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第四单元
课文100以内数的认识
主备人
集体k
r
备课m
K
课题数数数的组成
1.引导学生会点数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感受“十”
在计数中的作用,知道10个十是100,感受“十”与“百”的关
教学
系,感受与、等数的关系。
目
标1005020
2.结合具体的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并进行简单
的估计。
3.使学生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对数的情感。
重点:能够熟练地数出以内的数,感受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100100
初步建立数感。
重难点
难点: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的数法。
教学
一课时
课时数
教学步骤
(一)读一读,初识百以内的数: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20这些数,你能从1数到20吗?
今天又来了几位新朋友45、70、98看看你们认识吗?今天我们
就继续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二)数一数,感受100有多大:
1.估一估、数一数,初步认识100。教师(出示百羊图):
绿色的草地上来了一群羊,请你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只羊。
2.在数数中理解数,突破数数的难点。
3.感受100,体会“十”与“百”的关系。教师:99再添1
就是多少?99再添1就是100o那我们就这样10根一捆10根
一捆地摆,10个10捆又是多少呢?
10个10捆是100(将10捆结成一大捆)。教师:这一大捆
小棒就是100.谁能说说100里有几个10?教师:10个十是多
少啊?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10个十是一百。
4、分一分、合一合,多角度感受100.教师:现在,请你把
10根一捆的两捆小棒合在一起,合起来是多少根小棒?
教师:100里有几个20呢?请你把小棒两捆两捆地合一合,看
看100里有几个20o
教师(呈现未结成捆的100根小棒):现在这一大堆是100
根,你能不能想个办法,不用数就能从100根小棒中拿出大约
50根小棒?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教师:100里有几个50?
5、教学例2。
数小棒活动,认识计数单位个、十、百。教师:请你从学
具盒中拿出70根小棒,边数边思考,如何数又快又准确。
学生独立数小棒教师巡视指导。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
样数的?
学生汇报,教师指出:数的时候可以每10根捆成一捆。70
跟就是7捆小棒,也就是7个十。
教师:你能很快地拿出46根小棒吗?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你是怎么拿的?
学生汇报,说明46里有()个十和()个一。
(三)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
教师:刚才我们借助学具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其实100以
内的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完成“做一做”第2题你
们能很快看出是多少吗?要想很快看出有多少个泡泡,应该怎
么办呢?学生:请“十”来帮忙。
教师:好,那大家让“十”来帮帮忙吧!学生实际圈一圈,
10个10个地数一数。
教师:为什么圈一圈以后就一下子看出是多少了呢?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数了100以内的数,你有什么收
获?又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汇报。
课题读数、写数
1、使学生知道几个十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几
教学
个一则是在个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
目
标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能正确地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
和顺序。能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重难点难点: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
教学
一课时
课时数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这是什么?你知道每种颜色的纽扣各
有多少粒吗?
学生汇报:黄色纽扣有四十粒,蓝色纽扣有二十七粒,粉
色纽扣有三十三粒。
教师:你知道这些数该怎样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块知
识(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教学例3
用学具摆40根小棒。
教师:先说一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4捆小棒(即40
根)应该摆放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呢?
学生:试着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40,边拨边说:4个十在十位
上,拨4颗珠子。
教师:你能对照着计数器写出这个数吗?说说你是怎么写
的?学生汇报:十位上有4个珠子,对着十位写“4”,个位
上没有珠子,就对着个位“0”.
教师:大家一起来读出这个数。学生齐读。(读作:四
十)
教师说明:读数时先读十位上的数,再读个位上的数。
教师:27和33又该怎样摆小棒?在计数器上如何拨珠?写
法与读法该怎样做呢?在小组内试一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思考、讨论:33中的两个“3”意思一样吗?学生交流汇报:
不一样。左边的“3”在十位上,表示的是3个十;右边的“3”
在个位上,表示的是3个一。
教师小结: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相同。
三种颜色的纽扣一共是多少粒呢?(100粒)100用小棒怎样摆?
