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如何测量放线_第1页
高层建筑施工如何测量放线_第2页
高层建筑施工如何测量放线_第3页
高层建筑施工如何测量放线_第4页
高层建筑施工如何测量放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测设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图纸。1)总平面图——建筑物总体位置定位的依据。2)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基础详细图——施工放线的依据。3)立面图、剖面图——高程测设的依据。2、现场踏勘,校核平面、高程控制点。3、施工场地整理

平整和清理施工场地,以便进行测

设工作。

4、制定测设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定位条件、现场地形和施工方案等因素,制定测设方案,包括测设方法、测设数据计算和绘制测设简图。5、仪器和工具对测设所使用的仪器和工具进行检核。6、将建筑物的外廓(墙)轴线交点(简称角桩)测设到地面上,为建筑物基础放线及细部放样提供依据。7、定位方法8.直角坐标法

如图1.2为某饭店定位情况。它是由城市规划部门给定的广场中心正点起,沿道路中心线向西量y=123.300m定S点,然后由S点逆时针转90°定出建筑群的纵向主轴线——X轴,由S点起向北沿X轴量x=84.200m,定出建筑群的纵轴(X)与横轴(Y)的交点O。9.极坐标法如图1.3为五幢25层运动员公寓,1~4号楼的西南角正布置在半径R=186.000m的圆弧形地下车库的外缘。定位时可将经纬仪安置在圆心O点上,用0°00‘00″后视A点后,按1~5号点的设计极坐标数据(极角、极距),由A点起依次定出各幢塔楼的西南角点1、2、3、4、5,并实量各点间距作为校核。基础验线时的允许偏差如下:长度L≤30m,允许偏差±5mm。30m<L≤60m,允许偏差±10mm。60m<L≤90m,允许偏差±15mm。90m<L,允许偏差±20mm。轴线的对角线尺寸的允许偏差应为边长偏差的倍;外扩轴线夹角的允许偏差应为±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之7.3.5条专门对于建筑物施工放线作出了精度要求(表1-1);施工测量应符合表1-1关于中误差的限值,并可方便地应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J186-2007)关于测量允许偏差检查、验收测量成果。《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条文说明指出:“目前,我国高层建筑施工放样的精度要求尚无统一规定”,这可以理解为该状况为GB50026-2007的7.3.5条出现之前的状况。表1-1

建筑物施工放样的主要技术要求

10.建筑物的放线建筑物的放线,是指根据已定位的外墙轴线交点桩(角桩),详细测设出建筑物各轴线的交点桩(或称中心桩),然后,根据交点桩用白灰撒出基槽开挖边界线。放线方法如下:

(1)在外墙轴线周边上测设中心桩位置如图11-9所示,在N点安置经纬仪,瞄准P点,用钢尺沿NP方向量出相邻两轴线间的距离,定出1、2、3、…各点,同理可定出5、6、7各点。量距精度应达到设计精度要求。量出各轴线之间距离时,钢尺零点要始终对在同一点上。(2)恢复轴线位置的方法

由于在开挖基槽时,角桩和中心桩要被挖掉,为了便于在施工中,恢复各轴线位置,应把各轴线延长到基槽外安全地点,并做好标志。其方法有设置轴线控制桩和龙门板两种形式。1)设置轴线控制桩

轴线控制桩设置在基槽外,基础轴线的延长线上,作为开槽后,各施工阶段恢复轴线的依据,如图11-9所示。轴线控制桩一般设置在基槽外2~4m处,打下木桩,桩顶钉上小钉,准确标出轴线位置,并用混凝土包裹木桩,如图11-10所示。如附近有建筑物,亦可把轴线投测到建筑物上,用红漆作出标志,以代替轴线控制桩。2)设置龙门板

