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少实训》课件-儿童体格测量_第1页
《儿少实训》课件-儿童体格测量_第2页
《儿少实训》课件-儿童体格测量_第3页
《儿少实训》课件-儿童体格测量_第4页
《儿少实训》课件-儿童体格测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少实训体格测量体格测量要求:①被测者姿势正确;②被测者测量部位(测量点)正确;③测量方法(程序及手法)正确;④测量仪器准确,必须经过校准;⑤测量时间、记录方法等正确。

2.2.1形态发育指标1、身高:①仪器:身高坐高计(3岁以前婴幼儿,用卧式身长计)。②方法:被测者应保持足跟、骶骨部(臀部)、肩胛间脊柱(背部)三点紧靠立柱,头部保持眼耳水平面(即通过左右耳屏点和右眼眶下点的水平面,又称Frankfurt平面)。要求:脱去鞋、帽、外衣。取立正姿势,站在踏板上,挺胸收腹,两臂自然下垂,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60°,双膝并拢挺直,两眼平视正前方,头部保持眼耳水平面。

测量误差≤±0.5cm。1、身高1、身高注意:身高计放置平坦靠墙的地方,立柱的刻度尺应面向光源。测试前检查身高坐高计,进行校正。水平压板与头顶接触时,松紧要适度。头发蓬松者要压实、头顶的发辫、发结要放开,饰物要取下。读数完毕,立即将水平压板轻轻推到安全高度,以防碰坏。注意测量时间的一致性。2、坐高

①仪器:身高坐高计,保证底座与地面平稳接触,保持水平。②方法:两点一面两直角(骶骨部、肩胛间脊柱二点紧靠立柱,头部呈眼耳水平面,大腿与地面平行并与小腿呈直角。3、体重①仪器:杠杆式体重秤。校正,仪器误差为±0.1%。测量仪器检查:

1)体重的测量以千克为单位,精确到0.1千克;

2)将体重计放在平整的地面上。

3)检查零点:把游码放到“0”刻度上,观察杠杆是否水平居中,若不居中(偏高或偏低),可调节杠杆侧端螺丝。当体重计改变位置时应重新检查“0”点。3、体重

4)仪器校准,以标准砝码校准体重秤的准确度(误差不得超过0.1%)和灵敏度(置100g砝码观察刻度尺抬高了3mm或游标向远移动0.1kg而刻度尺维持水平位置时就达到要求),应在每次移动体重秤后进行校准;杠杆式婴儿秤要求每20g刻度间距在2mm以上。

3、体重②方法:测量时,要求被测者脱鞋,脱衣只着短内裤(女性可带乳罩)。注意:测量体重前,应排空大小便,不要喝大量的水,也不要进行剧烈的活动。测量时,被测者平静站于踏板,两眼正视前方,两臂下垂(婴幼儿可以采用坐位);手不可乱动或接触其他物体。调整砝码直至杠杆呈正中水平位置,读取读数。测量误差不超过±0.1kg。头围

头围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故头围的测量值在2岁以内最有价值,连续测量比单次测量更重要。【测量方法】被测者取坐位或立位,测试者立于被测者的前方或右方,将软尺经右侧眉弓上缘处,经过枕骨粗隆最高处回到零点,读数到0.1cm。测量时软尺应贴近皮肤,左右对称,长发者应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向上下分开。

出生平均34cm;

1岁时46cm;

2岁时48cm;

5岁50cm,

15岁时接近成人54~58cm。

正常头围

4、胸围胸围是经过乳头点或胸中点的胸部水平围度。通常使用带mm刻度的柔软带尺测量。使用前应用标准钢尺校正,胸围尺误差不得超过±0.2%。4、胸围③方法:受测者两脚左右分开与肩同宽,上体正直,两臂自然下垂,保持自然呼吸。测量者立于被测者的正前方,将胸围尺置于背侧左右肩胛下角下沿,沿胸两侧至前面乳头的中心点测量。对于乳腺已发育的女性,前面则以胸中点(乳头上方第四肋骨处)为测量点。

