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西师版)_第1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西师版)_第2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西师版)_第3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西师版)_第4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西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西师

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3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3页例5及课堂活动,第74页

练习十四2〜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余数一

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培养学生初步的试商能力。

【教学重、难点】探究“余数必须小于除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⑴口算。

32・4

63・7

54・9

(2)把7朵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朵?

还剩几朵?比较一下这道题与上面的3道题有什么不同。

(3)揭示课题:像第2题这样的除法叫有余数除法,

今天我们继续探究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5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同学的竖式有哪些不同?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这两个同学的竖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个竖式表示把50平均分成6份,

每份是7,还余8个没分;第二个竖式表示把50平均分成6

份,每份是8,还余2个没分。

议一议:哪一位同学的计算是正确的,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并汇报:第

一个竖式,余数是8,比除数6大,还可以再分,把8平均

分成6份,每份还能再分1个;第二个竖式,余数是2,比

除数6小,把2平均分成6份,每份分不到1个了。所以第

二个竖式得到的商是正确的。

教师: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余数能不能再分的?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余数比除数大,还可以再分;

余数比除数小,不能再分。

小结: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2.自主练习

做“试一试”的题,指名板演,全班评价。

三、课堂活动

1.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

先引导学生理解:最大能填几是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初步体验

试商过程。

2.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

先观察竖式,引导学生比较题目中余数与除数的大小,

找出错误原因,再改正。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四第2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练习十四第3题

①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练习本上。提醒学生注意书

写格式。

②检查计算结果,集体订正。

3.练习十四第4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②找做题速度快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经验。

教学反思:

六、时、分、秒

第1课时

认识钟表(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77页例1、例2和第78页

相关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秒针和时间单位时、分,

知道1时二60分。

2.在感受用1分时间所做事情的活动中,初步建立起

分的时间观念。

3.在观察、认识钟面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

究能力以及积极主动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养成遵守作息时间和珍

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1.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开幕的多媒体

(画面中设计有8时8分的钟面)或图片。

2.实物钟面教具1个,每个学生1个实物时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多

媒体演示: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开幕仪

式场景。(场景中有一个显示8时8分的钟面)

教师:从画面中你们看到些什么?告诉了我们一件什

么事情?

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老师简要介绍:这是北京奥运

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开幕仪式的场面,在XX年8月8

日晚8时8分,北京举办了盛大的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

大会,这是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日子,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纪

念的重要时刻。

教师:刚才我们从哪里知道开幕仪式是在8时8分进

行的呢?(画面的钟面上)

教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面。板书:认识钟表。

二、依托学生经验,感知钟面

1.提问

关于钟面,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2.观察钟面,根据学生回答引导观察出示钟面。

(1)指一指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

(2)学生或老师向同学们介绍秒针,(钟面上最长最

细的针,板书:秒针)引导学生看一看自己的钟面,指一指

秒针是哪根。

(3)教师:钟面上除了时针、分针、秒针外,还有

些什么?(数字和格子)

(4)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的大格、小格数及其关

系。

3.分别说一说

分针走1小格和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各是多少?

4.拨一拨,看一看,说一说

当时针走1大格时分针正好走了多少?(1圈)是多

少小格?(60小格)

就是多少分?(60分)

思考讨论:1时等于多少分?

板书:1时二60分。

老师介绍:如何用字母表示时、分?(时可用字母h

表示,分用min表示)并引导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这些字母。

5.完成第106页的填空内容

三、联系生活,构建1分的时间概念

教学例2。

教师:同学们知道1分的时间有多长吗?我们一起来

感受一下吧。

学生分组活动1:

(1)1分大约从1能数到几?

(2)1分脉搏大约能跳多少次?

(3)1分大约呼吸多少下?

学生分组活动2:

(1)1分大约击掌多少次?

(2)1分大约跳多少下?

(3)1分大约写多少个字?

汇报交流活动情况。

四、活动拓展

(1)用1分(老师看时间)读一段话,看看读了多

少个字。

(2)完成教科书第79页第3题。你能在1分内完成

吗?