学生汇报:摆10捆小棒。。个十在计数器上该怎样拨珠呢?学
生个别汇报,教师课件演示。
请学生对着数位表,同桌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
二、三位分别是什么数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写数和读数是从哪边(左边和右边)开始
的?引导学生概括小精灵的话: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三)巩固拓展:
1、完成课本第37页做一做的第1、2题。
第1题,教师出示数位表,任意在数位表上写数字,让学生说
出相应的数是多少。第2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教师
请个别学生读数。
2、完成课本第38页练习八的第5-8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学
教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目
标2、通过观察、分析百数表,探究100以内数的规律,并培养学生
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
重难点难点:自主探求规律和运用规律。
教学
一课时
课时数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读出下列各数。
3576899096100
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六十九九十三八十三十一百
3.口答。
(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o(2)一个数,百位上是1,十位、个位都是0,
这个数写作()o
二、新授。
1.教学例4。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教师出示放大的100
以内数目表,指定学生填写。师生共同订正。
(2)让学生回答例4提出的两个问题。
①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
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②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
看、竖行看等来发现。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
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
0o
从竖行看:每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
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教师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
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2.教学例5。
(1)出示小棒图。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根据学生
回答,教师板书;4237教师追问:“左右两边
的小棒,哪边的多?(左边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哪个数
大?”与2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42和37相比较,42大,37
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2)出力三计数器图。让学生观察后问:
“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
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2325.又问:“23和25这两个数
相比较,R那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O里
填上大家齐读式子两遍。
另一幅图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
听。
3.估攵课本第4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学生可对照
数目表,做完后集体订正。
--、练习。
1、兆3下列卡片按数的大小顺序,先从小到大排,再从大到
小重新排
歹U。3560719019100教师
先指定一个学生按从小到大排,排完后,齐读各数。然后打乱
次序,再指定一个学生把这些卡片按数的大小,从大到小重新
排列。
2、上匕大小,在O填上〈”或口填适当的数。
4703788090
□<95□>6635036
61059Q<75□>□
3、游戏题:找朋友
四、彳6置作业
多些少些
课题
教学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
目
标感。
302.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教学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意思,并能用
重难点它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一课时
课时数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按顺序写敷.
2、62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62后面的第五
个数是()。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
35877062156
二、新授。投影出示例6.
1、教师:红球有几个?(58个)
蓝球有几个?(15个)黄球有几个?(10个)
2、大家一起从15数到58,数的过程体会到15到
58要经过好多的数。
3、教师告诉学生,58比15多得多,像刚才的题目我
们就可以说,红球比蓝球多得多。
4、请一个同学从10数到15,从中感受到10到15比较
接近,我们就可以说15比10多一些,像刚才的题目,我们就
可以说黄球比蓝球少一些.
三、巩固练习。
1、第43页做一做和第44页第3题、45页4、5题。
四、布置作业。
课题解决问题
教学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在解
目
标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
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能穿几串”中理解几十里面有几个十。
重难点
教学
一课时
课时数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大家玩过串珠游戏吗?出示
例7。这里有些珠子,你会穿吗?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1、教学例7
出示题目的要求:有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从
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个别汇报。
要想知道能穿几串,该怎样解答?画图。圈一圈。
数的组成。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验证。1串是10个,
5串就是50个,剩下的8个,正好是58个。2、想一想:如
果是5个珠子穿一串,能穿几串?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第46页的做一做。
2、完成第47页第1一4题。
四、课堂小结。
课题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目
标2、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
性。
重点: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算理,并能熟练的计
教学
算。
重难点难看:熟练运用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解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
一课时
课时数
教学步骤
一、复习
口答下面各题。
1.36里面有()个十和()十一。
2.5个十和7个一是()o
3.65里由()个十和()十一组成的。
4.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o
二、新授。
1.教学例8.
(1)课件演示:
1、怎样列算式?
2、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0+2=32
3、提问:30+2表示几个十与几个一,合起来是多
少?
4、引导学生说出:3个十和2H^一合起来是32o
(2)从32本中拿走2本(课件演示)。提问:还剩多少本?怎
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2-2=30
(3)提问:2个一加3个十共是多少?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30=32
2.练习:第48页“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摆小棒,再对着摆的小棒写算式。学生写完后,指
定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演示列式计算,并集体订正。
第2题以做游戏的形式出现,看看谁的头脑最灵活。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50+630+760+920+8
6+507+309+608+20
(2)
90+820+350+970+6
98-823-359-976-6
说明:卡片正面写50+6,背面写6+50,口算时先让一名学生
看正面的题目并口算得数,再让另一名学生说出背面的题目并
口算,如果学生有困难,再翻到背面让学生看一看口
:o
2.做练习十一的第1题。
四、布置作业
课题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练习课
教学1、进一步巩固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目
标2、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
性。
重点: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算理,并能熟练的计
教学
算。
重难点难看:熟练运用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解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
一课时
课时数
教学步骤
一、复习口答下面各题。
1.36里面有()个十和()十一。
2.5个十和7个一是()。
3.65里由()个十和()十一组成的。
4.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二、新授。
1.第49页第4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第49页第2题。
读题。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怎样检验?
