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智慧树知道《土壤与植被(宁波大学)》章节测试答案_第1页
网课智慧树知道《土壤与植被(宁波大学)》章节测试答案_第2页
网课智慧树知道《土壤与植被(宁波大学)》章节测试答案_第3页
网课智慧树知道《土壤与植被(宁波大学)》章节测试答案_第4页
网课智慧树知道《土壤与植被(宁波大学)》章节测试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单元测试1【判断题】土壤物理自净是通过扩散与稀释、淋洗、挥发、吸附、沉淀等使土壤中污染物浓度或者活性降低的过程。()A.对B.错2【判断题】土壤肥力的概念是针对动物而言的。()A.错B.对3【单选题】(2分)以下对于土壤概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B.物理状态——由三相物质组成的多孔、疏松表层C.位置——地球陆地表面(地球的皮肤)D.主要功能——生长绿色植物(肥力)4.【多选题】正确答案:ABCD以下属于土壤成分的是()A.多种生物B.矿物质C.水分和气体D.有机质5.【多选题】正确答案:ACD以下对于土壤分层描述正确的有()A.有机质层:原状残落物及半分解的有机质B.母质层:细密的未风化原岩C.淋溶层:浅色、强淋溶,残留泥、沙的疏松层D.腐殖质层:混有大量腐殖质的矿质层、暗色、团粒结构、养分有淋失、微生物活动强第二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分)以下对石英的描述错误的是()A.纯石英不含养分,对土壤结构有重要影响B.无色透明的石英为水晶C.石英只有白色一种颜色D.石英是自然界最难发生化学风化的矿物2【单选题】(2分)下列哪项不是土壤动物的功能作用()A.改善大气环境B.营造和改变土壤环境C.净化土壤污染D.分解有机质,推动物质循环3【判断题】土壤水并不是纯水,而是稀溶液,含有其它物质,有溶质,偶尔溶解一些无机盐。()A.错B.对4【单选题】(2分)下列属于大型土壤动物的是()A.变形虫B.线虫C.蜘蛛D.螨5【判断题】水分含量高的泥炭土及黏土温度升降相对缓慢,称之为暖性土。()A.错B.对第三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分)土壤形成过程的基本动力是()A.无机物的迁移B.有机质的分解与转化C.母质与气候之间辐射能和水分之间的交换D.土壤内部物质和能量交换2【单选题】(2分)在湿热的生物气候条件下进行的脱硅作用和铁铝相对富集的作用被称为()A.灰化过程B.盐化过程C.钙化过程D.富铝化过程3.【多选题】正确答案:ABCD土壤混合过程包括()A.泥石流引起的土壤混合B.植物的混合作用C.动物的混合作用D.冻融作用引起的土壤混合4【判断题】我国古代的《禹贡》、《管子》对我国土壤进行了初步分类。()A.对B.错5【判断题】火山灰土发育在火山喷发物质和火山碎屑物上的土壤。()A.对B.错第四章单元测试1【判断题】土壤的健康是动态的,它描述的是性能而不是状态,它描述的是行为而不性质。()A.对B.错2【判断题】土壤是在气候、母质、植被(生物)、地形、时间综合作用下的产物。()A.错B.对3【单选题】(2分)土壤细菌个体直径有()μmA.0.6-2.5B.0.4-2C.0.3-1.5D.0.5-24.【多选题】正确答案:ABD土壤原生动物按照形状分类,分为:()A.鞭毛虫B.纤毛虫C.草履虫D.变形虫5.【多选题】正确答案:ABCD中国土壤资源特点:()A.人均水平低,后备资源少B.山地多,平原少,旱涝灾害多C.国土面积大而耕地少D.分布不均衡,优质土壤少第五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分)在运用梅花点法来布点时,通常布点数为:()A.7B.6C.4D.52【单选题】(2分)()是一种架设于野外的、类似帐幕的采集工具,其底部、垂直面为黑色网,上部为白色网。A.张氏网B.李氏网C.马氏网D.赵氏网3.【多选题】正确答案:ABCD土壤剖面层次划分为:()A.枯落物层B.淀积层C.母质层D.淋溶层4.【多选题】正确答案:ACD确定土壤颜色,往往采用《中国标准土壤色卡》来进行比色对照。采用的是门赛尔颜色序列系统,用()来表示。A.彩度B.饱和度C.明度D.色调5【判断题】湿漏斗法主要用于收集小型湿生土壤动物,根据其不耐干、活动能力差的特点而设计。()A.错B.对第六章单元测试1【判断题】同种植物可以有多个不同的合法学名。()A.错B.对2【判断题】植物物种的学名中属名在前,种加词在后。()A.错B.对3【单选题】(2分)检索表是根据法国学者拉马克(Lamark)的()编制的。A.二歧式原则B.就远原则C.就近原则D.随机原则4【单选题】(2分)蕨类植物的繁殖方式是()。A.营养繁殖B.种子繁殖C.孢子繁殖D.有性繁殖5.【多选题】正确答案:ABD种下分类单位有()A.亚种B.变型C.变异D.变种第七章单元测试1.【多选题】正确答案:ABCD下列属于植物对高温的适应对策的是()A.叶片垂直排列使叶缘向光或在高温条件下折叠B.植物体呈白色、银白色,叶片革质发亮C.树干和根茎生有很厚的木栓层D.