(3)要求学生自学完成第78页第1题,读一首你喜

欢的儿歌,看大约用了多少时间。

五、总结回顾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认识钟表(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7〜78页例3、例4及相关的课

堂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拨钟等活动,继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

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参与1时、1秒的活动,体会1时、1秒的长

短,初步建构起1时、1秒的时间观念。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探索1分等于60秒的

形成过程。

4.进一步体会时间与生活学习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

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各1个实物时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出示钟面。指一指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

(2)说一说:1时等于多少分?

(1)汇报。课前教师布置同学们回去读一首自己喜

欢的儿歌,看看大约用了多长时间。谁来汇报一下你读的是

什么儿歌,用了几分?

(2)同学们感受了1分的长短,那1时有多长呢?

板书课题:1时有多长。

二、操作探索,建立1时的观念

教学例3O

(1)说一说:1时有多长?

我们上1节课是40分,加上课前和课后两个课间休

息,时间就正好是1时。

(2)想一想,议一议:你知道生活中做哪些事情的

时间大约是1时?

学生充分表述。

三、实践感知,建构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例4O

(1)教师:我们拍皮球1分大约拍60下,那拍1下

的时间大约是多少呢?用什么时间单位恰当?

教师:计量比1分还短的时间常用秒作单位,秒是比

分更小的单位。

(2)听一听,说一说。

①教师:大家安静后,听一听自己带来的时钟。

②说一说:听到了什么声音?(滴答声)

教师指出:“时钟滴答1次是1秒。”

(3)看一看,议一议。

教师:秒针在钟面上走1小格就是1秒。

分组观察钟面:

①秒针走1圈走了多少小格,是多少秒?

②当秒针走1圈时,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走了多少

格?

思考: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发现。板书:

1分=60秒。

教师:秒可用s表示。请学生跟读字母s,并书写。

(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时候要用到秒作单位?

四、课堂练习,实践体验

(1)完成教科书第79页第3题,填一填。

(2)户外活动,完成第78页第2题,走10步大约

用了几秒?

(3)请同学们课后用1时帮助妈妈做家务,看看1

时能做多少家务活,或向大人了解1时大约能走多长的路,

小汽车大约能行驶多远。

五、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认识钟表(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页的例5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几时几分,掌握几时几分的两种书写方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我们早上是几时到学校的?

学生齐声答道:8时。(出示可以拨动指针的钟)

教师:8时在钟面上怎么拨?(在学生说的同时拨动

指针)

学生:时针指到8,分针指着12。

教师:那看看我现在拨出的是几时呢?(拨动指针到

4时半)

学生们大声答道:4时30分(4时半)。

教师:(再拨指针到大约7时)这个是几时呢?

学生高声答道:大约7时。

教师:这些都是我们前面所学习的几时、几时半和大

约几时。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5

教师: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我拨的是几时呢?

(拨动指针到2时55分)

学生:这大约3时。

教师:对!这个时间我们可以说成是大约3时,但是

今天我们要有个小小的约定,大家都不说“大约”。那这个

时间是几时呢?和你同桌的伙伴商量一下,怎么说这个时间

呢?

同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学生1:3时不到。

学生2:2时多很多。

教师:能再具体一点吗?3时不到,差多少才到呢?2

时多很多,是多了多少呢?

学生3:分针走了1大格就是5分,现在分针指着11,

从刚才的2时到现在分针就走了11大格,也就是走过了55

分。所以可以说是2时55分。

学生4:分针再走5小格就到3时了,1小格就是1

分,5小格就是5分,所以是3时还差5分。

学生5:分针指到6时就是半时,也就是30分,分针

从6到n,分针走了5个大格,5个5分就是25分,30分

加25分就是55分,所以就是2时55分。……

2.活动巩固

(1)教师拨(几时几分),学生观察回答是几时几分,

并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

(2)同组的同学互相在钟面上拨(几时几分),互相

说一说是几时几分。

3.时间的写法

教师:我们今天认识的几时几分怎样书写呢?例如:

2时55分。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结合教师拨的时间2时55分

说一说)。

教师示范:2时55分,2:55,并说明意思。

教师分别拨出几个不同的时间,学生用两种方式写出

来,并交流。

4.教学例6

学生独立把例6的空填在书上,完成后交流。

5.活动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第H0页课堂活动第2题,

完成后交流。

三、巩固练习

L完成教科书第80页第3题。

2.完成教科书第81页第4题。先在组内说一说,再

全班交流。

3.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几时几分的知识?