小结:求够不够的题目,就是要把实际数量算出来,然后和给
出的数量比大小。
3.第49页第3、5题。
4.第50页第6、7题。
5.第50页第8题。
课题摆一摆、想一想
1.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
2.通过观察、猜想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
目
标
式。
3.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
重难点
教学
一课时
课时数
教学步骤
一、复习
教师:在数位表中,右边起第一位叫什么位?(个位)第
二位叫什么位?(十位)
教师拿出一个数字卡片“1”放在个位表示多少?(一个
-)若数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个
十)
教师强调:“1”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
示个一,个十,一个百
二、新课
1.出示两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学具)现在大家四人一
小组进行分工协作,三个人摆不同的数,一个人负责记录,然
后每组派代表汇报。
2.为什么两个圆片放人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数不同?
因为放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不同,个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
十一,十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个十。如果一个小圆片放在
个位、一个放在十位表示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11。
3.出示三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的学具)分小组学生动
手操作,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4.若4个小圆片呢?(学生继续动手摆)摆出的数各表示什
么。
5.小结教师提问:
(1)两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3个数)(2)三个小圆片可
摆出几个数?(4个数)(3)四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5个
数)(4)谁能说一说五个小圆片可摆出不同几个数?(6个数)教
师:圆片的个数和所摆出的数的个数有什么联系呢?圆片的个
数十1=摆出的数的个数提问:用8个小圆片,可以摆出几个
不同的数?(9个数)
三、课堂作业
在。里填上”>"、“〈”或“=”。
35O537806913O3170+9O
7963-3070
1+80O8165O65+537O37-1100O
90+9
四、课外实践作业
每个同学回家后分别拿9个和10个小圆片,摆出不同的数
给爸爸、妈妈看,看谁摆的又快又对。
教学反思:
单元第五单元
课文认识人民币
主备人
集体k
F
备课m
K
课题认识人民币(一)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教学及它们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会进行简单的
目
标人民币兑换
2.初步感言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广泛作用,了解简单的货币文
化,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
2、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价
重难点
值。
教学
一课时
课时数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1、由主题图引入教学: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四张图片。请你们
认真观察,看看图片里的主人公都在做什么。学生观察图片,
汇报发现。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钱,钱有什么作用呢?
生活中哪些地方还会用到钱?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平时用的
钱叫什么名字吗?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到
过钱,体会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介绍人民币。
教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人民币是国家的法定货币
并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我们要爱惜它,不能乱折人民币
或者在人民币上乱画。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
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
1.初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2.对人民币进行分类,深化知识。
3、认识进率,系统认识。(1)认识元和角之间的进率。
教师:同学们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老师现在想
和同学们做一个“换钱”的游戏,愿意吗?
教师(出示一张5角的纸币):请你用1角纸币来还老师
的5角纸币,你应该用几张?
教师(出示一张1元的纸币):如果你用1角的硬币跟老
师换1元纸币,你应该给老师几个1角的硬币。(板书:1元
=10角)
教师:还是换老师的1元,请你任选角币来换,并分别摆一摆,
看用儿张纸币或几个硬币。
(2)角和分之间的进率
学生:1角=10分。
教师:老师手中有1角,可以怎么换?
学生动手操作,用硬币进行换钱的游戏。在知道1角可以换10
个1分的基础上,还可以拓展换成5个2分、2个5分、8个1
分和1个2分等,由此加深对“1角=10分”的认识。(3)
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师:有了刚才的分析,你能正确地完成下面的“换一换”
吗?
5元=()角7角=()分30分=()角20角=()
元
(三)应用拓展。
课题认识人民币(二)
1、使学生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等价兑换,
教学
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目
标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3、培养学
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学重点: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重难点难点: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教学
一课时
课时数
教学步骤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会认这些人民币吗?今天我
们还要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3。
出示2元、5元、10元、50元、100元人民币教学挂图,让
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你知道这儿张人民币的面值吗?两人
小组互相说悄悄话,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同时教育学生从
小要爱护人民币。
2.教学例4
教师提问,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表示出来,然后填在书
上。(1)1张5元可以换几张1元?(2)1张10元可以换
几张1元?
