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开发区五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山东省东营市开发区五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山东省东营市开发区五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山东省东营市开发区五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山东省东营市开发区五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C1-35.5Cu-64Zn-65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是A.溶液中一定含有水B.氯化钠晶体易溶于水,说明其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易于扩散,所以氯化钠即使在空气中也会因扩散而逐渐挥发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D.氯化钠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植物油,是因为水分子与油分子对钠离子、氯离子作用不同2.医生常用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给患者输液。下列对生理盐水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生理盐水中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B.生理盐水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9:1000C.每输入100g生理盐水,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质量为0.9gD.输液时,输液管中和输液瓶中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相同3.室温时,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如图所示加水搅拌充分溶解,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乙和丙烧杯中的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丁烧杯中的氯化钠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C.乙→丙的过程中,烧杯中溶质质量不变D.丁→戊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质量增加4.下列有关M、N所表示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包含关系的是选项ABCD概念N化合反应中和反应化学变化乳浊液M氧化反应复分解反应物理变化溶液A.A B.B C.C D.D5.要使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下列措施中:①再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②加入硝酸钾5g;③加入硝酸钾6.25g;④蒸发水25g;⑤加入水25g;⑥升温。可行的是A.①③ B.③④ C.②⑤ D.②⑥6.如图是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t1℃时,把20gY加到50g水中,形成的溶液质量为60gC.只有在t2℃时,X和Y的溶解度才相等D.t1℃时,Y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7.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HCl、稀H2SO4属于不同种酸,却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一一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B.空气是混合物一一空气中含有多种不同的分子C.气体受压,体积变小一一气体分子变小了,所以体积变小D.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有白雾一一分子在不断运动8.兴趣小组同学用传感器研究等体积的水和NaOH浓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药品前,轻拉注射器活塞至一段距离后松开,若活塞恢复原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B.刚开始曲线变化不大的原因可能是液体推入较慢C.表示NaOH浓溶液吸收CO2的结果的曲线是②D.若选用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再次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的上方9.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鉴别:取样后分别滴入酚酞溶液 B.保存:在空气中易变质,都需密封保存C.溶解性:都易溶于水 D.用途:都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10.时四种洗手液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 B.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C.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减小 D.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可能等于711.将20g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和20g质量分数为20%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剂,溶液的颜色是A.红色 B.蓝色 C.紫色 D.无法确定12.下列关于浓盐酸的叙述错误A.浓盐酸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出现白雾C.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会减小D.人的胃液里含少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13.某同学制作“叶脉书签”的过程(不考虑溶剂蒸发)及氢氧化钠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温度/°C020406080100氢氧化钠的溶解度42109129174314347A.(1)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氢氧化钠饱和溶液 B.(2)利用氢氧化钠的腐蚀性C.(3)中使用硬牙刷 D.每步操作均正确14.为验证“酸的化学性质”,某班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三支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的是①B.②中的反应可以用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C.③中反应的现象是铁锈逐步消失,溶液变为浅绿色D.要全面验证酸的化学通性,④试管中能与酸反应的固体单质可以是铜15.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相关量之间关系的是A. B.C. D.二、填空题(共6小题,38分)16.将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填在相应的短线上。(1)硫酸铜溶液________。(2)澄清石灰水________。(3)95g水和5g酒精混合________。(4)锌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________。17.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悬挂物不参与反应).说明弹簧秤读数变化情况(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如果加入氯化钠晶体,弹簧秤读数_____.(2)如果加入蒸馏水,弹簧秤读数_____.(3)如果加入KNO3晶体,弹簧秤读数_____.18.