四、课堂总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解决问

题第1课时

教学反思:

第1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3页例1。

【教学目标】

1.会进行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教育。

【教学重点】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工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时、分、

秒)关于时、分、秒的知识你都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说,

针对性地板书1时=60分,1分=60秒)

对于时、分、秒,同学们积累了这么多的知识,真能

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一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

些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新课教学例1

(1)了解跑得快慢与时间长短的关系

教师:同学们,喜欢看比赛吗?乌龟、兔子和小狗它

们三个要进行一场跑步比赛。瞧,比赛开始了。

播放:第一次比赛情景,并出示比赛成绩表。乌龟小

兔小狗2400秒80秒85秒

教师:谁得了第一?为什么?

小结:谁跑得快,谁用的时间就少。当时间的单位统

一时,我们很容易看出谁用的时间少,谁跑得快。

(2)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教师:小狗得了第2名,它可不服气,要求再比一次,

于是它们三个又进行了一次比赛。

播放:第二次比赛的情景:小兔中途睡着了。

教师:同学们,猜一猜,它们谁跑得快,可能最先到

达终点呢?(学生自由说,教师结合情景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到底谁跑得快?听听它们自己是怎么说的。

乌龟:我跑了1时。小兔:我跑了3分。小狗:我跑

了120秒。

教师:听了它们的话,到底谁跑得快呢?好比较吗?

你能想出办法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谁跑得快吗?

(3)组织交流汇报

教师:谁来说给大家听?

学生:1时=60分,120秒里面有两个60秒,是2分,

小狗用了2分,小兔用了3分,乌龟用了60分,小狗跑得

最快。

教师: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小结:当时间的单位不统一时,我们不容易直接比较

出它们的大小,如果把单位换算一致了,就很容易比较出它

们的大小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12页课堂活动第2题。

(2)判断对错。

①2分7秒=27秒

②1时25分=125分

③90分=1时30分

(3)比一比。

①谁跳得快?在(

下绳用了40秒。(

)小兰跳100下绳用了1分5秒。(

②谁拍得快?在(

下球用了1分io秒。(

)小刚拍100下球用了65秒。(

③谁踢得快?在(

100个延用了120秒。(

)小江踢100个键用了1分25秒。(

(4)下面是60米跑的成绩,请给他们排名次。姓名

小刚小红小丽小明小勇时间1分35秒90秒1分40秒2分1

分20秒名次

四、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

问题?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页例2、例3、例4及相应的

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L经历计算经过时间的过程,掌握时间计算的基本方

法。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

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你们去过游乐园吗?

学生激动地高声答道:去过!

教师:游乐园里有些什么?你最喜欢玩的是什么?

学生1:有碰碰车、摩天轮、过山车。我最喜欢玩过

山车!

学生2:还有海盗船、旋转木马。我喜欢玩旋转木

马!……

教师:有这么多啊!那如果去游乐园玩的话,一定要

花不少的时间吧!

学生们肯定地答道:嗯!

教师:你们会计算经过的时间吗?我们今天就来解决

这类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教师:二年级(1)班的小红在下午2:00~4:00(板

书:2:00~4:00)去了游乐园,她在游乐园里面玩了多长

时间?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全班汇报。

学生1:我1时1时地数,从2时到3时经过了1时,

从3时到4时又经过了1时,一共玩了2时。

学生2:我用减法做,4-2=2时,小红在游乐园里面

玩了2时。

教师小结:计算从几时到几时经过的时间,可以1时

1时地数,也可以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

2.教学例3

教师:第二天,小红去上学。算一算,她从家到学校

用了多长时间?(出示例3图,引导学生观察:小红是什么

时间离开家的?什么时间到达学校的?)

学生独立解决,并汇报。

方法一:小红出发时,分针指向1,到校时分针指到

5,从1到5是4个大格,是20分。

方法二:小红出发时是8时5分,到校时间是8时25

分,用25-5=20,所以是20分。……教师:说一说你喜欢哪

种方法,说出喜欢的理由。

尝试练习:“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比较一下,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3.教学例4

教师:小红所在的学校在周末举行了春季运动会。(演

示运动会的场景)看,紧张激烈的比赛开始了。拔河比赛从

8:30开始,9:40结束(板书:8:30~9:40)想一想,拔

河比赛用了多长时间。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谁愿意介绍你的方法?

