播。国际政治传播的“内外有别”原则,在我国的对外政治传播历史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社会内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我们过去对外政治传播的“内外有别”原则形成挑战。但是,并不能据此彻底放弃这一原则。我们的看法是:保其“战略地位”,放其“战术地位”,即从国家政治战略高度还是要“内外有别”,但是,具体的传播内容、传播过程、传播手段则不必“内外有别”,避免由于“内外有别”而形成现代“政治肠梗阻”。强调政治传播受众的不同而形成的“内外有别”原则,不能人为地在对内政治传播与对外政治传播之间划出一道鸿沟。事实上,对内政治传播是对外政治传播的基础,所有对内政治传播的原理基本上也适合于对外政治传播。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第三节受众分类(二):政治精英与普通民众一、作为受众的政治精英与普通民众二、作为受众的普通民众的基本特征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一、作为受众的政治精英与普通民众政治精英政治精英,既可以是政治传播主体又可以是政治传播受众,既可以从传播主体又可以从传播客体角度分析。其实,对于政治精英来说,实际的情况是,他们首先可能只是一般的受众。随着传播技术的革命性变化,“意见领袖”正在由“对象”向主体转变,其对政治信息的创新性甚至原创性越来越大于其解读性和“二级传播性”。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一、作为受众的政治精英与普通民众普通民众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这一概念中具有政治上的“普通民众”的含义。1848年,在《共产党宣言》第一节“资产者和无产者”开篇,马克思说道:“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马克思之后,马克斯·韦伯、布迪厄、赖特等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对社会分化、社会分层之后的“民众”阶层都有过极富特色的研究,提出了不同于马克思阶级理论的见解,形成了多视角的研究范式。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一、作为受众的政治精英与普通民众普通民众“大众社会理论”大众社会理论认为,社会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广泛的大众,另一部分是少数权力精英。大众虽然是孤立而分散的,但是因其庞大的数量,能够产生不可抗拒的“多数”压力和力量。因此,权力精英试图控制和影响大众。进入20世纪50年代,大众社会理论有了新的发现:社会具有双重性质——非精英的大众容易受到精英的操纵和控制,而同时精英人物也容易受到大众的压力和影响。葛兰西“意识形态霸权”理论、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商品化理论、后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解构理论等,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对以资本主义为统治地位的现代社会的“大众”进行了研究。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二、作为受众的普通民众的基本特征法国学者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一书从多个角度研究了传播中的一般大众群体,人们将其视为“群体心理学”。勒庞用“群氓”来贬低“普通民众”,也用了大量的“贬义词”来描述普通民众的各个层面的特征:第一,冲动、易变和急躁。所有刺激因素都对其有支配作用。第二,易受暗示和轻信。第三,情绪的夸张与单纯。第四,偏执、专横和保守。第五,“群氓”的道德可以比个人高尚或低劣,“群氓”很少被利益的考虑所左右,“群氓”对个体的道德有极大的“净化”作用。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二、作为受众的普通民众的基本特征米歇尔斯以“政党”这种政治组织为对象,从传播心理学角度认为在政党中,“群体感到一种迫切的需求去接受伟大的思想以及他们认为能代表他们的个体”,并解释其原因有三:第一是崇拜。第二是热心。第三,满足的顺从是一种常常让观察者吃惊的现象。在现代政治传播生态中,大部分受众仍然是普通民众。重新唤起对普通民众的研究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第四节政治传播受众与政治文明进步的互动过程一、国家与社会合一中的政治传播受众二、国家与社会分离中的政治传播受众三、国家与社会融合中的政治传播受众四、作为政治传播受众在政治文明进步中的特点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一、国家与社会合一中的政治传播受众人类早期的“政治”是与“社会”合一的。这种政治中的政治传播的“受众”,由于对“政治”的自觉性较弱,因而其作为受众的被动性或者“臣服性”很强。在这个意义上,政治学中有“臣民”一词,可来形容“国家与社会合一”中的政治传播受众的基本特征。第一,“臣服性”并不是只在古代的政治体制中才有,它是对特定政治体制中“奴性”对象的一种指称。第二,政治传播的“原始本性”决定了政治传播中首先会把传播对象作为一种“说服”或“灌输”的对象来对待。第三,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看,作为政治传播对象的“被教化者”往往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存在:一是在政治国家与社会混沌不分的情况下,二是在国家吞噬社会的情况下。第四,从传播的角度看,政治国家是一个系统,具备输入与输出之功能,这一功能是否为统治集团所垄断,正是区分普通民众作为受众性质的关键。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二、国家与社会分离中的政治传播受众从理论逻辑上讲,普通民众作为“市民”相比于“臣民”有更多的“自由”民主意识和政治权利,也有更多的“资本”和“力量”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第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市民生存于市民社会之中,市民社会是政治国家的基础。第二,市民社会中的普通民众相对来说是个体自由。第三,市民所处的市民社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整体上是分离的,这种分离状态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对立关系。第四,从传播角度看,正是因为国家与社会的分离与对立,才造就了民主政治的种种模式,进而造就了民主政治模式下的种种政治传播模式。新政治传播学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三、国家与社会融合中的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