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b点状态下的甲溶液属于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2)在t1℃时,将120g乙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3)将t1℃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时,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4)现有t2℃时甲和乙饱和溶液(只含两种溶质,且均饱和),若要得到纯净的乙晶体,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标号)A.降温到t1℃,过滤B.升温到t3℃,趁热过滤C.蒸发适量水后,恢复到t2℃,过滤(5)t1℃时,将甲的饱和溶液140g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甲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g。19.小明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甲(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1)反应①中若把酚酞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2)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小红同学将某稀酸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温度传感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乙,根据图像可以得出该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却不能,造成此性质差异的微观原因是________。20.某同学从当地环保部门了解到当地雨水的pH为5.6,从农业部门了解到该地土壤的pH为5,他还查阅了各农作物适合栽种土壤的pH大小如下表:序号农作物适宜种植土壤pH1水稻6—72小麦6.3—7.53玉米6—74油菜6—75马铃薯4.8—5.5请分析回答:(1)该地雨水呈_________(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在实验室测定该雨水pH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2)你认为该地土壤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为_________,若要改种植水稻,可以往土壤加入适量熟石灰,工业制取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3)取酸雨少量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溶液观察到_________。21.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HCl与Ca(OH)2溶液的化学性质时构建了如下知识网络图,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C属于盐,“一”表示相连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2)写出符合反应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3)写出图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实质________。三、实验题(共1小题,7分)22.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操作示意图如下,请回答:(1)图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量筒、玻璃棒、广口瓶四种。(2)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序号)。(3)称量氯化钠时,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上加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边,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4)量取水时应选用______mL的量筒(从10mL、50mL中选择);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内______处保持水平。某同学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了,其他操作均正确,他所配制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5)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四、计算题(共1小题,10分)23.普通黄铜是铜锌的二元合金,其含锌量变化范围较大。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不考虑样品中的其他杂质),现将60g稀硫酸分三次加入20g黄铜样品粉末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202020生成氢气的质量(g)0.08m0.04求:(1)m=______。(2)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是A.溶液中一定含有水B.氯化钠晶体易溶于水,说明其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易于扩散,所以氯化钠即使在空气中也会因扩散而逐渐挥发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D.氯化钠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植物油,是因为水分子与油分子对钠离子、氯离子作用不同【答案】D【解析】A、溶液中不一定含有水,如碘酒溶液是碘和酒精的混合物,故A错误;B、氯化钠晶体易溶于水,只能说明氯化钠在水的作用下易于扩散,实际上氯化钠在空气中不能扩散而逐渐挥发,故B错误;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不是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溶液中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故C错误。D、氯化钠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植物油,是因为水分子与油分子对钠离子、氯离子作用不同,故D正确。故选:D。2.医生常用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给患者输液。下列对生理盐水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生理盐水中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B.生理盐水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9:1000C.每输入100g生理盐水,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质量为0.9gD.输液时,输液管中和输液瓶中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答案】B【解析】A、生理盐水即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故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不符合题意;B、,故生理盐水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9:991,符合题意;C、每输入100g生理盐水,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质量为,不符合题意;D、输液时,上方的输液瓶中生理盐水受重力随着输液管流到病人血管中,输液管中的生理盐水来自于输液瓶,两者是同一溶液,故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不符合题意。故选B。3.室温时,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如图所示加水搅拌充分溶解,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乙和丙烧杯中的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丁烧杯中的氯化钠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C.乙→丙的过程中,烧杯中溶质质量不变D.