方法一:把8:30~9:40分成两段,8:30~9:00是

30分,9:00~9:40是40分,30+40=70分。

方法二:把8:30~9:40分成两段,8:30~9:30是

1时,9:30~9:40是10分,所以经过了1时10分。

方法三:可以用减法,9时减去8时是1时,40分减

去30是10分,所以经过了1时10分。

教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你喜欢哪一种?说一说,

单项赛用了多长时间?学生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小结:怎样计算经过的时间?

三、巩固深化

(1)课堂活动第1题。

生生互动,互相说一说自己参加的一项活动经过的时

间。

(2)小强的星期天。

先计算经过的时间,再填在书上。

(3)出示课堂活动第3题情境图,说一说有哪些活

动,先估一估自己做每件事用的时间,课后再实际验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就要结

束了,对于时间,你想说些什么?

教学反思:

七、收集与整理

第1课时

收集与整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页例1及91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数据的

方法。

2.在统计过程中能积极思考,选择适宜的方法整理数

据,发展统计观念。

3.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学

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

【教学难点】选择简便科学的统计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小鱼、小鸟、小兔卡片若干张。为学生准备

学具盒6个,每个盒子里放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卡片共15

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旧知

教师出示杂乱地贴在黑板上的学具卡片。

谈话:今天有一些小动物想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

大家高兴吗?看一看都有谁呀?

学生看图把小动物分成小鱼、小鸟、小兔。

教师:谁来告诉我们大家,小鱼的卡片有几张?

学生1:看不清楚,太乱了。

学生2:数不准。

教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清楚地看出小鱼、小鸟、

小兔的卡片各有多少张吗?

(指名学生说一说。)

教师: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分一分,排一排?

(找一个学生上来分一分,排一排。)

教师:现在你能说出它们各有多少张了吗?学生纷纷

举手,争先恐后地回答。

教师:像这样分一分、再数一数的方法是我们学习过

的统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出示课题)

二、统计图形,探索统计方法

1.设置问题,激发兴趣

(1)教师: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有一个盒子,里面有

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从盒子里摸出一个来看一看,并告诉

大家盒子里有许多这样的图形卡片。(有正方形、三角形、

圆形)

教师:咱们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来看一看盒子里的这

些卡片,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1:太乱了,我没看到圆形卡片。

学生2:我想知道三角形的卡片有几张,就是数不准。

学生3:我想知道正方形的卡片有几张,但看不出来。

教师:我也想知道你们小组里圆形卡片有几张,我们

该怎么办呢?

学生1:我们把卡片拿出来在课桌上摆一摆,再数一

数就行了。

学生2:我认为不行,如果课桌太小了,放不下怎么

办?

2.参与活动,探索方法

(1)教师:我有一个办法,你们愿意听一听吗?

(2)老师对学生提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同

学说图形名称,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哪个小组

完成得好,黑板上的小动物卡片就送给那个小组做奖品。

(3)学生活动,整理卡片。

(4)小组汇报,教师按照学生回答的顺序分别将记

录的结果编号,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睦

oooo

③△IIIIII

⑤△正一口。正

(5)比较择优,掌握方法。

让学生面对整理的结思,说一说感受。

学生1:现在比原来清楚多了。

学生2:我感觉比原来好数了。

学生3:我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刚才每个小组都汇报了自己统计的方法和想法。

我们想很快知道每种图形卡片有几张,哪种方法比较好?

学生L我认为第4种方法比较好,简便好数。

学生2:我认为第5种方法比较好。我发现这种方法

每1画代表1张卡片,一个“正”字正好有5画,只要数出

有几个“正”字,乘5就可以了。

教师:如果我们需要统计的物品有很多很多,哪种方

法会更方便呢?

学生一致认为用画“正”字的方法,更简便,更科学。

(6)教师小结。

把黑板上的小动物卡片奖给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

体验。

三、组织练习,巩固方法

1.课堂活动第1题

多媒体出示四种体育活动。

让每个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并让学生用画

让学生想一想,根据统计的结果,你知道了什么?