⑶1张20元可以换几张10元?(4)1张50元可以换几张10
元?(5)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10元?⑹1张100元
可以换几张50元?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4页“做一做”。
2.课本第55页第5题。
3.第56页第6、7题。
课题简单的计算(一)
教学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目
标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简单计算的方法。
重难点难点: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
一课时
课时数
教学步骤
一、复习(口答)
1.3元=()角50角=()元
2.8元=()角70角=()元
二、新授
1.教学例5
出示例5挂图,提问:“这是几元几角?”学生回答后,教
师板书:1元2角,接着问: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角?1元2角
是多少角?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试回答后,教师说明:1元是10
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
角。
2.教学例6
出示例6挂图
知道什么?说一说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5角+8角是几
角?(5角+8角=13角)
整师问:还可以怎样表示13角?教师板书:5角+8角=13角=1
元3角。
例6第二小题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强调:元、角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情况下才能相加。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7页“做一做”。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你是怎么想的。
第2题:学生先做,教师巡视,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
正。
2.练习十三第1、2、3题。
四、布置作业
课题简单的计算(二)
教学1.初步学会运用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解
目
标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重难点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地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
一课时
课时数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口算
1元8角=()角12角=()元()
角1元3角=()角15角=()元()角
二、互动新授
教学例7出示例7主题图。
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杂志?仔细观察,你
能从图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观察,汇报。
“正好”的意思是两本杂志加起来的价格等于13元,既不能
比13元少,也不能比13元多。
那我们该怎样从4本杂志中选出2本来呢?讨论,交流,
汇报。组织看书中方案。引导比较哪种更好。一共找出
几种?5+8=136+7=13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完成课本第58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单元第六单元
课文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主备人
集体k
F
备课m
K
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的计算方法,会进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
教学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
目标
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
处,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重难点难点:口算的算理、算法。
教学
一课时
课时数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学校有来了一批新书,老师正在发新书呢!
想不想去看看?
师:从总幅图上,你能看到什么?
1、探究整十数加整十数。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那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
生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教师有选择地板书。(一共有多少本书?)师:
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本书,怎样计算?生1:10+20
生2:我与他的不一样,我是20+10。
师:你能算出10+20等于多少吗?请与你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
一下吧。全班交流。小组代表汇报。
2、探究整十数减整十数。
电脑继续演示:30本书已经发下去了20本。师:现在
还剩下多少本书呢?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生1:用30减
20o生2:30-20=10。生3:我是这样想的,,,,
师:同学们表现真棒,老师没有讲,你们就知道怎样做了,
下面请同学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我们算出的结果对
不对,好吗?
三、实践应用。
师:,小猫花花要去钓鱼了,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钓鱼?
听说花花-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钓鱼,猫妈妈可不放心了,(电
脑演示)“花花钓鱼的路上会遇到很多难题,你和小朋友们能
解决吗?老师要出几道题考考你们。”
1、身W故钓鱼游戏吧。我这有很多鱼等你们钓,可是啊,
你要把鱼:身上的算式答对了,才能钓上来。出示带有算式的鱼
卡片。
2、:写算式比赛。
都算得很忌,那么你们能写出一些整十数加、减整十
师:你们彳
数的算式।吗?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第一组写得数是50的算
式,第二;组写得数是60的算式,第三组写得数是70的算式。
要求写出的算式又对有多,可以选一个记录员,也可以轮流写,
其他人要帮忙检查,看看有没有写错的。
四、总结深化。
」,=目%这节课你又会有很大收获,回家与你的爸爸
同学。
妈妈说-一说。
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练习课
1、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
学
教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标
目2、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优良品质。
3、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
计算,同时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重难点难点: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一课时
课时数
教学步骤
一、基础知识。(完成第1、2、4)
学生独立完成,并选两题讲讲计算方法。提倡多种算法。
二、变式练习。
(完成第3)
1、知道学生看题,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三、解决问题。(完成第5)
1、自主读题,获得相关的数学信息。
2、完成题目。
3、学生反馈数学信息,老师给予肯定及订正。
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口算
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
2、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
目
标
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
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整十数及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教学
重难点难点: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教学
一课时
课时数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知。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40+2040+250+3050+3
2、比较以上两组题中前后两算式的不同点。
二、合作探究。
1、看情境图提出问题。
课件演示教材第64页例1的情境图。显示小林与小红的对
话。师:从这幅图上,你能看到什么?