丁→戊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质量增加【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乙和丙烧杯中,均有部分氯化钠未溶解,故乙和丙烧杯中的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丙烧杯中氯化钠溶液是饱和溶液,加入20g水,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得到丁溶液,丁溶液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B不符合题意;C、乙→丙的过程中,加入了20g水,部分氯化钠溶于这20g水中,烧杯中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增加,故C符合题意;D、丁→戊的过程中,加入20g水,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下列有关M、N所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包含关系的是选项ABCD概念N化合反应中和反应化学变化乳浊液M氧化反应复分解反应物理变化溶液A.A B.B C.C D.D【答案】B【解析】A、化合反应是指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与氧发生的反应为氧化反应,则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应属于交叉关系,而不是包含关系,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该选项符合题意;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则两者属于并列关系,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乳浊液和溶液属于并列关系,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5.要使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下列措施中:①再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②加入硝酸钾5g;③加入硝酸钾6.25g;④蒸发水25g;⑤加入水25g;⑥升温。可行的是A.①③ B.③④ C.②⑤ D.②⑥【答案】B【解析】【分析】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为。①再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硝酸钾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还是为10%,故不正确;②加入硝酸钾5g,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故不正确;③加入硝酸钾6.25g,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故正确;④蒸发水25g,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故正确;⑤加入水25g,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故不正确;⑥升温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不正确。故选B。6.如图是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t1℃时,把20gY加到50g水中,形成的溶液质量为60gC.只有在t2℃时,X和Y的溶解度才相等D.t1℃时,Y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答案】B【解析】A、根据图像,Y的溶解度先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一定温度后,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B、t1℃时,Y的溶解度是20g,该温度下,把20gY加到50g水中,只能溶解10g,形成的溶液质量为60g,故B正确;C、根据图像,X和Y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两点,所以两点对应的两个温度,X和Y的溶解度都相等,故C错误;D、t1℃时,Y的溶解度是20g,Y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7%,故D错误。故选B。7.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HCl、稀H2SO4属于不同种酸,却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一一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B.空气是混合物一一空气中含有多种不同的分子C.气体受压,体积变小一一气体分子变小了,所以体积变小D.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有白雾一一分子在不断运动【答案】C【解析】A、HCl、稀H2SO4属于不同种酸,却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氢离子,解释正确;B、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等,所以空气中含有多种不同的分子是混合物,解释正确;C、气体受压,体积变小,是因为压强增大,分子间隙变小,解释错误;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塞,在瓶口附近看到白雾,是因为浓盐酸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解释正确。故选C。8.兴趣小组同学用传感器研究等体积的水和NaOH浓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药品前,轻拉注射器活塞至一段距离后松开,若活塞恢复原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B.刚开始曲线变化不大的原因可能是液体推入较慢C.表示NaOH浓溶液吸收CO2的结果的曲线是②D.若选用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再次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的上方【答案】D【解析】A、装药品前,轻拉注射器活塞至一段距离后松开,若活塞恢复原位则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装置漏气,故A说法正确;B、刚开始曲线变化不大的原因可能是液体推入较慢,因为液体推入较慢,反应物接触面积小,对于气体压强影响不大,会造成刚开始曲线变化不大,故B说法正确;C、由于等体积的水和NaOH浓溶液分别吸收CO2,氢氧化钠浓溶液的吸收效果更好,所以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小更大,故表示NaOH浓溶液吸收CO2的结果的曲线是②,故C说法正确;C、若选用等量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氢氧化钙溶液吸收效果比水好,比氢氧化钠溶液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其曲线在①的下方、在曲线②的上方,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D。9.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鉴别:取样后分别滴入酚酞溶液 B.保存:在空气中易变质,都需密封保存C.溶解性:都易溶于水 D.用途:都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答案】B【解析】A、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无法用酚酞溶液鉴别。A不正确;B、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分别生成碳酸钠、碳酸钙而变质,因此都需密封保存。B正确;C、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C不正确;D、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碱,能中和酸性物质,但具有很强烈的腐蚀性,不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也一种常见的碱,能中和酸性物质,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改良土壤结构。D不正确。综上所述:选择B。