4、胸围常态(平静)胸围:在被测者平静呼吸的呼气之末读数记录所得数值。最大(吸气)围度:当被测试者吸气达到最大程度时,围测同一部位的围度;最小(呼气)围度:受测者将肺内气体完全排出后,围测同一部位的围度;呼吸差:吸气时与深呼气时的胸围之差。

4、胸围注意事项

在测量时,应注意让被测者不耸肩,呼气时不弯腰。胸围测试误差不得超过±1cm。

1)注意纠正被测者错误姿势:如低头、耸肩、挺胸、驼背等。

2)测量人员应严格掌握卷尺的松紧程度,以对皮肤不产生明显压迫为度(皮肤不产生明显凹陷),以保证检测全过程的一致性。测量误差应小于1cm。

3)肩胛下角如摸不清,可令受试者挺胸,摸清后受试者应回复正确测量姿势。

4)两肩胛骨下角若高低不一,则以较低一侧为准。5、上臂围①仪器:柔软带尺,精确到0.1cm②方法:上臂紧张围:被体检者上臂斜平举约450,手掌向上握拳并用力屈肘站直肩部放松,胳膊自然下垂,体检者把卷尺在上臂肱二头肌最粗处(上臂一半的位置)水平绕上臂一周,测量读数。上臂松弛围:卷尺的位置保持不变,被体检者将上臂缓慢伸直,测量读数。5、上臂围注意事项:1)测量上臂紧张围时嘱被测者要使肌肉充分收缩,卷尺的松紧度要适宜;2)测量上臂松弛围时,要注意由紧张变换到放松时,勿使卷尺移位;3)测量误差不大于0.5cm。6、肩宽①仪器:马尔丁测径规(或软皮尺)。②方法:受测者成自然站立,上体保持正直,两臂自然下垂,不要挺胸或含胸,不耸肩或垂肩。测量者站在被测者的正后方,先用食指沿肩胛骨向外摸到肩峰外侧缘中点。

测量两肩峰(肩峰外侧缘中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即可得肩宽。测试误差不超过±0.5cm。

7、骨盆宽骨盆宽:左右髂嵴点(即髂嵴外缘,骨盆最外侧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①仪器:马尔丁测径规。②被测者取立姿,测量者站在被测者的正后方,测量上述两点之间的水平宽度。测试误差不得超过±0.5cm。

7、骨盆宽注意事项:勿将髂前上嵴点误为髂嵴点。

髂嵴最外突出点髂前上棘向前下方最突出的点8、足长与足高足长:足跟后缘至最长趾端的距离。足高:胫内髁上缘(足弓最高点)至足掌面的垂直距离。被测者站立,右脚抬起,屈膝,将足踩于测量尺底座板上,足跟后缘紧贴测量尺的固定挡板端,移动尺的水平滑板至最长趾端,测得足长;移动尺的垂直滑板,测得足高。足弓指数=足高/足长×100%9、皮褶厚度①意义:皮褶厚度不仅可了解皮下脂肪的厚度,判断人体胖瘦状况,还可以用以推算全身体脂含量,评价人体体成分,以及判断儿童的营养状况。②仪器:皮褶厚度计。VPJ-3型游标皮褶厚度计

1.加压把2.尺柄3.弹簧4.压力簧5.标尺6.游标7.测量头

9、皮褶厚度测量方法:调零及校正压力:左手持皮脂厚度计呈水平位置测试臂顶端的小孔挂200克的砝码。皮脂计下方弓形臂的根部与该臂顶端的接点呈一水平线,观察圆盘内指针偏离情况。*指针在15~25mm范围内:无须调节旋钮。*指针在25mm以上:向左侧方向转动旋钮*指针在15mm以下:向右侧方向转动旋钮9、皮褶厚度测量方法(游标皮褶厚度计):①右手持皮褶厚度计,将游标移至标尺左端的极限位置。②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测试部皮肤、皮下组织捏住提起。注意使肌肉分离开。③将皮褶厚度计测量头钳在手指捏起的部位旁,加压至加压把的刻线与尺柄的刻线刚好对正为止。④松开把柄,取下皮褶计,读数。9、皮褶厚度测量方法(皮褶厚度计):右手握皮脂计使两半弓形测试臂张开,左手拇指和食指将被测者所测部位捏紧提起。将张开的皮脂计距离手指捏起部位附近钳入1cm,右手指将皮脂计的把柄放开,读出指针的数值(mm)并记录下来。每个部位应测2~3次,取平均值。误差不得超过±5%。

