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检测试卷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4分)1.“从三国开始,长江流域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到了隋朝,江浙一带的粮食产量已经超过黄河流域,南方成了新的经济中心。但政治中心却依然留在北方,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分离在南北朝分裂时期还不算问题,但再次实现大一统后,隋朝必须解决南北资源的交流问题。”由材料可知,隋朝开通大运河的原因是(
)A.促进对外交往 B.加强南北交通C.强化边疆治理 D.显示国力强盛2.图中的《咏鹅诗》是骆宾王在7岁时创作的,这位小神童长大后在一次叛乱中名动大唐。《全唐文》收录了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武则天曾读过这篇讨伐自己的檄文,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一句时,振衣而起,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由此可见,武则天这位皇帝(
)A.重用酷吏残害宰相 B.重视殿试考生文章C.残酷打击敌对官僚 D.选拔人才不拘一格3.小明在读《唐太宗传》时看到了这样的记载: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太宗对修长城事“一笑置之”的理由是(
)A.长城已彻底失去防御作用 B.唐朝北方无边患C.唐朝国力衰弱,无财力支持 D.唐朝民族关系融洽4.由玄奘口述,弟子撰文的《大唐西域记》记述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的概况,包含疆域、气候、山川、风土、人情、语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等。这说明了《大唐西域记》(
)A.主要记载了佛学经典 B.是中印友好交往的见证C.有利于文明交流的研究 D.是佛教中国化的史料依据5.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史实的认识。以下关于唐朝的历史,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B.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C.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D.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6.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缧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
)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B.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C.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D.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7.“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尊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C.以后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8.“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南宋的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A.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B.岳飞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C.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9.《东京梦华录》记载:“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每五更点灯博易(交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这主要表明:(
)A.汉代长安设有专门贸易场所 B.宋代商业突破了时空限制C.宋代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D.唐代长安的商业贸易繁荣10.学习宋元历史后,七(1)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最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1.《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朝“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A.三司 B.行省 C.中书省 D.宣政院12.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①交子
②瓦子
③夜市
④岁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中国古代航海导航主要靠指南针,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是在(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14.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A.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B.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C.设立了锦衣卫、东厂 D.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15.史载,郑和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币。这些物品主要是用于①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②发展相互之间友好关系;③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④进行殖民活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对于下图所示著作,日本科学史家三枝博音曾指出:“‘天工’是与人类行为对应的自然界的行为,而‘开物’则是根据人类生存的利益将自然界中所包藏的种种由人类加工出来。”这部著作A.认为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B.广泛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C.主要记述了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D.着重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的情况17.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的政权,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统治长达276年。明朝政权灭亡的标志是(
)A.明末爆发反抗朝廷的农民起义 B.清军入山海关C.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占北京城 D.清朝迁都北京18.1771年,乾隆皇帝命人回复沙皇:“此等厄鲁特因在尔处不得安居,欲蒙大皇帝恩泽,投奔大清实属诚心归附,大皇帝施恩,将其户口、属众分别指地而居,各自获得安生之所”。材料反映是(
)A.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B.土尔扈特部回归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签订《尼布楚条约》19.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阶段出现的第一个治世和最后一个繁盛时期分别是A.光武中兴和开元盛世 B.文景之治和康乾盛世C.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 D.开皇之治和康乾盛世20.乾隆皇帝通知浙海关把关税税率提高一倍,企图通过关税手段让洋商无利可图,使他们不再来宁波贸易。但英国东印度公司仍不断派商船前往宁波贸易,于是清廷在1757年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这反映了清朝(
)A.国内商品经济发达 B.实行闭关锁国政策C.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D.完全禁止对外贸易21.起居注是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朝时不允许皇帝观看《起居注》,唐朝开启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说明A.历代皇帝重视史书编修 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C.君主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22.京剧的前身徽剧,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80大寿,徽班进京演出,后留在北京民间,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发展为今天的国剧。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A.贴近生活,联系百姓 B.博采众长,兼收并蓄C.文武兼依,角色齐全 D.政策鼓励,题材广泛第II卷(非选择题56分)二、辨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10分)23.辨别下列说法的正误,在题前的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妇女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改正:(2)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改正:(3)南宋著名词人李清照继承并发扬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其代表作有《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改正:(4)明朝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首创行省制度。改正:(5)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他们吸取了昆曲、秦腔、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最后发展成昆剧。改正: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46分)24.(12分)“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相乐。”唐朝是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是中国历史上令人骄傲的一个朝代。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经济繁荣——底气】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杜甫《忆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景象?当时在位的唐朝皇帝是谁?【民族交融——和气】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2)材料二体现唐朝时期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唐太宗实行这种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各族首领尊奉为“?”。材料三: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3)材料三的“公主”指的是谁?材料三反映的这件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对外开放——大气】]材料四:在他西行前,国人称印度为天竺。此外,印度还有“身毒”“贤豆”等叫法。他在印度求法时认为译为“印度”比较合适。他回国后,这一译法逐渐流行,沿用至今。(4)材料五的“他”是谁?回国后,根据其口述,由其弟子记录而成的著作是什么?【文艺多彩——才气】材料五: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丰富;作者众多。唐诗与唐朝,盛衰与共,相辅相成,堪称“绝配”。(5)唐代有三位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请写出其中一人的名字。【学习感悟】(6)通过对唐朝历史的探究,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25.(20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不断创新和交流中,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晨。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渍和颜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竟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选自初中历史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反映的是何种制度?谈谈它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数育产生的积极影响?材料二
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赠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和《中国古代史(全一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并列举出一个唐朝对外交往的事件。材料三
(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中国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法国)湖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商业和城市发晨两方面举例说明宋朝“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初,宋太祖吸取了唐朝中期以来的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选用文官到地方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管理地方政事,用以压制武将的权力。同时,文官可以担任统兵的将帅,武将却往往只是副帅,受文官的监督和管束,因此,宋代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都高于武将。——摘编自岳麓版书社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1)材料一中,“唐朝中期以来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主要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为此,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政策?材料二:“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有敢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2)根据材料二说出,明朝为了加强君权采取了什么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是什么?材料三:清朝乾隆帝时,朝臣胡中藻赋诗道:“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看后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前,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摘编自部编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体现了统治者怎样的意图?
参考答案1.B2.D3.D4.C5.C6.C7.D8.D9.B10.C11.B12.A13.B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应商入围资格预审文件须知3篇
- 延期合同补充条款3篇
- 后浇带施工合同项目经理职责3篇
- 工程用土方运输规定样本
- 发包方提前终止合同3篇
- 合伙协议合同合作方合作理念3篇
- 健身中心交接协议书详细版3篇
- 垃圾场施工宣传合同3篇
- 产品委托生产合同样本3篇
- 煤气化过程中的合成气质量分析与调控方法考核试卷
- 2024年江西省高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 JJF(民航) 0114-2024 民用航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气压传感器校准规范
- 三级电子商务师测试试题库与答案
- 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新高考福建卷试题含答案解析
- DZ/T 0430-2023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范(正式版)
- 【农业技术推广探究文献综述2300字】
- 2024年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物业管理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 《麻醉后苏醒延迟》课件
- 《物业客服培训》课件
- 06J403-1 楼梯、栏杆、栏板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