10.时四种洗手液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 B.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C.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减小 D.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可能等于7【答案】C【解析】A.pH<7的溶液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洗手液a的pH在3~4之间,洗手液b的pH在5~6之间,洗手液b的pH比洗手液a大,故洗手液b的酸性比洗手液a的酸性弱,故A正确;B.紫色石蕊试液遇碱性物质变蓝色,洗手液c的pH在8~9之间,呈碱性,洗手液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B正确;C.洗手液a的pH在3~4之间,pH<7,呈酸性,用蒸馏水稀释后酸性减弱,pH增大,故C错误;D.洗手液

d

的pH在12~13之间,呈碱性,洗手液

a

呈酸性,洗手液

d

a

混合时,如果洗手液

a

中的酸性物质和洗手液

d

中的碱性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混合液的pH

可能等于7。如果洗手液

a

中的酸性物质剩余,则混合液的pH就小于7。如果洗手液

d

中的碱性物质剩余,则混合液的pH就大于7,选项

D

正确。故选C。11.将20g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和20g质量分数为20%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剂,溶液的颜色是A.红色 B.蓝色 C.紫色 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参加反应的硫酸和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98:80,故将20g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和20g质量分数为20%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故反应后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选B。12.下列关于浓盐酸的叙述错误A.浓盐酸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出现白雾C.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会减小D.人的胃液里含少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答案】A【解析】A、浓盐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D、人的胃液里含少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3.某同学制作“叶脉书签”的过程(不考虑溶剂蒸发)及氢氧化钠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温度/°C020406080100氢氧化钠的溶解度42109129174314347A.(1)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氢氧化钠饱和溶液 B.(2)利用氢氧化钠的腐蚀性C.(3)中使用硬牙刷 D.每步操作均正确【答案】B【解析】A、(1)中溶质的质量为20g,溶剂的体积为200mL,溶剂的质量为200g,20°C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109g,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氢氧化钠不饱和溶液,说法错误;B、煮沸20min,是利用氢氧化钠的腐蚀性,说法正确;C、(3)中使用软牙刷,否则会刷坏叶脉,说法错误;D、根据上述选项可知,操作不全正确,说法错误;答案:B。14.为验证“酸的化学性质”,某班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三支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的是①B.②中的反应可以用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C.③中反应的现象是铁锈逐步消失,溶液变为浅绿色D.要全面验证酸的化学通性,④试管中能与酸反应的固体单质可以是铜【答案】A【解析】A、①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②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气泡冒出;③铁锈主要含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变黄,固体溶解,因此没有明显现象的是①,选项正确;B、②中反应由于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较为剧烈,则不适合制取二氧化碳,选项错误;C、③中反应的现象是铁锈逐步消失,溶液变为黄色,选项错误;D、要全面验证酸的化学通性,④试管中能与酸反应的固体单质不是铜,铜排在氢后不能与酸反应,选项错误;故选:A。15.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相关量之间关系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分析】往氢氧化钙中加入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A、氢氧化钙和盐酸的本质反应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钙离子数目不变,故A错误;B、没有加入盐酸时,溶液中不存在氯化钙,随着反应的进行,氯化钙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钙的质量最大,继续加入盐酸相当于对氯化钙进行稀释,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会逐渐减小,故B错误;C、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pH>7,加入盐酸后,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pH逐渐减小,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为中性,pH=7,继续加入稀盐酸,溶液显酸性,pH<7,故C正确;D、由于氢氧化钙溶液的溶剂是水,所以加入盐酸之前溶液中有水,加入稀盐酸后,水的量增加,增加的包括盐酸中的水和生成的水,恰好完全后,再继续加入稀盐酸,只增加盐酸中的水,所以开始的变化趋势大,后来的变化趋势要小,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共6小题,38分)16.将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填在相应的短线上。(1)硫酸铜溶液________。(2)澄清石灰水________。(3)95g水和5g酒精混合________。(4)锌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________。【答案】16.CuSO417.Ca(OH)218.C2H5OH19.ZnSO4【解析】【小问1】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铜,化学式是:CuSO4;【小问2】澄清石灰水中溶质是氢氧化钙,化学式是Ca(OH)2;【小问3】95g水和5g酒精混合,溶质是酒精,化学式是C2H5OH;【小问4】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锌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锌,化学式是:ZnSO4。17.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悬挂物不参与反应).说明弹簧秤读数变化情况(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如果加入氯化钠晶体,弹簧秤读数_____.(2)如果加入蒸馏水,弹簧秤读数_____.(3)如果加入KNO3晶体,弹簧秤读数_____.【答案】①.不变②.变大③.