2.课堂活动第2题

让学生独立整理,并根据整理的结果说一说每种动物

各有多少只。

四、课堂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涉及统计的内容有很多,有兴趣的小

朋友课后还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收集与整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页例2、及课堂活动,练习十

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1.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学习统计方法。

2.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

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3.能正确地填写统计表,渗透统计思想及方法,培养

学生动脑的习惯,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教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为了庆祝这个

节日的到来,我们二年级(1)班要在这一天举行联欢会,

大家准备什么节目来庆祝呢?

学生答:唱歌、跳舞……

教师:参加哪个节目的人数最多?

学生可能说,参加唱歌的人数最多,也可能说参加跳

舞的人数最多……

教师:谁说得对呢?(学生无法回答)怎样才能比较

准确地知道我们班上参加哪个节目的同学人数最多?参加

哪个节目的同学人数最少呢?

引导学生说出统计,从而板书课题:统计。

二、自主探索,经历统计过程

1.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

教师:我们班的同学参加了哪些节目?

(学生说,教师板书:唱歌、跳舞、讲故事、弹琴)

教师:用什么办法统计参加每个节目的人数呢?

学生1

学生2:用画“正”字的方法。

学生3:我们班的人数比较多,用画“正”字的方法

更方便些。

学生一一报自己参加的节目,4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

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

2.填表、分析

教师:现在(指黑板)对班上同学参加节目的人数了

解清楚了吗?

学生可能会说不太清楚,因为从这上面只能看出“正”

字多少,还应算出参加每个节目的同学具体有多少人。接下

来让学生算一算,并填在书上的表格里。学生自主填表,然

后交流。

教师:从统计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还想到了什么

数学问题?

学生1:我们班上参加唱歌的人数最多,弹琴的人数

最少。

学生2:参加跳舞的同学比参加唱歌的同学少几人?

教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

教师:对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你有什么感

受?

学生1:画“正”字能较清楚地收集、整理数据。

学生2:我觉得数据较多时更简便些。

教师:对,在统计过程中,画“正”字法是基本的方

法,今后会经常用到。

三、尝试运用,深化对统计的理解

教师:刚才我们统计了班上参加庆祝六一儿童节节目

的人数,大家表现得真棒!现在,森林里的兔妈妈想了解它

的孩子们谁采集的蘑菇的朵数最多,同学们能帮兔妈妈解决

这个问题吗?(多媒体出示例3的信息)

教师:要知道它们1天分别采了多少应怎么办?

学生:把上午采的和下午采的蘑菇数加起来。

教师:好!你们根据图上的信息,算出3只小兔1天

各采了多少朵蘑菇。

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统计表。学生填完后交流,重点

说一说是怎样算的,着重强调统计表中的“合计”是什么意

思。

四、独立运用,发展统计能力

组织学生完成122页课堂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

六第广4题,做后交流。

五、反思小结,自我评价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新的

收获?还有什么想法?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收集与整理(三)

【教学内容】教科书94页例3及课堂活动,练习十九5〜

8题。

【教学目标】

1.在认识简单的统计表的基础上,认识条形统计图,

能根据统计的结果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主动与

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2.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对统计的过程有初步的体验,

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的结果提出并回答简单

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只聪明勤劳的小兔子,

你们还记得它们采蘑菇的情况吗?

学生可能回答:

①小灰兔上午采了5个蘑菇,下午采了2个;小白兔

上午采了6个蘑菇,下午采了3个;小黑兔上午采了4个蘑

菇,下午采了4个。

②小灰兔全天一共采了7个蘑菇,小白兔全天一共采

了9个蘑菇,小黑兔全天一共采了8个蘑菇。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统计表。

小兔全天采蘑菇数情况统计表小灰兔小白兔小黑兔

合计个数79824

这是我们上节课收集、整理的数据,这节课我们继续

学习“统计”。(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三只小兔全天采蘑菇的情况,除了可以用统计

表表示外,还可以用统计图表示。(出示统计图)小兔全天

采蘑菇数情况统计图

(2)请同学们观察统计图,你能看懂什么?你是怎

么知道的?(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评价)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明白以下两点:

①每个格代表1个蘑菇。

②从左往右,三竖栏依次表示小灰兔、小白兔、小黑

兔全天采蘑菇数。

(3)从统计图中,你还能看出什么?你是怎么看出

的?

