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真题专练3地球上的大气_第1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真题专练3地球上的大气_第2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真题专练3地球上的大气_第3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真题专练3地球上的大气_第4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真题专练3地球上的大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真题专练三地球上的大气一、选择题(2024·全国乙卷)位于日本海旁边的珲春与内陆的辽源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不同(如表)。规定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相差超过1小时为偏离。据此完成第1题。气象台站经度纬度1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1月偏离天数/天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7月偏离天数/天珲春130.35°E42.86°N约14时00分20.8约14时40分19.6辽源125.15°E42.90°N约13时20分14.4约13时50分17.21.辽源冬季偏离天数少,说明辽源冬季多(C)A.雨雪天气 B.温带气旋C.晴朗天气 D.冷锋过境[解析]辽源冬季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偏离较少,说明此时段大气较稳定,多晴天,故C正确;受雨雪天气、温带气旋、冷锋过境影响下,天气变更较大,气温不稳定,偏离的天数较多,解除A、B、D选项。故选C。(2024·浙江6月选考)贵州中西部地区冬季多出现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锋面雨雾,雾区位于锋线旁边。下图为贵州某次锋面雨雾发生过程中,大致呈纬向分布的三个测站测得的能见度变更图。这次雨雾形成的气象条件是西南气流沿锋后弱冷平流爬升,形成弱降水。雨雾随锋面缓慢东移消亡。完成2~3题。2.三个测站的地理位置,自西向东依次排序正确的是(B)A.①②③ B.①③②C.②③① D.③①②3.本次锋面雨雾出现时,雾区地面以上气温垂直变更最接近的是(A)[解析]第2题,这次雨雾形成的气象条件是西南气流沿锋后弱冷平流爬升,形成弱降水,雨雾随锋面缓慢东移消亡,由此可知,第一天能见度低整体自西向东提高,由图可知第一天能见度整体①最低,其次为③,能见度最高的是②。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选B。第3题,结合材料可知,锋面旁边上方为暖气团西南风,锋面下方为冷气团,所以说锋面旁边出现逆温现象,然后向高空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A正确;锋面下方,不会出现逆温,B、D错误;逆温出现在锋面旁边,而不是锋面上方,C错误。故答案选A。(2024·湖北卷)下图示意我国四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测得的2024—2025年地面站点各月平均气压状况。完成4~6题。4.甲、乙、丙、丁四个站点分别位于(B)A.海口、武汉、乌鲁木齐、拉萨B.武汉、海口、拉萨、乌鲁木齐C.乌鲁木齐、武汉、拉萨、海口D.武汉、乌鲁木齐、海口、拉萨5.丙地气压夏季高于冬季的主要缘由是(B)①夏季热,气流辐合②夏季热,气流辐散③冬季冷,气流辐合④冬季冷,气流辐散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6.影响四地气压年变更差异的主要因素有(C)①地理纬度②天气状况③海拔高度④海陆性质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第4题,四个站点中丙站气压整体最低,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最高,气压最低,丙位于拉萨;乌鲁木齐海拔较高,城区海拔800米左右,气压整体偏低,丁站应位于乌鲁木齐;甲站7、8月气压在四站中最高,应位于武汉,武汉夏季受西太平洋副高的影响,气压比其他站点高。故选B。第5题,从上题可知,丙地应为拉萨,夏季高原强太阳辐射炙烤大地进而向上加热大气,在近地面表现为辐合风场,四周空气向此处聚合,然后在这里上升到高空,在高空(对流层上部)则形成青藏高压,①正确,②错误;冬季近地面气温低,近地面气流辐散,高空形成低压,③错误,④正确。①④正确,故选B。第6题,甲地(乌鲁木齐)纬度高,距离冬季高压中心近,其1月气压值较大,①正确;丙地位于青藏高原,气压值最低,③正确;海口纬度低,距离海洋更近,气压值更小,乌鲁木齐与之对应,受海陆性质影响较为明显,④正确;四地气压变更受天气影响较小,解除②。①③④正确,故选C。(2024·浙江1月选考)当空气经过较暖的下垫面时,底部的大气增温形成比周边温度高的“热泡”,并不断向上运动,这是一切对流现象的基础。“热泡”超过凝合高度就会形成云层,海面上的云层在夜间常常会发生猛烈对流,形成雷雨天气。下图为甲地下垫面旁边“热泡”上升运动示意图。完成7~8题。7.若甲地上空1000米以下受到相同气压系统限制,则符合图示“热泡”运动的等压线分布是(D)8.造成夜间海面上云猛烈对流的缘由有(A)①云底接受海面辐射,降温慢②云顶长波辐射,冷却猛烈③云底向下垫面辐射,降温慢④云顶水汽蒸发,冷却猛烈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第7题,1000米之下有两个热泡,相同气压系统限制说明甲地的风向既要满足热泡1时的西北风,又要满足热泡②的偏西风,依据图示的等压线数值大小关系,A图中的甲地气压梯度力方向是由东北指向西南,结合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应形成偏东风,既不是西北风也不是偏西风,A错误;B图中甲地的气压梯度力方向由南指向北,结合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左偏应形成偏东风,B错误;C图中甲地气压梯度力方向由东南指向西北,结合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形成偏南风,而在热泡1时风向须要是西北风,C错误;D图中甲地气压梯度力方向由西北指向东南,热泡1时,结合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左偏和摩擦力的影响应是西北风(偏西风),在热泡2时远离地面摩擦力较小的状况下,结合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左偏应形成西南风,西南风属于偏西风,符合题意,D正确。