变小【解析】(1)在恒温条件下,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溶液组成不变,溶液密度不变,浸没在溶液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不变,则弹簧称示数不变;(2)在恒温条件下,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蒸馏水,随水的加入溶液的密度逐渐减小,根据公式F浮=ρ溶液gV排,浸没在溶液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减小,则弹簧称的示数变大;(3)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加入的硝酸钾晶体会继续溶解,溶液质量增大,而溶液体积几乎不发生变化,故溶液密度变大,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知:悬挂着的物体所受浮力变大,故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故答案(1)不变;(2)变大;(3)变小.1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b点状态下的甲溶液属于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2)在t1℃时,将120g乙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3)将t1℃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时,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4)现有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只含两种溶质,且均饱和),若要得到纯净的乙晶体,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标号)A.降温到t1℃,过滤B.升温到t3℃,趁热过滤C.蒸发适量水后,恢复到t2℃,过滤(5)t1℃时,将甲的饱和溶液140g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甲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g。【答案】(1)不饱和(2)140g##140克(3)相等(4)B(5)310【解析】【小问1】b点状态下的甲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因为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大于b点的溶解度;【小问2】在t1℃时,甲的溶解度为18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180g甲物质,50g水中最多溶解90g甲物质,在t1℃时,将120g乙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原温度,此时溶质质量为90g,溶剂质量为50g,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40g;【小问3】t1℃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质量分数相等,将t1℃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时,两种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温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小问4】A、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两种物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过滤,不能得到纯净的乙晶体;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值t3℃,甲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乙物质析出,过滤,能得到纯净的乙晶体;C、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蒸发适量水后,恢复到t2℃,过滤,甲、乙物质都析出,过滤,得到甲、乙晶体;答案:B;【小问5】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需要加水的质量为310g。19.小明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甲(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1)反应①中若把酚酞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2)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小红同学将某稀酸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温度传感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乙,根据图像可以得出该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却不能,造成此性质差异的微观原因是________。【答案】19.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20.①.②.放热21.分子构成不同【解析】【小问1】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反应①中若把酚酞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小问2】反应④为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钠反应,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将某稀酸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从图像可知,开始时温度升高,则说明该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是放热反应;【小问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20.某同学从当地环保部门了解到当地雨水的pH为5.6,从农业部门了解到该地土壤的pH为5,他还查阅了各农作物适合栽种土壤的pH大小如下表:序号农作物适宜种植土壤pH1水稻6—72小麦6.3—7.53玉米6—74油菜6—75马铃薯4.8—5.5请分析回答:(1)该地雨水呈_________(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在实验室测定该雨水pH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2)你认为该地土壤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为_________,若要改种植水稻,可以往土壤加入适量熟石灰,工业制取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3)取酸雨少量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溶液观察到_________。【答案】①.酸性②.取雨水样品,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得出pH值;③.马铃薯④.⑤.溶液变红色【解析】(1)pH小于7呈酸性、pH大于7呈碱性、pH等于7呈中性;该地雨水pH小于7呈酸性;pH试纸不能直接浸入待测液中,在实验室测定该雨水pH的操作方法:取雨水样品,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得出pH值;(2)该地土壤的pH为5显酸性,结合各农作物适合栽种土壤的pH表格,可知适合马铃薯的种植;工业制取熟石灰是用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3)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酸雨显酸性可以使石蕊溶液变红色。21.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HCl与Ca(OH)2溶液的化学性质时构建了如下知识网络图,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C属于盐,“一”表示相连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2)写出符合反应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3)写出图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实质________。【答案】21.①.②.固体逐渐减少,溶液右无色变为黄色22.23.①.②.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解析】【小问1】反应①为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小问2】根据酸的通性可知,A属于氧化物,C属于盐,所以B属于活泼的金属单质,B可能是铁,则反应②是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3】中和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由图可知,图中的中和反应是稀盐酸与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