生1: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生2:小
红才写了20个字。,,,,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信息。根据这些
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生L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
字?
2、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这个
问题好不好?谁能列出这个问题的算式来呢?学生独立写出
算式:25+2师板书到黑板上。
师:结果是多少呢?现在可以独立思考,直接在头脑里想,
也可以小组合作,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
师巡视指导学习困难的学生。小组汇报。
小组1:先摆5跟小棒,加上2根得到7根小棒,再和2捆
小棒合起来是27根。小组2:用小棒点数的方法:25根、
26根、27根。不利用小棒直接计算。小组3:先算5+2=7,
再计算20+7=27。小组4:用点数的方法算:25、26、27.
3、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是太棒啦!自己就用这么多方法算出
了25+2的结果。现在我们来看下一个问题“小林和小红已经
写了多少个字?”请你再用刚才的方法来解决吧。学生独立
试做。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生1:先摆2捆加2捆是40根,再和5根合起来是45根。生
2: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25+20:25、35、45.生3:先算
20+20=40,再算40+5=45.
4、探究两位数加一位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异同。师:以
上两题的不同计算方法哪一种比较方便?学生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一件,板书计算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得出:
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方法,共同点是相同
数位上的数相加。
三、实践应用。
1、口算。
40+17=2+36=
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进行计算。
2、完成教材第64页“做一做”。
引导学生按上、下两题一组独立进行计算,并让学生说一说自
己是怎样进行计算的。四、总结深化。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理解进
位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进位加法的计算。
教学
2、在观察操作、动手实践中体验不同算法,实现算法多样
目
标
化,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3、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
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练习,增强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方法。
重难点难点:理解进位的算理。
教学
一课时
课时数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知。
20+4032+1040+4856+3042+7
5+234+648+51
上面哪几道题先算几加几?哪几道题先算几十加几十?
1、出示联欢会挂图。班上开联欢会,小红和小明为同学
们送来了纯净水,他们班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
先让学生根据观察估计一下,够不够每人一瓶,再指出:
具体算出有多少瓶纯净水,就知道每人一瓶够不够。明确要解
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2、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1)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4+9
(2)分组用小棒摆一摆,讨论怎样计算
(3)请小组的代表介绍本组的计算方法。先把24揍成
30,再算30+3得33<,先算4+9得13,再算13+20得33。
3、练习:出示“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
自己是怎么计算的。
4、小结:根据学生发言,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
小结: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
加得和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
数,再加余下的数。
三、实践应用。
1、练习十五第1题。让学生按上下两题一组进行计算。
引导学生发现:上面一题的计算正好与下面一题先算几加几完
全相同。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2、练习十五第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
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四、总结深化。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
教学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能迅
目
标速熟练地进行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小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
重难点难点: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一课时
课时数
教学步骤
一、基础练习
9+27=9+14=25+7=6+28=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两位数加一位数该怎样算)
二、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十五的第8题,直接填在书上。个别要强调计
算方法。
2、小小邮递员。练习十五的第10题。
在计算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的方法。
3、练习十五的第12题:6连续加6,每次加得的数写在横
线上。
(这种同数相加,既有助于学生熟练地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
算,又为以后学习乘法做些准备。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
然后再横线上填上得数。这种练习如果前面算错,后面就都错了,
因此得提醒学生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4、练习第十五的第14题。提醒学生要先计算,然后再比较
大小。5、练习第十五的第15题。强调计算的顺序。
三、总结。
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计算
方法。
教学
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目标
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主动探索知
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算理。
重难点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
一课时
课时数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知。
同学们,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一年级一班的“小小
图书角”正式开业了,我们先来看一看都有哪些书。(出示69
页主题图)
同学们观察真仔细,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呢?学生小组先交流想法,再汇报。
二、合作探究。
1、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还剩多少本故事书?”