有密绒毛和鳞片2【判断题】任一生态因子都不能由另一因子完全代替。()A.错B.对3.【多选题】正确答案:ABCD下列属于对有效积温法则的应用的是()A.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B.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合理安排作物C.预报农时D.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4【单选题】(2分)亲缘关系很远甚至完全不同的类群,长期生活在相似的环境中,表现出相似的外部特征,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生态位这种现象被称为()A.协同进化B.趋异适应C.趋同适应D.同化效应5【单选题】(2分)下列不属于水生植物的适应性特征的是()A.大多数没有角质层、蜡质层和绒毛B.根、茎、叶形成一整套相互联结的通气组织系统C.水下的叶片多分裂成带状、线状,而且很薄D.颜色艳丽,果实硕大第八章单元测试1【判断题】植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区域或环境内各种植物种群的集合。()A.对B.错2【单选题】(2分)以下对于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密度指单位面积(S)内植物个体数量(N)B.丰富度指每一个物种在群落内的个体数目C.盖度是指投影盖度,即植物地上器官对地面的水平投影大小D.相对多度指各物种多度与所有物种多度之和的比例。3【单选题】(2分)种的多度越高,能否说明该种在群落中占据优势地位?能否说明该种对植物群落起着建造者作用?()A.不能。真正能说明种在群落中作用的数量指标是密度。B.能。真正能说明种在群落中作用的数量指标是丰富度。C.能。真正能说明种在群落中作用的数量指标是盖度。D.不能。真正能说明种在群落中作用的数量指标是盖度。4.【多选题】正确答案:ABCDE把一个群落内所有的种都归到各自的等级中,得出群落内种的频度分布。按频度数值将其划分为5个等级。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D级:61%~80%B.E级:81%~100%C.A级:频度1%~20%D.B级:21%~40%E.C级:41%~60%5.【多选题】正确答案:ABD重要值表示物种在群落中的优势程度。它是以下哪三者之和的平均值()A.相对频度B.相对多度C.丰富度D.相对盖度第九章单元测试1【判断题】群落是同种植物的搭配组合,具有一定的结构。()A.对B.错2【单选题】(2分)群落中的物种是有规律的共处的,以下不是这种规律共处形成的条件的是()A.彼此分割B.相互竞争C.相互适应D.协同进化3【单选题】(2分)以下关于群落基本特征描述,不正确是()A.不同群落都是按照特定规律分布,任何群落都分布在特定生境上B.群落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布界限C.群落在时间上不会发展变化D.群落在空间上占有一定的位置4.【多选题】正确答案:ABCD根据外貌,划分植物群落的高级分类单位,可以分为()A.硬叶林B.荒漠C.针叶林D.常绿林5.【多选题】正确答案:BCD群落具有一定的外貌。根据颜色可以分为()A.硬叶B.阔叶浅绿C.常绿叶D.针叶浓绿第十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分)热带雨林植被的特征是:()A.种类丰富,结构复杂B.有发达的草本植物层C.优势种较为明显D.植物开花结果有明显的季节性2【单选题】(2分)植物区系分区的最高级单位是()A.植物地区B.植物县C.植物区D.植物省3.【多选题】正确答案:ABCD植物分布区的形状和大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A.土壤因素B.气候因素C.地形因素D.生物因素4【判断题】各地区植物区系之间既有相互联系的一面,又有独立发展的一面,具体情况可以反映地区间的共同性程度或者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此需要进行植物区系间的比较分析。()A.错B.对5【判断题】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A.错B.对第十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分)采集草木植物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A.只能采其带花或果的植物体一部分B.只采集雄株C.应采带根的全草D.在同株上采其带叶和果的标本2【单选题】(2分)瓦楞纸烘烤法的缺点是?()A.标本量大时,标本夹体积过大B.DNA容易被破坏C.易受天气影响D.需要勤换纸3.【多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