学生可能回答:

①小白兔采得最多,因为小白兔采了9个蘑菇。

②小白兔采得最多,因为表示小白兔采蘑菇个数的竖

条最IWJ。

③小灰兔采得最少,因为小灰兔只采了7个蘑菇。

④小灰兔采得最少,因为表示小灰兔采蘑菇个数的竖

条最低。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可能回答:

①小白兔比小灰兔多采几个蘑菇:

学生解决的办法也可能不同:

a9-7=2,小白兔比小灰兔多采2个蘑菇。

b

数的竖条相比,多出2个,所以小白兔比小灰兔多采2个蘑

菇。

②小黑兔比小白兔少采几个蘑菇?

小灰兔比小黑兔少采几个蘑菇?

小灰兔和小白兔共采几个蘑菇?

三只小兔一共采了几个蘑菇?

(允许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

三、课堂活动:评选动物明星

(1)出示:大象、狮子、猴子、小熊头像,提问:

你喜欢哪种动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统计喜欢每种动物的

人数。

(2)根据统计的数据,完成课本123页统计表。

(3)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课本124页统计图。

(4)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课堂练习

练习十九5〜8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统计有什么

新的认识?

教学反思:

实践活动:每天锻炼1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8〜99页的内容。

【活动年级】二年级。

【活动目的】

1.通过调查每天锻炼身体的时间,让学生认识到我们

每天的活动都与时间有关系,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

2.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各种活动的时间,培养学生收集

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养成遵守作息时间和珍

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前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张时间

统计表格,设小组长一名。(每个小组统计一个方面的内容)

2.教师准备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公园里人们进行晨练的情境。

教师:同学们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L有人在打太极拳。

学生2:有人在舞剑。

学生3:有人在跑步。

教师:这些人每天早晨都做这些活动,你知道为什么

吗?

学生:为了锻炼身体。

教师:对,人首先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每天锻炼身

体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每天也锻炼身体吗?

教师:你们是怎样锻炼的?

学生1:我喜欢上体育课,在体育课上锻炼身体。

学生2:我喜欢跳绳、打乒乓球来锻炼身体。

学生3:我喜欢早晨跟爸爸跑步锻炼身体。

教师:同学们的锻炼方法都不错。其实锻炼身体的方

法还有很多。例如:课外活动、课间操、做家务等,也可以

锻炼身体。锻炼身体需要一定的时间,我想知道同学们每天

锻炼多长时间,有什么办法吗?学生积极为老师想办法。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同学们每天锻炼的时间好

吗?

板书课题:每天锻炼的时间。

二、小组合作,统计结果

教师:刚才同学们想的方法都很好。既然每个同学都

想帮助老师,就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全体进行活动吧。

教师:我把任务已经分给了你们小组,想知道是什么

吗?请小组长宣布每个小组统计的内容。

教师:怎样才能完成你们小组的任务呢?

教师讲解统计方法:让每一名学生都说出自己活动的

项目和时间,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小组整理

数据,完成表格。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教师参与每个小组的活

动,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课内交流,展示成果

教师展示每个小组统计的结果。

教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都有什么发现?

学生1:我发现每个同学每天锻炼的时间大约有60分,

也就是1时左右。

学生2:我发现同学们比较喜欢的项目有跳绳、跑步、

打乒乓球等。

学生3:我发现同学们写作业的时间多,做家务的时

间少。

学生4:我发现同学们大部分喜欢在早晨和晚上锻炼

身体。

四、提出建议,统一认识

教师:我们每天的时间是一定的,要想做好每项活动,

要求怎样安排时间?

学生L要合理地安排时间。

学生2:我们每天至少要安排1时的时间锻炼身体,

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学生3:我们要抓紧时间学习和锻炼,不浪费1分、1

秒的时间。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每天要安排好各

项活动的时间。国家十分重视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还专

门下发了积极锻炼身体的通知,要求我们每天锻炼身体的时

间不能少于1时,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好身体,才能做好建

设祖国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

五、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每天锻炼的时间有多长,可以看出我

们每天所做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时间,只有合理安排时间,

我们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下课后,同学们都要安排好自己

学习和生活的时间,养成遵守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

惯。

教学反思:

八、总复习

第1课时

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100页。

【教学目标】

1.整理、归纳本册教科书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

的理解,掌握有关知识间的联系。

2.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

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培养自觉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和习惯。