在小型民用建筑施工中,常将各轴线引测到基槽外的水平木板上。水平木板称为龙门板,固定龙门板的木桩称为龙门桩,如图11-11所示。设置龙门板的步骤如下:a、在建筑物四角与隔墙两端,基槽开挖边界线以外1.5~2m处,设置龙门桩。龙门桩要钉得竖直、牢固,龙门桩的外侧面应与基槽平行。

b、根据施工场地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在每个龙门桩外侧,测设出该建筑物室内地坪设计高程线(即±0.00标高线),并作出标志。c、沿龙门桩上±0.00标高线钉设龙门板,这样龙门板顶面的高程就同在±0.00的水平面上。然后,用水准仪校核龙门板的高程,如有差错应及时纠正,其允许误差为±5mm。龙门板法和轴线控制桩示意图d、在N点安置经纬仪,瞄准P点,沿视线方向在龙门板上定出一点,用小钉作标志,纵转望远镜在N点的龙门板上也钉一个小钉。用同样的方法,将各轴线引测到龙门板上,所钉之小钉称为轴线钉。轴线钉定位误差应小于±5mm。e、用钢尺沿龙门板的顶面,检查轴线钉的间距,其误差不超过1:2000。检查合格后,以轴线钉为准,将墙边线、基础边线、基础开挖边线等标定在龙门板上。二、高层建筑标高测量1、高层建筑标高测量的允许误差层间标高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H)测量偏差不应大于:

(1)H≤30m,±5mm;

(2)30m<H≤60m,±10mm;(3)60m<H≤90m,±15mm;(4)90m<H≤120m,±20mm;(5)120m<H≤150m,±25mm;(6)150m<H,±30mm。2.±0.000以下标高测法为控制基础和±0.000以下各层的标高,在基础开挖过程中,应在基坑四周的护坡钢板桩或混凝土桩(选其侧面竖直且规正者)上各涂一条宽10cm的竖向白漆带。用水准仪根据附近栋号的水准点或±0.000水平线,测出各白漆带上顶的标高;然后用钢尺在白漆带上量出±0.000以下,各负(-)整米数的水平线;最后,将水准仪安置在基坑内,校测四周护坡桩上各白漆带底部同一标高的水平线,当误差在±5mm以内时,则认为合格。在施测基础标高时,应后视两条白漆带上的水平线以作校核。3.±0.000以上标高测法引测步骤:

(1)先用水准仪根据二个栋号水准点或±0.000水平线,在各向上引测处准确地测出相同的起始标高线(一般多测+1.000m标高线).(2)用钢尺沿铅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画出正米数的水平线各层的标高线均应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

(3)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校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误差应在±6mm以内。在各层抄平时,应后视两条水平线以作校核。

(4)将±0.00m的高程传递,一般用钢尺沿结构外墙、边柱和楼梯间向上竖直量取。(5)用这种方法传递高程时,一般至少由三处底层标高点向上传递后,再用水准仪进行检核同一层的几个标高点,其误差应≤±3mm。(6)为防止累积误差每三层用钢尺由±0.00m重新量取校正。4.标高施测要点

(1)

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

(2)由±0.000水平线向下或向上量高差时,所用钢尺应经过检定,量高差时尺身应铅直并用标准拉力,同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钢结构不加温度改正)。(3)采用预制构件的高层结构施工时,要注意每层的高差不要超限,同时更要注意控制各层的标高,防止偏差积累使建筑物总高度偏差超限。

(4)为保证竣工时±0.000和各层标高的正确性,应请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明确:在测定±0.000水平线和基础施工时,如何对待地基开挖后的回弹与整个建筑在施工期间的下沉影响。三、高层建筑的轴线控制和轴线投测当高层建筑施工到±0.000后,随着结构的升高,要将首层轴线逐层向上投测,用以作为各层放线和结构竖向控制的依据。其中,以建筑物外廓轴线和控制电梯井轴线的投测更为重要。

以下轴向应向上投测:建筑物外廓轴线;伸缩缝、沉降缝两侧轴线;电梯间、楼梯间两侧轴线;单元、施工流水段分界轴线。

高层建筑轴线的竖向投测,常采用下列两类方法:

(1)外控法

(2)内控法;另外还可用内外控综合法。

高层建筑竖向投测允许偏差(正倒镜投点间距;引自《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J186—2002))层间竖向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H)竖向测量偏差不应大于:(1)

H≤30m,±5mm;(2)30m<H≤60m,±10mm;(3)60m<H≤90m,±15mm;(4)90m<H≤120m,±20mm;(5)120m<H≤150m,±25mm;(6)150m<H,±30mm。(1)外控法(经纬仪投测法)

1)定轴线控制桩A1、A1’、B1、B1’,标定a1、a1’、b1、b1’。2)用盘左盘右取平均的方法,向各层投测ai、ai’、bi、bi’3)仰角过大时,延长轴线到更远处或附近大楼的屋顶上。注意:经纬仪要经过严格检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