注意事项:1.受试者自然站立,肌肉放松,体重平均落在两腿上。2.测试时,要把皮肤与皮下组织一起捏提起来,但不能把肌肉捏提起来。3.测试时,皮褶厚度计的钳口连线应与皮褶走向垂直。4、每测量一次后须重新校正皮脂计。5、皮脂计的指针平稳后应立即读数。

9、皮褶厚度9、皮褶厚度测试部位:①上臂部

肱三头肌肌腹部(肩峰点与挠骨点连线的中点);点与桡骨点连线的中点,皮脂的方向与上臂的长轴平行。被测者:非主用臂(左臂)自然下垂,手掌向内。测量者:被测者后方。肱二头肌肌腹部(肱骨头至肘横纹连线的中点)。9、皮褶厚度测试部位:②背部右肩胛下角之下1cm处。皮脂方向与脊柱成45°角。被测者背向测量者,上臂自然下垂,取左肩胛骨下角端稍偏外侧处,皮褶斜向下外方与脊柱成45°角。③腹部右腹部脐旁1cm处。脐水平线与右锁骨中线交界处。沿躯干长轴方向纵向捏提皮褶。机能发育指标1、肺活量2、握力3、背肌力机能发育指标

1、肺活量是在一次尽力深吸气后,能够呼出的最大气量。反映肺的容量及呼吸肌的力量。

肺活量(1)仪器:肺活量计有湿式筒型肺活量计、回转式肺活量计等。用前要校正,首先检查有无漏气、漏水,然后盛满与室温大致相同的清洁水至标志线。(2)校正:用带有准确刻度的量瓶或气量计(最小刻度20m1以下)连接于肺活量计的吹嘴橡皮管上(不得漏气),按1000、2000……5000m1顺序导入空气,记录肺活量计上的读数,反复三次,求平均值,再计算其差值,其误差在±50ml内为准确。肺活量(3)测量方法:测量时令被试者取站立位,尽力深吸气,将吹口严密扣在嘴上,然后向吹嘴内以中等速度尽力呼出,直到不能再呼出为止(允许弯腰吹气)。此时,应立即关闭进气管的开关(或折叠橡皮管),待浮桶平稳后再进行读数。每人测3次,取最大值。每测一人要消毒或更换吹嘴。肺活量注意事项:①肺活量计应在前一天灌水(或备净水),以使水温与室温基本一致。②每次测量前应检查刻度是否放到“0”,测试后应将内筒的空气放出。③应注意被测者吸气和呼气是否充分,吹气时有无漏气或进行第二次吸气。允许弯腰吹气。④每测一人要消毒或更换吹嘴。⑤如用不带温度校正装置的肺活量计时,结果应换算成37℃的气积。测试仪器:电子肺活量计。测试方法:受试者手握文式管手柄,将导压软管保持在文式管上方;头部略向后仰,尽力深吸气直到不能再吸气为止;然后,将嘴对准口嘴缓慢地呼气,直到不能呼气为止(图)。此时,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值即为肺活量值。测试两次,记录最大值,以毫升为单位,不计小数。注意事项:1.测试应使用一次性口嘴。2.测试前,应向受试者讲解测试要领,受试者可试吹一次。3.测试时,受试者呼气不可过猛,防止漏气;且必须保持导压软管在文式管上方。4.受试者在呼气开始后至测试结束前不能吸气。5.测试人员要及时纠正受试者用鼻呼气的错误动作。(用手捏住鼻子)6.下一次测试开始前,须按“按键”,回到“0”位。2、握力

主要是测试上肢肌肉群的发达程度,在体能测试中,它常以握力体重指数的形式体现。握力体重指数=握力(公斤)/体重(公斤)*100测量仪器:有圆盘式蹬形式握力计、椭圆形钢圈握力计及电子握力计等。

2、握力

测量前先调整握距,并将握力计指针拨至零点。被测者取站立姿势,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持握力计的手自然伸向侧方与身体约呈300角。握力计指针向外,用最大力量紧握至不能再用力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