3.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概括能力,养成合作学习

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L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

理数学知识的方法。

2.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读写方法、大小比较等

知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这学期的新课学习已结束,从现在开始,我

们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复习。(板书课题)

二、整理全册所学内容

1.小组合作,初步整理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内

容?(学生回答)

(2)想一想: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整理知识的方法把

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吗?怎样整理才能使这些内容比较清楚

地展现出来呢?先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的

同学听一听。

(3)小组合作:小组内的同学商量一下,选择你们

喜欢的方法整理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

整理要求:

2

(1)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交流整理的过程、结

果。

(2)结合展示、交流的过程,师生共同评价各组的

整理情况:你喜欢哪种整理方法?为什么?有没有需要补充

的地方?哪些内容还需进一步调整?

(3)根据评价结果,可选一种有代表性的板书。如:

全册内容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

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

有余数的除法

计量单位长度单位:千米、毫米

时间单位:时、分、秒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统计

三、整理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1.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1)出示数5555,从右往左,你能依次说出每一个

数位上的“5”各表示多少吗?

(2)填空:10个一是O,10个十是O,10个百是

(),10个千是()。

(3)让学生做教科书131页第1题,然后交流。

2.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九百九十八数到一千零一十

--------*-O

一十一十地数,从一千九百八十数到二千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从一千七百数到三千。

一千一千地数,从一千数到一万。

(2)写出3408后面的三个数和3001前面的三个数。

(3)让学生做教科书135页第3题,并交流填的结

果。

3.读写方法

(1)读出下列各数:教科书135页第1题。指名读,

然后说一说:怎样读万以内的数。(特别强调中间有0的数

的读法)

(2)写出下列各数:教科书135页第2题。学生独

立完成,然后说一说: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4.大小比较

(1)写出下列各数,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三

千零二三百零二二千三百三千二百三千零二十

(2)说一说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做教科书第136页第5题。

5.较大数的估计

一个数比400大得多,比XX少一些,这个数可能是:

999138019005000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

疑惑?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数的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0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三位数加、

减法计算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提

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在整理和复习中初步感悟整理知识的方法和策略。

3.在合作过程中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

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复习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小于除

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我们接着

复习有关数的运算。(板书课题:数的运算)让同学想一想,

在本册中学习了哪些数的运算。

学生经过回忆答出:

(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口算。

(2)加、减法的估算。

(3)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

(4)有余数的除法。

二、整理与复习数的运算

1.复习口算

以卡片的形式出示教科书136页第8题。学生抢答,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复习估算

出示教科书131页第2题。375+287526-339

教师:如果我们想知道它们的结果大约是多少,有办

法吗?(估算)指名两人说出估算的结果,集体订正时,说

估算过程。

指出:估算时,要把每个数看成跟它接近的整百数进

行口算,这是估算的方法。

3.复习加、减法的笔算

教师:如果我们还想知道精确的结果,又该怎么办?

(笔算)

找两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教师:看着黑板上的竖式,小朋友想一想,计算三位

数的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当学生有了想法后,首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这时应

留出充足的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从而使学

生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经过讨论,小组统一认识,然后进行全班交流,估计

会有以下说法:

(1)首先要书写认真,相同数位对齐。

(2)计算时应从个位加起或减起。

(3)计算三位数加法时,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要向

前一位进一,下一位相加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位的“1”。

(4)计算三位数减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向

前一位上借“1”当“10”,和这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经

过讨论交流,全班统一认识。

4.巩固练习

教师:小朋友们已经知道了在计算三位数加减法时,

应注意什么,现在请大家计算下面的题目,完成教科书136

页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教师:小朋友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了,下面有

两道填空题,会填吗?

出示教科书132页第5题。

学生纷纷举手,指名回答。

教师:有不同意见吗?你能根据这两句话列出算式吗?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时,指出列出的算式是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并让学生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为

什么?

强调: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小于除数。可结

合两道填空题加深理解。

三、综合练习

1.教科书103页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教科书105页第16、1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略)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计量单位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时间单位:

时、分、秒和长度单位千米、毫米的认识和理解,会运用时、

分、秒之间的进率与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来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利用所学时间单位和长度单位的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

3.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获得

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1.能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2.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对本学期所学的计量单位

进行整理与复习(板书: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