要解决“还剩多少本故事书?”这个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
算?怎样列式?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最
后把算式写在小黑板上。
学生做,教师巡视。(35-3)
35-2得多少,应该怎样口算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
交流。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先不看十位,先看各位,5-2=3,再把3和30合起来,就
是33。
2、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
同学们真不简单,这么快就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再
来看“还剩多少本动漫书?”这个问题,你能不能自己解决
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小组汇报。
先不看个位,先看十位,30-20=10,再用10加上个位上的5
就是15o3、归纳总结。
同学们再来看这两道题,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生:35-2这道题是两位数减一位数,35-20这道题是两位数减
整十数。(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
师:大家比较一下,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
点?生1:都是减法,被减数都是两位数。生2:都是把
两位数分成了整十数和一位数,如果减数是一位数,就从一位
数里减去,然后再和整十数相加;如果减数是整十数,就从整
十数里减去,然后再和一位数相加。师:在今后的口算中,
大家只要掌握了规律,相信你一定能算得又对又快。
三、实践应用。
1、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并说说计
算方法。
2、练习十六第1、2、4题,学生独立完成,开火车进行
回答,第3题,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学生独立完成,指名
回答,并说说解题思路。
四、总结深化。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通过自己动手
操作了,合作交流,得出100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
学
教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目
标2、经历提出问题、探索问题、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
多样化,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
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重难点难点: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
一课时
课时数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上体育课吗?你喜欢什么体育运动
呢?
是啊。我们一年级一班的许多同学就喜欢踢足球,看又要上体
育课了,这不一班的班长又到体育器材室借足球去了。(播放
多媒体课件)认真观察,你从上面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
一共有36个足球,借走了8个。师:说的真好,谁能根据
里面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学生交流。
生:还剩下多少个足球?,,”
~\^*彳乍究。
1、谈话:同学们,要解决“还剩下多少个足球?”这个
问题,应该怎样列式?能自己试着算一算吗?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计算方法。
(1)教师指导学生摆小棒。
师:算是36-8和前面所学习的35-2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35-2计算时能直接在个位上减,二36-8,被减数的个位
上的数不够减。师:不够减怎么办呢?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想想你是怎样算的,正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方法。
(2)引导学生交流摆小棒的方法。
师:谁来跟大家说说摆小棒的方法。学生在投影仪上战士
并说算法。
总结:在计算时,有很多的算法,只要你选择自己喜欢的
方法,算得又对又快就可以了。这样的减法算是就是我们今天
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
法三、实践应用。
完成第70页的做一做第2题(着重让学生说一说,当个位上
的数不够减的时候,怎么办?)
四、总结深化。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怎么计算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时用到了过去学过的哪些
知识?
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练习课
教学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迅
目标速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从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熟练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
教学
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重难点
难点: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对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
教学
一课时
课时数
教学步骤
一、口算
32-5=46-9=29-8=62-40=50-6=45-30=24-5=
二、完成课本72页的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
正。三、完成课本71页的第4题
1、让学生观察第4题的画面。想一想家长和椅子的关系。
2、48位家长需要几把椅子?已经搬来了30把,那么还缺
多少把椅子?
3、学生列式计算。
四、完成课本72页的第9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懂得
六边形外面的数都是被减数,里面的数是减数。
五、完成课本73页的第11题,在计算过程中进一步巩固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的方法。
六、完成课本73页的第12题,90连续减9,每次减得
的数写在横线上。(这种同数连减,既有助于学生熟练地掌握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又为以后学习除法做些准备。练习时,
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再横线上填上得数。这种练习如果
前面算错,后面就都错了,因此得提醒学生计算时要认真仔
细。)
七、完成课本73页的第13~1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
体订正。
八、总结。
课题小括号
1、初步感知并理解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2、掌握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正确口算带小括
目标号的两步式题。
3、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的综合计算能力;培养认真、仔
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小括号,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重难点难点:理解带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一课时
课时数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知。
出示复习题。(闯关夺星活动)进行评比
同学们做的真不错,二组的小朋友这三关都闯过了,,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项目绿化施工合同
- 新兴汽车故障解决方案试题及答案
- 证券投资学教案
-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民族音乐概论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效实中学2024-2025学年高考语文试题3年高考模拟题透析2年模拟试题含解析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轻松学营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行书创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网络技术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数值计算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广西桂平市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
- 2025-2030羊毛制品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房建资料员知识培训课件
- 新零售背景下的电子商务尝试试题及答案
- 《商务沟通与谈判》课件 第二章 商务沟通原理
- 2024年四川内江中考满分作文《我也有自己的光芒》8
- 深信服aES产品技术白皮书-V1.5
- (高清版)DB11∕T2316-2024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 小学生航天科技教育课件
- 人工智能机器人研发合同
- 放射防护知识培训
- 《社区智慧养老模式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2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