故选D。第8题,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云层底部更接近地面辐射,受海面辐射的影响,降温慢,①正确;云顶远离地面,大气的长波辐射散热快,冷却猛烈,②正确;云底向下垫面辐射说明下垫面气温低,对流运动微弱,不符合题意,③错误;云顶海拔高,气温低,水汽不易蒸发,④错误。①②正确,故选A。9.(2024·上海卷)下表为某地四个月的多年平均气温、降水统计表。其气候类型为(D)月份1月4月7月10月气温(℃)3.59.718.411.8降水(mm)54.346.553.655.5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解析]由表格可知,该地7月份气温最高,说明在北半球;1月份气温最低,是3.5℃,高于0℃,冬季和顺;7月份气温最高,是18.4℃,说明其可能纬度较高;各月降水量较为匀整,均在50mm左右,可推断其是温带海洋性气候,A、B、C错误,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10.(2024·山东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为探讨某地焚风的发展变更,探讨人员在该地设A、B两处气象观测点进行观测(图1)。图2为某年1月28日在A观测点获得的气象数据。另据B观测点数据显示,当日地方时14:00左右该处出现一个锋面,停留了一段时间后,15:30左右起先移动。(1)指出A观测点,焚风出现的时间(地方时)。_7-8时__(2)分析AB段地形对焚风发展变更的影响。_AB段为南北走向山谷,地势北高南低,焚风大致为偏北风;AB段山谷北部狭窄且坡度较陡,产生狭管效应,风力较强;南部山谷变宽且坡度较缓,风力减弱。__(3)说明B处锋面形成的缘由并指出15:30后锋面的移动方向。_锋面北侧受焚风影响,气团温煦干燥,为暖气团;锋面南侧气团受湖泊影响,气温低、湿度大,为冷气团;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且在15:30后向北移动。__[解析]第(1)题,焚风应越过山脉沿山坡下沉,即从山顶吹向山麓(高海拔向低海拔),同时受下沉增温影响,湿度下降,温度上升。因此据图1可知,焚风应由A吹向B,为偏北风。据图2可知,该日7-8时A观测点风向由弱南风转为强北风,且伴有升温、减湿过程,应为焚风出现的时间。第(2)题,分析地形为焚风发展变更的影响应从风向、风速的角度考虑。第(3)题,锋面的本质是物理性质(冷暖、干湿)不同气团相遇形成的过渡带(或交界面),其移动方向应与势力较强的气团移动方向一样。材料中指出B处锋面形成于14:00,图2为A处观测点的气象数据,其数据显示约18:00风向已转为偏南风,说明来自北方的焚风减弱后与来自南方的冷气团相遇形成锋面,南方冷气团势力较强,于15:30后起先向北移动。11.(2024·全国乙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夏威夷岛人口密度低,以第三产业为主。该岛海拔2400米以上区域常年受副热带高压限制,1800米以下区域受信风限制。1958年以来,科学家在夏威夷岛上的观测站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开展观测,是全球最早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持续观测的站点。观测得到的数据被普遍认为能够反映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变更,为科学相识气候变更供应了重要依据。下图示意夏威夷岛位置与地形。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该岛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对观测数据未构成明显干扰的缘由。_低海拔地区信风来自海洋,持续携带海洋的空气进入夏威夷岛,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简洁被吹散;高海拔地区受副热带高压限制,气流下沉,大气较稳定;多数聚落临海布局,受海陆风影响大,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易扩散。__[解析]依据材料,1800米以下区城受信风限制,夏威夷信风来自海洋,持续携带海洋的空气进入夏威夷岛,将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带走;海拔2400米以上高空受副热带高压限制,气流下沉,大气较稳定;依据图示,村镇等聚落多数临海布局,受海陆风影响大,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易扩散,不会对观测站的二氧化碳对观测数据构成明显干扰。12.(2024·辽宁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在对流层的中低层,风的辐合、辐散和水汽输送是影响天气和气候的重要因子。辐合是水平气流的流速降低或流向变更造成气流聚集而产生的上升运动,辐散是水平气流的流速增加或流向变更造成气流分散而产生的下沉运动。下图为1981—2010年中亚及周边地区中低层平均风场分布图。(1)分析甲地1月降水的成因。1月气压带风带南移,甲地受西风限制;西风遇到青藏高原阻挡,流速减慢,气流辐合上升;叠加因地形导致的抬升,水汽凝合,形成降水。(2)指出7月影响甲地的主要天气系统,分析该系统对甲地天气的影响。_高压(脊)。气流水平辐散,造成水汽扩散;且气流下沉增温,燥热干旱。__(3)与甲地相比,说明乙地的气候特点。1月份西风辐合不明显,降水较甲地少;7月西风能带来确定降水,降水较甲地多;深居内陆,气候的大陆性更强,夏热冬冷,年温差大。[解析]第(1)题,依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位于37°N左右,1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该地受盛行西风带限制,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带来足够水汽;依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位于青藏高原西侧,盛行西风受到青藏高原的阻碍,沿地形抬升;盛行西风在青藏高原前大量积累,气流流速降低,辐合抬升;在抬升过程中,水汽凝合,形成降水。第(2)题,甲地位于37°N左右,7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该地受副热带高压限制。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